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里,一包方便面要多少钱?1元?3元?5元?
随着Express速达面馆、满汉宴、极味馆、拉面说、劲面堂、鲜面传等进入人们视野,动辄10元、20元,堪比实体店拉面的价格,让很多网友大呼:方便面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它”吗?
↑北京一家超市的方便面区。 谢艺观 摄
10元、20元……方便面越卖越贵
不管是康师傅、统一等老牌玩家,还是拉面说、劲面堂等新起势力,高端及超高端速食赛道近年来挤满了入局者,近日白象食品推出“鲜面传”,让这个赛道更加拥挤了。
提起“鲜面传”,很多人可能之一时间想到“拉面说”,毕竟这两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师出同门”。
事实上,经常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里的拉面说算是方便面新兴势力的代表者。
拉面说成立于2016年,一出道就将自己定位成“中国市面上之一款量产的一站式半成品生鲜速烹日式拉面”,凭借强势营销,拉面说2019年销售额2.5亿元,共卖出1600余万包拉面。
在拉面说官方旗舰店里,一盒自选装的价格是19.9元,有招牌豚骨叉烧等多种口味供选,月销量达10万+,三盒装的价格在43.9元-57.9元之间,不同口味价格稍有不同,月销量显示8万+。
同样是新兴品牌,劲面堂产品价格要更贵一些,两盒装川味牛肉刀削面的价格达50.8元,不过销量上也毫不含糊,月销量达5000+。
高端及超高端速食赛道上,老牌方便面企业也不甘示弱,价格同样不低。
2018年底,康师傅推出了高端产品Express速达面馆,4盒装香浓大块牛肉方便面达到69.9元,6盒装私房红烧川辣牛肉面达到139.9元。
统一则推出汤达人升级版本“极味馆”,6杯整箱价格59.9元;“满汉大餐”系列价格则“更上一层楼”,2碗39.8元,“满汉宴”骨汤叉烧面6碗179元。
↑截图来自统一官方旗舰店。
“图片仅供参考”到“所见即所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方便面怎么卖这么贵了?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以大家很熟悉的2.5元一袋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和19.9元一盒的拉面说招牌豚骨拉面作下对比。
康师傅牛肉面里除了面饼,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料包、酱包、粉包;拉面说里有手工鲜面、豚骨汤料、叉烧肉、味付麻笋、日式木耳丝、红姜片、烘干白芝麻、FD冻干葱花、东海海苔。
↑截图来自拉面说官方旗舰店。
相比起“图片仅供参考”,被网友调侃“一年宰不了一头牛”的康师傅牛肉面,拉面说包括其他高端方便面的“所见即所得”自然“货真价实”。
有网友评价,“作为速食食品,真材实料,又有蔬菜又有肉,保质期只有60天,完全是厨房小白的必备神器嘛。”
同时,方便面售价提高还有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营销和包装力度、开发新口味等投入的成本因素。
不同于以前方便面多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如今方便面已走上了“网红”营销之路。有网友表示,是从小红书上种草了拉面说,从抖音上知道了劲霸王。
“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时代”
当低价速食不再对人们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方便面刮起“高端风”也是品牌求生的结果。
曾经方便面稳坐“国民食品”的地位,平时来不及做饭,一包方便面解决了事,外出上学、旅游、务工,方便面是更好的“旅途拍档”。
行业的巅峰时期是2013年,当年方便面销量达到462.2亿份,不过,辉煌的极致就是没落的开始,随后方便面销量出现连年下跌,2016年跌到385.2亿份。
“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时代。”这句话用在方便面身上一点不假。
消费升级下,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方便面被很多人归为不健康食品,袋装方便面经典口味也被不少人嫌弃“万年不变”。
高铁和飞机出行普及,消耗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泡面的需求减弱。新鲜快捷又实惠的外卖更是逐渐“蚕食”方便面的市场。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的《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国内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0.0533%。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1年-2016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由216.8亿元增至1662.4亿元。
↑资料图:“饿了么”外卖员正在取餐。 张云 摄
怎么“突围”?方便面企业纷纷入局介于普通方便面和外卖价格之间的10元-20元产品赛道,强调“健康”、短保质期、“所见即所得”的方便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高端战略是制胜法宝?
