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腊八粥图片,高清腊八节祝福图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40 0
过“腊八节”,熬腊八粥的5样食材更好别少,五福俱全为家人祈福

老话说“过了腊八这就是年”,到了腊月初八,过年的序幕也就正式拉开了。在北方,腊八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煮上一锅香甜软糯的腊八粥,腌上一罐爽脆碧绿的腊八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腊八粥,顺便商量着置办年货的事宜,喜庆热闹还有仪式感。

腊八节的历史由来

虽然现在腊八节不如春节隆重,但它却与春节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古称为“腊祭”,孔子在《孔子家语》中就记载有徒弟自贡参加“腊祭”的故事,说明腊月举行祭祀活动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流行了。

根据史料记载,“腊祭”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每年岁末古人会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腊祭”,他们祭祀的对象不是祖先,而是与农业活动有关的四方“神祇”。在祭祀活动中规定“八蜡以祀四方”,也就是用八种谷物来祭祀四方的八种与农业相关的“神灵”,因为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认为生活中最根本的就是“吃饱穿暖”,所以对掌管农业相关的神灵非常敬仰。

每到腊月,不仅民间老百姓重视祭祀活动,天子也相当重视此时的“腊祭”活动,规定“蜡祭以祀神”,跟着进行虔诚的祷祝,祈求四方诸神能保佑来年农事顺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天子腊祭活动又被称为“天子大蜡八”。在祭祀活动结束后,用来祭祀的八种谷物会被合在一起煮成粥,天子将这些粥赐给参加活动的大臣以及老百姓,也会给寺庙分发谷物粮食,这便就是腊八节的原型。

到了先秦时期,“腊祭”的习俗仍在延续,与之前一样只规定节日在腊月,但具体的日期仍然没有固定下来。直到后来的汉代,才明确了腊祭的具体日子,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而且祭祀的对象也由原来的四方八神改成了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五位家神以及列祖列宗。随着时间的发展,“腊祭”的时间也在变来变去,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正式确定了腊日的时间为每年的十二月初八,从此以后腊八节正式确立了。

节日虽然一直在延续,但当时还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直到后来佛教传入我国后,将我国传统“腊祭”与“佛成道日”结合在一起,使佛教更具有本土意义,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每到这一天寺院便煮粥分发给百姓喝,腊八粥便由此慢慢的产生了。

老传统中腊八粥用什么食材?

直到现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依然盛行,而且煮粥所用的食材也不只限于8种。腊八粥用料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用料和做法也会有所区别,但不论哪一种都饱含了人们期盼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传统的腊八粥是有讲究的,其中5类食材不能少,寓意“五福俱全”,老传统别忘记。

之一类为谷类,像常见的大米、糯米、小米、玉米糁、黑米等。

第二类为豆类,像常见的赤小豆、黄豆、绿豆、芸豆、豌豆、扁豆等。

第三类为药食类,像百合、枸杞、芡实等。

第四类为坚果类,像核桃、莲子、花生、杏仁、葡萄干等。

第五类为果蔬类,像红枣、桂圆、山药等。

以上所提到的五类食材是熬煮传统腊八粥的基础,老一辈人讲究五福俱全和五行俱全,这五类食材汇集了一年四季的各种食材,既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又代表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不论少了一种食材,煮出来的腊八粥都不能称得上的完整的腊八粥。

腊八粥

所需食材:大米2把、糯米2把、玉米糁1把、薏米1小把、赤小豆1把、芸豆1把、绿豆1把、黄豆1把、花生1把、核桃适量、莲子1把、干百合1把、红枣8颗、桂圆6颗、枸杞适量、葡萄干1把,冰糖适量。

1、清洗食材,将豆类、谷类这些食材放在碗中,反复淘洗几次清除掉灰尘和杂质,坚果类、药材类和果蔬类处理干净,像桂圆要剥去外壳、核桃仁要掰小一些,红枣和枸杞清洗干净。

