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的起源故事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61 0
葡萄酒是谁发明的?了解它的历史传说,你就知道答案了!

葡萄酒是知性的,它不单是以葡萄发酵而成,含有酒精的饮料。它还传递着来自原产故乡动人故事,化身为可品尝的文化产物。

葡萄酒来源传说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

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是谁发明的?

没有人知道是谁“发明”了葡萄酒。它可能是一个偶然的发现。

在收获后,有些葡萄被留在了容器里经过了冬天,天然的酵母和葡萄中的糖把葡萄汁变成了葡萄酒。

尽管考古学家追溯葡萄酒起源到几千年前,但最早的葡萄酒证据是在大概公元前一万年,在一个伊朗的粘土罐里发现的。

葡萄酒虽然可以带来醺醺然的愉悦,但它最吸引人的却是酒本身的风格和味觉的表现,及隐藏其后的地理与人文,它的品偿不仅是喝,更像是通过嗅觉与味觉所进行的审美体验,一种用感官阅览世界的巧妙途径。

全球本土化

极度讲究本地精神的葡萄酒在全球化的时代由欧洲的传统饮料成为地球居民的共同饮品,但就在全球主流葡萄酒口味越来越同一化的同时,却意外地激起了本地特色的强烈需求。

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的起源故事-第1张图片-

越来越多新葡萄酒风格在全球各地不断地建立起来,这些新产区不再一味地模仿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传统保守的欧洲古老产国的主流风格葡萄酒,而是致力于寻求得以和传统名酒区别的独特性,充满自信地用当地的土地和葡萄品种。

你可以大口畅饮,也可小口品评,从中品出一个广阔的美味世界。无论历史、品种土壤、种植、酿造、培养、品尝和年份等这些看似枯燥的主题,却可能让你在品尝每一杯葡萄酒时都像经历一场味觉的冒险,充满惊奇,而且趣味盎然。

葡萄酒发源地的10大葡萄品种

据悉,高加索(Caucasus)地区是葡萄酒的发源地,它涵盖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伊朗、俄罗斯和土耳其这 6 个国家。考古学家们曾在这些国家做过研究,前后在亚美尼亚发现了最古老的酿酒设备,在格鲁吉亚的古老黏土罐中找到葡萄残留物,以及在土耳其发现葡萄种植的痕迹。经检测,这些古物的存在时间均在公元前 4,100-8,000 年之间,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有关葡萄酒的最早发现。



如今,高加索地区依旧种植着罕见的葡萄品种,并采用传统的酿造技术来酿制葡萄酒。下面,酒百科带你走进高加索地区,一同探索葡萄酒诞生之地的 10 大葡萄品种。


1. 阿列尼(Areni)


阿列尼起源于亚美尼亚南部的一个同名小镇,由于处在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加之有着严酷的气候条件,这个红葡萄品种没有经受过根瘤蚜虫病(Phylloxera)的侵袭。阿列尼果皮较厚,但酿造出来的红葡萄颜色较浅,酸度清新,单宁柔顺。通常带有酸樱桃、草本植物、香料以及一丝青草气息。这个香气风味特征,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黑皮诺(Pinot Noir)和桑娇维塞(Sangiovese)这两大著名红葡萄品种。



起初阿列尼的名气很小,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一款左拉·卡拉西阿列尼干红(Zorah Karasi Areni)荣登彭博(Bloomberg)“2012年度十大更佳葡萄酒(Top Ten Wines of 2012)”的榜单,阿列尼的知名度才逐渐提高。


2. 坎多尼(Khndoghni)


坎多尼来自于小高加索山脉东南部内陆山区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争议地区,追根溯源可能是来自亚美尼亚,或是阿塞拜疆。



这个红葡萄品种的突出特点便是含有高单宁,其典型的风味特征是黑色和蓝色水果香气,以及棉花糖和一丝泥土的气息。坎多尼酿造的红葡萄酒通常在高加索橡木桶中熟成,具有耐嚼抓口的单宁、精细的结构和较为突出的陈年潜力。


3. 晚红蜜(Saperavi)

晚红蜜是格鲁吉亚种植最广泛的红葡萄品种,它成熟晚,抗寒能力强,常与其他品种混酿。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由于晚红蜜表皮和果肉的颜色都比较暗,酿制出来的葡萄酒颜色比较深邃,接近墨色,因此有的酒庄会在酒标上标注“黑葡萄酒”而不是红葡萄酒。



晚红蜜酿造的红葡萄酒酒体饱满,结构深邃,富含黑色水果、甘草、巧克力、泥土、熏肉、香料和胡椒的风味,酸度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可以酿制干红,晚红蜜还可以被用来酿造桃红葡萄酒、半甜型或者甜型葡萄酒,甚至是加强酒。


4. 乌萨赫罗乌利(Usakhelouri)


乌萨赫罗乌利的含义是“没有名字的葡萄”,这是源自格鲁吉亚、产量极低的稀有红葡萄品种。产量低到什么程度呢?年总产量大概只有几吨而已。



乌萨赫罗乌利可以用来酿造干红葡萄酒,或者是价格不菲的自然甜红。前者通常馥郁芬芳,口感丝滑,酸度鲜明,单宁很少。带有红色水果、紫色花朵、薄荷、胡椒和森林地面的气息和风味。而半甜红给人的整体感觉就像是使用黑皮诺酿造而成的甜酒。具体的香气和风味大家不妨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


5. 宝佳斯科(Bogazkere)


