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别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等,多分布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的中上层,外形和生活习性均似鲢鱼,因个头比较大,挣扎起来力度也很足,因此作钓 *** 很强,深得广大钓友的喜爱,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钓鳙鱼实用技巧大全吧!
一、更佳时间
夏季和初秋是钓鳙鱼的更佳时间。鳙鱼的食欲与水温成正比,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23~32℃,炎热的夏季食欲最旺盛,冬季进入越冬期后基本不摄食并极少运动,因此夏季和初秋是钓鳙鱼的黄金时间,冬季和春季不适合钓鳙鱼,另外鳙鱼的耐低氧性很差,气压低如闷热、暴雨前、水体浅、水温过高、水过肥、浮游生物过多等都不适合钓鳙鱼。
二、钓点选择
1、夏季:夏季钓鳙鱼宜选在高氧区,若水中有增氧机可在增氧机四周作钓,同时应选在水中有风有浪的水域,不宜选择死水区,若有进水取或出水处也可作为钓点。
2、初秋:初秋时节刮风的天气会慢慢的多起来,在选择钓点的时候要选择顺风的方向,一定要避开逆风的钓点,其次要选择向阳处,因为向阳处的水温会略高一些。
三、作钓工具
1、钓竿:鳙鱼的个头较大且活性和力度都较强,所以选择钓竿的话更好是有一定长度的硬调竿,在自然水域中垂钓基本上都是用5.4米以上的竿。
2、钓线:根据钓竿的选用钓线的强度也要粗一些,例如钓5~8斤的鳙鱼更好是用3~5号的主线,搭配2~4号的子线,要求线的韧性和强度都要好。
3、钓钩:钓鳙鱼用钩的原则是整体结实、钩尖锋利,可使用8~10号的大一点的钓钩,钩条粗壮有一定强度,这样能尽可能减少脱钩跑鱼的几率。
四、饵料配方
1、配方一:玉米面500克加水揉拌做成窝头蒸熟后掰碎,加少量红糖,放入较厚的塑料袋中密封,放到阳光下曝晒数天使饵料产生浓郁的酸味,使用时取一小团加些白酒调拌。
2、配方二:细玉米面1.5千克、白面500克、黄豆面(饼粉)1千克、麦麸粉1千克,混合炒至颜色发黄散发出香味,用开水和匀,上笼蒸熟并曝晒数天,最后加豆腐渣或芝麻酱。
3、配方三:细玉米面1千克、白面200克,用开水冲烫揉成窝头,上蒸笼蒸15分钟(普通煤火15分钟,若用高压锅则只需要5分钟),出笼后掰碎,加入少量酵母粉暴晒发酵即可。
4、配方四:豆渣500克、米糠300克、面粉100克拌匀,再加一块臭豆腐乳(捣碎)或少量的大蒜末,加水调拌后装入塑料袋中扎口,夏天发酵两天后使用,秋季发酵一周后使用。
5、配方五:馒头3~4个掰碎炒干,加麸皮200克、甜酒100克、小米100克,混合后加少量水,拌成捏时不散状,再加100克面粉、少量曲酒,装入塑料袋密封、发酵后即可使用。
五、实用技巧
1、定点浮钓:定点浮钓就是装较重铅坠使钓点固定,钩距铅坠较远,调整好浮漂使钩悬于水面以下适当地方,用海竿定点浮钓更适用,如用手竿一般在垂钓水面以下约50厘米左右处。
2、多钩钓底:多钩钓底可用一般手竿钓法,不要铅坠,选味道适当的大团饵料,以饵代坠沉入水底,也可以用海竿爆炸钩,但饵料必须对路,若用颗粒钓饵一般大小如黄豆或玉米粒。
3、台钓浮钓:钩饵入水30厘米左右,调四钓二,鱼吃食时的漂相大体为浮漂缓缓上升1~2目后再向下有力一顿、在1目范围内上下抖动、快速上升超过2目、左右晃动然后向下一顿等。
4、吊篮飞钩:吊篮飞钩是钓鳙鱼的独特组钩,适用于中上层水体浮钓,特别是在深水区,这种钓法不管是海竿还是手竿都行,不管是底钓还是浮钓均可,但底钓时水深不能超过两米。
5、串钩钓法:串钩钓法可钓不同层次的鱼,水不深也可用海竿分两段设钩,均用爆炸钩,上面饵团略小,下面大一些,也可将爆炸饵装在上层,下面拴一空钩,鱼群吃食时用力提竿。
市场碰到这鱼,我必买20条,营养极高,晒干囤起来,上锅一蒸真香导语:市场碰到这鱼,我准买20条,营养极高,晒干囤起来,上锅一蒸真香!
入冬后,天气寒冷而干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个时节,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抵御冬季的严寒。说到进补,自然离不开大鱼大肉。因为,肉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正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护骨骼、增强免疫力。那么,在鸡鸭鱼肉和猪牛羊肉等这些我们常吃的肉类食品中,哪种肉类最适合冬季食用呢?厨娘给大家推荐的肉类是“鱼肉”。
鱼肉味道鲜美,营养全面,高蛋白低脂肪,是冬季进补的更佳食材之一!经常吃鱼的朋友都知道,鱼类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鱼。但是,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吃哪种鱼,那肯定就是鳙鱼了!
