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景观湖、河道里有鱼不稀奇,然而下面这位湖南网友,却在自己的学校景观湖内发现一条“四脚怪鱼“,令人吃惊....
这位网友@小罗称,自己也是在湖边闲逛时,无意中看到一条大鱼趴在水底,这条“鱼”看起来头大尾巴长,浑身无鳞,这位网友一开始以为这是一条“大鲶鱼”。
然而他仔细观看后,却目瞪口呆地发现,这条“大鲶鱼”竟然拥有四条腿......鲶鱼还能长出腿来?
有人称是娃娃鱼
头大尾巴长,浑身光滑无鳞,且有四条腿,这古怪的外形很像是传说中的“大鲵”。
因此不少网友看后纷纷惊呼,这是一条珍稀的保护动物娃娃鱼,赶紧联系动物保护工作人员......
这是一条娃娃鱼吗?又怎么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大学校园的小湖里?
应是被人放生的“小恐龙”
这位网友在学校小溪里发现的“怪鱼”,确实有几分像是娃娃鱼,不过长江君从其外形判断,认为它应该并非娃娃鱼——娃娃鱼尾巴更长,且呈粗圆形,而这条“四脚怪鱼”,则是竖向的扁平形。
真正的娃娃鱼——湖北一位钓鱼人钓获,后被放生
那条鱼到底是一条什么生物?
大概率是一条被人放生的“墨西哥蝾螈”——一种当做宠物引入的外来物种,俗称六角恐龙、小恐龙等等......
这种“四脚鱼”跟娃娃鱼一样,同属蝾螈属,是一种肉食性的两栖水族,比较凶猛,会攻击、吞食鱼缸、水族箱里的其他鱼虾水族,因此常常被主人“丢弃”。
——事实上,在我国各地的江河里,都曾发现过被人放生的类似宠物,甚至有人钓鱼钓起来过.....
虽然是萌萌的宠物,但放生却会破坏生态
“我看到它好几回了,至少有半个多月了,不知道它吃什么......”
这位网友小罗介绍说,这条“娃娃鱼”应该至少已在这条小溪里生活了大半个月的时间,鱼身都堆满的淤泥、水草,他有些好奇,这种生物是靠吃什么存活的?
如上所说,六角恐龙是一种肉食性物种,是有一定的掠食能力的,在这种小溪里常见的小餐条、麦穗鱼,以及小虾小蟹、泥鳅等小型水族,都可能被它捕食......
毫无疑问,这种生物虽然是当做宠物引进,但却是对本土江河生态有害的外来物种,因此非常不建议将其放生。
而如果大家像上面这位网友一样,在附近的江河水沟里,发现这种生物,尽量之一时间将其捕捞、垂钓上岸,才是对本地水域生态更好的做法!
四川雅女湖5次出现水怪,背像鳄鱼身似蟒蛇,真相:上百条鲶鱼群瓦屋山古称蜀山,又名老君山,早在唐宋时期就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当地还传说是蜀王蚕丛的发祥地。由于瓦屋山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所以瓦屋山也与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一样,出现了一些让人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
其中有一处显得神秘莫测,那就是迷魂凼,被人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这里地形非常复杂,常年烟雾弥漫,进去后会让人无法辨别方向,还经常出现罗盘失灵、钟表停摆等现象。
不仅如此,瓦屋山下有个雅女湖,又叫瓦山湖,其实就是瓦屋山水库。一汪湖水静静地躺在瓦屋山中,关帝、李山等几个村庄都环绕着雅女湖而建。这么美丽的湖里竟传言发现大型的不明水生动物,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经过媒体记者以及科考队调查后发现,雅女湖水怪一说,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水下还真有一些不明生物存在。那么,在雅女湖的湖底,是否真的潜藏着不为人知的“水怪”呢?
01瓦屋山下的雅女湖里,传言5次出现水怪??
据《成都商报》报道,2009年10月22日,下午6点左右,在屋山镇卫生院工作的何卫平与王杰在两人正在雅女湖边钓鱼,突然水下出现了一个长约20米的黑影在快速游走,黑影游过的湖面上,还出现1米多高的巨浪,也就10几秒的功夫,黑影就不见了,比起喀纳斯湖“水怪”跑得还要快。
随后的10月24日,恰逢重阳节,上午11点,码头处的船家和50多个民工一起目击到了“水怪”,只见湖面下,一个长长的黑影快速往大坝方向游去,游了大约两三百米就消失不见了,有人还大胆开船去追,却无果而返。
两天后的10月26日,当地村民王永芝发现湖面荡起一阵水声,露出了一个脊背似鳄鱼的动物,差不多有20米长。与此同时,和她相距2里左右的地方,同村陈加芝也发现湖面上出现近一米的波浪,下面有个乌黑的东西在游动。
与她们不同的是,同村的何朝林据说还两次目睹了“水怪”的真面容。10月28日下午,何朝林正在湖边挖红苕,身后一阵“哗哗”的声音,一个直径约半米的“水怪”冒出了水面,还冲着她笑。
村民最后一次见到“水怪”是在10月30日上午9点,关帝村三位村民何绍斌、欧文菊与汪加群目睹“水怪”露出头部,约20米长,从湖的对岸急速游了过来,小船在波浪的激荡下,快要被推翻,不到半分钟,“水怪”就不见踪影。
02身长20多米,头部像鲶鱼,背像鳄鱼,身似蟒蛇??
