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一张财新编辑部通宵赶工最新一期杂志的照片曾在网上流传。那时,正是传统媒体与公众的“蜜月期”。
无论是《财新》《三联生活周刊》等纸刊被疯狂买断,还是微博上争相传播深度报道,抑或是媒体之间的齐心接力——都像是“流量为王”时代传统媒体的一次“回光返照”。
就像硬核科普的回形针也会因一条《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全网刷屏一样,疫前期武汉 *** 的应对失措,全国上下的焦虑恐慌,使所有人都陷入了对真相的极度渴求之中。
无论是否赞同媒体立场,无论是否在乎纸媒的死活,公众都在共同的危机面前放下了成见,在官方新闻之外,只能依赖这些硕果仅存的传统媒体从现场发回一线消息。
然而,一旦疫情的乌云逐渐从人们头顶散去,同仇敌忾的注意力重回琐碎日常,两个月的“蜜月期”就迅速画上了休止符。
正如做書在之前的文章《 *** 暴戾之下,纸媒会成为“看客”的避难所吗?》中所写:“像一只火柴被短暂地被擦亮,只为照亮真相的火光很快熄灭,我们重回疫情前的舆论环境中。”
关于媒体是否歪 *** 、崇洋 *** 的立场争论,盖过了对于事实的追求。财新等媒体在疫情前期积累的信任和权威,在一次次质疑声中逐步瓦解。
昨天,引爆舆论的《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则给了财新最为沉重的一击。这篇将单方面说辞以非虚构手法照单全收,在导语中先入为主为案件定性的报道激起了民愤。
而记者在朋友圈对于受害者的恶意猜测,自恃真理在握与公众战斗的姿态,更是让稍有良知者义愤填膺。
这篇报道背后不只是一个专业伦理严重缺失的记者,责任编辑与内部流程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曾经视财新为国内媒体骄傲的人,也不能不扼腕叹息:一向以专业严谨著称的财新何以会大失水准,新闻专业主义何以会沦落至此?
已经有不少媒体同行、传播学者从新闻专业主义分析过这篇报道。即使母女拒绝接受采访,但全篇基于男性视角的单向讲述,纵然有警方、社工、律师、法学专家等第三方声音,记者还是不知不觉间沦为了一方的“传声筒”。
不仅如此,新闻专业主义并不是评判这篇文章的唯一准绳,在此之上还有新闻伦理和人性的善意。
正如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常江所说:“对专业程序(比如信源的平衡性、语言的客观中立等)的部分舍弃,必须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善’的标准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专业程序上有问题的报道,我认为南风窗那篇可以接受,财新这篇绝不能接受的原因。”
然而,无论是记者的朋友圈,还是随后通过朋友的进一步回应(“基于新闻专业主义,她还是基于掌握的事实和证据,客观地写了那篇报道。纵使鲍毓明是 *** ,也需要还原事实”),都能看出这种“拒不认错”源于其将探求真相视为压倒一切的天职。
如果说在疫情期间,记者的这种“使命感”与公众达成了高度一致。那么如今不顾舆论执意还原自以为的真相,却与汹涌的民意迎头相撞。由于专业能力与客观原因,记者又没有能力还原更全面的真相,结果就沦为了对冲现有报道的“舆论弱者”的代言人。
虽然财新的报道也挖掘出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但整篇报道却是以“缺爱小女孩寻爱”而不是以“成年人 *** 未成年少女”的角度写的。用@编辑下山 的话说“细节倒是没有问题。但是完美展示了什么叫方向错了再努力也白搭。”
很有可能,一向以政经、商业报道见长的财新,多数时候都和公众利益高度一致,遂有了民意代言人的天然自觉。而新闻专业主义傍身、离真相更近的记者有一种独立于民意的“我独醒感”,却忘了自己也会有习焉不察的偏见,自己采访到的不一定就代表真相。
而且,媒体同行之间在同一事件上的暗中较劲,也使记者很容易陷入追求“另一个版本”,乃至于追求“反转”的偏执之中,忘了在“真相竞赛”之上尚有社会伦理与法律问题。
从这篇报道的顺利出炉到《他们打满全场》的杂志封面,也可以看到财新的自身规范中可能过多强调了新闻主义,而忽视了性别伦理和专业伦理。
正如没有从不犯错的人一样,在新闻史上从不犯错的媒体也不存在。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篇报道抹杀财新在疫情期间的所有努力,毕竟它的专业、深度和持续性业内外有目共睹。
但这篇报道透露出来的价值观问题,却将会使财新日后的每一篇报道都会伴随着一丝裂痕,除非内部愿意全面反思检讨。
一家媒体赢得信任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但一篇报道可能就使这一切化为乌有。同样,对一家媒体彻底失望可能很容易,要再找到一家值得信赖的媒体却难上加难。
当媒体行业已经支离破碎、溃不成军,我们与其抓住一点将一家媒体批倒批臭,不如保留一种相对专业的声音,保留一块哪怕偏狭的真相拼图。
什么是PMI,6月宏观数据传递了哪些信息?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了解经济的运行情况对于投资者、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至关重要。而PMI指数作为测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够提供关键的经济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走势和商机。
近期,6月份的官方PMI与财新PMI相继发布——
官方PMI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环比上升,比上月增加4个,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改善。
财新PMI数据显示,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0.5,较5月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作为重要的宏观指标,PMI指数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何成为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好好梳理一下。
备受关注的PMI指数具体是啥?