这种红葡萄品种常见于土耳其南部高海拔地区,喜热喜干燥,因其强劲的单宁和适中的酸度而被称为“喉咙燃烧器(Throat Burner)”。宝佳斯科常用于与其他葡萄品种混酿,也可以单独酿制,酿制出来的葡萄酒散发着黑莓、胡椒、黑巧克力、丁香和甘草的气息。



由于其突出的单宁,宝佳斯科葡萄酒在年轻时会稍显粗糙艰涩,风格质朴,但是随着陈年,酒液会发展出复杂的泥土、皮革和烟草等风味,单宁也会在瓶陈的过程中变得柔顺。


6. 奥古斯阁主(Okuzgozu)


奥古斯阁主的字面意思为“公牛的眼睛”,意指其呈黑色的大颗粒葡萄果实。该品种起源于土耳其的埃拉泽省(Elazig),与上面提到的宝佳斯科同为土耳其最重要的红葡萄品种。它有良好的抗病性,喜好干燥气候,适合在粘壤土中生长。



奥古斯阁主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高酸度和香气浓郁。在口感上,它更多具有覆盆子、李子、石榴、香料和一丝泥土气息。奥古斯阁常与宝佳斯科混酿以增添酒的结构。


7. 沃士奇(Voskehat)


如果说阿列尼是亚美尼亚地区的标志红葡萄品种,那么标志白葡萄品种则必须是沃士奇了。沃士奇的含义是“金色的种子”,从下方图片我们也能看到它的果皮颜色是金黄金黄的,果皮还很厚实,无论是酷暑或者严寒气候,葡萄都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可以说,在亚美尼亚地区,几乎所有的酿酒师在酿造白葡萄酒时都会使用沃士奇,作为单一品种或者混酿的一部分。



由沃士奇酿造的白葡萄酒具有中等的酒体,口感柔顺,散发着花香、咸鲜气息,以及热带水果和核果果香。


8. 或戈里-姆茨瓦涅(Goruli-Mtsvane)


或戈里-姆茨瓦涅是原产于格鲁吉亚的一种古老白葡萄品种,是格鲁吉亚的官方推荐葡萄品种,你能在整个格鲁吉亚看到它的身影。



但由于这个葡萄品种具有晚熟、易氧化的特点,酿酒师们鲜少会使用它来酿酒。有的酿酒师会使用奎弗瑞陶罐(Qvevri)来酿造和储存此酒,它往往具有芳香的桃子、青柠、杏子、野花、松木和坚果的香气风味。在口感上,或戈里-姆茨瓦涅酒体偏轻盈。


9. 白羽(Rkatsiteli)


白羽是格鲁吉亚的一种白葡萄品种,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几乎占了格鲁吉亚葡萄种植面积的一半。其生命力和抗寒能力都比较强,成熟后酸度高,糖分也不低,可塑性很强。可以酿制各种风格的葡萄酒,如干白葡萄酒、甜白葡萄酒、加强葡萄酒甚至是白兰地(Brandy)。



格鲁吉亚流行着两种酿酒方式:一是传统的白葡萄酒酿酒方式,二是把要发酵的葡萄汁放置在奎弗瑞陶罐中,用木质盖子盖好,然后埋在地下陈酿。前者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平衡性佳,酒体中等,带有香料的味道,而后者酿制出来的葡萄则呈琥珀的颜色,结构强劲,口感如奶油般顺滑,并带有桃子和苹果等风味。


10. 埃米尔(Emir)


埃米尔是土耳其中部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地区的白葡萄品种,过去曾一度是当地贵族或者统治者的首选餐酒,当地人又称其为“贵族(Lord)”或者“统治者(Ruler)”。埃米尔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该地区土壤以火山岩为主,白天炎热,夜晚凉爽,昼夜温差大。



埃米尔葡萄酒的色泽一般较浅,多呈淡黄色且泛有绿光,带有苹果、黄梨、菠萝、血橙、蜜瓜和矿物质等气息,口感活泼,精致清新,酸度较高,酒体轻至中等。埃米尔葡萄酒通常不经过橡木桶,也不会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并且多与土耳其另一重要品种娜琳希(Narince)进行混酿。除了静止葡萄酒,埃米尔亦可用来酿造起泡酒。

葡萄酒的前世今生,是一场浪漫的旅行

如果说白酒是烈阳,辛辣而热烈;那么葡萄酒是皎月,高贵而典雅。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里,葡萄酒慢慢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世人记住了它一辈子。

葡萄酒历史起源于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葡萄酒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葡萄酒不仅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也是歌颂对象的本身。它还能舒缓疲劳、减轻病痛、消毒杀菌、美容养颜等等,直到19世纪晚期,葡萄酒都是西方医学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葡萄酒是一种温和的酒,适量饮用对人的身体会有益处。

葡萄酒有着一场浪漫的旅程

葡萄酒的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几十个国家地区的漫长征程,才将葡萄酒文化传遍整个世界。

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

?

葡萄酒发源地——上帝的后花园

格鲁吉亚悠久的酿酒历史:格鲁吉亚的葡萄酒酿造业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世界上5000多种葡萄品种中,仅在格鲁吉亚就有500余种,而且还有许多独一无二的葡萄品种。

这样一听,是不是觉得葡萄酒是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旅行者呢,与此同时,它的酿造手法也是从古老的国度传承下来的。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征服欧洲大陆的时候,也推广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公元一世纪时,征服高卢 (今法国),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讷河谷,二世纪时到达波尔多地区。

?

