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生长过程记录图,菠萝生长过程步骤图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95 0
广东湛江菠萝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广东湛江菠萝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_黄俏

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菠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受欢迎的水果,市场对菠萝产量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为市场提供高产、高质量的菠萝是提高菠萝种植经济效益的更佳 *** ,也是提高果农收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菠萝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 种植环境的要求

1.1.1 环境的温度

菠萝是典型的亚热带经济作物,在菠萝种植的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必须得到有效的保障。菠萝的生长温度必须保持在 18 ~ 29 ℃,这才能够促进菠萝正常生长,很多地区的菠萝栽培在湿度和温度上的把控出现问题,最终造成菠萝减产和质量参差不齐 。

1.1.2 水分供应

在菠萝生长的不同时期,水分的供应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菠萝生长前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并不大,浇水过多可能会导致菠萝幼苗根部腐烂,所以前期供水要把握少量原则;菠萝生长 4 ~ 6 个月时,是整个生长周期的关键期,这时的供水量需要大大提高,同时在此期间,果农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菠萝的需水情况,一旦出现缺水的情况,就要及时灌溉,确保水分充足。高品质的菠萝培育需要精准的水分供给,这就需要果农重点关注,水分过多和过少都会对最终成果的质量造成影响。

1.1.3 适宜的光照

大多数亚热带作物往往需要较为强烈的光照,但是菠萝的生长并不需要强烈的光照,一旦光照强度过大,菠萝体内的水分会通过蒸发作用大量流失,造成菠萝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菠萝是一种耐旱作物,这也是其可以得到广泛种植的重要原因。菠萝对光照的要求主要是因为人工栽培对菠萝的生长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原始的野生菠萝其实是一种喜阴植物,经过人类的长期选择性培养而逐渐对光照有了需求,光照较少的菠萝往往口感酸涩,果肉颜色暗淡,不适于食用,光照充足的菠萝则色泽鲜艳,含糖量高,但是过度的光照往往造成菠萝果实灼伤,不利于其成熟 。

1.1.4 土壤环境和风力因素

菠萝对于土壤种类的要求并不高,除地下水位偏高、排水性差的土壤外,很多土壤都适合菠萝的栽培。其中,土壤 pH 值在 5.5 左右的砂质土壤或者红土更佳。在具体的栽培过程中,果农要注意菠萝种植土壤环境中有机质、疏松度等条件的变化,注意施肥量的把握,及时松土。

种植园区的风力大小往往也会对菠萝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菠萝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但是当风力达到三级以上时,就会对菠萝的呼吸作用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菠萝生长出现问题,而较强的台风、大风天气则会令菠萝植株出现倒伏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茎叶断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此外,在我国南部的一些种植区域,冬天的降雨冷风会使菠萝出现烂心的现象,造成减产 。

1.2 菠萝培育技术要求

1.2.1 择优选择育苗

菠萝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作物,大范围的栽培需要使用到育苗技术,在菠萝栽培的前期,必须做好幼苗选择工作,强壮的幼苗才能生长出优质的果实。在幼苗的选择时,应遵循以下 3 个原则:1)为了避免大风天气导致倒伏,选择根茎粗壮、叶子浓密且叶面宽大的幼苗;2)幼苗的整体大小应该保持均一,在培育过程中减少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保证成熟时期较为一致,避免后期收获果实时出现对人力、物力浪费;3)选择无病虫害的幼苗,并在育苗后迅速完成种植工作 。

1.2.2 园地的选择

菠萝的种植对土壤要求并不高,但一定要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土壤疏松且土壤有机质较多的肥沃土地进行种植。为了使菠萝在后期成熟后便于运输从而降低成本,园地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交通便利的地区。

1.2.3 科学种植

菠萝常见的种植品种主要有卡因类、皇后类、西班牙类、杂交类 4 种,我国目前主要种植前 3 种,其中皇后类主栽品种有“菲律宾”(巴厘)、纳塔尔、神湾、鲁比等。而巴厘又是我国主要种植的菠萝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 90% 以上,其生长势强,株形开张,果实口感酸甜,适合大众口味,广受消费者青睐,在广东徐闻、雷州和海南琼海、万宁等地大量种植。不同品种的菠萝在种植过程中的种植 *** 有所区别,卡因类的菠萝在每667 m 2 种植地的栽种幼苗数目上应控制在 3 000 ~ 4 000株,而皇后类菠萝则可以提高到 5 000 株左右。此外,种植 *** 也是提高菠萝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菠萝的种植 *** 主要包括双行式、三行式和四行式 。双行式的种植可以大大提高菠萝植株利用光照的效率,这种方式还可以减少杂草等干扰植株生长的因素出现,便于果农的管理。三行式则可以使菠萝植株整体形成均匀的吸收养分的状态;四行式不仅可以使植株有效保持水分,还便于人工种植各项操作的开展,植株的抗冻能力也有效提高,但是需要果农对植株水分需求情况重点关注,及时防涝抗旱,经过这种方式种植的菠萝,往往质量上乘。

1.2.4 合理选择种植时间

菠萝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种类和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来综合考虑,大部分品种应选择雨量充足、光照和热量都适宜的月份进行种植,对于我国南部大部分种植区域来说,3—9 月是菠萝更佳种植时间。

1.2.5 园区管理

为了保证菠萝顺利生长,果农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除了常常关注菠萝的水分保持情况、土壤和环境温度等,还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等。杂草的出现会与菠萝抢夺养分,因此需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菠萝的产量受到相关的影响;而松土工作则是为菠萝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防止植株出现烂根,影响植株的顺利生长,保障菠萝的产量。

2?菠萝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2.1 菠萝植株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2.1.1 心腐病

