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我们常见的快餐厅西餐并不是正宗的西餐,点菜也不存在什么拘泥。那到了一些节日、纪念日,想去高级西餐厅,优雅地庆祝一下,面对那些全英文甚至是法文的菜单时,如何从容得体地点餐、用餐呢?来来来,今天就送你一份万能版【西餐点餐指南】。
开胃菜
开胃菜作为「一口的享受」,一般有冷头盘或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焗蜗牛等。
开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从而 *** 味蕾,增加食欲。
汤
西餐的第二道菜是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四类。
热汤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周打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焗葱头汤。冷汤的品种较少,有德式冷汤、俄式冷汤等。
副菜
副菜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一般放在主菜之前,作为口感上的前序和铺垫。
副菜品种包括各种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等,搭配酱汁,质感鲜嫩,口味清爽。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均称为副菜。
主菜
西餐的主菜是西餐 *** 菜的精华和 *** 所在,即讲究色、香、味、形,又注重营养价值。一般以肉、禽,海鲜类菜肴为主,其它菜肴都可视为其铺垫和补充。
肉类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猪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排。其烹调 *** 常用烤、煎等。配用的调味剂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蘑菇汁、白尼丝汁等。
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包括餐后甜点和水果。作为一餐的收尾,给人以甜蜜的回味。
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饮料
享用完甜点如果仍然意犹未尽,餐厅也会提供茶或咖啡选择,你尽可以放松下来,享受一段惬意的餐后时光。
由于咖啡有助脂肪燃烧,因此餐后咖啡通常比较浓烈,如意式咖啡。为了缓和苦味,有时会搭配巧克力或饼干等小甜点,可直接用手食用。
中餐、西点、西餐
幼儿教育、酒店餐饮管理
新媒体运营与大数据管理……
欢迎广大学员前来参观体验
职场人该懂的西餐礼仪西餐中的“西”,是指地理位置处于西半球的国家,通常包括欧洲、美洲、东欧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台形。
西餐文化的特点与常见菜式
西餐的主要特点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观,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供应方便等。西餐文化讲究6个“M”,即Menu(菜谱)、Music(音乐)、Mood(气氛)、Meeting(会面)、Manner(礼节)和Meal(食品)。菜谱被视为餐馆的“门面”,通常都会采用更好的材料做菜谱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软羊皮打上各种美丽的花纹,显得格外典雅精致。高级豪华的西餐厅,通常会有乐队演奏柔和的乐曲,一般的西餐厅也会播放一些美妙典雅的背景音乐。西餐厅里特别讲究的是乐声的“可闻度”,即声音要达到“似听到又听不到的程度”——集中精力和友人谈话时听不到,休息放松时就能听得到,这个火候被把握得恰到好处。或高贵或温馨或迷人的气氛、共同进餐的伙伴、精美的食物以及得体的就餐礼仪,都是西餐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西餐的分类,按照每天用餐的不同时段,分有正餐(午餐、晚餐)、早餐、早午餐、下午茶、小点。按照 *** 正式与否,又有家常餐、快餐、餐厅菜式之分。按照国家不同,西餐可以分法式、英式、意式、俄式、德式、美式等。
1.法国菜
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国(中国、法国、土耳其)之一,欧洲的美食以法国为更佳。法国菜无论从视觉上、嗅觉上、味觉上,还是触觉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非常讲究环境与服务的艺术性。精致、优雅和艺术化,是法国菜的突出特征。法国是优质葡萄酒、香槟和白兰地的产地之一,在烹调焗蜗牛、大鹅肝、黑麻菇等菜品时都会放一些酒。法国人对于酒在餐饮上的搭配使用也非常讲究。除了精致可口的美食本身之外,餐具及餐桌摆设、用餐着装和举止礼仪等,在法国餐饮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法国菜的代表菜有:鹅肝酱(见图27)、牡蛎杯、焗蜗牛、法式小龙虾、鱼子酱、松露、马令古鸡、麦西尼鸡、洋葱汤、马赛鱼汤等。
2.英国菜
英国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清淡、喜酥香、不食辣,但注重用餐情调与用餐礼仪。简洁与礼仪并重,是英式西餐的典型特征。英国人不精于烹调,但英式早餐却比较丰富,英式下午茶也是格外的丰盛和精致。
图1 鹅肝酱
英国菜的代表菜有:炸鳕鱼、炸马铃薯、烤牛肉、鸡丁沙拉、烤大虾苏夫力、薯烩羊肉、烤羊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牛肉腰子派、炸鱼排、皇家奶肉鸡等。
3.意大利菜
意大利烹饪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西菜烹调艺术之母”。意大利菜味道浓重朴实,喜欢原汁原味,一般都会直接利用食材内在的鲜味烹制。意大利菜品种非常丰富,各种通心粉、比萨饼、海鲜、葡萄酒风味各异、品种繁多。
比萨(见图2)原本是为方便外带而 *** 的,很少出现在高级餐厅里,最多只是以开胃拼盘的形式出现。据统计,目前在意大利就有超过两万家的比萨店。如今,比萨已成为深受大家喜爱的全球通行的美食。大家都习惯将比萨折起来,拿在手上吃,因此“好的”比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折叠起来,外层也不应破裂。此外,意大利的面食在西餐当中也独树一帜。
