什么是手足癣
手足癣是手癣与足癣的合称。皮肤癣菌侵犯掌、足跖和指、趾间皮肤引起的感染分别称为手癣和足癣。以手部、足部皮肤起丘疹、丘疹疱、水疱、脱皮、皲裂、自觉瘙痒、反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在我国南方,由于气候温暖、潮湿,患手足癣病的更为普遍,本病夏季发病者多。中医把手癣称为“鹅掌风”、“掌心风”,把脚癣称为“脚湿气”、“臭田螺”。
古书《外科正宗》记载:“鹅掌风由足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枯槁”。《医宗金鉴》:“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中医认为手足癣是由风湿热生虫客于腠理,蕴聚肌肤,气血不足,肌肤失养而致。
手足癣好发于成年人,男女皆可发病,部分手足癣患者具有传染性。此病往往夏季加重,秋季减轻,若没有彻底治疗,常迁延多年。根据患者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手足癣症状也不同。
足癣根据皮损表现常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三种类型,但是三种类型可以同时或交替出现,或者以水疱型为主。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这三种类型的症状表现。
水疱型:最常见,好发于趾之间、足跖及其侧缘。皮损为反复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疱疹及水疱,聚集或散在,壁厚发亮,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瘙痒,疱干后脱屑,呈小的领圈状或大片形,不断脱落,不断发生,病情稳定时,常以脱屑为主。
糜烂型:好发于第四、五趾间。皮损为角质层浸渍、发白、松软,剥脱露出红色糜烂面或蜂窝状基底,可以由少量渗液。本型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淋巴管炎和丹毒。
脱屑型:以足根、足跖及其侧缘多见。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明显。本型多见于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
手癣在临床表现与足癣类似,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皮疹初为散在小水疱,继而以鳞屑为主,皮纹加深,触之粗糙,病久者角化明显。皮疹边界较清,多发于一侧,常首先发于掌心,第二、三或四指掌处,逐渐累及整个手掌。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冬季发生皲裂者,可产生疼痛。
手脱皮、长手癣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好得快?牢记这4点“长了脚气总是忍不住用手抓,不料脚上的真菌却被带到手上。”
吴先生患有脚气多年,每天都感觉奇痒无比,经常用双手抓挠。没想到抓着抓着,他的双手也出现水疱,异常瘙痒,让他难受不已。现在,“痒痒痒”是每天更大的感受,去药店购买药膏涂抹也没多大效果。
瘙痒不是大病,却让人苦不堪言,这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吴先生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患上脚气?为什么“脚气”会传到手上?怎么自己就那么倒霉?
一、痒痒痒,手足癣是如何找上你的?
手足癣是指皮肤受到真菌感染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手癣是由足癣感染导致的,引起感染的致病菌多为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真菌等。真菌喜欢在潮湿温暖环境下生存,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袜容易为真菌的繁殖提供温床,与感染了真菌的人群共用毛巾、拖鞋、脚盆等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在感染真菌后,一般会出现三种类型的异常表现,分别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
其中,水疱型的患者会在患处出现异常的水疱,多以小水疱为主,水泡成群或散在分布,在干燥后可有脱屑症状,多伴有剧烈的瘙痒症状;间擦糜烂型一般会出现在趾间,具体表现为糜烂、发白,在剥去表皮后会发现底部存在发红的糜烂层,也会有明显的瘙痒感;鳞屑角化型则多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要症状表现,患处边界清楚,且炎症不明显。
如若发现你的手足部有上述的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二、根治手足癣,到底难不难?
