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根图片,野生黄花菜根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7 0
早春黄花菜管理,五点建议帮您早返青养壮苗!

这几天的温度越来越高,很多农作物都要开始进行春季的养护工作。而黄花菜的早春管理,也即将拉开帷幕。早春黄花菜管理的好,植株根系强壮,养分充足,后期生长起来才有劲。所以早春管理的好坏对于黄花菜一年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早春黄花菜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来聊一聊!


中耕除草不能少

早春黄花菜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中耕除草。千万不能小瞧这个工作,它对于促进黄花菜早发芽有重要作用。

除草,减少了杂草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还间接提高了地温,有利于根系的发芽。另外,在除草过程中也是一个松土的过程。

通过松土,使得黄花菜的嫩芽更容易出土。因为在往年黄花菜种植结束以后,可能出现降雨以及人类的踩踏等因素,导致土壤板结严重。板结的土壤,有机质严重缺失,土壤透气性差,有益微生物的种类也大大减少,这都不利于黄花菜嫩芽的长出。所以及时对田块进行松土,有利于黄花菜的生长!


人工促发芽

为了使黄花菜的嫩芽尽快长出成型,可以进行一些人工辅助的 *** 。具体有两种操作:

之一种,可以通过根系松土促发芽。结合中耕松土工作,对黄花菜根系的土壤进行扒土处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天气情况,保证扒土后连续5到7天为晴天,不会出现气温突变。然后轻轻地扒开根系附近的土壤,当见到幼嫩的萌动芽,即可以停止,扒土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嫩芽。

第二种,药剂喷雾促进发芽。在扒土工作结束以后或者刚发出嫩芽时,农户可以喷施调节药剂,促进它的生长。一般采用的是营养加调节药剂喷雾,使用5%的胺鲜酯750倍搭配大量元素叶面肥,间隔7-10天喷施两遍,可以促进生芽,还能够预防冻害!


做好早春施肥工作

黄花菜早春追肥工作至关重要!早春肥料用的好,今年黄花菜产量肯定高。那么早春该如何施肥呢?

早春施用催芽肥,目的是促进生芽,为后期的抽薹生长做准备。所以早春施肥可以重点补充氮肥钾肥,推荐种植户使用高塔硝基复合肥追肥,比如每亩地追施配方为21-6-13的复合肥15-20公斤;除此以外,还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菌肥,一些商品菌肥一亩地撒施40-50公斤,成本在50-100元左右!施肥工作也可以结合中耕松土工作同时开展!


做好水分管理工作

在黄花菜发芽以后,建议种植户进行一次灌溉,黄花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发芽后到抽薹前的之一水。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灌溉,在灌溉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水溶肥,像我们这边的种植户,一般在此时会搭配5升含有氨基酸的水溶肥,促进生根,提高抗低温能力。浇水更好选择在温度达到15摄氏度的晴天开展!

做好病虫害防治

在早春时节,要对黄花菜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早春黄花菜容易发生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特别是虫害,早春是防治的更佳时期,这个时期,一些越冬虫刚开始活动,提前用药,杀灭越冬虫,降低后期田间害虫数量!


1)针对叶斑病种植户可以在抽薹前喷施一些杀菌剂进行预防治疗,推荐农户可以使用以下几类药剂:

250g/升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30ml/亩;30%的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30ml/亩;45%的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15-20ml/亩;325g/升的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10g/亩;50%的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25g/亩;60%的吡唑醚菌酯.代森联40-60g/亩等!

2)针对根腐病,对于发病严重的黄花菜,农户可以直接拔除。然后冲施药剂进行预防,对于根腐病效果好的药剂有:

溃腐灵500ml/亩;45%的精甲霜灵.王铜150g/亩;2%的中生菌素1000ml/亩;750g/升的十三吗啉乳油30-50ml淋根;25%的抑霉唑.咯菌腈悬浮剂100ml/亩等!

3)针对地下害虫,建议种植户在早春结合灌溉进行防治,冲施一些杀虫剂进行杀灭,推荐种植户考虑以下成分:

70%的辛硫磷乳油500ml/亩;22%的联苯菊酯.噻虫胺悬浮剂300-500ml/亩;50%的敌百虫.辛硫磷乳油1000ml/亩;10%的顺式氯氰菊酯200ml/亩等防治;

如果种植户不愿意冲药的话,可以撒施一些药剂进行防治,比如1%的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2000g/亩等,效果也不错。

黄花菜早春管理期间,如果雨水过大,要多注意观察田间情况,及时喷施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补充营养,使得新芽健壮生长,苗长得好,后期产量才高,品质才好!以上是我关于早春黄花菜管理的一些建议,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黄花菜

黄花菜主要有干黄花菜和鲜黄花菜,因为黄花菜存在轻微毒性,所以做法要非常注意。黄花菜炒肉是非常家常的一道菜肴,做法简单多样,营养也非常丰富,做这道菜之前要注意清理黄花菜。