意大利菜的代表菜有:小牛肉片、鲜肉盘、馄饨汤、烤羊排、米兰小牛胫肉、火腿起司牛排、红炖白豆牛肚、蔬菜烤鹌鹑、香料烤羊排、茄汁鲈鱼等。
4.德国菜
图2 比萨
德国菜在肉类的应用有其独特的 *** ,单是火腿、熏肉、香肠等的 *** 就有不下数百种。德国盛产葡萄酒,而啤酒的产量更大。德国人比较注重早餐;晚餐虽较为随便,但很讲究晚餐的气氛。德国的马铃薯品种繁多,烹调 *** 各异,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食。
德国菜的代表菜有:醋烩牛肉、脆皮猪肘、法兰克福热狗肠(维也纳小香肠)、什锦海鲜、土豆色拉、烤全鹅、煎羊排骨等。
5.俄罗斯菜
俄罗斯人的食物有“五大领袖”,即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四大金刚”,即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三剑客”,即黑面包、伏特加和鱼子酱。在俄罗斯,各种花样的甜面包通常被用作茶点,而微咸的罗宋面包被用作主食。俄罗斯人的早餐一般比较简单,午餐和晚餐会比较讲究。俄罗斯人喜欢各种浓汤和冷盘,对伏特加情有独钟。欧洲人视鱼子酱为上等美食,其中又以俄罗斯产的为上品。鱼子酱有口味较重的灰鱼子酱(明太鱼)、腥味较重的红鱼子酱(鲑鱼)和黑鱼子酱(鲟鱼),以黑鱼子酱为更佳。
俄罗斯菜的代表菜有:土豆烧牛肉、红菜汤、鱼子酱、白菜汤、烤鱼、黄油鸡卷、红烩牛肉等。
6.美国菜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菜的历史很短,传统意义上的美式食品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欧式主食,而欧亚等移民又使美国的餐饮更加多元化。比较富有美国当地特色的则是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店和热狗快餐店等。美国人喜欢源自英国的牛排、源自法国的薯条、源自德国的汉堡包,并且将其美国化。
美国因为移民多,饮食的多元化特征非常明显,德、意、法、中、韩、日、西班牙、墨西哥口味精彩纷呈,很难选择出公认的代表菜。
座次安排
西餐一般都使用长桌。
1.桌次排列 ***
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应以面对门的方向为准(面门定位),遵循居右为上、远门为上、居中为上、临台为上、靠墙为上、观景为上的原则。以主桌位置作为基准,与主桌距离相等的两张桌子,右高左低;与主桌在同一方向的两张桌子,近高远低。
两桌横排时,右高左低。两桌竖排时,远门为上。
三桌的排列如图3所示。
图3 三桌排列
四桌的排列如图4所示。
2.座次排列 ***
西餐的座次安排,男女主人通常分坐于长桌的两端,或在长桌横面的中央面对面坐。西方人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通常,女士的座位席次要比男士为高,整个宴席都是以女主人为之一主人。背靠墙,离入口、厕所远,或者能看到优美的风景的座位都可能成为上座。女士、长者优先。服务员在引领客人入座时通常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女士,男士则走在女士的后面。
西餐座次排列“以右为尊”,男女主人右边的席次高于左边的席次。
图4 四桌排列
在可能的情况下,男士和女士应间隔排列。
西餐长桌的座次排列 *** 如图5所示。
图5 西餐长桌座次排列
点菜的 ***
入座之后可以先点餐前酒。如遇商务宴请不宜喝酒的情况,可点非酒精饮料。自主选择不饮餐前酒也是得体的行为。
点好餐前酒或饮料之后,再选菜。
1.套餐
套餐菜单是由餐厅事先为顾客搭配组合好的整套菜肴。通常由前菜、主菜、甜点、咖啡等组成。套餐是餐厅精心选择组合而成,具有搭配合理和节省费用的特点。如果对菜肴不熟悉或是首次光顾该餐厅,选择套餐不失为一种省心省力的 *** 。
2.随意点
随意点是指顾客自行从菜单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品种的点菜 *** 。
随意点时可以先选择主菜,然后再根据主菜的品种来选择前菜、汤和与之搭配的葡萄酒。吃完所点菜肴之后,再继续加点起司、甜点、咖啡、餐后酒也是可以的。
随意点最简单的 *** 是点一道前菜和一道主菜,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点汤或其他喜欢的食物。
3.组合式套餐
组合式套餐是指顾客按照套餐的基本形式来点菜,每种菜肴都有数个品种可供挑选。
在很多正式的西餐厅里,相同的菜单会做成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份标示价格,一份不标示价格。服务人员会将标示价格的那份菜单递给请客的一方,而将未标示价格的餐单递给被招待的一方,以便客方能够不顾及价格而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使用西式餐具的礼仪
西餐与中餐的主要区别是:中餐所有的菜都摆在餐桌中间,大家一起分享;而西餐每道菜都已分好,每人一份放在自己的盘子里。中餐自始至终使用一双筷子(特殊情况才换一副筷子);西餐每一道菜都用一副(只)餐具。
西餐厅餐具的常见摆放 *** 如图6所示。
西餐宴会套餐餐具常见摆放 *** 如图7所示。
图6 西餐厅餐具摆台
图7 西餐宴会套餐餐具摆台
西餐餐具的基本使用原则是:从外侧向内侧取用。一道菜配一副刀叉,如果是汤,就单用一只勺子。也就是说,如果之一道菜是开胃菜,那么吃开胃菜用的叉子会放在最左边,吃开胃菜用的刀子会放在最右边。吃完开胃菜后,服务员会将装开胃菜的盘子和吃开胃菜所用刀叉一并收走。假设第二道菜是汤,那么接着使用右边外侧的勺子即可。等汤碟和勺子收走后,现在最外侧的刀叉应当为第三道菜所用刀叉。盘子上方的餐具是吃甜食、点心等所用,同样是从外侧向内侧取用。
万一用错餐具也不要紧张,可以继续使用,下一道菜需要时请服务员帮忙再拿一副餐具就可以了。如果看到别人用错了餐具也不要去提醒,牢记“社交场合小错不纠”,以免让对方尴尬。
各种餐具的使用礼仪如下:
1.餐巾
点餐之后、之一道菜尚未上桌之前,应将餐巾展开,沿中线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开口朝外,中间的折痕朝向自己,平铺在大腿上,如图8所示。小餐巾可以不对折,自然展开平铺在大腿上。把餐巾围在脖子上是孩子气的做法,商务人员不宜采用。
图8 铺餐巾的 ***
