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3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3月20日,迎来“春分”节气。这天,我国民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却流传下来一些颇有意味的习俗,有的保留至今,如“祭日”“吃春菜”“竖蛋”等。
早在三千多年前,周天子就在“春分”时“祭日于坛”。这一典礼延续到清代,且为皇家专享。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经朝廷批准建立的祠庙,“春分”时皆由大臣致祭,世家大族宗祠可自行祭祀。
“为使人们了解传统礼仪,近年,北京日坛多次在‘春分’时复原清代祭日场景。”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
在民间,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人们进行各种特色活动,以丰富日常生活。先说吃,罗澍伟介绍,在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俗称“春碧蒿”,与鱼片“滚汤”为“春汤”。民谚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牲畜和鸟类也要“犒劳”一下。进入春天,耕牛开始劳碌“遍地走”,“春分”时要喂食糯米团,同时用糯米喂鸟,藉以粘住鸟嘴,免得其破坏谷穗。
再说喝。江南乡间有在“春分日”酿酒的习俗,“‘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有的地方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分到,蛋儿俏”。很多地方有“春分竖蛋”的习俗:选一新鲜鸡蛋,在桌上轻轻竖起。据说竖好的话,可十几天不倒。
罗澍伟说,“春分竖蛋”代表这天昼夜平衡,因此“秋分”也有“竖蛋”习俗。经观察,蛋壳本身虽为曲面,实际上凹凸不平,只要耐心找到与桌面接触部分的3个突出点,加上蛋黄下沉后降低鸡蛋的重心,就能把鸡蛋立住。
“春分”时节,民间还有放风筝、踏青、斗草、“送春牛图”、屋顶栽种“戒火草”、敲打响器“逐疫气”、拜神祈福等习俗。“有些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已被淘汰,但毕竟也表达了人们在春季来临之时,祈求平安和吉祥的美好心愿,也给我国传统节令增添了斑斓的色彩。”罗澍伟说。(完)
春天是什么味道?推荐这5种时令春菜,带孩子尝出一口鲜! < 春分 | 此时已草长莺飞,爱的人正在路上3月20日17时37分,迎春分节气。“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时节,大自然更加有声有色。
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
春分
《春分:燕子来时,陌上花开》
作者/黄耀红
节选自《天地有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春分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写道:“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你问春天,一山春草何以“分”?一溪春水何以“分”?一座烟雨迷蒙的楼台,一片风和日丽的春光,又从何处去找寻那条几何意义上的对称线?
此刻,且化作“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逍遥于九万里之外吧。越过无数密集的人头与高傲的建筑,我们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大空间,安静地与太阳相对。今天,它刚刚完成了一次美丽的旋转,正驻足于一个叫黄经零度的起点上。太阳的光,像一根根琴弦,直直地射在赤道之上,仿佛发出柔和的声响,亦如秋分。
生命的秩序就在日将月就中形成。黑与白,昼与夜,阴与阳,此消彼长,相克相生。以北半球论,冬至白昼至短,随后渐长。夏至白昼至长,而后渐短。于冬至与夏至之间,春分之日则昼夜平分。南半球,反之。
每年公历三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就出现在这个位置,不急不慢,不悲不喜,仿佛一场千古约定。
清代潘荣陛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千百年来,每逢春分,皇城都上演一场祭日大典。祭所在日坛,与月坛呼应。在先民心里,日月皆神明。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那点染于绿野间的小小身影,将一双脚深深踩入春泥,农夫的肢体便接通了天地的柔软与欢欣。而当他们从田间回到廊下,便又对着山外的天空兀自凝神。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春分“三候”,如此简朴而古老。
玄鸟,即燕子。其身黑白,如阴阳;其声柔美,如呢喃;其踪有信,如神迹。春分归,秋分去,燕子是时间的信物。此鸟筑巢堂前,与人类相亲相爱,如一串飘扬的音符,牵动着家园与远方;又像一把玄妙的剪,沿无形的中轴轻轻剪开春秋。
在三皇五帝的神话时代,玄鸟与凤鸟、青鸟、伯劳、丹鸟一样,均为少昊部落的图腾。至商代,玄鸟更被视为其始祖。
燕子岂止于低低飞过的诗意?它是神圣而至尊的生命来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历史,轻盈地飞进时代的家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雏燕的欢歌里,永远是春天的新绿;“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劳燕分飞处,离人落寞时;“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xiá)”,踏青于槛(jiàn)外,遣心于田园;“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豁达苏轼,连相思都如此清新悠远……
燕子飞过的天空,偶尔有深灰浅灰的雨云,在山前山后暗暗涌动。雨下了,不再在花叶间沙沙细语,它响亮地敲响黑色的瓦楞,敲响暮鼓与晨钟,并伴随电闪和雷鸣。
在混沌初开的岁月里,一道闪电就是一场生命的惊恐。人类的高贵与理性,就在于惊恐之后的探询。
春分·民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竖蛋,也称立蛋。据史料记载,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我国很多地方在春分举行竖蛋比赛。这个春分,试试竖蛋吧!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一到,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间。走出家门,沐浴春光,奔跑着放飞风筝,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时节相得益彰。春分正值周末,安排一场踏青,放一放风筝吧!
