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吧?这种树以前漫山都是,早上在山上,你会闻到浓浓的花香,没错,这就是油茶种!
油茶树常绿小灌木一般高2~4米,或小乔木树高有6~8米。树皮粉黄,木坚硬而韧性好。花开9~11月,大多数白色,也有少数花是红色的,果子成熟于次年秋,一般秋末果子内乌黑时采摘为好。
小时候上山砍柴也经常去摘来玩,果子挺重的。像茶果就是用来榨油用的,油特别贵,村里的人基本上不买。不过现在也越来越少了,一般都是自己家榨来用而已!
摘来的油茶籽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远远都会闻到浓浓的油茶清香,晒干干就一颗一颗挑出来。
民间俗话说:“家里拥有天然茶油,美容病痛不用向人求。”你用过茶油吗?见过农村土榨野生山茶油的 *** 吗?
我们采用的榨油 *** 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地道的古法,有的设备据说还是清朝时就在使用的。榨茶油的工序比较复杂,按照下面一步一步地进行。
古法茶油 *** 步骤
01
烘
烘烤,从树上采摘下来的生油茶籽,饱含水分,必须将水分驱除干净才可榨油,与许多地方采用炒干的 *** 不同,老油坊里采用的是在烘床上烘干的 *** 。烘床形如北方常见的土炕,底下生火,将茶籽铺于其上。烘干的标准是香而不焦,要注意控制好火候,这关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纯的茶油。
02
碾
碾碎,将烘干的油茶籽投到碾糟中碾碎。石质的圆形碾槽直径接近5米,其上是木质的十字架形碾车,碾车的4个支脚上分别装着4个石轮。碾车的动力最初是用牛拉,后来是靠建在溪水中的水车带动。用牛拉时,碾碎油茶籽一次大约需要1小时,用水车作动力时需要30分钟,现在用电力,只要10分钟就好。
03
筛
过筛,油茶籽被碾成粉末之后,还需要用细目竹筛过筛。筛下的细腻茶籽粉末可以进入一道工序,颗料较大的碎茶籽则要返回碾盘再次碾压。茶籽末颗粒越小,出油率越高,成油后沉淀物越少,油品越好。
04
蒸
蒸粉,过筛后的油茶籽粉末会被悉心地收集起来,用木甑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熟。在这一步也需要严格掌控火候,蒸熟的标准是可见蒸汽但不能熟透,否则也会影响出油的品质。每当蒸粉之时,浓郁的油茶香气就会随着蒸气一起散发出来,弥散在整个油坊之中。此时,如果观察木甑中的茶粉,会发现有晶亮的油分渗出。
05
裹
裹饼,将蒸熟的油茶籽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的圆型铁箍之中,压实,再用稻草裹扎,做成一片片圆形的还饼。因为稻草中富含碱分,和茶籽发生作用,可以使最终榨出的茶油更香。现在使用机械榨油法的其他油坊都没有了这一步骤,出油的香度自然也就不能和古法榨油相比。
06
榨
榨油,将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剩下的空间塞进方木块,再打入木契,挤压茶饼,就可以开榨了。开榨时,两位掌锤的师傅合力推动悬吊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元宝形石锤,晃晃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木楔上,一锤一锤地将楔子楔入,金黄色的茶油就会被挤榨的坯饼中淌出。经过2个小时后,坯饼中的油分几乎被榨尽,一次完整的榨油过程至此也就结束了。
这是茶籽榨完油留下的渣,这种渣也有很大作用喔!农村人管它叫枯ku饼,用这个泡水用来洗头还有喂猪,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呢?
