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测试你的年轻指数:
闭目金鸡独立测试法,能坚持9秒以上,证明你还年轻!
测测你的年轻指数
闭目金鸡独立测试法
双手下垂紧贴身体两侧,闭上眼睛,用一只脚站立,然后默念数字,根据保持站立姿势的不倒时间,来判断自己的老化程度。
判断标准
9.9秒(数9下)——
男性生理年龄为30~39岁,
女性生理年龄为40~49岁;
8.4秒(数8下)——
男性生理年龄为40~49岁,
女性生理年龄为50~59岁;
7.4秒(数7下)——
男性生理年龄为50~59岁,
女性生理年龄为60~69岁;
5.8秒(数6下)——
男性生理年龄为60~69岁,
女性生理年龄为70~79岁。
根据自己的实际年龄取对应秒数(比如你是45岁的女士,那么你应该能站9秒),如果不及格,则是衰老速度加快,年轻指数不足。
如果自己坚持的时间大大超过实际年龄对应的秒数,那对应的生理年龄,就是你的年轻指数了。
该测试法源自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的山田教授研究总结出的“闭眼单脚站立试验”。
金鸡独立健身法有三个益处:
之一个益处就是养心宁神。
能够让人心不再散乱虚躁,达到集中意念、养心安神的目的。练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心浮气躁是不可能练好的,越是心如止水、越放松,单腿站立的时间就越长。
第二个益处就是引血下行。
由于单腿站立,会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人的脚上有六条重要的经络通过,通过站立后达到对脚部经络的 *** 和调节,经络得到了锻炼,那么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得到调节。
第三个益处是锻炼平衡感,辅助降血脂。
人体的平衡功能不光靠大脑、小脑,也要依靠视觉,闭上眼睛后,视力校对功能就弱了,身体就难以保持平衡。这个原理和闭上眼睛走不了直线是一样的。练习“金鸡独立”,对平衡血压、血脂都有好处。
随着站立时间的延长,头重脚轻的感觉没有了,睡眠质量大大提高,头脑清楚了,记忆力也明显增强了。
我们的脚上有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 单脚站立,虚弱的经络会感到酸痛,同时也得到了锻炼。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得到了调节。
这种 *** 可以使意念集中,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对於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等病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以改善小脑萎缩,预防痛风等,迅速增强人体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金鸡独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有高血压、眩晕症等疾患者更要注意,更好在练习前咨询医生。@妙手医生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故而现代人十分注重泡脚、搓脚心等养生 *** ,但有意识地活动脚趾却是极少的。
事实上,由于脚趾距离心脏最远,许多疾病正是因为脚趾活动少、微循环障碍引起的。
所以,如果我们平时能“多动脚”,对健康十分有益哦~
站着练脚底
人的平衡中枢在小脑,常练习金鸡独立动作,可延缓小脑萎缩,减缓自然衰老的速度。
01
一条腿独立,另一条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
以踝关节为轴,脚趾向上跷,同时带动脚部向上跷,然后再向下压,返至向上为1次,照此动作重复做16 次。
然后换另一侧,按照以上动作,重复做相同次数或左腿多做几次。
02
一腿独立,另一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
以踝关节为轴,脚部向里拐,做踢毽子的动作,再向外拐,返至向内拐为1次。
照此动作做16次,然后换腿做16次。
03
一腿独立,另一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
以踝关节为轴,用脚带动足部向内旋转16次;然后向外旋转16次。
初练者需靠近桌子或墙,以防摔倒。
坐着练脚趾
常做下面这3个动作打通腿部6条经络,经络通了,睡得好、体力好、气血更充足。
01
把大脚趾向上翘起,呈“剪刀”状,这可以反映腰部情况。腰椎有问题或者是腰肌劳损的人,这个动作会做得不到位。
02
把所有的脚趾都紧紧地抓扣住,呈“石头”状,这个动作反映的是头部血液循环情况。
凡是睡不好、脑供血不足、精神压力大的人一般会做得不到位。
03
把每个脚趾头都分离,脚趾呈“布”状,脚趾打得越开,说明经络越通畅。
脚趾分不开的朋友们要多练习。
练脚养脾胃
由于足阳明胃经横穿足背且在第二、三趾上循行,经常做脚部动作,可以更好地 *** 肠胃,提升肠胃功能、改善肠胃不适。
01
脚趾抓地
这个动作站立或坐着都可以做。
*** :将双脚放平贴紧地面,用力的抓地、放松,不拘于锻炼时间,每天可重复多次。
02
脚趾取物
可以找一些小物件,如笔、钱币等放在地面,然后用第二、三脚趾把它捡起来。
这个动作可以 *** 胃经的穴位,坚持练习对胃肠功能有提升作用。
03
手扳脚趾
反复地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对第二、三脚趾进行推拿30~60次,可以消除肠胃不适。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综合自国医大师健康、 *** BC万家灯火、保健时报、益寿宝典,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翃笙
⊙运营编号:YNZY0007
给你的洗脚水里加点“料”,疏通经络,调节睡眠6月1日,00后演员易烊千玺在某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张怀抱泡脚桶的图片,并配文:走啊泡脚去,而引发网友热议。
这不是易烊千玺之一次因为泡脚而登上热搜。早在2018年,易烊千玺就因身穿古代服饰在简陋的塑料桶里泡脚而登上热搜。
无独有偶,湖南卫视当家主持吴昕也是泡脚爱好者,不仅平时喜欢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推荐泡脚养生,就连录制恋爱养成节目时也带着恋爱搭档体验花式泡脚。
足部的重要穴位多达60多个,其中太冲穴、涌泉穴、公孙穴、太溪穴等穴位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著,是日常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看来明星们如此钟爱泡脚,也是有理可据。
泡脚时,如果能够给洗脚水加点“料”效果会更佳。花椒就是一个家庭常备且可以用来泡脚的好“料”。
花椒有什么药用价值
众所周知,花椒是常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佐料,其实花椒还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花椒为祛寒类药物,其性味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等,还可以做表皮 *** 。