鳙鱼又叫胖头鱼、大头鱼,是民间“四大家鱼”之一。鳙鱼的肉质雪白细嫩,深受人们的喜爱!鳙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常吃鳙鱼有益气补虚、健脑益智、健脾利肺、暖胃、祛风寒、益筋骨等功效!
入冬后,遇到这鱼别手软,晒干后美味翻倍,放一年不坏,别不懂吃!鳙鱼的做法很多,鱼头因为比较大,且脂肪和胶质较多,常被单独用来做美食,像:剁椒鱼头、砂锅鱼头、鱼头火锅等等。而鱼身除了可以用来清炖和红烧之外,还可以 *** 成咸鱼干。每年的秋季,我家都会一次性买上20条鳙鱼, *** 成咸鱼干,留着冬天吃。下面,厨娘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咸鱼的腌制 *** 和做法!
【腌咸鱼的 *** 】
准备食材:鳙鱼、盐、白酒、花椒、八角、桂皮、丁香、干红辣椒。
具体做法:
1.鳙鱼去鱼头、鱼鳞后,从鱼尾处向背部切一刀,将鱼肚子切开,将内脏取出,清洗干净,沥干水分。
2.取一个无水无油的炒锅,放入适量的盐,取适量的花椒、八角、桂皮、丁香和干红辣椒,装入料理机内,打成碎末后,也放入锅中,小火翻炒,将香料炒香,将盐炒至泛黄,放凉备用。
3.鳙鱼沥干水分后,在鱼身两面涂抹一层白酒,然后在鱼身上均匀地涂上之前调好的调味品,放入盆中,腌制4天,中间要翻一次面。
4.鳙鱼腌好以后,在鱼身上穿一根铁丝,用一根竹签将鱼身撑起了,将鳙鱼挂到阳光充足且通风的地方,晾晒4-5天,将鱼晒至7成干后,用保鲜膜装起来,放到冰箱冷冻保存,随吃随取即可。
【香椿蒸咸鱼】
准备食材:咸鱼、香椿、五花肉、葱、姜、香菜、料酒、生抽、食用油。
具体做法:
1.将咸鱼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1-2个小时后,将咸鱼的黑膜去掉,清洗干净,切成大块,取一块五花肉,清洗干净后,也切成大块。
2.将咸鱼块和五花肉块一起装入盆中,加入适量的葱丝和姜片,加入适量的生抽和料酒,倒入适量的熟油,戴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匀。
3.取一把香椿,清洗干净后,放入开锅锅内,焯一下水,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平铺在盘底,将腌制好的咸鱼块和五花肉一起摆入盘中,将料汁和葱姜丝也放入盘中。
4.将盘子放入蒸锅内,开大火蒸,上蒸汽后,再蒸20分钟,出锅后,撒点香菜和葱花点缀增香,再配上窝窝头一起吃,特别香!
您喜欢吃咸鱼吗?最喜欢哪种做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收藏+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如何区分鲢鱼和鳙鱼,又该如何垂钓此鱼呢?附上自制饵料配方如何区分鲢鱼和鳙鱼
很多人虽然钓过此鱼却分不清哪个是鲢鱼,哪个是鳙鱼,在我看来更大的区别,就是鱼头了,鲢鱼的头小,鳙鱼的头大,几乎占整条鱼的三分之一长度,因此又有大头鱼、胖头鱼之称:而鲢鱼就不同了,它头小、身扁而长。另外价格明显是鲢鱼更便宜,鳙鱼的头单买,比较贵,但身体就比较便宜了。
具体来说:鲢鱼叫白鲢,全身银白色个头肥大,体厚侧扁,腹下呈尖锐的棱状,鳞片细小,一般有红色润斑。鳙鱼又称花鲢、大头鱼、胖头鱼等,其头部特大,鳞片细小,体色背部及两侧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块,腹部灰白,腹棱不完整。
鳙鱼
总得来说它们的头和口腔都较大,主食是水中植物性的浮游藻类,有时也吃牛和草鱼的粪便。都是以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鱼,更大个体可达30千克.。由于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和生活特点基本相同,垂钓 *** 也大体一样。
鲢鱼
如何垂钓鲢鳙
1、钓鲢鳙的水层
鲢鳙是滤食性鱼类,深水和浮游生物多的水域是首选钓点。另外鲢鳙属中层鱼,一般4级以下风力钓下风问题不大,大风天气还是选择避风深水的钓点较好。随着气温、水温的高低变化,鲢鳙所在的泳层也会随之上下浮动。作钓水层一般都是1米到2米之间。但,凡事无绝对,鲢鳙绝对存在于任何一个水层,至于在哪个水层作钓要取决于当时的作钓环境。例如大热天的,温度很高,那么这个时候的作钓水层一定要控制在1.5米以内;若是温度不高,或是阴雨天气,那么钓鲢鳙可以钓两米到三米之间,甚至可以钓底。所以事无绝对,因地制宜。
2、钓鲢鳙的饵料
这个步骤是关键的步骤。非常值得注意。我用的饵料 *** *** 简单,上鱼效果显著,众所周知,鲢鱼喜欢酸食,鳙鱼喜欢酸臭。现在把 *** 介绍给大家:
原料:面粉、红糖、醋、蒜头、食用油
操作 *** :
1、将面粉倒入炒锅中小火翻炒,炒至微黄或咖啡色即可出锅,让其自然冷却。加入蒜粉或者用蒜头要拍成碎末。
