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胸脯病是佝偻病吗,佝偻病鸡胸脯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5 0
小文说医疗丨“大头娃娃”被确诊的佝偻病是个什么病?如何预防?

资料图

近日,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在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也让很多宝妈宝爸捏了把汗: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得了佝偻病,成了“大头娃娃”?选购配方奶粉,需要注意什么?在正常喂食配方奶粉的同时,还有哪些营养问题需要注意?

围绕家长关心的这些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主任医师予以了专业解答。

佝偻病是个什么病?有什么危害?

邵洁主任介绍说,佝偻病,也称为营养性佝偻病,是由于骨骼生长所需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素不足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其中,3-24个月儿童骨骼生长最快,是佝偻病的好发年龄。

佝偻病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临床特征。在孩子6-8个月内头颅发育最快的时期,颅骨得不到矿化,软骨板不断增生,会出现方颅,表现为头大大的、前额突出,看起来像大头娃娃。

6-8个月后,胸廓发育加速,这时候如果维生素D、钙、磷缺乏,会导致胸廓发育畸形,出现鸡胸、肋缘外翻,还有孩子会出现漏斗胸。

1周岁以后孩子开始学会走路,由于骨骼软化或矿化不够,在重力牵引下,会出现O型腿甚至X型腿。

当佝偻病严重时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甚至导致小儿智力发育迟缓。

邵洁主任说,以前国家把佝偻病和肺炎、贫血、腹泻作为一起重点防治的“四病”,现在经济条件好转,儿童保健做得越来越好,健康知识也越来越普及,典型佝偻病的发病率已经很低,但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比例还是比较高。

如何预防佝偻病呢?

邵主任为家长划重点:

1.鼓励纯母乳喂养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母亲要注意补充钙。母乳是更佳营养食品,里边含有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磷等多种营养元素,且比例适宜。一般100毫升母乳中含有30毫克钙,妈妈更好每天要摄入1000-1200毫克的元素钙,以免出现自身缺钙,这一点非常重要。

同时,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者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D),因为维生素D来自阳光照射,不是来自乳类,也即母乳无法提供维生素D。

什么时候开始补充维生素D?邵主任表示,我们国家在2012年出台了儿童保健技术规范,要求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出生以后2-3天就补充维生素D,就是要预防佝偻病。

纯母乳喂养到什么时候?邵主任表示,纯母乳喂养更好能到6个月,6个月起可以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

2.若无法母乳喂养或者纯母乳喂养,要选对配方奶粉。邵主任说,婴儿(1岁以内)配方奶粉不同于其他食物,有国家标准,对营养、安全要求都是更高的,因为对婴儿来说,配方奶粉是提供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唯一食物来源,尤其6月龄内的小婴儿。家长在选购的时候,要看清楚母乳代用品是不是婴儿配方奶粉,因为不同阶段的配方奶粉是不一样的,只有婴儿配方奶粉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需求。

孩子到了幼儿期(1-3岁),不仅从乳类摄入营养,还可以从其他食物摄入营养,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也不一样了。比如,这个阶段,孩子的食物已多样化,会吃虾皮、蔬菜、大豆制品、海带等含钙家常食物,这种情况下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也有所调整,并不一定要达到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需求。

邵主任介绍说,除了选奶粉要注意婴儿配方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的不同,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固体饮料和配方奶粉完全不同。固体饮料的标准和婴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完全不同,它有自己准入标准,不像婴儿配方标准那么严格,并不必须要求加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矿物质和维生素。好多固体饮料配方只有少量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不一定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千万不能将这种食品用来作为婴幼儿期的母乳代用品。

2.特殊医学用途的婴儿配方,选择一定要专业。特医奶粉不是药品,但它的要求跟药品一样,非常严格,因为它是在孩子疾病状态下,如对脂肪吸收不良、蛋白过敏或者代谢性疾病的情况下,满足特殊儿童的医学用途的奶粉,孩子面临什么特殊问题、缺乏什么特殊营养,就要提供特殊的配方,既要有蛋白质、糖、脂肪等宏量营养素,也要有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满足孩子生长需求。

比如,早产儿对钙的需求更大,配方中加入的钙也要比足月儿更多。医生不仅要熟悉不同品牌含有的钙含量、铁含量等营养物质的不同,还要根据儿童的疾病需求来推荐相应的医学用途的婴儿配方奶粉,如牛奶蛋白过敏,要采用水解蛋白的婴儿配方奶粉。

最后,敲黑板:医学用途的儿童食品不同于其他任何的食品标准!

