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心珠漫漫 排版丨心珠漫漫
前些日子写了苦苣菜,今天写写它的姐妹花叶滇苦菜。
花叶滇苦菜,也是乡间常见的一种苦苣菜属植物,因为植株上很多刺儿的缘故,相对比较容易好认些。
01
花叶滇苦菜,也叫续断菊,菊科苦苣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苦苣菜属常见的一种植物中,它算是很好认的一种。尤其是在深秋时节,田野大多空旷时,它还在开花,不怕冷的样子。
不过,就凭它叶子上那些尖刺儿,一般人是不愿意惹它的。
花叶滇苦菜,不知道为啥带个“滇”字,跟云南有关系吗?反正现在很多地方都有。
花叶滇苦菜的基生叶比较大,铺在地上,朝四周伸展。地上茎也跟着抽出来,向上生长。
它的茎直立、单生,植株一般都比较粗壮,高度在30-70cm。
叶片狭长,羽状深裂、浅裂、半裂都有;中间叶脉较粗,白色;叶片边缘很多尖刺儿。没有叶柄,下部叶片有点儿耳抱茎。
叶子各种裂片,加上边缘的尖刺儿,白色的脉络,让整个叶片看起来很“花”的样子。
02
花叶滇苦菜的花,金黄色,远看跟蒲公英差不多,但总感觉它是收着开得,不像蒲公英开得那么热烈。
伞房花序,生在植株顶部或者是侧枝的顶部。花后结出白色绒球状的果实,跟蒲公英一样,风一吹,种子四处飘散。
跟大多数菊科植物一样,花叶滇苦菜的茎叶折断之后,有白色汁液。
它的生命力比较顽强,一点夹缝就能生存,所以你经常会在农村屋后,墙根处发现它。
它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小心被折断了,它就会萌发侧枝,然后继续开花结果。
不知道这是不是它被叫做“续断菊”的缘故?
网上很多小视频中它可以“接骨续筋”,但我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比较可靠的依据。倒是有一种叫做“续断”的中草药,但不是它!
03
一般名字里带菜字的植物,总是容易让人想到它的食用价值。
花叶滇苦菜,苦苣菜属的一种,按理说,也是可以吃的,不过,看着它的刺儿,想来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它吧。
生活困难时期,只求能救饥,不在乎味道,应该是可以吃的。
像《药饲观赏多用本草图鉴》、《500种中国野菜识别与养生图鉴》等类型的书中,对花叶滇苦菜都有收录。
至于药用,其实也没有找到关于它的详细资料,一般这个属的植物,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全叶苦苣菜和苦苣菜,就当做败酱草来用。
花叶滇苦菜,想来也有这个属的植物一些特性吧,比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
不过,它主要的身份,还是杂草!而且叶子上满是刺儿,昭示自然,它不好惹!
想想也是蛮可爱的!
备注:本文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作者简介
心珠漫漫:中级农艺师,植物爱好者。欢迎来到“漫行草木间”,分享植物知识,感受乡间美好。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农村常见的“野菜”,胶东人叫它“苦菜”,味道虽然苦,十分可口今天向阳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野菜”,在农村的乡下,这种野菜非常的常见,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万物竞相萌发生长的时候,吃这种野菜是最爽口的,在胶东地区,大部分农民伯伯都叫它“苦菜”,苦菜就跟它的名字是一样的,味道是略微的偏苦一点,但是这种苦味能让人上瘾,就是这么好吃。
苦菜在每年的春天萌发出小的嫩芽来,一场春雨之后,它的嫩绿的叶子就会长出来, *** 的叶子看到就会有食欲,就想吃掉,春天的苦菜根系比较细嫩,从土里用工具挖出来之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回家清洗干净,生吃。
在胶东地区,大部分的胶东人都喜欢生吃苦菜,苦菜蘸点豆瓣酱,非常好吃,在加上一个窝窝头,绝对的美味,好吃的不得了,关键是吃的苦菜都是新鲜的,从土里挖出来,到上桌子,不会超过12个小时,能不鲜嫩吗?