吃春菜
生长在田埂边、坡地间、树丛下的各种野菜,是春天的馈赠。我国部分地区,有春分时节吃春菜的习俗。人们采撷春季野菜,将它们凉拌、清炒,或拌馅和面食用。在我国岭南地区,春分吃的“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养生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勤锻炼,按时睡眠。
此外,春季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民间称之为“春困”。“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会“越睡越困”,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多舒展肢体,尽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春分·絮语
对很多人来说,春分到清明这段时间,正是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辽阔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起身,桃红李白迎春黄……人们四处收集春天的生机。
春分时节,大地回暖驶入“快车道”。气温回暖,唤醒了许多故事。能量回转之时,我们也调和自己的身心,与世界同频。
春分的关键词是“平分”。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立蛋像是追求心态与身体平和的仪式。小心翼翼努力实现目标时,也将一颗平常心放置其中。做到了,就如同掌握了一种舒适的心法。
春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柔提醒,让我们调整身心,与自然平衡。
从春分开始,我们一路向夏至走去,白昼越来越长。春分,也可以是我们重新启程的心灵起点。愿我们迎着长长的日光,拥抱柔柔的温暖,一路走下去,始终不舍希望与勇气。
文/央视新闻整编
图/视觉中国
视频 *** :胡彦竹
新华社天津3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3月20日,迎来“春分”节气。这天,我国民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却流传下来一些颇有意味的习俗,有的保留至今,如“祭日”“吃春菜”“竖蛋”等。
早在三千多年前,周天子就在“春分”时“祭日于坛”。这一典礼延续到清代,且为皇家专享。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经朝廷批准建立的祠庙,“春分”时皆由大臣致祭,世家大族宗祠可自行祭祀。
海报 *** :方金洋
“为使人们了解传统礼仪,近年,北京日坛多次在‘春分’时复原清代祭日场景。”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
在民间,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人们进行各种特色活动,以丰富日常生活。先说吃,罗澍伟介绍,在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俗称“春碧蒿”,与鱼片“滚汤”为“春汤”。民谚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牲畜和鸟类也要“犒劳”一下。进入春天,耕牛开始劳碌“遍地走”,“春分”时要喂食糯米团,同时用糯米喂鸟,藉以粘住鸟嘴,免得其破坏谷穗。
再说喝。江南乡间有在“春分日”酿酒的习俗,“‘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有的地方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海报 *** :方金洋
“春分到,蛋儿俏”。很多地方有“春分竖蛋”的习俗:选一新鲜鸡蛋,在桌上轻轻竖起。据说竖好的话,可十几天不倒。
罗澍伟说,“春分竖蛋”代表这天昼夜平衡,因此“秋分”也有“竖蛋”习俗。经观察,蛋壳本身虽为曲面,实际上凹凸不平,只要耐心找到与桌面接触部分的3个突出点,加上蛋黄下沉后降低鸡蛋的重心,就能把鸡蛋立住。
海报 *** :方金洋
“春分”时节,民间还有放风筝、踏青、斗草、“送春牛图”、屋顶栽种“戒火草”、敲打响器“逐疫气”、拜神祈福等习俗。“有些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已被淘汰,但毕竟也表达了人们在春季来临之时,祈求平安和吉祥的美好心愿,也给我国传统节令增添了斑斓的色彩。”罗澍伟说。