2、锅中倒入食用油加热,去掉生油味后,将红糖倒入锅中加热,成糊状后加入香醋,大火熬开。
3、将红糖、醋水混合物直接加入炒过的面粉中,用勺子或是手迅速搅拌,把干饵拌匀。
4、根据面粉的量,适当的加入糖,醋水混合物,饵料做的尽量干硬一点,不要以钓鲤鱼的状态开饵,因为,你是抛竿。这样就做好了!用的时候,直接捏成乒乓球大小,装上爆炸钩就行。
评价:这款饵料不用发酵,现做现用,充分利用红糖的粘性,以及油水分离的原理,来控制饵料雾化时间(1-2小时没问题),利用面粉的香味,醋的酸味,红糖的甜味,蒜的臭味,以及杀菌消毒的功效,实现了对鲢鳙的诱和留。
3、钓鲢鳙的 ***
钓鳙鱼和鲢鱼更好是用海竿定点钓。这是一种钓鳙鱼、鲢鱼的独特钓法。因鳙鱼、鲢鱼个体较大,小的有二、三斤,大的十几二十斤。所以选用海竿就要注意一定要选些竿尾比较粗些,钓线更好以4#至5#的海钓线为佳,砣一般用50克通心活砣。钓鳙鱼、鲢鱼上钓饵的 *** 比较特殊,所以更好用10#至12#的爆炸钩。同时更好用4~6根海竿,一支中鱼或是换饵,另一支续窝,在一定水层形成雾化区,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通过雾化区的吸引,它们会成群结队地聚拢过来吸食。落点更好在一条线上,竿与竿间距最少2米,防止中鱼串窝缠线。
以上是我钓鲢鳙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科学钓鱼”刚刚开始由传统钓转学台钓的时候,老师傅(之一代台钓人,赴台学习过)之一个教的就是鲢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头鱼是所有鱼当中最蠢的”,实话实说,如果只从“谨慎”这点上说,鲢鱼是最“蠢”的,往往一条大鲢鱼把窝搅了天翻地覆,但是最多15分钟,鱼又能聚起来。
不过,“蠢”不代表容易钓,往往一大群人去钓鲢鱼,大部分人弄了三四条,但是会有那么一两个钓友却能爆护,这又是为什么呢?
现在,“科学钓鱼”就为各位展现多年研究所得的 “鲢鳙九阳神功”,只要你学会了这个秘籍,同时配上一个夏天的反复练习,你一定能成为那一大群钓友中让人羡慕的“爆护王”“鲢鱼王”。
钓位秘籍——深水、背风、凸角
1.大水面、深水——鲢鱼是中层鱼,水太浅,太窄的地方他们是不愿意去的。
2.背风——除非天气极其闷热,否则肯定是背风处鲢鱼多,如果顶风垂钓,雾化的饵料向岸边飘过来,你说聚窝要多久?如果背风,要么向外漂,要么就停留在你希望的窝点,你说谁钓了多?
3.凸角——也可以说是滑尖,历来是鱼多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鱼道”
鱼竿秘籍——不软不硬还要轻
抽鲢鳙的频率会很高,轻一点的鱼竿无疑会让你保留更多的体力和大鱼搏斗。鳙鱼中钩三板斧,调性软的杆子会有更多的缓冲距离,能更大的可能性保证不会脱钩和爆竿,但是太软的杆子溜鱼非常累,而且影响上鱼的速度,因此,也不能非常软,现在市面上的杆子,3H或者说鲤硬钓是不错的选择,杆子的长度4.5-6.3米都可以。
线组秘籍——主线尼龙,子线PE
主线不影响吸入的吃口,所以只需要结实耐用,并且有一定的延展性(不伤杆子),子线要便于吸入同时保证拉力,况且不钓底是不用担心挂底的,因此大力马线(PE线)是头号选择。
浮漂秘籍——大吃铅,长漂尾
吃铅大利于抛投,不至于东一杆西一杆,而且稍微有点水流,不至于走漂严重。漂尾长为了能挂上更大的饵料,钓更长的行程(鲢鱼很多吃口是在浮漂缓慢上浮时候给的)
鱼钩秘籍——大小适中,钩形普通
钩形只要不是特别奇怪的,都可以用来钓鲢鱼,主流的话:伊势尼,新关东,丸世。
大小千万要适中,不要过大,或者过小,过大不仅不易入口,还容易锚鱼,纯粹为了鱼,你直接上锚钩好了。一定要定一个标准的话,就是比相等重量的草鱼大1个号就好。
饵料秘籍——包罗万象,无字天书
鲢鳙真的是什么都吃啊!玉米粉,红薯粉,麸皮,菜籽饼,糠,莲蓉,馒头,面粉,基本上能雾化的,来者不拒,“科学钓鱼”曾经在冬天用蚯蚓钓上过鲢鱼,更是说明这个鱼完全来者不拒,包罗万象,饵料秘籍绝对可以算是无字天书。不过,一定要说规律,还是有一点可寻的。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钓鲢鳙,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先酸甜,再腥香,最后酸臭。记住,酸臭永远不是首选,否则为什么那么多饵料公司,要把酸草莓作为主打的味道推广市场呢?这个味道还是很有广谱意义的。
以上是“鲢鳙九阳神功”的上篇,主要是钓位、渔具、鱼饵的。下篇主要是鱼层、漂象、小药和注意事项的。可以关注“科学钓鱼”,系统会将下篇及时推送给您哦!后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干货”推送给您!我们一直秉承着“科学钓鱼,拒绝忽悠”的信条,绝不复制黏贴文章欺骗钓友,保证“干货”,让广大钓友真正的“科学钓鱼”。
