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许多健康人群也开始选购无糖月饼,认为这样对健康有利。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月饼并非真的无糖, 大家在吃月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制,学会读懂食物成分表。
甜味剂代替传统蔗糖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 0.5 克 /100 克即可标注无糖。按此标准,市面上能达标的月饼几乎没有,因此,很多商家就选用了甜味剂来代替传统的蔗糖。麦芽糖醇作为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甜度的 80%-95%,在很多食品中都作为甜味剂使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也允许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糖醇使用。
糖醇吃多易导致腹泻
不过,所有的糖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吃太多了会导致腹泻。因为糖醇在我们肠胃内只能被部分消化且吸收率极低,大部分不被吸收的糖醇就会积聚在肠道内,提升了肠道内的渗透压,导致水分不易被肠道吸收。因此,如果人体过量摄入麦芽糖醇, 会引起胃痉挛和腹胀,出现肠鸣、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尤其是患有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的糖醇吸收不良发生率相对更高,出现的症状也会比较严重。
月饼主要成分是淀粉,也会转化成“糖”
月饼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中会被转化成麦芽糖,葡萄糖等,而且在 *** 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的食用油,所以它的热量也很高,吃月饼的时候,不要一看见“无糖”二字就放心多吃。
吃月饼的六大注意事项
选对月饼种类很重要,从含糖量分析,一般来说广式月饼比苏式高,双黄莲蓉和豆沙馅的尤其高。为了健康,选择月饼更好根据成分表选择低碳水低糖月饼。
月饼和正餐应灵活调配,食用月饼后,更好减少当天正餐主食,保证饮食平衡,而且月饼更好不要当正餐哦。
过早和过晚都不宜食用月饼,主要是避免给肠胃增加过重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听说月饼与好茶和美酒更搭配哦,不仅能够解腻,赏月时还可以带来独特韵味。
月饼开封后尽快食用,因为开封后的月饼在空气中会逐渐发生油脂氧化,食用后会增加肠胃负担。
特殊人群需注意,三高患者、老人、肠胃肝胆病患者、肥胖人士等特殊人群,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月饼,并严格控制摄入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图源 视觉中国
刚吃月饼,人在厕所!知乎月饼引腹泻?“真凶”找到了临近中秋,不少用代糖作配料的月饼热卖。不过,“知乎月饼使用麦芽糖醇导致食用者腹泻”的消息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知乎为答谢知友们的一路陪伴,特地为长期提供优质内容的知友赠送了定制月饼,不想部分知友食用后却出现了腹泻的情况。一些知乎大V在朋友圈中发文称:“刚吃月饼,人在厕所。”知乎对此解释说,此次月饼 *** 委托了业内口碑较好的成熟企业进行生产,选择了厂家提供的低糖配方。出厂产品经过生产方和独立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食品行业相关质量标准,但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并对月饼进行了召回处理。
据介绍,麦芽糖醇液是一种用来替代传统蔗糖的糖醇,相对于传统蔗糖,麦芽糖醇的甜度与蔗糖基本相当,热量却很低,正好满足了追求健康的需要。但麦芽糖醇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率较低,容易造成大肠内的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不易被肠道吸收。因此,过量摄入麦芽糖醇,会引起胃痉挛和腹胀,出现肠鸣、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我也吃了糖醇月饼,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腹泻的情况。”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目前市面上添加进食物中的代糖种类大概有10种,除了耳熟能详的木糖醇、麦芽糖醇,还有赤藓糖醇、甘露糖醇等。每个人对于糖醇的耐受程度不一样,部分肠胃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在食用后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用过于担心,毕竟由此引发的腹泻只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毒性反应。”
钟凯建议,如果不太确定自己是否会对某一种糖醇不耐受,消费者也可以在食用此类食品时和其他食物混在一起食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因糖醇不耐受导致腹泻发生的概率。
