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糕的做法大全,黄米糕的做法大全视频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5 0
淄川这些舌尖上的年味儿,够诱惑你吗?


除夕和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人们忙着置办年货

路边的大红灯笼挂了起来

淄川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就等着除夕晚上

大家围桌而坐

那顿热热闹闹充满亲情的年夜饭

从某种意义来说

年的味道就是食物的味道

一起看看淄川人年夜饭饭桌上都有啥吧!

淄川人过年,豆腐是必不可少的。

豆腐是“都福”的谐音,在新年大吉、岁岁纳福的日子里,吃得不仅是食材本身,更有“都有福”的新年愿望。

在农村,许多人家仍旧坚持自己做豆腐准备年货,城区基本是预订豆腐。豆腐或成为酥锅原料之一,或炸成豆腐块、豆腐页,或碎成泥做豆腐丸子,还可以做成豆腐箱,过年的时候简单加工一下即可变成招待亲朋好友的佳肴。

峨 庄 肉 蛋

说起年夜饭必上的一道菜,老家太河镇(太河、峨庄、淄河)一带的人一定会投给“肉蛋”。

“肉蛋”是山区百姓自创的地方特色菜。将肉切成肉丁,用发酵后的豆面糊包起肉丁,划入油锅炸制,出锅后从外表看与炸过的大肉蛋无二差别,故取名“肉蛋”。

将炸好的“肉蛋”盛到大篦子上,置于院墙上晾晒,目的是在邻里面前展示生活富足,年货丰盛。

“炖肉蛋”,是最常见的做法。将水烧开后,加入肉蛋、精盐适量,沸腾3—5分钟,捞出,放入汤盘或汤碗中,加葱姜丝,加酱油、食醋适量,再取汤适量浇入,一碗热气腾腾的“炖肉蛋”就可以端上桌享用啦!

年 糕

年糕, 淄川人也叫“黄米糕”、“糕团”(淄川土话的发音是gao tan)。

*** 年糕的原料有:黍米粉,红枣等。年糕色黄似金,红枣点缀,空心窝头,很漂亮,一吃香甜可口。

蒸熟后,还可以煎、炸、煮再加工,想咋吃就咋做,加入白糖更是美味哦~

年糕,意味着年高,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吃个年糕,取个好兆头。

肉 皮 冻

每到冬天,淄川人家家户户总会做起肉皮冻来。

猪皮、豆子、花生、排骨,各种食材都可以与高汤完美结合,由于富含胶原蛋白,在倒进容器放凉之后,浓汤就会自然成型,晶莹剔透,色泽透明。

色香味俱佳的肉冻总能使人垂涎欲滴,成为年夜饭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酥 锅

酥锅,传说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名叫苏小妹的妇女创始,故菜名“苏锅”。又因菜肴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点,遂改名为“酥锅”。

“鱼酥肉烂、酸咸甜香、形态晶莹、色似琥珀”,这16个字体现的正是酥锅的色香味形。

酥锅的用料很广泛,可根据喜好和经济条件来搭配,所以有“家家做酥锅,一家一个味”之说。

春节时,淄川人家中都要准备酥锅以备随时食用,如果是自己动手 *** ,才更有忙年的仪式感。那种早上起来,满屋都弥漫着酥锅浓郁香味的幸福日子,超级怀念!



绿 豆 丸 子

网友@肖雨凡说:小时候过年,最喜欢吃妈妈炸的绿豆丸子,外边金咖色,里面豆绿色,外酥里嫩,刚出锅的吃在嘴里清新爽口,有绿豆味的清香和藕的清脆。

大 锅 全 羊

在农村,杀只羊,煮锅全羊来过年,听起来就很带劲儿!

大锅倒入山泉水煮炖,保留羊肉原汁原味,鲜香肉嫩、温而不火、香味独特、回味悠长。全羊煮好了,趁热先美美的吃上一顿,一定是春节期间最饱口福的美食。

大吉大利,请你吃鸡

过年,家里一定会准备鸡。或是买只散养鸡找人处理,自己熬鸡汤,做鸡肉冻,或是去纪氏肴鸡等老字号买做好的肴鸡,就是图个大吉大利。

灌 香 肠

每年立冬过后,一串串油光透亮的香肠,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淄川人的新年里,肯定是离不开香肠。虽然现在吃不了很多,但是在以前,有肉就是过年,家里来了客人,切上几块香肠,解解馋。

除了香肠,咱淄川人还会准备肉丸子、炸肉、肉干、卷尖等肉类美食。

春 卷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作为春节的一种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

淄川的春卷分荤、素两种。成品金黄色,切段装盘,蘸料水吃,皮酥馅香。

肉 烧 饼

肉烧饼如今已并不算是过年的美食,也不再是过年走亲戚带去的礼品,因为随着生活的富足,每天都可以吃得到。

但是淄川人对淄川肉烧饼的喜爱,似乎已经融进了骨子里。

常年在外的游子们回到家,一定会吃上几次热腾腾的肉烧饼,满足离家多年的馋瘾。酥酥的,脆脆的,香香的,总也吃不够。

饺 子

没有哪一种食物像饺子一样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北方,过年吃饺子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儿,也象征着一整年的喜庆和团圆。