PMI是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的简称,中文含义是采购经理指数。这一指数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月度综合性指数,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
PMI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分别反映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变化趋势,及企业经营活动多个侧面的运行情况。
我们从财经新闻中看到“6月PMI指数为49%”,这里面的49%是指PMI的值,PMI 取值范围在0至100%之间,50%为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高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扩张;低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收缩。
相较CPI、PPI、GDP这类统计数据,PMI有很多优点,作为一种先行指数,能够更加及时地显示经济变化的趋势和范围,预测经济拐点。
从发布时间来看,PMI的发布更加及时。官方PMI常在每月月底公布,前文提及的GDP等数据则通常在下个月的中下旬才能公布。
从反映的信息量来看,PMI指数在计算中就考虑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诸多要素。以制造业 PMI为例,它由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原材料库存 5 个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
其计算公式为:PMI= 新订单 ×30% + 生产 ×25% + 从业人员 ×20%+(100 -供应商配送时间 )×15% + 原材料库存 ×10%,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生产情况。
基于以上优势,PMI指数被广泛用于监测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一方面, 通过对当前和历史数据的比较,PMI可以为研判宏观经济运行的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出发,PMI 的细分指标可以从行业、规模和生产经营环节等不同侧面反映经济变化情况,辅助企业经营决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官方PMI与财新PMI有何区别?
如开头我们提到的,目前市场主要关注两个PMI指数,一个是由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合作完成的官方PMI(中采PMI),另一个是由财新传媒与英国研究公司Markit集团共同编制发布的财新PMI。
两者通常相继发布,但数值往往并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的统计样本、样本企业规模、行业分布不同。
结合各家研究机构的普遍预测,官方PMI的统计样本大致为3000-3200家,覆盖了大、中、小型各类企业,所统计的企业遍及全国;财新PMI的统计样本大致为400-650家,主要覆盖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较多,统计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从统计数据的录入来看,前者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落实,具有一定的官方性和强制性,而且各级统计调查大队会审核,数据更加完整、准确。而财新PMI由商业机构HIS Markit操作,企业是自愿的,数据完整性或受限。
因为统计样本和地域的原因,相对而言,财新PMI的波动更大一些,两者的数值也常出现背离的情况。
传递出哪些信息?后市怎么看?
综合来看,6月份PMI与5月相比改善不明显,经济复苏发展的基础仍需巩固。不过,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与不断落地的各项政策,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市场中正在酝酿的积极因素。
6月以来,其他各项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6月16日的国常会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6月29日的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
市场普遍预计,更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可能正在路上,后续政策的落地情况将影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此外,更为重磅的是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以往经验,此次会议在全年经济工作安排和部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博弈或将增加。
从市场环境来看,目前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历史低位,以股债收益率差值衡量的指标来看,该指标目前已经逼近运行下轨位置,表明投资者风险偏好降至低位。
在资金方面,虽然本月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压力,但总体来看,外资依然在流入中国股市。截至6月30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余额1.91万亿元,较上个月增加140亿元,行业上看,北向资金6月增持的行业主要包括家电、消费电子、汽车整车、文化传媒等。
6月北向资金流入超140亿元
数据来源:iFind
历史告诉我们,市场总是充满了波动和循环。回顾过去的底部,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在经历一番曲折后迎来了新的复苏。就像自然界万物皆有周期一样,市场也有其低谷和高峰。
当市场走势偏离极端时,可能意味着即将修复的机会即将到来,坚持信念,相信在黑暗的背后总会迎来黎明的到来,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增长,这或许能帮助我们度过难熬的波动时光。
本期的焦点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投资顺利,我们下期再见。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企业乐观度10个月来更高【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1月3日,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12月中国财新制造业景气连续第五个月收缩,收缩程度环比上个月略微扩大。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连续两个月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两者数据差距持续扩大。
中国财新制造业PMI