前几年“方便面已死”的说法甚嚣尘上,如今高端战略也让方便面行业“起死回生”。
中国方便面市场销量于2016年到达谷底后逐步回升。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6%,销售额同比增长11.5%。
“中国方便面市场复苏的原因在于产品端跟消费端同步升级、创新以及迭代。”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新网记者,可以看到,一些高价位方便面受到消费端的青睐和追捧。这也说明了,整个中国方便面市场不缺消费者,缺的是好的产品。
但高端战略真的是制胜法宝?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为高价方便面买单。有网友表示,“有这个钱,我去面馆吃一碗拉面不香吗?”“传统方便面价格便宜,还节约时间,高价方便面要煮,也不见得多好吃,性价比太低。”
↑北京一家便利店内,陈列着拉面说等速食产品。 谢艺观 摄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超市,相比传统方便面占据整排货架,高价方便面陈列寥寥无几,且多是拌面、炒面口味,一些小的社区超市,更是难觅踪影,便利店里则能看到少量陈列。
一些消费者也称,平时在家的话,购买五连包的普通方便面较多,不会购买太贵的方便面。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入局,一些虚有其价的“伪高端”产品开始出现。
“很多人认为,产品高端化就是价格高,但高价是否就等于高端呢?并不是。随着国人对于品质需求的提升,高端更多地要体现在品质、食材、服务上,这样产品高端化发展才能长久。”朱丹蓬指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乡村的野菜泥笋大家好我是笆篱小钟
现在是春暖花开季节,到处开满了野花和果子花,到哪里都能闻到浓浓的花香味
在农村到哪里都能看到的竹笋,在我们这边有四种竹笋,这竹笋在每个地方的叫法不同,在我们这边叫的是,竹笋,泥笋,麻笋,还有苦笋,这四种笋在我们当地现在是旺季,哪里都有,只有苦笋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我今天摘的笋在我们当地这种叫泥笋,很好吃的。
这种笋没有苦味,也没有甜味,这笋有两种做法,我特别喜欢。
一种做法是煎鸡蛋,把这个竹笋切成很小一个,把它砸烂砸烂,再加几个鸡蛋
加上几个没有煮过的鸡蛋,把它搅拌均匀,用小火慢慢的煎熟特别好吃。
还有一种是把泥笋晒成干,叫笋干,笋干跟鸡肉煲汤很好吃,笋干跟猪肉一起炒也好吃有很多种做法。这种笋干对我来说怎么样子的煮法我都喜欢。我是笆篱小钟
本报桂平讯 (记者/唐正芳 通讯员/廖京容)近日,桂平市紫荆镇古滩村麒麟山林场山坡,成片的澳洲坚果树抽出枝丫,犹如一幅绿色油画。
大广村村民朱晓芳边除草边说:“从没见过这种果,听说来自澳大利亚,市场上卖得挺贵的,现在好好护理,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2017年底,朱晓芳和紫荆镇大广、元安、木山等14个行政村341户1000多名贫困群众搬迁到紫荆镇安置区。安居还需乐业,后续扶持产业怎么发展?
紫荆镇坐落在大瑶山脉南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澳洲坚果生长。该镇充分评估后流转古滩村麒麟山341亩土地,建成澳洲坚果基地,2019年初完成种植。
紫荆镇老乡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元华介绍,安置区成立村民合作社进行自主经营,部分群众在基地务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已进行了除草、割膜、施肥、剪枝、喷草等,近期准备装滴管上去喷水。
澳洲坚果1次种植,可连续收获40-60年,丰果期亩产可达600-800公斤,每年可为每个贫困户家庭增加收入约6000元。但因其挂果需要3-4年,为确保搬迁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紫荆镇还引进“紫荆山货”富瑶山和益紫美服装加工两个厂家,在安置区旁开办扶贫车间,通过就地就业、产业扶持、“微田园”、低保兜底等后续帮扶措施,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桂平市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抓好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与新建扶贫产业项目基地建设,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直接吸纳贫困户入股和进场务工等方式,重点打造了澳洲坚果、西山茶、稻虾养殖、低产八角林改造、麻笋、蛋鸡、牛蛙养殖“七个万”特色扶贫产业项目。
广西、浙江、福建、云南、湖南人真幸福,吃笋花样多,具体啥区别专注分享地方农特产美食
世界为村,不分界邦
每次说起“山珍”,许多人可能会之一时间想到银耳、木耳、竹荪、香菇、灵芝等菌类,竹笋往往会被忽略。
要说起来,竹笋可是一种纯天然的山珍,一年四季长在山间竹林里,每时每刻都在吸收着大自然的养分,恣意生长。
中国是吃笋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的说法。
中国人吃竹笋的花样很多,既吃竹笋的鲜,还很有智慧地把竹笋加工,让它可以保存更久。春笋虽然鲜美,但是春天一过就吃不到,抓住春天的尾巴,也是时候“存”点春笋啦!
吃鲜笋,真会闹
自讨“苦”吃也不怕!
每年看到屋后山坡的竹林变成青翠一片之时,我就知道——吃春笋的季节到了!
春雨过后,春笋就像是“窜天猴”一样,一枚枚的笋苞从土里迸出来。春笋品种众多,超20种,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毛笋、麻笋、雷笋、石笋、苦笋等。
而苦笋独树一帜——细长的身材,洁白光润,简直是天生尤物,越是新鲜,味道越苦。刚入口时微苦生涩,嚼几口后却很甘甜,被人们称为“最嫩的竹笋”。
人们都说,苦笋的这一丝苦味,让它焕发出巨大的魅力,凭着这苦味,一跃成为人们眼里的山中珍宝……
从此出现了一帮以吃苦笋为乐的人,他们扬言要自讨“苦”吃,只为了吃到苦笋的鲜,吃点“苦”,生活会更甜。
在广东韶关南雄市,苦笋就是一道在春天里必吃的野味。
每年春天,爱吃苦笋的韶关人就会拿着工具往溪边和山上走,一看到苦笋就拔、挖、砍,半天的功夫满满一麻袋扛回家,然后开启送笋和吃笋的模式。
甚至有人说,他的老婆就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苦笋才嫁到韶关来的,给苦笋带上了浪漫的甜蜜味道。
当地人最喜欢做苦笋肉煲——精选一块五花肉,与切好片的苦笋同时放入砂锅中烹煮,开锅时,苦笋裹着一层猪油,嚼起来鲜嫩滑口,五花肉又肥而不腻。有人就说,苦笋是五花肉天赐的姻缘,少了苦笋,肉再好,也会黯然失色。
据说,在四川筠连县,小孩从会吃饭开始,爹妈就开始给小娃儿喂苦笋,到了饭点,经常是“来嘛,幺儿,好吃得很!”