通过村民的描述,专家们总结出雅女湖“水怪”的外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其一、基本上都是鲶鱼一样的脑袋:“水怪”的头部很像鲶鱼,而且总是翘起来的,但头上好像有两个很短的角;其二,鳄鱼一样的背部:“水怪”的背部向上隆起,露出水面十分像鳄鱼,还时不时发出亮光;其三,蟒蛇一样的身子:“水怪”大半个身子都在水下,身长有20多米,通体是黑色的,看上去像一条巨大的蟒蛇。村民的描述,怎么看,都与影视作品中的“水怪”很相像呢!
“水怪”出现时,都有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潜伏在水下游动,速度很快,快如飞艇,还一拱一拱地翻滚着往前游,旁边还会溅起来1米多高的水花,或者出现近10米高的水柱,十分壮观。
奇怪的是,这些“水怪”好像都是约好的一样,只在10月份出现过,10月之前或之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据村民讲述,“水怪”10月份出现了5次,分别是在22号、24号、26号、28号与30号,而且很有规律性,每隔2天就出现1次。那么,其他时间,“水怪”去了哪里,为何不现身呢?
03有人觉得是大鱼,还有认为是远古动物,更有人认为是龙??
四川雅女湖“水怪”虽然没有长白山水怪那么出名,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它们是基因突变的大型动物,或者是一条体型较大的鱼,还有认为是远古动物,更有人认为是从未被发现的神秘动物——龙。
真的是长20米的大鱼吗?雅女湖于2007年4月建成,蓄水不过3年的时间,不可能会有鱼类长得这么快,不到3年就20米长。目前也没有任何确凿证据可以证明,雅女湖里有超过3米以上的大型鱼类存在。
成都电视台特意把声纳探鱼器及水下摄像头沉入水里来找大鱼。当沉到74米深时,显示器上出现了一个2米长的大鱼或者别的动物,没发现10米以上的动物。
雅女湖建成前,地下就有一些溶洞,“水怪”会不会是一种隐匿在溶洞里的远古动物呢?地质工程专家王作堂推翻了上述观点,他认为,瓦屋山的地质多以玄武岩为主,其中只有少量的石灰岩,境内的溶洞小,而且不长,这样的溶洞根本就不具备远古动物的生存条件。
至于目击者都形容为龙型,这与长白山天池水怪、铜山湖水怪、镜泊湖水怪一样,很有可能是村民想象中那样认为的,被遗忘一些水怪误导了。龙只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神秘动物,地球上根本就没有龙生存的自然基础。
04有人宰公鸡,想引出“水怪”,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瓦屋山雅女湖出现水怪的消息,也吸引了专家学者们的注意。有学者为了验证“水怪”到底是何物?竟然想出来一个连小学生都想得出来的招数,他们到村民家中买了几只大公鸡,叫人宰杀后丢入传说出现“水怪”的地方,来做诱饵,希望用公鸡的美味来把“水怪”引出来。
电视台的记者还专门在水上安装了专用摄像机,想拍下来看看“水怪”到底长什么模样,过了1个多小时后,水面上没有一点动静。
又过了1个小时,平静的湖面突然出现了一个黑点。随着黑点慢慢靠近,等来的并不是什么“水怪”,而是一只野肥胖的野鸭。
当地村民有好事者,下了血本,弄来一只小猪仔,试图引“水怪”上钩,但小猪仔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一直十分安静,并没有见到“水怪”的身影。
05真相:雅女湖所谓的“水怪”,很有可能是个上百条的鲶鱼群??
雅女湖“水怪”一说,上百人多次看到,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雅女湖水下应该有一些不明生物存在。那么,这些动物到底是什么呢?
有研究者认为,雅女湖“水怪”应该是上百头聚集一起的鲶鱼群。有位名叫“strider”的网友自称,他曾经在雅女湖看见过1米多长的鲶鱼,可见,雅女湖里有很多鲶鱼。
在这里摇船1年多的船夫吴汤芳介绍说,雅女湖的湖面上经常出现大鲶鱼,有时候是几十尾鲶鱼聚在一起,还浮出湖面,出现好几米长的阴影。
动物学家解释说,密度非常大的鱼群,同时出现在一定面积的水域,能造成一种庞然大物的假象,不过鱼群的形状很难长久维持一样。
这种鱼很像鲶鱼,鱼肉却有芝麻般香味,1斤能值200元,你见过吗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注:文章图片与文章无关,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成都商报、成都电视台、新发现、大自然探索、探索发现、自然密码
不知道在大家眼里,对于广西这片土地的印象是什么,这里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同时也有着一些独特的地理环境,比如地下河、溶洞等等。小编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家乡的美也是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中,并且小编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垂钓了,在长大之后钓鱼仍是我更大的兴趣爱好。
好在小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钓鱼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每次外出垂钓的时候也都能钓有所获。因为我们这边地下河比较多,因此鲶鱼类型的鱼种相对较多,但鲫鱼鲤鱼罗非鱼等也不少。在众多的鱼种中,却有这样一种鱼让小编难以忘怀,我们这边都叫它“芝麻剑”鱼。