数据显示,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9.0,较11月的49.4回落了0.4个百分点,延续8月以来的收缩态势,但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全球经济指标(Trading Economics)网站显示,国外经济学家普遍预测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值介于48.0和48.8之间。
财新分析认为,导致12月制造业PMI下行的因素是新订单加速下降,降幅虽小,但已是3个月来最显著;受疫情因素影响,国内需求相对疲软,而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需求降速较11月加剧。
财新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
与新订单一样,制造商的采购活动在12月也加速放缓,并创下4月份以来的最快速度。与此同时,采购库存和成品库存均进一步下降。
生产需求萎缩导致用工数量进一步下降,但降幅略低于11月份。不过,企业仍表示产能压力轻松,积压工作量4个月来出现第三次轻微下降。
价格方面,企业平均投入成本较12月仅轻微上涨,部分企业表示一些原料(尤其是金属)有所涨价,但为了提升竞争力和争取新订单,制造商继续小幅下调产品售价。
相较财新PMI数据,国家统计局12月31日公布的12月制造业PMI录得47.0,下降1.0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下行,已降至2020年2月以来更低水平。而全球经济指标(Trading Economics)网站显示,国外经济学家此前普遍预测12月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值会反弹至48.0和49.5之间。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告诉观察者网,这两数值经常呈相反走势。历史上,原因其一是企业类型统计存在差异,财新PMI统计样本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而国家统计局PMI则多为大中型企业,因此两者走势差异反映了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景气度的差异。不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46.4%和44.7%,中小型企业状况比大型企业明显更为糟糕,但更为反应中小企业的财新PMI值却更高。
*** 智库学术委员、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则向观察者网表示:
这两个月财新与官方从趋势来看,财新与官方PMI呈现出一致性走势。财新PMI主要反映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从数据来看,后期来看,随着形势逐步好转,消费有望复苏并逐渐对生产形成正反馈,后期制造业形势有望回暖。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7,预期48,前值48。经济景气程度继4月后二次探底,并触达全年更低值。从规模数据看,大、中、小企业全面收缩;从分项上看,生产、内需、外需全面收缩。官方PMI连续两个月低于财新PMI,这种差异表明:在整体制造业景气度处于收缩区间下,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景气度中的悲观因素正在缓解,之前中小企业的阻力很大程度上在于疫情对于生产、运输、需求以及企业信心的抑制。
此外,两个指标的样本区域存在差异,财新PMI多为东部沿海,而国家统计局采的是全国整体;董琦认为,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恢复速度明显快于低线级城市和我国内陆地区。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疫情对企业产需、人员到岗、物流配送带来较大影响。12月份,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56.3%反映受疫情影响较大,高于上月15.5个百分点。
构成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值的11个指标中,有8个较11月下跌,其中跌幅最显著的是供应商配送时间,由46.7再降至40.1,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持续延长。
财新数据也显示,供应商供货速度连续6个月下降,交货延误率较11月有所好转,但物流受到的影响仍然显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继续下降,由上个月的47.4%降至44.8%。财新制造业就业指数较11月则是略微的反弹,不过依然低于荣枯线。
财新制造业就业指数
降幅更为显著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由46.7降至41.6,与制造业PMI一样也降至2020年2月以来更低水平,凸显了疫情对于人们外出消费的抑制性影响。
国家统计局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不过展望未来,企业对未来一年生产前景的信心增强,财新制造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升至2022年2月来更高值;财新采访的制造业企业普遍预期产量会随疫情好转和市况改善而增加。而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多数制造业企业也认为,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后期市场走势有望回暖。
财新制造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
潘向东向观察者网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地生效,预计2023年1月起PMI各项指数将出现明显积极的改善。与此同时,近三年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疫情进一步催化了人工智能、物联网、5G 以及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的研发进程。展望未来,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将引领投资增长。预计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产业优化升级、“专精特新”等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产业政策将继续释放效能,加快国内新旧动能转换,将利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董琦则认为,考虑到全国各地疫情达峰时间差,以及春运可能带来的二次感染,预计疫情对23Q1的影响仍将持续,Q2经济回升,不过经济预期“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从招工前瞻指数来看,企业预期最差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12月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为52.1,较上月的48.2上升3.9个点。而企业也普遍预期随着疫情峰值过去,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将有望逐步回归正常。
中国12月财新服务业PMI 53.1,经营活动与新业务总量皆加速增长2021年底,我国服务业表现强劲,经营活动与新业务总量皆加速增长。