什么?儿童扁桃体炎可以引起鸡胸?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体格健美、德才兼备的人。然而,要是不注意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就有可能发生畸形,带来终生遗憾。常常看到宝妈咨询“鸡胸”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什么是鸡胸?

鸡胸众所周知,鸡的胸部向前突出,前后径大于横径的长度。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某些疾病的影响,胸部也会发生一种类似鸡胸部的改变,医学上称为“鸡胸”也叫“鸽胸”。轻度鸡胸会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自然矫正。严重的“鸡胸”,则终生不变。特点是胸骨前凸、两侧胸壁低平。轻者外观不雅,重者使胸廓容积缩小,肺发育受限(8岁以前的小儿肺泡量可能增多),经常患 气管炎 或 肺炎 ,运动耐受力差,抵抗力低下。

鸡胸的病因

鸡胸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少数小儿的鸡胸是先天性的,而后天性鸡胸是佝偻病造成的,具体原因如下:

1、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鸡胸与漏斗胸畸形一样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胸壁畸形者鸡胸发生率明显增高,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柱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造成胸廓畸形;

2、后天因素:

营养不良:出生后婴幼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患有某些营养不良性疾病,如小儿佝偻病,久之可影响胸骨等发育,以致胸廓畸形;

继发于胸腔内的疾病: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扩大的心脏压迫胸壁,造成鸡胸畸形,慢性脓胸所致的扁平胸畸形,长期慢性呼吸道感染可引起呼吸功能减弱,为满足呼吸需要,膈肌运动加强,牵拉郝氏沟内陷,逐渐形成鸡胸畸形,也有继发于心脏或胸部手术者。

有些小孩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呼吸道不通畅,结果吸气不充分,导致儿童的胸廓不能随呼吸充分扩展。天长日久,就会影响胸部肋骨的天然生长,发展为鸡胸。


鸡胸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1,大多数鸡胸患儿出生后及婴幼儿期因腹大且较胖,不易被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在学龄前期腹部肌肉加强,腹大稍消失而被发现,多数患儿在幼儿期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体质较同龄儿差,部分患者出现气促、乏力,甚至影响心肺功能;到了老年以后,更容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

2、胸骨前凸:尤其是胸骨和肋骨交界处的软骨突出更为明显;

3、肋缘外翻:患儿多数会同时伴有肋骨肋缘外翻,部分由缺钙引起,也可由肋软骨发育问题造成。

幼儿出现鸡胸怎么办

1,如果宝宝已经出现鸡胸,可能是宝宝生长比较快,或者摄入钙不够,或钙转化不足,这时要额外补钙。如果宝宝除了鸡胸,还伴有其他一些较明显的缺钙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一些特殊补钙方式,改善病情。

2,发现儿童有类似鸡胸的改变,应注意他们是否有慢性扁桃体炎。如有,则必须尽早治疗。因为此病不仅会使儿童产生鸡胸,还会引起心脏或关节的疾患。

3,佝偻病的儿童,也有鸡胸的表现,要加强营养,服用维生素D或鱼肝油,鼓励儿童多在阳光下活动,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参加体育锻炼,对预防和矫正“鸡胸”有一定价值。

4,冬天,长跑使人胸部活动加剧,呼吸加深,肺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夏天,游泳可使人肺活量增加,加强了胸廓运动。简便易行的俯卧撑,是儿童喜爱的运动。每天起床后,做上几次,可锻炼胸部肌肉,使胸扩张,对预防鸡胸有益。

5,有些无法通过补充营养和锻炼当时恢复的患儿,又严重影响外观和呼吸功能,则可以找胸外科医生进行手术矫正!现在对鸡胸的治疗已经有微创技术了!手术简单,效果优良!