又是一年春节到,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一桌,包饺子,吃饺子,家的温暖在平平淡淡中深入心间。

山西传统美食黄米油糕

黄米油糕是很有特色的山西省汉族传统小吃之一,黄米油糕以黄米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为主。以熟黄米面包红小豆泥茸,油炸而成。吃时撒少许白糖。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甜香可口。

油糕也叫炸糕是盂县古老的传统食品,味道独特,粘性大,吃起来喷香。旧时讲究正月十五请出嫁的闺女带女婿住娘家,看红火,吃油糕。后来虽有汤圆传入,但在乡村这一天吃黄米糕的习俗仍然盛行。就是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冬至,人们也习惯用黄米捏糕上坟祭祖,回家油炸着吃。九九重阳节也讲究吃重阳糕,称“九月九,又吃花糕又喝酒”。糕和高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有步步登高之意。春节,从南到北家家户户都有吃糕的风俗习惯。黄米油糕, *** 独到,色泽金黄,外脆里绵,品质更佳。它伴随着劳动人民守岁迎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黄米油糕,一般选用上等黄米,胡麻油,菜籽油,当年收的红小豆,稷山或柳林红枣等原料。分制皮、制馅、包制、油炸等工序。制皮时,先将黄米面内加入少量的水,待水渗透,用筷子搅拌成粉状。蒸锅水烧开后,用手将面撒入笼内,如果面较多时,不要一次全放入,先放一层,待蒸汽上来后,再放一次。蒙盖蒸15分钟左右即熟,放入盆里揉匀。为防止干燥,可在表皮抹上点油,趁热捏。

制馅时,要将小豆拣洗干净,上火煮得豆子开花,撤入少许碱面,改用温水煮半小时左右,煮到无水气为止。把枣儿煮熟也捣成泥,然后加糖拌成馅。包制时要揪成同样大小的剂子,捏成圆片,包进馅,收口压平即为糕坯。

油热后,逐一炸入锅里,炸成金黄色时捞出即成。把炸熟的糕放入罐子里焖一焖,油糕软绵香甜,现炸现吃的糕,外焦里嫩,适合青少年口味;隔夜油糕,可上笼屉蒸软,吃时加入白糖,味香丝长,风味更佳;如不想油炸,可将糕坯置于火上烤烧,皮鼓肉嫩,可为便食。由于黄米油糕便于携带和保存,也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的佳品。

油润润、软乎乎、甜丝丝,用黄米做的年糕,外酥里糯,百吃不腻

“过年吃鱼,年年有余;过年吃鸡,大吉大利。”

家家年夜饭餐桌上肯定少不了一些承载着新年美好祈愿的吉祥菜,毕竟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除了美味,还有源源不断的福气。

而此刻的小编正被母上大人耳提面命地催促着买年糕,希望2021年年高升的我不辱使命的买到了两款别出心裁的——黄米年糕和黄米枣泥年糕

馋虫作祟,还没过年就忍不住煎了几块。

细细地撒上一层白砂糖,炸至表皮金黄的黄米年糕,盛盘上桌时还在滋滋作响。

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插起一块,咬上一大口,砂糖分明的颗粒感,再加上黄米糕的软糯弹韧……


另一款藏有香甜枣泥的黄米年糕的口感更是惊艳,外酥里糯,“咔嚓”一声儿咬破焦香酥皮,牙齿立刻被一片绵软包围。

热腾腾、油润润、软乎乎、甜丝丝,多层口感、万千滋味尽在口中,现在想想就忍不住咂嘴咽口水。

来自黄土高原的地道风味

精选黄软米、纯手工 ***

中国人爱吃米。作为五谷之一的“糜子米”——大黄米,自然被人们玩出了许多花样。其中,延安的名小吃黄米糕,最为当地人所称道。

它不仅带着原始粗粮的清香与回甘,又兼有柔韧软糯的绝佳口感

朋友吃过后说:“浓浓的小米清香,软糯好吃。本身不甜,蘸了白糖吃好吃。之一次吃这么特别的年糕。

而黄米糕的前身,也同样来自于黄土高原出产的精选黄软米,在低脂肪的同时,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营养价值极高

较长的生长周期与较大的昼夜温差,又使得陕北大黄米相较于其他地区,颗粒更加匀称饱满,色泽更加鲜黄透亮。

如此精心挑选出的大黄米,被细细地磨成黄米面,再交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一层层撒入锅中,细心蒸制,是百分百的纯手工 *** 无任何添加,安全放心。

这样做出来的黄米糕,既有粗粮的质朴健康,又被赋予了手作食品的别样精致。

如果你吃多了精米精面,又不习惯于其他粗粮的粗糙口感,几块软软糯糯的黄米糕,无疑是一种优选。

两种选择,同样美味

升级款—黄米枣泥年糕

除了每年都会卖到断货的传统黄米年糕,还有一款美味升级版——枣泥黄米糕。

不同于南方糯米糕的小巧精致,黄米糕有着传统小吃的醇厚和扎实,而升级版的枣泥糕使用原产自陕北延安的狗头枣代替白糖,在粗粮最原始的清香与回甘中,更增添了一份来自红枣的甘香。

或煎或蒸或炸都十分美味,出锅后搭配白砂糖、红糖、蜂蜜,淋上糖桂花、蘸海苔碎等,更近一步提升了枣泥糕的口感。



或煎或蒸,简单方便

快手又好吃!买它!