心腐病是菠萝植株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害,大多出现在植株的幼苗生长期,主要是菠萝植株感染多种霉菌和病菌之后出现幼苗烂心死亡现象,经常发生在雨水较多的时期。这种病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在育苗阶段就开始,选择根茎健壮的健康幼苗,同时在雨季注意整个种植园区的土壤排水工作,在出现心腐病的情况后,对已经感染的植株应采用 25% 的多菌灵 600 倍稀释液浸泡 15 min进行治疗,还未出现明显病状的幼苗可以采用 25% 的多菌灵 1 000 倍稀释液浸泡 15 min 来进行有效预防。

2.1.2 黑腐病

黑腐病主要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染病植株会出现整体发黑并逐渐腐烂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会感染到已经结出的果实,降低产量。此外,果实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磕碰,也有很大概率染病,使品质大打折扣,这种病害的防治需要尽量保证植株打顶或者起苗时,为其创造干燥温暖的环境。如果幼苗出现伤口,要及时晾干来避免霉菌的繁殖,然后再进行栽种,避免植株染病。

2.1.3 日灼病

日灼病是由于菠萝植株遭受强烈的光照而出现的灼伤现象,通常发生在光照强烈的夏季,发病时往往植株的枝叶变为红黄色,果实大面积腐烂。这种病害的防治工作需要果农在夏季日光强烈的时候使用遮盖物保护植株免受日光直晒。


2.2 菠萝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2.2.1 菠萝粉蚧

菠萝粉蚧是一种喜爱聚集的以菠萝根茎叶等养分为生的害虫,它们的存在往往导致菠萝植株叶片的枯萎及出现各类病害。针对这种虫害,可以选择在植株根部洒适量的生石灰和使用 50% 的乐果乳油浸泡植株根部的 *** 来进行防治。

2.2.2 中华蟋蟀

中华蟋蟀对菠萝的为害表现在对果实、叶片等器官的啃咬造成整个植株的枯萎以及果实的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虫害的防治,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者饵料诱杀等 *** 来完成。

2.2.3 蛴螬

蛴螬主要是使菠萝的根茎叶等重要器官受到损害,进而造成整个菠萝植株枯萎和死亡,往往集中在夏季暴发。针对这种虫害,除了可以在施加的肥料中添加呋喃丹来进行除虫外,还可以根据这种害虫的习性,利用在菠萝植株的周围布置黑光灯等设施进行诱杀。

3?结语

菠萝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喜爱和欢迎的水果,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果农的经济收入和利益,为了提高我国菠萝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迷惑!办公室水培菠萝?现在的菠萝居然最甜?!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三月来临,办公室里芬芳馥郁:

办公桌上的瓶插鲜切花

然鹅,也有人的办公桌是这样式的:

花瓶养菠萝? 小红书@AJIMA


等等!莫要欺打工人见识少,这个插在瓶里的东东怎么长得一副菠萝相?

没错,这的确是如假包换的菠萝,近年它已成功打入鲜切花界——菠萝鲜切枝在市场上常被称为“黑凤梨”。可它的颜色其实并不黑,为什么要“黑化”它呢?

原来,“黑凤梨”与粤语中的“喜欢你”发音相近,于是成为受年轻人追捧的新锐花材。

据说菠萝鲜切枝养着养着会由绿转黄,散发出成熟菠萝特有的清香……

再等等!印象中不是夏天才有菠萝吃吗?怎么一开春它就成熟了?

只能说我们对菠萝的误会太多了!趁着白色情人节,我们就来一一澄清!

误会1

菠萝只能在夏天吃到

菠萝是热带水果没错了,而且在很多人印象中,它也是搭配着“热天”出现的,像西瓜一样到了盛夏才大量上市,让人大饱口福。

不过眼下才三月,我们还在经受早春气温的上蹿下跳,菠萝却已成为水果店的“当季特选”。难道我们吃到了“反季节水果”?

其实并没有。菠萝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都有栽培,与荔枝、香蕉、木瓜并称为“岭南四大名果”。作为典型的热带植物,它的开花结果周期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春华秋实”不太一样。

菠萝花 来源:图虫创意


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记录,它的花期可以从夏季直至冬季,果期自然也挺长。并且,菠萝的上市期也与不同的地域气候及不同的种植方式有关,在产地,菠萝甚至可以全年供应!


而春季气温适中,又有昼夜温差,这个时节长成的菠萝是糖分积累最多的。所以,“春菠萝”最为鲜甜好吃,正是现在的应季好物呢!


你可能听说过我国南方有一片“菠萝的海”——广东省湛江市的徐闻县是我国知名的菠萝种植大县,菠萝产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跑到徐闻,会看到“菠萝的海”中显出了金黄的色调,满载的卡车正把这些金灿灿的果实运往全国各地,很快就到你的碗里来。

【菠萝的(de)海】实景

菠萝那黄艳艳、香喷喷、酸甜多汁的“果肉”,其实是由肉质增大的花序轴外加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的。其中含有酸丁酯,可以 *** 唾液分泌;还含有菠萝蛋白酶,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所以吃菠萝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供食用的菠萝主要有三类:皇后类、卡因类、西班牙类,此外还有杂交品类。

皇后类菠萝是栽培历史最长的菠萝,也是我国的主栽品种之一,叶缘有刺,果形中等,糖分较高,香味浓郁,主要用于鲜食。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春菠萝,品种主要就是皇后类。

皇后菠萝

卡因类菠萝叶缘无刺,果形较大,甜度不及皇后类,主要用来 *** 罐头。你买来的菠萝罐头里基本是这一类的菠萝本尊。

西班牙类菠萝纤维含量较高,成熟时期较晚,在国内也不太常见。

误会2

凤梨和菠萝是两种水果

小伙伴们可能听到过一些关于鉴别凤梨和菠萝的“秘笈”,指导大家不要“买错”:比如凤梨没有酸味,菠萝甜中带酸;凤梨吃起来不扎嘴,菠萝会扎嘴;凤梨表面不带刺,菠萝带刺……

