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南昌的谢先生在22年前用毒蛇泡了一缸酒,当时谢先生的妻子听说喝蛇酒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而家中藏有很多白酒,正巧有个年轻人从乡下抓来八条野蛇,他就全部买下,这八条蛇中不乏竹叶青、金环蛇等剧毒品种,买回来后就倒了半斤酒给蛇“泡澡”,再用一个玻璃酒坛将蛇酒密封起来,22年来一直没喝,当他拿出这陈年“宝贝”来喝,喝完之后非但没有觉得神清气爽,出现了中毒反应。
和谢先生有同样遭遇,苏州一位30来岁来自广西的风湿病患者程女士,按照广西老家的偏方,喝了不少用当地毒蛇泡的“蛇酒”,导致程女士胳膊的桡神经支严重损伤,结果不得不进行手术,因为当时并不知道是蛇酒导致的,手术之后,她又开始喝蛇酒,谁知过了半年,程女士的右手也出现同样的病情。最后才知道问题就出在这蛇酒上。
蛇酒到底是滋补上品还是害人的毒药?蛇酒一般是毒蛇,民间认为,蛇越毒,酒的效果也好。
蛇毒具有重要的科学、医学价值
事实上,“用毒蛇泡的酒对人健康有益”只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目前并无任何科学依据,但是蛇毒是具有医学价值的,毒蛇泡酒最后就只是蛇的尸水而已。
大多数毒蛇都具有精巧的毒牙,大约几千万年前,毒蛇的一位祖先进化出了后毒牙,牙上有槽,毒液可以在槽里流动。在一些蛇类中,毒牙已经移到了口腔前部,凹槽加深,最后变成了注射器一样的空管牙,还有一套肌肉系统用于向牙管中注入毒液。
蛇毒是从毒蛇头部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约占90%至95%,其中酶类约占蛇毒蛋白的50%。此外,还包括小分子肽、氨基酸、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目前已经发现蛇毒分为三类:神经毒、血液循环毒和混合毒。
科学家发现,蛇毒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科学价值,但是提取出来的蛇毒是要经过分离、纯化、加工才能使用,把一条蛇放进酒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毒蛇泡酒对人体无益且有害
用活蛇泡酒,活蛇本身的野外毒性没有清洗干净,或者有毒成分没有去除,浸泡在酒中无论多长时间,都含有有毒成分,药酒也就变成毒酒了。
另外,蛇毒是一种活性蛋白酶,在酒精作用下,有一个缓慢降解的过程。泡的时间越久,蛇酒的毒性降解得比较好,喝下去问题不大。但泡的时间短,蛇毒降解得比较差,残留毒素多毒性强,喝下后对身体就会造成伤害。
除此之外,其排泄物、死亡及腐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可能会对人体有害,而且酒精无法将其体内的病毒、寄生虫等完全杀死。
另外,并不是所有蛇都可以泡酒,眼镜蛇,竹叶青蛇等毒蛇毒性很大,用其泡的药酒即不能轻易内服,也不能外用。蛇毒可渗透皮肤,影响肾脏功能,还有些蛇体内的未知毒性会危及生命。
那些正规厂家生产的蛇酒,都是要将蛇去头、去尾、去毒囊、去内脏,经过专业调配、安全检测才能卖的,但你说喝了对身体有滋补效果,那可能就只是一个安慰作用,酒对身体只有弊大于利。
总结
最后,包括毒蛇在内的蛇类,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农林牧增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蛇类又是一个生态相对脆弱的种群,一是本身的繁殖能力不强,二是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其中来自人类的捕杀是一个更大的威胁。少数蛇种已处于濒危甚至极度濒危状态。希望大家可以珍惜保护野生蛇类的资源。
三连问:蛇酒是愚昧和糟粕?毒蛇泡酒危险吗?现代医学怎么看?这天,张郎中的电瓶车坏了,推去修理。
修车的地方,靠着一条湖,湖面开阔,中央还有一个小岛。
天气也不错,湖面上波光粼粼。
车行老板让伙计修车,自己在旁边和我聊天。
递烟寒暄的工夫,两只白鹭先后从水平面上划过。
画面美的我,不禁“喔唷!”了一声。
老板开心了:“这两货,来这边好几天了,我想着打下来炖了吃!”
我一听,忍不住笑出来:“老板,这两只鸟能有几两肉啊,你吃完就把它们变成屎了,既然天天在这里干活,休息的时候看它们飞来飞去,眼睛多舒服啊!”
老板一拍光亮的脑门:“哟,有道理嘛!”
大概真是贫穷了太久,天上飞的,地下跑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会放过,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
这些乱七八糟的食材里,有个特别让人惊悚的玩意,蛇酒!
历来它是个很有争议的东西,反对的人骂的很凶,喝的人呢也喝的莫名其妙,只知道一个字,补!
在许多人眼里,它简直就是文化愚昧和糟粕的代表食材。
其实不用争,随便聊聊,大家一乐,也就那么回事。
很多东西,适当了解一些,思想就不容易那么极端了。
感兴趣的听一听,不感冒的也可以当笑话看。
中医到底是怎么埋汰这玩意的。
酒当然不用我说了,没喝过的也总见过耍酒疯的吧。
可以活血止痛,行气壮胆,副作用是让人变得鲁莽。
冷兵器时代,无论是上刑场还是冲锋前,可以来上一碗,堪称神器。
最近流行喝,摔碗酒,不知道是要闹哪样。
无奈如今文化断代也确实厉害,前几天跟老婆经过一家名为“唐三彩”的化妆品店,几乎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这Y不会是专供殡仪馆吧!