做法一

1、把干黄花菜用温水泡软洗净去硬根,再用清水泡一个小时挤去水份备用。

2、把猪肉切在小片泡十五分钟挤去血水。

3、起锅热油,把猪肉片下入煸香,加一点点酱油。

4、把黄花菜切段下入,加一上点清水小炒即可。


做法二

1.准备材料,黄花菜清洗后用开水绰烫一会,捞出用凉水浸泡2小时,中间换一两次水。

2.肉切丝,加少许生抽、料酒、盐、干淀粉,抓匀腌制一会待用,锅内热油,爆香姜蒜,下入肉丝滑炒至变色,再加入青椒翻炒。

3.将肉丝挪到锅边(或者盛出),再加少许油,放入黄花菜煸炒一会,加入肉丝混合,加蚝油翻炒一会,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做法三

1.提前泡好的黄花菜,每个都要把根择掉

2.切好的肉丝

3.切好的葱姜

4.热油后先炒肉,再放葱姜翻炒

5.倒入适量的豆瓣酱,倒入黄花菜

6.这个菜需要加水炖的,水适量,

7.炒熟后装盘

小贴士


干黄花菜要提前几个小时用凉水泡,时间短泡不开,会很难咬,黄花菜根的位置要择掉。放豆瓣酱味道比较好,可以选择放酱油。

金针菜也叫黄花菜

金针菜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花菜”,是较为普遍的一种食物,金针菜不易保存,所以市场上通常都是卖晒干了的金针菜。

金针菜怎么做好吃,有一道金针菜瘦肉汤,一般人可能都喜欢。做这一道菜需要的食料:金针菜瘦肉姜蒜淀粉生抽料酒盐油味精。其做法:取1小块姜,去皮后,将姜清洗干净,切成姜丝;取1-2根蒜苗,清洗干净,切成小段;取适量的金针菜,提前放到水里浸泡,再清洗干净;取1小块瘦肉,清洗干净,切成片,加入适量的生抽、料酒、淀粉、油,抓匀;开火,加入少量的食用油,锅里油一热就下姜丝,炒出香味;火开中火,油温不要太高;将处理好的金针菜清洗干净,捞到锅里翻炒几下,再下适量的水,煮开;水量依据家里喝汤的量而定;待汤汁煮开后,将处理好的瘦肉下入锅内;火调大;瘦肉下锅之后,马上用锅铲将肉打散,以便受热均匀;再次煮开后,将汤表面的泡沫捞去;下蒜苗,搅拌均匀;再下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再次煮开后,就可以关火,盛汤,享受美食了!


金针菜家常做法之一:将黑木耳放进温开水中泡开,去杂清洗,掰成片状;金针菜用冷小水泡发,去杂清洗,挤去水份,切割成小段;锅里放食用油烧开,放进葱段煸香,放进金针菜段、黑木耳、爆锅,添加素鲜汤、食盐、鸡精爆锅至黑木耳、金针菜熟而进味,用湿淀粉勾芡,起锅即成。

家常做法之二:金针菜二根打一结,泡湿挤干水,加食盐;葱、姜剁碎;鸡蛋清用筷子搅得能够让木筷立起来,鸡蛋黄搅拌兑到一起来,添加小麦面粉、百合粉调成粘稠,随后把金针菜放进挂糊;炒菜锅置灶火上,放进猪板油500克,烧到七成,用筷子把金针菜逐一往锅中夹,烧制橙黄色,锅内放进油,再加糖、醋、生抽、葱、姜、淀粉和面粉,炒出汁子,随后再放进炸黄的金针菜,持锅簸几下,盛入盘里即成。味儿非常香酥爽口。

实际上金针菜,自身就较为美味,做法也非常简单,也十分的多。金针菜可烹饪出菜肴还有:金针菜凉拌、金针菜脯蛋、金针菜脯蛋、金针菜云耳烤鸡翅、金针菜木耳蒸鸡、金针菜炒绿豆芽、金针菜南北杏煲瘦肉、金针菜烧肉、金针菜炒牛肚、金针菜烧花椰菜、剁椒金针卷、珊瑚金针、芥末金针、金针枇杷豆腐、金针万年青、金针蛋、金针菜云耳腊肠蒸滑鸡、金针菜脊骨粉丝汤、赤肉金针汤等......菜金针菜是我从小吃到大的一道菜,春节年夜饭中有盆菜叫烧杂烩,现在的美称叫全家福。这一道菜里也有金针菜。


金针菜不仅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金针菜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

金针菜按株型、花型分为大乌嘴、小乌嘴、大黄壳、小黄壳等,其中,花型大,花瓣顶端呈褐色的叫“大乌嘴”,花型小的叫“小乌嘴”,花型大、色金黄、花瓣薄的叫“大黄壳”,花型小的叫“小黄壳”,分枝多的叫“大八叉”,分枝少的叫“小五叉”等。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安神菜、忘忧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甘甜,被誉为“山珍海味”中的“山珍”。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过诗云:“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为他晚年的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身世予以劝慰。苏东坡曾赋日:“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