但其实没那么复杂,这两者根本就是一种东西

这种水果的正式“大名”叫凤梨,相当于你身份证上的名字;菠萝、露兜子则是可食用的凤梨在不同地区被称呼的“小名”、“别名”,相当于你的奶奶、外婆、二舅妈唤你的不同昵称。

植物分类学中,它属于凤梨科凤梨属,人们熟悉的观赏植物水塔花、空气凤梨等都是它的亲戚

水塔花 来源:图虫创意


空气凤梨 来源:市民殷先生


这种水果的不同名称都跟它的长相脱不了干系:

1.当年哥伦布在南美洲发现它时,因为觉得它“外形看起来令人反感,一节节坚硬的似松果,果肉却又像苹果”,所以它在欧洲叫“pineapple(松树苹果)”

松果 来源:图虫创意


2.“凤梨”的名称据信来自宝岛台湾。当这种植物传入台湾后,人们看见“其果实有叶一簇,状似凤尾”,就给它起了个吉祥又美丽的名字叫“凤来”,后来演变为“凤梨”。

3.“菠萝”的名称则相传与佛教有关。菠萝果实是个聚花果,外壳上有外周花留下的一个个小“格子”,看起来像佛祖头上的发髻,于是有些地方的中国古人就把这个外来水果称为“番波罗蜜”或“波罗蜜”,后简化为“波罗”,又变成“菠萝”。

凤梨=菠萝 来源:图虫创意


误会3

菠萝吃着扎嘴,凤梨不扎嘴

既然菠萝=凤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坊间一直有种说法,说市场上卖的“菠萝”吃起来扎嘴,而“凤梨”就不扎嘴呢?

我们先来搞清楚“扎嘴”是怎么造成的:

1.菠萝所含有的菠萝蛋白酶固然能帮助消化,同时也有 *** 性。当它进了我们的嘴,就会开始分解口腔黏膜和嘴唇表皮的蛋白质,让口唇感觉刺痛。不同品种中的蛋白酶含量差异大,所以扎嘴程度各不相同。

2.菠萝的聚花果里还藏有带钩的毛,如果削切时没有弄干净,也会刺嘴。所以削菠萝是个技术活啊!

为了对付捣蛋的菠萝蛋白酶,人类发明了切好菠萝用盐水泡一下的 *** 。因为盐水浸泡能破坏菠萝蛋白酶的内部结构,让导致扎嘴的“主谋”失去战斗力。加热也能起到类似作用,所以你吃菠萝饭的时候,不会觉得熟菠萝是扎嘴的。

盐水菠萝

至于为什么“菠萝”和“凤梨”在吃货嘴里分了家,这得要怪菠萝栽培界太“卷”。

没错,人们吃菠萝几百年,栽培菠萝也是越来越“卷”的。近几十年来,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不少甜度更高、风味更好、菠萝蛋白酶含量更少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上市时,商家为了与原有的菠萝品种相区别,就倾向于为它们取个别致的名称。

比如“台农17号”摆上货架的时候,可能叫做“金钻凤梨”;“台农11号”则可能拥有“香水菠萝”或“香水凤梨”的名号。当顾客们发现,商品名带“凤梨”两字的菠萝真的吃起来不太扎嘴时,“凤梨”和“菠萝”不一样、“凤梨”不扎嘴更好吃的说法也就传开了。

其实……还是一家人啊!

现在,你是不是可以带着“看透了一切”的自信去买菠萝了?

科学审核彭志 上海市林业总站高级工程师

编辑:一星期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编辑:Atom

见过吗?生长在火山口下的野菠萝树,何其蓬勃旺盛!

这是一种

很多人都不认识的树木

它生长在

火山的岩灰

风化而成的沃土

我不知道

它的果实好不好吃

但是我看到了

它蓬勃旺盛

无拘无束

那是因为

曾经炽热的火山岩浆

赋予了它

不竭的生命温度

它的名字

叫做野菠萝树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摄影师镜头下的“菠萝之乡”,堆积成山让人垂涎欲滴

这组照片是米拍摄影师@阳光灿烂 拍摄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图为徐闻曲界镇菠萝种植区。)

徐闻县是中国菠萝更大产区。一眼望不到边的菠萝海,一年四季色彩斑斓,成为非常独特的景观带。

菠萝,是热带水果之一。有70多个品种。 徐闻菠萝种植有近百年的历史。(图中农妇背着孩子下地劳作。)

徐闻约有一半的乡镇的农民靠种植菠萝为生,种植面积约30万亩,产量约占全国的30%,徐闻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砖红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非常适合菠萝种植。

菠萝速生高产,除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寒冷干旱不宜种植外,其余时间均可种植。从开花至果实成熟,一般需要120至180天。

现在菠萝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为主,缺乏科技、信息投入,效率不高。

菠萝采摘以外来农民工为主,他们由大、小包工头组织,分工明确,从早上五点多下地直干到晚上7点左右收工。成堆的菠萝让工人们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来自贵州从江30多岁的包工头告诉摄影师 阳光灿烂:“自己干采摘工好几年了,家乡的几十号人跟着自己,平时都是 *** 联络,为稳定队伍,我有时都要请他们去吃饭、喝酒。”

感谢@阳光灿烂 授权米拍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想了解更多摄影趣事、赏析更多优秀摄影作品,欢迎关注米拍。

生活小常识∣菠萝是生长在树上还是哪里你真的知道吗?