春分吃“春菜”,这10种春菜,现在吃正当时,别忘记给家人做这两天,气温明显升高,看日历才知道明天就是春分了。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此后太阳直射点会继续北移,北半球各地会变得昼长夜短,天气也会越来越暖。
我国的很多节日和节气都有相关的吃食,春分也不例外。春分这一天很多地方有吃“春菜”的习俗,昔日所谓的”春菜“就是一种野生的苋菜。不过,春分时节春意盎然,除了野生苋菜,很多春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名副其实的”春菜“。
以下分享春天的10种时令”春菜“,有芦笋、茼蒿、莴笋、菠菜、香椿芽、荠菜、韭菜、蒜苔、豌豆、芹菜。全是快手菜,现在吃正当时,别忘记给家人做哦~
芦笋炒鸡丁
【食材】芦笋、鸡胸肉、胡萝卜、姜、蒜、料酒、生抽、蚝油、盐、白糖
【做法】
1,鸡胸肉洗净,切成丁。然后加入料酒和淀粉抓拌均匀,静止腌制10分钟。
2,芦笋开水下锅,大火焯水至6分熟,捞出冲凉后切成小段。另外准备一小段胡萝卜,去皮后也切成小丁。
3,热锅凉油,倒入姜末和蒜末小火炒出香味。
4,倒入腌好的鸡胸肉,大火快炒,炒至鸡肉变色,再加入一勺生抽炒出酱油的香味。
5,待鸡肉炒熟,倒入胡萝卜丁和芦笋,继续大火翻炒。
6,最后加入半勺蚝油和少许盐调味,再加少许白糖增加鲜味,炒匀即可出锅。
?香干炒茼蒿
【食材】茼蒿、香干、尖椒、蒜、生抽、蚝油、盐
【做法】
1,先处理食材。香干洗净,切成条。茼蒿洗净,沥干水分后切成段,菜茎和菜叶分开放。
2,热锅凉油,倒入尖椒碎和蒜末小火炒出香味。
3,倒入香干大火翻炒几下,然后加入1勺生抽和半勺蚝油炒出酱香味。
4,倒入菜茎大火翻炒几下,然后倒入菜叶继续大火翻炒。
5,食材断生,最后加入少许盐调味,炒匀关火出锅。
莴笋炒鸡蛋
【食材】莴笋、胡萝卜、鸡蛋、盐
【做法】
1,莴笋和胡萝卜去皮洗净后切成菱形片。鸡蛋打入碗中充分搅散。
2,热锅倒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大火快速把鸡蛋炒熟盛出。
3,锅内再加入少许油,加入少许姜丝爆香,然后倒入莴笋和胡萝卜大火快速翻炒。
4,待蔬菜断生,倒入炒好的鸡蛋,再加入适量盐,大火炒匀就可以上桌了。
凉拌菠菜
【食材】菠菜、蒜、芝麻、盐、白糖、白醋、香油
【做法】
1,菠菜洗净,开水下锅,大火焯水30秒,捞出后放入凉水中冷凉。然后攥干水分,切成小段。
2,炒锅倒入少许油加热,然后加入白芝麻炸香,关火冷凉备用。
3,把炸香的芝麻和油倒入菠菜中,再加入蒜末、白醋、香油、鸡精调味。
4,拌匀就可以上桌了,清凉开胃。
香椿炒蛋
【食材】香椿、鸡蛋、盐
【做法】
1,香椿洗净,沥干水分。
2,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把洗净的香椿放入锅中焯水去草酸。然后捞出用凉水过凉,攥干水分后切碎。
3,鸡蛋倒入碗中,充分搅散。然后把切碎的香椿放入蛋液中,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充分拌匀。
4,热锅倒油,油热后倒入香椿鸡蛋液,中火煎至一面定型再翻到另一面。
5,大火快速翻炒,把鸡蛋炒熟炒碎即可出锅。香喷喷,开动吧。
荠菜馅饼
【食材】面粉300克、酵母3克、鸡蛋、荠菜、胡萝卜、粉条
【做法】
1,160毫升温水中加入3克酵母搅拌融化,然后倒入300克面粉搅拌成面絮,再揉成光滑的面团。密封醒发至两倍大。
2,热锅倒油,油热后倒入搅散的鸡蛋液,用筷子快速搅拌,把鸡蛋炒熟炒碎放一边冷凉。
3,荠菜提前洗净,沥干水分后切碎。胡萝卜去皮洗净,也切碎。另外粉条提前泡发,沥干水分切碎。
4,把鸡蛋碎、荠菜、胡萝卜、粉条放在一起,加入适量食用油和食盐调味,然后拌匀。
5,醒发好的面团分成小面团,揉光滑后擀薄。然后包入馅料,捏紧封口。
6,把面团按扁,电饼铛预热刷油,把饼放入锅中烙至两面金黄即可。
煎豆腐炒韭菜
【食材】豆腐、韭菜、生抽、盐
【做法】
1,豆腐切成小块,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后切成段。
2,热锅倒油,油热后倒入豆腐块,小火煎至表面金黄。
3,倒入韭菜大火翻炒均匀。
4,再加入少许生抽和盐调味,炒匀出锅。
牛肉炒蒜苔
【食材】牛肉、蒜苔、盐、料酒、淀粉、姜、蒜、生抽、蚝油、白糖
【做法】
1,牛肉洗净切成薄片,然后加入料酒、淀粉抓拌均匀,腌制10分钟。
2,蒜苔洗净,切成段。
3,热锅凉油倒入姜末和蒜末炒出香味。
4,倒入牛肉,大火快速翻炒。然后加入生抽调味,牛肉炒熟后盛出备用。
5,锅内再加入少许油,油热后倒入蒜苔大火翻炒。
6,待蒜苔炒软,倒入炒好的牛肉。然后加入蚝油、盐、白糖调味。炒匀就可以出锅了。
肉末炒蔬菜粒
【食材】猪肉末、玉米粒、豌豆粒、胡萝卜