这种鱼全身没有鱼鳞,并且它们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种,不管是在外观上还是在生活习性上,这种鱼跟鲶鱼都十分相似的。但你仔细观察一番的话便会发现,这种叫芝麻剑的鱼身上有着不少的黑点,看起来就像一颗颗芝麻似的。这种鱼的体内有香腺并且会溢出芝麻般的香味,同时它们的体型细长,因此得名芝麻剑鱼。
芝麻剑鱼肉质鲜美,口感独特且营养丰富,吃起来有一种很独特的香甜味,因此芝麻剑鱼是很受欢迎的。但截至目前,芝麻剑鱼仍未能实现人工养殖,野生的“芝麻剑”鱼在数量上并不是特别多。因此,芝麻剑鱼在市场上的售价也是相对较高的,1斤的售卖价格基本上都稳定在200元左右。但对于小编来说,想吃芝麻剑鱼的时候,只需要去水边垂钓即可。
但对于我们钓鱼人来说,想要钓获芝麻剑鱼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若是人人都能很轻松地将它们钓获,这种鱼肯定也就不值钱了。从生活习性上来看,这种鱼喜好荤腥的食物,并且喜欢在有乱石的地方藏身。因此小编每次外出垂钓芝麻剑鱼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划船到悬崖峭壁下垂钓,因为在这样的地方更适合芝麻剑鱼。并且在钓饵的选择上,荤腥的钓饵最为合适。小编每次都会提前准备一些白条鱼,先将它们的鱼肉捣碎之后再密封发酵一番,这样 *** 出来的饵料腥味十足,对芝麻剑鱼有着极高的诱惑力。
各位钓友,你们那边是否也有芝麻剑鱼呢,你们是否也曾钓获过它们呢,为了提高最终的渔获成绩,你们会选择实用腥味的商品饵料还是自制钓饵呢。如果有机会的话,也不妨尝试一下小编常用的这种钓饵,说不定就能有着意外的收获哟。
鲶鱼是“垃圾鱼”,靠吃粪便和垃圾也能活?为何在南方大量养殖?导读:鲶鱼是“垃圾鱼”,靠吃粪便和垃圾也能活?为何在南方大量养殖?
记得在小时候,更爱吃的一种鱼就是鲶鱼了。因为像草鱼、鲤鱼和鲫鱼这些鱼类,它们都是鱼刺比较多的,吃起来很怕卡到喉咙。
而鲶鱼的个头虽然小一些,但是却没什么刺,几乎都是肉,对于爱吃鱼怕鱼刺的人来说,鲶鱼是最理想的一种鱼了。
但是现在说起鲶鱼,很多人对它们是直摇头,不少人还会蹦出来一句“这是垃圾鱼,不吃”。而细问原因,他们就会告诉你们“这种鱼吃垃圾和粪便都能长大,谁敢吃啊?”
其实这是对鲶鱼的一种误解,这个锅鲶鱼也不愿意来背。如果它真的是垃圾鱼,那为何在南方还要大规模养殖呢?
①原来鲶鱼也分种类的
在过去鲶鱼很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它更是一种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鱼类。在民间还有“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的俗语,可见当地人对于鲶鱼的喜爱。
但是在后来,对待鲶鱼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让很多爱吃鲶鱼的人也是纷纷成为了“黑粉”。这是因为我国引进了埃及塘鲺,让很多人从此以后就傻傻分不清楚了。
众所周知,国内本土的鲶鱼对水质要求很高的,只在一些水质清澈的地方才有,如果水质受到污染了它们就难以存活了。
而埃及塘鲺就不一样了,它来自尼罗河,这可是泥沙很多的河流。并且这种鱼和我国的鲶鱼相比,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头大的特点。并且它的优势就是耐氧低、适应性强,并且容易繁殖。
这种鱼即便是在臭水沟里面,也真的能存活。而且这种鱼因为食性杂的特点,即便是没人投喂食物,它们也能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它们可以捕食水中可以吃的一切东西,包括动物的尸体、垃圾,还有老鼠、青蛙等活物。只要是能吃的,它们都能捕食。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自从埃及塘鲺来了以后,有些人就把本土的鲶鱼也当成了垃圾鱼,其实这完全是无辜中枪了。
②埃及塘鲺是垃圾鱼吗?
有些人说埃及塘鲺鱼是垃圾鱼,还会加上一个理由,就是这种鱼爱吃粪便,有些养殖的农民会用动物的排泄物来喂食,这样的鱼长得更快。
其实这个也是误解!
首先,爱吃粪便的鱼类可不只是埃及塘鲺,像我们熟悉的四大家鱼之一的草鱼,就也是一种爱吃粪便的鱼类。它们就喜欢吃自己的排泄物,而有些渔民养殖草鱼,也会倒入一些动物的排泄物。
其次,这些并不是直接倒进去,而是经过发酵处理的。养鱼的农民之所以会偶尔将一些猪粪、鸡粪当作饲料喂食鱼类。
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粪便是一种无毒却廉价的天然肥料,它能为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这些排泄物都是要先仅供发酵处理的,没有人会直接傻到把它们直接倒进去。
因为粪便中都是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直接倒进去鱼类就会生病、大量死亡,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这些都是提前发酵处理好了的,就如同农民将它们发酵以后当农家肥来浇庄稼是一样的。
最后,埃及塘鲺在污水中也能存活,不代表它们爱在污水环境,爱吃垃圾。
其实埃及塘鲺和我国的鲶鱼一样也是喜欢在干净水质的环境生长的,而有些之所以在污水沟吃垃圾和粪便也能存活,这只是因为这种鱼有很强的生命力。
它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吃各种东西来充饥,这也是生物的本能。所以把埃及塘鲺称之为“垃圾鱼”是不妥的。
③为何在南方大量养殖?