当然我们重点是来说说蛇这种生物。
蛇是冷血动物,它本身没有汗腺来调节体温。天气热的时候,只能通过增加活动度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天气寒冷的时候,这种新陈代谢就减缓,活动度也大大减低,只好找个洞过冬去了,万一来不及爬进洞,就会冻僵在外面,就看有没有好心的农夫能捡到了。
大多数的蛇,都生活在荫蔽,潮湿的区域,它们较多的出现在草丛,树荫,小溪杂草丛生的地带。
干燥的环境会要了他们的老命,许多养蛇的都知道,要在蛇箱里放上一大盆干净的水,水的热传导系数较低,可以让它们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也恰恰是蛇本身的这种特性,导致蛇肉有着极强的耐寒抗湿能力,再加上蛇有着厚厚的鳞片,极强的游走穿透性,我们老祖宗通过朴素的观察总结出了蛇肉可以祛风散寒除湿,温通血络,疏筋止痛,同时补益筋骨,补益肝肾的特点。
着急上火的科学主义者,可能马上要给张郎中来一板砖了。
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
不要急哈,现代对蛇肉的认识,它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
蛋白质分解后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还有能够解除人体疲劳的天门冬氨酸,所以它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增强免疫,延缓衰老。
低胆固醇的特点对防治血管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再加上蛇肉中所含有的钙、镁等元素,是以蛋白质融合形式存在的,十分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甚至改善性能力,都有较佳的效果。
现代研究的结果跟中医的认识,几乎惊人的一致,只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蛇肉营养丰富,十分适合营养不良、身体虚弱、风湿疼痛的人群享用。
临床上的医生们也经常用蛇来治疗顽固的风湿性关节酸痛,骨神经痛等疾病。
比如乌梢蛇,白花蛇。
而白花蛇中比较有名的,就属蕲蛇了,学名叫尖吻蝮,有剧毒。
这些名字大家可能没听过,但是五步蛇,许多人会知道。
被这种蛇咬过,不出五步,你就会死亡,所以一旦被这种蛇咬到,记得要把蛇拿在手里,走到第四步的时候,让这种蛇再咬你一口,这样你又能走四步,反复操作,走到医院,注射蛇血清,你就可以活下来啦。
(看来五步蛇已经被当地人盘坏了!)
其实五步蛇不会那么快致人死亡,但是它的毒性确实很强,被咬到的人,轻微的局部出血,肿胀,中医把这种蛇毒称为火毒。
病人会感觉剧烈的烧灼般的疼痛,严重的迅速水肿,起瘀斑,再严重的会让你内脏出血,尿血,便血,甚至七孔流血,引起心肾衰竭而死亡。
现代研究已经知道,这是一种血液毒素,会迅速破坏你的凝血酶,导致大出血。
既然这蛇这么危险,还有人去捉吗?
真的有,所谓富贵险中求,这种蛇确实很值钱,在过去尤其值钱。
明朝的达官贵胄们,长期沉迷酒色,又缺少运动,所以筋骨肌肉柔弱,特别合适这种蛇肉来补充身体,每年都需要蕲蛇进供。
不仅王公大臣们需要,大太监总管们,明知道自己不行,估计也拿着银子,竞相排队拿货。
你交纳上两条蕲蛇,当年就可以免税啦。
可惜蕲蛇很稀缺,蛇贩子们卖的大多数都是长得类似的冒牌货。
真正的蕲蛇仅产于湖北蕲春,李时珍的老家。
他自己特地买了一条正版货和一条盗版货,研究了很久。
甚至跟着捕蛇的上山捉蛇。
终于弄明白,蕲春的蛇比普通的白花蛇效果好的原因,是因为蕲春的蛇喜欢吞食一种又臭又辣的石楠藤。
蕲春地处长江中游边上,北边倚靠着大别山,挡住了湿度的外散,温暖的环境和充沛的雨量让该地产出石楠藤这种抗湿能力极强的植物。
蕲蛇本身就是抗湿度能力很强的动物,居然还要食用这种植物来抵抗该地区的湿度,就好比你在又闷又湿的黄梅天,喝了一碗酸辣汤那样畅快。
所以喝惯酸辣汤的蕲蛇,毫无悬念的PK掉了长相类似的冒牌货们。
代价是它也差点成为了濒危物种,现如今已经有人工养殖了。
2017年8月湖北十堰,有一条野生五步蛇,攻击了一位大妈,大妈即使被咬,还惦记着敲死了蛇带走,据说要给儿子加菜,不管事件真假,可见在当地,蕲蛇一直是个好东西。
蛇肉和蛇酒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在酒精的走窜作用下,蛇酒的作用更趋向于祛除风湿,通利血脉,补益作用要弱化不少。而且酒精辛辣的特性,反而会消耗人体的肝血肾精,蛇酒所以也不宜多服,确诊是那些顽固性的老风湿,腰腿疼患者,才可以适当的饮用一些。
现在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甚至还有一些驴友,背包客,常年在外风餐露宿,雨打风吹,如果落下些腰酸背疼,对变天特别敏感的情况,倒不如备上一壶,浪迹天涯去吧。
至于没有上述情况的吃瓜群众,就纯当看热闹了。
万物有灵且美,确实需要的时候,我们用作辅益人类的健康,才是最合适的。以免导致,物不能尽其用,还暴殄天物的滥觞。
另外有些人正疑惑着,蛇有毒,泡酒不是很危险?这个涉及到加工 *** 的问题了,现在很少使用毒蛇,而且毒蛇的蛇毒都在它头部的毒囊里,真要入酒,也是会摘除掉的。超过本文范畴,我们不再继续深入了。
又有个光头师傅在跟我讨论,光吃蛇没有用,要吃“龙虎斗”才是大补。
看样子是劝不过来,我只能晒一下这花前猫下的美腻了!