菠萝是大多数人都吃过的一种热带生果,它味道酸甜诱人,并且果汁量大,人们将菠萝去皮切块,用淡盐水浸泡后直接吃就非常香甜可口,它的那种酸酸甜甜的口感,咬一口下去,令人回味无穷,菠萝真是一个不错的水果。。。

但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其他水果,比如苹果,橘子,桃子都是长在树上的,那么大家吃菠萝时,有没有好奇过菠萝是长在树上还是地上?下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活中有人会说:菠萝果实是“长在树上的”,但此说法是错误的。菠萝,有“黄梨”“凤梨”等别称,属于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叶子大,呈剑状,花紫色。菠萝的果实可供生食,也常被 *** 成罐头食品或其他的加工品。正因为菠萝是草本植物,所以菠萝果实是长在地上的,而不是长在树上。在相对温暖、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并且土壤松软的环境下比较适合它的生长。在栽培的时候,保持温度在15-40℃范围均能生长,同时不要忘记提供给它足量的光照。当菠萝正中央位置生出一支茎来,顶端长出松球一样的花,这花开后就会变成圆桶状的果实,也常常吃的菠萝了。

有一种与菠萝名字相近的水果——波罗蜜,又名木波罗、树波罗,属桑科常绿乔木,果味甜,也可食用。波罗蜜的果实是长在树上的,但此“波罗”不是彼“菠萝”。

介壳虫的“彪悍”:吸食凤梨不眨眼,只有雌性照样能生“幼崽”?

1、 台湾凤梨发现介壳虫

出口我国的台湾凤梨检测出介壳虫一事,热度持续不减。重要原因是正值台湾凤梨收获的季节,我国此时出手被台湾媒体污蔑为“卡脖子”。其实不然,自2020年初开始,我国进出口检测部门陆续在台湾凤梨中检测到介壳虫,至少8次提醒台湾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但似乎未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最终有这样的结果、纯属活该。

台湾凤梨菠萝水果

根据国内相关媒体的报道,2020年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顺差为1405亿美元,而台湾与他依仗的美国顺差是120亿美元。有专家预计,如果台湾和大陆顺差降为零,5年内台湾辛苦积攒的5000亿美元将会耗尽。同时,专家指出近30年台湾从大陆至少赚走了1.6万亿美元。

过惯了滋润日子的台湾,真把大陆的善意给予看成了自己的本事。所以这次禁止凤梨进入大陆,算是 *** 台湾某些人的敏感神经,惧怕事态发展一发不可收拾,说话底气明显不足。那么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角介壳虫,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本文一窥究竟。

自然景观背景nature landscape background

2、介壳虫的危害巨大

外来物种的侵害历历在目,多个国家饱受它们的侵害,比如泛滥美国的亚洲鲤鱼,称霸澳大利亚的长毛兔,还有在我国呈扩张态势的福寿螺。所以为将外来物种挡在国门之外,我国对外来货物,特别是容易附着虫卵、细菌、病毒的农副产品,都实施最为严格的检验检疫,而且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国家和地区,这次的介壳虫就是随着凤梨进入我国。

介壳虫并非特指某一个昆虫,而是对多个习惯寄生生活的小型昆虫的一个统称,比如吹绵蚧、褐圆蚧、红圆蚧等等。这次从台湾凤梨中检测出的介壳虫主要是新菠萝灰粉介壳虫、太平洋臀纹粉介壳虫,而菠萝粉介壳虫则是我国菠萝最厉害的天敌。

介壳虫的厉害之处是它对植物强大的破坏力。介壳虫喜欢吸食植物的汁液,雌性介壳虫产卵后,只需数日便成长为可移动的幼虫。幼虫阶段的介壳虫顺着植物茎叶爬行,遇到质地柔嫩的地方,把口器刺入植物内部吸取汁液。

成年后的介壳虫各项器官发育的成熟,植物的各个部分基本都成了它的叼啄对象。比如凤梨的嫩叶、幼芽、果肉,介壳虫光顾后失去了含有营养物质的汁液,能量得不到补充,最后因发育不良而枯萎。还有一部分则掺杂在凤梨中被出口至其他地方,成了典型的入侵物种。

另外绿色植物的茎叶被介壳虫咬伤后,还经常释放一种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的蜜露。而它正是导致烟煤病的元凶,得了烟煤病的植物,叶子无非进行光合作用,一旦大面积出现,整株植物最后只能枯死。

介壳虫旺盛的繁殖力,是它的另一个可怕之处。数据显示,成年的介壳虫一次可孵化1500-2000枚幼卵,成活率达到惊人的90%,重点是介壳虫幼卵阶段虽然有天敌,但对它威胁并不高,绝大多数都能成长到幼虫。介壳虫每年少则繁殖1代,多则4代,意味着1只介壳虫能繁育出不低于9000只的幼虫,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再者介壳虫的特殊的繁殖方式,也令凤梨种植户头疼不已。介壳虫的繁殖方式分为正常的两性繁殖和孤雌繁殖。两性繁殖,顾名思义需要雌性介壳虫和雄性介壳虫交配才能繁殖。

但孤性介壳虫不同,当群体的介壳虫数量锐减时,雌性介壳虫像开足了马力似的疯狂繁殖,但整个过程却没有雄性参与;而有些介壳虫寄生在某个特殊植物时,出于繁殖后代的需要才会演化出雄性介壳虫。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台湾就存在这种孤性繁殖的介壳虫。

3、 监测检疫如同一场征战

随凤梨进入我国境内的介壳虫,一旦通过与人、车、车厢等接触,传播至水果、花草、树木定然带来一系列的损害,甚至引发蝴蝶效益,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太平洋臀纹粉介壳虫在我国同样存在,但与台湾的介壳虫多年未接触,很可能存在基因上的差异。如果两者交配繁衍产出后代,其后代的危害性可能更大,比如产生抗药性超强的介壳虫后代。