在筠连县,每年一到春天,菜市场、餐桌几乎要被苦笋霸占。当地人喜欢把它凉拌,只需要简单淋上一点调料就成了他们更爱的凉菜。
又或者找来几条黄鳝,做出一道苦笋烧鳝鱼。这时人们只顾着吃苦笋,黄鳝倒是成了配角,勾不起人们的兴趣。如同明朝美食家李渔说的那样,笋是“蔬食之一品”,笋和肉同时烹煮时,大家总会之一时间吃完笋,最后只剩肉,可谓“肉为鱼,而笋为熊掌”!
在四川的沐川县,人们吃苦笋的方式更直接、更原始,边挖边拿靠近根的部分直接吃,嚼起来能尝到一丝丝的鲜甜,让挖笋的人心情美上天。
在福建闽东地区,也会把苦笋做成凉拌,但做法更加讲究,一定要用红糟腌制苦笋,然后配上黄酒、白糖、青红椒粒等佐料,做出来的凉拌苦笋能保持原有的清香味,街边凉菜摊总少不了它。
湖南永州江华县和广西贺州的客家人就更加会吃了。可能跟旧时客家人常年漂泊有关,他们四海为家,苦中也能作乐,硬是把苦笋做成了一道传世名菜——苦笋酿,成为家家户户春天必吃的一道美味佳肴。
把剥好的苦笋焯水,既能去除部分苦味,又能让苦笋软乎不易断,更轻松往竹笋里面酿肉。然后将煮过的竹笋捞出,用牙签划出一条条缝,把肉馅塞入并捏实,做出的竹笋酿像圆嘟嘟的“小灯笼”,很可爱。
下锅之后,小火油炸,勤翻转,确保煎炸均匀,将笋酿四面煎至金黄,肉馅基本成熟了就可以出锅了(也有人是以蒸的方式烹煮苦笋酿)。当笋的鲜嫩碰到香喷喷的肉,美味的层次感就出来了,一口一个,没问题!
发酵过的“酸臭”
不是只给螺蛳粉专享的
笋,作为“菜中珍品”,如果只知道鲜着吃,那也未免太浪费了,毕竟春笋的鲜味也不过短短1个月左右,挖出后不及时吃就坏了。
但我们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对吃的执着和想象力,吃货永远不会把自己局限在鲜吃竹笋上。比如把鲜笋 *** 成酸笋,瞬间让竹笋的风味更加诱人了。
酸笋,酸中还有臭,如果仅仅是酸而已,那这样的酸笋就太一般了,正是这点"臭",让酸笋成为了更多的可能,成就了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
在广西,之所以“广西三粉”(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永远吃不腻,我觉得因为酸笋就是它们的灵魂!少了酸笋,没有了那股鲜香的酸臭味,就不能算是正宗的“广西三粉”。
就拿最近几年爆火的柳州螺蛳粉,哪一次上热搜不是因为酸笋这一股酸臭味的功劳呢。
这种闻着臭味熏天,吃着欲罢不能的食物,爱它的人恨不得三餐都吃,讨厌的人闻到这个味道就像见了瘟神一样忙着逃跑。
有时候真觉得,广西的美食之所以能在全国占一席之地,酸笋是功不可没的。
夜宵党钟爱的田螺鸭脚煲,如果没有酸笋,汤汁哪会那么酸香四溢,带皮鸭脚哪会那么鲜香。撩一个螺,然后夹起一根酸笋,一同放入嘴中同时咬下——螺肉Q弹,酸笋爽脆,再喝上带着螺肉海鲜香和酸笋臭香的一口汤,真的会让人大呼过瘾。
还有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酸笋黄豆焖船丁鱼:酸辣、香脆、鲜美,深受老饕青睐。特别是最后喝一碗用酸笋、辣椒、榨菜丝、番茄一同煮成的酸辣汤,简直是赞爆了!
同样,广东韶关人不仅吃鲜笋一流,吃酸笋那也是一点都不含糊,从腌制就可以看出很讲究。
竹笋一般只选约30公分高的,剥壳切片后,必须一大早就去取“不见天”的井水(就是清晨太阳没照到的井水),据说取这样的井水,腌制出的酸笋能“爽脆无水渍味,酸味醇而不呛喉”。
只放井水在密封的容器里腌制,经过半个月以上的发酵,酸臭味十足。只要不沾到油,放上一年都可以。
广东韶关的酸笋 *** *** 跟广西大致相同,不过现在井水不像以前那么常见,很多人在自家做可以用凉白开,做出来的酸笋一样酸臭得让人流口水。
酸笋焖鸭就是韶关人的招牌菜:把鸭肉炒金黄后,放入酸笋和辣椒,焖至烂熟,一开锅,肉香和笋酸味一并飘出,吃到嘴里的每一块鸭肉都带着酸辣,肉的腥味被抹去了,嘴巴里留下的只是一口的酸香,真的太下饭了!
