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个浪漫的日子,因为想你的时间最长,梦你的时间最短;夏至又是一个浪漫不起来的日子,最近广东天气热得让人“女朋友跑了都懒得追!”
夏至阳气最旺,在中医看来是冬病夏治、养生的更佳时机;夏至又是一个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冷饮+火锅烤串”,特别容易感冒、闹肚子的时节。
那么夏至该如何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进行了解答。
夏至过后要调养心脾
在中医理论中夏属“火”,五脏中属“心”,长夏属“土”,五脏中属“脾”,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岭南地区夏季的养生尤为重视对心脾的调养,注意保养阳气,防止人体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林国华教授认为岭南夏季气候暑多夹湿,暑湿碍脾,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一般人群
对于一般人群,可煲“豆腐咸蛋芥菜汤”来喝,豆腐可益气和中、清热生津,咸鸭蛋滋阴降火,芥菜可宣肺利气。
体虚者
对于体虚的人,可以煲“生脉水鸭汤”来喝,配料有党参、麦冬、五味子、陈皮、生姜、水鸭,其中水鸭肉可补益气阴,党参健脾补气,麦冬泻热补水,五味子可清肃燥金、补五脏之气,陈皮可健脾燥湿,生姜一可和胃、二可去腥矫味。此汤味道鲜美,可补虚泻热,益气养阴。
户外工作者
对于常常外出作业的人,耗气伤阴,暑湿之邪易中人体,可多饮绿豆海带汤祛湿解暑、五味子泡水补虚敛汗。
【知多D】夏天吃姜,会不会火上浇油?
此外林国华教授还建议多吃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早吃姜,胜参汤”。很多人会有疑问“生姜辛热,夏天吃岂不是火上浇油?”
其实不然,夏季炎热,我们体内的阳气就会向外散,当阳气在体表,体内的阳气就会不足,胃肠容易虚冷,加上夏天人们喜欢吹空调、喝冷饮,寒气进入人体,内伤脾胃。
早上借着人体阳气升发
喝一碗生姜汤
沸水煮适量生姜约10分钟即可
可起到温中和胃的功效
文/羊城晚报记者全媒体陈辉
通讯员 廖艺祖 刘庆钧
图/视觉中国
中秋喝一碗老鸭汤,清热生津,润肺健脾,很舒坦中秋节喝汤,我觉得老鸭汤最合适,现在的天气依旧很干燥的,我早上还时不时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而鸭属于凉性,有滋阴补虚、清热生津、润肺健脾的功效,对于我这种秋季易上火还想吃肉喝汤的人来说,我觉得鸭肉是比较合适的,所以今天我做的汤就是清炖老鸭汤。鸭肉更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还可以清热去火,所以在秋季这种干燥易上火的季节,可适当多吃鸭肉。
鸭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钾、铁、铜、锌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滋阴养血、补益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鸭肉中的脂肪比鸡肉高,但是又比猪肉低,而且在全身组织中分布也比较均匀。
清炖老鸭汤的做法步骤如下:
食材准备:老鸭一只,姜一块,盐适量。
步骤一:老鸭处理干净以后,剁成小块备用。
步骤二:将鸭块儿放入盆中,多用清水淘洗几遍,洗去多余的血水。
步骤三:起锅烧水,冷水下锅,加入一点高度白酒,可以煮出多余的油脂,将表面的浮沫撇去 ,一定要撇干净。捞出,清洗干净,备用。
步骤四: 锅中不要放油,倒入鸭块和姜片,开小火,把鸭肉煸炒到表面有点焦黄。
步骤五:炒好的鸭子倒入砂锅中,加足量的清水,水要一次加足更好,如果中间需要加水,也一定要加热水。大火煮开再转至中小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就可以。
这样炖出来的鸭汤表面的黄油会少很多,汤水看起来是比较清澈的,瞬间感觉没那么油腻了,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撒盐,搅拌均匀即可。
肉类一般都会自身带有一些独特的气味,所以在我们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掩盖或者是祛除这些异味,那么鸭汤怎么做才能不腥呢?