【做法】
1,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倒入玉米粒、豌豆粒、胡萝卜丁,大火焯水1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2,热锅凉油,倒入姜末和蒜末炒出香味。然后倒入肉末大火炒至肉末变色。
3,加入一点点老抽、1勺生抽炒出酱油的香味。
4,倒入焯水后的蔬菜粒,再加入蚝油、盐调味。大火快速翻炒,待所有食材断生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香菇炒芹菜
【食材】香菇、芹菜、尖椒、蒜末、盐
【做法】
1,香菇洗净,切片。芹菜洗净,切段。
2,热锅凉油,倒入蒜末和尖椒碎小火炒出香味。
3,倒入香菇,大火炒软。
4,倒入焯过水的芹菜,大火翻炒几下,然后加入盐和少许白糖调味,大火炒匀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蔬菜都是当下的时令蔬菜,现在吃正当时,记得做给家人吃哦。
春分好春色 吃春菜、放风筝、立鸡蛋、话养生大家好呀,我是饭饭!一名爱美食、爱分享、爱生活的妈妈。坚持每天分享美食,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欢迎关注“柴米饭饭”,每天都有美食更新。感谢大家的点赞、转发和评论,祝您和您的家人生活愉快!
央广网沈阳3月20日消息(记者 马瑛 见习记者 麦丰)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唐代诗人元稹就曾写过:“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春分时节,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鸡蛋等风俗。
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古人认为,放风筝表示着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正所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的小女孩(央广网见习记者 麦丰摄)
吃春菜
中国有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一般指香椿芽、菠菜、豆芽、春笋、韭菜等。古人认为在春分时节吃春菜有养生与开运的效果,所以这个习俗就慢慢地传承了下来。
香椿芽(央广网记者 马瑛摄)
带着泥土芳香的春笋(央广网记者 马瑛摄)
立鸡蛋
民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据说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磁场平衡,地球的地轴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又平衡,所以这天是最容易将鸡蛋竖起来的。
立鸡蛋要用生鸡蛋(央广网见习记者 麦丰摄)
话养生
春分时节,在大自然中阴阳各占一半,因此日常饮食方面要遵循阴阳平衡原则,讲究“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此时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冬季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对养生大有裨益。
此外,春分时节气候十分适宜各种病菌的繁殖和传播,要注意经常打开门窗给房屋通风,在室内种植一些花草,提高空气质量和负离子浓度,对人体的健康和心理调适非常有利。
春分后,必吃5种“春菜”!蛋白质高,鲜嫩可口,寓意整年有余钱“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过后,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我们也有更多空闲感受春天,做一做只属于春天的美食。
春分后也是我们调养身体的大好时机,尤其是中老年人要多吃,养肝护胃健脾的“春菜”。这5道“春菜”营养鲜嫩正当时,吃完健康过春天。
一、榆钱:健脾养胃小能手
小时候有一句顺口溜“春天吃榆钱,整年都余钱”。钙是菠菜的3倍,唯一不含草酸的野菜,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以前村里随处可见,现在也稀罕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没吃过?