丽水市中心医院在今年7月份时,接收了一位药物中毒的病人陈先生。原来,陈先生平时里爱好喝酒,而当地又有自制药酒的习惯,陈先生的老伴自制了草乌药酒,准备外用,不料被陈先生看到,随手拿起来喝了几口。
不幸的是,药酒中含有剧毒物质“草乌头”,服用药酒之后,陈先生很快就出现了不良反应,家人连忙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陈先生还出现了心跳、自主呼吸停止的局面,甚至还出现反复室颤,生命一度非常垂危。
幸运的是,经过医生坚持不懈的心肺复苏、心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陈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陈先生那么幸运,2018年时,重庆璧山区也发生过一起饮用自制药酒中毒事件,事故导致了5人死亡。
在当时,重庆璧山区一户人家里正在举办生日宴,在生日宴上,有一位带了自制的药酒供大家分享,但饮用该酒之后,15名人员陆续出现症状,其中5人死亡,多人中毒。经过专家查验后发现,当天所饮用的药酒中,有一种名叫“雪上一枝蒿”的植物,这种植物含有剧毒,如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人类中毒。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58岁的黄先生对自制药酒非常感兴趣,认为药酒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为了壮阳补肾、驱寒收湿,黄先生自学成医,自制了多种药酒,被人称为“黄药师”,黄药师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每天轮流喝药酒,最后也因药物中毒而就医,接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也就是常说的“中风”。
药酒为何会变毒酒?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行自制药酒,比如:人们会在高度白酒中浸泡人参、鹿茸、蜥蜴等,还有人会在白酒中浸泡有毒物质,比如:草乌头、毒蛇和毒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药酒有一定的药理功能,但是不懂药理的人胡乱配置药酒,有可能会导致药酒变致命毒酒。
比如:用蛇 *** 药酒在我国非常常见,但是很多人直接使用毒蛇 *** 药酒,而毒蛇的毒牙,会通过中空的毒牙一点点浸透到酒精之中,尽管酒精能够降解蛇毒,但是所需要的时间非常长,如果浸泡毒蛇的时间不够长,将可能会导致蛇酒中毒。
其次,很多自制药酒的人并不懂药理,盲目相信“偏方”,跟着古籍、 *** 等自学成“医”,盲目地将剧毒物质添加到白酒之中。比如:宁夏两兄弟听信他人偏方,认为用曼陀罗泡酒可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于是自制曼陀罗药酒,殊不知曼陀罗全株有毒,特别是种子毒性巨大,有毒成分主要是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等生物碱,目前没有特效解毒剂。
再者,有一些药酒是用作外服,而不是内用, 比如:用草乌川乌来泡酒的药酒,如果误服,将会导致药物中毒。还有一些药需要经过长期酒精浸泡,酒精度数不够高,或者浸泡的时间不够长,都有可能导致中毒。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无毒药酒,也就是使用无毒物质浸泡白酒,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行为。比如:自制葡萄酒,河南周口6人在聚餐时,饮用了自制葡萄酒,结果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事件,其中5人症状较重。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和不卫生操作有关,如果在酿酒的过程中食材或者器材不慎被有害细菌污染,就有可能导致中毒;另一方面,自制葡萄酒在酿酒的过程中,会生成一部分有害物质,而个人难以清除。
除了自制药酒之外,还有一些人会网上或者线下购买药酒,而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药酒要么属于“保健食品”,要么属于“药物”,无论属于哪种,都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评审,如果是“药物”,要求更为严格。但是很多药酒都是小作坊生产,根本不具备药酒生产资质,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药酒为何会伤人?
事实上,很多药酒的关键是“药”而不是“酒”。在我们国家,药物的生产和审查都非常严格,尤其是涉及到有毒物质,不仅如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 *** 药物,只有具备资质的工厂才可以。
药物 *** 出来之后,有些药物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处方才能够使用。
而自制药酒的生产场地既不符合药物 *** 的规定,又没有医生医嘱,更为关键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服用的剂量,擅自饮用药酒,就有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事件,哪怕自己 *** 药酒时并未使用有毒物质。
所以,如果真的生病了,更好找专业医生诊疗,而不是听信他人偏方自制药酒。如果真的要自制药酒,更好也要找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协同,以及在自制药酒过程中注意卫生条件。
台湾省男子喝下30年的蛇酒,起“反应”一整天,蛇酒真的靠谱吗?台湾省男子喝下30年的蛇酒
台湾省的张先生租下了一个店面,这家店面的原主人是做蛇肉生意的,因此店里有很多的蛇酒。张先生在对店面扫除时,突然想开个直播分享一下,结果就跟网友们一起好像离开一罐已经存放了30多年的蛇酒,酒罐的底部标注有日期和所用的蛇类,包括:银环蛇、百步蛇、眼镜蛇等等。
这些可都是剧毒蛇啊,但张先生和网友认为泡那么多年了,没啥好担心的。期间有网友怀疑是张先生造假,于是张先生果断喝下一杯蛇酒,并用筷子捅开蛇肉,证明自己的清白。
当时确实是没事,但事后张先生将身体反应发布到社媒上,称他直接起了生理反应一整天,而且耳朵也红了。
蛇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公元前 1046-771 年),当时就被当作药用的,但蛇酒真的有效吗?有没有危险?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情。
蛇酒
蛇酒有许多不同的制备 *** ,但最传统的 *** 是将整条蛇放入各种高度酒中。很多时候,一条活蛇被塞进一个罐子里,一起发酵几个月。酒坛中还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药草和香料,为酒坛注入了一些独特的风味。