鳙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大头,身上细密的麻点是它被称为花鲢的主要原因。怎么区别鲢鱼和鳙鱼呢,鳙鱼的腹部内棱起自腹鳍基部至 *** 前,只有身体的一半,而鲢鱼是完整的。
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的各大水系,东北于西部地区的均为人工养殖迁入。
鳙鱼的大鱼头,是四大家鱼里最为名贵了,它的大头是很多高级餐饮里的珍贵食材。
它的大头是用来滤食的,它们的食性和白鲢较为接近,但主要是滤食各种浮游动物。因为食性上稍有不同,鳙鱼的肉质远胜鲢鱼。鲢鱼动不动飞出水面,鳙鱼在水里的行动比较佛系,它的性情相对温和。在许多水库里,会同时投放鳙鱼和鲢鱼来控制浮游生物,用来净化空气。
现因养殖广泛被世界各地引进,并在北美某些水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物种入侵。
有了这么多的介绍,以后我就根据头,和鳙鱼腹部内棱来区分它和鲢鱼的区别了。
花鲢是胖头鱼吗?原来胖头鱼也有“土著”和“正经”之分,别搞错是的,花鲢就是“胖头鱼”。花鲢也叫大头鱼、胖头鱼,因为这种鱼的头很大,大部分都能占到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有些甚至能占到身体二分之一,因此而得名“胖头鱼”。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胖头鱼也是有“土著”和“正经”之分。其中花鲢就是“正经”的胖头鱼,同时也有些“土著”的胖头鱼。也就是说花鲢可以称为胖头鱼,但“胖头鱼”可不都是花鲢哦。
在我国胖头鱼的种类也有不少,其中有些“胖头鱼”还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自然它也就是保护动物了,希望大家可不要搞错了。
俗称“胖头鱼”的花鲢简介
胖头鱼是我国正儿八经的“胖头鱼”,它的学名实际上并不叫花鲢,而是叫鳙鱼。如果大家对四大家鱼还有印象的话,就知道鳙鱼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胖头鱼也称为“花鲢”,并不是因为它是鲢鱼,而是因为这种鱼长得和鲢鱼很相似。在有些地方也叫它黑鲢鱼,皂鲢、黄鲢、鳙头鲢等,都是要在“鲢”字前面加上点什么内容,也是为了把它更好的和鲢鱼区分开来,避免把鲢鱼和花鲢鱼搞混了。
虽然要辨别鲢鳙是一门比较深厚且必要的学问,但实际上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区别就很大,之一个特点就是花鲢鱼的头部很大,从俗称它为胖头鱼、大头鱼就看得出来了。把这两种鱼放在一起,头部超大的肯定就是花鲢鱼了,而鲢鱼的头部顶多算是正常大小。
第二个特点就是它们身上的鱼鳞有区别。虽然鲢鱼和花鲢都是一种鱼鳞较小的鱼类,它们的鱼鳞不如青鱼、草鱼粗大,但是鲢鱼也叫它白鲢,就是因为它的鱼鳞基本都是银白色的,没有夹杂其他的颜色。
可是花鲢就不一样了,它身上的鱼鳞中还有很多黑色的斑点,看起来就像是点缀了很多的花斑,这也是它得名“花鲢”的原因。
花鲢是鲤科鲢亚科鲢属的花鲢,其在我国的养殖历史悠久,并且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备受青睐的经济鱼类,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全中国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光是消费者喜欢吃它,同时渔民也喜欢养殖它。
因为花鲢鱼的食性,它是一种滤食性鱼类,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水质的作用,因此还得到了“水中清道夫”的美称。
更值得一提的是花鲢吃的地方也很有特点,一般的鱼头部是没什么营养,也不太好吃的,因为都是骨头没什么肉。可是花鲢鱼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鱼头,这也是最鲜美的地方。
在野生环境下,花鲢鱼可以长到20斤左右,更大的能长到100斤左右,而越是个头大的花鲢其头部就越鲜美。
在南方一般都是用花鲢的头部做剁椒鱼头吃,而北方地区则流行用它来炖豆腐、炖汤等吃法。近些年还研发出了各种鱼头煲,也是非常美味的。
珍贵“土著”胖头鱼——新疆胖头鱼
在我国胖头鱼的种类可不只是花鲢这一种,还有不少土著胖头鱼,而新疆胖头鱼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新疆胖头鱼的学名叫扁吻鱼,这也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土著鱼类,并且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非常久远了,迄今已经有3亿年了,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