《本草纲目》记载:(花椒)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花椒泡脚有什么好处
俗话说:热水泡脚,胜吃补药。
花椒性辛温,可祛寒,常泡脚可以驱除五脏六腑之寒,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可缓解脾胃阳虚者的腹胀、积食等症状,改善消化不良。
对于肾阳虚引起的下肢水肿也可以起到防治作用,可通血脉,调关节,缓解风湿痹痛。
对女性而言,还有暖宫散寒、缓解痛经的作用。
花椒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气味芳香,可防脚臭、脚汗,改善脚气症状。
另外,用花椒水泡脚再结合 *** ,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抵抗力,消除疲劳,调节睡眠。
具体操作 ***
将20~30克花椒加入2000毫升水中煮沸,后改小火煎煮15分钟倒入盆中,先用热气熏双脚,等水温合适再用来泡脚。
建议,水要没过脚踝。一日一次,泡20 ~ 30分钟,时间不宜太长,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好。
花椒泡脚注意事项
对于刚开始泡脚,或者是寒性体质的人来说,可能最初一段时间泡脚出不了汗,可适当加大花椒用量,直到出汗为止。
花椒为祛寒药,辛温助热,有些人使用后会有“燥”的感觉,所以阴虚体质者不宜用花椒泡脚,可能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花椒泡脚还会发汗,阴津不足者要注意可能造成津液耗伤,应及时补充水分。
另外,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也应避免使用。
来源:综合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0年4月刊(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实习编辑:李思涵
「穴位养生」养腿就是养命!10大腿部穴位,按了都说好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人的腿就好比树的根,根好树才能活着,腿好人才能健康!
一、养腿就是养命!
1、腿是“第二心脏”!
人体血液运行包括动脉和静脉。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堪称人体“第二心脏”。
2、腿是“交通要道”!
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维持着气血的上下通达、循环往复。
3、衰老从腿开始!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且双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4、腿是“疾病反映区”!
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钙有关、肿胀说明脏腑有病、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及时发现症状,利于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二、10大腿部穴位,养身少不了!
以下穴位不是我们常见常说的那些,而是拥有少见且拥有独特作用的穴位,
1、风市穴:通经络,瘦大腿
*** 风市穴可运化水湿、舒筋活络,除了能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苗条,还能缓解治疗下肢麻木、脚气、遍身瘙痒。 *** *** :对着风市穴位敲100下为宜(或用拇指关节按压圈状 *** ),力道由轻到重为好,效果出来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肥肉都被敲走了!
2、阴陵泉:祛湿,瘦小腿
阴陵泉属于脾经穴位, *** 阴陵泉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祛湿,修饰腿部的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等。 *** 阴陵泉穴时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3、阳陵泉:调理腰腿
常拨动阳陵泉穴,可调理腰腿问题、扭筋、月经不调、岔气、肝胆有郁气。 *** 阳陵泉穴的手法: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常按可防治膝关节炎、膝冷痛、鹤膝风、老寒腿、下肢不遂、瘫痪等。
4、丰隆穴:祛湿化痰
丰隆穴是祛湿效果非常好的一个穴位,适当的 *** 丰隆穴能够祛湿化痰,长时间 *** 此穴还能够将脾胃上面的浊湿排出,找到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祛湿化痰,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5、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经常的按压此穴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每天坚持按压,按压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就行了,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
6、内庭穴:祛胃火
内庭穴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功效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去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口臭、便秘等不适都可以 *** 内庭穴进行缓解,平时也可用指端按多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 *** 。
7、大敦穴:清醒头脑
大敦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可祛肝火,主治肋胀痛、腹泻、疝气、女性小腹痛等。经常的按压大敦穴,能够提神醒脑,缓解眼部疲劳, *** :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次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不想起床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
8、厉兑穴:通调肠胃
历兑穴具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用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2分钟为好,以后用相同的 *** 掐压另一只脚上的厉兑穴。非常有效果的!
