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果苗,黄晶果苗木价格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5 0
为春天 种下一抹绿 美化一座城——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志愿者义务植树活动

在这绿柳吐烟,陌上花艳的四月里,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教师一行二十几人,在书记武宇红同志的带领下,来到滨河西路通达桥下,组织了志愿植树活动。

领导带头,用心参与

本次植树活动共种植树木幼苗30株,在专业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完成此项活动,争取确保每一株幼苗的成活率。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师们用心参与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到播撒绿色的喜悦。

为推动志愿服务的建设,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这次活动准备,为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组织落实了植树的人员、树苗、工具、交通等问题。

提高质量,重视后期保障

为确保植树成活率,到达改善环境、建设生态的目的,严格按照植树要求、每棵树种尺寸和树间距进行树坑的打挖,在植树时注重泥土的填覆,及时补水,联系人员落实后期的管护,做到植树规范,管护到位,保证了植树的质量和成活率。

通过这次活动,也提高大家对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全民性认识,构成“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意识,自觉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采编 黄晶 通讯员 吕艳 柳成荫)

见证一种新兴水果诞生,黄晶果种植技术,3分钟教会你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黄晶果肯定是一种陌生的水果。

黄晶果也叫黄金果,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上游的常绿果树,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以至巴西均有栽培。

上世纪80年代引入到中国台湾,试种后发现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之后引进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有零星种植。

黄晶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是多少?

据了解,假设栽植果树140棵,种苗市场价格约为35元每棵,苗种的成本是4900元,再加上土地承包费用,使用化肥和农家肥的费用等等,成本在10000元左右。

黄晶果产期通常在6个月以上,台湾的主要产期在2-4月及7-8月,品种之间略有差别,亦可经由环刻及灌溉控制生长而全年结果。黄晶果3年生植株年量约6-10公斤,6年生植株年产量约25-35公斤。黄晶果价格在30元一斤左右,不同地区价格不同。

黄晶果具体种植技术:

1、种植准备

黄晶果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水果,所以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就是选在向阳的地方进行种植,其次种植地的土层更好是上松下实,这样储水性和通透性会更好,当然如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那就更好了,最后就是可以选在有有一定坡度的地块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排灌,同时要靠近水源。种植地从选好之后就需要准备整地,可以采用全垦或者是穴垦,全垦的效果会更好,同时用时也更多,并且在整地的时候要施足基肥,通常是按照每株二十五公斤左右的分量进行施肥即可,最后要注意的就是要将种植地进行消毒杀菌,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2、播种育苗

在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完成之后就要准备播种育苗了,育苗的话我们需要先做好苗床,苗床的地势要比较高,同时光照要充足、排水良好,将土质整为颗粒状、耙平,然后将苗床浇透,将种子均匀的撒好,最后在上面覆盖一层有机腐肥,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温,通常八到十二天左右即可出苗。

3、科学移栽

黄晶果树苗长到三十厘米左右才能移栽,在拔苗的时候要注意的就是树苗要连着苗床的土一起挖出,这样不会伤到树苗的根茎,同时连着土一起栽种对黄晶果树来说更容易成活,最后就是在栽种之前还需要将黄晶果树的一部分枝叶剪去,然后按照每株间隔两米、每行间隔三米的距离进行栽种。

4、田间管理

黄晶果树的提那件管理需要分为幼树管理和成树管理两个阶段,幼树主要是为了促进它的枝叶生长,每隔月至少要施一次肥,肥料的用量不用过多,同时也要注意水分管理,并且适当的进行枝叶修剪,将一些长的比较杂乱的树枝修剪掉,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侧枝的生长。一般黄晶果树三年结果,所以在第三年开始我们就需要按照成树的施肥规律来合理的进行施肥,主要注意花期和果期的管理。