当然,酸笋不是两广专属的美味,西南一带也有。云南的很多地方就有 *** 酸笋、吃酸笋的习俗。
云南人做酸笋和两广人的 *** 稍有不同:采回成堆的竹笋,剥去笋衣,切成笋片或笋丝,在腌制的缸罐里加盐、少量米饭,接着压实,然后封口发酵,腌好的酸笋贮藏时间短则两三个月,长的可两三年。
云南孟连县的人就喜欢将酸笋当作小吃。每次小吃摊传来舂碓声,人们就知道那是摊主在加工酸笋了,在他们小吃摊上,一定会有一盆酸笋丁或酸笋丝,顾客想吃多少随便加。
还有酸笋鸡、酸笋煮鱼、酸笋牛肉炒饭、酸笋烩鱼……这是云南很多地方百姓的一道道家常菜肴,酸笋在当地可能不是什么稀罕的食材,但有了它,肉的香味、菜肴的风味层次才会更惊艳,才会更让人迷恋不已。
乡愁味的笋干
是需要时间和心思的美味
广东的邻省福建、江西不爱腌制酸笋,更偏爱吃笋干。福建的闽笋干、江西的汗蒸禅宗老笋干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名号的,甚至在明朝时,两地的笋干就已经在东南亚、日本等地大受欢迎。
这两个地方的人,一直有外出求学、经商的传统,想吃家乡的鲜笋又不好保存,酸笋的味道又太大,笋干就成了首选,在外地的人就靠吃笋干来解乡愁。
*** 笋干,要精选优质的新鲜竹笋,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前后要用40天左右才能做成。好的笋干色泽金黄、半透明、肉厚脆嫩,站在旁边都能闻到一股特别的香气,拿来炖肉熬汤,味道非常足。
当地人还将笋干做成像玉兰花瓣一般的笋片:玉兰片,它在清朝时就是朝廷贡品。如今,玉兰片做成的美食——玉兰片烧鱿鱼、玉兰片烧肉、玉兰片烩火腿等佳肴,既是寻常百姓的家常菜,也是各种宴席的山珍,很受欢迎。
浙江作为在这两个省份的邻居,浙江临安天目笋干的名声更是了得,在清朝是就被视为“蔬中珍品”,到如今有谁给你送一份天目笋干,那也是一份不轻的礼呢。
这里的笋干青绿壳薄、肉厚、质嫩、鲜中带甜,如今有着“清鲜盖世”、“甲于果疏”的名号,除了国内销售,还出口日本、东南亚……
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问笋干到底怎么吃?很多人不会煮笋干,甚至有人说煮出来后咬不动。其实,不外乎是他们太心急了,不懂吃笋干一定要泡发!而且泡发的 *** 有讲究,我煮过几次笋干,把泡发步骤记录如下(5步走,最后1步很重要,建议收藏):
①泡:冲洗过的笋干放到大盆,加入凉水的量要超过笋干一节手指左右,浸泡一晚上;
②煮:浸泡的笋干,放锅里,并加水,与笋干齐平,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20-30分钟,然后捞出继续用凉水浸泡1小时;
③再煮:清水洗净后切成片,并放入高压锅,水量与上步骤一样,高压锅上汽后,再煮15分钟捞出;(如果是很鲜嫩的笋干可以不用再煮)
④沥干:捞出后凉水多洗几遍,双手用力抓,把水分沥干;
⑤建议:多泡一些,泡好装保鲜袋放冰箱冷冻保存,想吃多少就解冻多少,省时方便。
想要吃到好吃的笋干,没有耐心是不行的,美味往往需要时间和心思。
这样经泡发熬煮出来的笋干,不管是炖肉汤还是炒五花肉,或者搭配蔬菜清炒,嚼起来很脆嫩、爽口,吃上一口,清爽下饭!
就是这样“土里土气”的竹笋,不论是切成笋片、腌成酸笋还是晒成笋干,它都能骄傲地搭配每一道菜。如今趁着它还鲜嫩,别辜负了它呀,不如来一道腌笃鲜吧,或者来一份灌满酸笋的螺蛳粉,又或者炒一份笋干烧肉吧……
-END-
文\苏之
审核\村花
图片\界邦村、部分来源于 ***
本文为@界邦村原创,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欢迎关注@界邦村,会一直带你去吃好吃的呀~
欢迎转发分享,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会吃的资深吃货!