无糖月饼能敞开吃吗?专家:别被骗了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三减三健”,即:减盐、减糖、减油,健康骨骼、健康口腔、健康体重。中秋假期,饭桌上免不了大鱼大肉,如何做到“三减”呢?来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
“减糖”,指的是成年人每人每天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更好控制在25克以下。营养专家提醒,市民购买食品时,要学会看标签。
金晖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标签当中糖的含量尽可能少,可以买低糖的,糖尿病病人可以买无糖的。所谓的无糖,是100克或者100毫升食品当中糖的量低于0.5克,低糖是小于5克。
低糖和无糖是指的食品当中蔗糖的量,不含蔗糖的话可能含了其他的添加糖,包括木糖醇。所以一定要学会去看标签,之一看是无蔗糖的,还是低蔗糖的;第二,如果是无蔗糖,再看有没有其他的添加剂或者甜味剂在里面。
月饼是中秋节传统美食,是典型的“高糖、高盐、高油、高热量”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同时要警惕“无糖月饼”,“无糖月饼”并不是不含糖,只是不含蔗糖,一般仍会用低热量的麦芽糖醇、木糖醇等非糖类甜味剂来替代;而且月饼中的面粉和淀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
金晖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一个人吃一块小月饼,大概是50克左右,相当于200个大卡了,其他的主食热量就要相应地减少200个大卡。本身是高血脂患者、高血糖病人要尽可能减少月饼摄入,可以吃二分之一个或者四分之一个。
“减油”,指的是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推荐摄入量为25到30克。“减盐”,指的是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营养专家提醒,家中应使用有刻度的油壶和定量盐勺,方便控制量。烹饪方式上建议少油炸,多选用炖、煮、蒸、拌等方式。假期临近,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
金晖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三天假期当中,除了吃,不要忘了还是提倡动起来。每个人每一天的步数不小于6000步,包括跑步、爬山、散步,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专家提示:吃月饼有讲究
一次少吃点月饼
注意月饼富含碳水化合物,也是主食的替代品,故而吃月饼要相应减少一点主食。
把月饼加入早餐
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餐脂肪摄入量稍高一些不会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故而可以用高脂肪的月饼来替代早餐主食,降低食用月饼后发胖的危险。
合理搭配其他食物
品尝月饼时更好不喝甜饮料,而是喝清新解腻的淡茶。慢性疾病患者吃月饼之前可以先吃些蔬菜,或喝些牛奶,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小心馅料过敏
传统月饼中的果仁、瓜子仁等虽然脂肪含量高,但其营养价值也相对较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适量食用。
不过,对于过敏体质的特殊人群来说,应特别留意月饼中是否还有致敏原料,如五仁月饼中的花生、蛋黄月饼中的蛋黄。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仇煜
来源: 江苏新闻
知乎为“腹泻月饼”致歉:忽略部分人麦芽糖醇不耐受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8日电 8日晚间,对于部分知友食用月饼后出现腹泻症状一事,知乎在官方微博发文致歉。
截图来源:微博
知乎表示,的确是其在采购环节中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周全。知乎的初衷是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中选购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
知乎称,对于出现不适的知友,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已经发出的月饼,知乎将进行召回。
知乎表示,非常感谢知友们在出现问题后之一时间反馈,并自发用专业知识分析原因,积极在站内做糖醇不耐受的科普。在未来的选品和采购过程中,知乎会执行更严格更高的标准,也邀请知友们参与到选品采购和评测环节中。
此前,有消息称,中秋将至,知乎给自己的国内大V发月饼,陆续有大V反馈试吃后腹泻拉肚子。8日,话题 #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 登上了微博热搜。
截图来源:微博
对此,有网友调侃称“泻药,正好便秘,能送我一盒吗?”“泻药,我耐受,我可以帮忙解决”。也有网友表示,建议可以吸取教训推出两个类型的月饼。(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
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网友:谢邀变泻药……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吴涛)知乎月饼吃出事了,不少知乎网友称,吃了知乎送来的月饼出现腹泻。