但是只有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酿造的葡萄酒的历史8000年来从未中断,并传承至今,于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格鲁吉亚是葡萄酒的发源地。当地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上帝给各个民族划分土地时,格鲁吉亚人却因贪杯迟到了,没有得到分配的土地。乐观的格鲁吉亚人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反而邀请上帝和其他人共饮美酒,为上帝祝福。上帝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便将原本留给自己当花园的土地赐予给了格鲁吉亚人。格鲁吉亚因此有了“上帝的后花园”之称。

傍海宜人的暖风、高加索山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是格鲁吉亚得天独厚的馈赠,而葡萄便是在这样的地方生长,成了葡萄酒爱好者的天堂。格鲁吉亚坐落在高加索山麓,满山遍布葡萄藤,空气中弥漫着葡萄酒的气味,香气袭人。伴随着格鲁吉亚悠久的葡萄酒史,当地的酿酒师总结出了一套神秘的酿酒秘诀,使得许多真正的爱酒之人对格鲁吉亚的葡萄酒趋之若鹜。

?

这种古老的酿造方式被称作“Kakhuri”:首先在压榨槽内将葡萄压榨成汁并保持葡萄籽完整,再讲葡萄汁连葡萄皮、葡萄梗一起倒入一种叫做“Qvevri”的陶罐中一起发酵。将陶罐埋入土中,只将罐口露出地面,这种 *** 让葡萄回归了泥土。在2013年,格鲁吉亚陶罐酿酒技术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这一流传了几千年的酿酒技术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格鲁吉亚的红葡萄酒风格独树一帜,活泼的酸度与单宁,入口香甜、清爽怡人。格鲁吉亚人对家乡的葡萄酒有着特殊情结,正因如此,在酿酒的过程中,也埋入自己的情怀,使得葡萄酒饱满馥郁,入口沉郁。

?

?

葡萄酒的储存价值

虽然葡萄酒本身具有抗氧化的功效,但也非常容易被氧化。如果储存条件无法恒温恒湿,并长期暴露在能产生热量的光线下,那葡萄酒的品质就会受到影响,而葡萄酒经过良好环境的储存,可以增加醇香感。葡萄酒的单宁经过陈年才能醇化与成熟,良好的储存环境便是它们更好的归宿。

储存的好坏对一瓶葡萄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存好会带来无穷的喜悦感以及巨大的升值空间,而储存差会毁灭一瓶酒,变得酸涩难以入口,更别提什么喜悦感。

因为在储存葡萄酒时要做到恒温恒湿,避光,避震,平放以及通风等条件,这是一般的放置所难以达到的要求,所以开瓶前储存的更佳途径便是用专业的葡萄酒柜进行储存,这样才能使得一瓶高品质的葡萄酒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其该有的价值及意义。

?

?

Vinopro:酒窖级酒柜,为生活干杯

Vinopro红酒柜融合了现代家居的生活理念,古老的窖藏技术以及高科技专利技术解决了葡萄酒爱好者的难题,已成为每个葡萄酒爱好者的储藏首选酒柜。Vinopro秉承品质至上的理念,立志打造出酒窖级酒柜,酒柜结合最新科技及其专门酒柜制造技术,运用科技重创法国天然酒窖,将最适合储存葡萄酒的环境带入您的家里。

Vinopro红酒柜通过精准的控制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的流通、和减少震动因子,来达到更佳的储存效果,该品牌是以尊重及照顾葡萄酒为出发的品牌,并致力于结合最新科技及现代化的设计,沿袭传统葡萄酒保存熟化的智慧,推出最适合存放葡萄酒的优秀产品。

拥有了Vinopro红酒柜,能给您带来更完整,更具有价值的葡萄酒,并且能让您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拥有酒窖般的质感和体验。Vinopro红酒柜,被赋予的是时间的痕迹,不变的是初心,带来的是超越,是每一个葡萄酒爱好者的明智之选!

葡萄酒是怎么来的?葡萄酒的起源故事

- 葡萄酒的传说 -

研究一个事物前,我们要清楚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说起聊聊葡萄酒的事情,我们很难绕过葡萄酒的历史和起源。毕竟研究一个事物之前,我们要清楚它是怎么来的,经历怎样的一个演化过程才成为现在的样子。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葡萄酒是怎么来的和它的演化过程。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跟我一样,多少觉得历史会有点枯燥。尤其我这种每次历史考试都觉得头疼的理科生,让我记点有规律的东西去推理貌还是能做到的,给我一些关系不是很明显的重大事件,并且要记住他们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涉及的主要人物,我总能成功地避开所有正确选项。每当我看到我的文科天才好朋友,居然能拿到历史科目的近乎满分,我感觉我整个人已经不太好了。


所以基于我少年时期的阴影,不打算以罗列历史事件的方式跟大家说葡萄酒的历史起源,打算给大家讲讲个葡萄酒的小故事。

世界上最伟大的饮料诞生

先讲一个传说,很早以前有个波斯古国王,非常喜欢吃葡萄,但是葡萄是个季节性的食物,并不是随时都能吃到,这可怎么办。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葡萄收获的季节,采集好一些葡萄放在陶罐中进行储存,这样想吃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吃了(可能当时也没有考虑会不会变质的问题)。国王又怕有人偷吃了自己辛苦存下的葡萄,于是在大罐子上贴上了“有毒”的标签。这个操作按理来说是可以的,问题是没考虑到寻死觅活的极端情况。

这个罐子被一个厌倦了宫中生活的妃子发现了,她觉得生无可恋,于是就偷了国王“有毒”罐子里的东西。可是王妃喝了以后不但没有死,反而异常的兴奋,心情好了很多,对生活也重新充满了希望。她立刻盛了一杯献给国王,国王品尝之后,也觉得味道无比甜美,香气馥郁,心情愉悦,这可不是葡萄能够比拟的。于是他命人每年采集葡萄,酿造成葡萄酒,供宫廷饮用。这个波斯国王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思虑不周和无意识的操作,将葡萄带入了葡萄酒的世界,从此,一种驰骋于全世界的伟大的饮料诞生了。