2、浸泡食材,豆类、谷类这些不易煮的食材需要提前浸泡,尤其是豆类食材更好提前一晚浸泡,如果没有充足的浸泡时间至少也要浸泡2个小时,而药类食材、谷类食材只需浸泡1个小时就可以了,其他易熟的食材准备好即可。

3、将豆类食材放入电饭锅中,加入一碗水,按煮粥键开启电饭锅,煮30分钟左右。

4、加入浸泡过的谷类和药材类,连同浸泡过的水一同倒入电饭锅中,继续煮60分钟左右。

5、待粥煮至比较浓稠时,加入红枣、核桃、桂圆、葡萄干和冰糖,继续煮15分钟左右,切断电源关闭电饭锅,继续焖5分钟左右,一锅浓香软烂、浓稠丝滑的八宝粥就做好了。

——老井说——

虽说腊八粥以谷类、豆类、坚果类、药食类、果蔬类这5种食材为基础,但没有固定搭配,也没有规定具体的食材,根据自己的口味任意挑选食材便可,不过要记得是这5类食材都要囊括在内,这样才能做到“五福俱全”,腊八节到了,抓紧为家人煮上一碗腊八粥,为来年增福增运。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腊八节”为啥要喝“腊八粥”?寓意是什么?这一点必须知道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腊八节,腊八节后,也预示着新年也就要来到了。腊八节到了,也就又到喝腊八粥的日子了,从古至今,从小到大,年年如此。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很多,但大家比较公认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据说是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深山修行 ,一天,他在河里沐浴后就没有力气回到岸上。这时,一位叫作苏耶妲的姑娘见状就过来救了他 ,苏耶妲还用米、栗等食材熬成一碗粥 ,让佛祖吃,佛祖吃过粥后就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从此,佛家弟子们就形成在这一天也就是腊八节向世人布施粥。后来,民间也受影响,慢慢地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另一个和中国古代的皇帝的祭祀有关,古时,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历代皇帝都要进行祭祀,称为腊祭,要祭祀八谷星神祈福,称为腊八。祭祀的主要内容是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保证农业有个好收成。


因此,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人们就把各种干果和蔬菜合在一起,煮成粥,献给八谷星神,以表达庆祝收获和祈祷丰收的意思。这也是腊八粥的一个由来。指的是用干的东西煮粥,来祭祀农业之神,祈愿农业丰收。


这就是腊八节喝粥的由来,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节又被人们寓意了不少内容。在寒风刺骨的冬季,在这腊月初八时分,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那这碗腊八粥又有什么寓意呢?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下,这腊八节喝腊八粥还是很有寓意在里面的。


一、腊八粥是祭祀的供品

我们知道,腊八节是祭祀祖先神灵的一个重要日子,所用的供品就是各种干物,后来才慢慢变成腊八粥的。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就开始准备食材,熬制好腊八粥,祭拜天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神灵这一年的庇佑,祈愿来年万事如意。

二、腊八粥是用来庆祝丰收的

腊八节,人们用各种食材熬成的腊八粥,除了祭祀祖先神灵外,也是展示丰收的一种活动。腊八粥所用不同食材,也是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粮食收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也有向天地神灵汇报了自己一年来取得的丰收成果,也希望神灵继续保佑新的一年里能风调雨顺,田里的庄稼又是一个好收成,让老百姓能过一个幸福的,美好生活。


三、腊八粥代表着积德行善

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有很多的穷人经常吃不上饭,于是,在腊八节这天,有钱的人家会在腊八节这天开粥铺施粥,将腊八粥施舍给乞讨者、穷人等。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可抵御冬天的严寒。富人有了积善成德的名声,穷人也填饱肚子了,这也是腊八节最能显示人性友善的地方。


四、腊八粥是增进友情的佳品

人们在腊八节把腊八粥熬制好之后,不反留着自己享受,还要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大家也可以互换腊八粥,共享节日的快乐。一般是早上熬好粥,一定要在中午前把粥送出去。然后才是自己一家人开始食用。

人们熬制的腊八粥通常是一大锅,留着吃几天有的还吃不完,这是有讲究的,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因为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在里头。