不光是口感令人惊艳,这两款黄米年糕的做法十分简单。

传统黄米年糕糕体方方正正,十分易于切开成片。而枣泥年糕无需切片,一掰即开。


炸米糕是最传统的吃法,除此之外,文火煎制也会很香。


如果不喜欢煎炸食品,还可以蒸着吃。出锅后,无论是蘸上一点儿白砂糖,还是淋上蜂蜜、红糖、糖桂花,都很美味!

寒冬已至,这样一份甜滋滋糯叽叽的美食不容错过!

一份美味黄米糕的做法

哈喽,大家好,每次吃这个多层的黄米糕就被它糯叽叽冰凉凉的口感给圈粉了,连续吃四块才过瘾,想着一定分享给大家,稍等, *** *** 在后边,我们先讲讲黄米糕的历史。

一、黄米糕的起源

梅子是稷的一种,稷位列五谷之首,因为它的特殊地位,成为祭祀宗庙的首选。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十分重视宗庙和土地,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古人很早就发现,单吃一种粮食会导致疾病,尤其是不太容易消化的粗粮,粗粮细作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比较现代的概念,但实际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尝试粗粮的精细 *** 。

黄米糕取材梅子,也发源于北方,相当于南方的糯米,但与糯米需要反复捶打不同,黄米糕是由细如尘埃的梅子面一层一层撒上去,蒸出来的。陕西省一带的乡民,很早就开始使用黄米糕,一块好的黄米糕所用的梅子面必须经过反复碾压,直至细如尘埃,才能达到当地人们对梅子面的严苛要求。而蒸黄米糕很需要很强的技术性,乡民得专注在守在蒸笼旁,盯着每一个蒸熟的地方,一把一把地撒上去,细小的梅子面迅速膨胀,粘度达到最强,一层层撒,一层层粘合在一起,在蒸汽的神奇作用下,黏弹的黄米团就被蒸了出来。

蒸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烹饪 *** 。诗经曾记载,听着洗米的声音,看着眼前浓郁的蒸汽,祭祀祖先的食品就变得丰富起来,蒸最初的使用就是蒸梅子饭,在汉代,锅的制造技术进步,诞生了我们熟悉的竹子蒸笼,在全民流行研究美食的宋朝,蒸的烹饪技术达到了巅峰。蒸好出锅的面团表面温度接近100度,20分钟就会冷却变硬,当地乡民必须赶在冷却之前充分揉压,这样才能释放梅子的粘性和韧劲,揉完切好,一个晚上的自然冷却,软绵无比的黄米糕硬若磐石,在迈向年糕的进程中,只有150度的恒定油温才能唤醒它软糯可口、酥脆弹牙的原始属性。

就这样,黄米糕凭着悠久历史和黏甜口感,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过年餐桌的必备美食,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年糕。

二、黄米糕的 *** ***

首先准备350g黄连蜜,倒入水,浸泡3小时以上,将泡好的黄米淘洗干净,控净多余的水分倒入到耐热的容器中,加入清水,水量没过米1cm左右即可,再加入150g南瓜,因为黄粘米的颜色很淡,加些南瓜不仅可以增色,也会更有营养。

接着再准备100g糯米粉,加入20g玉米淀粉,15g白糖混合均匀,再加入150g凉水边加边搅拌,顺着一个方向多搅拌一会儿,最后搅拌成细腻、顺滑的面糊倒入到耐热的容器中,同黄粘米一起放入到蒸锅里蒸熟。

水烧开后蒸35分钟后,将蒸熟的黄米饭倒入到大碗中,再加入30g蔓越莓干儿,35g白糖翻拌均匀,这时,拌好之后的颜色金黄金黄的,看着就非常有食欲,你可以顺便吃上一口,粘粘糯糯的很美味。

然后,我们定型,蒸熟的黄米糕先放到一旁,接着再取出糯米面团儿,带上防粘的食品手套,在防粘的揉面垫上将糯米团揉光滑,然后搓成长条儿,按扁,再按自己容器的大小擀成长方形,容器中铺好硅油纸方便脱模,放入一半的黄粘米,按压平整,再放上白色的糯米饼,尽量铺平,然后再放上另一半的黄粘米,并按压平整,更好放到冰箱里冷藏三小时以上,甚至过夜也没问题,我一般都放一个晚上,第二天取出来,直接脱膜,撕去油纸,再按自己喜欢的大小分割成小块就可以开吃了。放了一晚,依然柔柔软软,糯叽叽的,一直对这种黏糯的糕点没有抵抗力,连续吃了四块儿才过瘾,冰冰凉凉的很美味,四块下肚之后好像这一天都不用吃饭了,如果你也馋了,就赶快试起来吧,乌羽的厨房天天更新,咱们明天见,byebye。