苦菜这种野菜,不仅仅在农村是一种美味,在城市来说也是一种美味,很多的城里人在周末放假的时候,都会来乡下挖野菜,其中苦菜就是一种。
每年从春季开始,一直到夏季的结束,整整能吃一整个季节,等到苦菜快要开花的时候,也是一样能食用的,这个时候把苦菜挖回家,可以晒干了泡水喝,尤其是对于那些火气,脾气大的人,用苦菜泡水喝更是对身体十分的有益处。
苦菜有很好的清火的作用,在中医上来说,苦菜也是一种菜药,它的学名叫做败酱草,经常食用苦菜,能增加身体内的肠蠕动,促进消化的作用,就是因为它的本身的价值就非常高,现在已经有大棚开始广泛的种植了。
给大家说几种常见的苦菜吃法:如果你有幸能遇到这种野菜,一定要常适做一下,满足自己的味蕾,用新鲜的苦菜凉拌粉丝,就跟凉菜是一样的,粉丝下锅,简单的一煮,然后跟苦菜一起凉拌,加入蒜末,酱油,调料等等,凉拌绝对的好吃。
总而言之,苦菜的做法真的有很多很多,向阳建议大家,在食用苦菜的时候,新鲜的更好就是生吃,洗干净了,直接生吃,是更好的,小伙伴们记住了,遇到这种野菜一定不要放过。
文|常跃强
我们老家属鲁西平原,一到春天,地里就生出许多野菜。小时候吃过的野菜大都忘记了,唯有一种苦苦菜,过去半个多世纪,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
那时的每年春天,往往到做午饭时,娘就给我一个篮子,让我去挖一些苦苦菜。
地里的苦苦菜很多,沟沿、湾边、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苦苦菜绿绿的,长着锯齿形叶子,一丛一丛匍伏在地上。用小铲子把它铲下来时,它的根上会冒出一滴白色的乳珠。
那时我常幼稚地想:这是不是它的血呀?它是不是也会痛呀?后来听人说,把这白色的乳珠点到瘊子上,瘊子会自动脱落。也不知道这管不管用,没见有谁试过。
铲下一棵又一棵,很快篮子里就装满了,我就蹦蹦跳跳地回家去。
娘接过篮子,把一棵棵苦苦菜洗净,放在盘子里,再从酱缸里舀一碗酱,我们一家人拿苦苦菜蘸酱,吃红薯面窝窝,很快一顿饭就吃下去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我垂垂老矣,当我写这篇文章时,少年时吃苦苦菜的滋味又在口中泛起。
苦苦菜是苦,但它自有一种清香味儿,如果蘸酱,就把它的苦味给遮了,也就好吃多了。苦苦菜还有个名字叫“败酱菜”,我猜想,是不是说吃它就要蘸很多酱?
后来才知道,苦苦菜还是一味中药,能消炎、解毒、去火。《诗经》中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指的就是苦苦菜。
1985年,我们一家人定居济南。从那时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仅吃过几次苦苦菜,还都是我妻子心血来潮,从进城卖菜的农民手中买的。
回家之后,她把菜洗得干干净净,还在酱里掺了许多芝麻酱,让我们蘸着吃。
吃着苦苦菜,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又想起我那些童年时代的朋友,我们上树掏鸟蛋,下湾抓鱼虾,蹑手蹑脚地进到豆地里去,两只小手一捧,就捉住一只叫得很欢的大肚子蝈蝈……尽管那时候物资匮乏,但我们仍有很多的欢乐。
春去秋来,燕飞燕回,时光如白驹过隙。我老了,妻子也老了,都老成老伴了……
2019年夏天,一进炎热的7月,我和妻子就“逃”了出去。我们乘动车直达烟台,又坐大巴车进到了山里。一下车,一缕凉风吹来,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环视四周,这里有山有水,有奇花异木。晚饭后,我们走一段路到附近的仙姑湖去。这里的野菜没人采,都在路边疯长。有一种像是苦苦菜的植物竟然高达人的胸口,让我很吃惊,于是产生了怀疑:这是苦苦菜吗?
我问妻子,妻子说这不是苦苦菜。见我还是疑惑,她拿出手机,用辨识植物的软件扫了扫,说:这叫翅果菊。
我看看翅果菊的图片,又搜索出苦苦菜的图片,一对比,少年时的记忆顿时被唤醒……
我知道了:苦苦菜是贴着地皮长的,颜色深一些,细长的叶子上会透出淡淡的紫色,还能开出黄色的小花。而翅果菊呢,叶子一般是多裂形的,且始终都是绿绿的,秆子会长得很高,有的甚至能达到两米多。
我划着手机继续往下看。哈,这翅果菊的好处还真不少,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能清肠排毒、预防高血脂和高血糖,还能健脑益智、预防癌症。
我笑了,说:真是小看了它!