推荐做法:【蒸榆钱】
1.首先准备榆钱300克,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捞出控干水。
然后把榆钱重新倒入盆中,放入植物油20克,搅拌均匀。加入植物油为了防止在蒸的时候粘连。然后再放入面粉30克,用手抓匀,使榆钱都沾上面粉。
2.锅内烧水,水烧开以后在篦子上铺上棉布。然后把榆钱均匀的摊在棉布上面,盖上锅盖,开中火蒸4分钟。
3.蒸的过程中,我们 *** 一点料汁。准备大蒜几粒,拍散以后切成蒜末。红椒一小片,去籽后先切成丝,再切成红椒粒。青线椒一根,破开以后 切成青椒粒,一起装入盆中。
然后放入食盐2克、香油5克、辣椒红油5克、生抽5克、用筷子搅拌均匀,把食盐化开。
4.4分钟以后,打开锅盖,把蒸好的榆钱取出。倒在盆里,趁热快速的搅拌打散,防止冷却后相互粘连到一起。
打散以后,倒入调制好的料汁,把料汁搅拌均匀后即可装盘食用。
二、蒿子:降压利便小能手
蒿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一些地区用来做“蒿子粑粑”的春菜,中老年人可以常吃蒿子杆,对血管的保健,降血压、助消化。
推荐做法:【蒿子杆炒肉丝】
1.准备蒿子一把,一切两半,把叶子摘干净,只留下蒿子杆切成段备用。红椒切丝配色,大葱切成葱花,切点姜片。
2.猪后腿肉一块切丝,口感更紧实。加入盐、胡椒粉、料酒、磕一个鸡蛋清抓拌均匀,加一点老抽上色、抓入一点水淀粉。
3.蒿子杆洗净,烧水,水开后下入蒿子杆、红辣椒丝过水汆一下至断生,沥干水分倒出。
4.热锅凉油,下入葱、姜爆炒出香味,放入几粒干辣椒。倒入肉丝煸炒至无水分,加入蒿子杆和红辣椒丝。加一点味精、糖、鸡粉调味。翻炒均匀后,加一些水淀粉,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三、香椿:春天特有的味道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城里人直呼吃不起的,我们在村里随便摘。这不,在老家顺手掐了一把,做一个香椿拌豆腐。那个香味,吃过的,到现在还忘不掉。
推荐做法:【香椿拌豆腐】
1.一块嫩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豆腐块,切的时候要轻一点,不然容易碎。刚摘下来的香椿嫩芽可以直接吃,但是比较老的、或者存放了两三天的香椿叶,更好焯烫一下再食用。
不用烫太久,香椿叶变青以后倒出来,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挤干水分,切成香椿碎。两个小米椒也切碎,既能搭配颜色,还能增加口感。
2.烧半锅开水,把豆腐倒进去,汆煮一下去去豆腥味。煮好后倒出来,快速过一下凉水,这样口感更加的爽滑。
3.准备一个小盆,加入食盐、少许白糖、鸡粉、多淋一点芝麻香油,把鲜香味激发出来。再加一点温开水,化成料水。然后把香椿碎、小米椒、还有调好的料水,全部倒在豆腐上面,再淋一点葱油增鲜。
四、莴笋:调理肠胃小能手
莴苣被誉为“千金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够调理肠胃不适。莴笋中铁元素含量高,易于吸收,补气血,提高免疫力。
推荐做法:【清炒莴笋】
1.准备莴笋一根把外皮削干净,改刀切成菱形片,胡萝卜半个也切成菱形片,泡发的木耳一把,把比较大的切开,大蒜几粒切成片。
2.锅内加入清水,倒入少许植物油,水烧开以后,倒入准备好的木耳、莴笋和胡萝卜,焯水30秒左右 食材断生以后即可倒出
3.锅内烧油,油烧热以后,倒入蒜片,翻炒出香味,倒入控干水分的木耳、莴笋、胡萝卜,翻炒均匀。
加入食盐2克、鸡粉1克、白糖少许、胡椒粉1克、香油3克、再从锅边淋入少许清水,开大火快速炒给食材入味,再淋入少许水淀粉即可出锅装盘。
五、荠菜:补钙小能手
荠菜在北方也叫芨芨菜,钙含量很高,比牛奶更适合大多数人,100克荠菜就能满足人们一天 36.7% 的钙需求。前两天回老家,看见地头的荠菜长类翠澄澄类,喜欢人,忍不住薅了一大把。
推荐做法:【荠菜菜馍】
1.这一平碗差不多是一斤的量,咱们中间一分两半,撒上盐增加筋性。一半用开水烫,一半用清水和,先搅成絮状再揉成团。这就是咱常说的半烫面,烙出来的饼柔中带筋。面团柔光以后,盖上馏布子,放一边醒十来分钟。
2.荠菜咱已经洗干净了,给它剁碎,多加点盐拌匀腌一会,杀杀水 去去土腥味。毕竟是地里长大的野菜,腌好以后把里面的水挤干净,稍微加一点鸡粉,不用再放其他调料了。
咱吃的就是荠菜本身的鲜味,再多淋点油,给它裹一层油膜。省的煎的时候再出水。
3.案板上撒上面粉,把醒好的面取出来。稍微揉几下子,搓条,揪面剂子 ,擀面片子,尽量中间厚两边薄,擀好以后铺上一层荠菜,磕上一个母鸡蛋,再拿个面片往上一盖,用个圆盘轧一圈。这饼坯子圆溜溜类,严丝合缝 ,丝毫不用担心流汁。
4.电饼铛烧热,均匀刷上油。没有电饼铛的用平底锅,把饼坯子往里面一放,小火烙上两三分钟。时间差不多开盖涮上油,翻个面,再烙上两分钟。饼鼓起来,里面的菜就熟了,饼皮金黄就管出锅了。
春分后,必吃的5种“春菜”,补钙还通便,鲜嫩可口,年年有余钱。“药补不如食补”,尤其是中老年人要多吃,营养健康,还能少生病。大家都吃什么春菜呢?