埃及塘鲺作为我国引进来的一种经济鱼类,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省份,都有大量养殖,并且在近些年还被当成重要的经济鱼类推广养殖,就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很高。
这种鱼和我国本土的鲶鱼相比,它有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的特点。一般埃及塘鲺养一年就能达到三四斤重,而条件好一点的两年的时间长到10公斤重也不足为奇。
同时这种鱼没有什么鱼刺,而且鱼肉也是非常鲜美的,虽然和我国本土的鲶鱼相比味道差一些,但是它的营养价值依然是非常高的。这种鱼吃起来肉质细腻,油脂丰富,并且口感滑嫩,依然是不少人爱吃的鱼类。
在南方的一些菜市场上,埃及塘鲺就是很常见的鱼类,像很多餐馆的酸菜鱼,就多数是用埃及塘鲺。
④结束语
埃及塘鲺作为我国引进来养殖的经济鱼类,它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耐低氧能力也强,再加上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受到了不少养殖的农民喜爱。
而在近些年有些养殖场的埃及塘鲺逃匿到了野外,然后它们进入到污水沟、下水道等环境中生长,靠吃垃圾和动物尸体、粪便长大,然后我们就说它们是“垃圾鱼”,其实这个是不公平的,尤其是连着我国的鲶鱼也被嫌弃,这完全是误解。
只要是市场上正规途径购买的鲶鱼,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虽然它们都叫鲶鱼,但是价格却相差甚远,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鲶鱼,俗称“鲇鱼”,四川和重庆地区称“土鲶”、“鲶巴郎”。现存的鲶鱼大约有2500种,分别属于30个科。大部分栖息在淡水中。
不过咱们钓鱼人最常见的也就这么几种,但是很多人还是傻傻分不清楚。
南方大口鲶: 外形与鲶相似,没有或者很少花纹。口裂末端达到或超过眼中部的下方。上颌须达到胸鳍基部。胸鳍刺前缘具2~3排颗粒状突起。尾鳍不对称,上叶比下叶长。可以生长到上百斤。
土鲶:即本地鲶鱼,头平扁,口大,成鱼须2对1颁须达到胸鳍未端,胸鳍刺前缘锯齿明显。两腮长有长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鱼中珍品。
一般不超过十公斤,花纹多。
本地塘鲺:这个估计都认识了吧,更大我见过一斤多的,上两斤的只是听说钓友得过,没见过,本土鱼,价格比埃及货贵差不多十倍。野生都是黄黄的。
埃及塘鲺:原产非洲,国内人工养殖的有一些逃离到江河湖泊,这个可以长到几十斤,很多人分不清这个跟鲶鱼和本地塘鲺的区别。这货黑灰色,头长一些,身上有斑纹,雌性好像斑纹淡一些,垃圾鱼,河流钓的野生味道还可以。
芝麻剑:学名斑鳠,是广西特产,但是不止红水河有,珠江流域好像都有,咱家的大的都被电完了,只有小的,已经很难钓到了。
看清楚了,这就是芝麻剑,野生河的美味的说不出,生活在清水水域,深潭或者急滩都有,喜欢藏在在石堆石洞,身材修长,跟斑点叉尾鮰不是同一回事。
斑点叉尾鮰:这个是进口货,身材肥胖,味道不能跟芝麻剑相提并论,多是人工养殖,野外有少量逃出
本人知识有限,但这几个图绝对配的准确,望广大钓友采纳,不要钓了个埃及又说是鲶鱼,其实也不能说是错,都是鲶形目,只不过相差太多。
论鲜美肉质的话我觉得都是芝麻剑之一,大口鲶和土鲶也不错,本地塘鲺看水情,水质好的就好些。
土鲫,工程鲫区别很大;鲂鱼、鳊鱼相似却不是一回事海洋鱼类品种很多,但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很多人都分不清
鱼类的种类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鱼的种类约36000多种。
我国鱼的种类3000多种;其中海水鱼类约2100种左右;淡水鱼类1000多种。
鱼类的种类具体有多少种,无法统计!因为水底的世界相对于我们来说还很陌生。
鱼类的数量一直在以每年新发现500种左右的速度增加,这么多种鱼类想要全部分辨清楚,是不可能的。
即使我们钓鱼人,最常见的鱼类,最普通的鱼类,很多钓友也分不清楚!
垂钓中最容易搞混的鱼类有6种,今天咱们聊一聊这6种鱼类都有什么区别。
一、错把工程鲫认作土鲫鱼
鲫鱼虽然是我们经常钓获的鱼类,但是很多人分不清土鲫鱼与工程鲫的区别,以至于觉得土鲫鱼怎么这么大,或者觉得大鲫鱼都是工程鲫。
这条是什么品种鲫鱼?