鸡胸怎么检查呢

一、体格检查法,通过视诊观察胸廓的外表,判断有没有鸡胸,如果通过视诊可以观察到胸骨下段及其相邻的肋软骨,向胸廓前方凸起,使胸廓的外形像鸡脯一样,因此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看到凸起性的胸壁畸形。

二、胸部CT来检查,可以看到胸廓的横断面呈向前凸起的畸形,而且还可以看到心肺是否受压,通过胸部CT可以判断鸡胸是轻度畸形、中度畸形还是重度畸形,通过CT的检查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鸡胸。

归纳总结:

鸡胸有先天性与后天性

预防鸡胸需要营养跟上与多户外活动

扁桃体可以引起鸡胸,早发现早治疗

无法通过通过锻炼与营业治疗好鸡胸,可以通过做微创手术。

祝平安健康(图片来源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冬季养鸡,这两种鸡病需谨慎预防!

冬季养殖户养鸡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必须要多加注意,那么冬季养鸡容易产生哪些鸡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一、软骨病

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冬季,若体内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的代谢遭到破坏,便会引起骨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一种营养性疾病,成年鸡通常称作软骨病,雏鸡通常叫做佝偻病。

(一)发病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重者嘴软如橡皮,啄食困难,两肢疼痛不能站立,多数伏卧。雏鸡两胫弯曲呈弧形或 X 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蛋鸡产蛋率下降。

(二)预防措施

1.要给鸡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 D,喂给全价配合饲料。

2.每天给予 16 个小时的光照。同时补喂沙粒,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3.适量补喂一些青绿饲料。

(三)治疗 ***

1.发现病鸡,应及时增加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钙、磷在日粮中的含量:雏鸡0.9%,生长期的鸡 1.1%,蛋鸡 3.1%~3.5%,肉用鸡 0.9%左右。

钙、磷的比例:雏鸡2,1:1,生长期的鸡2.3:1,产蛋期的鸡 1.7:1。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 或鱼肝油,以促进鸡对钙、磷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维生素 D2000 国际单位,鱼肝油每只鸡每天用 1~2毫升。

2.在日粮中添加骨粉等物质。骨粉可占日粮的 1%~2%。

二、低温病

“低温病”是秋冬低温季节较易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东北地区气温较低,而蛋鸡在产蛋期对钙、磷的需求较大,鸡只若采食量跟不上,加上鸡只的钙、磷等代谢障碍,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进而形成营养性疾病。该病危害较大,直接影响到蛋鸡的产蛋量,鸡蛋变小,蛋壳质量变差, 严重影响养鸡养殖的收益。因此,在低温季节里,特别是东北地区,应搞好“低温病”的预防和治疗。

鸡胸脯病是佝偻病吗,佝偻病鸡胸脯图片-第1张图片-

(一)发病症状

病鸡发育不良,食欲减退,骨骼变软变曲,软肋骨和硬肋骨的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扁、向两侧突出。发病严重的嘴软如软骨,可弯曲但啄食困难,成鸡多数伏卧,站立困难。

(二)预防措施

1、日粮配制要合理,按营养标准,给鸡只以充足的钙、磷、维生素D,如有条件,使用全价的配合饲料,以保证鸡只对钙、磷所需。

2、鸡场要给予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以日照16 h为宜,日照不足的可用灯光替代,同时在饲料中补喂沙砾,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进入初冬,养鸡户如发现鸡冠苍白、鸡体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等现象,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驱虫期间,要及时清除鸡粪,并进行堆积发酵,以彻底杀死其中的蛔虫虫卵,同时要对鸡舍、用具、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关注微信公众号:(蛋鸡肉鸡报价 / dfjgen),行情分析、业界新闻政策、养殖经验,牛犬狐家禽等养殖技术,等你来看!