剩下的茶子壳可千万不能扔,它可是天然的好肥料。它是碱性原料,把它烧成灰可以做碱,用来腌咸蛋,也可以撒在自家的菜园里做肥料。榨油后的茶饼也是宝贝,以前没有洗发水时,女人们就用它来洗发美发,还可以用它洗衣服、杀虫等。
来源:上杭网、综合 ***
故乡的油茶昨天跟老妈通了一波 *** ,照常向她汇报我最近的情况之后,我问她有没有什么事情要说的。
老妈就跟我谈起前几天家里打油茶招待客人的事情,我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心里有些想笑,应该是油茶机打出来的油茶,味道差,渣滓多。等到老妈跟我说是奶奶手打油茶的时候,我就不淡定了,因为我有好几年没正经地吃过一回奶奶手打的油茶了。
我的老家在桂林。有那么一道美食,我吃了十几年也没吃腻。逢年过节,我们本地人也会拿这道美食去招待客人。这道美食就是油茶。
图片源于 ***
“恭城油茶喷喷香,既有茶叶又有姜。” 听起油茶,大家就会脱口而出:“恭城油茶!”。
确实,恭城油茶确实是油茶界里最负盛名的招牌。但是恭城当地人不怎么喝油茶,我们当地人都对恭城油茶有些不屑。我奶奶开了10年的油茶店,都说恭城油茶不好喝,至于不好喝的原因,我没问过她。
不过,我们认为油茶好吃,外地人却有些难以接受,因为油茶的味道有些怪:又咸又涩,其中又带有姜的香气。
这个味道对于我们当地人来说却是极好的,姜是用来祛寒的,对治疗感冒有效果。于是,男人们出门在外干活,女人们就在家里打油茶。等男人干活回家,女人就递上一大碗油茶,男人喝下去后浑身舒服了。有句谚语是这么形容油茶效果:“早餐一蛊一天威风,中午一蛊劳动轻松,晚餐一蛊全身疏通”
图片源于 ***
老家对于油茶的辅食是非常看重的,除了油炸花生、爆炒花生、糯米粉糍粑等外,我们还会准备额外几样辅食。
同油茶最配的自然是炒水浸粑,那是我们桂林地区流行的特色小吃,出了桂林就没机会品尝到了。
而水浸粑是我们常常储备的食物之一,其中以人工 *** 的水浸粑口感更好,有弹性。
图片源于 ***
水浸粑的做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切块放下锅里煮熟,再加上酱油,就能吃了。
最美味的做法就是腊肉炒水浸粑:将水浸粑切成丝,置于锅中,放入青菜、腊肉,再用大火炒几分钟,一盘腊肉炒水浸粑就这么出锅了。红黄白三种颜色相互搭配,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食指大动。
图片源于 ***
芋头粑,不过我更喜欢把这个叫做芋头年糕,因为“粑”总让我联想到不好的东西。在我看来,芋头年糕算是油茶的重要辅食之一,这种美食是油炸过的,吃进嘴里带有焦香的口感。
图片源于 ***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油茶桌上常见的美食,我们还会准备南瓜饼和马蹄糕。南瓜饼酥软甜糯,香味醇厚,马蹄糕口感甜蜜,入口即化,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不过,我们准备马蹄糕的前提得是有贵客,像是许久未见的亲戚来家中拜访,我们就会去外边买马蹄糕和南瓜饼。
平时我要想吃到这个,还得去外边的油茶店。
图片源于 ***
图片源于 ***
现在,我在南宁这边也看到几家卖油茶的餐饮店,也进去喝过,但味道确实不咋地。
仔细想想,可能是他们放的茶叶不行。
声明: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作者邪剑仙,图片源于 *** 。
唐崖美食 油茶汤咸丰传统美食 油茶汤
丁德煜
依山面水一家家,风土人情大不差。
惟有客来沿旧习,常须咂酒与油茶。
从清朝咸丰著名诗人蒋士槐这首竹枝词里,我们可以看出咸丰油茶汤的历史渊源以及人们对它的厚爱。
咸丰油茶汤源出于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地。