需注意的是:就座后不要急于打开餐巾,要等大家就座、女主人之一个动餐巾并将餐巾平铺在大腿上之后,才可以这样做。很多宴会是在致辞、干杯后才展开餐巾。
中途离开座位的时候,把餐巾稍微折叠一下放在椅子面上就可以了,如图9所示。不要挂在椅子背上,那样很容易掉到地上。
图9 中途离席
用餐结束时,要等女主人之一个把餐巾放到餐桌上示意用餐结束后,再将餐巾折好放在盘子左侧的桌子上,如图10所示。注意将餐巾弄脏的部分折到里面,但是不要折叠得过于整齐,否则可能会被服务员误认为此餐巾没有用过。
用餐巾擦嘴时,只需拿起餐巾的边角轻按擦拭即可。
需要吐小骨头等不能下咽的残渣时,可用餐巾遮掩。
图10 用餐结束
2.刀叉
西餐餐具中的刀叉用来切取食物的。切的时候右手握刀,左手握叉来控制被切的食品。食用肉类等较为坚硬的食物时,刀叉的持握 *** 如图11所示,食用鱼肉等柔软食物时,刀叉的持握 *** 如图12所示。
图11 食用坚硬食物时刀叉的持握 ***
图12 食用柔软食物时刀叉的持握 ***
把小颗粒食物聚集起来时,刀叉的持握 *** 如图13所示,刀子可固定不动,只需将叉子向刀子方向移动,便能将小颗粒食物聚集到叉子上。叉子也可正面凹陷处朝上,用于舀起食物。
刀叉的使用 *** ,欧美略有不同。欧洲人一般右手握刀,左手握叉,叉子不转手。切下一小块食物后(每次只切一块),用刀子将食品推到叉子齿上,左手持叉将食物送到嘴里。往嘴里送切好的食物时,叉齿朝下。如果是在食用豌豆或其他软质食品,叉齿可以朝上。停下来的时候,手要露在餐桌上面。美国人习惯切完后将刀子放在盘子上部边上(刀刃向里),叉子转到右手叉起食品(见图14),叉齿向上送到嘴里。停下来的时候,双手放在大腿上。
图13 聚集小颗粒食物时刀叉的持握 ***
图14 美国式叉子的持握 ***
在美国也可见到欧式刀叉用法。但总体来说,欧洲人一般习惯于左手持叉、叉齿通常向下;美国人习惯于切食物时叉子在左手上(每次最多切3块),吃食物时将叉子换到右手上,叉齿向上或向下皆可。欧式和美式的刀叉用法皆可采用,但要注意在每次用餐过程种始终采用同一种 *** 。当然,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和共同进餐者采用同样的方式其效果会更好。
某道菜未吃完中途休息时,以及某道菜已经吃完可以收走餐具时,刀叉的法式、英式、美式摆放 *** 如图15~图17所示。
3.汤盘与汤匙
装在汤盘里端上来的汤,应当用汤匙一勺一勺舀着喝。拿汤匙时用右手,握住勺柄中间偏上部位,手指姿势像拿钢笔一样。使用汤匙时,英国人通常由内向外舀汤,汤匙横向将汤送入嘴里;法国人通常由外向内舀汤,汤匙直着以匙尖先入口,将汤送进嘴里。
图15 法式刀叉的摆放
图16 英式图16 英式刀叉的摆放 图16 英式刀叉的摆放
图17 美式刀叉的摆放
装在汤杯中的汤,如果里面有蔬菜、肉等固形食材,可以用勺子将固形食材吃完后,再端起汤杯喝汤。
装在汤盘里的汤不可以直接端起来喝。汤盘里还剩少许汤时,可以略倾斜汤盘,舀起最后一勺汤。如果汤杯里装的是清汤,可待汤温适宜时直接端起杯子来喝。双耳杯双手端,单耳杯单手端。
汤喝完后,汤匙应放在汤盘(汤杯)下面的碟子上,如图18所示。没有碟子或碟子太小时,汤匙可以凹面朝上放在汤盘里,如图19所示。
图18 用汤完毕,汤杯与汤匙的摆放
图19 用汤完毕,汤盘与汤匙的摆放
4.酒杯
西餐餐厅一般会为各种酒选择其适用的玻璃杯。常用的几种高脚酒杯如图20所示。
图20 常用的高脚酒杯
勃艮第杯和波尔多杯是红葡萄酒杯。勃艮第杯适用于勃艮第产区所产的红葡萄酒以及黑品乐葡萄酿造出来的红葡萄酒,波尔多杯适用于波尔多、智利、澳洲产区生产的果香浓郁的红葡萄酒。
霞多丽杯和雷司令杯是白葡萄酒杯。霞多丽杯适用于以霞多丽葡萄为主酿造出来的果香型的白葡萄酒,雷司令杯适用于雷司令、长相思等葡萄品种酿造出来的酸度较高的草香型白葡萄酒。
通用杯可通用于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适合聚餐等轻松场合。
细长杯身的香槟杯便于欣赏气泡升腾的过程,适用于香槟等气泡葡萄酒。
甜酒杯适用于冰酒、贵腐酒等甜酒和雪利酒、波特酒等加强葡萄酒。
高脚酒杯如葡萄酒杯、香槟杯、鸡尾酒杯等,都是用手握住杯脚部分来持杯。如果用手握住杯身,手的温度会使常温酒或冰镇酒的温度升高,使适宜低温饮用的酒口感变差。
红葡萄酒的持杯 *** 有两种,如图21所示。
香槟酒杯的持杯 *** ,如图22所示。
矮脚酒杯如白兰地酒杯,可直接握住杯身,或将杯身捧在手掌上,如图23所示。手的温度使白兰地的温度升高,口感会更香醇。
图21 红葡萄酒杯的持杯 ***
图22 香槟酒杯的持杯 ***
图23 白兰地酒杯的持杯 ***
西餐酒礼
1.西餐中酒的分类
西餐中的酒以配餐方式对酒进行分类:
(1)餐前酒:是人们在餐前饮用的酒,能够起到唤醒味觉、增加食欲的作用,因此也叫开胃酒。常见的开胃酒有味美思酒、苦艾酒(也称比特酒)、茴香酒、白葡萄酒等。餐前酒的饮用 *** 为净饮、加冰饮、混合汽水或果汁饮用、与其他酒调和饮用。
(2)佐餐酒:主要是指葡萄酒,如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和气泡葡萄酒等。西方人就餐时一般只喝葡萄酒而不喝其他酒类(不像中餐可以用任何酒来佐餐),而且不给葡萄酒里加冰块或其他任何东西,以免破坏葡萄酒原有的风味。
葡萄酒常见以下几类:
①白葡萄酒:由白葡萄或红葡萄去皮酿制而成。可分甜的白葡萄酒和不甜的白葡萄酒。不甜的白葡萄酒,其适饮温度为10~12℃。甜的白葡萄酒适饮温度则为5~10℃。白葡萄酒适合搭配海鲜、鱼类、家禽类等较为清淡的菜肴。
②红葡萄酒:由红葡萄带皮发酵而成。口感不甜,但甘美。其适饮温度为14~20℃。但法国薄酒来区所产的清淡型红酒,适饮温度为12~14℃。红葡萄酒适合搭配牛肉、猪肉、羊肉、乳酪等口感较重的食物。
③玫瑰红酒:由红葡萄酿制而成,但果汁与果皮混合在一起浸泡的时间较短,因此颜色较浅。适饮温度为10~12℃。可搭配口感适中的食物。
④香槟汽泡酒:又分为香槟酒和汽泡葡葡酒两种。法国 *** 规定,只有在法国香槟地区出产的汽泡酒才可以冠称香槟酒,而其他地方的只可以叫汽泡葡萄酒。
香槟是位于法国东北部一个极小区域的地方,距巴黎约145公里,由于该地区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以及独特的名贵葡萄品种,因而酿制出了举世闻名的香槟酒。香槟酒以2次瓶内天然发酵的 *** ,产生二氧化碳而成。香槟酒的适饮温度为5~10℃。可作为餐前酒单独饮用,或搭配白肉、海鲜等菜肴。香槟是喜庆宴会不可缺少的饮料。
⑤加强葡萄酒:是在压榨的葡萄汁中加入酵母,待其发酵时再添加白兰地使其停止发酵,故加强葡萄酒比一般葡萄酒具有较高的酒精度及甜度。加强葡萄酒多作为餐后酒,可单独饮用,也可用来搭配甜点。常见品种有波特酒、雪利酒等。