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是由钙、磷代谢紊乱,钙、磷在体内比例失调而发生的,所以单从钙、磷代谢来看,对于佝偻病患者,服用钙片防治佝偻病应该有效。因此,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补钙,就不会得佝偻病,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其原因是影响钙、磷吸收、利用的因素有很多。

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的吸收利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能增加血中钙、磷的浓度,使血中过剩的钙、磷向骨骼沉积,从而有促进成骨的作用。甲状旁腺对血钙也起着调节作用。

宝宝佝偻病早期表现以精神改变为主,如烦躁哭闹、睡眠不安、夜啼、委靡,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以及稍一活动就出大汗,由于酸性汗液 *** 皮肤,造成宝宝头部来回摆动,摩擦头后部,日久后在头后部形成一圈脱发,医学上叫“枕秃”。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骨骼的改变,如3~6个月的宝宝可出现“颅骨软化”,用手轻按他的头骨,可有乒乓球样感觉;8~9个月的宝宝会出现方形头,囟门闭合晚,出牙亦较迟,严重时,胸骨向前突起或内陷而形成“鸡胸”或“漏斗胸”,走路后容易形成“X”或“O”形腿等。

预防佝偻病有以下措施:

⊙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

⊙多晒太阳,平时每天户外活动在1小时以上。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制剂。

摘自《0-1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冬季养鸡不能忽视的两种病

之一 软骨病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冬季,若体内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的代谢遭到破坏,便会引起骨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一种营养性疾病,成年鸡通常称作软骨病,雏鸡通常叫做佝偻病。

(一) 发病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重者嘴软如橡皮,啄食困难,两肢疼痛不能站立,多数伏卧。雏鸡两胫弯曲呈弧形或 X 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蛋鸡产蛋率下降。

(二) 预防措施1.要给鸡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 D,更好喂给全价配合饲料。2.每天给予 16 个小时的光照。同时补喂沙粒,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3.适量补喂一些青绿饲料。

(三) 治疗 *** 1.发现病鸡,应及时增加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钙、磷在日粮中的含量:雏鸡0.9%,生长期的鸡 1.1%,蛋鸡 3.1%~3.5%,肉用鸡 0.9%左右。钙、磷的比例:雏鸡2,1:1,生长期的鸡2.3:1,产蛋期的鸡 1.7:1。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 或鱼肝油,以促进鸡对钙、磷的吸收。一般情况下,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维生素 D2000 国际单位,鱼肝油每只鸡每天用 1~2毫升。2.在日粮中添加骨粉等物质。骨粉可占日粮的 1%~2%。

第二 低温病“低温病”是秋冬低温季节较易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东北地区气温较低,而蛋鸡在产蛋期对钙、磷的需求较大,鸡只若采食量跟不上,加上鸡只的钙、磷等代谢障碍,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进而形成营养性疾病。该病危害较大,直接影响到蛋鸡的产蛋量,鸡蛋变小,蛋壳质量变差,严重影响养鸡养殖的收益。因此,在低温季节里,特别是东北地区,应搞好“低温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 发病症状病鸡发育不良,食欲减退,骨骼变软变曲,软肋骨和硬肋骨的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扁、向两侧突出。发病严重的嘴软如软骨,可弯曲但啄食困难,成鸡多数伏卧,站立困难。

(二) 预防措施1、日粮配制要合理,按营养标准,给鸡只以充足的钙、磷、维生素D,如有条件,更好使用全价的配合饲料,以保证鸡只对钙、磷所需。2、鸡场要给予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以日照16 h为宜,日照不足的可用灯光替代,同时在饲料中补喂沙砾,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鸡软骨症的防治措施和导致鸡蛋蛋黄颜色浅的原因

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秋末和冬春低温季节,若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的代谢遭到破坏,便会引起骨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一种营养性疾病,成年鸡通常称做软骨病,雏鸡通常叫做佝偻病。

