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蚕豆满是鲜甜,嫩嫩的豆子不论是配上炒虾仁、炒雪菜,还是单单一碗清炒蚕豆,都让不少人停不下嘴。最近,随着蚕豆上市,谣言也跟着“上市”了——吃蚕豆会得蚕豆病!
究竟还能不能好好吃蚕豆了?每年一到蚕豆季,蚕豆病总要引起关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医学上确有蚕豆病一说,这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个类型,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
蚕豆病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该病呈X性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一般多见于三岁以下的男孩。
蚕豆病的贫血程度和症状大多很严重,症状有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
此外,会有巩膜轻度黄染,尿色如浓红茶或甚至如酱油;严重者还会出现面色极度苍白、全身衰竭、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或烦躁不安、少尿或闭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可导致生命危险。
要注意的是,有G6PD酶缺乏的孩子一定不能食用蚕豆,平时也不能进食蚕豆制品(如粉丝、豆瓣酱)。同时需要注意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如果收藏衣物时使用了樟脑丸,那么穿衣之前要暴晒,因为樟脑丸中的萘也可引起溶血。
所以,吃蚕豆会得蚕豆病是一种误传,正常人吃蚕豆不会得蚕豆病,而是G6PD缺乏症吃了蚕豆会诱发该病。因此,新生儿出生时,都应接受G6PD酶缺乏的筛查。平日,家长也不必过度惊慌,但对之一次吃蚕豆的孩子还需稍加留意,如有发热、脸色发黄、尿色改变等迹象,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医生陈叶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七粉有“六不喝”,千万别用错,真该给所有人看看!三七粉是中药里面的明星药材,有美白祛斑、活血化瘀、排毒护肝、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等功效。
但是,三七粉虽好,却不是随时想吃就能吃的。
三七粉有“六不喝”
千万别吃错
1、“吸收不好”不喝
三七不宜与蚕豆、鱼类以及冷酸食物一起食用,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身体对三七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大大减小,所以建议吃三七粉就不要吃以上食物。
2、感冒不喝
感冒的人不宜服用三七,三七粉性温,若是患风热感冒者吃三七粉则会导致热感加重,因此不宜服用,若是风寒感冒者则可以服用。
3、不能有病了再喝
长期服用三七粉,可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下降,因此不要等到有病的时候再吃三七粉。
4、三七粉不喝多
三七不宜吃太多,每天6-9克,分次食用。
5、月经期不喝
女性朋友月经期间不宜食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被称为是之一圣药,若在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出血过多,但如果是血瘀型月经不调,则可以利用三七粉的活血化瘀来调理月经。
6、怀孕不喝
妇女怀孕期间不能食用三七粉。因为三七有强大的活血、降血压功能,不利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但如果是产后失血较多,用三七来补血那可就是极品了,因为三七有止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可用来提高产妇的体质。
只要不处于以上6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对症吃三七粉呢?