(3)餐后酒:餐后酒主要是指餐后饮用的、可帮助消化的酒,也可称之为消化酒。常见品种有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利口酒等。
2.葡萄酒的品酒 ***
(1)看与闻:首先是观看酒的颜色。葡萄酒通常用专用的玻璃高脚酒杯来装,玻璃杯的质地薄,并且无色透明。在高脚酒杯里只倒入1/4~1/3杯的葡萄酒,对着灯光或以白桌布为背景,观察酒的颜色与纯净度,如图24(1)所示。酒液应澄清透明,不应有明显的悬浮物。在没有摇动酒杯的情况下闻一闻酒,感知酒的原始气味的结构性和纯度<见图24(2)>,这是葡萄酒的“之一气味”。
图24 品酒步骤(一)
(2)摇:品评了颜色、纯净度与“之一气味”后,缓缓地摇动酒杯,使酒中的醋、醚和乙醛释放出来,同时使氧气与酒发生化学作用,让酒变得更加醇厚,也使香味散发出来。
摇的 *** 有两种:一是拿起酒杯向内摇晃,如图25(1)所示。二是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脚,整个手掌平贴在杯底上,将杯底压在桌面上小心地旋转<见图25(2)>,杯里的酒会轻轻摇动。
(3)闻:摇动酒杯之后,拿起酒杯放在鼻部深闻酒的气味(见图26),这是葡萄酒的“第二气味”。
(4)尝:喝一点酒(见图27),在舌尖部分多停留几秒,然后慢慢地咽进去,品出酒的余味。
图25 品酒步骤(二):摇
图26 品酒步骤(三):闻
图27 品酒步骤(四):尝
一般情况下,在餐厅点整瓶葡萄酒后,服务员会先请客人品尝(试酒)。品酒的人一般是本次宴请的主人,也可以是来宾中比较懂行的人。品尝之后,应该礼貌地表示可以。如果觉得不可以,可让服务员另开一瓶,但两瓶酒的费用都是要计入你的账单的。
3.敬酒的礼仪
在正式宴会上,主人先向客人祝酒,起立举杯说祝酒词,然后饮一点儿酒,坐下。被敬酒者应拿起酒杯喝一小口,但一定不要把酒喝干。不喝酒的人可用饮料或酒水代替。敬酒完毕,被敬者可以站起来,鞠躬致谢,也可以提议向主人、厨师或其他人敬酒。
图28 碰杯的 ***
在小型非正式餐会上,敬酒者和被敬酒者可以都坐着。向距离较远的客人敬酒时,可以举杯点头微笑致意。需要碰杯时,双方可交错略倾斜杯身,以杯肚轻轻碰撞即可。这样碰杯,不易碰碎杯子且声音好听(见图28),千万不要使大劲碰杯。碰杯之后,不一定非要喝完杯中的酒。
饮酒要有节制,不要喝醉,也不要强劝他人饮酒。严禁强劝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和开车的人饮酒。
有重要嘉宾时,主人会在上甜品时建议向该嘉宾敬酒。
上菜顺序
西餐有一定的上菜顺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会有一定差异。西餐的上菜顺序一般为:
(1)开胃菜(头盘)。一般有冷热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等。
(2)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和浓汤两大类。各式奶油汤、法式洋葱汤、俄式罗宋汤、意式蔬菜汤、美式蛤蜊汤等都是受欢迎的品种。
(3)前菜(副菜)。通常将鱼虾海鲜等水产类菜肴和蛋类、酥盒菜肴作为前菜、副菜。
(4)主菜。多为肉、禽类菜肴或高级海鲜。最常用的是牛肉或牛排(见图29)。
(5)蔬菜沙拉(配菜)。一般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作为主菜的配菜同时上桌。
(6)甜品。包括点心、冰激凌、奶酪(见图30)、水果等。
(7)咖啡、茶或餐后酒。
图29 牛排
图30 奶酪
用餐过程中的礼仪
(1)一般来说,面包会在开餐前5分钟左右送上。吃面包时,应左手拿面包,右手掰一小块儿,然后把大面包放到左边的面包盘里,换左手拿小面包块儿,用右手持黄油涂抹刀将黄油抹到面包上再吃。吃面包“吃一口掰一口”的习俗在西方已流传了几个世纪,不要用嘴咬面包吃。涂抹刀用完后,要横放在面包盘上(刀刃朝里)。在宴会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吃面包,但要在上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吃完。
(2)保持良好的坐姿(见图31),不要将胳膊肘支在餐桌上、用手撑着头,也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斜靠在椅背上。不要抖腿。
(3)吃鱼时,先将一面鱼肉吃完,剔掉鱼骨后,把鱼骨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吃下面的鱼肉。不要将鱼翻过来。
图31 吃西餐时的仪态
(4)吃比萨的三种 *** :
①用刀叉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
②直接用两只手取食。一只手拿住比萨饼的一端,另一只手放在饼下托住,从尖角部位开始食用。
③把比萨饼纵向折叠起来,从尖角一头开始吃。这种 *** 可以避免饼上的干酪拉丝和比萨酱粘到脸上。
(5)吃意大利面时,将叉竖起来,每次叉上四五根面条<图32(1)>,慢慢旋转叉子<叉尖轻抵在盘子上,将叉子整个水平旋转<见图32(2)>,直到把这几根面条结实地缠绕成一卷<见图32(3)>,然后送到嘴里。
图32 吃意大利面的步骤
如果实在无法完成,可以用汤匙辅助:先把少量面条叉在叉子上,然后用汤匙抵住面条,使面条不掉下来,旋转叉子卷好面条(见图33),再用叉子将卷好的面条送到嘴里。在正式场合更好不要用勺子辅助。
不可用刀将意大利面切断,吸食面条也不要发出声音。
(6)酒杯一般摆在客人的右边,所以服务员上酒时会从客人的右边斟酒。服务员斟酒时,不要端起杯子来接,杯子放在桌上斟酒更安全。服务员倒酒时,如果不想要酒,可说“不用了,谢谢”。不要将酒杯倒扣过来,也不要用手捂住酒杯。如果服务员已将酒倒入杯中,不喝即可。
一餐饭当中可以既喝红酒又喝白酒,但应该喝完一种之后再喝另外一种。
图33 用汤匙辅助吃面
(7)不要在餐桌上剔牙,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去洗手间处理。
(8)在正式宴会上,吃完甜食后,或者在吃某些需要直接动手的菜之前,服务员会端来一碗水,里面可能还有一片柠檬或一朵兰花,这碗水是用来洗手指的,这个碗叫“洗指碗”或“净手钵”。千万不要把它当成饮用水喝掉。洗的时候应该先洗左手后洗右手,并且只洗手指尖,不要整个手都洗。洗完后用餐巾擦拭。
(9)正式场合吃西餐时不可分食同一盘菜,也不可以互相交换各自的盘子。如需分食,应在点菜时告诉服务员“请将此菜分成两人份”。
(10)不要用餐巾擦拭未用过的餐具,如果服务员看到会以为餐具不干净而将你的全部餐具另换一套。
(11)咀嚼食物、喝汤时不要出声。