患病鸡主要症状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严重者嘴软如橡皮,可以弯曲,啄食困难。成鸡两脚疼痛不能站立,多数伏卧,雏鸡两胫弯曲呈弧形或X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继而产软皮蛋,蛋清稀薄,层次界限不清。


如何防治鸡软骨病,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为预防软骨病,饲料中硬加入VD、钙和磷,并要有合理的钙、磷比例,改善环境条件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2.1-15日龄雏鸡补给3-5次鱼肝油,没5-8只雏鸡补给2万国际单位。

3.钙、磷补给适量,钙和可利用磷比例为:雏鸡料2.2:1;育成鸡料2.5:1;产蛋鸡料0.9:1.

4.要注意饲料中的钙、磷的质量,如产蛋鸡料中的钙,贝壳粒应占总钙量的1/3,其余为粉末钙质。

5.在鸡的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的含量不应低于3.5-3.7%,磷的含量不应低于0.8-0.9%。鸡舍温度保持在18-23℃,每只鸡应占的笼养面积不能低于标准;对病情严重的鸡可以从笼中取出,地面散养,并喂以调整好的饲料,待健康状态基本恢复后再放回笼中饲养。

蛋黄颜色浅:

蛋黄颜色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饲料中片面增加钙的含量。因为日粮中钙的含量能影响色素沉积,导致颜色较浅。2.过量摄入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降低血清中的色素,影响蛋黄增色。3.鸡患球虫病、沙门氏菌病、新城疫、肠道寄生虫病等,都会使蛋黄颜色变浅。4.给鸡投喂驱虫类药物,也会影响蛋黄的增色。5.饲喂青饲料过多,精饲料过少,也会导致蛋黄颜色浅。


鸡也有关节炎?19种家禽骨骼肌肉疾病汇总!

骨骼变形和腿部问题,是造成家禽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除了特定的传染性疾病如Reo、MS等,很多腿部问题的明确原因很难确定。现今大多数家禽生产中的骨骼和腿部的实际问题,都和快速生长和高的生产效率相关。 今天,我们来看看19种家禽骨骼和腿部常见问题。

  1、腿骨弯曲畸形

  胫跗骨远端的外侧或者内侧扭曲,导致腿的远端的偏离并经常使跗跖骨近端弯曲。也可能发生胫骨髁变平,腓肠肌腱错位。扭曲严重时,鸡会用跗关节行走并造成局部擦伤,形成皮肤溃疡,有时还有继发感染。

  2、足垫接触性皮炎

  创伤、垫料状况不良、氨气浓度上升以及脚底结构丧失负重能力通常促使该疾病发生。严重的脚部病变可导致跛脚、不愿走动、体重下降,可能进一步导致胸骨滑膜囊炎(胸发热或起水疱),是屠宰时胴体降级的原因。

  3、软骨营养障碍

  火鸡软骨营养不良导致长骨缩短,跗关节肿大,以及继发性外翻或内翻畸形。

  软骨营养障碍是一种普遍的长骨生长(骺)板异常,导致生长障碍,而钙化和附着生长保持正常。过去,这种病通常描述为骨短粗病。

  4、深部胸肌病

  有力的翅膀拍打会增加这块肌肉的筋膜下压力,导致其缺血性坏死。病变是单边或者双边的,并且肉眼可见,外观随日龄变化而不同。

  5、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FHN)是一个界定不明的术语且经常不恰当地用于描述肉用禽的多种病变。

  6、骨质疏松症

  患此病长骨脆弱且生长板异常,因此在剖检时股骨更易发生骨折。股骨头没有出现坏死,否则任何导致骨骼脆弱的疾病都有可能在剖检时导致股骨颈碎裂,例如:软骨病,或所谓的吸收不良消化不良综合征等。