我国是农作物、水果、水产品的进口大国,像巴西、美国的黄豆,智利的车厘子、菲律宾的香蕉,挪威的三文鱼等等。进口的越多,意味着碰到、接触到的外来物种、细菌、病毒的几率也大,所以监测检疫只能愈发地严格。

检验检疫配图

正如开篇所讲,检测一视同仁,比如智利的车厘子曾检测到新冠病毒,立即禁止进入我国;再比如台湾从美国进口的苹果中检测到了蠹蛾,也拒绝了苹果的进入。我国检测到台湾凤梨携带了介壳虫,按照WTO制定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禁止其入内合情合理。反而是台湾,占了多年的便宜,稍微给点颜色,就像小媳妇耍怨气,妥妥的小家子气。

原创:老高

广东70万吨菠萝上市,价格同比略有上涨,今年不用担心滞销了

广东徐闻县是我国的“菠萝之乡”,又叫“”菠萝的海”。当地年产菠萝达70多万吨,占全国菠萝总产量的30%以上。

今年,早在春节前后,已经有徐闻菠萝上市销售了。当时的徐闻菠萝收购价格在2元/斤左右,抢早上市的“春节菠萝”价格通常是比较高的。

但随着春节的结束,徐闻菠萝大量成熟,菠萝的田间收购价格已经逐渐回到正常价位,田间收购价格在1—1.5元/斤左右,不同品种价格有一定差距。

这个价格同比去年的菠萝收购价格,略有涨幅,但涨幅不大。

近期价格同比去年涨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受到了春节效应的影响,市场需求量有大幅上升。而去年同时期由于疫情原因,菠萝销售渠道受阻,需求量也比较低,价格自然偏低一些。

不过,随着徐闻菠萝陆续成熟,春节效应带来的影响被彻底中合后,菠萝价格应该会回归到与去年同样的价位,继续涨下去的支撑条件不足,继续上涨的几率不大。

有外行人士认为,由于今年禁止了台湾省菠萝进入大陆,菠萝的供应量会下降,导致菠萝供货有缺口,接下来菠萝价格会大幅度上涨。

菠萝价格的涨跌受到了市场、产量、消费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也不敢妄下定论。但台湾省的菠萝影响不了大陆菠萝价格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2018年、2019年、2020年等几年里,台湾省菠萝平均在大陆销售的数量也就在4-5万吨左右。而广东仅仅是徐闻一个县,菠萝的产量就达70万吨,放眼全国菠萝的产量应该在220万吨以上。

5万吨对比220万吨,哪怕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也知道5万吨仅仅是220万吨一个微不足道的零头。今年天气稍微好一些,菠萝品质高一些,多一点水分,就能多出两三个“5万吨”来。

所以说,台湾省的菠萝对大陆市场上的菠萝价格是没有多大影响。真正能影响今年菠萝价格的是“今年整体价格低迷的水果市场”。

今年,从春节前起,很多水果的价格都偏低 ,进口水果的价格达到了近年来更低的一年。砂糖橘、沃柑等柑橘类水果前期价格也比较低迷,在春节临近时,才有所回涨。冷库苹果价格变动不大,但销路成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冷库中的苹果出货量非常低,不及去年一半。

这些都预示着今年的水果消费市场未必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旺盛。

在整体水果消费可能偏低的情况下,菠萝价格能维持与去年同一水平可能就不错了,奢望菠萝大涨价,目前看没有什么能看到的价格涨幅支撑点。

对于广东徐闻的一些普通菠萝种植户而言,也没有期待今年菠萝能在价格上有多大涨幅。唯一让他们放心的是,以目前菠萝的价格来看,今年菠萝应该大概率不会像2018年那样发生滞销了。

2018年的时候,徐闻菠萝发生过一次严重的滞销,被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当时的菠萝收购价格更低到了0.2元/斤,一些电商平台上的徐闻菠萝也以“”稀烂贱”的价格往外甩货。那年,菠萝种植户受损比较严重,还好通过各地帮忙助农消耗掉了大量的菠萝,稳住了菠萝的价格,让菠萝种植户有了一些销路。

今年,菠萝价格继续上涨可能压力比较大,但菠萝滞销的可能性更低了。整体上,市场对菠萝的需求量还是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会给价格提供持久的支撑点。

在我国,一些消费者和零售端的商家经常把菠萝划分为菠萝和凤梨,误认为凤梨是菠萝的一个品种,实际上是错的。无刺菠萝的品种名叫无刺卡因菠萝,并不叫“凤梨”。

凤梨是菠萝的中文植物学名,也是闽南语中对菠萝的叫法。

这个对名称的混淆,可能会导致一些消费者认为禁了台湾凤梨,大陆凤梨会缺货,价格会高。这就是由于没搞清楚凤梨和菠萝的关系才产生的错误想法。

凤梨和菠萝是名字的问题,台湾省菠萝也好,广东省的菠萝也好,云南省的菠萝也好,福建的菠萝也好,泰国菠萝也好,都可以叫“凤梨”。而实际上,福建很多会闽南语的人也都是把菠萝叫凤梨的。

只是我们有一些消费者习惯把无刺菠萝误叫作“凤梨”了。准确的叫法,是无刺卡因菠萝。

无刺卡因菠萝是世界知名的菠萝品系,到处都有种的,也不存在“仅仅台湾省有无刺卡因菠萝”的说法,更不存在“仅仅台湾省有凤梨”的说法。

最后,徐闻70万吨菠萝要上市了,你今年想吃多少呢?

巨型“菠萝”见过吗?8年成熟一次,单果重达百斤,却是酒友更爱

你们所知道的植物,生长期最长的是什么呢?王母娘娘的蟠桃?最短的是3000年成熟一次,最长的是9000年成熟一次。成熟时间的确够长,但这只是存活在神话故事中的植物,而非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现实生活中,我见到过的生长期最长的植物,它8年才成熟一次,很重,单果就能达到上百斤。是不是也很不可思议啊?别急,还有更有趣的呢!