随后一些知乎大V回答知乎问题时称,“泻药(谢邀),刚吃月饼,人在厕所。”甚至有知乎网友“以身试饼”,做了“开箱+试吃”视频,科普为何知乎月饼吃后腹泻。
知乎道歉。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知乎道歉!中粮暂未回应
据知乎称,临近中秋,为答谢知友们的一路陪伴,知乎特地给长期提供优质内容的知友们邮寄了定制月饼,不想却出现了部分知友腹泻的情况。
“此次月饼我们委托业内口碑较好的成熟企业进行生产,选择了厂家提供的低糖配方。出厂产品经过生产方和独立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食品行业相关质量标准。但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这是我们的失误。”知乎称。
据了解,知乎委托的生产企业为中粮。记者联系了中粮方面相关工作人员,截至发稿时,暂未收到回应。
知乎还表示,对于反馈问题的知友,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并召回所有月饼。对于已经产生身体不适的朋友,会根据受影响用户的反馈,知乎做相应的妥善处理。但召回的月饼如何处理?截至发稿,知乎暂未回应。
知乎大V详解知乎月饼吃后为啥腹泻
知乎月饼事件事件后,“如何看待此次知乎采购的月饼导致腹泻的事件?”冲上知乎热榜第四。不少知乎大V回答:“泻药(谢邀),刚吃月饼,人在厕所。”
知乎月饼事件登上知乎热榜。知乎截图
于是,不少知乎大V开始科普糖醇不耐受;有的网友甚至把知乎月饼拿去做了微生物检测,看是否菌落超标。
还有知乎大V收到知乎月饼但还没来得及品尝的网友做了“开箱+试吃”视频,“不得不说这个月饼确实有点腻,吃了一半都有点吃不下去了,不过为了科学还是忍了。”
大多数知乎大V最后得出结论,“在知乎月饼配料表上,麦芽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确实在配料表中频繁出现,而过多的糖醇类摄入,确实是会导致渗透性腹泻的。这才是知乎月饼导致拉肚子的主要原因。”
知乎大V做知乎月饼“开箱 试吃”视频。知乎截图
“这种类型的腹泻属于一过性生理反应,也就是发生一次就过去了,虽然短暂的身体不适但是对健康人不会造成病理伤害,这与食品中细菌超标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有根本性的区别。但如果腹泻比较严重,还是应及时就医。”不少知乎大V表示。
知乎称感谢用户科普
知乎称,非常感谢知友们在出现问题后之一时间反馈,并自发用专业知识分析原因。感谢你们哪怕有“泻药”这个不好体验,仍然专业、认真地做糖醇不耐受的科普,“在未来的选品和采购过程中,我们会执行更严格更高的标准,也邀请知友们参与到选品采购和评测环节中。”
部分网友评论。微博截图
网友称,谁让你们经常说“谢邀”,求仁得仁。还有网友对此事表示担心,“这家品牌的月饼是不是都不能吃了?”
实际上,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原来就发生过多起消费者吃“无糖月饼”后出现腹泻情况。尤其是看到“无糖月饼”或“低糖月饼”就要小心了,因为很有可能加入了“代糖”,也就是用麦芽糖醇等代替蔗糖,部分消费者可能出现糖醇不耐受腹泻情况。
另外,月饼作为高油、高糖的食物,过量食用会导致一系列情况。有医生建议,成年人一天食用月饼的量尽量不要超过一百克。除此以外,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人、胃肠功能差的老年人、儿童应尽量少吃。(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无糖月饼真不含糖吗?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月饼并非真的无糖。
王霞介绍,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 0.5克/100克即可标注无糖。按此标准,市面上能达标的月饼几乎没有,因此,很多商家就选用了甜味剂来代替传统的蔗糖。麦芽糖醇作为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甜度的 80%-95%,在很多食品中都作为甜味剂使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也允许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糖醇使用。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不过,所有的糖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吃太多了会导致腹泻。”专家解释,因为糖醇在我们肠胃内只能被部分消化且吸收率极低,大部分不被吸收的糖醇就会积聚在肠道内,提升了肠道内的渗透压,导致水分不易被肠道吸收。因此,如果人体过量摄入麦芽糖醇, 会引起胃痉挛和腹胀,出现肠鸣、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王霞提醒,月饼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中会被转化成麦芽糖,葡萄糖等,而且在 *** 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的食用油,所以它的热量也很高,吃月饼的时候,不要一看见“无糖”二字就放心多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低糖月饼引腹泻竟是麦芽糖醇惹的“祸”来源:中国质量报