最全的三七粉用法
不同疾病的不同用量
1、高血脂
三七粉每次2克,饭前温开水冲服,服 3 次,1~2 个月为 1 疗程。
2、胃出血
三七粉每日服 3 次,每次数 1.5 克,用温开水冲服。
3、心绞痛
三七粉每日 2 次,每次 6 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
4、血症
如吐血、外伤出血、产后出血、血晕。取5-10克三七粉与白酒调敷跌打肿痛处,可以消肿止痛;加糖包敷骨折处,可促愈合。
5、白细胞减少
三七粉 3 克,开水送服,每天 2 次,连服 20 天为 1 个疗程。
6、顽固性头痛
地龙、川芎各研细末,三七粉每次 10 克,开水冲服,每日 3 次。
7、脑震荡头痛
三七粉 3 克,每天 2 次,开水冲服。连服 15 天为 1 个疗程。
8、前列腺肥大
三七粉 3 克,配炮山甲 2 克,每日 3 次开水冲服,20 天为 1 个疗程。
9、疤痕疙瘩
三七粉适量,加食醋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 2 次。
10、手足麻木
三七粉 5 克,瘦猪肉 50 克,蒸熟服下,每晚 1 次,连服一周。
11、心脑血管疾病
每天用三七粉 3~5 克、蜂蜜适量,冲入开水 400~500 毫升饮用,每天 2 次,起床后和睡觉前各服用 1 次。
12、补血
三七粉每日服 2 次,每次服 3 克,早饭前晚睡前用温开水加红糖冲服。30 天为一疗程。
13、冠心病
三七粉每日 2 次,每次 3 克,30 天为一疗程。
14、肝纤维化
三七粉每日 1~2 次,每次 3 克。
15、寻常疣
三七粉每日 3 次,每次 2 克。一般服用 30 天左右即痊愈。
16、咯血
三七粉 2~3 克,日服 2~3 次。
17、急性坏死性节段性小肠炎
三七粉每次 3 克,温开水送服。15 日基本痊愈,继续服药 15 天以巩固疗效。
18、皮肤斑
每天吃 1~3 克三七粉,混在水、牛奶或粥里,搅匀后喝。
19、活血化瘀
每天早上服用 5 克、晚上服用 5 克,像冲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了。
20、乳腺问题
女性每日早饭后服用 3 克三七粉,用凉白开冲服,一个月开始起效,三个月一个周期。
21、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食少乏力
可以于睡前开水吞服三七粉 2 克,能够增加睡眠,增进食欲。
22、中风
三七粉 3 克冲服。脑溢血者出血期,可单用三七粉化瘀止血。
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生吃活血、熟吃补血
三七粉的吃法分两大类,生吃和熟吃,生吃主要是活血化瘀,熟吃的主要功效是补血。
生吃之法
三七粉生吃,专家建议:每天3~5克,可以选择牛奶或温水两次送服,一次送服更好2到3克。
熟吃之法
炖鸡、炖排骨,等鸡或排骨熟后,加入10-20克三七粉,炖十分钟即可;三七粉也可以直接炒熟服,或者直接开水冲服,但是炒熟的三七粉很少有人用来泡水吃。
三七粉服用时间
你是早上还是晚上
早上服用:增免疫、抗衰老
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能。
晚上服用:有助睡眠
服用三七粉更好在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饭后服用请少量,更好不超过3克,晚上过量服用,有兴奋作用。更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空腹服用还是饭后服用
空腹服用是为了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响。
胃不好的饭后服用
将三七粉安排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 *** ,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年级大了,毛病越来越多,而三七粉是很多中老年人选择用来保健的一种中药材,很多中医都吃: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樊正伦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淑长教授,都选择提倡按照保健量吃,三七粉也不是神药,不能一次搞定,但是长期吃就有用。
常言道:一勺三七粉,浑身百病消。三七粉有着强大的保健防病功效。但是吃对了才有效哦,记得提醒一下朋友们!