  7、股骨头医源性损伤

  成长过程中股骨头是软骨,常规剖检时股骨近端骨骺与股骨分离的髋关节脱落是很常见的。圆韧带和关节囊经常拉扯关节软骨,并且偶尔股骨骨骺从股骨颈脱离,留在髋臼内。

  8、骨髓炎

  股骨近端的生长板患细菌性骨髓炎导致易碎,且常规剖检时关节脱臼可能会致股骨颈破裂。在骺软骨板和干骺部可见骨髓炎病灶。从病变部位最常分离到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不常分离到的病菌有沙门氏菌、耶尔森氏鼠疫杆菌、链球菌、巴斯德菌以及亚利桑那菌。

  9、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指的是骨骼体积变小,但密度没有损失,笼养蛋鸡最易发病,且在产蛋周期的后期最常见。

  10、关节炎/滑膜炎

  是指任何关节的关节面炎症,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跗关节(飞节)。这种情况最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大肠杆菌或假单胞菌。支原体和呼肠孤病毒也有潜在的作用。

  11、佝偻病

  英文名:Rickets

  12、肌腱滑脱

  锰缺乏症是描述腓肠肌肌腱半脱位或滑脱的术语,这种病继发于生长板损伤(软骨营养障碍)而导致的长骨变短或跗关节骨节肿大。营养缺乏影响生长板发育,典型的例子是锰缺乏,不太常见的也会涉及胆碱、生物素、叶酸、烟酸或维生素B3缺乏。

  13、摇摆腿

  严重跛行。病因不明,缺乏具体的病变。发病禽鸟多数时间呈坐姿,受到 *** 时行走困难,出现“摇摆腿”。目前认为跛行是软组织(肌肉或肌腱)疼痛诱发的。

  14、脊椎前移

  脊椎前移影响肉鸡,其特征为后肢麻痹和瘫痪,这是由于第四胸椎变形移位导致脊髓压迫造成的。目前认为这是一种受身体结构和生长率影响的发育性问题。

  15、八字腿

  本病出现在年轻禽鸟,从孵化到2周龄。腿向外侧偏离,通常发生在膝部,但偶尔在臀部。八字腿可能是单侧或双侧的。

  16、肌腱撕脱和断裂

  对生长期的肌肉发达的肉用禽鸟的跗骨间关节施加正常或过度的物理压力,常会导致腓肠肌或腓骨肌肌腱断裂。在患病部位可见肿胀和由红到绿的变色。有人提出病毒诱导的腱鞘炎可能使禽鸟易患腓肠肌撕裂,但本病从未观察到任何曾患腱鞘炎的证据。

  17、胫骨扭转

  本病主要影响年轻肉鸡。胫骨远端在其长轴方向向外侧旋转,导致小腿向外侧偏离。旋转通常是单侧的并可以接近90°。发病率低(肉鸡中少于1%,但在火鸡偶尔高达5%),病因不明。胫骨扭转必须与肌腱滑脱区分开,因为在胫骨扭转中,腱保持在原位。

  18、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胫骨软骨发育不全的特征为在胫骨近端的矢状截面处观察到生长板下方的异常软骨团块。通过现代化的家禽育种,该问题已经大大减少。软骨发育不良是快速生长的肉禽(肉鸡和火鸡)非常常见的生长板软骨异常,其特征是软骨中持久性存在无血管的前生长软骨细胞清除失败。

  19、脚趾扭曲

  趾扭曲在体重重的品种中较常见。多个或单个趾向外侧或者内侧弯曲。没有发现经济上的影响,但脚趾的异常承重可能导致溃疡,进而发展成趾皮炎。这不同于由于瘫痪和继发于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脚趾的向下卷曲。

3岁宝宝患上“鸡胸”, 就因妈妈平时没给他吃这东西!