地方特色小吃,黄米面炸糕,又香又甜,酥脆软糯,一次5个都不够

地方特色小吃,黄米面炸糕,又香又甜,酥脆软糯,一次5个都不够

文/湘湘的厨房

黄米又称黍、糜子、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类似糯米,熟了之后是有粘性的,所以也很适合做炸糕。用黄米做炸糕有很多地方都会做的,比如山西、河北、内蒙地区。特别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糕”与“高”谐音,寓意非常美好,节节高升,大家都为了讨个好彩头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款用黄米面做的炸糕,是先蒸熟,再炸制的做法,吃起来又酥脆,又软糯,是一款老少皆很喜爱的小吃。在北方人眼里,不炸点东西都觉不出年味,有它才像过年的样子哈。做法也非常简单,保证一看就会。

【黄米面炸糕】

所需食材:黄米面,白糖,豆沙馅,少量的油。

具体 *** 步骤:

  1. 将黄米面放入碗中,再放入适量的糖(喜甜的可以多放一点,我反正是喜欢吃甜甜的)。

2.往碗中多次少量地加温水,先用筷子搅拌开,只有少量的干粉时,用手揉搓,都搓成均匀的湿润的颗粒状。

3.蒸锅内倒入足量的水,水开后放入搅拌好的黄米面,连碗一起放进去蒸,15分钟左右就可以。一般是在蒸锅上放笼布,分次撒入黄米面,等面蒸透了,再撒一层,就这样蒸一层,撒一层,直到所有的黄米面都蒸透为止。因为我做的面比较少,就不费事了,一锅直接出。

4.将蒸好的黄米面趁热用擀面杖的一头捣鼓捣鼓,让它变成一个有粘性的面团。因为刚出锅,实在是比较烫,但是也要揉面啊,我就想到老家做糍粑的场景,改用擀面杖来捣一捣这个面团,达到揉面的效果。揉这个面一定要趁热的,凉了就变硬了,不好揉。

5.将豆沙馅揉成一个一个豆沙团备用,提前准备好,一会就能更加快速的包面团了。

6.把揉好的面团揪下来一团,用手按压开,变成一个圆饼状,包入提前准备好的豆沙馅,像包饺子一样,把口封严实就可以。如果面团太粘,可以把手上抹上油,就不会粘手了。

7.锅内倒油,油热后,放入面团,注意不要让面团粘到一起了,及时翻面,直到炸到金黄就可以出锅了。面是熟的,所以炸到什么程度看自己。

8.炸好的黄米糕,吃起来外面酥脆香甜,里面又软又糯,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

我是湘湘,美食原创作者!

用最家常的菜做最家常的味道!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大同的黄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同人爱吃黄糕,就像南方人爱吃大米、东北人爱吃高粱、西 *** 爱吃青稞、内蒙古人爱吃莜面一样,庄稼人种啥吃啥。

黍子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在距今82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已经碳化的黍的残骸。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中说,五谷就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诗经》《国风?魏风?硕鼠》中祖先们就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发出了“无食我黍”的怒吼。在《论语·微子》中记载子路吃黍子脱了皮黄米饭的故事。在古代,黍子不仅是主要农作物,而且还是祭祀祖先的用品,这在《礼记·月令》和唐代鲍溶的《悼豆卢策先辈》中都有记载。

大同地处塞上,全境大部分属山地或丘陵,土地贫瘠,素有“十年九旱”之称,风劲而降水少,农谚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境内水源奇缺,无霜期短,由于降雨迟水浇地又少,违误了生长期长的作物,大同地区形成了广种黍子的传统。大同人原先种植的黍子有白色、黄色、褐色。由于白色、褐色的黍子产量低被淘汰了,现在只种植黄色的黍子。

传说, 明朝末年 ,大同城东的曹夫楼村从洪洞县搬来一户名叫王三聘的人家。王家每年都要种上几亩当地人不知名的农作物,遇上逢年过节王妻就用这种粮做出一种黄灿灿、软溜溜的叫作"糕"的食品。这糕入口绵甜且耐饥,王家夫妇始终不外泄这种农作物的种 植 *** 。一天,王家来了贵客,王妻蒸好糕后又忙于炒菜,这时王家饲养的一条大黄狗闻到了糕的香味,跑进门从盆中叼起一块糕便往外跑去。等王妻转过身来狗已叼着糕跑到了大门口,而留在盆里的糕却像拉猴皮筋似的,被狗拉着不断延长,王妻情急之下用刀于门槛上把糕剁开,霎时,糕的一半到了狗嘴里,另一半又回到了盆中,从此曹夫楼的糕筋软便传开了。后来直到王三聘夫妇老死,孙子败尽家业,另走他乡时才把黍子的种植 *** 传给别人。从此,曹夫楼村附近的村民便开始种起黍子。