- 葡萄酒的历史和演化 -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也无从考证,并且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历史学家普遍认同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外高加索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大约在公元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业已经极为兴盛了。葡萄酒在希腊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葡萄酒和橄榄油仍然是希腊的两大出口商品。但是为什么人们想到以葡萄酒著名的国家中,往往更先提到法国,很少有人想到希腊呢?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如果大家感兴趣,下次我们写一个文章来分析一下。

希腊人是非常有野心的,他们一直大力发展海军保护和扩张自己的领土。到公元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高卢即为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但是,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并没有在当时的法国受到重视,不得不承认,法国人很有自己的节奏,比如接受一个新事物或者完成一个事情,他们会觉得这是我的节奏,着急是没有用的,还会失去风度。此同时,希腊人同时也将葡萄酒传到了意大利,至今意大利的一些葡萄品种依然能看到希腊语的身影,意大利也是非常厉害的葡萄酒原产国,虽然他的名气可能不如法国,但是意大利的好酒也是非常多的。

后来,罗马帝国学会此技术,并且罗马帝国的扩张可比希腊来的更加猛烈。因为葡萄酒是他们的必要食物之一,所以军队所到之处,都要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这样随着罗马军队,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迅速推广。所以与其说葡萄酒的历史是一部传播史,还可以说是一部侵略和扩张史,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和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的移民史。

罗马帝国于公元前5世纪灭亡,分裂出来了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西罗马帝国的修道院中详细记载了葡萄的收成,酿造过程以及在特定农作物产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酒品种。

这时候,葡萄酒在法国的地位日渐兴起,当时没人会想到多年之后,法国会以葡萄酒闻名世界,在葡萄酒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多年无法被撼动,甚至很多后人也许并不知道,葡萄酒的起源并不在法国。世界就是这么不可预测,也许你是创始人,但是真正传播出去和被世人所记住的确实另外一个人。历史中的反转结局,往往比电视剧中来的更无法预料。之后的法国也没想到,同样的事情,在法国身上还会再发生一次。

公元6世纪教会兴起,富豪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脚步。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作“我的肉,我的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品。随后,葡萄酒逐渐发展成为法国主要的出口货物,到了19世纪,法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创下了历史新高。

15-16世纪,历史再次重演,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舰队将葡萄树带入了南美洲,而英国、法国、西班牙则把葡萄树带到了北美洲。17世纪,荷兰讲葡萄树带入了南非。18世纪,英国人讲葡萄树带到了澳大利亚。美国,南非,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兴葡萄酒酿造国家,也叫新世界国家。相对比而言的旧世界葡萄酒主要指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葡萄酒酿造国家。旧世界国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傲视世界。而新世界国家则另辟蹊径,采用现代化技术,并且能够主动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此外,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产区,生产出来了比较优异的葡萄酒。例如在宁夏地区,就有几百个葡萄酒庄。几年前有幸去那边考察,有些酒庄的酿造设备是很先进的。那边的酿酒师多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分淳朴,理论扎实,并且实战经验丰富。酿出的酒非常不错,完全可以跟欧美的一些酒庄媲美,性价比也很高。但是目前还没能走出国门,在国内虽然也有不小的市场,但是利润率实际很低。且占领的多属于偏中低端的市场,少有走向中高端市场的舞台。(下图为宁夏西鸽酒庄)

- 葡萄酒成为一门学科 -

1850年是葡萄酒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很多原理的发现,让葡萄酒逐渐转化成为一门科学。例如化学家让·安托万·沙普塔发现加糖能提升酒精度,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发现糖转换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现代葡萄酒之父路易·巴斯德发现了酵母菌发酵的本质,现代酿酒学之父埃米尔·裴诺推广重要的酿酒理念--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的等等。(此处都是一些原理和名词,不知道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理解)。随着科学家提供理论依据,葡萄酒正式成为了一门学科。而法国葡萄酒率先完成了华丽转身,以波尔多为起点,法国的葡萄酒步入了黄金发展期。后续基本所有国家的葡萄酒发展都与法国波尔多有联系,例如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南非、澳洲、新西兰、智利等等,这些国家酿造葡萄酒的先行们都会去波尔多学习酿造技术,购买葡萄苗和橡木桶,聘请波尔多酿酒师等等,同时波尔多的酒商以及酿酒师也会前往各个地区寻找商机。

就在1976年又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波尔多盲品赛中名庄酒败给默默无闻的加州酒,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波尔多被拉下神坛,这又是一次历史性的反转,这也让新兴世界的葡萄酒看到了希望。

FUTURE

未来可期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中国葡萄酒也会顺利的完成反转,走向世界的舞台。

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酒业小百科,三分钟读懂中国葡萄酒简史

酒业小百科,三分钟读懂中国葡萄酒简史

文|欧阳千里 酒水行业研究者

提起葡萄酒的产地,总会说起旧世界法国、西班牙等,新世界美国、澳大利亚等;提起葡萄酒的品牌,即使是 *** 段子也会调侃82年拉菲,奔富等;提起葡萄酒的历史,仿佛都是舶来品,除了会说起拿破仑、酒庄,还会说这个伯爵、那个侯爵。

仿佛和中国的关系不大,顶多提一下清末张弼士与烟台张裕。

82年拉菲是个梗

够了,够了,够了。看来还是我们科普的不够,葡萄酒并非是近代舶来品,而是自古有之。

为何国产葡萄酒在中国不强呢?答案只有一个:特殊国情。

百搭的黄酒太强势,豪饮的白酒太强悍,葡萄酒根本不是对手。

葡萄酒敌不过白酒及黄酒

是时候科普一下中国葡萄酒简史啦!