近日,“某平台送给网友的定制月饼吃了拉肚子”的话题引发热议,在网友们质疑该月饼是否存在卫生质量问题后发现,竟是“低糖”惹的祸。该平台在致歉声明中承认:采购环节中工作人员经验不足。采购人员的本意是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中选购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却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会导致一部分人身体不耐受。现已召回发出的月饼。
麦芽糖醇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腹泻?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峰曾在其科普文章中介绍,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都是糖醇。糖醇能给人们带来甜味,但产生的能量比较少,在很多食品中都作为甜味剂使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代糖。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允许使用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糖醇,这些糖醇安全性很好,一般都是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不过,所有的糖醇都有一个特点,摄入太多会导致腹泻。因为糖醇在人们肠胃内不被吸收,或吸收量小,大部分未被吸收的糖醇积聚在肠道内,提升了肠道内的渗透压,渗透压高的地方会有更多水分,最终导致腹泻。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添加糖醇是安全的,但是健康与否和摄入剂量相关。记者从网友在微博发布的配料表看到,该定制月饼使用麦芽糖醇液、赤藓糖醇、山梨糖醇液等糖醇代替蔗糖,但并未标注各成分的含量。有文献报道称,糖醇摄入量超过100g/人/天,会导致肠胃不适症状,但也有专业人士提出:“对于比较敏感的人,一次摄入麦芽糖醇20g以上,就有可能导致渗透性腹泻症状。”
那么如何避免食用糖醇类食品导致腹泻?专家称,最简单的 *** 是不要食用过多,或者与其他东西一起食用,尽量避免空腹直接食用。
今年8月发布的《2021月饼市场新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除了传统口味的广式、京式、苏式月饼,无蔗糖低脂健康月饼、国内新锐品牌研发的创意月饼和特殊口味月饼、美食博主及知名IP的联名款月饼等受到消费者欢迎。其中,“05后”偏爱新锐品牌的创意月饼,“60后”“70后”则喜欢无蔗糖月饼。
很多人选择无糖月饼时,是希望少吃糖、少摄入能量,以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目的。阮光峰提醒消费者,选择代糖、无糖食品,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减肥。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吃代糖食品、喝无糖饮料与体重有直接联系。减肥、控制体重的关键是控制总能量的收支平衡,只有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支出,体重才会减轻。而很多无糖月饼,只是没有加蔗糖,但能量并不低。阮光峰表示,月饼属于节令食品,一年也就吃一回,食用时稍微控制,少吃点其他食物,就不用太纠结月饼是否有蔗糖无蔗糖了。
来!吃了这个月饼,化身喷射战士,一泻千里关于月饼的热搜又来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秋的元素除了团圆和假期以外,关于月饼的无尽争吵也是不能缺少的。几乎每年临近中秋的时候,关于月饼的话题都会在网上炒上一轮。比如前两天刚刚有一条热搜,就是关于南方的月饼,为什么一定要切着吃?
有的人认为月饼就应该切着吃,不仅显得特别有仪式感,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高素质。而且切着吃的月饼不仅不会油腻,还容易增加饱腹感。
有的人认为月饼就应该整个拿来啃,毕竟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切的四分五裂总感觉不是什么好兆头。况且有些流心酥皮的月饼根本就没法切,倒不如直接放嘴里吃更好。
而不同于往年,今年关于月饼的热搜,除了应不应该切开的争吵以外,还有一个南北方统一口径的主题:拉肚子
知乎:谢邀还是泻药?
今年的这个热搜源自于知乎的一个善意之举。在中秋节到来之际,知乎给站内的各路大佬送了一份中秋礼盒,里面除了水杯和茶以外,还有包装精美的月饼。
最开始这些知乎大V们对于月饼的评价还是很肯定的,但后来的评论就开始慢慢跑偏了。因为这些品尝过月饼的知乎大佬们纷纷变成了“喷射战士”,开始一泻千里。谁能想到在今年这个中秋佳节将至之时,这些征战在各自领域难逢对手的知乎大佬们,集体备一块月饼撂趴下了。
当然不得不感叹一下,知乎的强大之处就在于高手如云,藏龙卧虎。因为很快来自食品领域的几位大佬就找到了问题所在:配料
代糖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月饼可是一种高油脂、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在如今这个倡导健康饮食的年代,此类食品好像与人们的健康观念格格不入,但一到了中秋节你不吃两个月饼,总感觉缺点啥。而且对于商家来说,也的确损失了一个赚钱的大好机会。
于是聪明的商家们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既能倡导人们健康饮食又不失节日的重要元素——代糖。
商家们连标语都想好了,糖醇代糖,保留美味,更加健康!