金针菜春季萌发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布置庭院、树丛中的草地或花境等地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夏季,不仅可以观赏其花朵,而且它的叶丛,自春至深秋始终保持鲜绿,均具有绿色观赏的效果。金针菜是花卉园艺方面的珍品,因其品种繁多,四季有花,家庭庭院仍将其作为点缀花草观赏。

黄花菜,别名脑菜、忘忧草,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黄花菜,别名脑菜、安神菜、绿葱、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 高30~100厘米。

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叶7-20枚,长50-130厘米,宽6-25毫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

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

黄花菜花葶长短不一,一般稍长于叶,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圆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针形,下面的长可达3-10厘米,自下向上渐短,宽3-6毫米;花梗较短,通常长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达100朵以上;花被淡黄色,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被管长3-5厘米,花被裂片长(6-)7-12厘米,内三片宽2-3厘米。

黄花菜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长3-5厘米。种子20多个,黑色,有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40-60天。

黄花菜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

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

黄花菜根图片,野生黄花菜根图片-第1张图片-

黄花菜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 *** 。一是将母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种是由母株丛一侧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种苗,留下的让其继续生长。

黄花菜挖苗和分苗时要尽量少伤根,随着挖苗和分苗随即栽苗。种苗挖出后应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开或每2~3个芽片为一丛,由母株上掰下。将根茎下部生长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层新根,并把过长的根剪去,约留10cm长即可。

切片育苗繁殖,黄花菜采收完毕后,将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开,除去短缩茎周围的毛叶,已枯死的叶,然后留叶长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茎从上向下先纵切成两片,再依根茎的粗度决定每片是否需要再分。如果根茎粗壮,可再继续纵切成若干条。这样每株一般可分切成2~6株,多者可达10株。须注意,在分切时每个苗片都需上带“苗茎”,下带须根。分切后用50%多菌灵1200倍液浸种消毒1~2h,捞出摊晒后用细土或草木灰混合黄土拌种育苗。

扦插繁殖,黄花菜采收完毕后,从花莛中、上部选苞片鲜绿,且苞片下生长点明显的,在生长点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将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两端埋入土中,使苞片处有生长点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细土保护;或将其按30°的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盖严芽处为宜。当天剪的插条更好当天插完,以防插条失水,影响成活。插后当天及次日必须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以后土壤水分应保持在40%左右。约经1周后即可长根生芽。入冬注意防寒。经1年培育,每株分蘖数多者有12个,最少5个,翌年即可开花。

采用密植可发挥群体优势,增加分蘖、抽薹和花蕾数,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一般多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60~75cm,窄行30~45cm,穴距9~15cm,每穴栽2~3株。黄花菜的根群从短缩茎周围生出,具有1年1层,自下而上发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点,因此适当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发旺,适栽深度10~15cm。植后应浇定根水,秋苗长出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新苗的生长。黄花菜为肉质根系,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根群的生长发育,生育期间应根据生长和土壤板结情况,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时进行,第2~4次在抽薹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黄花菜要求施足冬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


黄花菜鲜食地区,因为新鲜黄花菜每天采摘直接售卖,发现花蕾有蚜虫严禁使用农药喷杀,必须使用生物防治办法。


干黄花菜

吴中书生谓之疗愁。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出《述异记》) 人们用来佐膳的黄花菜,学名为萱草。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我国特有的土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黄花菜多分布于湖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甘肃、吉林、广东与内蒙古草原等地。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植物类有毒中药(下—③)

【桃花岛陈药师按】目前全国中药品种有12800多种,植物类中药占大多数,前面我们收载了植物类有毒植物中药30种,分①②集对每味有毒植物中药从别名、来源、主产地或分布、它们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毒性致死量以及主要含的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进行简述。本集③继续对植物类有毒中药进行简述。有毒中药是把双刃剑,掌握的好是功劳,掌握不好是徒劳甚至是有毒害,殊不知是药三分毒,《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六百多个品种,、其中有毒中药分级就有大毒、有毒、有小毒三个层次,通过现代临床验证许多本草中记载无毒的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却屡见有肾毒性,如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等,这些中药有的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是安全用药的保证。但如果我们抛开中医药思维模式来使用有毒中药,或者纯粹利用西医的药理学以及中药化学成分来检视有毒中毒,那就失去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意义了,所以我们要做到相信文献,但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认识中药毒性,才是科学态度。