始源于汉,兴盛于唐,强大于元,孱弱于明,复兴于清,新生于今。

话说,葡萄是什么发现、种植、酿酒的呢?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开始采集食用各种野葡萄,《诗经》“王风·葛藟”中如此记载“绵绵葛藟,在河之浒”,其中“葛藟”便是野生葡萄。

葡萄的由来

好吃的栽培葡萄,要感谢汉武帝。

汉武帝建元年间,派张骞出使西域。在盛产汗血宝马的大宛(今中亚的塔什干地区),带回来了苜蓿及葡萄(当时称蒲桃或蒲陶),还带来了酿酒手艺人。汉武帝很喜欢葡萄,葡萄的种植及酿造达到了一定规模,先在新疆、甘肃、陕西等地种植,后传播到华北、东北等地。

张骞与葡萄

《本草纲目》中记载,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

好景不长,东汉末年,由于战乱,葡萄种植及酿造日益困难。葡萄酒彻底成为稀罕物,达官贵人也不一定喝得上。《三国志》记载,一个叫孟佗的人用一斛葡萄酒行贿汉灵帝时大宦官张让,得凉州刺史一职。

汉代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为今天的200毫升,一斛葡萄酒等于20升葡萄酒,以750毫升一瓶葡萄酒计算,约近于27瓶。换句话说,27瓶葡萄酒等于省长兼省军区司令。

梦回大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酒迎来复苏,葡萄酒文化随之兴起。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写进诏书,告知于群臣,在《诏群医》中写道,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又酿以为酒,……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种植的不仅是张骞引进的欧亚葡萄,还有我国原产的葡萄。

曹丕与葡萄酒

好喝的葡萄酒,要感谢唐太宗。

贞观十三年(公元640年),唐朝打败高昌国(今吐鲁番),战利品包括马乳葡萄种及葡萄酒酿造 *** 。

唐太宗不仅在皇宫御苑种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造,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好,味道也好。盛唐时期,人民富裕,民间酿造及饮用葡萄酒十分普遍。

诗人们与葡萄酒

想喝葡萄酒挺困难的宋朝。

纵观整个宋朝,国土内盛产葡萄的地域不多。

前文说了,葡萄自西域引进到中原以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甚至华北、东北等地亦有葡萄种植。在北宋时,苏东坡还能吃到太原朋友送来的葡萄。

北宋地图

到南宋时,陆游写诗时提到饮葡萄酒已经和穿貂鼠裘同样是土豪行为。

南宋地图

到了元朝,葡萄酒迎来辉煌。

元朝的统治者爱喝马奶酒及葡萄酒。元世祖忽必烈祭祀宗庙时,所用酒为马奶酒及葡萄酒。为了扩大葡萄酒的生产,一方面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西、河南等地大面积种植,另一方面给予极大的税收优惠,禁止私酿粮食酒,不禁止私酿葡萄酒,家酿葡萄酒不必交税。售卖的粮食酒税率为25%,葡萄酒税率从6%降到3.3%。

马可波罗聊东方

明朝时葡萄酒发展渐入低谷。

《明史·食货志》记载,酒的税收“三十而取一”。与此同时,酿酒业迎来大发展,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以往。烧酒(今白酒)、白酒(今米酒)、黄酒、梨酒、枣酒、葡萄酒等均活跃在市面上,更流行的当属烧酒及黄酒。

葡萄酒

清末民国初期,葡萄酒迎来转折。

清朝与明朝相像,葡萄酒发展不温不火。直到清末民国初年,伴随着放开海禁,市面上流通的葡萄酒品种明显增多,不仅有国产葡萄酒,还有国外葡萄酒。《清稗类钞》记载,葡萄酒分三种:不去皮者色赤,为赤葡萄酒(今红葡萄酒);去皮者色白微黄,为白葡萄酒;另有一种产自西班牙的葡萄酒,糖分极多,为甜葡萄酒。

国人与外国人

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投资300万两白银,雇佣两千劳工开辟1200亩葡萄园,引进压榨、蒸馏、发酵及贮藏等先进设备,建造中国之一个、亚洲更大、世界第三的葡萄酒基地。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击败众多欧洲老牌葡萄酒,夺得4枚金奖,被美国媒体评论为“最不可思议的事件”。

张弼士与葡萄酒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

1949年,国内葡萄酒酿造企业仅有5家,葡萄酒产量不足200千升。1953年全国税法会议上提出“限制高度酒,提倡低度酒,压缩粮食酒,发展葡萄酒”,还给予葡萄酒免税待遇。自此,国内葡萄酒发展迎来新生,知名的葡萄酒品牌有张裕、长城、威龙、王朝等。

目前,国内葡萄酒逐渐形成以东北、渤海湾、黄河故道、沙城、清徐、吐鲁番、武威、银川(宁夏贺兰山东部)及云南高原等九大产区,由于气候、土壤各有千秋,所产葡萄表现各有不同,故而所酿葡萄酒也独具风格。

葡萄酒九大产区

讲到这里,中国葡萄酒简史便告一段落。

在此做个温馨提示,葡萄分为酿酒葡萄及食用葡萄,自酿葡萄酒时往往购买的是食用葡萄,发酵时还会补充酵母、白糖甚至酒精等,个人不提倡自酿葡萄酒,因为自酿葡萄酒时难以把控发酵时间及温度,还不能全程封闭消毒,难以去除甲醇及杂醇油,经常饮用自酿葡萄酒恐有危害。