黍子剥皮后,因其米粒金黄故而叫黄米。黄米磨成面粉即可做成蒸糕,大同人叫黄糕或素糕。它色泽金黄、软柔筋道,甘甜可口、解饥耐饿,做法简便、吃时快捷,是大同人的更爱。大同民间谚语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意思是说,吃完一顿莜面后可走三十里路,而吃完一顿黄米糕后可以走四十里路,吃完一顿荞面后仅走十里路就已饿得走不动了。还有谚语“砍柴要刀,吃饭要糕”。

凡逢年过节、款待宾客、嫁娶宴请,从生到死、从喜到悲、从古到今,黄糕在大同人的餐桌上始终扮演着主角。大同人在喜庆之日必吃油炸糕,取“步步升高”“高生旺长”之意。将蒸熟的黄米糕切成鸡蛋大小的团子,然后包上各种馅料,再用油炸至黄灿灿,色香味美。

此外,黄米不仅仅能吃糕,还能酿造出更好的黄酒,色黄味香、甘甜醇厚、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黄酒不仅是客席上的佳酿,也是烹调各种美味佳肴的佐料,同时中医还用它来做药引子。

作者:任学良

来源:史志山西,侵权请联系删除!

《渭南味道》羊肉这样吃才过瘾——来自黄土高原的美食

说到陕北,大家可能会想到那里厚重的黄土地、淳朴的民风、悠远的信天游......其实在神奇的陕北高原,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也是我们平日里不常见到的,在我们《渭南味道》节目播出后,就有市民向我们推荐了在渭南的一家陕北特色饭店,希望我们能去替大家伙搜罗搜罗,看看那里有什么美味。

在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过度地带的陕北,羊与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渗透到吃、住、穿以及民间信仰中,人们养羊、吃羊肉、穿羊皮、铺毛毡、唱羊歌,有时候还会把羊作为祭祀品,对陕北人而言,羊是财源,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意象。冬日里,我们就去带您品味羊这道美餐。

记者:俗话说,天下更好吃的羊肉在陕北,陕北更好吃的羊肉数横山,今天我们来到的这家店就是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我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我面前的这道铁锅炖羊肉了。汤汁不停地翻滚,羊肉也在里面不停的跳跃着,感觉非常美味,我已经垂涎欲滴了,我们先来尝尝,这个羊肉会不会吃起来有膻味。感觉是肥而不腻,这羊肉非常的细嫩,没有一点点膻味,我们了解到,这个羊肉是从横山当地选的小羊羔,每只羊都不会超过33斤,我身旁就是咱们这道菜的大厨了。

记者:咱们这道菜在 *** 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法和特殊的工序?

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 厨师 王小明:首先在选材上必须用横山的羊羔肉,是我刚说的18到33斤体重,全部用的山羊。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选?

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 厨师 王小明:因为超过体重之后肉质就没有羊羔肉的鲜嫩了。

记者:做法是啥?

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 厨师 王小明:做法,拔血水的时候基本上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拔完血水用陕北当地的地胶草、红葱这些东西,做出来的味道更加地道。

记者:我看其他地方会有羊肉炖萝卜这种,为啥咱们不炖萝卜?

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 厨师 王小明:我们这个炖羊肉从羊肉的重量和水的重量它都是有固定的比例的,原汁原味的肉和汤吃起来更香,如果碰到其他的菜混到一块的时候会下降肉和汤的浓度。

店里招牌菜铁锅炖羊肉怎一个鲜字了得,也许,古人在造字时想到“鲜”字所出现的话语里的意思,从而想到宴会多以鱼和羊肉为主,招待宾客。而在这家店还有一道菜很形象的诠释了“鲜”这个字。

记者:接下来我要跟您分享的这道菜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鱼羊一家亲,听名字您肯定会觉得是鱼肉羊肉混合起来做一道菜,其实不然,它是将鱼油炸过后在羊肉汤里面煮炖,这样的话这道菜就特别的鲜美。这个鱼肉特别鲜嫩,而且肉很细,鱼皮是脆脆的感觉,因为它是油炸过的么,再配上羊肉汤的鲜香,简直回味无穷。

记者:这道菜在 *** 的时候有没有特殊的工序呢?

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 厨师 聂荣军:咱这一般情况下都要用秘制的,特殊的原材料和秘制的调料对接出来的,这是其一,其二是咱们这个鱼用的是黄河鲤鱼,腌十五分钟,腌好以后再开始改刀,改刀完油温五成热的时候就开始炸,炸至两面金黄。

记者:也就是说这个鱼它是很有讲究的。

陕北横山铁锅炖羊肉 厨师 聂荣军:必须要用黄河鲤鱼做,味道比较鲜嫩。

纯羊汤本身就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而鱼肉则是更好的蛋白质来源,被誉为“越吃越聪明的美味”,可增强抵抗力,二者一同食用可以极大的去掉羊肉的燥性。