三十一、蛇床子
【别名】蛇床实、蛇床仁、蛇床、野茴香、野胡萝卜子、蛇米、蛇栗、蛇珠等。
【来源】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蛇床的干燥种子。
【产地】分布几遍全国各地,主产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肾经。
【功效】燥湿祛风、止痒杀虫、温肾壮阳 。
【主治】用于妇人白带阴痒带下或阴囊湿疹瘙痒,用于风湿痹痛、腰痛以及肾虚男人阳痿、遗精、早泄、尿频和女子宫冷不孕等。现代用于 *** 滴虫等皮肤科病症。
【用法用量】蛇床子入煎剂内服时,常用量为6~12g。外用时,取15~30g蛇床子,煎汤熏洗患处;或研末调敷于患处;或制成坐药、栓剂。蛇床子一般多入汤剂。孕妇慎用。
【致死量】口服剂量更大也不超过20克。蛇床子总香豆素给小鼠灌胃,半数致死量为2.44±0.05g/kg。蛇床子提取液2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半小时内小鼠活动减少,呈镇静作用,观察48小时无死亡。
【主要成分】含蒎烯、异缬草酸龙脑酯、欧芹酚甲醚、二氢欧山芹醇、佛手柑内酯、蛇床子素、异茴芹素等。

蛇床子

三十二、鸭胆子

【别名】苦参子、老鸦胆、鸦胆、苦榛子、鸦蛋子、鸭蛋子、解苦楝、小苦楝等。
【来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主产福建、广西、云南、台湾、广东等地。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腐蚀赘疣、截疟止痢、滋阴潜阳。
【主治】用于治疗热毒血痢和休息痢的要药,症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等。外治赘疣、鸡眼、寻常疣。对恶性疟疾也有一定的作用。
【用法用量】鸦胆子滋阴潜阳宜生用,腐蚀赘疣宜醋炙用。可内服,也可外用。具体用法如下:鸦胆子内服:0.5-2g,用龙眼肉或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外用适量,不宜入汤剂。
【致死量】去油鸦胆子对猫灌胃的最小致死量为0.1克/公斤。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65mg/kg。鸦胆子仁的毒性强于鸦胆子油及壳,口服可致呕吐、腹痛、腹泻及尿闭,猫灌胃的最小致死量约为0.1g/kg。鸦胆子静脉乳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250mg/kg。有报道一次内服12粒即中毒者。
【主要成分】主要有效成分为苦木内酯类,即鸦胆子苦素A、B、C、D、E、F、G,鸦胆子苦内酯、鸦胆子苦醇,另含少量醣甙、生物碱、酚性成分和脂肪油等。

鸭胆子

三十三 、苍耳子
【别名】虱马头、老苍子、道人头、刺八裸、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抢子、痴头婆,胡苍子、野茄、猪耳、菜耳,苍苍子,广东话又叫磁头芒(痴头芒)等。
【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产地】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归经】味辛甘苦;性温,有小毒。归肺经。
【功效】散风散寒、除湿止痛、宣通鼻窍、消风止痒。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鼻渊、目暗不明、耳鸣、耳聋,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以及风疹瘙痒等皮肤病证。
【用法用量】苍耳子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3~10g。苍耳子外用时,取适量苍耳子,捣敷,或煎汤洗。
【致死量】中毒量30g以上。小鼠1次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93g/Kg,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对不同途径给药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
【主要成分】果实含苍耳子甙1.2%、树脂3.3%,以及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干燥果实含脂肪油9.2%,其脂肪酸中亚油酸占64.20%、油酸26.8%,棕榈酸5.32%、硬脂酸3.63%。

苍耳子

三十四 、苦杏仁

【别名】山杏仁、杏仁、杏核仁、杏子、木落子、杏梅仁、燀苦杏仁、炒苦杏仁等。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 多种咳喘以及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以及血虚津枯的肠燥便秘。还可治疗足癣。
【用法用量】苦杏仁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5~10g。外用时,取适量苦杏仁与醋煎汁,外擦患处。
【致死量】苦杏仁大量口服易产生中毒。通过小白鼠的实验换算证明,人口服苦杏仁55颗(约60克),含苦杏仁甙约1、8克,会导致死亡,所以55颗是死亡分界点。小儿口服5粒引起中毒,服10余粒可致死。苦杏仁甙属氰甙类,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0.6g/kg。
【主要成分】含苦杏仁苷、脂肪油、苦杏仁酶、苦杏仁苷酶、樱叶酶、雌酮、α-雌二醇、链甾醇、苦杏仁酶、胆固醇等成分。种子研碎后加水放置,苦杏仁甙受苦杏仁酶的作用,生成剧毒的氢氰酸、苯甲醛和葡萄糖。