如今到了新鲜蚕豆上市的季节,中国人的在饮食上的智慧是源源不断的,炸、卤、烧、煮汤,各种烹饪方式,让蚕豆有了不同的“造型”,蚕豆给大多人的印象是“鲜香软嫩”,但是有句话说得好“越迷人的越危险!”时不时也有传来蚕豆中毒事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蚕豆导致人中毒,大多数是因为它体内自带的巢菜碱苷这种物质,摄入会后容易引发急性溶血性贫血,也被人称为“蚕豆病”,如果烹饪不当,导致中毒,大致会在食用后4-24小时内发病,因为不是立即发病,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主要原因,容易造成延误治疗的情况。
盘点一下蚕豆中毒的症状
轻度:面色惨白、出现发热、头痛、眩晕、乏力、呕吐、尿液变红、嗜睡等症状,这些症状很少与食物中毒联系在一起,所以一般患者会选择先“抗一抗”,耽误治疗的好时机。
中度:除了轻度症状外,会伴有疼痛感,腰痛、腹痛、由于急性贫血导致脱水、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重度:以上症状全部出现,还伴随高热、怕冷、深度黄疸、昏迷等危险症状。
为什么蚕豆危险还得吃
虽然没煮熟的蚕豆误食可能会出现损伤身体的情况,但是不能抹杀蚕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等有益人体的元素,蚕豆中还含有对大脑和神经组织重要矿物质,可以增强记忆力。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再次提醒:蚕豆不宜生吃,食用青蚕豆时,如果烹饪不当,没有煮熟,容易让人造成中毒症状,如果食用蚕豆4-24小时后出现头晕、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关于误食蚕豆后的急救 ***
①立即催吐、导泻;
②呼吸困难者要搭配吸氧;
③及时入院配合医嘱急救;
分享一道蚕豆美食---翡翠荟桃红(蚕豆虾仁)
原料:蚕豆300g、虾仁100g、盐少许、白糖少许、味精少许、蒜蓉少许。
注意:蚕豆一定要焯水1分钟以上,充分煮熟,沥干水分,避免误食生蚕豆中毒。
这些常见食物一起吃,营养全无还会伤害身体(二)1、梅干菜+羊肉: 同食回引起胸闷。
2、狗肉+姜: 同食会腹痛。
3、马肉+木耳: 同食易得霍乱。
4、葡萄+骆驼肉: 同食会生热病。
5、牛奶+韭菜: 牛奶中含钙。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份。牛奶与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会影响钙的吸收。
6、骡肉+金针蘑: 同食会引起心痛,严重会致命。
7、菊花+鸡肉: 同食会中毒。
8、小白菜+兔肉: 同食容易引起腹泻和呕吐。
9、蛇肉+萝卜: 同食会中毒。
10、鲫鱼+冬瓜: 同食会使身体脱水。
11、鹿肉+鱼虾: 癌病患者不宜同食。
12、黄豆+酸牛奶: 酸牛奶含丰富的钙质,黄豆所含的化学成份影响钙的消化吸收。
13、鳖肉鸭肉: 同食会便秘。
14、海蟹+大枣: 同食容易患寒热病。
15、田螺+蚕豆: 同食会肠绞痛。
16、西红柿+黄瓜:西红柿中含大量维生素C,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坏血病、抵抗感染等作用。而黄瓜中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同食可使其中的维生素C遭到破坏。
17、胡桃+野鸡肉+木耳: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18、冰棍+西红柿: 同食会中毒。
19、鳖肉+兔肉: 脾胃虚寒者忌食。
20、鲫鱼+猪肝: 同食具有 *** 作用,疮痈热病者忌食。
江南民间素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其中“地三鲜”一般指的是蚕豆、苋菜、黄瓜。
但是,蚕豆可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
据统计,蚕豆病分布广泛,全球范围内约有4亿患者,我国有“南高北低”的规律,广东、云南和四川等地为高发区。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鲜为人知却广泛流行的蚕豆病。
蚕豆病的病因是什么?
我们俗称的蚕豆病,其实有一个官方名称——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内先天缺乏G-6-PD这种酶而引发的遗传性疾病。
G-6-PD是人体参与磷酸戊糖途径的一种关键酶,在它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NADPH的物质。
NADPH这种物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维持人体内的还原物质来保护细胞及细胞膜免受氧化剂的损害,红细胞当然也需要保护。
正常红细胞因为拥有G-6-PD,就有足够的还原剂来抵抗这些氧化物质的侵害。
一旦红细胞缺乏G-6-PD,就会减少NADPH的生成量,体内缺乏还原物质,红细胞膜完整性以及血红蛋白的稳定性本就难以维持。
红细胞过于僵化、脆弱,短期内大量破裂,引起急性溶血性黄疸和溶血性贫血,产生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蚕豆病有哪些症状?