-界邦村好文推荐-
2、建议爱下厨的人:春天这5种野菜别放过,煮法多,生活别太单一
3、建议:碰到这5款新疆零食别错过,原生态,0添加,老少都爱吃
中国哪里的竹笋更好吃?经过比较,这9个地方名气大,你吃过几种专注分享地方农特产美食
世界为村,不分界邦
竹笋,被人们誉为“菜中珍品”,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食材。中国作为吃货大国,每当鲜笋破土而出时,吃货们的心里就想着炒五花肉、炒腊肉、炖猪脚……带笋的食谱一周都可以不重样。
竹笋作为从土里长出来的天然山珍,无须人工培育,在屋旁山后自由生长,长着长着,在中国竟长出了80多个品种。
这么多个品种遍布大江南北,问题来了:哪里的竹笋更好吃呢?这次盘点了9个比较出名的竹笋产地,一起来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1、广东埔田——埔田竹笋
埔田竹笋,是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揭东区埔田镇素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这里雨量和热量很充足,三面环山,丘陵地上的土层深厚、潮湿,表层疏松,通透性好,而且土壤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合竹笋生长。
所产的竹笋基本是麻笋,它块头肥大,笋肉乳白有光泽,是稀有的食用笋品种,享有“岭南山珍”的美称。吃起来甘甜爽口,在当地各类餐馆里,笋菜争奇斗艳,是食客去当地必吃的山中美味之一。
2、广东清远——骆坑笋
清远的骆坑笋干,享有“天然保健食品”的美誉,是老少皆宜的天然食品。
骆坑笋干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纤维细小,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口到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因为太受欢迎,价格曾一度攀升,90年代中期的收购价格竟飙升到30—38元/公斤(在当时是挺高的),骆坑笋干是清远市的名优产品和农业支柱。
而骆坑鲜笋肉质肥厚、脆嫩、甘鲜爽口,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钙等营养成分,被誉为“岭南山珍”、“百笋之冠”。
平时简单做一份笋炒肉片,就可以吃到它香滑爽口、脆嫩鲜美的味道。除了鲜笋,当地人还喜欢腌制成酸笋,吃起来又是另一番风味。
3、广西田林——八渡笋
田林,隶属广西百色市,是广西土地面积之一大县。它以山地为主,土层深厚肥沃,水分充足,空气清新,生长的竹笋笋体粗壮、肉厚、肥嫩,吃起来口感清甜,脆嫩无渣,纤维含量低。
八渡笋因为产于田林八渡乡而得名,是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在清朝时被当作贡品送到皇宫,如今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属于麻笋品种,是夏笋的一种,每年6—8月可以吃到鲜笋。当地人比较喜欢做成笋干,然后用笋干焖腊猪腿,荤素交融,吃起来鲜爽不腻。
4、福建福安——绿竹笋
福安是福建省林业大县,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土层厚度正适宜绿笋的环境需求,是全国著名的“中国绿竹之乡”,“福安绿竹笋”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绿竹是福安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现有绿竹面积6万多亩,种植范围覆盖全市,年产绿竹笋约1.2万吨,产竹材10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绿竹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
这里的绿竹笋主要在夏秋季节上市,壳薄肉厚,肉色乳白,被誉为“笋中珍品”。每年有大量的鲜笋销往全国各地,拿来炖汤、小炒,口感清甜脆嫩,笋香味十足。还被加工成笋丝、笋片罐头,以及笋干,远销国内外。
5、福建建瓯——毛竹笋
如果说福建福安是“中国绿竹之乡”,那么建瓯就是“中国毛竹之乡”!
建瓯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林面积达131万亩,毛竹总数近2.2亿株,是中国竹林面积和毛竹总数之一县,有“中国笋竹城”美誉。
建瓯的鲜笋产量是全国更高的县(市),年产鲜笋高达30万吨!它的笋肉特 *** ,据说可以直接生吃,入口一点都不麻,吃不完的就加工成白笋干、乌笋干、玉兰片、笋罐头等产品。
除了竹笋,毛竹还 *** 成各种竹制品,比如竹筏、斗笠、竹地板等,当地有句顺口溜说:“1亩毛竹10亩粮,3亩4亩娶新娘,5亩8亩盖楼房,10亩确保奔小康”,竹子就是他们的致富产业。
6、浙江临安——天目雷笋
杭州雷笋,因为约有40多万亩的面积和高达6亿多的产值而被誉为“江南之一大菜竹”。
临安天目山产的雷笋,是最近几年的网红笋。一些爱吃笋的食客只要知道它们一破土,就要尝鲜。它脆嫩,不老不涩,人们开玩笑说:吃一顿天目山的油焖雷笋就相当于刮了3天的油,减肥瘦身,吃它就是了。
而且天目笋干比鲜笋出名更早、名声更大!笋干青绿壳薄、肉厚、鲜中带甜,有“清鲜盖世”的名号,远销国内外。在清朝时被视为“蔬中珍品”,现在有人送你一份天目笋干,说明对方很在意你。
7、浙江德清——早园笋
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是早园笋栽培发源地。
早园笋在德清已有1300余年种植历史,在唐朝时就已是朝廷贡品,如今以10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我国更大的早园笋产区。
因为早园笋是3月份燕子飞来的时候出笋,所以人们也叫它“早燕笋”。鲜笋的外壳呈红褐色,笋体粗壮,笋肉 *** ,富含10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吃起来嫩脆无涩味还带点甜。
8、湖北崇阳——雷竹笋
崇阳县地处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交界处,素有“鄂南竹乡”、“中华雷竹之乡”之称。
雷竹是我国一种优良笋,它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崇阳地区位于坡度低于25°的低丘岗地的黄、红土壤地带,是农业大县,工业污染极小,给雷竹笋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长环境。
这样的环境让崇阳雷竹笋洁白粗壮、壳薄肉肥、吃起来又嫩又脆又甜,2015年被正式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9、重庆南川——方竹笋
南川方竹笋是重庆市南川区的特产,因为方竹砍断后横截面略呈四方,有棱有角(方竹是竹子的一个品种),人们就把它的笋叫做“方竹笋”。据了解,方竹笋是中国独有,在全世界仅重庆和贵州小部分地方产有,产量小,又只在8、9月出产,所以每年能吃到它的人都相当幸运。
它现在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曾是清朝时的朝廷贡品。它的笋肉嫩黄厚实,吃起来口感清爽化渣,是当地的一味珍馐美味,被誉为“竹笋之冠”、“笋中之王”。
在众多竹笋产地中,以上盘点的9个地方都是我国比较出名的竹笋产区,当地的竹笋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至于哪里的竹笋更好吃?这得看个人喜好。
不过,以后大家在选购竹笋时,这9个竹笋产地可以作为参考,这些都是“笋中珍品”,吃起来味道鲜美,不知道有没有你的家乡?