(12)刀叉轻拿轻放,不要发出碰撞和刮擦的声音。不要挥舞刀叉,更不要用刀叉指人。另外餐刀不能入口。
(13)每次切食物只切一块,每块的大小要适宜,以能够一口吃下为宜,不要只咬半块。进嘴的食物一般不应再吐出,非吐不可时,应用餐巾掩饰。不要直接将食物残渣直接吐到盘子里,应当先吐到叉子上,再轻轻放到盘子上靠边的地方。
(14)不要挪动盘子、互换餐具,也不要把盘子或碗翻过来观看底面的厂标等图案。
(15)用错餐具或餐具掉到地上时不要慌乱,可请服务员帮忙处理。
(16)招呼服务员时,不要喊“喂”或“服务员”,应待服务员走近时以眼神示意,或者轻轻举手示意(掌心朝向对方)。
(17)不慎将液体洒到他人身上时,立刻将干净的餐巾递给对方,不要随便碰触他人的身体。
(18)喝咖啡需要加糖和牛奶时,先加入糖,后加入牛奶。桌上同时有黄糖和白糖时,黄糖是放在咖啡里的,白糖是放在红茶里的。加糖时,要用公用的勺子舀糖放进咖啡,单独包装的则撕开包装袋直接加入。用咖啡匙搅动咖啡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咖啡溅出。搅拌完毕,将咖啡匙放在咖啡碟上,用手握住杯子把儿端起杯子喝,如图34(1)所示。咖啡太烫时,耐心等待一会儿再喝,不要用嘴吹。咖啡匙只能用于搅拌咖啡,不能用咖啡匙舀咖啡喝。
咖啡碟应当留在桌面上,不要端起来。面前没有桌子或是坐在沙发上时,可一只手端咖啡碟,另一只手端起杯子喝,如图34(2)所示。
喝咖啡时不要出声。
(19)退席要请主宾先退,不要争着往外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西餐礼仪有一般通行的原则,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用餐时也会有特别的习惯和独特的做法,应本着“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的原则灵活处理。
图34 喝咖啡的动作
本文节选自 ? 商务礼仪标准培训
商务礼仪标准培训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标准规范,帮助职场人员提高个人职业修养水平,使大家能合乎礼仪、自如得体地面对客户、上司、同事以及客商,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务场合中展现完美出众的职业风采,更顺利地取得事业的成功。
商务礼仪标准培训可作为各企事业单位员工礼仪培训教材,也适合各类型企业的所有人士使用。资料中附有大量实景演示照片,便于使用者理解记忆,也非常适宜初涉职场或即将步入职场的人士以及没有系统学习过商务礼仪知识的职业人士学习。
情人节吃什么西餐比较好?有什么讲究?情人节是浪漫的一天,西餐厅正好衬托出这种氛围,昏暗的灯光,悦耳的爱情柔慢曲,能让你的感情得到激发,享受如此浪漫温馨的时光。
那么情人节吃什么西餐比较好呢?情人吃西餐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在情人的节日里,去西餐成了年轻男女浪漫的头等大事。为了让大家在这个时刻不出错,就让记者教大家几招吧,赶紧来看看这篇西餐点菜攻略分享吧。
头盘又称开胃食品,一般分冷头盘和热头盘,常见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奶油鸡酥盒、焗蜗牛等。
汤类大致可分为四类:清汤类、奶油类、蔬菜类、冷汤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种奶油汤,海鲜汤,美国蛤蜊汤,意大利菜汤,俄罗斯罗宋汤,法国葱花汤等。
副菜一般是水产菜和蛋糕、面包、酥盒菜。西餐吃鱼菜讲究用专用调味汁,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水手鱼汁等多种品种。
主食肉类和禽类菜肴为主食。其中牛肉或牛排是更具代表性的,肉类菜品所配用的调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香菇汁、白尼丝汁等。禽肉菜肴的原料主要来自鸡,鸭,鹅;禽肉最多的是鸡,可以煮可以炸也可以烤。
甜点,西餐的甜点是在主菜之后吃的,算是第六道菜了。从真正意义上说,它包括了布丁、冰激凌、芝士、水果等主菜后的所有食物。
说了这么多美味的食物,那么情人节应该喝点儿什么呢?答案肯定是红酒啦!如果约会时能够和自己的爱人来一杯红酒,酒不醉人人自醉,那可真是太妙了。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红酒——龙谕龙12。
它的口感醇厚甘甜,单宁成熟细腻,酒体宏伟深邃,回味悠长,具有很大的陈酿潜力。口感柔滑、酒体丰满,香气浓郁,带水果、坚果、烟熏及巧克力的酒,是不少酒友的挚爱。这款红酒很适合陈年,并且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单宁逐渐氧化,口感会变得越来越柔和,香气更加丰富,非常适合情人节饮用。
来中央大街不来顿西餐?那你白来了!“一条街,一座城”。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构成人们心中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百年大街——中央大街,这里也成了哈尔滨人心中永远迷恋的情结。
哈尔滨被称作东方小巴黎,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等欧洲文化交流的融汇点,吃又是世界中不需要语言的文化,因为天下美食是一家!来到哈尔滨中央大街,正宗的俄罗斯大餐是千万不容错过的,口味正宗,回味无穷。
纵览满城欧陆风情
有一种味道,虽远隔千里,却总是让你牵肠挂肚,那便是中央大街上的西餐美食。
来到中央大街真是让人“三观”受累。这里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新艺术运动等风格的建筑,细小到每一处建筑上的雕纹都很考究。这里有地道的俄式西餐,足以让你的味蕾在舌尖上绽放。
若说起中央大街上的西餐史,我们可以追溯到1898年4月,当时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俄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来到哈尔滨,他们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也随之进入了哈尔滨。