蚕豆病的发生,有些是因为食用了蚕豆或者蚕豆制品,而有些甚至只是无意间吸入路边蚕豆花的花粉。
蚕豆病发病急骤、病情轻重并不相同,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贫血以及酱油色尿,一旦发病应及时就医诊治。
蚕豆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疾病,目前并无治愈措施,在平时生活中也只能注重预防。
蚕豆病患者不能吃蚕豆及蚕豆制品,也要远离蚕豆花,同时也要避免服用氧化类药物。
由于蚕豆病具有遗传倾向,做到及时诊断也十分重要。
现在G-6-PD缺乏症已成为新生儿筛查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家族中已出现病例,必须引起重视,新生儿更应尽早做筛查。
3岁以内的孩子,初次吃新鲜蚕豆一定要慎重,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食用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尽快送医院治疗。
“
转给家人和朋友!
你会喜欢
这款APP官宣上线,全网都在求!特别是女生...
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10级大风啥感受?130斤的记者被吹走…
吃得多,饿得还快?可能不是馋了,而是你不正常了…
失眠症危害竟这么大?!简单3招,教你睡个好觉→
今日,小满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本文编辑:单楚玉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春季最适合吃蚕豆,但这3类人千万要少吃春天已经正式来临了,哪怕只是打开一扇窗户,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机。压抑了一整个冬天的活力得到释放,一同释放的还有吃货们膨胀的食欲。因为,春天是各种新鲜果蔬大量上市的季节。
众多果蔬中,豆类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而蚕豆又是豆类中最耀眼的明星。可以煮、可以炒、可以油炸,还可以用来煲汤。
不仅好吃,作为餐桌上的多面手,蚕豆营养价值也很高。每百克含:热量335千卡,蛋白质21.6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59.8克,膳食纤维3.1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 16毫克,钙16毫克,磷200毫克,钾391毫克,钠4毫克,镁46毫克,铁3.5毫克,锌1.37毫克,锰0.55毫克等。
钙、锌、锰、磷脂等是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因而蚕豆具有增强记忆力和健脑的功效;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此外,蚕豆中还含有大量蛋白质,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
不过,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蚕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下面这3类人,千万要少吃,更好别吃。
1、蚕豆,尤其鲜蚕豆含有过敏因子。因此,吃了蚕豆后会发生过敏现象的人基本就可以告别蚕豆了。
2、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的人群不宜进食。
3、蚕豆中含有有毒的β-氰基丙氨酸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β-氰基丙氨酸是一种神经毒素,中毒后出现肌肉无力、腿脚麻痹等症状。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是“蚕豆病”的致病因子,因此患有“蚕豆病”的人绝对不可以吃蚕豆。
值得注意的是:吃蚕豆的时候,煮熟煮透,就能将各种潜在的风险降到更低,也没必要太过紧张。
*本文系茄子健康特约作者原创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转载请留言与我们取得授权。
*更多的营养科普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茄子健康(dietitian99)。
江南民间素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其中“地三鲜”一般指的是蚕豆、苋菜、黄瓜。
时下正是吃蚕豆的好季节,不少人家里都会吃上一盘炒蚕豆。
它不光好吃,营养也是一级棒:富含优质的植物蛋白、各种维生素、钙和膳食纤维。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心吃,最近,有男孩吃了两勺蚕豆,抢救了2个礼拜。
男孩吃了两勺蚕豆尿血
4岁男童浩浩(化名)家住黄冈蕲春县,半个月前,奶奶晚餐做了蚕豆米炒鸡蛋,新鲜蚕豆米香甜可口,浩浩吃了两大勺。