好多好多年以前,一个忠厚朴诚的伢子在唐崖土司城附近相中一位姑娘,姑娘家比较殷实。这年的端阳节,这后生包起粽子、买起裙子、背起肘子去丈母娘家中打端阳节。芒种打火夜插秧,端阳前后正是农活最紧张的时期。这农村伢子一下住进温柔乡,正想偷懒睡晏床。未婚妻却早早地备好了洗脸的热水,喊他起床洗脸。洗脸架上为他展开了新毛巾,盒子里放着新买的胰子油(香皂之类)小伙子洗完脸,看见洗脸架上的胰子油,以为是糕点什么的,以为是给他的早点,他不假思索就给胰子油一口,“呸,呸,呸”,难受得他连忙往外吐。稍作镇静。他想到,人家的早点你不吃完,人家会笑话你土包子不礼貌啊。于是他硬着头皮把它咽下去了。味道太难受了,他想,要是喝点汤水压一压就好了。刚坐到土家火塘边,丈母娘亲自捧上一海碗香喷喷的土家油茶汤,小伙子一看汤面飘浮油炸阴米子、沙炒包谷子,还有花生、核桃,还有青葱的蒜苗,清口水吞得“个儿、个儿”的响。睡眼惺忪的小伙子受宠若惊,又是不假思索,接过碗就狂猛地喝上一口。“呸呸呸,妈吔!”娘儿俩在旁又心疼又忍不住笑。还是媳妇儿灵动,连忙给她舀来一碗凉水减轻痛苦。原来,潺油茶汤一般是用猪油,猪油飘浮在油茶汤表面,隔绝了空气。温度极高,但它不像开水会冒白气,咋看起来,表面风平浪静,里面实则水深火热。这个笑话后来越传越远,“油茶汤不冒气,烫死傻女婿”就成了咸丰尽人皆知的一句俗语。
咸丰油茶汤不仅属于民俗,还能登大雅之堂。同治版《咸丰县志》记载:“油茶:腐干切颗,细茗,阴米各用膏煎、水煮、燥湿得宜,人或以之享客,或以自奉,间有日不再食,则昏愦者。”有的地方称之为擂茶:“取吴萸、胡桃、生姜、胡麻共捣烂煮沸作茶,此惟黔咸接壤处有之。”1984年,时任 *** 中央总书记胡 *** 、团中央书记胡 *** 到咸丰黄金洞视察,当地就曾以土家油茶汤待客。
潺油茶汤,就是先用猪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备好的沙炒玉米、油煎鸡蛋、油炸阴米子、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选取食用。
潺油茶汤的过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 *** 油茶汤里的泡料。
油炸阴米子,用糯米加工而成。选用颗粒饱满、完整的糯米淘净,用木甑充分蒸熟,起锅倒入簸箕或者晒席里摊开,阴干,不能暴晒,否则,糯米干后断裂成碎米,以后油炸时不成型,不美观。然后慢慢地搓、揉,使之散为一粒粒阴米子。然后趁其微软,倒进碓窝(石臼)里面舂扁。这时,这舂碓是讲究功夫的,并不是每个成年人,你有几斤毛力气就能干好的,并不是你平时想象的那么 *** 四射,那么全力贯注。你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然,就舂成一团糍粑了。然后将其摊到簸箕里再次轻轻搓,让每一颗都独立,阴干,所以叫阴米子。这样,油炸出来的阴米子很有型,很展样。自然,食欲也更强。存储前,还要染上五颜六色的食品红。这种 “阴米”, *** 如珠,晶莹如玉。下汤前,将植物油烧开,分次将适量的阴米子下油锅,“嘁嘁嚓嚓”声中,阴米子开花膨胀。但是其膨胀程度绝不会像爆米花那样夸张。爆米花下油茶汤,不配,没有那种香味、口感、嚼劲。
沙炒包谷子。先将老玉米粒放在锅里,锅里放生石灰水,用柴火慢慢煮。煮到玉米粒颗颗饱满,多数被煮开花后就捞出来,沥干。在锅里将少量桐油烧开,将在沙岩地岩窝里新挖来的散沙,倒进锅里翻炒,直至桐油被炒干。然后将适量的煮玉米倒进锅里慢慢炒干。要用柴火,柴火的性情要温柔一点。煤火太烈,容易炒糊,形成“皮焦骨头生”。炒到玉米粒金黄金黄、脆蹦脆蹦的时候起锅,将沙筛出来。有的地方,附近找不着沙,就用草木灰。草木灰的缺陷是,炒的时候灰尘抖乱。每炒一锅玉米,由于容量有限,就用筛子把沙筛出来,接着炒第二锅。多炒几锅,将所有的玉米粒炒好后,放在簸箕里使劲搓,搓掉玉米粒外面那层皮,利用风,把玉米皮簸出去。用瓦坛封装起来,备用。我们小时上学的时候,常常偷妈妈的炒玉米做零食,脆生生,香喷喷。
油炸豆腐果。把灶孔里的草木灰用密眼筛子筛过,在箩筐等竹篾盛具的底部铺一层灰,再平铺几块豆腐,再在上面和周围撒一层灰,继续在上面平铺豆腐,如是者三。用草木灰是为了将豆腐里的水分充分吸干,用竹篾器具目的是便于利水,用灶洞里的灰是因为农村火塘里的灰不卫生。把豆腐上的草木灰洗掉,再把一坨正方体的豆腐切成麻将大小的正方体。这时我们会看到它四壁都是“蜂窠眼儿”。这是草木灰和其中碱性物质所致。把这些小坨豆腐放到菜油里面文火慢炸,待豆腐果自动浮到油面,即可起锅。与鲜豆腐相比,别有香味。其实,“油茶汤不冒气,烫死傻女婿”,还有一半功劳归功于豆腐果。油炸后的豆腐果里面除了蜂窠眼儿还有较大空间。经油汤一煮,开汤进入豆腐果里面,不知底细的人,一口咬破豆腐果,里面的汤温度高些,一飙出来,嘴巴就会汤起燎泡。
其它泡料的 *** 就简单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茶叶需新茶为佳,清新的茗香沁人肺腑;油茶汤中不能放味精,因为味精会改变汤的原汁原味;汤中一般也不放辣子,因为喝汤时容易呛人。把汤水喷到人家身上、碗里,或者餐桌上,让你尴尬一辈子。旁人还会火上浇油、落井下石地开玩笑:“耶!粪(喷,咸丰方言愤与粪同音)出来哒!”