葡萄酒酿造工艺

若有条件,可以去国内葡萄酒酒庄去自酿,自己采摘,会有专业的葡萄酒酿造人员全程协助,并帮你发酵、贮存,等你使用时,还会帮你灌装成瓶。哪里有这样的酒庄,很多葡萄酒酒庄均能提供类似服务,比如德州奥德曼酒庄。

(作者欧阳千里,绘画一朝,编辑马春雨)

欧阳千里,山东省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酒水行业研究者,新浪签约自媒体,《中国酒业》、凤凰网酒业智库专家,佳酿网专栏作家,亿欧网专家作者,酒业家、国家名酒评论、销售与市场、腾讯证券研究院、新食品、华夏酒报、网易酒香、食品新观察等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

讲讲葡萄酒的起源故事

前段时间跟大家说了几篇关于葡萄酒知识的内容,今天我们不学习他们,来听听故事,了解一下葡萄酒的历史吧。酒起源于何时?距今是1000年还是6000年历史呢?这些都是不断有考古学家在研究后的推测。

其实酒是会自然生成的,从大自然有了水果成熟的那天起,酒可能就已经诞生了,水果在自然成长阶段表皮就会附带着天然的酵母菌,成熟的水果落地后表皮会破裂,渗出富含糖分的汁液,当汁液与酵母菌接触后,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下会被分解成酒精,这就是大自然发酵形成酒的过程。

在2011年,考古学家在亚美尼亚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最早的酿酒作坊,里面有葡萄压榨器和陶罐等,距今约6000多年,因此史学家一致认为葡萄酒起源于亚美尼亚、伊朗或格鲁吉亚等国。

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伊朗和埃及出土的陶罐上面检测后,证明莆田就起源于公元前5400~5000年的古波斯(伊朗),后来随着旅行者、战争或移民传到古希腊。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将葡萄藤、栽培技术及酿酒技术传入古罗马。之后随着罗马人的实力扩张,传遍欧洲大地。

中世纪后期(13世纪后),欧洲大部分葡萄园由教会掌控,葡萄酒成为天主教弥撒庆祝活动的必需品。这一时期,本笃教会成为更大的葡萄酒生产者,在教会僧侣的不懈努力下,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突飞猛进,并驯化出许多优良葡萄品种,葡萄酒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为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这一文化传承了下来,而欧洲国家后来我们统称为旧世界的酿酒国家。

17世纪,随着移民,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又开始传入了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等殖民国家,后来我们统称为新世界酿酒国家。

20世纪初,一战和二战给全球葡萄酒种植业造成毁灭性打击,20世纪40年代,法国葡萄酒管制系统建立并实施,从而带动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复苏,上世纪70~80年代更是高速的发展,21世纪初,全球开始掀起了葡萄酒的热潮,葡萄酒的贸易空前繁荣。

2021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统计全球的葡萄酒相关数据:

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家:约78个

葡萄园总面积:约730万公顷

葡萄酒产量:约260亿升,较2020年下降了近1%

葡萄酒消费量:约236亿升,较2020年增长了0.7%

全球主要葡萄酒消费国:美国仍然是全球更大葡萄酒消费国,2021年的消费量33.1亿升。亚洲市场,中国2021年的葡萄酒消费量估算在10.5亿升,较2020年下降15%。在经历了2017年的消费高峰期后,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显著下滑,这也影响到了全球葡萄酒消费状况。2021年,日本的葡萄酒消费量3.3亿升,较2020年下降5.4%。在南美,2021年阿根廷的消费量8.4亿升,较2020年下降了11%。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巴西的消费量4.1亿升,较2020年增长了1.2%,创造自2000年更高水平。

骑士说酒: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原创首发:骑士说酒 (0710)

葡萄酒先生: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下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根据自己的经验,有哪位猜一下葡萄酒大概有多少岁了?

Lisa:

<嘿哈>1000岁

节能管理专家(餐饮业)-刘志勇:

5000

葡萄酒先生:

我只能说1000岁太年轻

5000岁,恩,有点意思了

葡萄酒先生:

其实,葡萄酒已经有约一万年了

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6000年,格鲁吉亚就有了酿造葡萄酒的痕迹。而跟它毗邻的亚美尼亚更挖掘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酒庄阿列尼1号"Areni-1",公元前4100年。

学大师:

古埃及时候就已经有葡萄酒了<呲牙>

葡萄酒先生:

@学大师 厉害!<赞> 不过,据考古资料显示,古埃及不是葡萄酒起源地,稍晚一点才有哈

这个古老的酒庄就在这个山洞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跟酿造葡萄酒相关的压榨设备,发酵桶,杯子等。

它们长这个模样:

葡萄酒先生:

至今,这个叫阿列尼的村庄仍然以酿酒著称,采用一种也叫阿列尼的本土葡萄酿造红葡萄酒噢~~

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在高加索地区,可以简单记忆为中东地区。

所以,葡萄酒在中东地区起源,发展至今已有将近1万年历史。(看下面世界地图)

Lisa:

哦哦,刚想问在哪里来着<偷笑>

葡萄酒先生:

我们知道了葡萄酒的产生时间和地点,但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哪个天才酿出了之一杯葡萄酒?