当晚,浩浩突然肚子疼,第二天起床全身蜡黄、无精打采,还排出血尿。
爷爷、奶奶赶紧抱着浩浩赶往医院,后经辗转多家医院,来到了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最终,浩浩被确诊为患了“蚕豆病”。
经过重症医学科、血液肿瘤科长达2周的联合救治,浩浩终于转危为安,可以出院了。
“夺命”蚕豆病到底是啥病
蚕豆病,是由于人食入蚕豆及蚕豆制品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伴有皮肤泛黄,因而又被称为“蚕豆黄”。
它是一种先天性酶代谢缺陷遗传病,与体内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关。
患病的孩子吃蚕豆、或直接接触蚕豆花粉后,病情可迅速发展,出现严重贫血、黄疸以及明显的血红蛋白尿,甚至尿少或无尿,以致循环和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等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蚕豆病已被列入农村常见血液病。
所以,各位有娃的家长们,之一次给孩子吃蚕豆一定要谨慎。
5岁以下儿童之一次食用蚕豆,量一定要少,而且家长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
有蚕豆病的孩子,一般在食入新鲜蚕豆后数小时至数天内突然出现急性溶血。
其不良反应表现为,疲乏、不适,厌食、恶心、腹痛、嗜睡,面色苍白、黄疸,酱油色、红色或茶色尿,发热、心悸、气促,一旦发现,需立即就医诊治。
如果确诊孩子患有蚕豆病,今后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吃蚕豆及蚕豆制品食物。
另外,一些药物里面也会含有蚕豆的成分,所以用药之前一定要注意。
蚕豆病不仅仅是吃出来的
1、触碰豆制品和豆类花粉
孩子除了吃蚕豆制品或氧化性强的黄豆、豆浆、酱油等食物可能发病,接触了蚕豆花粉也可能诱发蚕豆病。
2、接触樟脑丸
"蚕豆病”不一定非吃了蚕豆才会发生,如果孩子穿的衣服中带有樟脑丸成分,而樟脑丸含有萘,会引起溶血症,此时孩子也可能患上蚕豆病。与樟脑丸一样含萘的物品也要避免接触,如强力无比膏、冬青油软膏、紫药水、臭丸等。
3、错误服用药物
如果孩子错误服用了会破坏红细胞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等,也会导致患上蚕豆病。
4、其他病毒感染
旅途期间,孩子不慎感染肺炎、流感、伤寒、病毒型肝炎等,不排除因病毒感染诱发溶血症的可能,并进一步导致蚕豆病的发生。
医生提醒
如有家族病史
一定要在就诊时告知医生
为什么塞牙的总是我?塞牙了,到底是用牙签还是用牙线?
散装鸡蛋买回来可以直接放冰箱吗?你家的鸡蛋保存对了么?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 母乳喂养的五大传言,到底该相信吗?
令人生畏的亚硝酸盐可以去除,你知道吗?
水果不甜,含糖量就不高吗?小心越吃越胖!
文字来源:家庭医生、中国医学论坛报
图片部分来源于 ***
编辑:张觅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 ***
已有多人险丧命且无法根治!吃蚕豆引发“蚕豆病”!江南民间素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其中“地三鲜”一般指的是蚕豆、苋菜、黄瓜。
1
“蚕豆病”的病因是什么?
2
“蚕豆病”有哪些症状?
“蚕豆病”的发生,有些是因为食用了蚕豆或者蚕豆制品,而有些甚至只是无意间吸入路边蚕豆花的花粉。
“蚕豆病”发病急骤、病情轻重并不相同,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贫血以及酱油色尿,一旦发病应及时就医诊治。
大多患儿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 天内发生溶血,因吸入花粉而发病者,症状会在数分钟内出现。
病情轻者,经过 1-2 天或1周左右,症状会逐渐减轻而痊愈;病情危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昏迷、少尿,最后无尿而死亡。
幼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5岁以下儿童占大多数,也会因母亲进食蚕豆,通过哺乳使婴儿发病;同时男性多于女性。
3
“蚕豆病”就是G-6-PD缺乏症吗?
“蚕豆病”只是对“G-6-PD缺乏症”的简称,与真正意义的G-6-PD缺乏症仍有区别。
G-6-PD缺乏症是“蚕豆病”发生的遗传基础,只有拥有这种遗传背景的人,才会患上“蚕豆病”。
准确地说,“蚕豆病”是G-6-PD缺乏者在食用蚕豆或者蚕豆制品之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而G-6-PD缺乏症患者除了吃蚕豆,也会因为摄入其他的氧化物质,患上其他溶血疾病。
如因摄入磺胺类、呋喃唑酮、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而患药物溶血。
4
“蚕豆病”“重男轻女”?