首先,鸭子处理的时候,鸭子内的筋膜、血块一定要彻底处理干净,还要将鸭子翅膀、腿根等一些部位的鸭毛处理干净,想要鸭汤不腥这是之一步。
其次,焯水期间保持大火使鸭子中的血沫浮出,一定要将血沫撇干净,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彻底撇干净。血沫处理完之后,再下姜片,姜不要放得太少了,因为姜可以更好地除去腥味,也能够适当地中和鸭肉的凉性。
再次,开始炖的是时候一定冷水下锅,更好用砂锅炖,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
最后,煲汤更好用老鸭。老鸭是指一年以上的鸭子,这样的鸭子脂肪含量低,骨头内的钙质也比较丰富,用来炖汤不但不腥,还会香气浓郁。老鸭是非常适合炖汤,炖出来的汤很鲜美。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炖汤时不需要加味精等很多的调味料,因为这些鸡、鸭、鱼、肉类炖的汤本身就很鲜了,再加有点多此一举了。
中秋节家宴一定要炖一锅老鸭汤,酒足饭饱之后,喝一碗老鸭汤,滋阴补虚、清热生津、润肺健脾,老人孩子都喜欢,而且对缓解秋燥很有帮助,一定不要错过哦!
山药老鸭汤丨周末美食山药老鸭汤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又逢周末!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养阴润肺为主。今天我们请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营养科于泉医生为大家介绍山药老鸭汤的做法。
原料:
老鸭600克、山药400克、盐5克、黄酒30克、生姜10克,枸杞适量。
步骤:
1.山药去皮,切成滚刀块后,泡入加了白醋的清水里,鸭子斩块后洗净。
2.把鸭肉冷水下锅,焯水后捞起洗净。
3.砂锅里注入清水,放入鸭肉、黄酒和生姜片。
4.盖上大火烧开10分钟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之后加入山药转大火,烧开后再转小火炖半小时。
5.加入枸杞、加盐调味,熄火出锅。
点评:
鸭属于水禽,鸭肉味甘性凉、无毒,可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用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
山药老鸭汤通过滋补脾经、胃经,可达到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提高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利水消肿,对于尿少导致浮肿、身体虚弱者,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肿、补肾固本、增强身体素质之功效。
注意:
腹痛、腹泻、痛经、体质虚寒、高蛋白过敏者,应少食鸭肉。
自制鸭肉山药海鲜菇汤,鲜美好喝又营养,滋补身体真不错自制鸭肉山药海鲜菇汤,鲜美好喝又营养,滋补身体真不错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汗阻家乡”,鸭肉也是中国人很喜欢的营养美食之一。它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优质肉类,食用价值很高,有很不错的滋补和消肿效果。很多时候提到鸭肉,大家都会想到很有特色的烤鸭,实际上用鸭肉来炖汤,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用鸭肉和海鲜菇等食材一起煮制,让鸭肉变得更具有营养性。
很多人是很讲究食补的,而鸭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来说,适当的食用鸭肉,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健康。它含有很高的蛋白质,所以也是优质的营养肉类。用鸭肉和海鲜菇、山药、红枣等食材一起煮汤,不仅汤汁鲜美,还能起到很不错的滋补作用和效果。好喝有营养,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滋补汤品。【菜名】:鸭肉山药海鲜菇汤
【所需配料】:海鲜菇、鸭腿、香菇
【烹饪过程】:
步骤一、准备相应的食材,首先就是选择鸭肉,如果自己可以很好的处理也可以选择整只鸭子,不过一般来说,选择鸭腿 *** 汤品即可。之后要准备山药、海鲜菇、香菜、大枣等食材。
步骤二、处理一下鸭腿肉,要把它们剪成小块,这样之后煮制的时候会更加入味,剪好之后要做好清洗工作。
步骤三、要把清洗后的鸭肉块加入到冷水锅之中进行煮制,这里用冷水是为了让鸭肉更加紧实,水烧开之后大概煮3-5分钟左右即可。煮好之后捞出用温开水进行一定的冲洗,把上面的杂质清洗掉。
步骤四、之后再把鸭块加入到锅中,加水和适量的料酒一起煮制,让水彻底烧开。
步骤五、这次主要是处理一下鸭肉中的浮沫,必须要清理干净,这样能让之后的炖制更好吃,这个阶段要注意使用中小火,一般要煮大概10分钟左右捞出。
步骤六、锅中加水,准备开始炖煮,除了加入鸭肉之外,大家也要加入其他的调味品,可以适当的加入大蒜、香叶、八角、桂皮等香料和配料,加2朵香菇一起炖煮更加入味。