1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财新服务业PMI从11月的52.1升至53.1,显示2021年底服务业经营扩张势头加强。最近4个月来,服务业产出持续增长,而且当月整体增速可观。
总体而言,12月新产品发布和销售增长,带动经营扩张,服务业供求持续恢复。
外需上看,服务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与前月基本持平,外需保持平。
随着市场的恢复,服务业就业有所增加,积压业务量较上月有增无减。
经营活动和新订单量持续向好12月,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连续四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
在经营活动量上升的企业中,普遍提及的原因是市况改善,新产品发布和销售增长,带动经营扩张。
不过,也有企业表示局部发散的疫情对经营仍有不利影响,抑制了新订单增长。部分服务业企业还反映,新接海外订单进一步增长,但增速与此前两月相近,小幅增长。
对于未来12个月经营活动的前景,中国服务业界虽然保持高度乐观,但整体信心度较11月减弱,疫情仍是企业担忧所在。12月,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不仅显著低于长期均值,还创下2020年10月以来新低。
就业增速趋缓,成本增速降低随着市场的恢复,服务业就业有所增加,虽然增速仅算温和,但已是5月份以来最显著的增长。
与此同时,由于就业增加幅度有限,就业指数显著低于经营活动和新订单指数,积压业务量较上月有增无减。
服务业平均投入成本也继续上扬,不过增速有所放缓。企业普仍遍提到原料和用工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服务业收费价格在12月仅见小幅上升,加价速度轻微放缓至4个月来更低。加价原因普遍是成本上扬,成本传导至终端产品。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博士对PMI数据解读称:
2021年12月,经济景气度恢复,制造业、服务业供求改善,通胀压力缓解,但就业市场依然承压,经济基础恢复不牢固,企业乐观预期有所减弱,疫情的反复以及海外需求仍是不稳定因素。稳经济将成为2022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0 重回扩张区间9月1日公布的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0,较7月回升1.8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PMI录得49.7,高于7月0.4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最近三个月连续攀升。
本文源自金融界
郑眼看盘 | 财新PMI下滑,A股稍跌每经记者:郑步春 每经编辑:赵云
本周二A股震荡盘整,各大股指以小幅下跌为主。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290.95点,仅下跌0.09点。深综指跌0.37%,创业板综指跌0.43%,科创50指数微涨0.07%。全A成交额9576亿元,再度跌破了万亿大关。
北向资金周二净买入48.54亿元。由北向资金全天动向看,早盘时段一度呈净流出状态,但持续时间不长,至10时之后即转为净流入状态。北向资金动向应与上午内地公布的经济指标相关。
上午公布的财新7月份制造业PMI录得49.2,落在50荣枯线下方,明显不及预期的50.3,亦远逊于6月份的50.5。
与前一天公布的官方PMI数据好坏参半相比,上述财新数据显然是相当令人失望的,这不仅压制了人民币汇率表现,可能也一度影响了北向资金的买入意愿。这几天北向资金流入量颇大,周二虽然仍然呈现净流入状态,但流入量骤降,这应该就是受到上述经济指标表现不佳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方面,在A股开盘时段,离岸人民币汇率急速贬值,至A股收盘时大约贬0.36%至7.17。港股表现相对稍好,上午港股恒指曾一度涨1%以上,但其后跳水,全天多数时间呈弱势,收盘时恒指跌0.39%。
由A股盘面看,超导概念、钢铁、电力、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型城镇化、医药电商、零售、中药等板块跌幅居前。另外,有“牛市旗手”雅号的券商股涨停的家数进一步减少,只有财达证券涨停,其余大多表现较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券商股整体上涨跌互现,但权重的券商股表现却明显较弱,比如市值排前十大的券商股竟然无一上涨,全部下跌。券商股如此表现一般暗示了市场资金量可能不是很充沛,或者说市场的“活跃”度不高,这应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决策层之前提及资本市场“活跃”,各具体执行部门自然就会跟进执行。这几天有关部门释出了“增强中长线资金入市比例”信号,然而这暂时还不足以令市场兴奋。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投资者感到无法判断股市融资额上限,便不会对“增强长线资金入市”感到过度兴奋。
个人觉得资本市场固然得注重效率,但更得注重公平,市场不能一味重融资,也应考虑投资者回报。也只有当投资者感觉到被公平对待时,才会愿意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届时市场自然就会“活跃”。世界上任何一个股市都是由不成熟慢慢走向成熟,在消费已成为提振经济关键因素的当下,个人觉得股市其实已经到了“化蛹成蝶”的时间节点了。
大盘虽然缩量至万亿级别之下,但这样的量能仍相对可观,只要未来几天能再度放量上攻,那么走势仍然不坏。操作方面,我仍建议投资者持股,因毕竟高层已点明了股市方向。当然了,经济指标偏弱或许会使得股指上行的难度有所增加,但如果有关方面在股市的制度建设方面能出台更具针对性措施,那么A股应该就能克服这一不利因素。
最近有关方面“全力拼经济”的迹象已相当浓了,其后续效应会有个时滞。7月经济指标未能做出反应,不等于说更晚些的经济指标就不会做出反应了。股市一般会提前经济周期两三个季度,如果股市现在就先行上涨,应该也能说得通。
每日经济新闻
财新《中国改革》杂志原执行总编辑、渡过公号创办人张进去世张进治丧小组12月5日通过“渡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今天万分悲痛,渡过创始人张进老师离开了我们。渡过失去了奠定我们使命和事业的创始者、一位探索抑郁生态疗愈体系的引领者。
张进治丧小组表示,张进老师曾经讲到:“渡过被需求推动着,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这是所有渡过人共同的使命。张进老师的精神永远激励大家,我们会坚持他未竟的事业。张进老师的后事,正进一步同各方协调,有消息会及时通告。
公开资料显示,张进是资深媒体人,曾在工人日报社、《财经》杂志社工作。他是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是财新传媒团队核心成员,曾任财新传媒编委、财新《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
张进是“渡过”公众号创办人。他曾在“第八届健康中国论坛”上,凭借《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获得“健康中国年度十大风尚人物”。他的《渡过2》获得健康论坛2016年度十大健康图书奖和十大人气图书奖。
张进也曾是抑郁症患者。他的之一本《渡过》详细记述抑郁症的相关问题以及大量案例,现身说法自己抑郁症治愈的经过。
千亿信托窟窿背后的四川商帮圈子小,很多事情只能在知识星球里隐晦暗示。财新周刊新发了一篇《信托生死局》,那么我就默认,目前已经可以公开八卦了。所以,结合自己的了解,聊聊涉事的四川商帮吧。
(一)谁有风险?