5、病虫害防治

黄晶果树最常见的病虫害是白蚁和金龟子,至于白羽我们都知道它对果树的伤害特别大,而金龟子它也是一种以啃食树肉为生的害虫,而黄晶果树这两种害虫碰到一起就更加严重了,所以要及时的用针对性的药剂进行防治。其次就是在过期经常会出现一些鸟类来偷食果实,所以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挂塑料袋、气球或稻草人等来进行防治。

种植注意事项

生长环境

黄晶果为热带果树,喜温暖潮湿的气候,温度更好在10℃以上,20—35℃最为适合,喜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不耐积水但微耐旱,土壤pH值在5.5—7.5均可生长。

果实产期

黄晶果每年可开花结果2次,主要产期在2—4月及7—8月,品种之间略有差别,夏期果自开花到采收约需68—75天,而春果生长期约需80—110日左右。春果结果量较少、果形较大,夏果结果数多、果形较小。果实的甜度因季节而异,初春的果实较甜,夏果风味较淡


黄晶果的吃法很多,不同的吃法能带给咱们不一样的感受,对于吃货们来说再好不过!

对半切开,用汤匙挖着吃,可以在吃之前,滴上几滴柠檬汁,酸甜适口。

把果肉挖出,放进冰箱,制成冰淇淋,冰爽甜蜜。

与其他水果混合,撒上酸奶,搅拌成水果沙拉,清凉解腻。

这个夏天,来一口清凉的黄晶果,一切暑意,都随着果实的甜蜜融化在口腔,慢慢消散!只吃一次,就想把这果子分享给全世界!

高颜值、好味道的黄晶果还有很多别称,雅美果、亚美果、黄金果、加蜜蛋黄果,它是一种产于热带地区的特色水果,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如今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区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黄晶果的果实产期在6个月以上,每年的2-4月及7-8月才会大量上市,想吃的小伙伴,抓住8月的尾巴,还能享受黄晶果带来的独特味道噢!

记者蹲点报道:黄金梨长成“致富果”


  “没想到,村里的黄金梨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7月20日,东阿县刘集镇北崔村党支部书记曹兴民笑眯眯地说。

  北崔村,位于东阿县刘集镇 *** 驻地西北方向2.5公里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20多年前,北崔村是一个穷村子。如今,村民仅种植黄金梨的人均收入已达14000元,北崔村也成了富裕村。

  走在北崔村的村头田间,目所能及之处,树绿草青,环境优美,一派迷人的田园景象。

  一

  北崔村的变化,用村民朱道忠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村有一个好支书”。

  上世纪90年代初,聊城棉花主产区的功能逐渐转移,群众种植棉花的积极性逐步下降,东阿县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地处沿黄区域的刘集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

  “当时,我们附近的村庄中,李庙、南双庙、张集等村庄有桑园,夏口、谭庄等村庄有蔬菜大棚。”北崔村党支部委员张君峰说,“但是,我们村由于村情比较混乱,村委班子领导力弱,没有任何产业,比周围其他村都‘穷’。”

  有件事可以印证张君峰说的话:从1993年初到1994年10月份,北崔村换了4任村党支部书记。

  1994年,在刘集镇计生办工作的曹兴民,被时任刘集镇党委书记的房广龄叫到了办公室。“你回村里当村党支部书记吧,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直接向我提,党委相信你能挑好这副担子。”

  “请房书记放心,我一定能完成任务。”当时年仅28岁的曹兴民说。

  1994年10月份,曹兴民回到村里,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烂摊子”,他在村里开展了脚踏实地的工作。经深入调研,他发现,全村900多人,竟然有100多人没有土地,这是村里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

  1996年,上任一年多的曹兴民开展了他的“大动地”行动——收回全部土地,再平均分配给每名村民。此举得到村民的极大拥护,村民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之后,曹兴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在村里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迈开了“甩穷帽”、奔富路的坚定步伐。

  二

  北崔村种植黄金梨始于2002年。

  2001年,东阿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刘集镇党委、 *** 积极响应,当年夏天,镇上组织全镇的村党支部书记、种植能手到青州、昌乐、寿光等地参观学习,曹兴民也是成员之一。那次参观学习,开阔了曹兴民的视野,更加坚定了他为村民蹚富路的决心。