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假如孩子生病就会影响一家人的正常的幸福生活。邻居家有个3岁半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妈妈在给他换衣服的时分,发现孩子的身体仿佛和正常的孩子有些不同,胸口比别的孩子看起来突出很多,由于工作忙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去医院打疫苗和大夫说起,医生的话才让她认识到问题比拟严重,得抓紧弥补。大夫听完状况,看看孩子,说这位小宝宝患上“鸡胸”了。又问了问如今给没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医生有些生气的痛斥其母:孩子这病都怪你懒,以后要每天坚持给孩子吃维生素D,并且要经常晒太阳,不然孩子的病就会很凶猛。

鸡胸从字面意义就能够看出应该是和鸡的胸很像,向前突出。人得了鸡胸对身体危害很大,影响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严重可能招致佝偻病。这种病是由于婴幼儿时期缺乏维生素D缺乏招致,普通在孩子5岁左右开端呈现,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越来越严重,严重时会影响心脏和肺子的功用,还会惹起很多其他的疾病,所以不能无视。假如孩子真的得了鸡胸对孩子的心理安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鸡胸是能很好预防的,平常假如能留意下面这些方面,孩子得鸡胸的几率很小,以至为零。

1:应尽量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主要是多晒太阳,不要怕孩子被晒黑,鸡胸的构成主要是由于缺钙。钙的和成离不开阳光,所以经常带孩子停止户外活动,不只对钙的合成很有协助改善鸡胸,而且还能加强孩子膂力和抵御力。

2:应及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

3:吃的东西里尽量多加一些钙质高的食物,比方多喝点奶奶酪等,同时要留意孩子饮食平衡,不要挑食。多给孩子喝点棒骨汤也是很好的哦。

4:有条件吃母乳,一定不要用奶粉替代,母乳中的钙十分合适孩子的身体吸收,能显著进步身体的免疫力,比吃什么营养药都有协助。

冬季养鸡不能忽视的两种疾病

之一

软骨病

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冬季,若体内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的代谢遭到破坏,便会引起骨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一种营养性疾病,成年鸡通常称作软骨病,雏鸡通常叫做佝偻病。

(一)发病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重者嘴软如橡皮,啄食困难,两肢疼痛不能站立,多数伏卧。雏鸡两胫弯曲呈弧形或 X 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蛋鸡产蛋率下降。

(二)预防措施

1.要给鸡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 D,更好喂给全价配合饲料。2.每天给予 16 个小时的光照。同时补喂沙粒,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3.适量补喂一些青绿饲料。

(三)治疗 ***

1.发现病鸡,应及时增加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钙、磷在日粮中的含量:雏鸡0.9%,生长期的鸡 1.1%,蛋鸡3.1%~3.5%,肉用鸡 0.9%左右。钙、磷的比例:雏鸡2,1:1,生长期的鸡2.3:1,产蛋期的鸡 1.7:1。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 或鱼肝油,以促进鸡对钙、磷的吸收。一般情况下,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维生素 D2000 国际单位,鱼肝油每只鸡每天用 1~2毫升。

2.在日粮中添加骨粉等物质。骨粉可占日粮的 1%~2%。

第二

低温病

“低温病”是秋冬低温季节较易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东北地区气温较低,而蛋鸡在产蛋期对钙、磷的需求较大,鸡只若采食量跟不上,加上鸡只的钙、磷等代谢障碍,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进而形成营养性疾病。该病危害较大,直接影响到蛋鸡的产蛋量,鸡蛋变小,蛋壳质量变差,严重影响养鸡养殖的收益。因此,在低温季节里,特别是东北地区,应搞好“低温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发病症状

病鸡发育不良,食欲减退,骨骼变软变曲,软肋骨和硬肋骨的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扁、向两侧突出。发病严重的嘴软如软骨,可弯曲但啄食困难,成鸡多数伏卧,站立困难。

(二)预防措施

1、日粮配制要合理,按营养标准,给鸡只以充足的钙、磷、维生素D,如有条件,更好使用全价的配合饲料,以保证鸡只对钙、磷所需。

2、鸡场要给予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以日照16 h为宜,日照不足的可用灯光替代,同时在饲料中补喂沙砾,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谢谢!