苦杏仁

三十五 、川楝子

【别名】楝实、练实、金铃子、仁枣、楝子、苦楝子、石茱萸、楝树果、川楝树子、川楝实等。
【来源】为楝科乔木植物川楝或楝的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中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和膀胱经。
【功效】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用于肝郁化火或火热郁滞的胃痛、胸胁胀痛、脘腹疼痛、以及疝气疼痛,还可用于虫积腹痛、胆道蛔虫症等。
【用法用量】川楝子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川楝子外用:研末调涂。
【致死量】有报道1岁小儿服用鲜苦楝根皮30g后致死。动物毒性半数致死量见下条苦楝根皮。
【主要成分】川楝子的成分包括川楝子素、生物碱、山奈醇、鞣制、三萜类、多糖等。

川楝子

三十六 、苦楝根皮

【别名】川楝皮、楝木皮、苦楝皮、楝根皮等。
【来源】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产地】楝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川楝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杀虫、疗廯、驱蛔。
【主治】苦楝皮根炒炭研末,油调治疗头癣、疥癣,有杀虫作用。可用于虫积腹痛,可驱杀蛔虫以及 *** 滴虫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致死量】川楝素小鼠腹腔、静脉、皮下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別为13.8 ± 1.2mg/kg、14.6 ±0.9mg/kg、14.3 ±1.5mg/kg和244.2±44.0mg/kg。大鼠皮下注射和家兔靜注的半数致死量分別为9.8mg/kg和4.2mg/kg。灌服大剂量川楝素,可引起动物急性中毒致死。
【主要成分】含有苦楝素及川楝素、苦楝酮、苦楝内酯、苦楝萜酮内酯、苦洛内酯、山柰酚、苦楝子三醇及鞣质。另外,含β-谷甾醇、正三十烷及水溶性成分。

苦楝根皮

三十七 、关木通

【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等。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产地】主产于东北三省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尿,通利下乳。
【主治】用于治疗心火亢盛的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或膀胱湿热之小便赤涩热痛、血淋、妇女带黄阴肿、经闭乳少以及湿热痹证的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熏洗。
【致死量】有报道单次口服10克可引起中毒。由于主含马兜铃酸,会造成马兜铃酸肾病,引起业内警觉。其静脉给药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0mg/kg。因此现在人们比较少用。
注:国家药监总局禁止使用关木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也就意味着关木通不能在制药行业使用了。
【主要成分】含马兜铃酸、齐墩果酸、木兰碱、β-谷甾醇、鞣质等。

关木通

三十八 、青木香

【别名】土青木香、土木香、青藤香、马兜铃根、兜铃根、铁扁担、蛇参根、白青木香、野木香根、水木香根、天仙藤根等。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及马兜铃的干燥根。
【产地】北马兜铃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马兜铃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省。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归肺胃经。
【功效】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平肝降压。
【主治】用于胸胁胀痛、脘腹疼痛、疝气痛、肠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虫咬伤、痈肿疔疮、湿疹、皮肤瘙痒、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
【致死量】青木香是有毒性的, 中毒剂量入煎20g以上,散服5g以上。因青木香含有马兜铃酸,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其制剂还可对肾脏产生毒性。青木香粗制剂之毒性较马兜铃略低,对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15.7g/kg。
注:国家药监总局禁止使用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三种中药的药用标准,也就意味着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不能在制药行业使用了。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马兜铃酸、尿囊素、青木香酸、木兰花碱等。

青木香

三十九、广防已

【别名】木防己、防己、水防己、百银头、藤防己、黑蛇胆等。
【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注意与防已科粉防已(防已)的根区别。
【产地】主产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有毒(肾毒性)。归膀胱肺经。
【功效】 祛风除湿、利水消肿 。
【主治】用于湿热下注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9g。
【致死量】广防己长期大量使用不仅会产生毒性,还会产生肾毒性,,其毒性属于肾毒,对肾脏的损伤很大,而且不可逆转,所以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全面停止使用。防己总生物碱水溶液(15mg/ ml)给小鼠腹腔注射,其半数致死量为 113mg/kg。
【主要成分】含木兰碱、马兜铃内酰胺、马兜铃酸A、B、C、、尿囊素及β-谷甾醇等。

广防已

四十 、亚香棒虫草

【别名】霍克斯虫草、古尼冬虫夏草等。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菌核及子座。
【产地】主产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北、广东等省。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有小毒。归肾肺经。
【功效】 补益肺肾,益精止血 。
【主治】用于主治 肺结核,咳嗽痰血,身体虚弱,阳痿,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与鸡、鸭炖食。
【致死量】亚香棒虫草具有微小的毒副作用,一旦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据报道一次食用超过100g以上时,有头晕、呕吐等中毒现象。试验结果也提示:亚香棒虫草水浸液对小鼠口服毒性极小。
【主要成分】亚香棒虫草含甘露醇、麦角甾醇、糖、多种种氨基酸和生物碱及有机酸。