陕北美食,不提则已,一提一箩筐,日日餐桌上见到的,书里写的,口口相传的,还有深藏不显的,说不完道不尽吃不遍。咱们接着往下看。

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洋芋擦擦,取洋芋若干,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儿,伴入调料,和面粉搅匀,上锅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炝清油,酥棉可口;碗托也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光滑细嫩,风味独特;黄米馍馍,色泽金黄,吃起来味道香软酸甜,久食不厌;羊肉莜面,在蒸好的莜面上浇上美味的羊肉,味道鲜美;油炸年糕,又叫黄米糕,做法讲究经过泡、沥、碾磨、锅蒸、油炸而成,也是陕北更具特色的美食之一,可谓家喻户晓。

最早看舌尖上的中国就了解过陕北美食,今天节目也盘点了一系列陕北美味,不由得让人口水直流啊,当然通过这期节目,相信您也感受到了来自黄土高原的那种淳朴的美食文化。纯粹、朴实就足以代表陕北美食,推荐大家前去品尝一下这些不可错过的地道陕北口味。

《东秦百姓》记者:雷洁琼 南 鑫

编辑:王路雅

初审:郭晶

终审:高红星

作为做腊八粥的食材“黍子”你知道多少?原来颗粒成粥,磨面成糕

腊月初八,古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其中的主要食材叫“黍子“,也称”黄米“,而”黍子“正是五谷之一,在腊月初八食用用”黍子“做的粥其实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晋北百姓做腊八粥


黍子浸泡中,准备做腊八粥


一、黍子从先秦始就是五谷之一

我国从先秦起,就有腊八节的习俗,用五谷祭祀祖先,其中黍子是最重要的祭祀品之一。在《论语》记载,孔子带学生远行,路上碰到一老农,问:”你看见过夫子吗? “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夫子?“说明那时起就有了五谷之说,而之前人们称农作物为百谷。

《周礼 天官 疾医》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其中五谷备注为:麻、黍、稷、麦、豆。

《孟子 滕文公上》称: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其中五谷备注为:稻、黍、稷、麦、菽。

从以上可知,五谷是指当时的代表性作物,或者种植量大,或者对于人民生活有重要意义,其中周礼中的”麻"说明虽然麻子是重要农产品,但其纤维可用来织布已经成为当时促进纺织业的重要农作物了。而改成”稻“则说明后来变成了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麻成了次要农作物了,而是先有稻还是先有麻则需要研究了。而最后者的"豆“和”菽“则同指大豆,意义相同。

从现代意义上讲,五谷是指:水稻、软糜子、小米、小麦、大豆。这也正是当前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当然,软糜子相对要少,但它是做糕的主要农产品。现在的软糜子种植区域已经很少了,主要在北方的一些高寒区域有种植。


做好的腊八粥


二、黍子的两种吃法——晋北腊八粥与油糕

黍子是一种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在北方种植较多,一年生作物,各地叫法不同,北方大多叫”黍子“,也有叫”软糜子“,意为黍子晒干脱水去皮后为黄色颗粒状,比普通小米颗粒要大一些,但颜色多比小米更黄些,这样的去皮黍子经过浸泡后可做腊八粥和油糕。当然,还有一种叫法为“酒米”,意思是用黍子可以酿酒。

晋北人过腊八吃腊八粥,主料就是黍子,当然还要和一些枣、葡萄干、红芸豆,最后要撒一些白糖或者红糖调味。黍子性微苦,需要浸泡一些时间发开,使颗粒膨胀,同时和一些小米来提味。常言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这时正值数九节气,天寒地冻,这时将各类黍子、豆类、枣类和在一起吃会提神进气,抵御严寒。现在的人吃腊八粥则一为继承古 *** 俗,二则为忆苦思甜,警示后人珍惜粮食,努力进取。

腊八粥的做法看上去比较复杂,实则主要在于浸泡黍子,有心的晋北人在腊月初七就要挖出脱皮黍子来,拿水浸泡,同时要浸泡红芸豆和枣。到第二天一早,就会先把红芸豆放入放水的铁锅中熬制,同时放些碱面,可将芸豆变得更红,基本满满一锅水将芸豆没过,再将泡好的黍子放入芸豆锅中,小火慢慢搅拌。再将泡好的红枣放入,和匀,继续搅拌。因为黍子吸水性非常强,满满一锅水最后都要被黍子吸湿。在用筷子搅拌后,锅中水不多时,要用铲子搅拌,顺着锅底,不停地翻动,小火中,气泡会不停地翻上来,香味也会透了出来。整个过程大约要几十分钟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做腊八粥,我们会在旁边看着,悄悄还会用筷子夹些出来。

快出锅时,会和入白糖或者红糖,来增加甜味,当将腊八粥铲入碗里时,那种黍子的劲道就表现了出来,米粒和枣、葡萄干等粘连在一起,食欲立马就有了。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腊八粥,那种一年一次的难得的吃食会真的让我们有幸福感。