腊八节互相赠送品尝腊八粥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这也展现了人们在品尝腊八粥的快乐过程中,彼此也增进了了解,增强了友谊和感情。

腊八节各地市民扎堆喝腊八粥,哪里最火?每年最热要属杭州林隐寺

2019年1月13日,是农历腊月初八,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各地免费吃腊八粥盛况空前。今早你喝了没?(图片来自东方IC)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图为安徽亳州腊八节发放腊八粥(图片来自东方IC)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图为浙江宁波。(图片来自东方IC)

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图为成都文殊院。(图片来自东方IC)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图为杭州。(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杭州喝腊八粥的市民。(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杭州林隐寺每年的腊八节都人山人海。(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安徽合肥开福寺。(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河南少林寺在郑州发放腊八粥。(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辽宁省沈阳。(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湖北宜昌古佛寺里,两位老人在吃腊八粥。(图片来自东方IC)

好吃的腊八粥是这样做的,营养美味,看一遍就会

今天是农历辛丑年腊八节,公历2022年1月10日,中国传统节日“腊八”!有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我的腊八粥,简单方便好吃可以天天吃,营养,健康,简单,方便,好吃,省事儿等优点!

By 豆粉美食专家

用料
  • 赤豆 黑豆
  • 绿豆 红皮花生
  • 薏米仁 莲子
  • 以上共130g
  • 麦仁 香米
  • 血糯米 红米
  • 黑米
  • 以上共100g
  • 桂圆 8-10颗
  • 红枣 8-10颗
  • 冰糖 150g

做法步骤

1、这是我用矿泉水瓶子自制的量杯,中间画的黑线是一杯的量,装满是两杯的量。食材根据喜好添加,用的食材有点儿像鸡尾酒,分层儿,我介绍一下吧从下往上依次是红豆,绿豆,糯米,小米,黑米,高粱米,燕麦,薏米,花芸豆,大米,玉米碴子,紫米。12种粮食,寓意一年有十二个月,形状像个谷仓,有粮食满仓之意。上面覆盖紫米,有紫气东来之意

2、再加一块儿红薯六个大红枣百合,枸杞,把米洗净再加上几粒冰糖。

3、水加到1.5杯米煮粥的位置,晚上直接开始熬了,然后中途可以翻动两次,也可以不用管,自动保温,早上直接就吃就行了。

4、早上打开锅翻动一下,看挺漂亮吧颜值高!味道好极了!

5、盛一碗粥!开吃!上班族的福音呀!抓紧时间收藏一下,爱吃粥的小伙伴一起吃吧。

小贴士

豆子食材都不用泡,晚上按下煮粥键,早上直接吃粥了,非常省事儿!

赤豆的营养功效

中医学认为,红豆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在食疗中常被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及消暑、解热毒、健胃等多种用途。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岁逢腊八!


迈进腊月的门槛,年味就渐渐浓了。


腊八节,是年前的一个重要节日。腊月初八,亦是佛成道日。此日,寺院广搭粥棚,施粥信众和平民。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后民间效仿,也在此日煮粥为念。


腊八粥,必是五谷坚果越多越好,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小时候,以为必是要凑齐八样米豆的,很认真一样一样去数碗里的米豆,当作一件神圣庄重的事情。


秋粮入仓,农事减少的冬季,一钵杂粮腊八粥,各样米,各色豆,红枣,花生欢聚一堂,喜乐热腾,接受农人的检阅。这也是农村人最惬意的时分。


乡邻间也总要捧着自家的腊八粥,去邻家闲聊,聊农事,家事。腊月,是一年农事的收梢,人们得以歇一歇,静候新年。


沿袭至今的腊八节,也可以看作对稼穑的敬意,对农耕文化的虔诚。现代人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古人早已践行。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高清腊八粥图片,高清腊八节祝福图-第1张图片-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节这天,辞官闲居乡间的诗人陆游,拄杖经过邻家。腊月的风和煦温暖,依稀有春的气息。农家门扉里炊烟袅袅,乡野小河边耕牛的蹄印清晰可辨。