妻子说,等咱们回去,我到野外去采,采回来咱们做了吃。
第二天傍晚,我们又去了湖边。路上,见一个陌生的中年人弯下腰去,用小刀剜路边的翅果菊。
我问:“你挖它干什么?”
“喂鱼。”他头也不抬地说。
果然,他把一大把翅果菊“啪”一声扔进水里,立刻就引来一群鱼。更先来的都是小鱼,它们嘴小吃不下,就一口一口叨那些叶子。众多小鱼来吃,就形成了一个圆月似的水面。看它们吃得挺努力的样子,我觉得也挺有意思。
正在我看得入神的时候,我妻子忽然用手往远处一指:“你看,来了一条大的!”
可不,一条目测有十多斤重的大草鱼摇摇摆摆地游了过来。它一来,就一头扎进小鱼群里,不由分说就把那些小鱼挤到一边,一下就把一棵翅果菊吞到了肚子里。然后,尾巴打一个水花,一头钻进深水里……
后来,那人把手里的翅果菊全都扔进湖里,很快就又引来了几条大鱼。
翅果菊刚一落到水面上,也是先游来一群小鱼,它们叨一会儿,末了还是被几条大鱼中的某一条咬住,一口一口给吞掉了。
我和妻子慨叹良久,都觉得长了见识。
其实,古人早就说过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有限,知识无限,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是北方农村人,在我们这里山上田地、荒草地等处野菜种类很多,其中有四种野菜名称与“苦菜”有关,名字叫法比较乱,如“苦苦菜”、“苦苣菜”、“苦菜”、“苦麻菜”、“曲麻菜”、“曲曲菜”等等,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植物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之一种,全叶苦苣菜:这个名称是正式中文名,在我们这里常叫“苦穷”(谐音)、“苦穷菜”、“苦苣菜”等,在别的地方叫“苦麻菜”、“曲曲菜”等。这个野菜外形更大的特点是叶片倒披针形,叶边没有开裂,是圆的,有小刺,比较好识别。
它是我们这里古今食用历史悠久,吃的最多的一种“苦菜”,在困难时期救过多少人的命,现在是美味佳肴。全叶苦苣菜具有生长季节不断根孽萌芽特点,一年春夏秋三季都有嫩苗出现,因此食用时间特别长,可以做凉拌菜、炒菜、做菜饼、做浆水酸菜等,味道微苦带甜,鲜美可口,受到人们喜爱。
第二种,苣荬菜:这个名称是正式中名,人们也叫“苦菜”、“苦苣菜”、“苦麻菜”等等。这个野菜长的与全叶苦苣菜有点像,叶片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但是叶边有裂片,羽状分裂、倒向羽状分裂或浅裂。
它的生长环境多数在潮湿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或水旁。这个野菜食用地方广泛,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口感好,味道鲜美。除了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功效,可以治疗乳疮、眼病等用。
第三种,花叶滇苦菜:也叫续断菊。通常生长在荒草地,农田比较少见。这个野菜外形更大特点,叶片边缘有明显很尖的刺,好辨认。
它的主要用途是药用,据我看到的资料,主要含有豆甾醇、芹菜素、木栓醇乙酸酯、草木犀素等等,具有医药开发价值。在我们这里很少食用,通常做鸡、猪等的饲料用。
第四种,苦苣菜:也叫滇苦英菜。这个植物分布很广,我看到的材料,基本全国各地都有,通常生长在山坡、山谷林边、田间地头,生长普遍。其外形更大特点,叶片基本是羽状全裂,顶端有大头裂片。
主要用途是药用,在我们这里不食用,据资料,主要含有槲皮素、山莴苣素、胡萝卜苷、黄酮类等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功效。它的嫩叶我们常作家畜家禽饲料。
以上四种与“苦菜”有关的野菜区别:
之一,全叶苦苣菜和苣荬菜是主要食用野菜,安全实用。花叶滇苦菜和苦苣菜主要药用和作饲料用。
第二,外形区别:全叶苦苣菜叶片边是圆的有小刺;苣荬菜叶边有羽状裂片、倒向羽状裂片或浅裂;花叶滇苦菜叶边明显有尖刺;苦苣菜叶边基本全裂,顶部有大头裂片。在采摘时容易分辨清楚。
注意,四种野菜都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花朵都是黄色的。一般到有花朵时人们就不采摘食用了。
以上是我农村生活体验和认知分享,食用野菜安全之一,辨认清楚才能安全放心食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农村1种植物,人称败酱草,闻之有豆酱味,可当野菜食用!生活在农村是幸福的,特别是对于会吃会玩的人来说,春夏秋冬都有吃不完的野味或者野菜。例如我们常吃的香椿、荠菜、蒲公英、苦菜、马齿苋、紫苏、曲曲菜、艾草、车前草等等。特别是香椿、苦菜、马齿苋到了季节如果要去菜市场买的时候甚至要10几块到几十块钱一斤,可以说一菜难求。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种植物在它茎叶还嫩的时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野菜,它就是败酱草。
败酱草在农村很常见的,但是有很多人受不了它那个味。特别是在煎煮的时候,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腐败豆瓣酱的味道,也有人说这种味道像一种臭脚丫子的味道,反正不喜欢吃的人也有,喜欢吃的人也有。但是总的来说败酱草味道还是不错的。但是败酱草在懂它价值的人眼中,它可是宝贝,常常采挖这种植物来煮水喝,特别是对有慢性阑尾炎的朋友的来说,败酱草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草药。