油茶汤有精装版、简装版之分,有素面朝天与浓妆艳抹之别。最简单的就是,潺好油茶汤,放进炒玉米,即可“开工”。最讲究的油茶汤“泡料”有好几十种。沙炒包谷子、油炸阴米子、花生米、核桃、油煎鸡蛋等等。待客的油茶汤经典泡料就“三大件”,油炸阴米籽、沙炒包谷子、油炸豆腐果。以我的经历,六十多年来,这样地道、齐全的油茶汤,只有小时候在自家享用过一、二次。
喝油茶汤是个艺术活儿。传统的喝法是不用调羹或筷子,端着碗转着圈儿喝,讲究把汤和辅料同时喝完,或是拿一根筷子在碗里慢慢划圈儿,边划边喝。要想同时把汤和辅汤都喝干净是需要技巧的,用土家人的话说就是"舌头上要长钩钩"。在土家山寨,有些老人喝油茶汤时嘴还不用接触到碗,表演气功一般,只在碗边上空用巧劲一吸,碗中的干货便进入口中,其中趣味,妙不可言。
土家人潺油茶汤有专门的铁锅,不用时挂在火塘屋的木板壁上,是长年累月不洗的。跟重庆火锅如出一辙。
2011年,咸丰土家油茶汤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崖镇的马金现悉心钻研油茶汤 *** 技艺二十余年,是其著名传承人之一。
“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
五龙捧着擎天柱,尽吸长江水倒流。”
咸丰龙潭土司都如此追捧油茶汤,可见油茶汤的魅力!
【毅志君】家中野山茶油的压榨过程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我们老家这个叫木子油哦。山茶油(木子油)的 *** 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
昨天分享了家中的野山茶油(木子油)的压榨,如果有看过的伙伴就会发现在压榨的时候会出现茶饼爆开,这时候就需要对茶饼去撬动,这个视频就是给大家看下这个过程。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在永州江永桃川,油茶是生活的一部分,油茶苦苦的,但配上炒米,自己炸的果子,自己做的糍粑,花生,苦中有甜,超级好吃。
这边农村办席,早餐一定少不了油茶,像隔壁镇粗石江就更夸张一点,早餐每天都是打油茶。像我家,有时候早餐是,有时候不是。
现在说到宵夜,一般人的印象是小龙虾,烧烤,我们那边以前都是,出去喝油茶啦!出去唱歌不一定去,出去喝油茶一定去。
桃川那边白事酒有个习俗,就是守夜,让全村在家的人过来陪老人最后一程,到了半夜,油茶是少不了的。
*** 图片油茶
写得我也饿了,家里自家做的油茶果子不知道吃完没,过年的时候,妈妈让我带点,我说怀孕了不敢吃这么油的东西,没带,早知道该带点的。周四去冷水滩看看有没有,买点回来当零食吃。
#西安头条# 西安本地人都爱喝油茶,街边地摊上一碗油茶泡麻花,常常是人们的流连忘返的心仪小吃。
特别是冬春季节,早上喝一碗油茶,浑身暖暖的。
超市里也有卖的各种各样的油茶,是不少上班族经常选购的方便食品。
但是,你知道吗?油茶可以在自已家中炒制,而且货真价实,方便快捷,炒一次,可以享用很长时间,比购买成品划算多啦!