?♂?骑士空间:还真是天才<偷笑>

葡萄酒先生:

其实是天意<偷笑>

人类祖先采食野生葡萄,放在陶罐中存储,陶罐底部的葡萄被压破,流出的葡萄汁在空气中的天然酵母作用下自然发酵,产生了之一杯葡萄酒。

被好吃的人类发现了它的美味,成为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

Lisa:

天意爱上葡萄酒<强><强><强>

?♂?骑士空间:

人类总是先好吃 再好喝 最后就是:既好吃又好喝<亲亲>

葡萄酒先生:

吃喝是永恒的追求<强>

上面是起源,下面分享下发展历史

看回上图,有颜色的就是产酒国,分散在世界各地。葡萄在高加索地区起源后,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格局的?

葡萄酒先生:

从高加索山脉起源开始,葡萄的种植向南和向西扩张至地中海附近。

约公元前4500年葡萄酒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到埃及。

这时候,古希腊和古埃及都有葡萄酒喝<赞>

葡萄酒先生:

古希腊是海洋文明,通过船运将葡萄酒进一步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地区(如下图)。

葡萄酒先生:

希腊酒神来了

悠闲地坐在帆船上

酒神带着葡萄藤,很形象地诠释了古希腊传播葡萄酒的样子

Lisa:

哦~ 酒神的名字叫什么?

葡萄酒先生:

名叫狄奥尼索斯

围绕着他周边的就是地中海可爱的海豚

之后,约公元前400年,意大利发展成强大的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古罗马帝国(见下图)。

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张,所到之处,都种葡萄,酿葡萄酒,很好地将葡萄酒推向了整个欧洲。

TnTn:

所以说葡萄酒是人类文明的血液。人走到了,葡萄酒就跟到了。

葡萄酒先生:

是的,如果我是欧洲人,我要感谢古罗马<憨笑>

TnTn:

罗马人感谢希腊人,希腊人要感谢中东人、埃及人,中东人要感谢高加索人。

所以说葡萄酒不能够只说是哪种人的。他既是西方人的,也是东方人的。

?♂?骑士空间:

@TnTn 葡萄酒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呲牙>

葡萄酒先生:

古罗马帝国后,迎来了欧洲约一千年的中世纪时期(5世纪-15世纪)。宗教治理之下,葡萄酒被象征为耶稣的血,是宗教活动中的必需品,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时间到这里,已经进入到了15世纪。葡萄酒从万年前起源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离开欧亚大陆。

为什么呢?

葡萄酒先生:

因为大洋太大,没有交通工具,不知道大洋另一边还有大陆

格物致知:

改变人类命运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

葡萄酒先生:

是的,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蓬勃发展,15到17世纪成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陆续发现了美洲、澳洲等新大陆。

在大致阶段,中国有郑和七下西洋。那到底是中国先出的远洋还是欧洲人?<呲牙>

Lisa:

我选中国人 <嘿哈>

?♀?Lian:

中国先出的

葡萄酒先生:

我们都对老祖先非常自信<呲牙>

揭晓答案啦,确实是中国

葡萄酒先生:

上面说到15-17世纪,欧洲人陆续发现了美洲、澳洲等新大陆,开辟了众多的殖民地

在殖民地,欧洲人带去了葡萄种植和酿造技术。至此,欧洲大陆以外的葡萄酒产业渐渐发展起来。

16世纪,南美开始酿造葡萄酒

17世纪,南非、美国葡萄酒开始发展

18世纪末,澳洲葡萄酒兴起

Lisa:

哇哦,既不幸又庆幸。因此这些殖民地才有了葡萄酒。

葡萄酒先生:

古话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TnTn:

有意思

葡萄酒先生:

不过,像美国、澳洲、智利这些欧洲以外发展起来的酿酒国,它们葡萄酒真正的流行和产业化,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事情,距离现在也就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它们相比欧洲的酿酒历史短,被称为新世界产酒国。

欧洲这些具有千年以上的酿酒国,就称为旧世界产酒国。

Lisa:

原来常听到的新旧世界是这么分的<憨笑>

葡萄酒先生:

@Lisa 是的,这是一个简单的区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差异。有历史就有传统,没有历史就更加现代化

今天的葡萄酒起源和发展历史小知识就到这里,欢迎随时提问。

谢谢大家的参与~~

葡萄酒先生今日酒款推荐

部分图片源自 *** ,涉侵即删。

葡萄酒的起源(The Origin of wine)

哈喽!头条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很开心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酒友,饮家一起探讨葡萄酒文化,在这里谢谢大家多多支持!

艳若霞珠

葡萄酒的诞生及发展与人类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发展、海内外的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的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葡萄酒像是历史长河里的一首瓶中诗,她优雅,含蓄:她疯狂,浓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为她寓意写物,留下不朽的诗篇。酒去瓶空,我们对她有无限的遐想,亦如海明威对葡萄酒的叹词:“世界上最自然、最文明和最完美的东西莫过于葡萄酒,它不只是单一的感官享受,更是一种愉悦与鉴赏。”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约公元前6000年:新时期时代,人类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酿造葡萄酒。在格鲁吉亚皇家博物馆,陈列着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酿造葡萄酒的黏土罐子和葡萄籽,

公元前1500年:葡萄酒文化在爱琴海地区孕育而出—葡萄酒开始进入市井阶层,并融入到文化艺术中。“酒神精神”也应运而生,成为西方艺术的起源之一。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很早就开始系统的种植葡萄,以及酿造葡萄酒。在埃及普塔霍特普(Phtah Hotep)古墓的浮雕上展现了当时的酿造葡萄酒的场景。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通过马赛港把葡萄酒传入高卢(法国),并把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带入欧洲。

14世纪:贵族,教会将葡萄酒视为财富的象征,葡萄酒贸易日益繁荣,中世纪成为了葡萄酒发展的之一个黄金时期。

1453年: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英国失去对法国波尔多(Bordeaux)持续300多年的控制权,改变了中世纪葡萄酒欧洲市场贸易发展的方向。