  参观回来后,曹兴民联系上了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的农技专家黄喜明。黄喜明告诉曹兴民,黄金梨产量大、品质好、市场需求旺,且非常适合北崔村的土质。那时,黄喜明还告诉他,全国黄金梨种得更好的就是是胶东的大田农场。

  曹兴民立即将这一信息汇报给镇 *** ,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大田农场参观。

  大田农场是一家由韩国客商经营的农场,几经周折后,曹兴民等人得以进入场内参观学习,并与大田农场建立了合作关系。

  “人家种的黄金梨真是太高端了,临来前,我们花了500元钱,买了50个,就是想让村里的群众尝尝这种高品质的梨子,坚定大家种植梨树的决心。”曹兴民说。

  让祖祖辈辈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民改种梨树,在北崔村不是一件小事,在整个刘集镇也很轰动。为了坚定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心,2001年秋季,刘集镇在北崔村召开了全镇种植结构调整现场会,来自各村庄的代表200多人来到现场。

  北崔村也有大动作:全村拿出20公顷土地,免费让村民种植黄金梨。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共有55户村民参与进来。

  黄金梨的种植是在2002年秋天。当时根据刘集镇的规划,全镇23个村共同建设万亩梨园。为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镇 *** 专门聘请了专家现场指导,并让北崔村周围的四五个村庄的群众帮助北崔村村民栽梨树。

  在梨树品种的选择上,曹兴民也没少动脑筋。最后北崔村确定以黄金梨为主打品种,同时栽种了圆黄梨、华山梨、新高梨和晚秀等品种,目的是为了错开各品种的上市时间。“从七八月份一直到十一月份,各个品种依次成熟,中间没有断档。”曹兴民说。

  梨树管理是个技术活,曹兴民与省农业厅经济林管理处、省农科院、莱阳农科院,及聊城市、东阿县农业局的专家都保持着密切联系:“专家们经常到村里来讲课,现在种植户都成了技术员了。”

  2006年,之一批黄金梨成熟后,曹兴民带领村“两委”成员马不停蹄地去北京、上海、西安、青岛等地跑市场、打销路,一口气将全村产出的5万公斤黄金梨全部卖出。

  随着果树逐渐长大,丰产期的黄金梨亩产能达到三四千公斤,2013年村民邢承含种植的不到一公顷黄金梨,就卖了14万元。

  黄金梨成了北崔村群众致富的金疙瘩。每年少则三五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收入,让当初持怀疑态度、不敢种植的村民有了种植梨树的念头。

  村“两委”及时帮助大家联系树苗、流转土地。2012年,村里黄金梨种植面积又扩大了33公顷;2019年,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北崔村进行了第三次梨树扩种,本村加上从附近村庄流转的土地共33公顷,全部种上了梨树,栽植的品种除了黄金梨,还包括新月梨、黄晶梨和新梨7号等最新品种。

  地里刨金靠的是智慧与努力,千亩梨园记录着北崔村脱贫致富的铿锵足迹。

  三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崔村人,村里乡亲富了,我脸上也有光。”曹兴民这样说。

  这几年,北崔村全村每年卖梨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带富村民的曹兴民和村“两委”成员也没闲着。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要求,北崔村成立了东阿县北源黄金梨种植合作社。2018年他们申报了东阿黄金梨国家地理标志;2019年他们又申请了东阿黄金梨绿色食品认证。

  每到黄金梨的丰收期,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齐聚北崔村,周围村庄到北崔村打工的人员也络绎不绝。“目前,村里有两个规划:一是建立一个黄金梨交易大市场,依托村办合作社,规范果品交易,扩大果品市场覆盖面;二是依托村里的黄金梨产业,发展采摘游和民宿游。”曹兴民说。

  曹兴民和村“两委”还有更长远的规划。“我们正在考虑发展另一种经济作物。”曹兴民说,“如果能够试种成功,这个产业效益不比黄金梨差。”