另一种制备这种蛇酒的 *** 是只使用蛇的血液。杀死蛇后,在其血液和胆汁中掺有酒精,必须当场立即饮用才有效果。
使用高度酒的原因是:只含有 30-40% 的酒精或乙醇,不足以阻止病毒、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爬行动物携带沙门氏菌,用低度数酒可能会无法彻底杀菌。
安全性
大部分情况下,饮用蛇酒都不会出现问题,除非在一些民间作坊买了不卫生的低度数蛇酒,有些情况下,蛇甚至会“复活”袭击人。
2013年,哈尔滨双城区的刘女士听说蛇酒可以治疗风湿腿疼痛,于是托人用乌苏里蝮蛇作为泡酒原料 *** “蛇酒”。她将蛇酒带回家放了3个月后,开始每天进行饮用,喝了快半个月也没见风湿腿好转,她打算自己再加酒泡一阵子。
于是她用筷子摆弄了一下蛇,调整位置自己好放酒,结果这条蛇突然猛地弹起来,狠狠地咬了刘女士一口,还好在送医后,没有大碍。
蛇作为变温动物,能在极端环境中合理利用能量来生存,缺氧、缺食物都难不倒它们,更高记录下,有一条眼镜蛇曾不吃不喝的在科学家人为 *** 的恶劣环境中存活了2年。
而“蛇酒”这个极端环境,就会逼出蛇的生存本能,如果没有杀掉蛇,而是活生生塞进酒罐,蛇就可能启动休眠模式,只通过酒瓶不装满情况下预留的空间里的空气存活。不过大部分蛇是撑不了多久的,但总有一些“幸运儿”。这样的新闻一查一大堆。
而且如果保存不当,酒精就会慢慢挥发,原本为蛇充当防腐作用的酒精失去作用后,蛇尸中的微生物就会开始滋生。人食用了腐肉,自然会出问题。
蛇酒真的有效吗?
蛇毒一直是一种特别有价值的医学资源,为临床试验和诊断工具的开发提供化合物。传统的蛇酒养生理论中,蛇酒作为一种药物的价值源于蛇的本质及其蛇毒。
但是!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的毒液在酒精存在下会失去其特征结构并因此失活,这会破坏某些氢键。
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情况下,许多所谓剧毒蛇做成的蛇酒,都是用其他无毒蛇滥竽充数的。
后记
所以说,蛇酒基本上是没什么作用的,要真感觉喝了身体变好,那也是其他药材的功劳,或者更残酷的……是心理作用。
李某平常身体一直不好,并且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他听说蛇酒能治疗风湿,便托人从老家带了一瓶泡了一年左右的蛇酒来。李某喝了药酒后,仅过了1个小时,便呕吐不止。他家里人见状吓坏了,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可惜,经过紧急抢救,李某还是不治身亡。家人问医生:是不是泡酒时,蛇的毒素没处理干净,所以药酒就有了毒?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蛇死后,自身的毒素就会分解掉,不再具有毒性,也就是说被浸泡在药酒中的蛇,应该早就没有毒性了。
从中医角度来说,泡制蛇酒分两种 *** :生浸法是将整条活蛇洗干净后直接泡酒。 熟浸法是将蛇杀死,除去内脏,蛇肉洗净、蒸熟后泡酒。还有种 *** 是将新鲜的蛇杀死风干后,盘成圆圈,放入酒中浸泡成蛇酒。用来泡酒的蛇,既有毒蛇(如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银环蛇等),也有无毒蛇(如赤练蛇)。很多人担心,用活毒蛇浸泡的蛇酒,喝了会不会中毒?
蛇毒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其实,蛇毒是一种活性蛋白酶,只要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进行处理,其活性便会失去作用:
①高温100℃;
②较强的氧化作用;
③较高浓度的有机溶剂。
乙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蛇毒组织细胞中,把蛇毒里的大部水溶性物质以及水不能溶解、必需用极性有机溶剂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
在含乙醇40%的米酒里,活性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蛇毒会变性、分解,从而化解毒素。即使蛇酒中还有少量蛇毒残余,只要我们的口腔与消化道没有伤口,少量摄入蛇毒也不碍事。
因为蛇毒招架不住消化道里蛋白酶的“强大防御”,会被这些酶类破坏掉。当然,为安全起见,如果口腔与消化道有伤口,还是等伤口愈合后再饮为好。
这些人喝蛇毒会对身体有害
蛇酒并不适合所有人能喝,特别是对于一些乙醇过敏者、孕妇、患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来说,如果不慎喝了过多的蛇酒的话,那么对健康其实也是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的。药酒大多是辛温性燥,容易化火伤津。热性体质或是有急性炎症的人也不适宜喝。
用来浸泡的白酒,须是50度以上的纯白酒才行,而且浸泡时间要够长,一般来说,生浸法要求浸泡超过2个月。毒性越强的蛇,浸泡时间越长越好,以保证毒素被充分分解。蛇泡药酒更好把活蛇宰杀后去除内脏在泡酒,防止活蛇咬人。
蛇类入药,最早记载始见于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用蛇酒治疗某些疾病,强身健体,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经久不衰。现如今,依旧有许多老一辈人将蛇酒用于养生保健、预防或治疗疾病。而因为迷信“蛇的毒性越强,效果越佳”,很多人会使用有毒的蛇类来泡酒。
以蛇泡酒门槛并不高,但自制蛇酒是有风险的,尤其是用活蛇泡酒,一不小心就会使蛇酒变成“毒酒”,这些年来因为饮用蛇酒出事的报道并不少,有引起中毒反应的,甚至有因此丧命的!还有人蛇酒还没喝到嘴里,就中毒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30年蛇酒喝出生理反应
我国台湾省有一名男子在打扫租来的店铺时(该店铺的前身是一家蛇铺),发现了一坛存放了30年之久的蛇酒。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打开小酌了一杯,并将“试喝”感受发布到了网上。他表示,这一杯下肚,竟然出现持续了一天的生理反应,耳朵也红了一整天。不过由于该男子没有去医院检查身体,无从得知其身体的特殊反应是否因喝蛇酒中毒而引起。
22年蛇酒喝一杯差点失明
在90年代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靠捕蛇贩卖为生。那时南昌谢先生从捕蛇人那里购入8条毒蛇(包括金环蛇、竹叶青等),之后用半斤高浓度白酒将这些蛇长期浸泡了起来。直到2014年,谢先生才打开这瓶尘封了22年的蛇酒,此前从未打开过,没想到才喝了一小杯,就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视线模糊,看不清楚东西,这是中毒的反应,可把谢先生吓坏了。幸好谢先生只是浅尝辄止,过了几个小时后视力逐渐恢复了正常,如果这蛇酒喝多了,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导致失明。
有人不禁感到疑惑:这不科学呀!?蛇酒中的酒精能杀毒,为什么喝了蛇酒还会中毒?而且蛇毒是通过进入血液传播的,蛇毒通过消化道会被分解,为啥会中毒?