败酱草,因其全株带有腐败的豆酱味,故得名败酱草。在李时珍著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败酱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鹿肠,除此之外败酱草也叫野苦菜、豆豉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叶菜、萌菜等。
它是一种败酱科败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开白花的,也叫白花败酱草。还有一种是开黄花的,也叫黄花败酱草。但是它们的植株大同小异,只是花黄色不同。败酱草这种植物的茎呈直立状态,基生叶片,呈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这种植物一般在3-4月份的时候开始生长发芽,在5-6月份的时候采摘它嫩的茎叶食用。它的花期是在7-9月份,开白色或者黄色的小花。
在民间草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败酱出近道,叶似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此外在李时珍著写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败酱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初时叶布地生,似菘菜叶而狭长,有锯齿,绿色,面深背浅......颠顶开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状。结小实成簇,其根白紫,颇似柴胡”。目前败酱草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少数国家,在我国除极个别省份之外,其他省份均有分布。常见于路旁或者田埂间。
败酱草的价值极高,在民间不仅是一种常食用的野草。在中医里败酱草还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认为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对清热解毒,散瘀排脓有不错的作用。在民间草志《药性切用》中记载败酱草可泻热解毒,破血排脓,为外科专药。另外在《福建药物志》中亦有记载败酱草可清热解毒,散瘀排脓。主治急性阑尾炎、胃溃疡等。除此之外在《本经》、《别录》、《日华子》、《汤液本草》等诸多民间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这种植物。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在来年开春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碰到可以采摘点败酱草的嫩叶尝尝看,要知道买这种野菜可不便宜,新鲜的都要10来块钱一斤,干燥的30以上了。而且说不定你就喜欢上这种味道了呢。好了,关于败酱草这种植物就科普到这里了,朋友们了解过这种植物?有没有吃过这种野菜呢?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觉得文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在看”,您的支持对我很重要,谢谢。另外本文所载内容均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科普专栏作者,创作不易,请勿搬运抄袭,如需转载请备注出处,谢谢!
参考资料:《本草纲目》、《本草经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临床常用中药手册》
俗称苦菜,过去穷苦人才吃,如今成“保健菜”,小满节气吃正当季导读:小满节气为何要吃“苦菜”,苦菜是什么菜?看完心里有底了!
文/农夫也疯狂
5月20日,就要迎来今年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了。小满是24节气中第8个,当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就交小满节气。小满节气到了,意味着南方地区就要进入雨季了,这个时候雨水增多,雨量也会明显增加,甚至还会出现持续的暴雨。俗语“小满大满,江河水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在小满节气的时候,为何要吃“苦菜”呢?苦菜是什么菜?看完心里有底了!
?在小满节气的时候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意思是说在小满节气的时候,苦菜这种野菜就要开始变得枝繁叶茂起来了,这个时候正是吃苦菜的更佳时节。而二候就是指有些细嫩的杂草会逐渐因为高温天气而枯死,等到三候的时候小麦就要开始成熟了。有些人不理解, 小满节气才刚进入夏季,为何就是“麦秋至”了,其实对于小麦来说,收获的季节到了,也就是秋天到了。那在小满节气的时候为什么要吃苦菜?苦菜到底是什么菜呢?