本文就想介绍一下在家里自已炒制油茶的 *** 。
1,准备原料
主要是配齐”五仁”,分别是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杏仁、小茴香。如图:
小茴香暖胃味甘,必不可少,其他的少一两样皆可,不过,香味可是会打折哟!
2,先期加工五仁
之一步,先把这五仁通过淘水、用湿布擦拭处理干净凉干;
第二步,用炒瓢,更好是底儿厚的铸铁炒瓢(不易烧糊),分别炕干这五仁,然后加工成细小颗粒。
注意,不可太面(细),必须是细小颗粒,以便喝的时候有嚼头。如图
3.蒸面
根据自已家里炒瓢或铁锅的大小,准备足够的面粉,之一次炒制,量少一些哦,先行试验嘛。将所蒸面粉放进锅里,待冒气30分钟后,面就先蒸熟了。
刚出锅的面容易板结,要先将扳结的面块用擀面杖压面,以充分吃油吃热,备用。
4,炒制。
更好使用铸铁锅或底儿较厚的炒瓢,有一把铁铲来回翻搅。
炒锅中添油,油量视面粉多少而定,一般掌握半两油炒三斤面为宜。
油热后,倒入备好的面粉,中小火翻炒20分钟后,加入备好的五仁粉,再翻炒5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盐,量不可太大,随机掌握,既使咸度不够,将来用开水冲着喝的时候还可以再添加盐。加盐后关火,继续搅匀即可。
要特别注意翻炒过程中火候的掌握和翻搅的频率,以防烧焦炕糊了锅底部的面粉。
如图这样,把面炒成微黄,如同烤馒头表面的浅古铜色,用西安当地话来说,就是“嘹扎咧!”
陕西特色美食——油茶(家庭版素油茶)做法油茶可以说是西北的特色美食,一个地方的特色食物一定是和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关。西北的冬季天寒地冻,人们过冬就需要相对高热量的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抗寒的能量。油茶就这样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应运而生。真正的油茶是用牛油和羊油熬制而成的,再在里面撒些芝麻,趁热舀至碗中自然晾凉结块,吃的时候再用刀子刮成粉末再加水加麻花花生等坚果熬开就可开吃了。
因为我吃不惯牛油和羊油的味道,所以我就用少量菜籽油做了素油茶。(这样也可以不用担心血脂的升高了)。面粉是家里自己磨的,我填满了家里的大面缸。
之一步,取面粉放到盘子里上锅蒸熟。这一步是必须要有的(现在外面卖的基本上都嫌麻烦,把这一步给省掉了)。面粉蒸熟后晾凉,面粉上面可能会有蒸馏水掉下去而造成的硬面疙瘩,把这些面疙瘩捡起扔掉,再用手把面粉搓开,过筛(这一步也必须有:这会使面粉更加细,炒制后没有面疙瘩)。下面是过筛后的面粉。
核桃、花生、黑芝麻用烤箱烤熟。烤熟后,可以把核桃和花生的外衣用手搓掉。(核桃的外衣比较难弄,实在不想麻烦了也是可以不弄的)。花生建议选白皮的大花生。
锅烧热倒入菜籽油,油烧热倒入面粉。开中火不停翻炒(一定要不停翻炒,否则会炒糊滴)。等面粉炒制微黄,放入适量盐和五香粉,再继续翻炒,翻炒三五分钟后放入核桃、花生、黑芝麻。全部食材入锅后再继续翻炒三分钟左右,素油茶就可出锅了。
提示:在炒制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不停翻炒。有时还是需要把锅颠起来翻炒滴。
油茶面,又称“炒面”、“油炒面”,是我国北方的传统小吃,一般作为早点食用。超市大多有售卖的,也有自己在家里炒制的,很有一部分受众人群。
炒油炒因其 *** 简单,所以也比较适合在家里自制。油茶的做法也有多种,说是油茶,也有的不放油炒制,要的就是食材本身的清香。当然也有用油炒制的,还有用锅蒸的,这个根据个人喜好来 *** 。
油茶里添加的辅料最常见的就是熟芝麻和熟的花生碎,这两种炒熟的食材有着浓郁的香味。
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1.先无油炒焦花生,中间要不停地搅拌,晾凉之后去掉花生的红衣;
2.接着炒去皮的白芝麻,当锅热之后,看到芝麻飞溅时候转小火,不停地搅拌直至芝麻香味飘出变黄成熟;去皮的花生用刀背压碎备用;
3.最后是炒面粉,先把面粉过一下筛子之后开始中小火炒制,中间加五香粉和食盐,继续不停地翻炒,直至面粉表面的颜色变成淡黄色;
4.炒到最后会发现面粉里有白色面块,可以再次过一下筛子,然后放入适量的炒熟的芝麻和花生碎,拌匀即可;吃的时候取一小碗,盛两勺炒好的油茶面;
5.因为都是炒熟的食材,所以用开水沏一下,搅拌均匀即可食用。作为早餐,十分便捷!