在安信和川信爆雷后,银保监会给各地监管局下了通知,对融资类信托进行总额压降。少数风险较高或前期激进的信托公司则予以叫停。
根据财新披露,目前已经被叫停融资类信托的公司有ZR,MS,CA,GD等。这个“等”字,据我了解,还有至少两家,同样属于被爆出项目踩雷的网红信托公司。
再之前,大约在今年二季度初,路边社消息,监管对信托公司的风险等级进行了内部的非公开评定。想不想知道,哪几家属于低风险这档?哦,不可说。
(二)四川商帮的故事
安信信托实控人高天国,四川阆中人;四川信托实控人刘沧龙,四川达州人;C信托实控人W先生,成都W董事长。
2017年,四川信托给成都W做了一笔10.8亿元的融资。
已经烂尾的天府星汇项目,最早就是W先生的项目,后来于2017年 *** 给了Y先生。而Y先生是安信高天国和川信刘沧龙的朋友。
也正是这个已经烂尾的项目,坑了川信39亿,坑了安信29亿。目前这68亿下落不明。
安信信托实控人高天国事后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和这群四川商帮掺合在一起:自己啥好处没捞到,反而把安信也拖下了水。
对了,2017年是个非常关键的年份。在这一年,W先生入主C信托,五道口系从C信托退出。
南国的供应链信托,也是找C信托发过产品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安信和川信已经爆雷了,下一家是谁?
(三)悲伤的故事
不管是安信信托还是川信信托还是C信托,互相给对方大股东做融资的事情早就在圈内传开了,我也在知识星球里反复暗示过。
可是,安信和川信的爆雷,并不是什么值得幸灾乐祸的事情。就连C信托,目前也得到了信保基金的支持。
曾经火热的P2P有过整个行业大爆雷的经历,据说有大几千亿的巨坑。但是,P2P的所谓爆雷,没有金融牌照却搞非法集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P2P的那些实控人,普遍存在套取资金用于个人吃喝享乐和搜罗后宫佳丽,也不乏洗钱跑路出国的现象。这帮人,融来钱,滚起来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压根就没有真正投到用款项目上去。
但是,不管是安信的高天国,还是川信的刘沧龙,虽然他们都有自融,都在借新还旧保刚兑,但是他们套取的资金,既没有用到个人吃喝享乐和搜罗后宫佳丽,也没有用到洗钱和跑出国上,他们真的是投资到产业里去了。
房地产也罢,矿产也罢,光伏也罢,金融牌照也罢,市值管理也罢,总之,是真的把资金投资到真实的产业上了。
投资产业,却最终沦落到今天的局面,才是最让人深思的。
如果没有刚兑,没有期限错配。在财务成本不高且流动性可以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长周期的产业投资项目说不定就能活下来,并且打开新局面。
所以,安信和川信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这两家企业的问题,也是整个信托行业的问题,甚至是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实体企业在产业投资时所要面对的问题。
共克时艰吧。
本文源自梅香政信
财新PMI录得51.0,重回扩张区间9月1日,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简称“财新PMI”)发布,至此8月两大PMI指数均已出炉,其中财新PMI录得51.0,较7月回升1.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8月中国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
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PMI为49.7%,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与财新PMI一致,5月以来,官方PMI与财新PMI一度出现背离,这主要是财新的调查对象主要是私营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二者重回一致,说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起了作用,由此可以判断,是时候调整宏观经济预期了。
内外需回暖,制造业景气水平提升
今年以来,一季度官方制造业PMI一直在荣枯线上方运行,这也使得市场对经济走向持乐观态度,二季度开始转弱,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上半年整体经济走成了“强预期、弱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对下半年的预期,7、8月A股的回调也反映了市场从强预期转为弱预期。
不过好的一点是在5月份PMI触底之后,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8月官方制造业PMI较7月回升0.4个百分点,达到49.7%,逼近荣枯线,财新制造业PMI较7月份回升1.8个百分点,达到51.0,回归荣枯线上方,这也说明,我国的制造业景气水平提升,叠加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尤其是支持民营经济,调整房地产政策等,因此,市场可以适时调整预期了。
数据来源:choice
具体来看,构成PMI的5个分类指数当中,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供货商配送时间4项指数均实现了环比上升,仅从业人员指数环比略降0.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PMI环比上升。
分类指数显示,内外需回暖。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力度有所增强。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46.7%,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下滑趋势,这表明外需有了积极变化。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加快。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从业人员指数为48.0%,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基本稳定。
分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这表明这几个行业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汽车板块也得到市场的认可。
从企业类型来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升,其中大型企业表现更佳,中型企业次之,小型企业复苏节奏仍有待政策发力。8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8%、49.6%、47.7%,分别环比上升0.5个、0.6个、0.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PMI在荣枯线上方运行,且保持较高的环比增长,这说明,大型企业经济压舱石的作用稳固;中型企业逼近荣枯线,环比增长最快,中型企业明显改善。而小型企业低于荣枯线,且环比增速更低,小型企业对于提高就业、活跃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期支持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出台,随着政策的落地,小型企业的复苏有望加快。
暑期消费贡献非制造业PMI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暑期消费处于高景气度空间,随着暑期的过去,预计暑期消费对非制造业PMI贡献度有所下降,但随着近期各部门、各地房地产政策的调整速度的加快和力度的加大,预计“金九银十”的到来,房地产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将接棒暑期消费。
非制造业PMI分类指数表明,非制造业需求有所下降,但市场预期相对乐观。从分类指数来看,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上涨,其中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与上月持平,其中,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下降,其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6.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升,其中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2%,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保持乐观,其中,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8%,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暑期消费带动下,相关服务业处于高景气区间,房地产相关需要政策 *** 。从行业来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资本市场服务、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非制造业PMI总体虽然略有走低,但结构上,部分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区间,暑期消费的推动作用下,铁路、航空、住宿、餐饮、文娱表现颇佳,其中暑期票房达到了206亿,观影人数达到5.04亿人次,堪称“史上最强”暑期档,预计观影热度有望延续至国庆档。