江边乡村,早春将至。诗人陆游的春天,何时才会到来?他怎愿做个多病的药罐子,没有赋税徭役的闲人。


邻居赠了腊八粥,粥暖胃,更温暖了诗人的心。物候节气周而复始地变化,赐予岁月和生活,无穷尽的生动气息。



腊八节,也有另一种风雅的过法。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宋·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

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

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诗人和朋友的腊八节,游哉悠哉。小店里和朋友把酒言欢,酒盈杯,冬将尽,春天的气息已悄然弥漫。徜徉山水间,溪水秀婉,群山青翠,行一程,一程山水相伴。几树寒梅,一丛修竹,几株苍松,给山林添了几分清雅。


乘竹轿尽兴游玩,不觉已是黄昏。只听得暮钟声声,夕阳隐在小村落。夜晚,一场雪悄然而至,飘飘洒洒,堆积在窗户。早晨醒来,窗外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山岚,只觉得自己像是在枕着这山,这云雾。如此心旷神怡,莫如穿上蓑衣,戴上蓑笠,持一钓竿,做个渔翁,垂钓于山水间,岂不美哉?


这样闲逸的腊八节,真是让今人心生向往。



周朝,腊月是祭百神的日子。诗人描绘的蜡日,梅花开放,风和日暖。


《蜡日》

晋·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一年里,最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寒风冰雪渐远,天气已逐渐和暖。房舍门前两侧,种了一行柳树,种了一行梅树。梅花一朵朵,一簇簇开在路旁。正逢蜡日,诗人饮酒赏梅,忘情高歌,听者直呼真难得。畅饮美酒的欢乐何其多,不明白到底有多少,只知道,景色秀美的章山,听过许多奇妙美好的歌。



时下,匆忙喧闹的现代生活,人们是一刻也不得闲。到了年底,更是无暇停下脚步。幸好,一年中的几个节日,可以让人静下心,慢下脚步,偷得浮生半日闲,给自己放个假,体味这悠长岁月里沿袭的节日传承,是时光多么美妙庄重的馈赠。


若不能像古人一样,观赏山水,饮酒赏梅,过一个风雅的腊八节,那就慢火熬煮腊八粥,细品五谷芳香,也细品一年的所得。烟火气氤氲的腊八节,平实,温暖。

-作者-

童话。北方女子。

记忆中的年味 从一碗腊八粥开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腊月初八

是腊月的之一个节日

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以祈福气;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寓意攘除灾祸,迎接新春。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过节总是和"吃"有关

腊八节也不例外

色彩鲜艳的腊八蒜

风味十足的腊八豆腐

香喷喷的腊八面……

腊八美食数不胜数

然而在人们心中

还得那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

这一份在全国适宜的腊月美食

也是云南人记忆中年味的开端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于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腊八粥做法因人而异,形式多样,不同的地区用料和口味也有所不同,多用小米、糯米、红枣、花生、莲子等食材,经过小火慢熬,香甜软糯、暖胃易消化,既适宜寒冬养生,还有温暖、圆满、和谐等美好寓意,更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有着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也是很好的养生饮食。

腊八节,熬上一锅香气扑鼻的腊八粥,伴着香甜的腊八粥滑过舌尖,顺喉而下,家的温暖就随着腊八粥的暖意浸润着心田,温暖了寒冬,也温暖着心灵。

除了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在云南,腊八节也是大家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还会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对节日的庆祝。

吃糍粑

众所周知,在云南,腊月传统美食多以糍粑为盛。

云南一些地区,每逢腊八节,当地人就会舂糍粑,一大早,当地人便把糯米淘洗干净,放进木桶中浸泡。待米浸透,便把浸透的糯米蒸熟,随后拿起杵棍,伴着“嘿!”的声音,有节奏地杵起来,一下、两下、三下……

糍粑吃法多以烤制为主,将糍粑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不停地翻面,使两面受热均匀,当糍粑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变黄,烤糍粑就好了。