晋北人做油糕


晋北人用黍子做得最多的就是油糕了。晋北产黍子,黍子可以做油糕,在那些苦难的年代时,黍子是农村人的重要作物,因为只要有红白喜事、搬锅乔迁、升职、金榜题名,都要在一起聚会吃糕。意思是高升、高中,生活工作步步主。北方人常讲: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结婚吃糕,也是意味着让新人婚后生活越来越好,节节高。晋北农村人红白事宴中,都要提前几天将黍子磨成面,放在大笼屉里蒸熟,然后趁热在大面板上和在一起,和糕大师傅手里蘸上凉水,将糕面和得更有劲道,这时我们称之为“素糕”,也叫“黄米糕”。然后将素糕揪成一个个小块蘸上素油(胡麻油)放入大瓷缸里,当开席的时候再拿出来,热乎乎的,更好的糕面做成的油糕用两手可以拉到二尺多长,可见黄米有多有劲道。


黍子种植


三、黍子的种植与施肥

黍子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达其含量的14%以上,其蛋白质质量优于玉米、小麦、水稻的,这是黍子的重要优点。黍子的淀粉、脂肪、维生素含量可达70%以上,特别是基脂肪含量大于水稻、小麦,这也是黄米面吃上耐饥的原因。其纤维素听水膨胀后被食用,可使人体内肠道通畅,加上维生素的含量高,有独有的医用价值。

黍子的种植主要在北方,河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等,其它地区也有适量种植。之前主要是广种薄收,以旱地种植为更好,山梁丘陵地种植为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种植量也逐渐加大。而其种植技术也在相应提高。黍子的播着准备要充足,一般要通过风选种、筛选种等办法,选出发芽率比较高的种子备播。播种前要晒种,以提高其后熟水平。

黍子种植前的整地、疏松、压地有利于蓄水保墒,使苗齐苗全。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提前于整地前送到地中,与整地一起施入。黍子底肥不宜太多,根据土壤情况,以氮肥为主,一次性施入。北方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10月左右收割。播种 *** 一般以条播和穴播为主,播种尝试在3-4厘米左右,不宜太深,不然会影响出苗整齐度。

黍子因其颗粒较小,播种后需要间苗、定苗,之后需要进行压苗,促进苗子与墒土间的粘合力,使苗根系正常生长。黍子中耕锄草特别重要,有言道:一遍浅,二遍深,三遍稍浅不伤根。当然现在为了节省劳动力,大多以铺膜,膜侧种植为主,节省了中耕次数,也有利了水分保存和生长成功率。因为黍子大多在旱田种植,所以多以膜内水分为主要供水渠道,通过渗水地膜,也可以有雨水自动积存水分。

黍子拔节时要适量追施氮肥,同时预防病虫害发生,即时打药预防黍子吸浆虫、钻心虫等。
黍子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千万注意不能着雨,不然保存时间会受限,同时要销售的话,会影响销售价格。现在的黍子亩产量不是太高,大约400-600斤左右/亩,好在价格还算不错,比普通谷子价格要高一些,如果利用现代科技种植的话,还是有相当效益的。


硬糜子


山西河曲酸捞饭


四、黍子与硬糜子的区别,酸捞饭的来历

我们清楚了黍子是做腊八粥的主要食材,也是做油糕的主要食材,一部分还可以做酒。但我们北方还可以见到一种作物叫硬糜子,那么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有哪些呢?而硬糜子又能做什么呢?

其实黍子和硬糜子都同属黍科,其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只是其黏性不同,硬糜子黏性差,但又不同于谷子,软糜子称黍子,硬糜子叫糜子,其实是一种特种进化后产生的两个不同品种。之前老百姓也喜欢在碾米时软硬糜子按照七三分一起做食物。但是硬糜子在晋西北有一种特殊的吃法,叫“酸捞饭”。

酸捞饭也称“糜糜饭”,现在只有晋西北的河曲县、偏关县为多,早上饭大多以此为食,形成一种地方风味。酸捞饭是用硬糜子去皮浸泡后形成酸味,再与红薯一同熬粥,其酸味其实是一种菌,可以促进食欲,耐寒耐饥,符合高海拔的晋西北气候。

黄米糕的做法大全,黄米糕的做法大全视频-第1张图片-


黍子收获


腊八时节,当我们端起一碗腊八粥时,外地的游子可以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粥时的背影,在城市打拼的职业者可以想象做粥的黍子是如何种植出来的,而那些特种的变迁使老百姓创造出了别样的吃法,黍子可以做黄米糕、腊八粥,硬糜子可以做成酸捞饭哺育一方人民,有时间可以来晋北享受一下这里独特的黍子美食。


"

小米发糕这样做,不用烤箱不发面,暄软不粘牙,尤其适合老人孩子

大家好,我是丸哥,致力于研究好吃不胖的烘焙食谱。

养胃的「小米」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不过大多数人都习惯将小米熬粥喝。

但丸哥最近发现,用小米做发糕也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1. 小米质地比较软,很容易磨成细腻的米糊。就算没有买到小米面,使用家庭料理机或者破壁机,就能直接把小米磨碎。(我之前尝试过很多谷物,都不太好磨,包括大米、黑米等。)
  2. 小米具备普通面粉所没有的独特米香,搭配鸡蛋做发糕,不仅松软香甜,而且营养均衡,不粘牙不上火,适合老人孩子和牙口不好的人。