9、至阴穴:清热散风
当身体湿热严重,出现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按压至阴穴,每天下午3点到5点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大拇指按压至阴穴,坚持1-3分钟,然后换另一只脚,能够清热散风,通利下焦,对尿黄涩痛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10、窍阴穴:调理偏头痛、足跟痛
两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压足窍阴穴1~3分钟,左右各1次,每天坚持 *** ,能保健足部,能够缓解全身神经痛,缓解偏头疼、足跟痛、下肢麻木。
内容来源:莲花宝典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 秦沙沙 孙磊 王晶晶
玫子科普:十二经脉,足少阴肾经——活力旺盛的乐观派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
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
肾是人固体之本,不管男女老幼,皆要守肾固本,而守肾莫过于养护肾经。
肾经通,则人体活力增强;若不通,则头晕、耳鸣、脱发、咳嗽、腰膝酸软,肾经之中的大穴很多,例如复溜穴、涌泉穴等。
不同穴位护理手法也不尽相同,有按有灸,需辨证对待,才能让身体肾气充足,身体活力旺盛,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人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动不动就出现头晕、耳鸣、脱发、哮喘、牙齿松动、消化不良、心烦、腰膝酸软等问题,而有一些男士表现在性方面的问题,也即通常所说的肾虚,更是困扰着八成以上的男性朋友。
不过,多数男性往往不好意思就医,更喜欢私下解决,使得各种广告中的补肾养肾产品也因此大有市场,却不知后果的严重。
其实,肾虚并不是年轻男性的专利,女人、老人哪怕是小孩,都可能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同时要补肾,还要懂得从源头来补才对,要知道因何而虚,是实证还是虚证,弄懂这些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胡乱用药只会越补越麻烦。
《黄帝内经》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意思是肾可以发挥很强的力量从而产生不同的技巧。
所以“肾藏志,肾主水,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肾又连着肺,起蒸腾气化之用,让耳目开窍,寄命门之火。所以,肾又有“阴阳之宅”的名字。
如果,人的肾气足便什么都好,而肾气不足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想要保持肾气最有效的 *** 就是保证肾经的贯通,如此由肾脏引发的各种毛病也就不医而治。
而复溜穴是肾经上重要的大穴,它位于脚部内踝5寸的地方。“复”,即“反复”;“溜”,即“悄悄散失”,水湿之气在这里吸热蒸发上行或消失。
经常按压这个穴位不但可治口干、气喘、咳嗽,对于各种瘀血、男女的炎症(前列腺炎、 *** 炎等)也很有效。
可以说复溜穴是保证肾经不受坏气息侵扰的一大要穴,经常按按对于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是很有帮助的。肾经从脚底的涌泉穴开始一直到胸部的俞府穴,左右各27个穴位,共计54个穴位,在这些穴位中,涌泉不仅是肾经的起始,也是肾经养生最重要的大穴。
《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涌泉穴就在脚下,穴如其名,是盛人体之水处,犹如源泉之头,源源不断地供向全身各处。
涌泉穴不但能让肾精充足,还能让百病绕行,从脚掌第二、三趾的骨缝向下,与足跟上方的三分之一处相交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一般 *** 这个穴位可能会有点儿困难,可以与家人相互按,不但可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还能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一举两得。
不过按涌泉穴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肾的虚与火之分,按之前可以感受一下手指或 *** 按上去之后脚底是否有发木、感觉不清,若有就是肾气虚。
引起肾气虚的原因多是气血不足,因此要先用艾灸来灸一下,等到把气血引下来再按才有效果。
而有的人是肾阴不足,表现为脚心发热,这时可极力按揉涌泉穴,非常疼,但揉开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详解足少阴肾经及重要穴位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按现在的意思就是遗传因素、先天的禀赋,这个先天之本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比作是树的话,肾是这棵树的根。我们都知道肾主骨生髓,化生气血。在三阴经中,肾经处于枢的位置,它将脾输送的精微物质变成血。当然,它不像太阴完全不加以选择的开放吸收,造血不是所有的精微物质,都能达到造血的材料,因而,它属于半开合的状态。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
足少阴肾经循行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于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止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中。
【原文】