-END-
文\苏之
审核\村花
图片\界邦村、部分来源于 ***
本文为@界邦村原创,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欢迎关注@界邦村,会一直带你去吃好吃的呀~
欢迎转发分享,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会吃的资深吃货!
-界邦村好文推荐-
2、因为名字被误解!这11种食材的名字,“欺骗”了你多少年?
3、广西、浙江、福建、云南、湖南人真幸福,吃笋花样多,具体啥区别
日本研发“国产笋干”,能代替中国味道吗?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25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农场与日本公司丸松物产进行合作,开发出了以日本竹子为原材料 *** 的笋干。一直以来,日本市场上的笋干大多来自中国。该报报道称,此次笋干的本土化,为当地农林相关从业人员增加了收入来源,也有助于解决日本的闲置竹林问题。
据亚洲新闻联盟(ANN)报道,笋干常做日本拉面浇头,得益于自身的浓郁鲜味,在日本广受欢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厨师砂川一树曾经在一家法国餐厅任职,后被日本熊本县的美食、美景所吸引,搬到了该县的山鹿市,进入当地餐厅工作。他在开发新菜式时喜欢选用笋干。“它们可以搭配各种食材,我希望人们能尝试一下,不仅是日本料理,还有西餐。”砂川一树说道。
日本九州地区气候温和,为竹笋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在日本其他地方,同样鲜味浓郁的竹笋很少见。目前,日本市场上的大部分笋干由来自中国、越南的竹笋制成。根据丸松物产官方网站的消息,用于 *** 笋干的笋在中国叫做麻笋,该公司笋干产品使用的麻笋主要来自中国。据了解,日本市场上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其中笋干产品市场占比更是达95%以上。
麻笋的收获季节通常是6月底到9月。当麻笋长到约一米高时,人们就会对其进行收割、剥皮,保留合适的部分进行2到3小时的煮沸,放在密封环境中发酵,在阳光下晒3到7天,然后进行切割、再晾晒,最后包装出货。出口到日本的中国笋干则会被再次加工。负责加工的工厂会通过盐腌、水煮等不同方式赋予笋干不同风味,以满足市场上的多元化需求。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由于日本本土的竹子很难做出同中国麻笋一样的味道,此次和歌山农场与丸松物产革新生产技术,选择不对竹笋进行发酵,而是通过煮来去除其涩味,并使用专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王佳琳)
动辄一盒10元、20元……方便面也让你高攀不起了?【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在你的印象里,一包方便面要多少钱?1元?3元?5元?
随着Express速达面馆、满汉宴、极味馆、拉面说、劲面堂、鲜面传等进入人们视野,动辄10元、20元,堪比实体店拉面的价格,让很多网友大呼:方便面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它”吗?
北京一家超市的方便面区。 谢艺观 摄
10元、20元……方便面越卖越贵
不管是康师傅、统一等老牌玩家,还是拉面说、劲面堂等新起势力,高端及超高端速食赛道近年来挤满了入局者,近日白象食品推出“鲜面传”,让这个赛道更加拥挤了。
提起“鲜面传”,很多人可能之一时间想到“拉面说”,毕竟这两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师出同门”。
事实上,经常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里的拉面说算是方便面新兴势力的代表者。
拉面说成立于2016年,一出道就将自己定位成“中国市面上之一款量产的一站式半成品生鲜速烹日式拉面”,凭借强势营销,拉面说2019年销售额2.5亿元,共卖出1600余万包拉面。
在拉面说官方旗舰店里,一盒自选装的价格是19.9元,有招牌豚骨叉烧等多种口味供选,月销量达10万+,三盒装的价格在43.9元-57.9元之间,不同口味价格稍有不同,月销量显示8万+。
同样是新兴品牌,劲面堂产品价格要更贵一些,两盒装川味牛肉刀削面的价格达50.8元,不过销量上也毫不含糊,月销量达5000+。
高端及超高端速食赛道上,老牌方便面企业也不甘示弱,价格同样不低。
2018年底,康师傅推出了高端产品Express速达面馆,4盒装香浓大块牛肉方便面达到69.9元,6盒装私房红烧川辣牛肉面达到139.9元。
统一则推出汤达人升级版本“极味馆”,6杯整箱价格59.9元;“满汉大餐”系列价格则“更上一层楼”,2碗39.8元,“满汉宴”骨汤叉烧面6碗179元。
截图来自统一官方旗舰店。
“图片仅供参考”到“所见即所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方便面怎么卖这么贵了?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以大家很熟悉的2.5元一袋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和19.9元一盒的拉面说招牌豚骨拉面作下对比。
康师傅牛肉面里除了面饼,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料包、酱包、粉包;拉面说里有手工鲜面、豚骨汤料、叉烧肉、味付麻笋、日式木耳丝、红姜片、烘干白芝麻、FD冻干葱花、东海海苔。
截图来自拉面说官方旗舰店。
相比起“图片仅供参考”,被网友调侃“一年宰不了一头牛”的康师傅牛肉面,拉面说包括其他高端方便面的“所见即所得”自然“货真价实”。
有网友评价,“作为速食食品,真材实料,又有蔬菜又有肉,保质期只有60天,完全是厨房小白的必备神器嘛。”
同时,方便面售价提高还有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营销和包装力度、开发新口味等投入的成本因素。
不同于以前方便面多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如今方便面已走上了“网红”营销之路。有网友表示,是从小红书上种草了拉面说,从抖音上知道了劲霸王。