亚香棒虫草

四十一 、蓖麻子

【别名】蓖麻仁、萆麻子、萆麻仁、、牛蓖子草子、八麻子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成熟种子。
【产地】蓖麻原产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印度, 中国蓖麻引自印度,在华北、东北最多。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有毒。归大肠和肺经。
【功效】消肿拔毒,泻下通滞 。
【主治】用于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蓖麻子内服时,常用量为1~5g,生研或炒食。外用时,取适量蓖麻子,捣敷或调敷;将蓖麻子取仁,捣碎,外敷患侧即可。孕妇慎用。
【致死量】小孩服用2~7粒蓖麻子即可引起中毒或者致死,成人服用20粒可致死。蓖麻子内服的半数致死量约为1mg/kg。如果是采用注射或吸入的方式,则蓖麻毒蛋白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22 μg/kg,也就是说仅需要不到2 mg就能毒死一个成年人。
【主要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饼含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种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种,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性蓖麻毒蛋白。

蓖麻子

四十二、蛇六谷

【别名】魔芋、土半夏、鬼蜡烛、蛇头草、伍花莲,天南星等。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魔芋或华东魔芋的干燥块茎。
【产地】主产江苏、浙江、福建大部分地区。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化痰散积、行瘀消肿 。
【主治】用于 治疗咳中带痰、积滞、疟疾、经闭、风疾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2g(先煎2小时);或人丸、散,或捣烂外敷于患处。
【致死量】如果是慢性的中毒,可能会引起手指发麻,还有手指肿胀,而且全身乏力。但如果出现的是急性的中毒,往往会引起活动量出现急剧的减少,还容易出现呼吸急促,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全身抽搐,甚至引起死亡。魔芋醇提水制剂给小鼠1次灌胃更大耐受量大于60.0g/Kg;一次腹腔注射12h的LD50为40.0±5.2g/Kg。
【主要成分】中药蛇六谷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魔芋葡甘露聚糖 ,含量达50%以上。以及粗蛋白质为 9.7%和16种氨基酸。

蛇六谷

四十三 、鹤虱

【别名】天名精实、鹄虱、鬼虱、北鹤虱 等。
【来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东北、华北等地,特别是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积 。
【主治】用于虫积腹痛,特别是驱杀钩虫、蛔虫、蛲虫病、绦虫病等虫积以及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3~9g,一般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致死量】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00 mg/kg。 多数按照常用量是无严重毒性,少数病人口服过量的鹤虱煎剂后数小时或第二天有轻微头晕、恶心、耳鸣、腹痛等反应。
【主要成分】主要含鹤虱内酯、正己酸、缬草酸、天名精内酯酮、天名精内酯醇等。

鹤虱

四十四 、萱草根

【别名】萱根、漏芦果、漏芦根果、地人参、红萱根、鹿葱根、金菜根、黄花菜根、宜男根、忘忧草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根。
【产地】萱草主产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等地。黄花萱草主产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小萱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性凉,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主治黄疸,水肿,淋浊,带下,衄血,便血,崩漏,瘰疬,乳痈,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于患处。孕妇慎用。
【致死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以免中毒。临床上中毒以轻瘫、四肢麻痹、双目失明为特征,故有“萱草根致瞎眼病”之称。有报道用小黄花菜根饲喂20多只试验羊,最小喂量为250克,全部中毒,瞎眼死亡。有毒成分为萱草根素,本品加热60℃以上可使毒性减弱甚至完全破坏。山羊口服萱草根素的致死量为30mg/kg。
【主要成分】含大黄酚、黄花葸醌、萱草根素、萱草酮、甾类、酚类、氨基酸、糖类等。

萱草根

四十五、瓜蒂

【别名】甜瓜蒂、瓜丁、苦丁香、瓜丁香、香瓜蒂、瓜当、青瓜蒂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带有果皮的果柄。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胃经。
【功效】涌(催)吐热痰、祛除湿热。
【主治】用于① 热痰、宿食;② 湿热黄疸、湿家头痛。
【用法用量】煎汤 2-5 g,入丸散 0.3-1 g。外用:小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药。孕妇慎用。
【致死量】急性毒性:甜瓜蒂注射液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 6.87±0.2 mg/kg(尾静脉)。中毒剂量20g以上,中毒潜伏期15-25分钟。主要是甜瓜毒素,它是一种氢甙类植物毒素。
【主要成分】含有葫芦素B.维生素E、甜瓜毒素等。

甜瓜蒂

黄花菜荒山坡地都能种,学会了这样科学栽种,高产多赚钱

黄花菜别称忘忧草,我国南北农村各地均有栽培,其中四川渠县被称为“中国黄花之乡”,而邵东县、祁东县被命名为“黄花菜原产地”。下面就跟村小农网一起来看看黄花菜高产栽培 *** 吧!