步骤七、加入适量的料酒调味,去腥也能让味道变得更好。盖上锅盖炖,水开之后要转成中小火炖煮大概20分钟左右。
步骤八、处理一下海鲜菇,这种蘑菇需要把根部处理掉,之后进行清洗。
步骤九、鸭肉炖煮完成之后,可以把海鲜菇加入锅中继续进行炖煮,要炖煮20分钟左右,之后关火也不要马上加其他食材,更好是盖上锅盖再焖一下,这样味道更鲜。
步骤十、焖30分钟左右,可以把之前准备的山药和红枣加入锅中,再次开火炖煮15-20分钟左右,之后就可以关火出锅了。
【烹饪技巧】:
1、鸭肉油脂比较多,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煮制2遍,这样能减少油脂含量,更好吃也不会油腻。
2、鸭肉煮制阶段的浮沫要处理掉,这样能让口感更好。
3、炖煮阶段,要加入相应的香料,它们能让鸭肉更加入味。
4、鸭肉和海鲜菇炖煮完成后,要盖上锅盖焖煮半小时,这样能让它们更好的融合,味道更好。
感觉口干、口臭、人困,此时最适合喝这个汤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雯玉
图/视觉中国
进入秋季,岭南地区依然处于30℃以上的炎热天气,还每天时不时来场阵雨,暑热与湿邪夹杂,再加上饮食不节制、进食油腻、辛辣、煎炸食品太多的情况下,往往湿热内蕴,出现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粘滞不爽,身体困重、皮肤出现湿疹疮毒等。
为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陈丽兰推荐“土茯苓薏米老鸭汤”。
老鸭汤 图/视觉中国
俗话说“大暑老鸭胜补药”,鸭子是暑天的清补佳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薏米有健脾除湿、清热排脓之功,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且其富含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多余自由基的作用,起到延缓衰老、美容美颜的效果。
土茯苓解毒散结,祛风通络,有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效,特别适合因湿热内蕴导致皮肤反复湿疹、疮毒的患者。
薏米 图/视觉中国
土茯苓、薏米不像其他药材,它没有浓重的药材味道,所以一般人都容易接受。土茯苓薏米老鸭汤不仅能清热祛湿、排毒养颜,还能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是湿热体质人士的夏秋季体质调理的汤料之选。
土茯苓薏米老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土茯苓5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盐适量。
做法:
1、处理过的老鸭洗净,斩成块状;土茯苓洗净、削皮、切片;薏米洗净,红枣洗净去核,生姜去皮切片。
2、锅内烧水,待水开时放入老鸭肉,用中火煮5分钟至血水消失,捞起冲净。
3、把土茯苓、薏苡仁、老鸭肉、红枣、生姜放入瓦煲内,加入1升清水,加盖用慢火煲2小时。
4、加盐调味,再煲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排毒养颜。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肝肾亏虚者,月经期间和寒性痛经者,感冒未愈者及孕妇忌食。
煲老鸭汤常用中药汤料,清热解毒的地胆头做法:
1、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
2、节瓜刮去表皮,洗净,滾刀切厚块。
功用:
地胆头(地胆草根)性味苦甘寒,善于清热、除湿、解毒;绿豆性味甘寒,长于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功善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能利水消肿、解毒;
节瓜性味甘平,善能健脾开胃、生津止渴、祛湿、通利二便;
搭配性味甘凉,功擅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鸭,佐以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水鸭的腥臊味。
做法
1、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
功用:
地胆头性味苦甘寒,善于清热、除湿、解毒;
荷叶性味苦平,长于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
搭配性味甘凉,功擅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鸭,佐以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水鸭的腥臊味。
一说到“冬季进补”,你是不是一下子就想到了热乎乎的羊肉汤?但是初冬进补,可不能马上吃补益作用那么强的羊肉!