黄晶果苗,黄晶果苗木价格-第1张图片-

  曹兴民正在酝酿的这个项目是华夏神菊种植。“我想自己先蹚蹚路,如果能够成功,再让群众种植。”曹兴民说,“除了黄金梨,再给村里的乡亲们栽下一棵致富‘摇钱树’,这是我的梦想。”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兴国

民国那些事丨长沙人爱美,对金银花木需求量大

民国时期湖南的消费水平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而省城长沙的消费购买力更高居湖南城镇榜首。这从当时长沙市场的消费需求结构可得到充分的印证。那时,金银珠宝首饰和花木盆景等纯粹用于享受和装饰的商品,需求量之大,花色品种之多,行业之兴旺,确实令今人难以置信。

坡子街、红牌楼一带金饰店鳞次栉比

金银首饰业排在旧时长沙“金、钱、绸、纸”四大行业之首。清咸丰年间长沙街头就有专营金银首饰和珠宝的金银店。最早的首饰店是咸丰年间黄冕开设的“永泰”金号。近代有名的金饰店有江西人开设在坡子街的“余太华”银楼,红牌楼的“李文玉”金银首饰号等。一时间坡子街、红牌楼一带金饰店鳞次栉比,金银珠宝辉耀省城。

有的金银首饰店门前还挂有“四时恒满金银气,一室常凝珠宝光”的对联,吸引了不少殷实之家。据1922年《湖南生计志》“省城行业兴败调查”记载,当时长沙金银首饰店已有52户。这还没有包括承接来料加工的首饰加工业在内。在白马巷一带挤满了打戒指、项链、镶嵌珠宝玉石的铺面和摊担,全都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其雕琢之精湛、纹饰之纤细令人叹为观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文玉”“余太华”“同丰”3家金饰店店主及员工合捐1万元慰劳前线战士,再度显示长沙金饰业在长沙实业界中的地位。1938年“文夕”大火,长沙金饰业损失惨重,“余太华”收藏的440颗汉印,顷刻间全部熔成了铜块和铁饼。仅此项损失就远远超过了所烧掉的金银首饰。

长沙妇女和儿童爱着饰物

民国时期长沙妇女和儿童爱着饰物,包括头饰、手饰、脚饰和服饰,妇女的首饰有耳环、戒指、手镯,富者以金、玉为质,穷者以银、铜为质。有钱人家的妇女别胸针、戴项链、缠丝带、系头巾者亦不少。儿童则不分男女,贫富均戴项圈、手镯、脚圈,高档为银质,低档为铜质,闪闪发光,摇曳有声,悦目动听。项圈吊牌上留刻“长命百岁”或“南无阿弥陀佛”等吉祥字语。

金银首饰店其实并不都以经营金饰品为主,销量更大的是银饰品或镶嵌金银的景泰蓝饰品以及珠宝首饰等。尤其是银饰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镶嵌珠宝玉石的镯子、戒指、耳环、管子、发卡、项链、领花、胸针等装饰品,还有以传统工艺 *** 的银丝制品,如精致美观的风纹盘、陈列和实用相结合的松鹤台灯,按开关银鹤就自动冲出的自动烟盒等。珠宝也是金银首饰店经营的一大类商品,包括珍珠、玛瑙、钻石、翡翠等四大类,高中低档都有。高档的有钻石、祖母绿、红宝石、星光蓝宝石、翡翠、猫眼、贵蛋白石等,中低档的有橄榄石、孔雀石、玛瑙、欧泊、海蓝宝石、碧玺、紫晶、黄晶、月光石等。