手足癣存在一定的“青睐”人群,身处环境潮湿地区、身材肥胖、长期穿着不透气鞋袜、糖尿病、艾滋病的人群,罹患手足癣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一旦患上手足癣,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用、口服药物治疗,多为二者配合治疗。治疗手足癣可以使用外用药物盐酸布替萘芬,但不同类型的患者在用药上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水疱型、鳞屑型应以霜剂和喷雾剂为主,浸渍糜烂型则一般使用粉剂进行治疗。
当然,具体用药要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保证一定的疗程,防止复发。
三、预防手足癣,牢记4点
对于普通人而言,生活中预防手足癣需要做好这几点。
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手足部的皮肤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同时要减少食用 *** 性食物, *** 性饮料也要尽量少喝,例如酒精、咖啡等。
其次,穿着的衣物要以透气性较强的棉质为主,手足部减少接触化纤制品,鞋袜也要勤更换,不要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鞋子。
另外,手足癣的感染有时是在公共场合发生的,因此,在公共场合建议自备生活用品,特别是鞋子、毛巾等私人用品。在家中,若有家人患手足癣,也要避免共用私人用品,杜绝交叉感染。
最后,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不要熬夜。长期休息不当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抵抗力随之下降,这样一来真菌容易感染、复发,使得脚气反复发作。
手足癣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良体验,虽然不致命,但难受起来却是十分真切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预防它,特别是在春夏季节,天气比较潮湿,真菌感染比较高发。
参考资料:
<1>郝玉杰, 段素梅, 吴海建. 伊曲康唑及奈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手足癣疗效分析
. 河北医药, 2012, 34(2):1. <2>全小宾. 手足癣该如何预防
. 大健康, 2020. <3>陈莉. 手足癣的健康教育
// 2016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手部湿疹和手癣症状相似却病因不同,注意区分并对症治疗手部湿疹是指发病部位局限于手部的湿疹,不仅严重影响手部美观,而且容易反复发作,让患者苦不堪言。然而,这种疾病的误诊率极高,来院就诊的患者中,有50%以上的曾被误诊为手癣。那么,手部湿疹和手癣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两者发病原因各有不同
手癣和手部湿疹都是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疾病,症状都是起红斑水疱,轻则皮肤粗糙开裂,又痒又痛,严重者皮肤溃烂,以致手无法正常活动。虽然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极为相似,但发病原因却完全不同。
手癣是真菌感染所致,治疗应以抗真菌的药物为主;手部湿疹则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产生,治疗相对较复杂。首先,湿疹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过敏体质者患湿疹的比例较高;其次,长期与 *** 性物质接触也容易引发手部湿疹,例如经常使用染发剂的理发员、经常点钞的银行收银员、经常搅拌水泥的建筑工人等,以及经常与各类洗涤剂、清洁剂接触的家庭主妇都是高发人群。
“四个不同”加以鉴别
如何鉴别这两种疾病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个真菌检查,呈阳性的就是手癣,如果为阴性,那么湿疹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一些医疗条件落后的地方缺乏相应的检查手段,也不用着急,可以利用以下“四个不同”加以鉴别。
一是发病的起始位置不同。手癣一般是单侧起病,先从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掌面开始;而手部湿疹则多是双手同时发病,较多起始于双手指端皮肤。
二是病程不同。手癣发病之后,发展缓慢,有时甚至要经过数年才逐步发展到对侧;而手部湿疹的发展速度相对快,时好时坏,且易复发。
三是皮损边界不同。手癣皮损多连片,边界清晰;而手部湿疹的皮损之间大多不连片,边界不清晰。
四是发病季节不同。手癣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天气炎热时发病率高,病情重;而手部湿疹则跟季节没有明显关系。
治疗和预防要并重
手部湿疹虽然比较顽固,但只要治疗及时,一般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病情较轻者,即没有发生皮肤糜烂的,可外用皮质激素和保湿剂;而病情较重,出现渗液溃烂的,可采用醋酸铅粉兑水外洗,外用新霉素氧化锌糊剂;病情特别严重的,可以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曾经有位女教师患病被当地医院当成手癣治疗,结果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双手皮肤开裂出血,上课无法抓粉笔,回家不能干家务,还因手部皮损而羞于见人。后在我院采用尿素软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等涂抹上药后,用保鲜膜封包两个小时的治疗 *** ,一周之后,病情就有了明显缓解。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手部湿疹治好后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因为这种疾病容易复发,必须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吃二遍苦”。虽然遗传因素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尽量改变环境因素,如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如不能改变的,应做好防护工作,如工作、干家务时戴好手套,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都可预防疾病的复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亚萍)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说到癣的问题,大家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皮肤癣菌病是皮肤敷癣菌侵犯到我们人体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等所导致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可叫做癣。