土鲫鱼外观:土鲫鱼鱼体瘦长,嘴唇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难免有些野生鲫鱼长得肥大。然后是看带侧线的鳞甲,土鲫鱼侧线鳞片有28或29片。
土鲫鱼口感:土鲫鱼肉质紧实,有嚼劲,烧汤鲜美,并且营养价值高,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钓鱼的朋友都喜欢食用土鲫鱼。
和土鲫鱼明显差异很大
工程鲫外观:工程鲫外观和土鲫鱼区别很小,只是它身体比较宽,背部隆起,嘴唇稍厚,靠近尾鱼鳍的鳞片稍显杂乱,养殖情况下当年鱼苗可达1公斤左右。
工程鲫口感:养殖长大的工程鲫的口感很差,一条一斤的鲫鱼红烧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肉,加热后鱼肉容散了,大家不信的话分别食用它们试试口感。
土鲫鱼、工程鲫更大的不同:首先个体差异巨大,工程鲫能够生长到5公斤,土鲫鱼1公斤就不错了;工程鲫脊背很高,土鲫鱼顺滑;工程鲫肉质面软,土鲫鱼肉质细嫩。
二、错把麦鲮认作土鲮
土鲮和麦鲮在南方很多地区比较常见,是钓友们的主要目标鱼,虽然它们长的像双胞胎,其实相差甚远。
土鲮鱼鳃后面的蓝色鱼鳞
土鲮外观:土鲮是我国本土鱼类,背部稍微隆起,腹部圆,头比较小,嘴圆钝,鱼嘴呈现天包地的结构,并且有胡须,鱼鳃后面有一条蓝色斑点,这是和其他鲮鱼更大的不同。
土鲮口感:土鲮的肉食细腻,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唯一不足的是土鲮的鱼刺比较多。
麦鲮的外观
麦鲮外观:麦鲮和土鲮体型相差不大,只是麦鲮鱼体更圆润,近似于草鱼。麦鲮鱼鳃后面没有蓝色斑点,麦鲮原名为麦瑞加拉鲮,不是我国的本土鱼类,1982年由印度引入我国。
麦鲮口感:麦鲮由于生长快,口感比较差,(话说生存速度快的鱼类口感都一般),很多钓友钓获后放流,也是因为不好吃。
麦鲮、土鲮更大的不同:麦鲮体型呈纺锥形,土鲮背部稍微隆起;麦鲮全身无斑点,土鲮鱼鳃后有颜色“纹身”;麦鲮肉质很柴,土鲮肉质较好。
三、错把鳊鱼认作鲂鱼
鳊鱼和鲂鱼在河道内不常见,钓到的几率比较少,更容易搞混,总以为都是鳊鱼,其实它们名字、外观并不一样。
鲂鱼的外观,你觉得这条鲂鱼有几斤?
鲂鱼的外观:鲂鱼的身体呈菱形,脊背比较高,鱼嘴呈马蹄形。体表颜色比较深,有黑色花纹,或者呈银灰色,个体比较大,体重能够达到5千克以上。
鲂鱼的口感:鲂鱼的口感不错,是我们平时能够吃到的鱼类,菜市场卖的比较多,并且价格并不贵。
这条是鳊鱼还是鲂鱼?
鳊鱼的外观:鳊鱼的体型较鲂鱼稍长,宽度没有鲂鱼宽,体表没有纵横的花纹,鱼体呈现银白色,鳊鱼没有鲂鱼个体大,鳊鱼更大不过3千克左右。
鳊鱼的口感:鳊鱼和鲂鱼的口感相差无几,只是菜市场售卖的鳊鱼比较少,不知道是鳊鱼生长太慢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
鲂鱼鳊鱼更大的不同点是:颜色,鲂鱼的颜色比较深,鳊鱼呈银白色;体型,鲂鱼近似菱形,鳊鱼比较长,也就是鳊鱼宽度没有鲂鱼宽。
四、错把太阳鱼认作过山鲫
过山鲫是我国的本土鱼类,太阳鱼并不是本土鱼类,它是入侵鱼类,它们两个外观差别很小,也是造成认错的原因之一。
过山鲫略呈长方形
过山鲫的外观:过山鲫身体略呈长方形,尾巴比较短,并且扁平,体表为灰色,或者灰绿色,有黑色斑点,在鳃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够让它在缺氧或者离水的情况下呼吸。
过山鲫的口感:光头个人认为过山鲫肉质口感还不错,不论是烧汤还是红烧都可以,特别是个体大的过山鲫,唯一不足的是鱼鳞太硬,不易祛除。
太阳鱼外观
太阳鱼的外观:太阳鱼听名字就知道,这种鱼色彩斑斓,鱼体椭圆形近似于罗非鱼。头胸部至腹部呈橙红色或橙黄色,背部淡青灰色,头部比较小,脊背很高,肉质很厚,另外太阳鱼原产于美洲中南部。
太阳鱼的口感:太阳鱼肉质鲜美,鱼刺比较少,尤其是香煎太阳鱼真的很美味,即使是烧汤,味道也是不错,相对于养殖的工程鲫来说,味道好太多。
过山鲫、太阳鱼更大的不同:过山鲫身体像长方形,太阳鱼有点像罗非鱼;过山鲫鳞片很难去除,太阳鱼祛除鳞片简单;过山鲫鱼刺较多,太阳鱼鱼刺较少。
五、错把埃及塘鲺认作土鲶鱼
埃及塘鲺是从埃及引进我国的鱼类,土鲶鱼是本土鱼类,它们都是无鳞鱼类,并且食性相同。
埃及塘鲺鱼,身体发黑
埃及塘鲺:埃及塘鲺鱼体长,头部扁平,鱼体表光滑无鳞有侧线。体色一般呈灰褐色,黑色,体表有许多灰白色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触须上下各2对。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在污染的水域也能生存,但是不耐低温。
埃及塘鲺鱼口感:埃及塘鲺鱼土腥味十分重,烧汤几乎无法食用,即使红烧也能吃出它的土腥味,以前流行的碳烤鲶鱼就是塘角鱼,现在早已退出烧烤舞台。
土鲶鱼身体偏黄或者暗黄,有花纹
土鲶鱼外观:土鲶鱼体表光滑无磷有粘液,嘴大,嘴内有细齿,体表有花纹,外观呈淡黄色或者黄褐色,幼鱼胡须3对,长大后逐渐退化,成鱼须2对,耐低温,分布比较广泛。
土鲶鱼口感:土鲶鱼味道非常好,有句俗话叫:“鲶鱼烧茄子、馋死老爷子”,说的就是鲶鱼的美味,鲶鱼红烧的时候肉质细腻,鱼刺很少,口感非常好,只是被塘角鱼稿臭了名声。