这种植物它的外形很像芦荟,都有着硕大且肥厚的叶子,但个头却要比我们家养的芦荟更高大。它的果实,又酷似我们平日里所吃的水果菠萝,或者是凤梨,却比它们都要大得多。

那么,这种成熟期如此之长的巨型“菠萝”,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老于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这种成熟期长的巨型“菠萝”,叫做“龙舌兰”。

上面我们说的这种植物,叫做“龙舌兰”。听到这个名字,大家有没有种“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没错,这里的“龙舌兰”植物,和我们脑海里所浮现出来的“龙舌兰”酒,是同名的。而“龙舌兰”酒,恰恰也就是“龙舌兰”植物酿造而成的。酒友们,这是不是你们的更爱呢?

龙舌兰植物是来自美洲的一种热带植物,无论是种植的时间,还是种植的范围都很广。据说,当地人除了用于观赏,还用它的叶子来 *** 绳子,或者麻袋等等高纤维的物品。它的果实,也在烤制之后,成为了当地人经常吃的食物。

当然,它最有经济价值的用处,就是成为了酿造龙舌兰酒的原料。虽然不能说,100斤的果实里有着八九十斤如此之高的糖分,但它的糖分含量却也是高得很惊人的。而这种糖分,也被称之为龙舌兰酒中,特殊且奇异的糖分来源,成就了龙舌兰酒的绝美味道!

以龙舌兰植物为基础,加上不同的工艺,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龙舌兰酒:Tequila,Pulque,Mezcal。这三种龙舌兰酒,你们都喝过哪种呢?大家可以聊一下它们具体的味道区别!

二,龙舌兰酒的喝法。

关于龙舌兰植物是如何酿造成龙舌兰酒的,这种话题太过于专业,真心搞不懂,只能略知皮毛。但关于龙舌兰酒到底怎么喝,才能使口味达到更佳,这倒是可以和各位酒友讨论一下的!

1,纯饮。

虽然被称之为“纯饮”,但也不是直接一口闷。先喝一口龙舌兰酒,含在嘴里不要下咽。等到龙舌酒 *** 的舌头有发麻感觉的时候,再下咽。

说实话,这种喝法虽然最能品味出龙舌兰酒的妙处,但一般人不太容易接受。对于“小酌怡情”的酒友来说,还是适合花式的龙舌兰酒喝法。

2,兑雪碧和冰块。

在我们这些非专业的酒友面前,龙舌兰酒纯饮味太浓了。所以,不如加点雪碧和冰块进去调和一下。关键是,雪碧和冰块加进去之后,味道似乎更好了!

雪碧的味道与龙舌兰酒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冰块的调和,喝上一杯,连心情都跟着愉悦了起来。

3,调鸡尾酒。

龙舌兰酒是调鸡尾酒的更佳搭档,像特基拉日出,斗牛士,霜冻玛格丽特等等这些鸡尾酒,其实都是以它为基酒调和而成的。

而我们平日在家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可以用普通的鸡尾酒加点龙舌兰,自制调和一杯新口味的鸡尾酒。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生活,你难道不向往吗?

4,搭配柠檬和海盐。

将海盐放在虎口处,另一只手拿着一片柠檬片。先舔一口海盐,然后再喝一小杯龙舌酒,再咬一口柠檬片。 并且这个过程一定要一气呵成,才能品味到龙舌兰酒的真正妙处。

这种龙舌兰酒的花式喝法很常见,但我却从来没有尝试过。大概是因为这是龙舌兰酒的花式喝法中,最专业的喝法吧。而像老于这种非专业人士,也只能喝个热闹了。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也很喜欢这种巨型“菠萝”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明明长得一个模样,为啥一个叫凤梨,一个叫菠萝?原来差别在这儿

凤梨是菠萝吗?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分?

今天分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水果话题,就我手上这两样东西,明明长得一模一样,哪一个是凤梨,哪一个是菠萝,你搞得清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可能正在看文章的,10个人里有9个人,区分不出哪一个是凤梨,哪一个是菠萝,所以就像前面说的,今天的文章非常有意思,我一定要帮你搞清楚,当你知道怎么区分以后,记得告诉家里人,以后别再傻傻的分不清。

其实凤梨就是菠萝,它们是同一种水果下,不同的品种。菠萝的品种多达70多种,所以凤梨就是菠萝中的一种,但是凤梨的口感和我们平时吃的菠萝非常的不一样,时常去超市购买的时候,如果没有看标签,根本就分不清哪一个是谁。


凤梨也因为果似菠萝蜜,当它被传入台湾以后,取了一个唯美的名字叫做:凤梨,因此凤梨也得益于生长环境、品种、口感,在味道上还是有区别,如果经常有吃菠萝,就知道菠萝需要用盐水浸泡,然后凤梨却不用盐水浸泡,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那么菠萝会想说:凭什么我需要用盐水浸泡而你不要呢?因为菠萝的身上含有一种物质叫做菠萝朊酶,这种酶的存在时常会带有轻微的毒性,特别特别是对这种酶会过敏的人,经常吃完菠萝后,很容易上吐下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没有浸泡的菠萝,经常吃完后嘴巴不仅刺痛,而且还容易起泡。.