《灵枢·经脉》:肾足少明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①走足心,出于然谷②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注释: ①邪:邪通斜。 ②然谷:穴名,在舟骨粗隆下方。谷,《脉经》作“骨”“然骨”即指舟骨粗隆。 我们看肾经的循行路线,很简单,很短,分支少,但是其所经过的地方,都是人体重要器官,肾、膀胱、肝、肺、心。除了脾没有直接络属之外,肾经联系了其余四个脏腑。肾经的功能直接影响着我们肝肺、心功能。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的。 我们在临床上会看到肾衰的病人,体内液体排不出去,增加了心脏负荷,心功能随之受损;心脏负荷增加,肺功能损伤,导致肺淤血;肺淤血并水肿,右心功能差,回心血量增加,肝静脉过度充血,又影响肝脏功能。 经络并不只是很多人认为的一条线那么简单,经络不仅建立的人体结构,也支持着人体的运行。有一些人失眠,治疗时不仅仅要着眼于心,往往要从肾脏入手。从中医理论来说,肾主水,心主火,我们说水火既济,也就是肾水必须上升,以济心火,防心火过旺,心火需要往下温煦肾水,防肾水过寒,这样心肾交泰,才能阴阳和调,阴阳和调是睡眠的重要条件。
足少阴肾经的重要腧穴
1、涌泉穴 涌泉穴大家比较熟悉,在足底,足趾跖屈时成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2/3交点上。听起来很复杂,其实这个穴位特别好找,找的时候捂住脚趾肚,把余下的脚底分为3部分,涌泉穴就在上1/3处有个窝的位置。?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涌,外涌而出也,形容水向上、腾溢;泉,泉水也,就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水流。《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的经气由太阳经的阳气转入而来,促使肾经经气的生发,如同天一生水滋润万物。 涌泉穴可以治疗足寒证。如果您身上怕冷,脚心老是冰凉,而且按的时候凹陷不起,这时候更好用艾灸法。但如果火气比较大,这种 *** 就不适合应用。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井穴是属木的,通着肝,水又生木,所以可以从这里挖掘能量补肝。当有的人足不寒,但脚心发热的时候,就是肝在向肾求救了,要求肾经一点肾阴(水)来降低肝的火气。这时候一定要揉涌泉穴,几天后脚心发热的问题就会缓解。 另外,涌泉还有可以治疗失眠。我们上面说了,心肾不交,肾水与心火不能相济,就会失眠。这种情况的人往往很痛苦,晚上开始心烦、辗转反侧。可以半盘腿而坐,用右手心摩擦左足心(也就是涌泉穴),左手心摩擦右足心,这样,心肾对应、心肾相交,能够起到安眠宁心的作用。 通过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治疗上火、咽痛、烦躁失眠。
2、太溪穴与照海穴 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太,就是极,大的意思;太溪,就是比较大的溪流,跟水相关。同时,这个太溪也是肾经的输穴和原穴。阴经的输穴五行属性为土,原穴是所属经络原气的源头。所以,水土之穴,能够清肾经湿热。 大家临床常见的泌尿道感染和泌尿道结石等症就属于肾经湿热。一般采用针刺或者艾灸进行治疗。 与太溪经常配伍的,就是照海穴。这个穴位在内踝尖下方凹陷中。 照海穴: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 照海也是常用的清热穴位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 *** 此穴既补益又清热,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法。 *** 照海穴可有效治疗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疾病。 不过,您可能不知道,灸照海还能治失眠!可以使得肾水充足,上济心火,使得心宁神安。我们平时可以多按揉照海来改善睡眠质量。
3、水泉穴 水泉穴,定位:太溪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的位置。水泉穴是肾经的郄穴。郄穴治神经上的急性病,比如泌尿系统感染,就是突然有膀胱炎等方面的问题了,就需要赶紧去揉水泉穴。“水泉”的意思就是让尿流通畅,一通畅,体内的毒素就能排出去。 水泉穴是专门消水肿,治小便不利的。医院通常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老年男性一般都有前列腺的问题,每天也要坚持多揉水泉穴。 水泉穴还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尤其是女性月经量特少、肚子胀得特别难受,但经血就是下不来,这时要赶紧揉水穴。 水泉穴可以治疗足跟痛,特别是对突发的足跟痛疗效好,一揉就能缓解。如果长期足痛,那就需要改揉大钟穴或太溪穴。 水泉穴还能缓解脚踝酸痛。比如刚爬完山发生脚踝酸痛,赶紧揉水泉穴。
4、气穴 接着我们讲肾经在腹部的穴位,气穴在脐下3寸,关元穴旁开0.5寸。 “气”指下焦之原气。“穴”腧穴,亦窟藏之意。这个穴位是道家所说的丹田部位。武侠小说中常说的气沉丹田。丹田在指代穴位的时候,约等同关元,但是其本意是指一个部位。而气穴,就处于丹田的部位,是修真炼气过程中,元气的储存之地,所以叫气穴,元气收藏的洞穴。 这个穴位在腹部,腹部上,气不能收藏的疾病它都可以调节,常见的就有奔豚气、月经过多。奔豚气,就是指那种我们老是觉得有气从肚子上往上窜,有气往上顶,甚则觉得顶着我们的心脏,产生心悸心慌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艾灸气穴,引气归原。 月经过多的时候可以通过艾灸,加强这个穴位收敛藏气的功效。气为血帅,气足了,能够固摄人体的血液,使得血液以常规速度循正常脉络运行,从而改善月经量。
5、肓俞穴 肾经在肚脐旁的穴位,是肓俞穴。这个穴位在肚脐旁开0.5寸。肓,心下膈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膏脂之类。俞,输也。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输体表,故而得名。 我们说,肚脐为人类先天与后天分界的地方。当我们出生,连着脐带的时候,肚脐部位属于先天;剪开肚脐那一刻,肚脐位置就属于腹部、归属脾胃,转变为后天之地。所以,这肚脐部位,是人先后天的一道门,是生命正式独立发展的门。所以,这个穴位同样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善于治疗气血不足的疾病。 一些腰痛的病人,可以在肓俞穴找到一些压痛点,甚至皮下小结节。通过按揉、针刺或者艾灸去消除这些小结节,或减轻压痛点的痛感,腰痛会得到相应的减轻。所以,我们出现腰痛腰酸的时候,可以躺下来,按揉一下肚脐两旁,也会有一种腰部 *** 的舒服感。