“蚕豆病”其实是基因决定的,而且往往表现出“重男轻女”的现象。
这是因为“蚕豆病”具有遗传倾向,导致“蚕豆病”的基因在决定性别的X染色体上。
如果只有母亲是“蚕豆病”患者,那么生下来的男孩子就很有可能患病。而一位小女孩患病则要求父母都是“蚕豆病”患者。
因此,男孩子发病率高于女孩子。
5
“蚕豆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疾病,目前并无治愈措施,在平时生活中也只能注重预防。
“蚕豆病”患者不能吃蚕豆及蚕豆制品,也要远离蚕豆花,同时也要避免服用氧化类药物。
由于“蚕豆病”具有遗传倾向,做到及时诊断也十分重要。
现在G-6-PD缺乏症已成为新生儿筛查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家族中已出现病例,必须引起重视,新生儿更应尽早做筛查。
3岁以内的孩子,初次吃新鲜蚕豆一定要慎重,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食用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尽快送医院治疗。
★
帮忙儿
1、您可以关注“涿州广电”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新闻爆料】-【爆料】进行留言爆料。
2、“帮忙儿”阳光服务平台上线了!
来源:新华网
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编辑:小颖
责任编辑:谢鹏
监制:王金玮
蚕豆鲜美上市,但是这些人不能吃,吃错了很可能有生命危险!今日立夏,很多人地方有立夏吃蛋的习俗,其实除了吃蛋,还有鲜美的蚕豆。蚕豆是春夏时节的节令食材,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美味的蚕豆。
1、 鲜美的蚕豆有哪些营养价值?
新鲜的蚕豆营养价值丰富,能量也不高。每100g的鲜蚕豆可以有110kcal的能量,8.8g的蛋白质,0.4g的脂肪,16.4g的碳水化合物。新鲜的蚕豆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镁、钾、磷等对机体都有益的营养元素。鲜蚕豆能量低,是对于减肥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适宜的食材。
2、 蚕豆有哪些食疗作用?
美味的蚕豆有那么多的营养元素,又会有哪些食疗作用呢?蚕豆中含有丰富钙质,能够有利于促进骨骼的生长,预防骨质疏松。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对于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新鲜的蚕豆含有的维生素C能够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钾含量丰富,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能够辅助降血压,预防脑卒中。
3、 这类人千万不能吃蚕豆!
虽然现在是蚕豆大量上市的时节,也是鲜美可口的食物,但是这类人群千万不能食用。蚕豆含有致敏物质,有对蚕豆过敏的人群千万不能食用,会产生急性溶血等中毒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得“蚕豆病“。它是由于体内缺乏一种酶去分解有毒的物质,是遗传基因导致。此外对于患有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等病人也要注意不能多食蚕豆。
总之鲜美的蚕豆并非人人都能食用,对其过敏的人一口都不能吃,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其次鲜美的蚕豆要煮熟再吃,能够消除一部分的中毒物质,能够比较安全。节令的鲜蚕豆可以直接水煮食用,或者煮汤食用,都是美味健康的吃法,你更愿意怎么吃鲜蚕豆呢?
4月19日,1岁多的佑佑(化名)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出院了。让佑佑住进医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颗新鲜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贫血。这是一种儿童血液科常见的遗传性基因缺陷疾病。蚕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说的胡豆,是导致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蚕豆病也俗称“胡豆黄”。
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黄”的全国发生率为4%到15%,个别地区甚至高达40%。而四川是“胡豆黄”高发的地区。
↑资料图:胡豆。据IC Photo
1岁男童急性溶血性贫血
竟是因为吃了胡豆?