烤好的糍粑搭配着蜂蜜吃,热乎乎、香喷喷的糍粑,咬上一口,甜津津的,嚼劲十足,幸福感也随之弥漫开来。

祭祀

腊八这一天,自古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在云南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施粥

腊八节,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记载:“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鸡足山腊八施粥)

于是在云南,腊八节热闹的地方还有寺庙,每到这天云南的各大寺庙门前很早就排起了长队,来“挤”一碗腊八粥,僧侣为来客施粥,将美好祝愿送给人们。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不管你此时身在何方

别忘了喝上一碗腊八粥

祝你万事“粥”全

文 何雨珍

图 肖玉梅、青斋先生、陈维寿、李赞阳、鸡足山景区

设计 张楠

编辑 刘榕杉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马波 刘丽

今日腊八:事事周全,吉祥平安

海报|虎牙妹 ?

物道君语:

腊八一来,人们总是欢喜,人间总有喜色。

今日腊八,一年岁末最重要的节日。

这天,人们开始置办年货,清扫屋子,吃着各色美食。人间的年味越来越浓,各家各户有了年的氛围。

图|熄灯号 ?

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中国人心目中,腊八一来,新旧交替,正式拉开新年的序幕,春节也越来越近了。今年,你们回家过年吗?是否已经计划好回家的日程?

好像腊八一来,人们对年的期待随之被调动了起来,人们对归家团圆的盼望也越来越炽热。

腊八一来,人们总是欢喜的,人间处处总有喜色。

图1|银烛辉煌 ?

图2|0仔毛毛虫 ?


【 腊八,腊祭 】

岁终祭祀,祈愿来年喜事临


起初的腊八,称为“腊日”,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分为蜡(zhà)祭和腊祭。

蜡祭源于上古时期。依赖农耕文明,相信万物有神的古人,在年终进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的各位神灵。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天子在十二月有八种祭祀活动,用农产的谷栗杂粮,祭祀神农、后稷、堤坊神、水墉神、昆虫神……感恩百神对过往一年农事的馈赠,同时祈求来年,上天赐予风调雨顺,土地厚赠五谷丰登。

蜡祭是天子的事,腊祭则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活动。

《风俗通义》曰:“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这天,人们要到山中猎捕禽兽,摆在桌上,敬奉祖先。古人深信,死去之人的灵魂不灭,在冥冥之中,祖先会庇佑我们来年平安顺遂。

后来,蜡祭与腊祭合二为一,定在十二月初八,故称“腊八”。

图1|摄影的小和尚 ?

图2|卡通 ?

未来一年,天象如何,农事会不会丰收,发生在身上的事情是好是坏,这些统统都未知。

旧年逝去,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古人心怀敬畏与虔诚,祭祀神灵、祭祀祖先,希望通过这样朴素而直接的方式,克服对未知的不安,祈求新年有喜。

他们相信,无论新的一年里有多少困苦艰难,一定能躲过去,跨过去,快乐的事情也一定会来到身边。

图|儒573 ?


【 腊八,美食 】

吃一口,图个好兆头


如今的腊八节,不再像古人那样有着隆重的祭祀活动,多被天南地北的民间美食所代替。

腊八这天,北方的人们会起个大早,敲下河边冻结的之一块冰。白色的腊八冰,承载着人们最朴素简单的心愿,一口嘎巴嘎巴全吃下去,来年消病除灾。

而华北地区的人们在泡腊八蒜。剥了皮的蒜被装进罐子里,倒上陈醋,放在阴凉处,几天后,蒜瓣变得碧玉。一年岁尾,腊八蒜告诉我们,要好好清算自己的生活,而绿色又带着一种希望,告诉我们,来年一定可期。

图2|萧丫头 ?

还有西北的腊八面,安徽的腊八豆腐……而多为人所见的,是腊八粥。

自宋朝起,腊八节开始有了喝粥的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十二月初八日,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把小米、花生、枣、莲子、豆子各种谷物准备好,熬成一锅。浓稠的粥咕噜咕噜,加点红糖,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碗赤红色的腊八粥,穿过一千多个寒冬,依然给今日带来一份炽热的温暖。腊八的早晨,用碗装着,大勺大勺吃下去,吃得满嘴黏黏糊糊,日子也会如这粥一般,甜蜜温暖。

图1|蓝色珊瑚头 ?