埃及塘鲺鱼、土鲶鱼更大的不同:首先颜色,埃及塘鲺鱼颜色较深并且发黑,土鲶鱼颜色偏黄,暗黄,身体有花纹;塘鲺鱼触须有8个,土鲶鱼触须4个(6个触须的是另外一个品种);埃及塘鲺鱼土腥味很重,土鲶鱼土腥味较轻。
六、错把牛尾巴认作昂刺鱼
昂刺鱼比较普通,钓友们经常钓到,但是牛尾巴数量比较少,其中“黄河牛尾巴最为出名”,它们小时候个体相差不大。
昂刺鱼也叫嘎牙鱼
昂刺鱼外观:昂刺鱼无鳞,体表偏黄,或者暗黄色,头大嘴大,身体两侧以及背部有骨刺,肚子大,并且骨刺有轻微毒性,几乎没有钓友不被它的骨刺扎过,被扎后的痛苦令人记忆犹新。
牛尾巴外观:牛尾巴也是无鳞片,有3根骨刺,嘴大,身体为黄色,或者黄褐色,身体细长,看起来很瘦,光头曾经钓获过50几公分的牛尾巴,但是重量没有,因为太细长。
牛尾巴身体细长
昂刺鱼口感:昂刺鱼的口感非常不错,红烧的时候鱼肉结实,烧汤的时候鱼汤鲜白,味道非常不错,昂刺鱼即使是养殖的价格也不低。
牛尾巴口感:牛尾巴口感和昂刺鱼相差并不大,最起码光头吃不出来,但是牛尾巴的价格太贵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它们的价格几乎相差一倍。
昂刺鱼、牛尾巴更大的不同:昂刺鱼比较肥壮,肚子大,牛尾巴身体纤细,肚子很小;昂刺鱼河道内分布比较多,牛尾巴比较少见,通过它们身体的长短,一眼就能分清。
不管什么鱼,吃的时候才知道好吃不好吃
综合:由于鱼类的种类很多,不管是我们钓鱼的时候,还是购买鱼类的时候,很多鱼类都容易搞混,这些只是经常见到的鱼类,不常见的鱼类,更容易搞混!这些鱼类你都能认识吗?
这是光头对于6种不容易辨别鱼类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注:口感方面只是光头钓食用中的口感,仅代表光头自己的口味,另外你分辨哪种鱼类?你觉得哪一种鱼类口感好一点?
?
乡下水田捕获“怪鱼”,有点像乌鱼,钓鱼高手却称是“鱼中珍品”今日,钓友“笑对沉浮”分享了他在邛崃一水田里捕获的“怪鱼”,有点像乌鱼,但颜色不像。钓友“笑对沉浮”称,这条“怪鱼”是他昨天在邛崃一水田里无意捕获的,有7、8两重。当时还以为是条乌鱼,结果发现这货只是体形有点像,但体色跟乌鱼完全不沾边,“这条鱼生命力极强,昨晚在田里捕获该鱼后放在箱子里(无水),带回家后还活蹦乱跳的。现在还养在家里的盆子里。”
钓友“笑对沉浮”说,今日上午他将该鱼的图片钓鱼群里,让钓友们辨认。有钓友称该鱼为“变异”后的鲶鱼,也有钓友称该鱼是狗鱼、龙鱼等,都被一一否认。后来,一位钓鱼高手认出了该鱼为山斑鱼(月鳢),有“鱼中珍品”之称,运营价值丰富。
至于什么是山斑鱼,小编网上查询了该鱼的资料。山斑鱼学名叫月鳢,俗称七星鱼、花星鱼、花星鱼、点秤鱼、中公鱼(各地叫法有所不同),是鳢科鱼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渔获图片
它被称“淡水鱼之王”鱼肉自带芝麻香,因长得像鲶鱼,常遭人嫌弃现在大多数人每餐都会做肉吃,除了猪肉,吃的比较多的还有鱼肉,鱼的品种有挺多,不知道大家都有吃过哪些品种的鱼呢?今天小编要来给各位介绍的鱼属于广西特产,学名叫芝麻剑鱼,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淡水鱼,目前我国数量十分稀少,它全身无鳞,因身上有芝麻状斑点,体型似剑而取其名。芝麻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喜爱。现在市场上的芝麻剑鱼卖到了100元到150元左右一斤,甚至更贵,但是此鱼目前暂不能人工繁殖,所以养殖的人甚少。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具体了解下这种珍贵的芝麻剑鱼。
一、关于芝麻剑鱼
芝麻剑鱼是广西的特产鱼,肉质鲜嫩,味道很鲜美,还曾是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在西江更被视为当地名贵鱼类之一,享有“淡水之王”的美誉。芝麻剑鱼刺少无鳞,口感极佳,是做漓江啤酒鱼的上等鱼类。这种鱼能长很大,比较常见的在两公斤左右,大些的有五到十公斤,更大的能长到十五公斤。
二、芝麻剑鱼的营养价值
芝麻剑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还能健脑,消化不良的朋友很适宜吃。这种鱼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能够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想减肥的朋友可以放心吃。另外,芝麻剑鱼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很高,还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三、芝麻剑鱼的垂钓技巧
芝麻剑鱼大多在地下暗河与地上明河交接的水域里活动,天暖时就会到明河游弋找食吃,天冷就会游到洞河里,这些地方都能钓到这种鱼。常用的钓法是双钩卧坠底钓,钓饵荤素都可以,青虫地蚕更好。
四、芝麻剑鱼的市场价格
目前芝麻剑鱼的市场价格是100-150元一斤,由于不能人工繁殖,捕捞量较少,数量少,价格比较贵。(此价格仅供大家参考)
五、芝麻剑鱼的养殖前景分析