为什么喝蛇酒会中毒?
喝了蛇酒中毒的原因主要有2种:
一种是用毒蛇泡酒,蛇毒未解,蛇酒变“毒酒”。
一种是蛇酒变质,蛇酒变“蛇尸水”。
蛇毒未解
在毒蛇的嘴里有一对较大的毒牙,这种毒牙是中空的,后面连接着毒腺。用毒蛇泡酒时,毒腺中的毒素就会通过毒牙逐渐渗透到酒水中,使蛇酒变“毒酒”。
蛇毒是一种活性蛋白酶,能够被酒精缓慢降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浸泡蛇酒时,必须要用50~60度的高浓度白酒,且需要长时间浸泡(至少要用60度的白酒浸泡一年),才能完全分解蛇毒。
如果蛇浸泡在酒里的时间不够长,白酒的度数不够高,白酒的量不够多,蛇比较毒,都有可能导致蛇毒没有完全被降解,而在酒中残留。此时喝下去就有中毒的风险。有时候,一次性浸泡了好几条毒蛇,但所用的白酒的量不够多,可能达不到降解蛇毒的量,这就会导致蛇酒中有蛇毒残留,喝下去就会很危险。
蛇的毒液通常是需要进入血液循环,才会造成人体中毒。而如果是正常饮进肚子里,蛇毒则会被人体消化道分解,一般不会直接进入血液,所以不会引起中毒。但是呢,饮用蛇酒时,如果口腔或者消化道内存在着伤口,蛇毒就有可能会通过创口进入血液循环,快速流遍全身,引起中毒。很多喝了蛇酒中毒的事件,都缘于这种情况。
比如,苏州的一位女士,为了治疗风湿病,购买了4条“黑旋风”毒蛇泡酒,才泡了大约4个月就拿出来喝,谁知半年以后,该女士突然发现左右手相继无力,东西都拿不稳,经诊断为病毒性神经炎。经仔细调研后,发现问题可能出在蛇酒上。医生表示,只泡了3、4个月的蛇酒,蛇毒降解地比较差,残留毒素较多,喝下后对左右肢桡神经造成了伤害。
蛇酒变质
另一种喝蛇酒中毒的原因是蛇酒变质。
高浓度白酒除了能够降解蛇毒,还具有一定的防腐杀菌作用。但是酒精具有挥发性,如果蛇酒的密封没做好,白酒中的酒精与空气接触,就会慢慢挥发,从而降低酒精的防腐效果,浸泡时间太长,就可能使得蛇酒腐败变质,蛇酒就变成了“蛇腐败液”。误喝变质的蛇酒,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
蛇“复活”伤人
2013年,黑龙江双城有一女士听闻蛇酒有治疗风湿疾病的效果,于是托人搞来一条毒蛇泡酒,却没想到3个月后打开酒盖时,毒蛇突然蹿出,咬伤了她的手,幸好及时送医,脱离了危险。
广西一位村民曾将抓到的活眼镜蛇浸泡在米酒坛中,泡了1年后开盖取酒,谁知这蛇竟竟然还没有死,在打开酒坛的一瞬间,突然蹿出,朝着名男子的脖子狠咬了一口,最后抢救无效离世。
按理说,蛇泡在高浓度的酒中,应该会很快就会没命,但这些蛇怎么能泡那么长的时间,依然活着,还能攻击人呢?