当你走在中央大街上时,会发现这条街上有很多西餐厅,像华梅西餐厅,它从1925年开业至今,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一楼是现代派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二楼为前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设有高级单间;三楼为俄罗斯现代派风格,分南北两厅。现有四名特级西餐厨师亲自掌灶,使华梅的美味佳肴令您回味无穷、百吃不厌、留连忘返。
塔道斯西餐厅也有百余年历史,餐厅里那幽暗而温暖的灯光,古典式壁炉、老照片、钢琴、日历、熨斗、老式台灯、老广告、贴满墙的食客留言,还有放着一些关于冰城故事书“书香老街”的图书一角,餐厅深处的个人私藏酒窖,会给人一种在历史隧道穿梭的感觉。
还有马迭尔西餐厅、露西亚西餐厅、波特曼西餐厅等,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俄式西餐厅,也成了美食家们必打卡地!恐怕在国内找不到比这里更正宗的俄式西餐厅了,不管是日常还是节假,总是坐满了爱吃的食客。
俄式西餐绽放味蕾
哈尔滨人总说中央大街是一道“吃”的风景,从东北特色的水饺到各种品牌的红肠,从俄式西餐厅到路边特色小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而对于俄式西餐,每一道菜吃起来不只是美味那么简单。
罐牛是一道非常有名的俄式大菜,味道浓郁、香而不腻是它更大的特点,也因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它最外面是酥皮,包裹住了罐子口,撕开酥皮,能看见里面超大块的牛肉和土豆,牛肉软嫩,土豆绵软,汤也很鲜美,罐焖有保温的功效,即使吃到最后也是始终有温度的。
奶汁鳜鱼是俄式西餐中最为尊贵的一道西餐,奶汁浓厚、鱼肉鲜嫩,入口时奶香伴随着嫩嫩的鱼肉一起,在味蕾上跳舞,入口即化,简直是一种享受,奶汁鳜鱼可以说是俄式大菜中奶汁类的代表。据了解烤奶汁鳜鱼有两种做法,一种用全鱼,整条鱼装在烤盘上,送入烤炉烤制;另一种则单纯用鱼肉烤制,简单又不失讲究。
红菜汤,也称罗宋汤,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汤,成汤以后冷热兼可享用,在东欧及中欧很受欢迎。在这些地区,红菜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红色。有些地方以番茄为主料,甜菜为辅料。这也是吃俄式西餐必点的一道菜。
罐焖马哈鱼口味咸鲜,口感像极了东北名菜溜肉段,酸黄瓜的加入,在起到化解油腻作用的同时,让人产生了一种停不下来的节奏,你不得不承认俄餐厅对马哈鱼情有独钟,就像日料之于金枪鱼、韩餐之于辣白菜。
除了罐焖,软煎马哈鱼是中央大街上许多俄餐厅的招牌菜。它像中国传统炸鱼,又像日本的天妇罗,有的俄餐厅会为软煎马哈鱼配上芥末,有的则会直接铺一层生菜,摆一片西红柿、一片酸黄瓜大摇大摆端上桌。
当你把煎鱼放进嘴里的那一刻就会对一切表示释然,“原谅”这个词在美味面前变得异常简单。马哈鱼煎得香而不油,软嫩多汁,唯一充满玄机的地方在于,你品尝不出任何西方香料的味道却又可以察觉到这跟自家做的煎鱼稍有不同,你可能说这道菜有点中式西餐的感觉。
“炸板虾”,顾名思义,就是把身份不甚明朗但是体型硕大的虾不去壳裹上面包渣,一分为二剥成平板形放进油锅里炸。炸板虾虾肉滑嫩,比鱼肉富有弹性。
纵享老街美食派对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这是中外游客对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评价。近年来,各具特色的中央大街品牌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享誉海外、全国一流、独具文化魅力、集商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为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尔滨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中央大街即将迎来高光时刻,9月25至29日第二十二届中国美食节将在中央大街举办“西餐美食节”,西餐大师会现场 *** 教学,你可以免费品尝美食;多家知名西餐企业也汇集于此,进行花车游、动漫游、COSPLAY等活动,又一场美食狂欢派对在路上。
听着古典音乐,品尝正宗俄式西餐,看着精彩演出……忘掉时间、忘掉烦恼,跟着节奏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街上FUN肆起来!#FUN 肆嗨 中国美食节#
吃过西餐的人都知道,西餐是由很多的部分组成的,吃一顿西餐要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在这一期间,宾客就得耐心享受,慢慢品味美食。那么究竟西餐由哪几部分组成?西餐的午、晚餐不论是宴会还是便餐,大致由开算菜、汤类。副菜、主菜、甜点组成。
1.开胃菜
头盘就是开餐的之一道菜,旨在开胃,所以又称开胃品,一般数量会少、头盘又分为冷头盘和热头盘。头盘常用小型盘子或高尾酒杯量装,色鲜艳,装饰美观,达到增进 宾客食欲的目的。
2.汤类
西餐早餐有哪几类,大致可以分为冷汤类和热汤类,也可分为浓汤和清汤。要求原汤、原色、原味。
3.沙拉
水果沙拉、蔬菜沙拉和紫菜沙拉三大类前四种味质、爽口,适用于中,晚餐作随主菜起食用。
4.主菜
主菜又名主盘,通常是甜品前的一道菜,是全食菜的灵魂, *** 时相当考究,既考虑色、香、味、形,又考虑菜肴的营养价值。主菜多用海解、商畜作主要原料,采用炸、烤、煮、蒸、烧等 *** *** 而成,如大虾吉列、法式烧鸡、古巴式顺猪肉、法式烤羊腿等。
而在西餐之中主菜无疑是最重要的,而在主菜之中牛排无疑是其中的招牌菜,牛排做为现在很多人都十分喜欢吃的一道菜,可以说牛排的品牌无疑决定了一场西餐是否成功,所以一块好的牛排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小牛凯西牛排牛肉来源是外国知名牧场,质量可以说是有保证的,多位明星都推荐过这款牛排,在各大电商平台之中销量都是顶尖的,可以说是十分好的一款牛排,最重要的是小牛凯西牛排拥有自己的线下西餐店,是绝对的牛排实力品牌。
现在活动价只需要148元就能够买到十片不同部位的牛排,并且还赠送煎锅和酱料,优惠时间不长,有心的朋友们点击下方即可下单。
我在英国上学期间,住的是谢菲的学生公寓中,室友有好几个,法国、泰国的都有。
刚去的时候觉得英国的食物吃起来是真的不习惯,要么炸鱼薯条,要么说不上名字的土豆便当、牛肉鸡腿。
反正没吃几顿,就把我的中国胃吃的是清汤寡水。那时候,我内心只有一个愿望——我要吃米饭!!!