1、芝麻剑鱼本身自带香味,肉质更鲜美,营养价值也高,属于很珍贵的一种淡水鱼。目前在一些高档饭店里才能见到芝麻剑鱼的身影,价格很是昂贵。这种鱼因前些年没有成熟的养殖技术,不能人工繁殖,人工养殖很少,甚至基本没人养殖。现在随着养殖技术的慢慢升温,人工饲养的也续渐变多了。
2、芝麻剑鱼养殖成本较低,主要是租池塘养殖为准,投入成本主要是,池塘租金一年1500元/亩,鱼苗以手拇指大的0.8元/尾,亩投入10000尾即8000元。由于芝麻剑鱼从投养到出塘需要12个月,所吃食物复杂,与塘鲺鱼、埃及鱼、鲶鱼等肉食鱼的食物相同,但也不排除饲料喂食,所以杂食与饲料各投半,一年饲料费用投入大概需40000元左右,其杂食物费用为10000元/年。最后,总成本加起来也就是59500元。由此可见,芝麻剑鱼亩投入成本不算高,因此养殖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六、芝麻剑鱼少有人养殖原因
芝麻剑鱼因无法人工繁殖,且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对地域选择也很有讲究,因此很少有人养殖,不过在养殖过程中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靠养芝麻剑鱼发家致富的,毕竟鱼价格很高。芝麻剑鱼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不容易面临生存困境,离开水里也能生存一段时间,有数据表明,无水状态下,芝麻剑鱼能存活9小时甚至更久,这也是少有人养却还有存活量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我们买的鱼都在几元一斤,贵的也就十几元一斤,像芝麻剑鱼这么贵的普通人也难吃得起,如果有住在广西那边的朋友,倒也可以尝试去河里垂钓。芝麻剑鱼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它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很适合怕增肥又爱吃鱼的朋友吃。现在市场上芝麻剑鱼虽说价格很高,但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因此如果不担心它不能繁殖的弊端,且给予适宜的水质与地域等来人工养殖,养好了还是比较赚钱的,但需要做一定的准备,大家有想法养吗?你们是否吃过芝麻剑鱼呢?
扩展阅读:长江面临无鱼之困,国家实施“十年禁渔令”,都有哪些影响? - 惠农网
同样是吃人的鲶鱼:为何印度巨魾濒临灭绝,欧鲶却因被遗忘而泛滥巨物是每个钓鱼人共同的梦想,但是对于国内的钓友而言,想钓到大鱼实在是难事,一年也未必见到一回,这主要是和整体的环境有关。也没办法,谁叫咱们没资源呢!但国外的资源也是良莠不齐,话说作为经常出巨物的鲶鱼家族,其在印度和欧洲,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命运,前者濒临灭绝,后者泛滥成灾,巨物之间的较量就是这么戏剧性。
有关鲶鱼的一些常识
鲶鱼又叫做鲇鱼,其它的名字有: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鲇形目的一种鱼类。鲶鱼给人的之一感觉是比较吓人,因为它们长得长长的,有点像蛇,周身无鳞片,体表还分布着众多的黏液,看着又比较恶心。
鲶鱼的头部扁平且大,嘴巴也大,进食的时候通常是吞食的,满嘴的细牙主要是防止猎物逃脱用的。背部呈黑灰色,肚子白白的且大,非常能吃贪吃。一般的体型主要以小鱼和小虾为主食,大点的时候就吃蛙类或者贝类。
鲶鱼的眼睛比较小,基本上失去了视觉的能力,也正是如此,它们通常在白天的时候躲起来,只有在晚上和阴天的时候出来觅食。而觅食也是采取伏击的方式,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而它的胡须就是用来感知猎物和味道的,完全代替了眼睛,也帮鼻子分担了任务。
它们通常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过冬。鲶鱼的生存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很脏的水里也能生存下去,在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的时候长得很快。
除了南极等极端寒冷的地区,全世界其它地区基本上都有鲶鱼的分布,而且海里面也是有鲶鱼的。虽然同样是鲶鱼,但是每个鱼种之间的个体大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小的鲶鱼叫做寄生鲶鱼,成鱼小于1厘米,也是最小的脊椎动物。而更大的鲶鱼要属印度的巨魾和欧洲的巨鲶了,但是同样是巨物,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濒临灭绝,一个泛滥成灾。
印度巨魾濒临灭绝
说到印度,大家之一想到的就是恒河,当然里面也是有很多鲶鱼的,但是和巨魾不是一个品种,巨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其中以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的大卡利河最为著名。