(之一美食编辑:开心)
明日春分,5样“黄金春菜”记得吃,清淡少油,低脂营养高明天就是春分节气了,在这个节气前后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好,春分是一年当中昼夜平分的一天,过去春分这一天,白天会越来越长,所以要记的中午的时候多加休息,另外在饮食上以清淡少油为主,有这么5样黄金春菜,一定要记得做给家人吃,低脂又营养有助于孩子长高。
一,木耳菜。
推荐菜谱【蒜香木耳菜】
食材:木耳菜,大蒜,盐,鸡精。
做法:1.准备一把新鲜的木耳菜,把它清洗干净,控干表面的水,在锅中加入清水,烧至沸腾,把木耳菜放进去,焯水10秒钟捞出控水备用。
2.把大蒜拍扁,去掉蒜皮切成小粒,在锅中倒油,加热到6成热,放入大蒜粒爆香,然后放入木耳菜快速翻炒。
3.保持大火炒两分钟,在里面放入盐,鸡精,翻拌均匀即可出锅装盘。
二,蒜苔。
推荐菜谱【蒜苔炒肉丝】
食材:蒜苔,猪肉,生姜,花椒,淀粉,盐,豆瓣酱,白糖,生抽,植物油。
做法:1.准备一把蒜苔,把它清洗干净,切成两厘米长的段,放在一个盆子中,加入一勺盐,翻拌均匀,腌制10分钟。
2.猪肉选择瘦一些的里脊肉,清洗干净之后擦拭干表面的水,再切成肉丝,姜去皮切丝,然后在里面倒入生抽,少许水淀粉抓拌均匀,腌制15分钟。
3.炒锅里倒油,加热到6成热,把猪肉放进去滑散,直到颜色变成白色,这时再放入花椒、姜丝以及豆瓣酱,炒出里面的红油,再放入蒜苔快速地翻炒。
4.蒜苔已经被腌制过就不需要再加盐了,这时加入少许的清水翻拌均匀,炒熟之后即可加入少许白糖和鸡精,翻拌均匀出锅。
三,菠菜。
推荐菜谱【凉拌开胃菠菜】
食材:菠菜,粉丝,植物油,胡萝卜,干辣椒,白芝麻,盐,生抽,香醋,白糖,香油,熟花生米。
做法:1.准备一把新鲜的菠菜冲洗干净,在沸水中焯水10秒钟,捞出晾干水分,放入一个盆子里。
2.准备稍微烫手的温水,把粉丝放进去泡软,然后把胡萝卜去皮,切成细丝在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来放入菠菜中。
3.把干辣椒段放入碗中,再加入白芝麻,浇上热油,接着再加入盐,生抽,香醋,糖和香油,搅拌均匀做成料汁。
4.把所有准备好的食材混合在一起,戴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匀,然后摆入盘中即可食用。
四,红萝卜。
推荐菜谱【凉拌红萝卜丝】
食材:红萝卜,蒜苗,干辣椒,盐,鸡精,生抽,蚝油,辣椒粉。
做法:1.准备一个红萝卜去皮,擦成细丝,然后放入一个盆子里,在里面加入两勺盐腌制出里面的水分倒掉。
2.把准备好的蒜苗清洗干净,切成丝放入萝卜中,把生姜切成丝,干辣椒切成小段,放入萝卜中。
3.再把红辣椒粉放进去,加入鸡精,盐,蚝油和陈醋,这是时在炒锅里面热一勺油浇到萝卜里面,搅拌均匀即可摆盘。
五,莴苣。
推荐菜谱【清炒莴苣】
食材:莴苣,大蒜,盐,生姜,红辣椒,鸡精。
做法:1.准备好一个莴苣,把它清洗干净去掉皮,然后切成菱形的薄片,也可以切丝。
2.把生姜去皮切丝,大蒜切粒,红辣椒切断,在锅中倒入清水,加热至沸腾,把莴苣放进去焯水10秒钟捞出控水备用。
3.炒锅里倒油,油温6成热,放入姜、蒜、辣椒去炒香,然后放入莴苣,保持大火慢慢地去翻炒。
4.两分钟之后加入盐和鸡精调味,翻拌均匀即可关火出锅。
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春分时节,我国有吃春菜的习俗,所谓春菜,就是春天的蔬菜,各地根据各自的风物,在春分吃不同的蔬菜,其中春季的野菜最为常见。《吕氏春秋》言:“菜之美者,云梦之芹。”这里的云梦指的是洞庭湖一带,而芹说的就是水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洞庭湖一带就有吃水芹菜的习惯,如今,洞庭湖畔的居民依然有这种习惯。居住在湖南省益阳沅江市南嘴镇赤山岛的张胜,从小就吃着洞庭湖的野菜长大,这种春季特殊的蔬菜香气是他最喜欢的气味之一,长大后,每到3月份,脑海里自然就会想起“该吃野生水芹菜了”。
水芹菜。受访者供图
从小吃到大的野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经》中对水芹菜的采摘有记载,古时先民吃的菜,保留到今日的不多,水芹菜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水芹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食用水芹菜主要是南方的习惯,这种蔬菜在南方饮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江苏地区传统水生食用植物“水八仙”中就有水芹。