这些食物明明很普通,却被赋予了各种寓意和祝福。也许年岁的好坏,与食物本身并无太大的关心,但人们总有一颗求好的心。

对于平凡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生活顺遂来得更重要的了。在腊八这天,吃下这口食物,讨一个好兆头,能庇佑来年生活各处。

图|来盘麻婆豆腐 ?


【 腊八,喜色 】

褪去旧色,喜迎新年


腊八这一天,人们做的许多事情,是褪去旧色,欢喜地迎接新的一年,是借着习俗的意义,赋予对新年美好的期待。

清扫屋子的灰尘,告别积攒了一年的晦气,迎接新春的万象更新。

喝一碗热腾腾的粥,是愿新的一年,始终能被温暖与爱包围着。

掰着一瓣瓣的蒜,结算旧年的各种事情,计算即将归家团圆的日子。

诗人陆游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锅吾邻。腊八是个喜庆的日子,所以,即使它明明处在严寒的时节,人们却能感受到它的春意。即使这个节日再寒冷,人们也对它充满情意。

腊八的风已带着春意,慢慢在人们心底里冒出小芽,冒出越来越浓郁的人间年味,冒出人们对于团圆的那天的期待。

一次争先恐后的抢票,一趟遥远又拥挤的列车,人们一路风尘仆仆,熙熙攘攘,然后陆陆续续到站下车,回家过个好年。

图|鸡蟹蒸鸭 ?

到团聚那天,散开在饭桌上的食物热气,缭绕在身旁的亲切话音,即使有什么忧愁和烦恼,都愿意在那一刻暂时卸下。

到团聚那天,家家户户点亮的灯火,照亮彼此的笑容,照亮远处的山,远处的月,照亮一年又一年。

腊八,带来了浓烈的色彩,喜庆的气氛,还有人们对团圆的期盼,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过了腊八就是年,喜色处处到人间。

图2|辛师傅学摄影 ?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腊八粥 暖人心

农历腊八节当天,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青云谱镇广州路社区开展情暖腊八活动,党员志愿者为社区空巢老人、户外劳动者等群体提供免费腊八粥,让大家度过一个暖心的腊八节。

1月10日,社区老人品尝腊八粥。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1月10日,党员志愿者为老人们分发腊八粥。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1月10日,党员志愿者为老人们盛腊八粥。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1月10日,社区老人品尝腊八粥。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部编版六下:腊八粥手写笔记、图文精讲、难点突破

古时候,人们称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为“辣日”,俗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这一天还有喝腊八粥和泡腊八蒜的习惯。喝腊八粥这个传统习俗始于宋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的材料丰富。虽然各地有些细微的区别,但所选食材大致都包括:谷类、豆类、干果类。寓意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

本文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他的代表作有:《边城》、《石子船》、《湘行散记》。他的作品具有湘西地方特色,体现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本文通过八儿的儿童视觉,通过写八儿的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写出了以八儿为代表的人民对腊八粥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手写笔记:



图文精讲:



























浙江东阳:腊八粥飘香迎新春

1.2018年1月24日一早,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当日是传统的腊八节,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从1月22日起连续3天组织免费发放腊八粥和当归生姜羊肉汤活动,给冬日里的人们送上暖暖温情。 (包康轩 金烨轩/人民图片)

2.1月24日一早,细雨蒙蒙,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3.1月24日一早,细雨蒙蒙,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4.1月24日一早,细雨蒙蒙,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5.1月24日一早,细雨蒙蒙,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6.1月24日一早,细雨蒙蒙,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7.1月24日一早,细雨蒙蒙,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国医馆门前,志愿者忙着给市民分发腊八粥、羊肉汤。

标签: 高清 腊八节 腊八粥 祝福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