要知道,蛇可是一种会冬眠的动物,如果周围环境突然变得不适宜生存,它们就会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即使不吃不喝,也能存活数月。
在浸泡蛇时,突然的高浓度酒精和缺氧的强烈 *** ,会强迫蛇的机体进入如冬眠般的休眠模式。这时候,如果泡酒人 *** 蛇酒时,细节操作不到位,比如泡蛇的容器没有做到绝对的密封,导致外界空气透过缝隙流入容器中,那么休眠中的蛇仅靠着稀薄的空气就能存活很久。更何况还有些人在泡制蛇酒时,酒瓶也不总是装得满满的,会在酒瓶上方留出一些空间,残留空气,这就使得蛇得以幸存。
而等到蛇酒瓶被打开或者对蛇的身体有触碰时,蛇就会苏醒过来,试图逃走。这时候的蛇已经许久没有进食了,饿极了就很容易伤人。更可怕的是此时的毒蛇体内已经积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毒素,再咬人就很可能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此外,活蛇泡酒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所以要尽量选择人工饲养的蛇来 *** ,其体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较少,而用野生蛇类泡酒,不仅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携带的病菌、寄生虫也很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也可能会有病菌残留在酒中, *** 中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都有可能使“药酒”变“毒酒”。
可见,蛇酒的 ***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自行泡制蛇酒是有一定风险的,需要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 *** 。
如今的医学已经足够发达,要相信现代医学,而不要盲目迷信“偏方”,要是想治病,更好是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对症下药。
别让进补伤了身!中医提醒喝药酒有4个禁忌,你错了几个?阿方受邀参加老同学的生日宴,筵席上,老同学故作神秘的从桌下拿了一瓶“药酒”上来,“这个可是好东西,独家特制,滋阴壮阳。”老同学眉飞色舞地介绍着,阿方看着药罐里一些奇形怪状、叫不出名来的“稀罕物”,本不想尝试,但奈何抵不住大家的“好心劝告”,推杯换盏间,阿方三四杯酒下了肚。
回到家后,阿方本想着晚上能够一展雄风,结果洗澡洗到一半,鼻血怎么也止不住了,阿方有些纳闷,平日里别说这小小的药酒,就是高度的白酒他都能整上那么一斤半,今天这是怎么了,这才几杯就有反应了?
别把养生药酒当“酒”喝
“药酒”、“酒”一字之差,但一杯下肚,有人可能会因此没了命。
药酒,严格来说它并不是酒,而是“酒剂”,是指将中药材放入酒内浸泡,提制成的制剂,属于中成药的一种。药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被人体所吸收和发挥药效,便于储藏的优点。既然说了是药,那肯定要对症下药。药酒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内服药酒和外用药酒,其功效各异。
内服药酒有属于壮筋骨类的,鹿茸酒、五加皮酒;有属于补益类的,人参酒、十全大补酒,就如故事中的阿方,滋阴壮阳的酒,也属于滋补类。但是由于阿方本身体质并不虚弱,又摄入的量过多,最终导致了出鼻血的情况,俗称“补过头了”。
除了滋补的药酒,也有治病的药酒。例如治风湿病的虎骨酒;治疗肺结核的天门冬酒;治疗恶疮的蛇酒等。这一类药酒可用于内服,但需根据正规中医师指导,适量补充。
外用药酒多由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中药配制而成,主要用于肌肉疲劳或风湿神经疼痛,如正骨水、樟脑酒等。
如果是药酒“小白”错误地饮用药酒,或者饮用放置过久的“陈年”药酒,很可能会导致出现新的病症。
药酒进补怎么喝才有效?
冬天是个进补的好季节,不少人家会自己动手配制药酒来进补,部分人更是喜欢将药酒存放数年后再饮用,以发挥其“陈年”之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曾惠芳中药师提醒,药酒泡得越久,药效越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风险。若药酒密封有漏洞,或保存过程稍有不慎,可能藏有肉眼看不到的发霉变质,人喝下之后可能发生肠胃炎、肚子痛。
曾惠芳医师建议,泡酒的药材要新鲜,清洗后,一定要完全干燥再拿来泡酒,以免水分引发药材变质。在泡酒的过程中,不能封罐就不管不顾了。
应每天摇晃药酒容器,使药材的药性溶出。另外,酒对储存条件的要求很高,需要放在低温、阴暗处密封储存。
药酒的浓度也有讲究。酒以20~40度更佳,要让药酒不容易变质,还得注意酒的选择。曾惠芳解释,酒精有防腐作用,如果泡药的酒低于20 度,则达不到防腐效果。但浓度超过50度,都不适合普通人饮用,所以酒更佳的浓度是20~40度。
药酒虽可缓解病症,但也不宜过多饮用。一般可在早饭后30分钟,及睡觉前30分钟,各喝1次,每次25克。如果喝药酒期间还在吃药,则要注意避免药酒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包括安定、抗过敏药、 胰岛素、催眠药、降压药等。 另外妇女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儿童及少年,有肝脏病史者,都不能饮酒,不建议以药酒作为治疗手段。
除了掌握药酒的酿制及浓度,下面一些关于药酒的误区,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
药酒,你喝对了吗?
误区一:春季不能喝药酒?
药酒饮用并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有需求,就可以通过药酒对症下药。春季不能饮药酒的谣言来自于中医认为春季肝病高发,所以对于肝病病人,并不适合饮药酒。
误区二:喝药酒多多益善
药酒以酒基底,酒精的含量高,药酒浓度高,在服用药酒时,需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不是越多越好,每天最多喝一两左右即可。
误区三:药材都能泡药酒
枸杞酒、红枣酒、蛇胆酒、眼镜蛇酒……中国人几乎能拿来泡酒的,都不会放过。然而不少药酒里可能会附有乌头碱这类有毒药材,当这些药材溶解于酒精,容易引发中毒或死亡。
误区四:药酒越陈越好
药物都有保质期,更别提药酒了。虽然酒精有防腐、杀菌作用,但家庭 *** 的药酒一般密封程度达不到标准,很容易因 *** 不当而变质,所以药酒建议在半年内饮用完毕。
药酒虽有治病功效,但毕竟不是处方药,不能取代处方药所具有的安全性和药用价值。药酒具有一定药性,也不能作为客酒,宴请他人。若因误饮而发生不适,一定要及时送医。
参考资料:
<1> 《喝药酒讲药理》.家庭保健
.2012年2月 <2> 《陈年药酒需对症喝》.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02 <3> 《药酒你喝对了吗》.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有毒的蛇泡酒好还是无毒的蛇泡酒好?今天我们要聊聊的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话题——蛇泡酒。不过,别担心,我不是要让你去抓蛇泡酒,而是在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有毒的蛇和无毒的蛇,哪个更适合用来泡酒呢?