此外,近日广州率先打响了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的之一枪,随后深圳、上海、北京也纷纷跟上节奏,各地严阵以待“金九银十”,预计将提振资本市场服务及房地产等行业商务的景气度,扭转非制造业PMI下行趋势。(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资讯」第九届财新峰会等你来!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全球化浪潮遇阻,民粹主义泛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加剧,世界会往何处去?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持续进行,谋求高质量增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债务风险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构建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倒逼深层次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世界正密切关注中国以何种姿态回顾过往,走向未来。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变之际,第九届财新峰会聚焦“全球共探路”,同时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之变迁作出梳理、辨析和展望。
11月17日(星期六)
18:00-20:3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2-4
欢迎晚宴(仅限受邀嘉宾)
【晚宴演讲】
易会满,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杨波,汾酒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2018 Institutional Investor ? 财新资本市场更佳分析师颁奖仪式】
Institutional Investor及财新代表致辞
获奖分析师发言:“我看2019:宏观经济与投资”
专家讨论:
洪崎,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黄毅,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曹远征,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
晚宴主持人:
张鸿,财新视频总编辑
11月18日(星期日)
08:00-09:0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6
签到注册
开场主持:胡舒立,财新传媒社长
09:00-09:05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6
【开幕致辞】
王烁,财新传媒总编辑
09:00-09:35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6
【大会演讲/对话】
主讲:
***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
主持人:胡舒立,财新传媒社长
09:35-10:35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6
【大会发言/讨论】全球经济十字路口
演讲/对话:
巴尔舍夫斯基,前美国贸易代表
龙永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主持人: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10:35-12:1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6
【大会发言/讨论】金融危机10周年,防范下一场危机
发言嘉宾:
罗伯特·霍马茨,美国国务院前副国务卿,基辛格事务所副主席
菲利普·柯杰斯,澳大利亚国库部常务副部长
方星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姜建清,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
李纪珠,前台湾金控暨台湾银行董事长
主持人: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
12:40-13:2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3
【诺奖午餐会:演讲/对话】
保罗·罗默,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卫星连线)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院长
主持人:
李昕,财新国际董事总经理
13:30-14:00
楼继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主持人:
张继伟,财新网总编辑
14:00-17:0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3
【STEP全球科技论坛】科学下一步
联合主办:《环球科学》杂志
发言嘉宾:
阿萨夫·比德曼,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副主任,超级步行者公司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奥伦·埃齐奥尼,华盛顿大学教授,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CEO,AAAI会士(卫星连线)
弗兰克·维尔切克,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量子色动力学的开创者之一(视频演讲)
陈和生,中国著名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
唐·托马斯,美国前NASA宇航员,康奈尔大学材料工程学博士
Geert DE SNOO雪勇,荷兰生物学家,莱顿大学执行校长、理学院院长,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自然科学主席
主持人:
罗凯,《环球科学》杂志社资深编辑
14:00-17:0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水仙厅
【圆桌】温故知新: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
(闭门会议,会员优先)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林重庚,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任首席代表
伍德,世界银行前资深经济学家,牛津大学国际发展荣休教授
邵秉仁,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彭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
吴晓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王小鲁,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春霖,世界银行首席民营经济发展专家
*** ,金融专业人士
张晓彬,易生活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14:00-15:45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1-2
【健康中国2030论坛】
发言嘉宾:
黄洁夫,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
姚毅,美国联邦 *** 高级医疗官,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高级资深临床评审官
贾平,公共卫生治理项目执行主任,美国德克萨斯州圣玛丽大学法学院 *** 教授
陈劲,众安保险CEO
张琨,春雨医生CEO
俞熔,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
任波,财新网副总编辑
14:00-15:45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3-4
【专题讨论】能源结构变革
发言嘉宾:
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范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
Leslie MAASDORP,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
郑刚,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杨筱萍,BP中国董事长兼总裁
主持人: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4:40-15:3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君山厅