苦菜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的南北方都有分布,因此在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民间俗称苦菜,只因它的味感甘中带有一点苦味,因此而得名。但是有些地方却叫它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医学上叫它败酱草,李时珍更是称它为“天香草”,《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是:(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可见他对于苦菜的评价是挺高的。
苦菜作为我国食用最早的野菜之一,在《周书》中就有“小满之日苦菜秀”的记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到了小满节气的时候,会有吃苦菜的习俗,现在有些地方依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一方面是在小满节气的时候,正是青黄不接时,可吃的蔬菜不多,而恰巧这个时候苦菜枝繁叶茂,大量生长,漫山遍野都是,方便采摘,由此民间逐渐形成了小满吃野菜苦菜的习俗。
另外一方面就是民间还有 “小满食苦,一夏不苦”的说法,认为在小满节气的时候多吃点苦菜,这样在夏季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辛苦了。因为小满节气以后,小麦就马上要成熟了,这个事情农民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不说麦收后的夏种夏管,单说小满到麦收这一小段距离的灌浆、治虫、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以及麦收前的各项准备等,在当时又没有机械化,样样都是人工来完成,非常的辛苦。所以说农村的老人也常说:小满节气先吃顿苦菜,后面的苦也就都能挨过去了。
在过去,只有穷苦人才吃苦菜,有钱人是不会吃这种野菜的。因为它虽然有营养,但是吃起来却口感并不佳,要不然也不会得名“苦菜”了。但是在当时农民都是没啥钱的,而遇到吃不饱饭的时候,就只能是去山上搜寻各种野菜了。其中苦菜就是漫山遍野都有的,并且还不用花钱,关键一点是这野菜多吃不伤身体,而且还对身体有益,所以农民喜欢吃。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吃不饱饭了,但是苦菜依然很受欢迎,还成为了很多人追捧的“保健菜”,尤其是在城里,苦菜更是非常受欢迎,很多人都愿意花钱买来吃。当然了现在的城里人吃苦菜大多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身体以及改善一下口味,毕竟可吃的蔬菜就那么多,也吃厌了,偶尔吃点野菜也能换换口味。每年到了小满节气的时候,很多人就去农村的山上挖苦菜,这也成了这个季节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小满节气到了,各位网友朋友们,记得挖点苦菜回来吃哦!你们喜欢吃吗?欢迎留言!
今日小满,为何小满节气要吃“苦菜”,苦菜是什么菜?看完明白了导读:小满节气为何要吃“苦菜”,苦菜是什么菜?看完心里有底了!
文/农夫也疯狂
5月20日,就要迎来今年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了。小满是24节气中第8个,当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就交小满节气。小满节气到了,意味着南方地区就要进入雨季了,这个时候雨水增多,雨量也会明显增加,甚至还会出现持续的暴雨。俗语“小满大满,江河水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在小满节气的时候,为何要吃“苦菜”呢?苦菜是什么菜?看完心里有底了!
?在小满节气的时候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意思是说在小满节气的时候,苦菜这种野菜就要开始变得枝繁叶茂起来了,这个时候正是吃苦菜的更佳时节。而二候就是指有些细嫩的杂草会逐渐因为高温天气而枯死,等到三候的时候小麦就要开始成熟了。有些人不理解, 小满节气才刚进入夏季,为何就是“麦秋至”了,其实对于小麦来说,收获的季节到了,也就是秋天到了。那在小满节气的时候为什么要吃苦菜?苦菜到底是什么菜呢?