皮肤癣菌有毛癣菌、小孢子菌属以及表皮菌属,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今天就讲一讲这几种癣该怎么办。
之一头癣,当我们的头部被真菌感染后,会出现大量的头屑,头皮会发痒并伴有脱发,这时候可以到医院化验真菌,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治疗头癣有五字要诀,服、擦、洗、剃、消,也就是说口服抗真菌药物、外擦抗真菌药膏、每天洗头、每周剃头、个人用品要消毒,同时注意头癣需要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和一些脱发性疾病鉴别,自己不能分辨的一定就要及时就医。
第二股癣,有一部分有股癣的人群是因为可能患有足癣,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由于是扣完自己脚以后不洗手,然后又去抠身体其他部位,而大腿根部的环境非常适合真菌繁殖,所以不洗手就抠下裆部,就有可能感染股癣。
治疗方面比较简单,可以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或者酮康唑乳膏,每天1-2次,外用2-4周,一般就就能够治愈了。
第三手足癣,手癣一般是先从一只手开始被感染,皮疹除了脱屑,常有红斑、水疱、炎症比较明显,而且因为有传染性,皮损是向外扩展的,瘙痒很明显,治疗方面和股癣一样,可以外用抗真菌药物。
足癣可以分为浸渍糜烂型、水疱鳞屑型以及角化过度型,治疗也是以抗真菌的药物为主,如股癣的外用治疗,在角化过度型的足癣,也还可以使用含有水杨酸的药物,后期角质剥脱后再用抗真菌药物。
第四甲癣,也叫灰指甲,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变形和破坏,而常见的类型主要有远端甲下型、近端甲下型、白色浅表型、全甲营养不良型,经常是混合重叠出现,患了甲癣后不仅有碍于美观,还会传染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还会激发甲沟炎、嵌甲等,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都会造成影响。
所以,一定要尽早地治疗,一般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轻症的患者也可以尝试外用阿莫罗芬、环吡酮等。
顽固难治的手部湿疹,专家说有一些新办法!*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手部湿疹(hand eczema,HE)也称手部皮炎(hand dermatitis,HD),为发生在手部的皮炎湿疹类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情顽固的特点。
2023年7月13-1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SD 2023)在沈阳盛大召开,大会上,来自中山大学附属之一医院皮肤科的王芳教授带来有关手部湿疹治疗进展的分享,事不宜迟,让我们一睹为快!
王芳教授介绍道,手部湿疹在一般人群发病率为5%~8%,其中,成人和青少年的发病率相似,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年患病率为9.1%,男性为6.4%,女性为10.5%,成人患病率为5.5例/1000人年。手部湿疹又称“主妇手”,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烹饪、洗涤工作,是女性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相比于非特异性皮炎患者,患手部湿疹的概率更大。
图1 AD与非AD手部湿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图3 手部湿疹的诊断流程
图4 手癣
图5 掌跖脓疱病
图6 扁平苔癣
图7 疥疮
图8 急性或慢性手部湿疹急性发作的治疗流程
对于慢性患者,需要考虑到,在选用激素时除了需要效果强以外,使用时间还要长。
若有糖皮质激素治疗手部湿疹的经验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治疗会有效,但是一旦停用就会使病情复发。这时,王芳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建议,可以考虑加光疗、紫外线照射。局部的紫外线光疗范围小,在家治疗非常方便。
图9 慢性手部湿疹的治疗流程
那么,在手部湿疹的治疗领域,是否有新的 *** ?经过文献查阅,从机制上来讲,手部湿疹的机制并无显著进展,大多依旧是免疫框架下,挖掘机制路线。在这种背景下,或许可以考虑生物制剂、JAK抑制剂、PDE-4抑制剂。
图10 手部湿疹的机制
图11 手部湿疹的靶向治疗药物
图12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3例角化过度手部患者
图13 3例角化过度手部湿疹患者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前与治疗16周后的临床对比。(1A,2A,3A)为治疗前,(1B,2B,3B)为治疗后16周。
Fieke M Rosenberg等在Contact Dermatitis上发表了2例严重慢性手部湿疹巴瑞替尼的病例报告。对于手部湿疹患者来说,IgE常常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并非IgE正常的患者便不可使用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这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治疗后4周、16周进行效果评估,发现两位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说明巴瑞替尼对慢性手部湿疹的治疗疗效客观。
图14 2例严重CHE巴瑞替尼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