湖南省益阳沅江市南嘴镇坐落于洞庭湖滨,对于从小在镇里长大的张胜来说,洞庭湖的野菜是每个春天不能错过的美味。
张胜是当地有机农业协会的成员,自家的菜园和果园位于沅江南嘴镇的西畔山洲地区,家中利用绿色环保的农耕方式栽种蔬菜、柑橘等农作物。西畔山洲地区位于沅江赤山岛,赤山岛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山岛,面积约为11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之一大内湖岛屿,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距离张胜家直线距离仅有150米,用他的话说,“我是闻着湿地味道长大的,春天的野菜是我家食谱里的常客。”
洞庭湖湿地。受访者供图
每年的3月到4月,张胜家里菜园子的蔬菜总是青黄不接,而不远处的洞庭湖湿地就成了张胜一家和当地村民的天然菜园子。张胜回忆说,小时候的春天,周末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和姐姐还有一群玩伴一起相约跑到河堤外面的芦苇荡里,采集野生水芹菜和藜蒿,回到家中,母亲便会把这些野菜变成美味佳肴,“像藜蒿,我们这边冬天会吃它的根,春天吃秆子,而藜蒿的叶子是我们本地做青团的更佳材料。”
“野生水芹菜的可以享用的时间更短,从3月初到4月中,再之后就老了。”张胜说,相比藜蒿,野生水芹菜更常见,从惊蛰到清明,沟渠边、河滩上、野草中、芦苇荡里到处都是水芹菜。“我的父母每年3、4月时,每隔几天就要到芦苇荡里采野生水芹菜,一采就是几百斤,我们会挑里面更好最嫩的自己吃,剩下的野生水芹菜还是猪食的主要来源。”
除此之外,当地人还会吃芦苇笋,“这种芦笋不是国外的那种芦笋,而是芦苇长出的芦笋,也是野生的。”据了解,当地的“沅江芦笋”是我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农产品。
老人还在坚持采摘野生水芹菜
春分时节,到洞庭湖边掐一把水芹菜拿回家中,用辣椒、蒜片炝锅,炒一盘春天的滋味,“现在也有自家栽种的水芹菜,但颜色比野生的浅,野生的下部是棕红色的,家养的比较 *** ,野生的滋味浓郁很多。”
炒水芹菜。受访者供图
在洞庭湖湿地中,芦苇的面积是更大的,在张胜看来,春天享用野生水芹菜是大自然的馈赠,“水芹菜和芦苇的生长正好有一个时间差,3月,芦苇刚发芽,还比较矮小,和芦苇长在一起的野生水芹菜能见到日光,等到4月中下旬,芦苇就长高了,遮住了水芹菜的光,而此时水芹菜也正好开过花,准备休息了。”
芦苇里的水芹菜 。受访者供图
“采摘水芹菜时,会用刀去砍,或者用手掐,保留植物的根部,这样它们还能继续生长。”张胜说,村民会根据经验分辨水芹菜的老和嫩,“一般原则是挑大不挑小,挑嫩不挑老。”
虽然西畔山洲人喜欢吃一口春天的鲜味,但如今,村里愿意到湿地中去采摘的人却很少了,“去砍野菜是很辛苦的,赚得也不多,年轻人不愿意做,也有很多年轻人不习惯这种浓郁的野味。”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
春分将至,无论穷富,记得吃4种“春分饭”,寓意春风得意事事顺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二月十八春分节气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古书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啥意思?春分的“分”是指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不仅是指白天黑夜平分,春分也是春季九十天的中间点,即平分春季的意思。俗话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老一辈人看来,春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春分节气的传统活动也倍受重视,祭日、祭祖、送春牛,还要吃春分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也是对春分节气的完美诠释。春分该吃啥?看看老祖宗有什么讲究:春分将至,无论穷富,记得吃4种“春分饭”,寓意春风得意事事顺。
“春分饭”,不单单是指某种饭,而是指春分这天要吃的食物,老祖宗认为,春分吃“春食”,家人就会平安吉祥,身体健康,全年都会有一个好运气。一起来看看“春分饭”有什么吧?