这种鱼很明显的一个特征也是它的头部很大,头部占身体的比例也比多数的鱼要大得多,而且这种鱼的吻部十分扁平,扁到呈明显的楔形,因此学名叫“扁吻鱼”。
由于这种鱼在我的分布范围有限,也就在新疆塔里木水系才有,而且整个扁吻鱼属也只有一种,所以也叫它新疆扁吻鱼,但是在民间多数叫它新疆胖头鱼,或者是新疆大头鱼。
作为我特有的一种珍稀土著鱼类,新疆大头鱼如今因为数量稀少而被誉为“水中大胸熊猫”,也就是说它已经和大熊猫是同一个级别了。
其实在几十年前,新疆胖头鱼的数量也不少,在当地还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鱼类,这种鱼的头部很大,但脂肪丰富口感佳,在过去一直都是新疆南部一带民间的传统滋补品。
当时有些年份食物歉收了,老百姓还以这种鱼充当粮食呢,这也是新疆人获得“吃鱼民族”称号的原因。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还成立了捕鱼队,这也让新疆大头鱼迎来了黄金时期,每年捕获的新疆大头鱼多达200吨左右。但是到了1966年以后其产量就开始不断减少了,等到了1974年以后其产量都快要绝产了,而在1987年的时候几乎一条大头鱼都难以发现了。
正是由于过度的捕捞,再加上塔里木水域上、中、下游及各支流水利设施的不断建设,人类的活动制约了新疆大头鱼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量严重减少,如今野生的大头鱼数量极少,并且还成为了濒危物种。
写在后面
提起胖头鱼,或者是大头鱼,现在多数人都会之一个想到花鲢,因为它才是正经的胖头鱼,并且因为它又是四大家鱼之一,在我国的养殖历史悠久,所以知名度很高。
但如果是在新疆地区,更多的人会先想到的是当地的土著鱼类,那就是——新疆胖头鱼。各位朋友,你们见过这两种鱼吗?你还知道哪些胖头鱼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想钓花鲢却总上白鲢?并非花鲢难钓,是很多人没说到点子上鲢和鳙都是大家很喜欢垂钓的鱼种,个体大、爆发强、力量足,钓起来是非常 *** 的。
如果要在鲢和鳙里面选一个,我想很多人都更愿意选择鳙鱼,也就是花鲢,毕竟这种鱼更贵、也更好吃。
但实际上鳙鱼的垂钓难度是要大于鲢鱼的,你会发现不管是鱼塘、水库还是江河,不管你是用手竿还是抛竿,基本上都是白鲢钓的多。
这是为啥呢?很多人都分析过这两种鱼,说鲢和鳙习性、食性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所以饵料、垂钓水深是不一样的。而我认为,这些因素虽有影响,但并非是关键所在。
想钓花鲢却总上白鲢是为什么?关键在密度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钓法固然重要,但资源才是王道”。其实我并不是很想扯资源二字,但没办法,鱼获就是和资源牢牢挂钩的,资源不行、鱼少,一定钓不多甚至经常空军。
想钓花鲢却总上白鲢,说白了就是白鲢数量多、花鲢数量少,仅此而已。这两种鱼的食性、习性又比较相近,所以即使你用专攻花鲢的饵料,也抵不住成群的白鲢围攻,个体越小越明显。
换言之,如果花鲢数量比白鲢多,那么自然而然就是花鲢钓的多,哪怕你用白鲢喜爱的饵料,一样也是花鲢多。
饵料、水层、钓法难道不重要吗?当然不是,如果花鲢和白鲢数量相差不是很大,那么饵料、钓法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
另外一点就是,即使白鲢数量比较多,可你就是想钓花鲢,这个时候也应该针对花鲢去制定饵料和 *** ,哪怕结果还是白鲢钓得多,但至少针对性的去钓,上花鲢的概率就大那么一点。
关于白鲢和花鲢的水层,我也要说两句
理论上来说,花鲢要比白鲢深一点,但究竟深多少呢?这两种鱼又具体活跃在几米的地方呢?
这个谁也说不好,是真的没有标准答案,毕竟鱼是活的。
夏秋季节等水温普遍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钓浅再钓深,鲢鳙属于中上层鱼,要是天气舒适、水温达到了它们觅食的标准,那么一定是活跃在浅处的,但要注意是活跃在深水区的浅水层。
所以,一般手竿钓鲢鳙基本都是1.5米开始钓,1.3米开始钓行不行?当然行!1.8米开始钓行不行?当然也行啦!没有标准的。
理论上来说,鲢鱼浅,鳙鱼深,那么假设钓鲢鱼是1.5米,主攻鳙鱼就可以钓2.0米。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你会发现,钓2.0米也还是鲢鱼,甚至钓3.0米也还是鲢鱼,原因前面说过了,大部分地方都是鲢鱼多,鲢鱼多意味着更容易碰上!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事情是:当你钓1.5米的时候有口,钓了几条发现都是鲢鱼,此时按照常理鳙鱼在更深一点的地方,所以需要钓更深的位置。但现实中你会在有口且已经上鱼的情况下再去调整水深吗?