苦菜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的南北方都有分布,因此在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民间俗称苦菜,只因它的味感甘中带有一点苦味,因此而得名。但是有些地方却叫它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医学上叫它败酱草,李时珍更是称它为“天香草”,《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是:(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可见他对于苦菜的评价是挺高的。
苦菜作为我国食用最早的野菜之一,在《周书》中就有“小满之日苦菜秀”的记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到了小满节气的时候,会有吃苦菜的习俗,现在有些地方依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一方面是在小满节气的时候,正是青黄不接时,可吃的蔬菜不多,而恰巧这个时候苦菜枝繁叶茂,大量生长,漫山遍野都是,方便采摘,由此民间逐渐形成了小满吃野菜苦菜的习俗。
另外一方面就是民间还有 “小满食苦,一夏不苦”的说法,认为在小满节气的时候多吃点苦菜,这样在夏季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辛苦了。因为小满节气以后,小麦就马上要成熟了,这个事情农民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不说麦收后的夏种夏管,单说小满到麦收这一小段距离的灌浆、治虫、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以及麦收前的各项准备等,在当时又没有机械化,样样都是人工来完成,非常的辛苦。所以说农村的老人也常说:小满节气先吃顿苦菜,后面的苦也就都能挨过去了。
在过去,只有穷苦人才吃苦菜,有钱人是不会吃这种野菜的。因为它虽然有营养,但是吃起来却口感并不佳,要不然也不会得名“苦菜”了。但是在当时农民都是没啥钱的,而遇到吃不饱饭的时候,就只能是去山上搜寻各种野菜了。其中苦菜就是漫山遍野都有的,并且还不用花钱,关键一点是这野菜多吃不伤身体,而且还对身体有益,所以农民喜欢吃。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吃不饱饭了,但是苦菜依然很受欢迎,还成为了很多人追捧的“保健菜”,尤其是在城里,苦菜更是非常受欢迎,很多人都愿意花钱买来吃。当然了现在的城里人吃苦菜大多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身体以及改善一下口味,毕竟可吃的蔬菜就那么多,也吃厌了,偶尔吃点野菜也能换换口味。每年到了小满节气的时候,很多人就去农村的山上挖苦菜,这也成了这个季节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小满节气到了,各位网友朋友们,记得挖点苦菜回来吃哦!你们喜欢吃吗?欢迎留言!
苦菜全身是宝,却因名字被“嫌弃”,9月农村到处是,蒸包子特香导语:这菜全身是宝,却因名字被“嫌弃”,9月农村到处是,蒸包子特香!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每逢周末有时间,我都会带着孩子回农村婆婆家,让孩子多亲近一下大自然,去田间地头感受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食物的来之不易。今天带孩子去田里干活,空闲时间和婆婆两个人一起挖了不少苦菜,满满的一大篮子,回家和婆婆做一顿苦菜包子吃,我特别喜欢婆婆做的苦菜包子,惦记这包子已经好长时间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提起吃苦菜好多人都避而远之,感觉它非常的苦,难以入口,其实是错的,这个季节的苦菜比春天要鲜嫩得多,而且苦味也少。苦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对人体非常有好处的野菜之一。平时苦菜蘸酱吃,凉拌着吃比较多,苦味稍微重一些,但是在 *** 包子的过程中我们会将苦菜稍作处理,所以苦味会淡很多,它配上五花肉蒸出来的大包子吃上一口别提多香了,赶快跟着我来看看是怎么做的吧。
准备食材:面粉、酵母、糖、苦菜、大葱、五花肉、老抽、生抽、盐、香油、食用油、蚝油、鸡精
具体做法:1、取一大碗温水倒入适量的酵母和糖,用筷子搅拌均匀,让酵母和糖充分地化开,加入糖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面粉的发酵,把酵母水倒进面粉里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将面粉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搓光滑,盖上盖子放到温暖的地方醒发至两倍大。
2、把苦菜的根部去掉,摘除苦菜的老叶子,找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盆,倒进盆里放入足量的清水,先冲洗两遍然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把苦菜浸泡1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苦菜上的细菌和虫卵,再次冲洗干净捞出备用。
3、锅里倒入足量的清水,倒入少许的食盐和植物油大火烧开,倒入苦菜进行焯水,焯水的时间掌握在2-3分钟就可以,焯水后捞出放到凉水中浸泡过凉,之一次捞出苦菜的时候很明显能看到水的颜色发黄,多冲洗几次,直到水的颜色变清,这样处理过的苦菜味道就不那么苦了。
4、用手攥干多余的水分,放置案板上将苦菜团切碎,如果一次吃不完的话,可以将苦菜团儿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到冰箱冷冻层,随吃随取,不管是凉拌还是包包子、包饺子都非常好吃。五花肉清洗干净以后切成肉丁,大葱切成葱末和苦菜放到盆里,调入适量的盐、蚝油、生抽、老抽、香油、鸡精、香油、食用油,将馅料搅拌均匀。
5、醒发好的面团移到案板上,搓揉至光滑的长条,切到大小相等的面剂,用擀面杖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一手托着面皮,取适量的馅料放到面皮里,按照自己平时做包子的手法全部包完,放到案板上盖上蒸布醒发十分钟左右。