【圆桌】新经济形势下的民营企业机会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16:00-17:45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1-2
【专题讨论】全球竞合下的企业发展
发言嘉宾:
翁杰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任洪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梁锦松,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新风天域集团联合创始人及董事长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联合创始人
龚宇,爱奇艺创始人、CEO
张轶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专题讨论】老龄化社会求解
发言嘉宾:
陈文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副理事长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金秀咿,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亚太区主管
苏罡,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主持人:
沈建光,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17:30-18:30
JW万豪酒店B1茶歇区
交流酒会
18:30-21:0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3
【峰会主题晚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仅限受邀嘉宾)
晚宴演讲:
陈元,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
鲍达民,财新国际名誉主席,麦肯锡公司前全球总裁
李曙光,五粮液集团董事长
【主题音乐会】让音乐成为我们的朋友
11月19日(星期一)
09:00-09:30
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主持人:
凌华薇,财新传媒主编
09:30-12:0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3
【大会发言/讨论】中国经济:把握高质量发展
议题上半场发言嘉宾: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韩俊,中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周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范恒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
议题下半场发言嘉宾: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刘连舸,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
吴跃,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胡祖六,春华资本集团主席兼创始人
主持人:
高西庆,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
10:00-12:0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水仙厅
【圆桌】中日关系的未来
饭山俊康,野村控股亚洲执行主席,野村证券执行副社长
杨伯江,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季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前副院长
津上俊哉,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主持人:
德地立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中心(CIDEG)研究员
14:00-16:0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3
【专题讨论】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投资
发言嘉宾:
祁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彤,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竺稼,贝恩投资私募股权(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洪灝,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戴乐贤,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宏飞,光大安石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14:00-15:3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1-2
【专题讨论】数字经济:赋能新时代
发言嘉宾:
单志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
张懿宸,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孟樸,高通中国区董事长
杜兰,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
简毅,铂诺董事长
主持人:
屈运栩,财新网主编
【专题讨论】教育改革:如何以增量撬动存量
发言嘉宾: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郝景芳,童行学院创始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李一诺,一土学校创始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杜仁,EF英孚教育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
杨哲宇,财新社论主编
【圆桌】近看中美关系
泰里·布兰斯塔德,美国驻中国大使
郁白,欧盟驻华大使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毕艾伦,中国美国商会会长
傅军,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术院长
张沱生,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持人:
韩磊,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14:00-16:3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君山厅
【财新智库研究课题发布】平衡竞争与垄断
(闭门会议,会员优先)
课题负责人:
谢平,财新智库学术委员
研讨嘉宾:
纪志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穆长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
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肖江平,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
15:45-17:3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1-2
【专题讨论】城市治理新思维
发言嘉宾:
徐林,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原司长、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
田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
陶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华强森,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
郑志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EBG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裁
主持人:
卢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专题讨论】金融创新与融合
发言嘉宾:
廖岷,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朱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Martin CHORZEMPA,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 研究员
梅恺威,PPF 集团更高管理委员会委员,捷信集团董事
杨晓军,玖富集团总裁
成少勇,小赢科技总裁
邱寒,平安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
主持人:
王欧,中 *** 司私募股权投资部董事总经理