一、叶子区别


好了不扯了,凤梨和菠萝的历史由来、品种等等,聊半天都聊不完,那么它们两个最容易区分的办法就是叶子,现在图片的这颗就是凤梨,你们是不是很多人都搞错了,凤梨根茎部分的叶子比较平滑,基本上没有什么异样也没有倒刺,通常情况下凤梨的叶子都长得比较细长。



这个时候下面这张图片,就是我们经常吃的菠萝,很明显的可以看到菠萝的根茎部位,叶子长得非常多的倒刺,这个倒刺如果不经意间用手滑一滑,非常容易扎进手里面,所以之一个区分的 *** 就是看它的叶子。



二、洞眼的区别


前面之一个区分的 *** ,如果大家有仔细看,会发现菠萝和凤梨的果洞眼完全不一样,黄色的这颗凤梨,它的洞眼非常非常的浅,如果用手就按压,会感觉明显分离的皮非常的薄。再仔细地观看,可以看到洞眼上的小叶子,基本上没有锯齿状的倒刺。



那么这个时候下图的菠萝,是不是非常的明显看到锯齿状的倒刺,这里是不是有一个疑问,就是它们的颜色问题?其实菠萝也可以长出像凤梨一样的颜色,所以单凭颜色很难区分谁是谁。用手去按压菠萝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菠萝的果洞上倒刺非常多,外皮比较厚实,也比较硬。



三、味道区别


扯了半天,那么菠萝和凤梨还有哪一些地方不一样吗?凤梨身上的菠萝味相对来说会比较清淡,没有那么浓郁,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主要也是因为它生产环境和品种的不一样,那么手上这颗菠萝闻起来的味道就非常非常的浓,如果凑近闻闻,会感觉非常浓郁的菠萝酸味。




四、口感区别


最后一个鉴别 *** ,分别将它们切开,你们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凤梨里面的骨刺相对来说会比较少,它的骨刺基本上就埋藏在外面薄薄的一层,里面的果肉基本上没有。凤梨的口感相对来说比较甜,但是没有菠萝那么酸



菠萝的骨刺那就比较多了,基本上都能看到肉中刺,平时吃的时候记得要清理干净,菠萝的外皮比凤梨要厚要硬,口感上酸味比甜味要重,但是很多人会说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我就是其中一个,特别是徐闻的菠萝、和凤梨都很好吃。


注意事项:

就像前面说的,菠萝一定要用盐水浸泡去除它的酶,但是有一点,菠萝虽然好吃,但是不要吃得过多过量。菠萝和凤梨中含有的果酸吃多了对胃可是不友好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得差不多了,不管它是菠萝还是凤梨,都是同一个妈妈生下不一样的孩子,如果觉得今天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小小的帮助,关注我不迷路。

十年观察 | 一只特立独行的“菠萝”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一如既往地笑笑咧咧,从2012年至今整整十年,那只特立独行的“菠萝”,又来了。

11月12日晚上7点,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主体活动之一的“菠萝科学奖”在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永强中学)举行,十个来自全球各个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奖(2022菠萝科学奖奖项解读)。

经历了一整天奔波、采写,媒体区里哈欠正此起彼伏,此时,记者们听到今年之一个奖项的颁奖词,虎躯一震:

“当你看到别人打一个哈欠,不一会儿,自己就哈欠连连?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盖拉普团队通过实验发现,打哈欠传染的可能不是困意,而是警惕。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脑机制和动物行为机制。”

过去十年里,一群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时代的科学家和科学传播工作者,与越来越多的科学青年、文艺青年、普通青年一起,为一批批富有想象力、出人意料而意义深远的科研成果与事件,颁发出了这个以水果命名的科学奖项。

横空出世的“菠萝”

一个以“菠萝”命名的科学奖项,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问了一圈十年来全程参与“菠萝”事务的人,想了半天,“没有。”

往前刨刨“菠萝”的生长土壤:2011年10月,在美国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第20次揭榜时,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姬十三)忍不住发了条微博,表达他一直很想“插一脚”这桩“既文艺又科学”的传播事件的愿望:“我想做一个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有什么机构支持不?”

他很快收到了当时浙江省科技馆馆长李瑞宏的私信:“有点意思,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六个月后,2012年4月7日,这只“菠萝”就在杭州生根了——首届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科技馆举行。

至于“菠萝”这个命名,就是当年大家坐在甜品店里否决了一个又一个提议时,国内科幻界女神、长腿少女小姬(@小姬AI)咬着菠萝冰,突然冒出来的名字。立刻获得全票通过。

但是当一个科学奖项,既不叫国家××计划也不以著名学者命名,反而管自己叫“菠萝”,难免会令人对其权威性产生怀疑。

尤其这个菠萝科学奖的组委会还怕人不信,到处声明“我们是一个正规严肃的科学奖项”“我们还是浙江省科协指导的呢”……只会让正常人更加警惕。

菠萝生长过程记录图,菠萝生长过程步骤图-第1张图片-

于是“骗子”的标签,自2012年菠萝科学奖横空出世起,就在这只“菠萝”的脑门子上若隐若现:一开始几届菠萝科学奖筹备时,不止一个获奖人在听完整个 *** 通知获奖信息后(如果有足够耐心不提前挂断的话),反复确认:“真的不用交钱吗?”仿佛看不透这个奖想要骗他们点儿什么。

这只“菠萝”,想“骗”的是好奇心吧,每个人身体里星罗棋布的好奇心。

“向好奇心致敬”是菠萝科学奖的slogan。好奇心,让牛顿捡起地上的苹果,好奇心让阿基米德跳出浴缸,好奇心让富兰克林在暴风雨中用金属杆放飞风筝……好奇心,是科学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作死的源头。

菠萝科学奖关心宇宙万物,啥都研究,但是不解决问题,不关注任何变现途径。不过跟美国搞笑诺奖的冷嘲热讽、“匕首”式的调侃风格不太一样,菠萝科学奖更倾向正面鼓励:它的选评标准是“嘉奖那些并无野心改变世界,但也不会被世界摧毁好奇心的科研科普工作者”。

因为所有的获奖研究,不论听起来多么奇葩,全都是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严肃科学。