而知乎大佬们所吃的低糖月饼,在配料表中虽然没有蔗糖,却醒目的标注了麦芽糖醇。这种麦芽糖醇就是上面提到的代糖了。不仅在味道和口感方面不输蔗糖,其甜度也能达到蔗糖的90%以上。即便如此,热量却只有蔗糖的一半,对血糖血脂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麦芽糖醇有一个极其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不易消化。
不仅我们的唾液和胃液没法消化,连小肠膜酶都无法分解,除了肠内的某些细菌可以利用一小部分之外,麦芽糖醇在人体只能因无法消化而被排出体外,也就是说如果是大剂量的麦芽糖醇,铁定会导致腹泻。
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有些麦芽糖醇食品会必须添加“过量食用导致腹泻”的标记原因。
根据研究表明,一个120斤体重的人只需要20克的麦芽糖醇便可引起腹泻。而知乎大佬们的月饼其麦芽糖醇含量为34.5克,也就是说这些大佬们吃上个一两块就可以变身成喷射战士了。
这里我们可以再来普及一下,除了麦芽糖醇之外,山梨糖醇也有类似的喷射功能。每100克西梅当中就有2.6克的山梨糖醇。西梅可能可能小伙伴们有些陌生,但如果所长说有些商家宣传可以通便的减肥梅子,是不是就有印象了呢?现在明白了吧,什么减肥通便,那特喵的就是拉肚子。
知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需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知乎用麦芽糖醇来代替蔗糖,绝对不是为了省钱。因为麦芽糖醇的价格比蔗糖高了去了,所长只能说知乎这一波叫好心办坏事。
那么知乎作为一个知名科普起家的大平台,怎么就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呢?其实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他们错误的选择了代工厂的一个成熟方案而已。所以说这个锅甩给知乎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其实就这种配料的月饼,在很多的平台上依然能够找到在销款。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看清楚配料表当中的重要成分到底是什么?一旦出现山梨糖醇或者麦芽糖醇这一类的东西,你就要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干的过这些喷射催化剂了,毕竟连知乎都能踩到坑,更别提我们这些普通人了。
"低糖"翻车?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谢邀!找到原因了中秋将至,又到了阖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的时候。
如今,在健康消费理念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选择购买无糖、代糖食品,而作为高热量的月饼自然也要推出符合风向的产品。
近日,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吃了知乎的“健康低糖月饼”后,开始闹肚子。
微博截图
之后,官方道歉并解释称在采购环节,选择了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的低糖月饼,导致部分人群不耐受,从而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微博截图
不少人都发出疑问,麦芽糖醇是什么?为啥吃了会拉肚子?食物中加入麦芽糖醇是否真的无糖?这篇科普就为大家来解开谜团。
为啥月饼中要放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英文名Maltitol)是由淀粉水解、氢化、精制而得的双糖醇,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透明的中性黏稠液体,属于功能性甜味剂食品。
麦芽糖醇作为蔗糖替代品,通常被用作糖的替代品。月饼中放入麦芽糖醇,并不是企业出于降低成本而为。
麦芽糖醇作为月饼配料是因为其化学物理特性可大大提高月饼品质。如:
(1)麦芽糖醇可以保证月饼有更好的黏度;
(2)麦芽糖醇的吸湿性,使月饼保水性提高的同时也可防止蔗糖的结晶析出;
(3)麦芽糖醇具有耐热的特性,加热后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是一种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氨基酸)食物在高温下呈现褐变的现象)而改变产品颜色;
(4)麦芽糖醇作为甜味剂,其甜度虽然与蔗糖基本相当(是蔗糖甜度的80%-95%),而热量仅为蔗糖的1-5%,正好满足了当下越来越多的无糖标签和“零卡路里”食品追求者的需要,因此也往往被宣传为“零卡”食物。
为什么吃了含麦芽糖醇的月饼会拉肚子?
麦芽糖醇的优势特点虽然被公认并且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糕点、糖果、乳制品等食品配料中,但其在人体中只能被部分消化且吸收率极低,容易造成大肠内的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不易被肠道吸收。
因此,如果人体过量摄入麦芽糖醇,会引起胃痉挛和腹胀,出现肠鸣、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虽然有文献报道说摄入量超过100g/人/天,才会导致肠胃不适症状,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并没有达到这个量也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患有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的糖醇吸收不良发生率相对更高,出现的症状也会比较严重。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与其他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含麦芽糖醇食品时,会加重胃肠不适症状。
麦芽糖醇的这个不利因素会在一些产品标签上作为“具有强效通便作用”警告。
无糖食物中含有麦芽糖醇是否真的无糖?