图15 2例严重CHE巴瑞替尼治疗前与治疗16周后的临床改善。病例1:重度角化过度慢性手部湿疹,从1(A)几线改善到16周1(B);病例2:严重特应性慢性手部湿疹,从2(A)几线改善到16周2(B)
接下来,王芳教授介绍了M worm等发表在Br J Dermatol的一项有关局部迪高替尼治疗慢性手部湿疹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a期研究。
迪高替尼在日本已上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在中国马上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剂型变为乳剂,相对而言渗透性会更好。
研究设计在0、1、2、4、6、8周都进行临床评估,评估标准包括患者评价、医生评价、生活质量评价等。
图16 研究设计
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相比,第8周迪高替尼治疗后的调整后平均HECSI评分更低(13.0);从数字上看,接受迪高替尼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更多获得PGA;迪高替尼组报告“无烧灼感”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对基线NRS瘙痒评分≥4(n=50)的患者进行的事后反应分析显示,接受迪高替尼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NRS降低≥4。
图17 局部迪高替尼治疗CHE患者的疗效结果
图18 可见慢性角化过度和皲裂性HE,主要位于手指
治疗一个月后,患者HE完全清除,肝源性瘙痒消失。但是分析随访显示肝脏轮廓和血象研究没有改变。目前,患者正在接受阿普司特30mg/12小时的治疗,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也为我们面对难治性手部湿疹、基础条件比较复杂的患者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图19 口服阿普米斯特治疗1个月后皮疹完全清除
责任编辑:香菜
在中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内不治喘,外不治癣。足以说明皮肤病不好治,而提起皮肤病,老百姓最多说的就是湿气重,头发爱出油—湿气重;面部油亮、小肚子大—湿气重;皮肤起湿疹—湿气重;舌头胖大有齿痕—湿气重......
诚然,许多皮肤病确实多与“湿”有关,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血热型皮肤病,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热型皮肤病,血热型皮肤病是以血热为重要证型的皮肤病。血热是传统中医的术语,它指的就是热入血分、血热妄行而导致的病理、生理的变化。热毒、湿邪、瘀血、血亏、虚风是临床上血热型皮肤病常见的病理因素。由于血热引起的皮肤疾病有很多,包括银屑病、痤疮、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湿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白塞氏病,甚至斑秃,都可能是由血热的原因所引起的。涉及到血热型皮肤病有很多,而“牛皮癣”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形象、危害身心健康的一大疾患,因此,今天我们以“牛皮癣”为例来讲讲。
“牛皮癣”是银屑病的俗称,中医称为“白庀”,是一种发病率高、容易反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情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严重者可发展为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型,此三型仅占1~2%,临床上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约占银屑病的98%。一旦罹患银屑病,绝大多数易反复发作,有的可持续存在数年或数十年,时轻时重迁延难愈。银屑病的病机多认为其病在血分,以血热论、血瘀论、血虚论,三种学说为主,其中“血热”病机贯穿银屑病的始终。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相当于该病的进行期,其病情发展快,症状不断加重,皮肤敏感度高,多伴瘙痒,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因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研究,对于广大患者和中医同行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凉血消银丸是山西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此方出自我科主任、省优秀专家、山西省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凤仙主任医师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全方配伍精当,无配伍禁忌,由水牛角、生地黄、丹皮、赤药、丹参、鸡血藤、大黄、白茅根、紫草、生槐花、大青叶、北豆根、重楼、土茯苓、连翘、青黛、忍冬藤、蝉衣、乌蛇、玄参、蜂房、升麻、牛蒡子组成。水牛角、生地黄、丹皮、赤药、玄参、白茅根、紫草、生槐花、大青叶、青黛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其中水牛角凉血熄风止痒;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行瘀退斑;生地、白茅根、紫草凉血生津、退斑消疹;生槐花凉血泻火,泻大肠实火,大黄通腑泻热,二者使热从下出;北豆根、升麻、牛蒡子、连翘、蝉衣疏风散热,其中北豆根、牛蒡子还可解毒利咽,消除上呼吸道感染因素的影响,蝉衣可疏风止痒;乌蛇入血入络搜剔隐伏风邪止痒;重楼、蜂房祛风攻毒;丹参、鸡血藤、忍冬藤养血润燥通络,消除血热日久耗伤阴血、脉络阻滞。其配伍上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疏风的功效,切合银屑病“血热”的病机,主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症。
温馨提示:
银屑病等难治性皮肤病的临床和症状千变万化,治疗需要多手段,多途径,凉血消银丸仅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有效口服用药。治疗本病关键是正确辨证施治,坚持治疗,才能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最后,一张凉血方,“擦掉牛皮癣”,希望凉血消银丸继续为广大患者发光发热!