巨魾的出名一方面是由于巨大的体型,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名声太坏,因为巨魾已经喜欢上吃人肉了,很多袭击人类的事件接连发生,也都被报道了出来,而且历史还比较久远,它已经被指控一系列的攻击人类的罪行。
时间可以追溯到1988年,一名17岁的尼泊尔男孩在大卡利河洗澡时,被一个神秘水怪突然拖入水中,死于非命。3个月后,另外一名小男孩也同样遭到袭击,他的父亲却只能在一旁无助地看着他在水中消失。2007年,一名18岁的尼泊尔男孩同样遭遇不测,据目击者称,这个神秘的水怪就像一个"加长版的猪"。
其实目击者口中的水怪,就是巨魾,属于一种巨型的鲶鱼,也被叫做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它们体型巨大,外貌奇特,是世界上更大的一种热带淡水鱼类,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口须基部扁平,向外扩出一个半弧,好似嘴唇边上延伸出的两把镰刀。
巨魾吃人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的习惯也是印度人培养出来的,原来印度教徒众多,并流行水葬,而这些尸体沉入河中就成了巨魾的食物。长此以往就产生变异,对人肉形成了依赖性,对于水中游泳洗澡的人类发起攻击也是常事。
正因为巨魾犯下了众多的罪行,使得它们的名声越来越坏,也招致了人类的捕杀,越来越多的巨魾被发现并被杀死。著名生物学家杰瑞米.韦德曾经就钓到一条巨魾,重73公斤,长度将近1.83米,有传言它能长到2.5米。现如今巨魾已经非常稀少了,尤其是体型较大的巨型巨魾已经濒临灭绝。
欧洲巨鲶泛滥成灾
欧洲巨鲶,学名叫做六须鲶鱼,外表和正常的鲶鱼没什么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放大版的鲶鱼,嘴里的牙齿也多达几百颗。而头部的6根胡须是捕猎的更大利器,它们就像雷达一样能够探测到水中任何的信息,因此遍布欧洲的大湖以及水流不急的河流。
欧洲巨鲶也属于底层鱼类,平时不动声色地潜伏在靠近河岸的地方,当水面有动静的时候就迅速上浮捕猎,它们会先划动胸鳍,制造出漩涡让猎物失去方向,然后张开巨嘴,像吸尘器一样把猎物全部吸进嘴里,有点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
但是欧洲巨鲶和印度巨魾一样,也有着吃人的传说,甚至可以追溯到15世纪前。2008年柏林的一处湖中发生了巨鲶攻击浅水处游泳者的事件,而俄罗斯抓到了一些巨鲶,并在它们的胃里发现人类的残骸。
但很多专家认为鲶鱼吃的只是人类的尸体,而这些尸体在被吞下前就已经被淹死了,但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巨鲶有护卵、护巢的生活习性,如果有人在其周边游泳,那么肯定会被攻击到,这也为巨鲶吃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14年9月,两名钓鱼爱好者在西班牙埃布罗河,钓获两条巨大的鲶鱼,经过测量,体长分别为2.15米和2.14米。
2015年4月20日,两名波兰渔民在奥得河,捕获一条巨型鲶鱼,长约4米,重达200多公斤。 剖开鱼腹后却发现一具尸体,以及德国纳粹时期的金属材质的军章。经过研究,这名军官死于75年前德军侵略波兰时期,而巨鲶的寿命可以长达80年之久。
欧洲人不习惯吃淡水鱼,而鲶鱼的肉水分太多,土腥味太重,寿命长身体就会有重金属的残留,因此也没有吃鲶鱼的习惯。
但是鲶鱼一点也不挑食,生长速度也很快,在河道里基本上处于无法无天的状态,所以在没有任何天敌的欧洲,巨型鲶鱼泛滥成灾,再加上有吃人的传说,一度令当地人非常头疼。
而优异的环境使得鲶鱼处于被半遗忘的状态,经过长年累月的进化,有的欧洲巨鲶鱼还发生了基因突变,甚至长出金黄色的皮肤。
彭山沙凼钓获“怪鱼”,竟是乌兹别克斯坦大鳞鲃鱼,肉质适合烧烤今天,彭山一沙凼承包人分享了近期渔情,并表示有钓友钓到条“怪鱼”。钓到条“怪鱼”?该沙凼承包人表示“怪鱼”重量在1斤左右,全身有银白色鳞片,身体狭长,有像鲶鱼一样有胡须,模样稀奇跟本土淡水鱼形貌迥异。承包人说,沙凼靠近岷江,以前是没有这种鱼,不过前段时间岷江涨水后,沙凼开始能钓到这种鱼,“估计是涨水后游进来的。”
沙凼钓获大鳞鲃鱼
随后,该承包人给小编发来了“怪鱼”图片,眼尖的小编之一眼认出该鱼为大鳞鲃鱼。为何小编会认出该鱼为大鳞鲃鱼?因为小编已早与该鱼打过“交道”,也见过不少该鱼图片。去年7月份,有钓友在仁寿黑龙滩水库钓获不少该鱼,因为长得细长,当地人称之为“棒棒鱼”。至于是什么鱼种也众说纷纭,后面小编通过咨询鱼类专家后得知,该鱼为大鳞鲃鱼,原产自乌兹别克斯坦。
沙凼图片
什么是大鳞鲃鱼?可从《湖北日报》此前报道,可了解一二。报道显示,大鳞鲃又称银雪鱼,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是当地贵重的大型经济鱼类。该鱼养殖技术要求低,养殖成本与我国四大家鱼相当,经济效益好。其肉质特别适合于烧烤,是优质旅游休闲食品。
去年黑龙滩水库钓获的大鳞鲃鱼
另据《渤海早报》此前报道显示, 2003年中国水产科学院首次将大鳞鲃鱼引入我国,并进行繁殖、推广养殖。至于岷江为何会有大鳞鲃鱼?小编判断可能为有养殖场养了该鱼,后面因涨水等原因“逃逸”出来到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