4月13日,佑佑家长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唇色发白,尿液颜色也不对,随后孩子被送到郫都区的医院。4月14日,佑佑转院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接诊佑佑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佑佑刚送到医院时面色苍黄,精神不振,尿液呈葡萄酒色,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佑佑的血红蛋白只有40多g/L(正常儿童为>110g/L),“我们详细询问家属,得知孩子在发病前吃过蚕豆,而且新生儿筛查时就提示‘G-6-PD缺乏’,综合患儿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蚕豆病。”李蕙介绍说,严重溶血可导致患儿缺血缺氧、肾衰竭、脑病、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万幸的是,在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碱化尿液,稳定红细胞膜等系列抢救后,佑佑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并于4月19日顺利出院。
↑佑佑出院,家长为科室送上锦旗。
让佑佑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正是因为误吃了胡豆。
佑佑爸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月10日左右,新鲜胡豆刚刚上市,家人疏忽,给佑佑吃了大约七八颗。
难道是因为佑佑对胡豆过敏?其实并不是,这是一种儿童血液科常见的遗传性基因缺陷疾病,而胡豆正是导致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所以叫做“蚕豆病”,俗称“胡豆黄”。
“胡豆黄”四五月高发
专挑这些地方的孩子下手
每年四五月是胡豆的成熟季节,也是“胡豆黄”的高发季节。今年4月,截至22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已经收治10例患儿,其中8例是男孩。“(高发期)每个月平均会收治10例左右。”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金晟娴介绍说。
金晟娴解释说,患儿因为胡豆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是因为这部分人体内的红细胞缺乏一种叫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物质,当进食蚕豆后,蚕豆嘧啶等一些氧化剂导致红细胞膜的不稳定,极容易被破坏,发生血管内溶血,导致血红蛋白的降低。“一般在食用后一周内发病。”
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黄”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到15%,个别地区高达40%,而北方少见。发病患儿以男孩为主,女孩多为基因携带者,“但是有报道1/3的女性基因携带者也会发病。”金晟娴说,在四川,龙泉洛带等地的客家人发病率较高。
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为血红蛋白下降、黄疸,患儿的面色表现为苍黄,而血红蛋白随着尿液排出,症状稍轻时尿液呈浓茶色,稍严重一点是葡萄酒颜色,更为严重时是酱油色,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发烧、呕吐和肚子痛等其他症状。“这些是家长容易察觉的症状,特别需要注意。”金晟娴说。
不吃胡豆就不会发病?
还有这些食物药物也别沾
既然“胡豆黄”是因为胡豆引起的,那不吃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
金晟娴解释说,不仅仅是新鲜胡豆,包括四川人爱吃的豆瓣酱、怪味胡豆等含有蚕豆的制品都不能吃。在胡豆开花和收获季节,也要避免患儿接触蚕豆花粉。甚至哺乳期的妈妈食用了胡豆,再给“G-6-PD缺乏”的孩子喂奶,也可能导致发病的情况。
同时,“G-6-PD缺乏”的孩子还需要注意,禁服解热镇痛药、抗疟疾药、磺胺类、砜类,含有金银花、薄荷、川莲、黄莲、番泻叶、珍珠粉、腊梅花、牛黄等成分,如茵栀黄、保婴丹等常用中成药。特别容易忽略的一点是,家庭常用驱虫的樟脑丸,也含有会导致孩子发病的成分,要避免接触。“看医生的时候也要告知有‘G-6-PD缺乏’或者蚕豆病。”
因为四川是“胡豆黄”的高发地区,金晟娴介绍说,“G-6-PD缺乏”已经于2015年1月纳入成都市新生儿筛查项目,孩子出生后就应该接受遗传性疾病筛查,只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G-6-PD缺乏”是终身性的,一旦确诊,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缓解。也就是说,只要明确孩子是“G-6-PD缺乏”,就绝对不能食用蚕豆制品和相关药品。“目前的患儿发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觉得小时候不能吃,长大些抵抗力好些也许就能吃。”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编辑 彭疆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