6、腹通谷穴 腹通谷,在肚脐上5寸,正中线旁开0.5寸。 腹通谷是冲脉、足少阴经的交会穴。腹即腹部,通即通过,谷即水谷,此穴在腹部,为通过水谷之处,故名腹通谷。 这个穴位很好理解和记忆,它的更大的功效就是通谷,也就是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及排泄。能够清降浊气、健脾除湿。所以,饮食不消化的问题,选用这个穴位,如腹胀腹痛、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消化不良等。 还可以配伍之前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如天枢穴、滑肉门、水道等,治疗单纯性肥胖,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足少阴肾经经穴歌(共27穴)
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接,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集,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半寸辟,步廊神封又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提要表
黄帝问:我听说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它们与人是怎样相对应的呢?
岐伯说:人体的腰以上相当于天,属于阳;人体的腰以下相当于地,属于阴。所以天为阳,地为阴。下肢的十二条经脉则用来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月是秉受水性而产生的,属阴,所以在下的为阴。手的十个指头,是用来对应于一月中的十个日次的,日是秉受火性而产生的,属阳,所以在上者为阳。
黄帝问:那么十二个月份和十个日次又是怎么样与经脉相配合的呢?
岐伯说: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个月份,它们的配合及与足部十二经脉的相应关系是:十二地支的寅是正月所配,此时阳气初生,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少阳胆经;未,是六月所配,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少阳胆经;卯,是二月所配,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太阳膀胱经;午,是五月所配,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太阳膀胱经;辰,是三月所配,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阳明胃经;巳,是四月所配,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阳明胃经。因三、四两月间,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之时,其配属经脉为两足阳明经,阳明是阳盛之经,故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申,是七月所配,此时为阴气渐生,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少阴肾经;丑,是十二月所配,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少阴肾经;酉,是八月所配,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太阴脾经;子,是十一月所配,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太阴脾经;戌,是九月所配,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厥阴肝经;亥,是十月所配,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厥阴肝经。因九、十两个月是一年之中阴气最盛之时,其配属经脉为两足厥阴经,为两阴交尽,所以称为“厥阴”。
十天干与人体上肢十条经脉相应的关系是:甲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少阳三焦经,己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少阳三焦经,乙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太阳小肠经,戊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太阳小肠经,丙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丁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十天干按五行归类,丙、丁都属火,分主左、右手之阳明,所以两火合并,称为“阳明”。庚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少阴心经,癸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少阴心经,辛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太阴肺经,壬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太阴肺经。
因为人体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足在下,所以属阴。足的阳经,为阴中的少阳,阳气微弱;足的阴经,为阴中的太阴,阴气隆盛。手在上,所以属阳。手的阳经,为阳中的太阳,阳气隆盛;手的阴经,为阳中的少阴,阴气微弱。