黄花菜种植条件

黄花菜种苗的价格大约在0.05~0.10元左右一株,但因种苗的质量、规格、产地及市场等不同而有差异。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在生产上常用的繁殖 *** 有分株繁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等。


黄花菜的繁殖 ***

1、分株

黄花菜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 *** ,一是将母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种是由母株丛一侧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种苗,留下的让其继续生长,但挖苗和分苗时要尽量少伤根。

2、扦插

黄花菜采收完毕后,从花莛中、上部选苞片鲜绿且苞片下生长点明显的,在生长点的上下各留15厘米左右剪下,将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约经1周后即可长根生芽。

3、播种

黄花菜进行人工授粉可得到种子,播种时用肥沃的菜园土做苗床,种子用25℃的温水浸种48小时,播后覆土2厘米,通常1周可出苗,出苗后逐渐降低棚温以适应外界气候。

黄花菜的高产栽培 ***

1、选地整地

金花菜的适应性强,能够在各种土壤中存活且生长,但是土质疏松深厚的土壤更适宜金花菜的生长,土壤PH值需控制在6左右。尽量选择种植在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及杂草少的地块。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

在播种前及时整地,将土壤中的草籽深埋,防止重新生长。不过可以让一部分种子先行发芽破土,提高土壤的墒情。杂草过多的时候要先将其消灭再进行播种,通过深翻浅耕清除地下草茎,减少杂草的危害。整地后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施入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

2、选种浸种

为了保证在播种后能够齐苗,在播种前我们还要选择好种子,跳出种子中干瘪与坏种,可将种子全部放入温水中,然后捞出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籽。选好种之后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适当进行浸种催芽工作。将选好的种子用透水的袋子装好,然后放入凉水中浸泡10个小时左右。再将种子全部取出,放在阴凉处2-3天左右,在这过程中每隔3个小时要浇一次水,然后再进行播种。

3、苗期肥水管理

因为金花菜的发芽需水量比较大,因此在播种后,每天需要浇两次水,保证土壤处在湿润的状态。特别是在夏初夏末的时候不能断水,正常管理下,播种后5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每天可减少一次浇水,一周左右即可停止浇水,田间积水过多时要注意排水,防止产生涝害。

当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及时追肥,然后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追肥。并且后期每采收一次要追肥一次,不过应在采收后第二天追施,立即追施的话容易导致植株腐烂。

4、合理密植

黄花菜采用密植可发挥群体优势,多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60~75厘米,窄行30~45厘米,穴距9~15厘米,每穴栽2~3株,栽植3000~5000株/亩。


5、适当深栽

黄花菜的根群从短缩茎周围生出,具有1年1层、自下而上发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点,因此适当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发旺,适栽深度为10~15厘米。

6、中耕培土

黄花菜在生长期间应根据生长和土壤板结情况中耕3~4次,通常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时进行,第2~4次在抽薹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7、施肥管理

黄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

①冬肥:冬肥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凋萎后或种植时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亩、过磷酸钙50千克/亩。

②苗肥:苗肥能促进叶片早生快发,宜早不宜迟,应在黄花菜开始萌芽时追施,追施过磷酸钙10千克/亩、 *** 钾2千克/亩。

③薹肥:薹肥应在花薹开始抽出时追施,这时黄花菜需肥较多,追施尿素15千克/亩、过磷酸钙10千克/亩、 *** 钾5千克/亩。

④蕾肥:蕾肥应在开始采摘后7~10天内追施尿素5千克/亩,采摘期每隔7天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0.4%尿素、1~2%过磷酸钙水溶液。

8、适时采收

采收金花菜的 *** 一般是以割收为主,割收的时候要注意整齐度,留茬不宜过长,但要整齐。如果没有低整的话,后期的种植管理及采收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产量下降。金花菜的采收时间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主要根据播种时间而定。例如早秋播的时候,大约一个月左右即可采收,并且可以连续采收4次。因此在采收的时候大家一是要根据金花菜的生长时间,二是要注意自己的播种时间,适时采收。


以上就是黄花菜的介绍了,各位可以收藏备用哟!

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关注三农,就点击关注村小农网!

萱草根

萱草根,又名漏芦果、黄花菜根、竹叶麦冬等。

性凉,味甘,有毒。归脾经、肝经、膀胱经。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萱草根是百合科植物萱草的干燥根。

萱草是多年生草本,具短的根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全国各地常见栽培,秦岭以南各地区有野生。

于夏、秋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即可。

相传,陈胜起义前,家境十分贫困,因家中无米下锅,不得不以讨饭度日。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患了全身浮肿症,胀痛难忍。

一天,陈胜讨饭到一户姓黄人家,黄婆婆家虽然也贫寒,但她见陈胜可怜,就让他进屋,给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让他吃。这对当时的陈胜来说,能解决饥饿的萱草花是那样香甜可口,他狼吞虎咽,一会儿三大碗萱草花全吃进肚子里去了。没想到几天后,全身浮肿也消退了。陈胜十分感谢黄婆婆,并表示今后会报答的。