长沙大兴养花之风

长沙人爱美,除喜爱首饰外,更爱花木。清道光、咸丰年间长沙城内就有设点营业的花园。1860年(咸丰十年)朱昌琳在城北兴建“余园”(今称为朱家花园),用48株罗汉松扎成7层大园景,并置多种名花异卉,供人游览。嘉庆末年的上胡家花园、下胡家花园已属营业性花圃。清末民初,长沙大兴养花之风,丝茅冲的朱家花园、荷花池的许恒香花园、局关祠的周天茂花园、稻谷仓的永稼花园、上学宫街的满春花园、湘春路的华兴花圃、桥子塘的久香花圃等,个个红杏出墙,花香四溢,引来不少花迷。至1926年长沙经营花圃业者达62户,其中有36户自设点营业。特别是夏季,花园供鱼兰花、茉莉花、白兰花应市,以避汗气,尤为市民所欢迎。每到清晨,满街卖花之声,“清奇可听”,不绝于耳。

花圃业出现了不少大户,如设于杜家山的马兰山苗圃,善于培育果苗,又养有金鱼、蜜蜂,并在蔡锷中路设有益农花圃门市部,品种多,营业广,机关、团体、商店、富室及私人园林均与其来往密切。

由于长沙市场对鲜花需求量的增加,不仅带动了郊区花农的生产,也使外地花卉大批涌入长沙。长沙河西长茅岭、盐农寺一带花农较为集中,所产茶花除销长沙外,每年运往北京、上海等地不下万株。攸县的茉莉、鱼兰,广东的白兰,山东的月季,福建的兰草、水仙,河南的牡丹,浏阳的兰花,湖北洪山的红绿梅桩,都是每年春秋两季长沙花市的旺销货。沅陵、古丈、辰溪等县出产 *** 盆景的石山,也是主销长沙省城。长沙生花圃同业公会每年都要举办花会。全盛时期的菊花展览,品种有200多个,展品多达2000多盆,“翠叠”“墨色”“彩云飞”“金龙爪”“独立寒秋”“步步青云”“飞流直下”“虎踞龙蟠”“明月松间”“岁寒三友”“大鹏展翅”等等,无不造型优美,色彩缤纷,极富诗情画意,观赏者无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花展仅收门票一角,每次花展收入千余元,全部捐给孤儿院。(潇湘晨报 陈先枢 黄启昌)

听远山的呼唤 看山花的烂漫 爱绿护绿 老师学生齐出动——万柏林区第八中学

序曲

绿柳才黄半未匀,一年清景在新春。在第4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恰逢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8周年,爱绿护绿,共建美好家园,万柏林区第八中学部分教师和学生,迎着和煦春风走向远山,带着滚烫热情培土树行,来到学校周边开展“爱绿护绿”——春光行志愿服务活动。

寂静的远山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

春山苍苍,春水漾漾。

春荫萌,春浓浓,远山春花开放。

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

培土护林--教师篇

一锹土,播种的是生机;一桶水,浇灌的是希望。教师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结伴,大家不分你我,有的扶树苗固定位置;有的握锄培土;有的脚踏黄土夯苗;有的提水浇灌正忙,脸上有笑容,胸中有 *** 。大家都不亦乐乎,植树场面热火朝天。

爱绿护绿肩头有担当;拥抱春天脚下人倍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春光,不如诗一场!

走进成长树行,播种学识理想;栉沐信仰宏光,孕育桃李栋梁。倾注汗水,弯下传道授业劬劳的脊梁;引领方向,托起英才奋斗的畅想。

比翼成长--学生篇

活动现场,同学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干劲十足,扶苗、对齐,培土、踩实,浇水.....今春共来培新土,明朝亭亭亦成林。弦诵一堂春,吟诵但无妨。费得多少桃李栽培,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学儿自有真。奋发更竞业,遥待未来约。来自山南塞北,情念今朝培育;走向海角天涯,指点日月风云。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明日巨木成林,以蓬勃妆点关山。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教育,知而获智,智达高远。在幼小心灵植下美好种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收获的将是道德、智慧、文明和责任。

留给这片热土深情的道白:四围群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筑梦西山,这起伏的黑土地,难忘的岁月;再续辉煌,这放飞的金凤凰,镌刻的思想。(采编 黄晶 通讯员 王艳斌)

标签: 黄晶 果苗 苗木 价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