养生其实有“四季五补”的说法: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
在秋末冬初时,仍然会受到“秋燥”的影响,因此,进补还应以平补为主,可以试试性平的鸽子肉、甲鱼;也可以吃海参,黄花鱼、鲫鱼,还有适合初冬时节进补的鸭肉。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味甘、咸,性平、微寒,可滋阴、补血、益气、利水、消肿……主大补虚劳……
《食疗本草》记载,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尤其适合阴虚火旺或素为火体之人。
而且,鸭子属于水禽,水是阴性的,而且鸭子吃的食物多是水生物,因此鸭子有阴凉的属性,这也是鸭肉能滋阴降火的原因。
01虫草花老鸭汤
食材:老鸭1只,虫草花20克,铁皮石斛、党参、枸杞子各10克,新鲜山药半根,生姜2片。
02酸枣仁老鸭汤
食材:水鸭1只,酸枣仁(炒)、浮小麦各15克,莲子100克,芡实5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0克。
03沙参玉竹老鸭汤
食材:老鸭1只,南沙参、玉竹、百合、莲子各30克,太子参、铁皮石斛各15克。
04灵芝苹果老鸭汤
食材:灵芝10克,苹果2个,鸭肉600克,生姜3片。
05橄榄合欢花老鸭汤
食材:老鸭半只,瘦肉1两,橄榄果10个,合欢花、陈皮各5克,生姜3片。
06莲山栗桃老鸭汤
食材:老鸭1只,莲藕500克,山药、板栗各150克,核桃仁、花生仁各50克,香菇6个,陈皮15克,火腿肉50克。
07四神老鸭汤
食材:老鸭1只,莲子、百合、薏苡仁、赤小豆各20克,新鲜山药1根,陈皮5克,生姜2片。
08四君子老鸭汤
食材:老鸭半只,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甘草5克。
/ END /
声明:本品不属于中药饮片,不得替代中药饮片作临床调剂和中成药原料使用。
提示:1.不宜与咖啡、浓茶同饮;2.勿与萝卜、藜芦同食;3.感冒期间禁用;4.反复、哺乳期、14岁以下儿童禁用。
注意: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与病情的不同,若本文涉及方药、剂量,请勿照搬使用,以免耽误病情。如有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参考资料(仅作为科普知识供参考,不作为特定产品的功效宣传,请理性阅读):
1.许尤佳.秋风起,吃鸭忙,峻补厚补,不如给孩子喝碗老鸭汤.许尤佳育儿堂,20211016
2.广医附属中医医院.失眠多梦试试安神老鸭汤.广东中医药,20211116
3.广中医一院.莲山栗桃老鸭汤.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0220118
4.康康.灵芝苹果老鸭养阴益肝,清心安神.汤最紧要健康GRT,2022080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无商用);搜狗图片;搜狐图片(养生中国)
「食疗药膳」三仁冬瓜老鸭汤,既能清热生津、清心宁神,又能健脾益肾、补益气阴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王雯玉)处暑虽过,但岭南地区依然炎热,还时不时来一场阵雨,暑湿夹杂的天气下,如果人们饮食不节制、进食太多辛辣油腻食物的话,往往容易出现口干口苦、身体困重、皮肤长湿疹等问题。中医认为,应从饮食上调节,并注意保持情绪舒畅。广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陈丽兰推荐了一道土茯苓薏米老鸭汤,有需要的街坊不妨一试。
材料:老鸭半只,土茯苓5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盐适量。
做法:
1.处理过的老鸭洗净、斩块,土茯苓洗净、削皮、切片,薏米洗净,红枣洗净去核,生姜去皮切片。
2.待锅内水烧开后,放入老鸭肉,用中火煮5分钟至血水消失,捞起冲净备用。
3.把土茯苓、薏苡仁、老鸭肉、红枣、生姜放入瓦煲内,加入1升清水,加盖用慢火煲2小时。
4.加盐调味,再煲10分钟即可。
功效:鸭子性偏凉,能清热补血、养胃生津;薏米则有健脾除湿、美容美颜的功效;土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效。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肝肾亏虚者,感冒未愈者及孕妇忌食。
小贴士:
1.土茯苓自己不好处理,更好买时让人帮助削皮、剁成小块。
2.选鸭子要宁老勿嫩,因为老鸭没什么皮下脂肪,不会过于油腻,适合煲汤,不过老鸭肉质不易熟,煲煮的时间要足够长。
来源: 广州日报
鸭肉,益胃生津滋阴。健脾胃私房菜--白鸭冬瓜汤、竹笋鸭子汤鸭肉,性凉、味甘、咸。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铜、锌、钾、钙、磷等。
选购诀窍:选购鸭肉时,应选择胸骨匀称、脚翅外形正常。肉质结实有弹性,表皮无破损、无异味者为佳。
脾胃湿热的人,鸭肉是更佳的补品,因为鸭 *** 有滋阴之功,养胃之劳,利水之用,对消除脾胃的湿热非常有用。
食用法
在处理及烹调鸡、鸭、鹅等禽类食物时,一定要完全煮熟才行。
鸭肉烹煮时间越久,维生素流失越多。
白鸭冬瓜汤
主料:白鸭1只、冬瓜300克,枸杞子10克。
配料:盐适量。
做法
1.冬瓜去皮、瓤,洗净切块,枸杞洗净。
2.白鸭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半小时,然后放入冬瓜、枸杞煮熟,加盐即可。
功效解读:袪湿利水、补养脾胃
竹笋鸭子汤
主料:鸭肉500克、竹笋300克。
配料:姜、盐各适量。
做法
1.将鸭肉洗净斩块,在开水中煮5分钟备用,竹笋切片。
2.锅内加水,放入鸭块,水开后撇去浮沫。鸭肉将熟时加入笋片、放入姜,加盐炖至鸭肉软烂即可。
功效解读:滋阴补身、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