*** 起来简单不费时,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说说食材和做法吧~

小米发糕(也叫黄米糕)

食材

黄小米100克、鸡蛋3个、白砂糖30克、玉米油20克、糯米粉20克、玉米淀粉10克、泡打粉5克

(以上食材量能做出一个6寸圆模)

做法

1、将黄小米提前浸泡2~3小时,能提前一晚浸泡会更易磨碎。

将泡好洗净的黄小米捞出,加入少量清水磨成细腻的米糊。

2、分离蛋黄和蛋清。

蛋黄中加入米糊、玉米油、糯米粉、玉米淀粉、泡打粉,搅拌均匀。

搅拌好的面糊,滴落的时候要有浅浅的纹路,如果太稀就加点低粉

3、打发蛋白,白砂糖分3次加入,直至打出坚挺的弯钩。

4、将蛋白霜分2次加入蛋糊,倒入模具中,稍微震模,然后盖上保鲜膜。

注意:一定要盖上保鲜膜,否则蒸煮时滴落的水汽会影响发糕膨胀。

5、锅中水煮沸后,将模具放入,大火蒸30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再揭盖。

然后倒扣放凉至不烫手,就可以脱模了。

出锅会有一点回缩,只要不会严重塌陷,就表示 *** 成功了

小贴士

1、如果是烘焙熟手,能够将蛋白打的比较硬,可以不加泡打粉。

2、糯米粉、玉米淀粉可以全部替换成低筋面粉。

3、现在天气转冷,放在桌上常温密封保存就可以了。一般可以放3天左右,还是松软如初。

来看看~小米发糕的内部组织很细腻,这也是我一开始没有料想到的。(本来以为会和黑米发糕一样,比较粗糙)

口感和烤出的蛋糕很相近,家里没有烤箱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咯!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请帮我点个赞吧~???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给我~

想看更多好吃不胖的烘焙食谱,可以关注我哦!

青同:山西晋北原平黄米糕,做法你了解多少?

在山西流传着这样的老话:晋北的糕、晋中的面、晋南的馍,这充分体现了地区人文特色。在晋北,糕在百姓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和好看,更重要是“糕”与“高”谐音。在晋北人的脑海中,“糕”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家和富贵的希望!

我是青同,喜欢就关注我!

山西晋北地区,坐落在土地贫瘠、气候恶略的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干燥、大风、寒冷、黄土造成了地区特殊的粮食作物。环境越是恶略越是造就了平凡而高贵的粮食作物。在山西晋北地区农家餐桌上,餐桌主食不只是单一的白面和大米,而是家里储存着高达8-9种家常粗粮主食,其中黄米面就是之一。山西的糕,特指糜子面(黄米面)做成的块状食品。糜子耐干旱、抗盐碱、适宜贫瘠土地耕种,是晋北地区重要粮食作物。

在晋北地区,原平市就属于一部分。在原平的餐桌上,一碗糕的含义变得丰富多彩。娶媳妇、嫁闺女吃“喜糕”,小孩满月吃“满月糕”、盖房子吃“上梁糕”、搬家吃“暖房糕”、老人生日吃“长寿糕”、 过年要吃“接年糕”、丧事吃“倒头糕”!

金黄酥脆的黄米糕

糕,根据原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毛糕”,指是没有脱皮的糜子面蒸熟的大块糕,这类糕外观粗糙、吃起来口感硬而涩。另一类是“黄糕”,指是脱皮糜子磨成的面蒸熟后的糕,这类糕颜色金黄、口感绵软劲道。

黄糕分为两类:一类是“素糕”,指的是蒸熟不包馅、不油炸的糕。另一类是“油糕”,指的是蒸熟切块用油炸。

素糕(揉好直接就能吃)

油炸包馅糕

油糕又可分两种,没有馅的叫“实片糕”,有馅的叫“包馅糕”,婚丧大事常常是实片糕不包馅,逢时过节、迎客待亲、家人聚会常做包馅糕。

刚炸出来的糕叫“现糕”,炸出来放到盆里捂上一两小时的糕叫“围糕”。现糕外脆内软、不腻人,围糕绵软劲道、味道浓。

黄米包馅糕 *** 过程:

  • 适量糕面、用适量的温水,搓成微微湿的面颗粒!上锅大火蒸半小时

  • 蒸熟后糕面,要趁热揉揣,揉揣的次数越多,做出来就越劲道

  • 糕面揉好,揉成长条,揪成小剂子,按成薄饼,包上馅

  • 倒油,油温7-8成热,下锅炸,炸至表皮发黄有小泡,捞起

金黄酥脆

咱们今天介绍的原平黄米糕就 *** 完成了,还是鼓励大家在闲暇之余,动动手自己做一做。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小编继续给大家带来特色美食。下期再会。

标签: 米糕 做法 大全 视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