泡酒是一种传统的酿造 *** ,可以使用各种食材和草药来 *** 。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神秘的泡酒主角——蛇。蛇,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在自然界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当然,在我们的视线中,它们可能更多的是以“食材”或“药材”的形象出现。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蛇胆、蛇肉、蛇皮等,都是泡酒的好材料。
接着,我们需要了解蛇的毒性。有些蛇是有毒的,而有些则是无毒的。有毒的蛇如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百步金钱蛇、竹叶青蛇等,其毒素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而无毒的蛇如乌梢蛇、蕲蛇、白花蛇、蛤蚧等则相对安全。
在泡酒的选择上,如果你是初次尝试,我建议你选择无毒的蛇。虽然有毒的蛇泡酒可能具有某些特殊的药效,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危险。而无毒的蛇则安全一些。
然而,在泡酒的制备过程中,不论是使用有毒的蛇还是无毒的蛇,都需要注意 *** *** 和卫生条件。如果不当处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制备蛇泡酒。
还有,选择合适的容器。更好选择透明的玻璃瓶或陶瓷罐作为泡酒容器。确保容器是干净且已经消毒过的。
其次,处理蛇。将蛇杀死并清洗干净后,将其切成小段,并放入一个干净的纱布袋中。注意,不要让蛇的毒液污染环境或食品。如果是使用有毒的蛇,要特别注意防止蛇的毒液泄漏。建议在处理有毒的蛇时,戴上手套和眼镜,以防被咬伤。
然后,将蛇袋放入泡酒容器中,倒入适量的高度酒(如高粱酒或米酒),密封容器。建议将容器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定期摇晃容器,以促进蛇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
最后,等待至少一个月后,打开容器,品尝泡好的酒。如果酒味过于浓烈或口感不佳,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进行调味。
总之,在家自己泡蛇酒时,选择无毒的蛇更为安全,但不论是使用有毒的蛇还是无毒的蛇,都需要注意 *** *** 和卫生条件。在处理蛇和 *** 泡酒的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和细菌滋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 *** 出的蛇泡酒既美味又对身体有益。
切勿随意捕捉蛇类等保护动物
自己泡酒有一定危险,毒蛇泡酒更是危险,切勿随意尝试
泡在酒里的毒蛇,为什么隔了那么久还不死?在中国很多地区,都喜欢用蛇泡药酒喝,老一辈认为,这样可以强健体魄。甚至有些人认为,每天一杯蛇酒,补肾补肝补气血。但是把毒蛇泡在酒里面,为什么酒却没有毒呢?
我们都知道,人一旦被毒蛇给咬了,没有及时救治的话,很快就会死亡。但是用毒蛇泡的酒里面,却没有毒。
首先蛇毒存在毒腺中,牙齿相当于是针管,当它攻击敌人时,毒液进去人体血液,就会麻痹神经。
而且蛇毒是一种活性蛋白酶,如果吃到肚子里,只会和其他食物一样,不会中毒。
这种蛋白酶,在高温、氧化或者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中,就会失去活性。
一般用来泡蛇的酒,都是高浓度的酒精,是很好的有机溶剂。经过乙醇的溶解,变毒液为宝贝,成为了治疗风湿骨痛、关节炎的良药。
另外有些蛇酒,是用活着的蛇泡的,这样的话,千万不要打开酒瓶。
因为有些蛇泡在酒里面好几年,看似一动不动,其实还是活的,如果盲目打开酒瓶,毒蛇说不定窜上来咬你一口。
这是因为酒的浸泡,对蛇本身没有杀伤力,而且蛇可以长期不吃东西,只要偶然把头探到水面上,接触空气,就能活很久。
所以各位小伙伴,不要以为蛇酒功效多,就盲目去尝试,保护自己最重要。
引言
“千年蛇、万年龟”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话,龟是长寿的代表,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活了千年还不死的蛇吗?这是没有实际证据的,有科学依据的数据显示,蛇类的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蟒蛇等巨型蛇类的寿命会更长,通常情况下会达到30年~40年。至于存活成百上千年的蛇,目前还是没有的,但民间关于蛇的奇闻轶事就没有少过。
因为蛇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危险又恐怖的动物,但依然有喜食蛇肉、用蛇泡酒或是把蛇当做宠物养的胆大之人。就拿制酒来说,蛇酒绝对是最特别的一种。蛇酒由干蛇或活蛇和酒精酿制而成,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拥有饮用历史了,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药酒。蛇酒只有在最富冒险精神的人群中才会被追捧,甚至大多数酿酒人都没有尝试过。
图|泡蛇酒
你见过在酒里浸泡3个月,开瓶依然不死还窜出来咬人的蛇吗?2001年的新闻报道显示,广西的一位受害者以为药酒酿好,打开酒瓶盖子时,在烈酒里面浸泡了一年的蛇竟然没有死,窜出来就咬人一口。由于泡酒的是毒蛇,被咬人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这并非蛇泡酒后不死还伤人的首例,黑龙江的一位刘女士在毒蛇药酒快要喝完时,酒内已经静止不动“死亡”三个月时间的毒蛇突然窜出瓶口发狠般咬住刘女士的手;2009年,来自武汉的张先生被酿酒的毒蛇咬伤……毒蛇泡酒伤人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几起。那么,为什么蛇在酒中泡这么久还不死呢?