我觉得很多人不会!毕竟对于大多数地方的鱼资源来说,不空军就已经很好了,已经钓到鱼了,还折腾干嘛,万一一折腾花鲢没钓到,把鲢鱼也给钓乱层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鲢鱼和鳙鱼在选择饵料味型上的区别
有的人说鲢鱼喜香喜酸,也有的人说鳙鱼才喜香酸喜,实际上这两种鱼的食性有相同点,所以很多人经常搞混。腥、香、酸、臭,鲢和鳙都喜欢,你用这些味型都可以把两种鱼都钓到。
如果一定要说,我认为臭味明显是钓鳙鱼更好一些,而酸味则更适合鲢鱼。但由于大多数地方都是鲢鱼多,所以你要是想钓鲢鱼,饵料开啥味型都行,只是如果非鳙鱼不钓,那就大量加臭味。
至于臭味,我认为有两种 *** 来获得,更好的是将食物深度发酵,让其发酵过头自然产生臭味,平常用豆渣、米糠、玉米面发酵做“老食”的比较常见。
第二种是通过加臭味的食物,比如臭豆腐、臭鸡蛋,也可以通过一些添加剂来实现。
最后补充
鲢鱼是以吃藻类、浮游植物为主的,也会吃浮游动物,而鳙鱼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捕捉一些小虫子。虽然这两种鱼都是杂食性鱼类,但鳙鱼还是有一些攻击性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玩路亚的经常正口钓到鳙鱼,而钓到鲢鱼都是锚到的。
胖头鱼,千岛湖最受食客欢迎的淡水鱼,唯有鱼头炖汤最是大名鼎鼎浙江淳安千岛湖,湖面碧波万顷,群山巍峨叠翠,湖水清澈如镜,岛屿星罗棋布,素有“千岛碧水画中游”之美誉,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被业内称之为“中国湖泊旅游典范”。不仅如此,有着“天下之一秀水”之称的千岛湖,其生物种类多样,土特产品丰富,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千岛湖淡水鱼。去千岛湖吃鱼,也是每一位去千岛湖的游客必做的事。
?
?千岛湖优质的水资源造就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渔民们依着这湖这山,晨捕暮捞靠着勤劳与智慧发家致富。千岛湖最有名的就是胖头鱼(又称鳙鱼、花鲢),此鱼个大肥美,无土腥味,素有“一鱼三吃”的说法,鱼头炖汤、鱼身剁椒清蒸、鱼尾用来红烧。其中要属千岛湖鱼头汤最是大名鼎鼎,远近闻名,不但味道醇厚鲜香,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
?
?生长在优质水环境下的千岛湖鲢鳙鱼,是经千岛湖独有的“巨网捕鱼”打捞的,巨网捕捞首先要锁定鱼群位置,再拦网形成大包围圈,然后选择恰当的位置接连张网,然后布设刺网赶鱼,直到鱼群落入埋伏圈。不仅如此,千岛湖鲢鳙鱼的捕捞规格有严格的限定,渔网都是6寸的稀疏网眼,渔工们在捕捞时通过调整渔网以保证自动筛去鱼龄7年以下,体重不达8斤的小鱼。捕上来的的大鱼还要运往渔场静养2个月,驯化温顺脱去野性,以达到鱼的肉质口感更上一层的目的。
?肥美的鱼头如何烹制出让游客称奇难忘的美味鱼头汤呢?靠水吃水的淳安人在鱼头的烹饪上独具一格,可谓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究竟千岛湖鱼头有多鲜美呢?下面看看几道千岛湖鲢鳙鱼头的特色吃法。
?清水鱼头,取下胖头大嘴的花鲢鱼头,清洗干净,在鱼脸颊处砍一刀防止久煮开裂,把鱼头汆水后反复清洗,以保证表层没有浮沫,取几瓢千岛湖水放入锅中煮沸后,调中小火后放入鱼头以沸而不腾的方式慢慢煨炖(火开太大的话,鱼肉释放出来的蛋白质会使汤色变得浑浊),最后以盐、枸杞、白胡椒调味即可,这清水鱼头,汤色清冽、原汁原味、鲜香而没有丝毫腥气,令人称奇。
?奶汤鱼头,是取体量将近鱼身一半的花鲢鱼头,在背鳍前缘至腹鳍后缘下刀平切,清洗干净后,旺火急烧,先以猛火炖至30分钟,待汤色尽出后,再移入砂锅继续煨煮,最后加以适量盐调味即可,没有任何多余添加,汤色奶白醇厚,浓郁鲜甜,没有丝毫鱼腥味,吃饭之前先喝一碗,浓醇鲜香又养胃。
?