根据这个规律来说明五脏的阴阳属性:由于心肺位于膈上,属阳部,心属火,肺属金,所以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由于肝脾肾位于膈下,属 *** ,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所以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揉开脚上的这个“皇帝”穴,这里通了,心脏血管也就通了中医色诊博大精深,其中很多要领连行医多年的专家学者也难以掌握自如。
但是,色诊中有一个规律相对便于掌握,就是舌头的颜色。
中医认为,心在窍为舌,也就是说,心脏的健康情况会首先反映在舌头上。
◆◆
舌上淤斑:血脉淤阻
◆◆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舌头或者嘴唇呈现暗紫色或有淤斑。
这多数是因为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的。
如果舌头上有淤斑,并且伴有心慌、气短,甚至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症状,提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
如果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则提示可能有脑血管疾病。
◆◆
舌头发红:心阴不足
◆◆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淡粉色。
在临床上,有些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舌头发红的现象,并且,病人多伴有心烦、心慌、早搏、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
这从中医上讲属于心阴不足。心阴不足的时候容易生虚火,诱发心血管疾病。
◆◆
舌苔变白:气血不足
◆◆
舌苔变白可分两类:
其一是舌质淡白,如果这类人还伴有心律失常、乏力、心衰等症状,提示可能患贫血性心脏病。
其二是舌苔白腻,多与中焦湿阻有关,病人多伴有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病人有可能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搞懂了人体“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脚上有个“皇帝”穴,常按通血管
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敏州说:“心脏不好的人,平时常按揉公孙穴对缓解心脏不适有帮助。”
“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公孙穴(黄帝轩辕帝曾姓过“公孙”,后来改成姬姓),就像皇帝一样可以指挥四方。
”
通过按揉公孙穴就可以调动全身,所以按揉这个地方可以解除全身的疲乏,对五脏皆有调节作用。
心脏不好常按揉公孙穴,可有健脾生血、益气活血,使原本气血不足的心脏气血充足,心主得养,心神安宁。
【取穴】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 1 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 ***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公孙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 *** 五分钟,每日 *** 2 次。
手上有个颗“救心丸”
大鱼际是心脏的反射区,日常按压 10~20 分钟,就像直接给心脏做 *** ,有缓解心脏压力的护心效果。
【取穴】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 *** 】双手交替对搓。
【日常护心】每天十五分钟,大拇指按揉,按到不酸胀为止。
心血管是最怕堵的,所以一定要经常 *** 脚上的这个能够通开心脏血管的“皇帝”穴,心脏血管通了,舌头的颜色也会慢慢恢复,疾病自然就远了!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 ***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翃笙
⊙运营编号:YNZY0007
脚上有个「皇帝」穴,这里通了,心脏血管也通了心脏不好的人,平时常按揉公孙穴对缓解心脏不适有帮助。
公孙穴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公孙穴就像皇帝一样可以指挥四方,那么通过按揉公孙穴就可以调动全身,所以按揉这个地方可以接触全身的疲乏,对五脏皆有调节作用。
心脏不好常按揉公孙穴,可有健脾生血的功能,调节气血盛衰,加强益气活血,使原本气血不足的心脏气血充足,心主得养,心神安宁。
【取穴】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蹠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打开 *** 】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公孙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 *** 五分钟,每日 *** 2次。
心血管是最怕堵的,所以一定要经常 *** 脚上的这个能够通开心脏血管的「皇帝」穴,心脏血管通了,舌头的颜色也会慢慢恢复,疾病也自然就远了!一定要告诉更多的朋友!#血管# #中医穴位养生#
十四条经络简介(收藏版)一、膀胱经
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每次帮您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它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 *** ,就很有效果。
人体三大排毒途径:
之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更大一条通道。