作为一个行动派,说干就干,那天下午,我自己直接就跑去中国超市买了几顿量的米和肉。作为四川人,我是无辣不欢,一天不吃辣,我是浑身都不舒服。所以在中超,当我看到来自咱们祖国的海南灯笼辣椒那一瞬间,我直接走不动路了。
这种辣椒就是传说中“红红黄黄很可爱,辣味直上天灵盖”的那种,一小袋50便士,我开开心心薅了两袋就回家准备做饭。
我们宿舍是公共厨房,但是平时基本没人做饭,而且他们外国人做饭充其量就是牛奶冲麦片,偶尔做点水果沙拉。
那天,几个室友恰好都不在,所以我自己一个人在公共厨房high得起飞:淘米、进煲、洗菜、切肉、勾芡、起锅烧油,不过英国禁止明火,光有电磁炉热油不怎么给力,热得特别慢。
英国厨房是没有配抽油烟机的,我为了通风,干脆就把公共厨房的门窗都打开。
等油热了,切好的肉下锅,伴随久违的下锅的“呲呲呲呲呲”的声音,一下“中华小当家”的感觉就来了,拿上锅铲玩儿个花,就开炒,肉色渐熟,便下了准备已久的灯笼椒到锅里。
但就这么一下锅,没有抽油烟机的弊端一下就来了:油烟的气息像无数的针,齐涮涮地从鼻腔扎到口腔,这味道不是肉,而正是买的灯笼椒味,满满的一股辣味。
果然不愧是咱们中国的辣椒,这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上头了,我瞬间感觉呼吸加快、眼睛模糊、血脉膨胀。
可能是长时间没有闻到辣椒味,连我这四川人都有点扛不住,赶紧冲到卧室窗子边大呼了几口新鲜空气,然后又赶回厨房继续炒菜。
来来 *** 几次,我都有点嫌麻烦了,后来灵机一动,突然想到我还可以戴个口罩(那时候疫情还没开始,但是中国留学生基本都在家里备了几个口罩)。
有了口罩防御,辣味倒是没一开始那么冲了,但我还是不停地咳嗽,依旧非常呛喉咙,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再配个防毒面具,不过回想从小到大被川菜炒菜包围的情况太多了,在家里家人炒菜,在川菜馆里老板爆炒……
我骨子里的四川人血脉一下就苏醒了,这种辣度还不在话下,咳两下就OK,一下就习惯了,我就继续来回翻动着锅铲,加了调料,等待着一会儿菜好了大快朵颐。
这时我法国室友回来了,只听他关大门的一瞬间就在鞋柜处开始放声大咳,和我厨房的直线距离甚至还有8米左右,然后听他一路连咳又踉跄地跑过来,一脸惊慌,手足无措地问我:“What happened,ke~ke~ke~?Anything ke~ke~ Caught in Fire?ke~ke!”
结果一抬头看见我戴着口罩严防死守,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瞬间脸色大变,拿出手机就准备打 *** :“what are you doing,ke~ke~ke~? I’ll call police! ke~ke~’”
要是让这货报警,那还得了?我身体比脑子反应还快,直接就把他按倒在地。我戴着口罩还好,他这下遭殃了,吸了更多辣椒味进去。
我都感觉他要咳吐了,看着他的造型想笑但又觉得对不起他,这炒辣椒的的油烟味儿对他而言已经是有什么东西被烧着了,估计他这一辈子都没闻到过这种味道。
等他冷静下来,我才告诉我只是在做饭,结果他听了都懵了,他说到从来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做饭方式:声音大、动作大、味道呛、调料多,他一开始还以为我在搞生化武器(这货平时挺爱看美剧的……)。
最后,他还就我的厨艺点评了一番,结论就是感觉我下厨的方式不够温柔,这样如何和爱人一起享受做饭的过程?估计脱单无望了……
呵,法国人!
最后待他好不容易喝了口水,缓了过来,我已经把这盘辣椒炒肉起锅了,油烟味散去了些。看到他的惨状,我还是有点于心不忍,所以给他道了个歉,顺道让他也试一下我的手艺,感受下中国美食的魅力。
结果他也是一点也没客气,竟然拿勺子舀了一大勺。我在旁边笑笑没说话,静静地看着他在吃掉灯笼椒以后连续喝掉了他手里1.25升的桶装水,真是海量呀。
后来我也给他科普来着,并不像西餐的小汤煮、主副菜区分、食材主、味道次的特点;川菜是取材广泛、调味多变、醇浓并重,善于用麻辣调味为主,而且这还只是整个中国的一种菜系。
他直接就听懵了,表示中国文化太深奥了,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然后继续喝水。 我骄傲之余,问他要不要再来一点灯笼椒,他说他这辈子不会再碰这个东西一下……
不得不说,辣椒真是个好东西,出国必备!不仅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偶尔还能用来呛一呛讨厌的室友!
扫盲篇:西餐怎么吃?作为欧洲最会吃的法国人,法餐的秘密人们谈起西餐,西方饮食,之一个映入眼帘的通常都是牛扒,意大利面,或者比萨。在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食物里,意大利面和比萨都属于意大利菜。没错,为什么意大利菜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么深刻,反观米其林东家法餐却排不上之一呢?
比起脱俗又亲民的意大利菜。法餐动不动要吃三个小时,来来 *** 就七八道菜。可是不管怎样,法餐在世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这篇就来谈谈法国餐到底包括了什么?到底要怎么吃?