酸酸甜甜“方菠萝”

和苹果、梨不同,菠萝不是由一朵花发育来的,在植物学上它被称为“聚花果”,由200多朵小花共同发育形成。

这些小花都围绕着圆柱状花序轴排列,中间形成充满嚼劲的果芯柱子;而发达的肉质子房、苞片和花萼,构成了酸甜多汁的柔软果肉。

这种奇妙水果的DNA,刻在了浙江科学界的这只“菠萝”里:

获奖的每一项研究,都由非常严谨的实验设计,经过长期探索完成;但是它们听上去又那么离谱,什么“数钱可以减轻疼痛”(2012之一届菠萝科学奖心理学,获奖者:浙江大学心理系教授周欣悦);

“一根棒棒糖大约要1000次才能舔完”(2015第四届菠萝科学奖数学奖,获奖者:纽约大学柯郞数学系黄金紫团队);

“一个标准泳池里平均有140瓶尿”(2017第六届菠萝科学奖数学奖;获奖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李杏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你会忍不住地好奇,想尝尝这只“菠萝”又酸又甜的味道。

而且这只“菠萝”发生了突变:这只顶着皇冠的方菠萝,主体是一个明亮斑斓的三阶魔方,54个小色块,能产生43252003274489856000种不同的排列组合。

即便如此,它仍旧可以被人类的好奇心轻松打败。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流体物理专业的胡立德(David Hu)教授,获得过2015、2016、2019年三届菠萝科学奖。

在2016年胡立德第二次获得菠萝奖后不久,发生了一件在科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事情。

当年5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杰夫·弗雷克(Jeff Flake)发布了一份长达85页的报告,详细阐述了他认为最浪费纳税人钱的20项研究,并且他还在美国FOX电视台,用游戏的方式详细地嘲弄了这些研究。

在这“没用的”20项研究里面,有3项研究是来自同一位科学家,就是胡立德教授。

他做过太多看起来“没用的”研究——

在带一、两岁儿子去上厕所时,他很好奇:“小朋友这么小,怎么尿尿时间和我差不多的?”胡立德做实验发现,哺乳动物不管是大象也好,老鼠也好;小孩儿也好,他们的爸爸也好,大家的撒尿时间平均是21秒。为什么?

下雨天,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被蚊子咬了,奶爸心疼之余又很好奇:这么大的雨,每一滴往蚊子身上砸,都相当于疾驰的汽车朝人迎面撞过来,蚊子怎么没被雨滴砸死?

家里的猫这么爱干净,它不睡觉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舔自己——相当于洗澡。“但是猫超省水,我们人洗一回澡用10升水,猫一天有6个钟头在舔自己清洗,拢共就用3个汤匙的唾液。它是怎么做到的?”

……

所有的这些“为什么”,胡立德都做了物理学角度的钻研。但是这些课题看起来真的是很孩子气,不要说参议员,他的亲朋好友起先也有不解。

今年42岁的胡立德,父母是来自中国台湾的一对科技工作者,终身都做着非常严谨的科学研究。两位上一代的科学家对这个美国麻省理工的高材生儿子,刚开始也有点不以为然。

不过胡立德的这种好奇心,得到了科学界褒奖——除了获得过三届菠萝科学奖,他曾经获得过两届美国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胡立德和家人

西方有一个关于菠萝的谜面——Stand tall, be sweet, wear crown(站得高高的,内心甜甜的,戴一顶皇冠)。

一流的科学家,常常有一种“菠萝”特质。他们受过很高水平的科学训练,但自身鲜有包袱,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看上去像玩一样的研究里去。

当然了,菠萝是有刺的。当年,Jeff Flake发布他的85页报告后,胡立德教授按照学校公关部门的要求,在科学美国人专栏上发文回应质疑,详细解说了他的这三项研究的科学价值。

比如,“雨滴砸不死蚊子”的研究,有一个应用方向是制造微型机器人。这项研究,已经在和美国军方探索进一步合作。

“菠萝”熟了

十年,浙江出产的这只方“菠萝”翻着跟斗,从科学界走向了民间。

今年,“菠萝”已经成长到11岁,是一只成熟的“菠萝”:5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两院院士、国内首位“卡林加奖”获得者,出席过菠萝科学奖的颁奖典礼。

还有世界冠军,美食作家,影视演员,纪录片导演等各款文体界人士,也曾是菠萝奖的嘉宾。相声演员于谦大爷来的时候就说,自己从小想当科学家,但几次数学考试下来,梦碎了。当他来到菠萝奖,又开窍了:“成绩不好的,可以给科学家颁奖!”

据说,来参加菠萝奖的朋友,都符合两条要求:学术人士,不搞笑不能入;文艺分子,无科学不欢乐。

这个以“正经而不着调”出名的科学奖,主张“先发笑再思考”的科学传播 *** 。

发笑,让我们每个围观菠萝科学奖的普通青年,解除了对“严肃科学”的恐惧。控制笑的脑区同时也控制情绪和焦虑感,因此发笑能够打破人类所处情境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让身体得到放松。

在这样良好的身心状态下经过十年,“菠萝”粉儿们全身的幽默细胞被激活后,大脑中科学思考的通路也一条条地点亮了:

2021年11月,一名重庆产妇临盆,她的母亲深夜赶到医院后就掏出一叠钞票,让女儿“数钱止疼”!妈妈还宽慰她:“数完这叠还有你爸爸给的那叠”——这个实例,堪称菠萝科学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里程碑事件。

不过,主办方也说,“菠萝”今年到了小升初的年纪了,专业的成绩、结交的朋友、青春期的种种挑战,且得操心。

女朋友、男朋友们,让我们怀着爱咋咋地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共同迎接下一个“菠萝”十年的到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菠萝 生长 过程 步骤 记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