春分吃春菜
自古有“春分吃春菜”的传统。春菜是一种野生的苋菜,又称“春碧篙”。古时候,每到春分这一天,人们就会去野外采摘春菜。如今,“春菜”早已不再局限于这一种野菜,而是指春季的时令蔬菜,比如荠菜、榆钱、水芹、芦笋、莴笋、槐花等等。
民谚曰:“春吃芽”。春天万物复苏,百草回芽,可以食用的春芽也有很多,如豆芽、蒜苗、豆苗等,这些春菜端到桌上,满满都是春天的味道。
俗话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意思就是人们到了春分这天,不管有钱没钱,都要用新鲜的绿色蔬菜熬汤喝,不难看出古人的生活智慧。春季木旺,木对应肝,木为绿色,所以春季吃绿色的蔬菜就是不时不食,顺时而食的体现。
春分吃鸡蛋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在很多地方春分有“立蛋”的习俗。据说,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气候宜人,人们思维敏捷,动作利索,在这一天竖蛋非常容易成功。春分立蛋,立的是恒心和毅力,立的是行正端直。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祖宗代代传承春分立蛋的习俗,不仅是用来庆贺春分的到来,也借此教诲晚辈不急不躁、踏踏实实,人生方能春风得意事事顺!
此外,春分“立蛋”除了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也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的好意头。
“立蛋”活动结束后,大家就会把鸡蛋吃掉。鸡蛋的吃法有很多,春分时节,用各种时令蔬菜比如香椿、韭菜、菠菜等炒鸡蛋更是美味又营养。
春分吃太阳糕
农谚有:“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春分这个节气与农业密切相关,所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帝京岁时纪胜》中云:“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古时候全国上下都会在春分这天祭祀太阳。
太阳糕就是一种必需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传统的太阳糕以糯米揉面,枣泥作为馅料,再加上白瓜仁及桂花,在糕点上印太阳戳,含义是“太阳高”。听老人们说,一些商贩会提前 *** 太阳糕,春分前几天,“太阳糕啊”的吆喝声随处可闻。家庭主妇一听到这声音,无论贫穷富贵,都要买上几块太阳糕应个景儿。买太阳糕时还有个讲究,不要说买太阳糕,而要说“请太阳糕”,以图大吉大利。
时光流逝,很多地方已经淡忘了春分食太阳糕的习俗,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太阳糕慢慢重拾人气。因为“太阳糕”不仅寓意美好,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它所用到的食材搭配也十分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理念,是不可多得的春分饭。
春分吃汤圆
春分食汤圆,名曰:“粘雀子嘴”。听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很好奇,粘雀子嘴是什么意思呢?春分为什么要“粘雀子嘴”呢?
俗话讲:“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随着春分的到来,春耕、春种也即将进入繁忙阶段。古时候,春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除了各种馅料的汤圆以外,人们还要包一些没有馅心的汤圆,煮好后用细竹签串好,立在田间地坎,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以期盼庄稼顺利生长。
“粘雀子嘴”这一习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祈盼,也寄托了人们希望迎来一个发财年、顺利年的愿望。从营养价值上看,汤圆为糯米 *** 而成,属于温甘的食物,非常适合春季食用,但“粘雀子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因此不要过量食用。
春分将至,无论穷富,记得吃4种“春分饭”,寓意春风得意事事顺。“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春分,作为春季里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除了以上提到的4种“春分饭”之外,您还知道春分节气吃什么?春分节气有哪些注意事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大家受益!祝大家春风得意事事顺,无忧无虑年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