?九姓鱼头,此做法来自六百年前新安江上以船为家的九姓渔民,取新鲜肥美的花鲢鱼头洗净备用,热锅加以菜籽油,调以干辣椒和千岛湖辣酱爆香,下入鱼头后喷黄酒、白酒,点火烧望,待激出香味后冲入沸水加盖焖炖。再将盐卤老豆腐,细细碾碎,混入切碎的火腿,捏成丸子,裹上番薯粉,在温水锅中煮熟后,再放入鱼头砂锅中焖煮入味即可出锅。九姓鱼头肉质细腻嫩滑,香辣入味,鱼汤咸香浓郁,搭配白米饭简直是绝配。
?
?
正直作钓鲢鳙的黄金季节,错过了可要再等一年,手把手教你钓小刘钓鱼方程式,每天都有精彩钓鱼知识。分享更多钓鱼知识和快乐,传递更好钓鱼思路和理念。爱生活,爱钓鱼。
鲢鳙其实是鲢鱼、鳙鱼的统称,指的时两种鱼。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这两种鱼形态相似,最容易区分的就是它们的颜色了。
首先了解一下这两种鱼的习性
鲢鱼、鳙鱼是摄食藻类的典型鱼类,其吞食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硅藻、甲藻、黄藻等,也食草鱼粪便及人畜粪,这也是为什么养鱼塘或者水库都会投放鲢鳙的原因,净化水质。因此鲢鳙也被称为“淡水清道夫”。所以作钓鲢鳙,钓点可以选在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域、有漂浮草鱼粪便的水面,还有活水流入的地方,都是不错的位置。
我们先来说说如何作钓鲢鱼
鲢鱼,性急躁,善跳跃,我想这个大家应该都见识过了,水库放水经常在岸边就能捡到自己跳上来的鲢鱼。
鲢鱼喜欢微酸、微甜和香味,配置饵料时:比重宜轻不宜重,状态宜化不宜僵,味道宜浓不宜淡。通常调制商品饵时,要选用雪花粉的膨化饵料做基础料,辅料一般起到改善味道的作用。如香、腥、酸味的香精等。加水揉搓时不能过度,否则会导致饵料僵化。还要注意一次做饵不要过多,应该勤做新饵,这样才能保证饵料的雾化特性不会变差。
自制饵料:可用甘薯面干蒸发酵 *** 鲢鱼食,既卫生又干净方便。取新鲜甘薯面3000克,上笼干蒸40分钟后倒入盆中,用适量温开水加发酵粉,搅拌成糊状,与甘薯面在盆中揉个到能攥成团为止。然后包上3~5层塑料袋密封好放在太阳下暴晒,天热三五天即可,时间长一些效果会更好。钓白莲也可以适当加点白糖、白醋或者香精。每次出钓带上1500克足够用。
甘薯面本身属不黏不散食物,入水后缓慢脱落雾化。鲢鱼闻到味后即可游来吸食。
调钓方面
鲢鳙打浮作钓,浮漂尽量选择大一些,常用得钓法就是拉大钩距,可能拉到5~10公分。上钩搓大饵,下钩空钩。上钩诱,下钩钓。
上钩搓大饵,想要打浮,那我就需要浮漂在挂饵时必须要有目数的露出。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带饵调漂,你想钓几目,那你就调几目。
漂相
鲢鱼摄食是原地不动的,边吸边吐,慢慢吞咽,因此要注意观漂。当漂快速、轻微抖动一两下或下沉又立即升但原位时,是鲢鳙吸食的反应。待出现拖漂或黑漂时,过几秒钟,在慢慢提竿,使钩挂牢。水库浮钓的鲢鱼个体较大,有一定的冲力,应注意遛鱼,使鱼在水中消耗体力,更好露出白肚后再拉到安全地方用大口抄网抄鱼上岸。
再来说一说鳙鱼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滤食性。鳙鱼生长速度比鲢鱼快。鳙鱼喜臭。
鳙鱼自制窝料,饵料:窝料非常简单,直接用鲜豆渣装入袋子中放到太阳下暴晒两天给它发酵即可,可以直接当做窝料来用。饵料可以用豆渣配合玉米面比例1:0.4加入少许糖精、适量臭豆腐搅拌密封发酵即可。
至于钓法和钓鲢鱼都差不多,我就不去多说了。钓鲢庸还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找到泳层,我可以先从五十公分往下找。
再有就是:作钓鲢鳙时,遇到水温低,天气闷、水太深、饵味过重时,如果处理不当,那么空军也很正常。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属 小刘钓鱼方程式 原创 分享自己钓鱼日记,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给个关注。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转发、评论、赞赏,每天都有精彩钓鱼故事等你来看!您的赞赏是激励我创作的动力,谢谢大家!
提起我国巨型鱼类,估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华鲟、白鲟等等,这些鱼类并非是纯淡水鱼类,而是洄游性鱼类,那么我国有哪些巨型淡水鱼类呢?