6.我们可以一次多炒一些,晾凉之后装瓶密封保存,可以食用一段时日。自己做的油茶,卫生、放心,用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学着做一做!
在滇西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油茶在永胜这个县城绝对存在于每一个家庭的厨房里,以至于他们早上见面问候的方式都变成:“茶给有吃掉了”(喝茶了没?)。
之一次喝油茶,是十几年前在一个同事家里,看着一碗盛着茶叶与饭粒且浮着一层猪油的食物,同时闻到了一种米饭煮糊了的焦味,顿时没了食欲。基于礼貌,同时也是对油茶的一种好奇心,我要了半小碗,此后几年间,再没喝过。
真正学会并喜欢上油茶是近些年,永胜的同事经常会把油茶带到办公室,下午累了饿了就拿出来当作下午茶跟大家分享,就这么一天天的,慢慢就喜欢上了这种味道。
每次去同事家,都要喝上满满一大碗。同事爸妈每天早上都要喝油茶,但两个老人却是各做各的,只因口味不一样,同事的爸爸喜欢喝加盐的,这也是大多数永胜人喜欢的口味。同事妈妈的口味比较独特,喜欢加糖,再打进两个鸡蛋,就是老太太的早餐,多少年都这么吃,完全就是铁律。年近七十,可体质却比一般年轻人好太多,要夸她走路带风嗓音如钟一点也不为过。
随着对油茶喜爱程度的加深,有了想自己做的念头,跟同事一说,她当然是倾囊相授,回家自己一个人慢慢捣鼓,无数次后,终于做出了与永胜油米茶接近的口感。(因为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对一个用料做了更改,所以只能接近,不可能完全一样。)
下面就把咱学到的炒油米茶的 *** 给分享下:
食材:大米、茶叶、猪油(素食的朋友可以换成植物油)
*** *** :1、以上三种食材放入铁锅内中火翻炒,待大米金黄后转小火翻炒至焦黄关火起锅
2、炒好的米茶放入锅内加水熬煮,至于放盐还是放糖,就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而定
水平有待提高
备注:炒米茶是最关键的过程,一个是火候要把握得当,另外就是需要不断翻炒以保证大米受热,如果有部分炒糊,则会影响口感,乃至茶汤颜色也不美观。
加了盐的素油米茶
今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学打油茶。虽说我是个厨房小白,啥也不会,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于是,我赶紧上网搜索教程,准备好材料,照着步骤一步步来。
首先,我得炒花生米。说实话,这还是我之一次炒菜呢,心里还是有点儿紧张。我小心翼翼地把花生米倒进锅里,翻炒了几下,又加了点盐。炒了一会儿,香味儿就出来了。我心想:“嘿,还挺简单嘛!”可是等我尝了一下,才发现炒得有点过火了,有点儿苦。
接下来,炒芝麻。这次,我可不敢大意了,生怕又炒过火。炒完芝麻,我又加了点糖,准备做芝麻糖。糖一放进去,整个厨房都是香甜的味道,我都忍不住咽口水了。
然后,到了打油茶的关键步骤——磨茶。我搬出了家里的破壁机,把茶叶放进去,又加了点儿油。按下开关,只听见“嗡嗡嗡”的声音,茶香四溢。看着磨好的油茶,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总算是学会了。
等油茶磨好,我就开始煮。煮了一会儿,茶水翻滚起来,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尝了一口,嘿,还真有点儿那个味儿!虽然跟外面买的不能比,但我觉得自己已经挺了不起了。
学打油茶的过程虽然不容易,但我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有时候,学点新东西,给自己的生活添点色彩,也是一种成长。这也让我明白了,生活就是要敢于尝试,不断挑战自己,才能过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