蛇酒:蛇类入药的传统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蛇酒的酿制过程。蛇酒自古以来就是蛇类入药的传统方式之一,在中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蛇的不同部位在中医上一直被认为有各种保健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蛇类入药的记载,蛇的药用价值很高,全身上下都是宝贝。
蛇肉饱含丰富的蛋白质,还能够活血祛湿,蛇胆、蛇能够治疗偏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甚至对晚期癌症都有良好的疗效。蛇毒是从蛇身上提取的最有价值的成分,在古代被誉为 “天赐神药”,可以治疗关节痛、脱发、麻风病等各种疾病。蛇毒除了药用价值外,如今还衍生了除了医美疗效,风靡国际市场。
蛇酒有镇痛和消炎的作用,也确实对某些疾病有好处。比较常见的用来泡酒的蛇,可以分为有毒和无毒两个大类,有毒的诸如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等,无毒的有赤链蛇和乌梢蛇等。酿造蛇酒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活蛇直接浸泡药酒,另一种则是将蛇杀死,头部居中盘成圈状烘制成蛇干再放入酒中。
眼镜蛇、银环蛇等毒蛇通过獠牙传递毒液来伤害或杀死它们的猎物,像蝰蛇和长尾蛇这样的“高级”毒蛇的獠牙是中空的,可以更有效地注入毒液,而后牙蛇的獠牙,只是在后缘有一个凹槽,将毒液导入伤口。蛇毒往往是针对猎物的,其自卫作用是次要的。
将整条蛇放在烈酒或其他谷物酒精的罐子里,然后将其放置几个月让它慢慢浸泡。有时,配方中会加入人参等草药或是香料;另一种方式则会将蛇剖开,将其血液和胆汁与酒精混合。酒的味道大家都很熟悉,而蛇的出现则带来了一种腥味。有时,加入额外的药材或香料,会使酒水具有药味。
蛇毒是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储存在蛇头后部的毒液腺中。在所有毒蛇中,这些腺体通过管道打开,进入上颚的凹槽或中空的牙齿这些蛋白质有可能是神经毒素(攻击神经系统)、血毒素(攻击循环系统)、细胞毒素、邦加罗毒素和许多其他毒素的混合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对人体造成上号。几乎所有的蛇毒都含有透明质酸酶,这是一种确保毒液快速扩散的酶。
毒蛇酿造的酒是安全的吗?理论上的确如此,虽然蛇酒是以毒蛇为原料酿造的,但由于酒中的乙醇能使蛇毒变性。况且在泡蛇之前,蛇被蒸熟的话,高温也会蛇毒的毒性。即便是没有除去毒囊被活生生放进酒里的,蛇毒也不是50°以上烈酒的对手。
蛇为什么泡酒里长时间不死?
既然蛇酒的安全性有所保障,那为什么还会有蛇在酒中浸泡长时间却不死的情况发生呢?蛇是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在摄入过量酒精时都会致命。所以,蛇若是被密封在烈酒之中,要不了多久一定就毙命了。
然而实际上,在泡酒过程中并无法做到百分百将蛇杀死。首先,蛇酒里不仅仅只有蛇,通常情况下还堆积了大量中药材,酒瓶被人为挪动之时,瓶身的晃动可能会使蛇头漂浮在药酒之上,蛇就得以继续吸入氧气。
其次就是家中泡酒的瓶瓶罐罐难以被完全密封,导致外界空气进入其中,形成对空气对流。动物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会有一种自我保护机能,即酒水里面的蛇又进入了假死状态,以此来欺骗泡酒者。
众所周知,蛇是冷血动物,水性极佳,耐性与生命力都很强,只要瓶口未被完全密封,就会有空气溜进来,若是恰好遇上酒精度不高的酒,那么蛇是完全有可能继续生存的。蛇类在遇到恶劣环境时还能够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即进入休眠状态,大幅度降低新陈代谢以维持身体平衡,长时间不吃不喝,发挥自己强大的抗饥饿能力,呼吸也减弱,这样就能够维持相当长时间的生命迹象。
蛇类在自然界繁衍生息上亿年,经过漫长的进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个物种,除去个别极端地带,几乎遍布全球,中国的蛇类就有205种。蛇远远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脆弱,它们浓度不高的酒中和在水中都是一样灵活,能够在酒坛子中坚持整整12个月,可见蛇的生命有多顽强。
不过,虽然蛇泡酒不死还咬人的状况真实发生了,但到达成这一条件其实非常苛刻,概率很小。
泡蛇酒的正确 ***
虽然蛇毒在泡酒后不会再具有很强的毒性,但毒蛇始终是毒蛇,有的蛇毒性巨大,泡的酒不能乱喝。轻易内服或者外用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蛇毒能够渗透皮肤,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蛇毒危害人体主要是进入血液,所以要喝蛇酒的人需要注意自己的口腔和消化道有没有伤口。
那么我们要如何规避在泡蛇酒时被没有死透的蛇咬伤呢?之一,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密封性,一定要隔绝空气。我们把蛇和酒倒进去后,要确认酒瓶的盖子是否完全密封好,还要注意把酒倒满,直到毒蛇的脑袋完全浸入酒中。
第二就是酒的选择,多选用烈酒,比如50~60度的优质白酒。如果酒的浓度若是不够高,便无法确保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制成的药酒就可能变质;酒精浓度够高的话,也就更能够确保将蛇杀死。
最后,如果真的不慎被蛇咬了,也不要慌乱,因为现代医疗水平很发达,只要医治及时,基本上是不会危及性命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立即清理伤口,比如嘴吸出蛇毒、用刀扩大伤口挤出毒血,紧接着在伤口附近关节处用绳子紧紧绑住,这样可以防止毒血进一步向心脏蔓延,然后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