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
膀胱经上的穴位:
1,精明穴:治疗眼疾的之一大穴位
2,攒竹:对热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红肿, *** 此穴位,立刻见效。
小技巧:
1,用10个小手指肚每天疏理头上的膀胱经50次,可通鼻,治疗眼疾,头痛,癫痫,
2,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后侧,可以减肥,还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 ***
二、胃经
天天培育我们的后天之本。胃经畅通无堵,让人睡的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可以让人返老还童。胃经是管理肠胃功能的,肠胃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
太阳高高照,胃经送福到,足阳明胃经起于面部的承泣穴止于足部的食指历兑穴,走向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足部,经络上共有43个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则胃经经络不通会整个经络的部位感觉不舒服,胃经循环在辰时,7点到9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哦,如果你已是胃经不通的症状者,可用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来 *** 。
胃经上的穴位:
1、承泣:可以快速缓解迎风流泪,青光眼,
2、四白:如果出现黑眼圈,眼睛胀痛,酸涉,近视,坚持 *** 四百,很多问题就可以消失了
3、颊车:面部神经麻痹,夜里磨牙,咬牙, *** 此穴有很好的效果。
小技巧:
1,在软床上跪着来回走一走,这样体内的气血就很容易流到膝盖上去,这些新鲜的气血就相当于膝盖上的润滑油,可以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膝盖酸痛,腿脚不灵,老寒腿,高血压等病,高血压,对年轻人来说就最常见的瘦腿之法。
三、胆经
消除疾病,立竿见影,想成将军,先有胆气。
大解身心烦忧(人生气就会在肝那里藏着,藏的太多后,发泄不出去,到胆那儿堵住了,就成了胆囊炎,胆结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浊气排出,肝脏跟外界没有通路,它只能借助胆经这条经络。)
胆经不通的表现:
1,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溢,早上起来就会口苦,
2,脸上像蒙了一层灰,
3,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或乳腺方面的问题,
4,妇科病也是由胆经所主,
5,有的人一会冷,一会热,也是胆经不通造成的,
6,有的人经常叹气,两肋痛,都是胆经淤堵有关。
足少阳胆经是我们中医经络中最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面部的瞳子疗穴,绕过耳后经过颈部,胸部、腹部、腿部、足部无名指止。
经络共有44个穴位,遍布较多的在面部和小腿足部,因胆经不通者会引起头痛、偏头痛、耳鸣、乳腺疾病、胆结石、静脉曲张等,我的循环在二十三点至一点,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此时入睡头脑清醒,面色红润,早上起床敲打胆经效果更加。
如以出现病状可用葡萄柚、天竺葵、杜松、来 *** 肝胆经。现在肝经、胃经、膀胱经3条足阳经已跟大家进面,接下来更精彩,不要错过哦!
胆经上的穴位:
1,肩颈穴:治疗痛症,乳腺疾病,淋巴结核,
2,渊穴:质量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
四、脾经
化掉任何慢性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您就能收到健康知识的信息。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脚趾的隐白穴止于胸上方的大包穴,走向由脚到腿,腹部,止于胸部。
经络上共有20个穴位,脾经经络不通会引起肌肉松弛,乳腺增生、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风湿等,脾经在中医来讲是非常强大的作用,被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经的循行时间在9点—11点,此时间 *** 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可配合姜、甜橙、柠檬、茴香、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经常 *** 脾经,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为防病治疗疾病储备更大的能力, *** 小腿脾经,肥胖者可以变瘦,瘦者可以增胖。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揉心经
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可以解决。
五、肝经
保命的万灵丹(中医百病从气生,气从那里生,从肝那里生,气大伤肝,所以平时要少生气,一气病就挡不住了)朋友们,起床了,赶快来敲打肝胆经保健康,足厥阴肝经是人体较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足部的大脚趾内侧止于胸部的大敦穴,循行走向、足腿部、腹部胸部,经络穴位14个,肝经络不通会引起,乳腺增生、慢性肝病、月经不调、子宫问题。
循行时间1点—3点,再次期间 *** 可增强五脏的功能。可配合快乐鼠尾草、洋甘菊、迷迭香、佛手柑、薰衣草等精油 *** 效果更佳。
如果两肋痛,嘴苦,那是肝火旺,牙痛,腮帮子痛,口腔溃疡,鼻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就是心火盛,这时候火已经不在肝上,要多按行间穴。