实际上很多无糖、代糖食物中含有麦芽糖醇并不意味着真的无糖。
这是因为食物中虽然没有添加糖,然而由于以麦芽糖醇或其他糖醇作为甜味剂改善了口感,人们会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的精致碳水化合物,如饼干、糕点等,或摄入无糖却高脂的奶盖奶茶、无糖巧克力等,增加了额外的能量。
另外,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即可标注为无糖。
由此可见,“无糖”或“代糖”并非真的健康!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
鉴于麦芽糖醇的消化方式不同于人们习惯食用的、有甜味的其他多数碳水化合物,其在小肠中只有部分消化进入结肠,升糖指数(GI) 为35远低于升糖指数为65的普通白砂糖,因此有不少宣传称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群暂时的嗜糖需求。
但是,麦芽糖醇也是碳水,糖尿病人绝不可以随便吃芽糖醇代糖的食物如饮品、巧克力、甜甜圈、泡芙、奶油蛋糕等,切记大量麦芽糖醇一样会造成血糖波动以及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哪些产品中加入麦芽糖醇更佳?
麦芽糖代糖的另一个重要卖点是:不会粘牙造成龋齿,甜味柔和无后苦,在标准范围内使用相对安全,因此也会在漱口水、口香糖甚至牙膏中使用,既不会影响口腔健康还可以改善产品口感。
月饼的老味道与新体验人民日报9月13日消息,几处笙歌邀月老,万家糕饼乐中秋。又是一年中秋节,新产品、新体验、新渠道,共同构成了今年月饼销售市场的新趋势。从食材选用到营销推广,从产品创新到概念创新,从馅料、包装升级到内涵、趣味挖掘,月饼的品质提升之路越走越宽,打造出一个百亿级的消费市场。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一块小小的月饼,被赋予了更多的时尚元素和文化创意,各种充满创意的“网红月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有的融入人文元素,推出“文创+月饼”;有的力求包装新颖美观,在文案和配色上下足功夫;有的打出健康牌,100%莲子生产的莲蓉、使用麦芽糖醇的无糖月饼赚足眼球;有的打造智慧门店,将月饼销售、品牌展示与消费者互动融于一体……同时,随着大量APP、社区电商的崛起,团购、线上产品销量持续上升。
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化,月饼始终承载着家的温情与传统文化的寓意。有位作家曾这样描写过去吃月饼的场景:家境好的,自然是一人一个,家境差点的,拿刀将月饼切成几块,递到每个人手中,这月饼吃起来,就不只是月饼的味,还有一家人和睦喜气的味。今天,月饼早已不再是节日的“稀缺品”,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吃不吃得到”变成“吃不吃得好”“吃不吃得美”。提供多样化产品、个性化选择的月饼市场,折射出消费风尚的变化和供给水平的提升,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人说:传承与创新是月饼行业的永恒主题。数百年形成的口味早已深入人心,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业态,老字号并不能高枕无忧。从饮食偏好上看,尽管地域口味相对稳定,但人们同样渴望舌尖上的新体验,高油高糖的老式月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下消费者的口味。老字号要守住传统优势但不能囿于老工艺、旧口感。同样,新品牌创意无限但少不得 *** 的匠心。事实上,无论老还是新,品质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围绕品质搞创新,在老味道与新体验、在情怀牌和时尚范、在工业生产和个性定制间寻找平衡,才能满足差异化需求,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美食之“美”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月饼作为舌尖上的精耕细作,食品安全、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不能有丝毫松懈。有数据显示,前几年被网友“嫌弃”的五仁月饼,近来重新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口味之一。究其原因,除了难忘“家的味道”外,2015年公布的“月饼国家标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明确馅料构成、优化糖油配比,到明确食品添加剂、保鲜剂使用,新修订的月饼国标无疑为月饼生产划定了一条底线。设立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管,旨在把严质量的关口,才能避免创新误入歧途。
买月饼是餐饮消费,也是文化消费。购买月饼重温传统记忆,分享月饼感受亲情友情,自制月饼传递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为月饼带来了使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也为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表达形式。我们期待,激活传统节日的市场效应,让传统文化与消费市场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