1、达氏鳇
达氏鳇是鲟科、鳇属软骨鱼类,又叫鲟鳇鱼、黑龙江鳇、鲟鳇鱼等。头尖、尾歪、体长,颜色黄褐,身上无鳞,而在背脊和两侧有5列菱形的骨板(硬鳞)。鳇鱼长可达5.6米,重可达1000千克。
达氏鳇分布在我国与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中,为淡水鱼类,不洄游入海,常年生活在黑龙江河道,古时曾作为贡品送往京城供皇家享用。由于滥捕滥捞,如今已经所剩无几,成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虽说我国对达氏鳇出台了保护政策,但是黑龙江对面的俄罗斯并没有,而鱼子酱的原材料为鲟鳇鱼的鱼籽,对于这种鱼类的前景来说堪忧。
2、巨魾
巨魾又称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面瓜鱼等。为鲇形目,鮡科,魾属一种热带淡水鱼类。巨魾分布于我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体型巨大,外貌奇特,原产地为著名的游钓鱼类及食用鱼,同时可作为观赏鱼。
巨魾是真正的大型鱼类,体长可达到200厘米,体重可达150公斤以上。在云南当地传说:木瓜鱼会潜伏在河边,伺机捕捉到水边戏水的儿童。然而在印度恒河,这种行为成为了现实,号称“食人鲶”。
在我国境内由于面瓜鱼在当地为食用鱼,受到滥捕滥捞的影响,巨型面瓜鱼不多见,如今更是个体越来越小。在200年澜沧江景洪段出现面瓜鱼大量死亡,专家分析缺氧导致,面瓜鱼的种群进一步萎缩,如今成为二级保护动物。
3、青鱼
我国巨型青鱼的记录在南京,南京的金牛湖在2004年捕捞到一条巨型青鱼,到了2005年又捕捞到一条,这2条青鱼体重分别是212斤和228斤,都被 *** 成标本,存放在金牛湖景区的标本室内,供游人参观。
在我们印象中,青鱼个体一般几公斤几十公斤,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它能长这么大!主要是鱼类的寿命长,只要没有死亡,一生都在生长!至今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常见的淡水鱼类能长多大,因为捕捞严重,鱼类很难长寿,几乎不可能寿终正寝!
4、大红鱼
大红鱼学名哲罗鲑,是在淡水中生活的凶猛的冷水性名贵鱼种,为世界第六大凶猛淡水鱼,它以鱼类水鼠,野鸭,及同类为食,成年时体重可超过100公斤,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密林深处的喀纳斯湖,以及黑龙江。
在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新疆喀纳斯湖怪一度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喀纳斯湖的考察者记述:"我们估计,喀纳斯湖的大红鱼一般长3-5米,更大的可达10多米。后经证实,所谓的喀纳斯湖怪为成群的大红鱼游动,形成的波纹。
5、鱤鱼
鱤鱼,又叫黄颊、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鱤、水老虎等,属鲤科鱼类,我国除西北、西南之外,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皆有分布。这种鱼类体型能达到70公斤以上,属于巨型鱼类。
鳡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该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
6、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鱃鱼、皂包头、皂鲢、黑包头鱼、鳙头鲢、包头鱼、胖头鱼等。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属于中大型鱼类,巨型个体能超过50公斤。
鳙鱼的原产地在我国,分布极广,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的我国东部各江河、湖泊、水库均有分布,但在黄河以北各水体的数量较少,东北和西部地区均为人工迁入的养殖种类。
7、鲶鱼
鲶鱼又叫念仔鱼、廉仔、鲲鱼等,这种鱼类适应性强,栖息底层,游动迟缓,耐低氧。白天在草丛间、水底凹凸处或石缝洞穴中,很少活动,黄昏或夜间出来觅食,为夜行性鱼类。
鲶鱼成熟时间比较早,但也属于中大型鱼类,这种鱼类生长迅速,能够形成巨型个体,世界上更大的鲶鱼为湄公河巨鲶,体长2.7米,重达293公斤。我国的鲶鱼也能形成几十公斤的个体,也有捕捞到50公斤的记录,只是如今鲶鱼的个头越来越小,数量也来越少。
达氏鳇、巨魾、青鱼、大红鱼、鱤鱼、鳙鱼、鲶鱼,这7种鱼类都能成为巨型鱼类,但是想要成为巨型鱼类太难了!原因有4点。
①、捕捞的严重、影响鱼类资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捕捞严重,无节制的捕捞鱼类想要长大很困难,虽然如今环境保护和禁渔期早已人尽皆知。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谁都想多挣点,想要杜绝灭绝性捕捞,以及电捕鱼估计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②、水污染、环境污染是鱼类种群以及密度大量减少的一个原因,工业的发展伴随着污染的加剧,一些污染物直接被排入水中,造成鱼类死亡,或者慢性死亡。可喜的是,如今水污染已经在慢慢改善。
③、栖息地被侵占、如今只要有山有水的地方,基本被开发,或者被承包给个人,鱼类能够自由自在生长的环境太少了,栖息地被侵占,也是鱼类长不大的一个原因。
④、食物的限制、鱼类想要长大,还有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食物的限制,能够自由觅食形成巨型鱼类的几率大大增加。但是有些地方为了美化环境,河岸早已被硬化,水草也被捞走,不仅造成鱼类更容易被有心人捕捉,并且鱼类的食物也减少了。
最后:如今想要看到巨型鱼类太难了,但愿以后随着环境保护的深入人心,以及杜绝灭绝性捕捞,鱼类能够自由自在的生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鱼类的个体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