手部湿疹、手癣你会区分吗?很多的皮肤病,往往有着相似的症状,这就造成很多患者朋友在不了解正确疾病之时,盲目的选择使用药膏药物来治疗,却不得不面对越治越糟的情形。
◢◢例如,手部湿疹与手癣!
手部湿疹和手癣都属于比较容易复发的皮肤病,因为有着相似的症状,人们经常把这两种皮肤病混淆。究竟该如何区分这两者呢?我们先来认识下这两种皮肤问题!
● 手部湿疹
——多出现在家庭主妇群中,一般是指手部接触到了外界各种的 *** 物后,引起的皮肤性炎症,其病因通常难判断,而且具有起病缓慢,发病率高的特点。
●手癣
——主要是指由于双手长时间的浸水或者因摩擦受伤后接触到了洗涤剂等原因,导致手掌皮肤受到了癣菌的感染,严重的还会延伸到手背,一般来说,手癣多见于青中年妇女中。
手部湿疹、手癣具体区别
手部湿疹患者属过敏体质,由于手部常接触外界各种致敏因子,如消毒液、洗涤剂、化工用品等诱发。
皮疹表现为暗红斑,皮肤表面干燥、粗糙,也可角化肥厚,冬季常伴有皲裂,有程度不一的瘙痒,皮肤发生皲裂时有疼痛。
一旦接触致敏因素皮疹可加重,常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多形性皮疹。
皮疹对称发生,手掌、手背、手指等处均可发生,病程较久的患者往往存在指甲病变,指甲甲板暗黄浑浊、肥厚、变脆、表面有不规则的凹坑、纵嵴、萎缩,甲周皮肤红肿。
手癣为手指屈面,指间及手掌侧皮肤感染皮肤癣菌引起。
皮疹主要表现为片状红斑,伴角质弥漫性变厚、粗糙、脱屑,自觉症状不明显,也可发生皲裂。
夏季这些部位可出现深在性水疱,疱壁发亮,内容清澈,不易破裂,水疱亦可融合成片,水疱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瘙痒。
加重时可向手背蔓延,形成类圆形损害,边缘有丘疹、水疱。皮疹多先发生在一只手,不对称,不像手部湿疹因接触致敏原后容易引起渗出、糜烂。
总结
手部湿疹的特点:
(1)剧烈瘙痒;
(2)易反复发作;
(3)呈多形性发疹。
手癣的特点:
(1)单手开始发作;
(2)春夏季易得,冬季较稳定;
(3)手癣皮损多连片,边界清晰。
当然,区别到底是手癣和湿疹,最快最准确的 *** 还是去医院做一个真菌检测,如果检测到真菌,那就是手癣,检测不到则是湿疹。先确诊,才好对症下药。
手部湿疹VS手癣,别再傻傻分不清了很多皮肤疾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但是致病因素不同,因此临床用药完全不同。如果不能正确区分,那么治疗效果则适得其反。很多患者在没有了解正确疾病之前,就盲目用药,结果使皮肤病雪上加霜。
例如,手癣与手部湿疹,就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疾病,两者表现非常相似,如果不仔细检查很容易误诊。今天,皮肤科医生就来介绍一下这两种皮肤病,并教大家快速的区分 *** ,快来围观!