通俗的来说,法餐有三道菜(three courses), 但是一下高级的餐厅有时候会提供至五道,反观意大利菜,一般也就是寥寥两道(two courses)。 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
法餐的之一道餐,俗称头盘,冷盘,chartuterie platter,一般是由一些火腿,烟熏过的肉,各种干酪组成的一个拼盘。 有时按照顾客的选择,也可以是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等。同时,餐厅的侍者也会呈上开胃酒,这种开胃酒通常是香槟或者口味轻盈的酒,这些酒可以起到一个开胃的作用
鱼子酱图
如果你吃不惯这些冰冰冷冷的东西,那第二道餐就会合你的胃口,第二套餐通常是汤。除了大家在国内必胜客可以喝到的奶油蘑菇汤,酥皮汤。 也有蔬菜汤,牛尾清汤,一些口味清淡的汤类。但是一般来说,西餐的汤都偏咸,尤其是奶油汤,罗宋汤。
酥皮洋葱汤
接着就是主菜了,main course,主菜也有两道。 之一道叫副菜,而第二道才是叫主菜。副菜由鱼类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组成。为了避免副菜味道太浓抢走主菜的风头,副菜的调味一般来说都是以焖,烤箱烤制的手法 *** 而成。如果你很喜欢吃生鲜,生蚝一般也是特别招人喜欢的菜式,
下一道菜就是正式的主菜了,肉、禽类菜肴,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通常用烤、煎、铁扒等。上菜之前,侍者会把吃前菜的刀叉和盘子收拾干净,再摆上和我们所选的主菜相配的餐具。因为西餐都是分餐制,而每一份的分量都不少,所以大家一般吃完主菜,客人们也有个七八分饱了。
牛排图
接着就是甜品了,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法国甜点相当闻名,对身材要求比较高的朋友们也千万不要跳过甜品哦,毕竟在美食面前,卡路里算什么。法国人的甜品都偏甜,除非是一些食用水果做原料的甜点。吃过马卡龙的朋友们恐怕很有体会,那个甜度,确实不能多吃。
法国著名甜品 马卡龙
吃完了甜品,法餐还会准备咖啡和茶给客人们解腻消食。这也是法餐里面最后一道菜了,说不上是正式的一碟菜,但是确实高级法餐里必不可少的。餐厅通常会为客人准备饮料,咖啡或茶。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核桃仁和糯米等做成的糕)和糖,或者淡奶。喝不惯咖啡和茶的朋友们也可以问餐厅要餐后酒。
法餐选料广泛,加工精细,烹调考究,正所谓西餐之首。半熟或者生吃都是法餐提倡的烹饪 *** ,法式菜肴重视调味,相比于奔放的中餐,法餐对搭配的要求更严格。
总之,饮食没有贵贱之分,不管是开在五星级酒店里的米其林西餐厅还是路边的苍蝇馆子,多少钱也买不到我们吃的开心是吧
做为当代都市青年,有必要掌握西餐用餐礼仪及注意事项西餐是指西方国家的饮食菜肴。一般以刀叉为主要用餐器具,这与中国使用筷子大不相同。因此我认为学会西餐用餐礼仪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会刀叉的使用。一套完整的西餐餐具,大都有2-3副的刀叉,且摆放通常是左叉,右刀依次向外排开,这么摆放实际上是与西餐的上菜顺序有一定的关系的。
西餐的之一道菜是头盘,也叫开胃菜,常见菜品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焗蜗牛等味道以咸和酸为主,比较有特色风味而且数量少,质量高。
西餐的第二道菜是汤,常见菜品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焗葱头汤。
西餐的第三道菜一般为鱼类菜肴,又叫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都称为副菜。
西餐的第四道菜被称为主菜,肉、禽类菜肴原料取自牛、羊、猪、小牛仔等各个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通常将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归入禽类菜肴。
依照西餐的上菜顺序接下来还有蔬菜类菜肴、甜品、咖啡或茶,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回到餐具的摆放;用餐时餐具由外侧向内侧取,吃一道菜,需要换一副刀叉。先拿最外面那一副,最外面那副一般是吃沙拉的;然后再拿中间那副,中间这副一般是吃海鲜的;最后再拿最里面那一副,最里面那副是吃主菜的,吃牛排的。不管你拿哪副刀叉,一般都应当是左手拿叉右手握刀。
西餐在吃法上略有不同,英式吃法;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比如一块牛排,它要求从左侧开切,切下来一块,马上就吃这一块。
美式吃法;是先把它从左侧向右侧切,切完了之后,右手拿的那把刀就放下来了,然后把左手的叉子换到右手,用右手执叉子叉而食之。
但无论英式吃法还是美式吃法使用西餐刀叉切菜的时候,左手和右手肘关节这个地方应该正好夹在腰的两侧,这样控制你的切割的动作,且刀叉是不能指人的。如果用餐时要与人交谈,刀叉一定要先放下来。
普通西餐的进菜次序,通常是面包、汤、各类菜式、布丁、咖啡或红茶。照正式规矩,入席的时候,客人应该由椅的左方就位,离席的时候亦应由椅的左方退出入座后,应该待主人先摊开餐巾以后,才可以把放在桌上的餐巾铺置在自己的膝上。收起的时候也是一样,都要以主人为先,否则便失礼。
也称为开胃品,一般有冷盘和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局蜗牛等。
2.汤
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葱头汤。
3.副菜
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西餐吃鱼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4.主菜
肉、禽类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计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蘑菇汁、白尼丝汁等。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禽类菜肴最多的是鸡,可煮、可炸、可烤、可炯,主要的调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类菜肴
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与主菜同时搭配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黄瓜、芦笋等 *** 。还有一类是用鱼、肉、蛋类 *** 的,一般不加味汁。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
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铺餐巾,在正式场合是将餐巾叠作两层,放置在大腿上,不能完全摊开,更不能塞入腰衣服里、但一般的常餐便不须这么拘谨了,想要全摊开的话也是无妨的。有时中途因事要暂时离席,切勿将餐巾搁在桌上,因为这是意味你不再吃,侍者便不会再为你上莱了,所以,在离开时须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才对。用餐完毕,餐巾大致叠好,也可以不叠好,放在餐桌上,而要乱扔。如果发现水杯或莱肴中有脏物,不要大声嚷嚷,引起同桌的人们注意,而应当悄悄告诉服务员,让他拿走重拿一份来。换菜盘和餐具也是这样。喝饮料时,先用餐巾擦一下嘴唇,然后再喝杯中的饮料,为的是避兔菜屑弄到脸上或丢进玻璃杯里。如有纸餐巾更好不用餐巾擦嘴,不要把用过的盘子推到一旁,或者把盘子摞起来。更好不要移动任何盘子的位置。在桌布上落下面包屑,可以不必理会。如果是不慎落下一点儿饭菜可以在服务员撤走盘子时,用餐巾小心地把它拾到盘子中。
点西餐菜对许多人来说都还较陌生,西餐在菜单的安排上与中餐有很大不同。以举办宴会为例,西餐一共有6、7道,似乎很繁琐,但每道一般只有一种。以下是西餐上菜顺序,以供学点西餐菜者参考:
头盘:西餐的之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或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局蜗牛等。
汤: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周打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局葱头汤。
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因为鱼类等菜肴的肉质鲜嫩,比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类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类菜肴主菜有区别。
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均称为副菜。
西餐吃鱼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肉类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猪、小牛仔等各个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为沙朗牛排(也称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调 *** 常用烤、煎、铁扒等。
肉类菜肴配用调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靡菇汁、白尼斯汁等。
食类菜肴原料:取自鸡、鸭、鹅,通常将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归入禽类菜肴禽类菜肴品种最多的是鸡,有山鸡、火鸡、竹鸡、可煮、可炸、可烤、可焖,主要的调味汁有黄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蔬菜类菜肴: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所以可以算为一道菜,或称之为一种配菜。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
生蔬菜沙拉:与主菜同时服务,一般用生菜、西红柿、黄瓜、芦笋等 *** 。
沙拉主要调味汁:有醋油汁、法国汁、干岛汁、奶酪沙拉汁等。
熟食的蔬菜通常是与主菜的肉食类菜肴一同摆放在餐盘中上桌,称之为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