醒发好的包子上锅蒸1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薄皮大馅的苦菜包子简直是太香了,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看着我的吃相婆婆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慢点吃慢点吃,想吃来家咱还做”。有一个像妈一样疼我的婆婆真是好。
你们吃过苦菜馅儿的大肉包子吗?有机会一定要尝尝哦。春秋的野菜是最鲜美的,不花1分钱,鲜嫩营养,好吃不上火,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收获,谢谢您的观看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农村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菜,做成汤太鲜了,最适合现在吃~今日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酷暑即将来临。
小满处在初夏向仲夏的过渡时期,气温明显增高,气候温热挟湿。此时节,人体中感到热乎乎、湿漉漉,内热偏多,养生应以除暑湿为主,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多吃一些口味偏苦的蔬菜,有助于清暑解热。
小满吃苦菜 :解毒补虚
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也就是小满时节,苦菜正当时,可适当食用。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又名败酱草,宁夏人叫“苦苦菜”,陕西人叫“苦麻菜”,李时珍称“天香草”。
- 中医认为,苦菜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破瘀排脓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尿路感染、乳腺炎、盆腔炎、痈疮肿毒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常用于鼻出血、牙龈出血、尿血、便血、月经量过多等出血性疾病。
清热解毒
苦菜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预防贫血
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杀菌消炎
苦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吃法也有很多,可以蘸大酱吃,可以擀上小春饼卷着吃,可以放各种作料拌着吃,还可将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需要注意的是:
刚挖回来的新鲜苦菜,要仔细择去干叶和杂草后洗净。洗苦菜有窍门,放到水里,用手指带着菜叶顺时针转动,这样泥土就能洗下来,千万不能揉搓,那样会伤及菜叶。洗完后将苦菜放到盆里,用一块湿布盖住,过一会儿苦菜就会一棵棵直挺起来,比在地里还精神。
推荐一款适宜小满节气的药膳:苦菜瘦肉汤
【 *** *** 】瘦猪肉250克,苦菜、酢浆草各30克。猪肉切小块,与苦菜、酢浆草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炖至肉烂,调味即成。
每日1次,食肉喝汤,此汤可清热解毒、化瘀消肿、健脾补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健康而言,是否适用呢?在夏季对于大多数人是适用的,植物来源的不管是叶片类的蔬菜,还是根茎类的,多少都是含有一些苦味的。只是有的吃不出来,或者经过烹饪处理就去掉了。
苦味明显的蔬菜其实大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偏寒凉,对热证有用,适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润燥等方面。苦味可以 *** 舌头的味蕾,影响味觉神经,增加唾液的分泌,激发胃酸和胆汁的分泌,这些都将改善食欲和增强消化。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食苦味食物的习惯,尤其是蔬菜类,可凉拌食用,也可炒熟烹饪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不要不要博士推选6种可以经常食用的苦味蔬菜,苦味不尽相同,但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都可以起到清心降火,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健胃消食的作用,不妨经常食用。
竹笋
味甘苦、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清胃润肠、清热化痰、利尿通便等作用。
苦瓜
夏天中暑风热,牙痛、眼睛红肿疼痛等热病,吃点苦瓜都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性寒味甘苦,归肝、胃经,它的叶子是可以食用的,凉拌与炒菜均可,蒲公英善于消肿解热,清肝利胆。对于胃实热导致的疼痛最合适,胃溃疡病人也是可以食用的。
苦菜
苦菜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嫩茎叶可生食,而且生食更好,特别是对有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甚至急性乳腺炎的朋友,饮食中可以增加一些苦菜食用。
绿茶
绿茶就不用多说了,只是要提醒一下大家,绿茶因为颜色较浅,很容易泡的太浓了,对胃酸分泌和心脏都会起到不利的作用。
苦菊
凉拌苦菊几乎成了各大餐厅在夏季必上的一道开胃菜。味感甘中略带苦,颜色碧绿,一看就很有食欲。真是不可多得的夏季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受到广泛的好评。不要不要博士也最喜欢苦菊。
上述这5种蔬菜,外加绿茶,夏季经常吃吃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一些寒凉不耐受的,或者吃了比较容易腹泻或者胃肠不舒服的朋友,少吃就好。其实不止这六种,还有像莲心、百合等也都是夏季不错的食物选择。#肠道健康关爱月#
至于怎么吃?大家可以发挥一下各自的想象和才能,让这些发苦的食材变成美味。
【不药不药】简介
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