19—20世纪:19世纪,葡萄栽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日渐成熟,葡萄酒畅销整个欧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葡萄酒工厂崛起酿造法出台,葡萄酒工业产生重大改革。

今时今日:千年以来,葡萄酒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时至今日,葡萄酒文化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无数的葡萄酒爱好者为其魅力所折服。


好啦!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这么优秀还来关注我,我们下期见~

下期的主题是“葡萄酒的主要分类”

葡萄的起源

关注本头条号并私信,我们将免费送出初级品酒师电子课程,每天只限前20名关注的葡萄酒爱好者。

植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欧洲的葡萄树起源于印欧外高加索地区(现今的阿塞拜疆、乔治亚和亚美尼亚)八千年前那儿就有了葡萄酒的酿造。关于这一点,圣经中的故事和现实不谋而合。然而根据当地的传说,葡萄树是出现在洪水过后诺亚方舟停息的亚美尼亚的阿勒山。

酿酒用的葡萄--欧洲葡 萄( Vitis vinifera )起源于外高加索。然而葡萄科出现得要更早些。六千万年前的化石上有葡萄树叶子的印记。在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沉积岩中还发现了古代葡葡物种的孢子、叶子和种子。

第二次冰河时期,在许多隐蔽的地方葡萄树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尤其是在北非、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巴尔干和以上提及的外高加索地区。葡萄树原本是藤本植物,它很可能是一种10~20米高的落叶植植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欧洲的葡萄树起物,在温和、多雨的夏天生长得很繁茂。

葡萄属其他的种也在世界不同地区茁壮地生长着,例如在北美洲没有欧洲葡萄树,但有上百种葡萄家族遗传下来的其他葡萄树,“美洲葡萄”( Vitis labrusca)就是其中一种,它(在欧洲也有发现)可以长出很大的葡萄果实。在现代,这种葡萄仍然被用于酿酒,这种葡萄赋予酒焦油的味道,它狐臭味的品质成为加利福尼亚酒的独有特征。世界上总共有60多个葡萄种,如今,只有其中的一个种--欧洲葡 萄,用来酿制高质量的葡萄酒。

经过若干年的时间, 由于酒农对品种的选以及载培技术的提高,葡萄栽培业几乎遍及所车的包方,甚至在欧洲相区寒冷的地区,如德国、荷兰,也有了葡萄栽培业。 葡萄栽培在相当潮湿的大西洋和相当干燥的地中海也同样可行。

编者: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高级品酒师(WSET四级DIPLOMA在读)--吴瑞能,葡萄酒世界在线,11年的葡萄酒进口商经验,帮您直接对接国外酒庄,是您身边的葡萄酒专家

葡萄酒的历史有多少年 恐怕一般人还真猜不到

爱斐堡闻名遐迩,在我的心目中它几乎就是葡萄酒的代名词。但是它是在欧洲、还是山东、抑或是北京一时竟也弄不清楚。别怪我糊涂,喝着拉菲吃烤串的事儿我也干过,不必见怪。毋庸置疑的是葡萄酒一定和爱斐堡有关系。

前些日子有幸应密云旅发委的邀请,之一站就参观了爱斐堡,这才让我有了直观的印象。当车停在爱斐堡的拱门前,心里还是小有震动:哥特式的尖顶、古典的黑色铁艺大门、巨大的青石垒砌、高大的弧形拱门,迎面而来的是令人惊叹的异域风情。

北京的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是由烟台张裕集团融合美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多国资本,占地1500余亩,投资7亿余元,于2007年6月全力打造完成。参照OIV对全球顶级酒庄设定的标准体系,在全球首创了爱斐堡 “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即在原有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基础上,爱斐堡还配备了葡萄酒主题旅游、专业品鉴培训、休闲度假三大创新功能,开启了中国酒庄新时代。酒庄内还设有多个欧式建筑,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它也是旅游业的四星级景点。

我们平时在酒场上喝葡萄酒多有附庸风雅之嫌,端着高脚杯、拿着喝啤酒的腔调,咣叽一碰仰脖就干了,那个豪爽就像是在梁山的聚义厅一般。在爱斐堡的大厅里听老师一讲解、一师范顿时就脸红了——那酒喝的太没文化了。

葡萄酒历史起源于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葡萄酒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舒缓疲劳、减轻病痛、消毒杀菌、美容养颜等等,甚至用于社交礼仪。

据说大概在2000多年前葡萄酒传入了我国。相传是由汉代人张骞引入。至今在很多汉代古墓中,都挖掘出2000多年前的葡萄酒,由此可见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种植葡萄,被酿成酒来使用,而且登堂入室到了大户甚至诸侯人家。

难怪一千多年的战士征战之余还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看来那时的葡萄酒还是带有几分豪气的。遥想当年李白孤形单影、独坐月下时作诗 *** 的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酒杯里似乎也是葡萄酒好看一些。

在爱斐堡的会议厅、餐厅、酒窖到处都摆有张裕葡萄酒,到处散发着葡萄美酒的香味。这里的工作人员讲解时用三个指头端着酒杯,一闻、二品、三尝,绝没有我们平时的粗狂和豪爽,毕竟不同的酒有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文化,如果没有喝出它的品味和特点岂不是枉费了人家的一年四季的辛劳?

这一次由于时间短暂,居然错过了酒窖的参观。没有酒窖的参观是不完整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还是有机会再来的。爱斐堡——再见!

标签: 葡萄酒 起源 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