1
手部湿疹
属于特殊部位的湿疹。表现为双手掌、手指散在片状角化性斑疹,伴有脱屑和干燥性皮损,经常反复发生,病情复发加重时可出现水疱,渗液明显、伴瘙痒症状。手部湿疹通常是手部接触到外界某种 *** 物后引起的皮肤性炎症,病因非常难判断,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发病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
2
手癣
属于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多数是由于足癣继发感染所致。常表现为“双足一手”。临床表现为单个手掌或手指发生水疱、脱屑,皮损逐渐向周边蔓延,边界相对清楚。如果没有及时诊断治疗,皮损可发展至双手。
一表读懂湿疹VS手癣区别
温馨提示:如果您患有手部皮损,长期不愈,请勿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皮肤美容科 马俊红
脚气传到手上,中年男患上“鹅掌风”楚天都市报11月5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薄云娜)患了脚气总忍不住用手抓,不料脚上的真菌被带到手上,今年53岁的戴先生患了多年的“鹅掌风”反复不愈,近日在尝试了中药 *** 后,手部总算恢复了正常。
自从十几年前患了脚气之后,戴先生就没有睡过几个好觉。不论夏天冬天,他整个脚都会奇痒无比,于是自己也喜欢不停地用手挠。刚开始挠了挺舒服的,但没过多久他的两只手也开始痒了起来,慢慢地手就开始裂口子,皮肤也变得很硬,像常干农活的手一样。一到冬天天冷的时候,裂开的口子还会钻心般地疼,别提有多难受了。
后来,戴先生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原来也就是俗称的手癣。多年来他四处就医,但如今仍经常发作,他感到很苦恼。
近日在朋友的介绍下,戴先生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寻求治疗,主治医师王首帆检查后发现其手癣非常严重,这是由于其脚上的真菌蔓延到了手上,手也感染了真菌造成。王首帆医生介绍,戴先生所患疾病,中医称之为“鹅掌风”,夏季表现为起水疱或糜烂渗液,冬季表现为脱屑及干燥皲裂,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化学物质等引起。由于患者双手常年干燥皲裂,瘙痒明显,皮肤角质层变厚,看起来如“鹅掌”一般。他让患者使用中医院皮肤科自制针对“鹅掌风“的方剂浸泡双手,以起到软坚散结、散瘀解毒的作用,同时使用自制红皲膏来保湿护肤软化皮肤角质层,一个月后戴先生的症状改善了许多。
王首帆提醒,市民如果患有脚气应尽早治疗,否则易传染导致手癣不愈甚至加重,影响健康。
鹅掌风有哪些症状?主要为这两种,越早发现越好鹅掌风也被称作为手藓,是手藓被细菌感染以后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这种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多发生在中年妇女身上。长期接触洗涤液,溶剂,还有一些手被磨损比较严重,经常与水接触的人都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引起鹅掌风的真菌传染性很强,病人患病以后,会给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以下是鹅掌风的一些发病症状,如:
1、水疱鳞屑型。
一般是单手发病,也就是从一边手掌的一个部位开始出现一些非常小的水疱。这些水疱虽然很小,但是外表非常厚实,并且会有一些发亮。水疱里面有液体,这些液体看起来很透明清澈。水疱可以是聚集起来一片一片地长起来,也可能是单个分开长起来的,会有瘙痒的感觉。
这些水疱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自动干瘪,然后脱屑,脱屑后范围会逐渐向四周扩大,一般为环状,边缘清晰。这种病的发病期持续时间非常长,有的可达几十年之久。病人的水疱由手掌的某个位置逐渐蔓延到整个手掌,甚至指甲部位也会长水疱,继而另外一个手掌也会被传染蔓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的水疱还容易发展为脓包,加重病人的痛苦。
2、角化增厚型。
这种鹅掌风症状一般是由上面的水疱鳞屑型发展转化而来,发生这种症状的病人大多都是有多年鹅掌风症状的。病人双手或者单个手掌已经没有水疱或者皮屑状物质,而是出现很厚的类似茧子的物质。
病人的手掌皮肤变得粗糙,发红,有着厚厚的角质层,有很深的裂口。冬季时皮肤裂口会加重,并且容易出现出血症状。一般情况下,手掌会非常粗糙干燥,有皮屑脱落。
以上就是鹅掌风的一些症状,这种疾病因为发病原因很明显,多发生在一些进行手洗工作、矿工等人群的身上,这些人要更加注意自己是否出现上面的这些状况。一旦发生疾病,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因为这种病除了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之外,还会传染周围的人。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