15:30-17:0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龙井厅
【新经济投资圆桌】经济学的变革与变量
高坚,财新智库高级顾问,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
陆挺,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蔡瑞怡,Premia Partners基金管理合伙人
主持人:
王喆,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
傅杰,财新数据常务副总经理
16:00-16:30
殷勇,北京市副市长
11月20日(星期二)
10:00-11:0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水仙厅
【财新智库研究课题发布】消费与大健康
(闭门会议,会员优先)
课题主笔:
王喆,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
指导评论:
李剑阁,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2018国际投资论坛】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联合主办:工银国际
09:00-09:1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1-3
开场
张立晖,财新传媒执行总裁
王巍,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
09:10-09:25
【演讲/对话】
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09:25-09:40
【演讲/对话】
井贤栋,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09:40-10:50
【专题讨论】金融国际化—合作与开放
发言嘉宾:
张承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范文仲,北京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
*** ,金融专业人士
Martin CHORZEMPA,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研究员
主持人:
钟正生,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10:50-11:50
【专题讨论】新经济发展—拥抱与赋能
发言嘉宾:
张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
石磊,吸引子咨询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曾秀莲,小红书合伙人
主持人:
岳跃,财新传媒资管新闻部副主任
11:50-12:30
【对话】宏观微观看投资
对话嘉宾:
徐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洪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主持人:
李箐,财新传媒副主编
【2018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体育再赋能
09:00-09:20
JW万豪酒店B1工作室4-6
总主持人:
张斌,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
【演讲/对话】
江小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教授、研究员
提问:刘颖霖,财新运动家总经理
09:20-10:30
【专题讨论】深挖联赛的商业价值
对话嘉宾:
姚明,中国篮协主席,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董事长
讨论嘉宾:
马国力,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问
郑蔚,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副总裁
陶雷,摩登天空数字传媒 CEO
张喆,微博高级运营总监
10:30-11:15
【专题讨论】世界杯“经济学”
发言嘉宾:
王雪莉,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宏亮,双刃剑体育高级副总裁
于松涛,中国广视索福瑞体育与媒介研究总监
11:15-12:15
【专题讨论】 奥运的城市&城市的奥运
发言嘉宾:
河村裕美,2020东京奥组委公关部高级总监
*** ,奥运冠军,非凡领越体育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锋,阿里云北京冬奥会技术总监
传媒领袖专场:付费阅读与媒体责任
合作机构:财新公益基金会
【开场】
胡舒立,财新传媒社长
09:10-09:20
【主旨演讲】
***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
09:20-10:10
【讨论】媒体付费阅读的经验与发展前景
发言嘉宾:
王巍,《南方周末》总编辑
李鸿谷,《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主编
10:10-10:55
【讨论】付费阅读助推内容原创与平台创新
发言嘉宾:
秦朔,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李鑫,梨视频总编辑
魏武挥,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m-lab主任
李翔,《李翔商业内参》创始人*
主持人:
康伟平,财新传媒副总裁
【2018中国ESG论坛】坚守长期价值,提速责任投资
联合主办:商道融绿
14:00-14:2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3-4
【演讲/对话】ESG对长期投资的价值贡献
陈文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副理事长
14:20-14:40
【演讲/对话】全球ESG投资实践与趋势
Wayne SILBY,美国Calvert基金公司共同创始人兼董事长
14:40-15:00
【演讲/对话】构建以ESG理念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新路径
徐林,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15:00-16:10
【专题讨论】ESG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发言嘉宾:
Arnout van Rijn,荷宝亚太区首席投资官
傅杰,财新数据常务副总经理
华楠,MSCI 指数中国区负责人
李文,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
郭沛源,商道融绿董事长
16:10-16:40
【发布】ESG美好50成分股发布
张立晖,财新传媒执行总裁
张睿,商道融绿董事总经理
【青年女性经济领袖圆桌】
联合主办:世界说
14:30-14:45
丽思卡尔顿酒店B1宴会厅1-2
【演讲/对话】 待定
14:45-15:45
【专题讨论】赋能女性,提供更平等的创业环境
发言嘉宾:
Mancy SUN,高盛香港战略投资负责人
于雪莉,Visa大中华地区总裁
蔡金青,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陈玉馨,励媖中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范华,中航信托副总经理
15:45-16:30
【专题讨论】从家庭到社会,如何为下一代创造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
发言嘉宾:
蒋方舟,青年作家,《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马伊琍,知名演员
蓝方,思辨教育推广机构 C 计划联合创始人
李一诺,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17:00-19:00
丽思卡尔顿酒店B1
【闭幕酒会】
注:标*为待确认出席嘉宾,最终议程以现场议程为准
“财新峰会机构会员”计划
旨在引领一场全球范围内决策制定者之间的高端会晤。
如果您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
如果您具有全球化的商业视野与远瞻性思维,
如果您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我们诚邀您共赴盛会,煮酒论剑,以“道”会友!
顾问委员会:
约翰?桑顿(John L.Thornton),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理事会主席、巴理克黄金公司董事长
鲍达民(Dominic Barton),麦肯锡公司前全球总裁
创始会员机构(部分):
联想控股、百度、科大讯飞、飞利浦、日立、施耐德、埃森哲、伊利、BP、高通、黑石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汇丰银行、UBS、蚂蚁金服……
有意入会企业,请联系:
财新传媒朱伟强:
13671330955 weiqiangzhu@caixin.com
会员优先参加峰会的所有闭门环节以及主题晚宴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如何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