“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时代”
当低价速食不再对人们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方便面刮起“高端风”也是品牌求生的结果。
曾经方便面稳坐“国民食品”的地位,平时来不及做饭,一包方便面解决了事,外出上学、旅游、务工,方便面是更好的“旅途拍档”。
行业的巅峰时期是2013年,当年方便面销量达到462.2亿份,不过,辉煌的极致就是没落的开始,随后方便面销量出现连年下跌,2016年跌到385.2亿份。
“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时代。”这句话用在方便面身上一点不假。
消费升级下,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方便面被很多人归为不健康食品,袋装方便面经典口味也被不少人嫌弃“万年不变”。
高铁和飞机出行普及,消耗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泡面的需求减弱。新鲜快捷又实惠的外卖更是逐渐“蚕食”方便面的市场。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的《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国内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0.0533%。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1年-2016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由216.8亿元增至1662.4亿元。
资料图:“饿了么”外卖员正在取餐。 张云 摄
怎么“突围”?方便面企业纷纷入局介于普通方便面和外卖价格之间的10元-20元产品赛道,强调“健康”、短保质期、“所见即所得”的方便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高端战略是制胜法宝?
前几年“方便面已死”的说法甚嚣尘上,如今高端战略也让方便面行业“起死回生”。
中国方便面市场销量于2016年到达谷底后逐步回升。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6%,销售额同比增长11.5%。
“中国方便面市场复苏的原因在于产品端跟消费端同步升级、创新以及迭代。”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新网记者,可以看到,一些高价位方便面受到消费端的青睐和追捧。这也说明了,整个中国方便面市场不缺消费者,缺的是好的产品。
但高端战略真的是制胜法宝?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为高价方便面买单。有网友表示,“有这个钱,我去面馆吃一碗拉面不香吗?”“传统方便面价格便宜,还节约时间,高价方便面要煮,也不见得多好吃,性价比太低。”
北京一家便利店内,陈列着拉面说等速食产品。 谢艺观 摄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超市,相比传统方便面占据整排货架,高价方便面陈列寥寥无几,且多是拌面、炒面口味,一些小的社区超市,更是难觅踪影,便利店里则能看到少量陈列。
一些消费者也称,平时在家的话,购买五连包的普通方便面较多,不会购买太贵的方便面。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入局,一些虚有其价的“伪高端”产品开始出现。
“很多人认为,产品高端化就是价格高,但高价是否就等于高端呢?并不是。随着国人对于品质需求的提升,高端更多地要体现在品质、食材、服务上,这样产品高端化发展才能长久。”朱丹蓬指出。
你最近吃泡面了吗?多少钱买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本研发“国产笋干”能代替中国味道吗?环球网
据《日本经济新闻》25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农场与日本公司丸松物产进行合作,开发出了以日本竹子为原材料 *** 的笋干。
一直以来,日本市场上的笋干大多来自中国。该报报道称,此次笋干的本土化,为当地农林相关从业人员增加了收入来源,也有助于解决日本的闲置竹林问题。
据亚洲新闻联盟(ANN)报道,笋干常做日本拉面浇头,得益于自身的浓郁鲜味,在日本广受欢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厨师砂川一树曾经在一家法国餐厅任职,后被日本熊本县的美食、美景所吸引,搬到了该县的山鹿市,进入当地餐厅工作。他在开发新菜式时喜欢选用笋干。“它们可以搭配各种食材,我希望人们能尝试一下,不仅是日本料理,还有西餐。”砂川一树说道。
笋干,资料图
日本九州地区气候温和,为竹笋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在日本其他地方,同样鲜味浓郁的竹笋很少见。目前,日本市场上的大部分笋干由来自中国、越南的竹笋制成。根据丸松物产官方网站的消息,用于 *** 笋干的笋在中国叫做麻笋,该公司笋干产品使用的麻笋主要来自中国。据了解,日本市场上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其中笋干产品市场占比更是达95%以上。
麻笋的收获季节通常是6月底到9月。当麻笋长到约一米高时,人们就会对其进行收割、剥皮,保留合适的部分进行2到3小时的煮沸,放在密封环境中发酵,在阳光下晒3到7天,然后进行切割、再晾晒,最后包装出货。出口到日本的中国笋干则会被再次加工。负责加工的工厂会通过盐腌、水煮等不同方式赋予笋干不同风味,以满足市场上的多元化需求。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由于日本本土的竹子很难做出同中国麻笋一样的味道,此次和歌山农场与丸松物产革新生产技术,选择不对竹笋进行发酵,而是通过煮来去除其涩味,并使用专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原标题《日本研发“国产笋干” 能代替中国味道吗?》。编辑王金帅)