百病从心生,要想去掉心病,就得去肝火,就得增强肝的解毒功能,肝的解毒功能一旦增强了,血液就清洁了,就不会得高血脂了,好多慢性病都出现在肝脏上,只有把肝脏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不得病。
若经常头晕,有气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到医院一检查是心脏供血不足,这其实是肝的功能弱了,肝给心脏补充的气血不足,所以需要调理肝脏。
六、大肠经
皮肤和肺的保护神,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治疗便秘、腹泻更好的一条经络,起于食指的商阳穴止于面部的迎香穴、循行手部、手臂、颈部、面部等,经络穴位20个。
大肠经不通时会引起便秘、腹泻、肠胃问题、眼睛干涩、肿胀等,循行时间5点至7点,再次期间不大便的属大肠经不通,可用天竺葵、葡萄柚、甜橙、柠檬等精油来 *** 可起到治疗保养的作用。
大肠经上的穴位:
迎香穴:治疗鼻炎。
七、三焦经
今天你排毒了吗?手少阳三焦经是排毒较好的一条经络,起于无名指的关冲穴止于面部的丝竹空穴,循行手部、肩颈部、头部、面部等,经络穴位20个。
三焦经不通会引起手臂麻木、肩颈酸痛、肩周炎、喉咙痛、嗓子干、偏头痛、眼部皱纹等、循行时间21点—23点,再次时间 *** 和敲打可起到保健的作用,如已出现三焦经不通引起的问题可用尤加利、薄荷、薰衣草等精油 *** 效果更好。
八、小肠经
主治液病,手到病除太阳高高照。小肠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叫分清泌浊,就是把从胃消化来的食物中的营养东西吸收了,把糟粕的东西排出去。
小肠经的经络走向是从小手指的少泽穴到手臂,到肩膀后侧,到耳后绕过耳朵到听宫穴止,经络穴位19个,循行时间。
*** 小肠经可改善肩颈和颈椎疾病,并能起到大脑供血的作用,可配合天竺葵、小肠经主液,所有与液有关的疾病,如月经,乳汁,白带, *** 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胃液,胰腺,前列腺等,都可以疏通小肠经。
九、肺经
肺经可以治疗与肺相关的毛病,肺开窍于鼻,所以鼻子的毛病与肺经有关,还与喉咙有关,所以嗓子的问题能从肺经上得到解决。打通经络,最重要的目的是排除浊气,好多人一揉肺经就老打隔,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肺经上的穴位:
1、少商穴:治疗急性咽喉肿痛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清火的效果意料的好
2、太渊穴:肺气不足,人才活的有精神,此穴专门补穴,经常揉揉就有使不完的劲。
十、心包经
救人性命,可以调节心脏功能,是心脏的保护神,平时敲打心包经,相当于为生命上了双层保险。心包经是从 *** 的正中间走到手臂。
心包经上的穴位:
天池穴:位于 *** 旁一寸处,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系统疾病和淋巴结核,
十一、心经
百病除根,心经主要是调节情志的,每天捏2-3次,每次3分钟,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清爽,预防坠肉,心经的起点在腋窝下的极泉穴,终点在小指的少冲穴。心经的功能可以治疗心脏原发的疾病,可以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精神错乱,抑郁症,手掌心老是发热,手掌出汗。
心经上的穴位:
极泉穴:可以改善咽干,烦,渴,淋巴结,调整心律,心包经——治疗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经——情志方面的问题
十二、肾经
激活先天之本,何惧疾病衰老肾经是从我们的涌泉穴起,循环到头部,补肾是需要一辈子来完成的任务,肾气强壮就不会衰老。
肾经上的穴位:
1,涌泉穴:经常 *** *** 她就不容易衰老。
2,谷穴:治疗糖尿病,烦躁口干,遗尿,遗精,如果总想喝水,心老起急,就是心火比较旺,揉按此穴就可以把心火降下来。
3,大钟穴:治疗失音,脚后跟痛肾经上的穴位都可以治疗咽喉疾病,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十三、督脉
主一身阳经。
人体太阳升起的地方,督脉强壮,才可以顶天立地穴位:
大椎穴:祛除热毒,抵御风寒,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吃药,就在次穴拨罐,刮痧。
十四、任脉
打通任脉,万毒不侵调理任脉时,要注意三点:
1,拿艾条熏蒸肚脐眼(神阙穴),这个有大补的作用
2,在中碗和下面的气海拨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调神安心。
3,经常推腹,揉昙中血。
技巧:
跪膝法睡前做,可以引起气血的速度,直接把气血引到膝盖上,而刚吃完饭后,需要气血充盈在肠胃上,如果直接引在膝盖上则不利于消化。
*** 经络上的穴位诊断:
1,酸——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把气血多引点进来,就不会酸了,比如经常不爬山的人,一爬山腿就酸了,就是气血不足,相对而言,酸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证明经络已经通了,就是暂时缺点血,需要补一补,
2,酸痛——缺血的同时还沉积了一点淤血,拨罐是更好的。
3,胀——气很足,是爱生气的那种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会胀,此时不要拨罐,否则会更胀,
4,胀痛——火力比较壮,爱生气,脾气大,表明体内气有余但血不足,等于血分配的不好,
5,痛——有血淤,要拨罐。
经穴是治疗慢性病的,中医说,久病入络。
斜推腹,敲带脉
1,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2,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增强大肠蠕动,治疗便秘
3,还可以缓解头痛四,在推经络时,如果痛点比较多,可以拿刮痧的 *** ,因为一些淤血长期淤滞在那里,不把淤血放出来,就会老痛,若刮不出痧来,是气血不足,需要补一补气再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