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称王,他为感谢黄婆婆的恩情,便将她请进宫里。每天摆酒设宴,那无数佳肴珍馐都引不起陈胜的食欲。忽然,陈胜想起了当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请黄婆婆再蒸一碗给他吃。黄婆婆又采了一些萱草花,亲自蒸好送给陈胜吃。陈胜端起饭碗,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连说:“怎么味道不如当年了,这可太奇怪了。”黄婆婆说:“没什么可奇怪的,您在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啊!”一席话,羞得陈胜跪倒在地连连下拜。

从此,陈胜将黄婆婆留在宫中,专门种植萱草,并时常吃它。同时,又给萱草另外取了两个名字,一名为“忘忧草”,一名为“黄花菜”。消息一传开,人们就纷纷用萱草根来治疗浮肿病症,后来被郎中发现,经过反复试制成了一味常用中药。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不宜久服、过量,以免中毒。

黄花菜容易中毒?可能是你吃的 *** 不对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忘忧草、萱草,为百合科萱草属植物,主要产自湖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黄花菜颜值颇高,而且清脆爽口又营养丰富,受到很多人喜爱,炒着吃或做汤都是难得的美味。另外,民间认为黄花菜有“下奶”的功效,因此它也是不少哺乳妈妈餐桌上的常客。

通常,我们吃的是干的黄花菜。但有不少地方,特别是黄花菜的产地,有人讲求鲜,喜欢吃鲜的黄花菜。然而,鲜的未必就是好的、安全的。这是因为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毒素,吃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黄花菜的花和根中都含有一种有毒生物碱,通常认为是秋水仙碱。秋水仙碱这种物质很多人都不陌生,它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使染色体停留在分裂中期,在细胞学和育种学上很常用,它还具有抗炎作用,是治疗痛风等疾病的常见药物。

最近的一篇研究指出黄花菜中的生物碱并非秋水仙碱。论文作者在全国采集了150多份食用黄花菜样品进行检测,都没有检测出秋水仙碱,而是检出了与秋水仙碱结构相似的另一种生物碱。作者认为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黄花菜中的生物碱是秋水仙碱,可能是检测条件不发达所造成的误判。

不过,无论黄花菜中的生物碱是不是秋水仙碱,它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 *** 症状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食用鲜黄花菜中毒的事件不在少数。

要想既享受黄花菜的美味又避免中毒,就需要了解吃黄花菜的正确 *** 。

1.新鲜黄花菜吃之前更好去掉花蕊,因为花蕊中所含的毒素最多。

2.鲜黄花菜吃之前,应先清洗干净,然后焯一下热水,再放到凉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并且充分炒熟煮透,这样就能够去除其中的毒素,从而避免食物中毒。

3.吃干黄花菜更保险。干黄花菜虽不如新鲜黄花菜好吃,但黄花菜干制过程可以破坏其所含的毒素,因此吃起来更放心。

文/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黄花玉米排骨汤下饭界大哥大!看一眼就被馋哭

By Dandelion_蒲公英

用料
  • 排骨 500克
  • 甜玉米 1根
  • 料酒 2勺
  • 姜 3片
  • 盐 半小勺
  • 六月鲜轻盐酱油 适量
  • 小葱 1根
  • 黄花菜 适量
  • 红枣 适量颗

做法步骤

1、将排骨洗干净备用

2、冷水加入排骨、料酒、葱、姜片

3、水煮开,将排骨焯一下水

4、在电压力锅中放入焯好的排骨、红枣、玉米、黄花菜和适量的水,电压力锅选择排骨程序

5、到时间后加入适量的六月鲜12克轻盐昆布酱油和少许的盐

6、这样黄花玉米排骨汤就做好啦,是不是很简单呢?快来试试吧!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院子里的黄花菜


黄花菜是菜,也是花。

黄花菜是菜。黄花菜在下保很常见,很多人家都会种。以前我们家就种了不少。黄花菜的根有清热解毒功效,我奶奶喜欢用黄花菜根炖排骨,那绝对是一等一的美味,汤头清香,那菜根炖的刚好,咬一口唇齿留香,排骨渗入了黄花菜根的味道,别有一番滋味。黄花菜晒干后,可以保存很久,黄花菜干具有解忧功能,黄花菜干豆腐肉片汤是我妈妈煮菜一绝,算是独门功夫,黄花菜,豆腐,肉片搭配恰到好处,黄花菜清香,肉片顺滑,豆腐入味,算是人间美味了。

黄花菜是花。有一年老家的院子里种了不少黄花菜。那年我回家,刚好黄花菜开得很多,黄色的花给我们家增添了很多色彩。黄花菜高半米左右,花开的时候,竞相开放,远远望去,黄黄的一片,很美。那花6片花瓣绽开,花蕾细长,很有味道,挺有观赏性的。

菜非菜,花非花,黄花菜就是这样的,菜是美味,花是美花,菜花合一,就像双剑合璧,行走江湖,功力了得,以独特技艺不败武林。

标签: 黄花 菜根 图片 野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