韶关乳源:青山竹林雾攀云,万亩竹海笋飘香日前,记者走访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钨英村的笋竹收购点看到,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民将一袋袋刚从山里挖下来的鲜笋运送而来,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青山竹林雾攀云,万亩竹海笋飘香。大布镇地处粤北山区岭南山脉深处,当地自90年代以来就有种植麻笋竹的历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沉淀,丰富的竹资源为当地的笋竹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大布镇共有笋竹种植面积近2万亩,笋农约290户,绿色无公害鲜笋年均产量超1.5万吨,笋竹制品年产量近600吨,产业链总产值超5000万元,麻笋竹的产业制品笋干已经成为该镇更具代表性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大布镇种植麻笋竹已有三十多年历史
“我们村成功引入了大布商会的投资,在村里建了厂房、买了设备,现在我们连同周边几个村每年可以产鲜笋1600吨,笋干75吨,笋竹产业每年能创造收益近千万元,已成为我们村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钨英村党支部书记文雄辉说道。
为充分发挥“万亩竹海”效益,大布镇结合招商引资工作,以笋竹为“媒”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充分发挥大布商会平台作用和大力培育笋竹两用林基地等形式,引进商会投资3000万元成立广东来辉鸿农业经济研发有限公司,在钨英村重点打造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来辉鸿笋竹加工厂,建设了5条笋干标准化生产线,预计在厂房规模形成后,可带动新增竹笋种植户300户以上,加工环节可创造100个以上就业岗位。
为增加产品附加值,该镇统筹整合多方资源,计划从产量、质量、效益三方面着手,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笋竹加工新设备,不断加大脱水笋干、低盐绿笋等绿色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动大布镇笋竹产业由笋竹资源优势向精深加工优势转化,实现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如今,在来辉鸿笋竹加工厂的示范带动下,大布镇笋竹产业逐步由家庭经营向规模化发展,预计可帮助笋竹产业扩大产能至100吨以上,增加就业岗位20多个,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大布镇巧借“竹”资源发力,每逢笋竹采收旺季,在钨英、白坑村等笋竹种植区通过专人负责、上门采购、定点收购、建立收笋工作群等方式,统一收笋企业和笋农的收笋价格和标准,以1.1元/斤的兜底价格向农户收购鲜笋,并及时发布市、县支持和帮扶笋竹产业的利好政策及全镇笋竹加工企业用人 *** 、收笋购笋等信息,带动全镇10户脱贫户发展笋竹产业,新增种植竹笋500亩,亩产从800斤提高到1200斤以上,为脱贫户均增收约1万元。
为了确保鲜笋品质,促进笋竹种植丰产增收,大布镇从源头上加强农业技术保障,借力高等院校、农技部门指导农户科学管育竹山,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竹山开班授课,手把手教笋农科学育笋采笋。
据统计,全镇大大小小加工企业累计接待上门笋农800人次,带壳鲜笋日采收量240吨,笋竹日加工量达12吨,每天向笋农支付笋钱近3万元,成功推动笋竹产业发展与带动脱贫致富实现有机结合。
此外,该镇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依托“乳源三宝”品牌影响力,在埕头村打造“乳源三宝”农产品推广体验中心并配备助农直播间,并以举办大布腐竹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为媒介,推动实现“互联网+笋竹”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有效打通了从原材料到市场的各个环节。截至目前,该镇累计销售笋产品超4.9万件,销售额达85.75万元。
大布镇党委书记赵少辉表示,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未来,大布镇将做活做强笋竹文章,集中力量建设好来辉鸿笋竹精深加工示范项目,发展和壮大笋竹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为笋竹加工提效增值生“金”,推动笋竹产业成为实现大布镇强镇富村的“好帮手”。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泽宇 通讯员 林悦憧 张鑫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詹锡伟
校对 | 彭继业
家乡的味道,农家笋干炒五花肉这样做,会吃三碗饭笋干炒五花肉
我从小到大都特别喜欢吃笋,不管是春笋冬笋,还是甜笋,麻笋,每一个季节的笋,都是我餐桌上的美味,因为笋干开胃健脾、润肠通便、美容护肤,笋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价格亲民,笋干囤放的时间也比较长,想要吃的时候拿出来水泡一泡,和肉炒一盘,真的是人间美味。
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知道家常菜的具体做法:外卖买泡好的笋干一份,五花肉三两,老干妈一勺,生抽一勺,大蒜一根,蒜蓉适量,盐和鸡精少许。
笋干买回来先清洗一下。
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到锅里爆香一下,煎至金黄色,再加入少许的生抽。
再把笋干倒进去,和五花肉翻炒一下,再加入一勺老干妈。
调入少许的水,焖两分钟。
最后加入切好的大蒜叶和蒜蓉,加入盐和少量的鸡精翻炒出锅。
非常美味又下饭的一道家常小菜,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点点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