西班牙原装进口---拉蒙斯氨基维他

1、西班牙拉蒙斯大药厂,由Daniel Monja Granell博士创立于1966年(已有50年),是欧盟GMP生产企业,生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出口全球20余个国家,年产量超过百万件。

2、 拉蒙斯氨基维他经中国农业部批准进口,产品符合欧盟及中国双重质量标准,进口登记许可证号(2014)外饲准字185号

3、 拉蒙斯氨基维他含多种维生素和所有必需及非必需氨基酸,适合各年龄段所有动物,是动物营养的完全补充剂。维生素含量极高,如VA含量超过2500万国际单位,V D500万为目前已知同类产品中更高。

4、产品每升含122.7g、18种植物性水解氨基酸,为左旋结构,含量高、活性高、易消化、生物利用率高,更有利于吸收。

5、产品经特殊工艺处理配合独特赋形剂。水溶性好:即使产品含高浓度脂溶性维生素,也不存在水线堵塞顾虑。稳定性好,产品保证超过2年保质期一个月后,含量仍不低于产品成分保证值。

6、产品含精选可被快速吸收的糖类,可迅速补充能量,尤其适用于患病动物的快速康复,以及炎热环境中的动物。

7、含有肌醇,促进肝代谢,提供生产性能。

8、兑水量16000斤,每斤水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

本品适应症状:

1、维持和保证畜禽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体水平和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

2、本品能迅速补充体内营养物质,调节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维生素及氨基酸缺乏症,预防和缓解因疫苗接种、转群、天气变化、断喙所造成的各种应激。

3、提高雏鸡、雏鸭的成活率,促进增重,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防治换羽造成的产蛋率下降,啄肛啄羽。种禽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预防软皮蛋,沙皮蛋,畸形蛋,降低破蛋率。

4、适应于鸡,鸭等畜禽的育雏营养,断喙、做疫苗前后的防应激,换羽期的维生素缺乏症、生长期的催肥促长、产蛋期的营养补给、疾病恢复期的辅助治疗!

医生提醒:身体出现这些表现,可能是患上佝偻病的征兆!及时检查

张女士的宝宝刚满5个月,肥肥胖胖的非常惹人喜爱,但是最近张女士感觉宝宝有些不对劲夜里总是哭闹,往日里她稍微哄哄宝宝就能睡着,但是现在不管张女士怎么哄,宝宝在夜里还是会哭闹,而且总是睡不着

起初张女士只是心有疑问,于是她和同是宝妈的朋友交流,朋友说孩子哭闹很正常,张女士悬着的心这才放下。然而就在这1个月里,宝宝除了哭闹外,还总是爱出汗,张女士这才警觉起来,连忙带着宝宝来医院。

我刚见到张女士时她显得非常害怕,一直在问我宝宝什么情况,见状我赶紧安抚她的情绪,在了解情况后,建议她带宝宝做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

没过多久张女士就带着检查结果找到我,其中关于维生素D的检查结果显示,宝宝的25-维生素D3只有16 ng/ml,我根据宝宝的各项检查结果,并结合宝宝的症状,初步诊断宝宝是佝偻症早期

我话音刚落,张女士的情绪就开始崩溃,急切的问我治疗方案,我告诉她:“不要过分担心,先安心给孩子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治疗期。”听完后张女士的情绪逐渐平复,接着她又问为什么宝宝会得佝偻症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原因。

一.为什么会得佝偻病?医生:和维生素D有关

大家可能不知道,佝偻病主要指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果宝宝的身体缺乏维生素D时,会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佝偻病。

值得注意的是,佝偻病发病较为缓慢,而且它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根据年龄、症状、X线等可以把佝偻病分为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其中活动期指的是从宝宝出生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往往会出现焦躁不安、多汗、枕秃等症状。而恢复期则是指经过科学补充维生素D后,宝宝的异常症状逐渐减轻。最后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之后儿童,经过治疗症状会消失,因此当宝宝出现症状时不要过分担心,及时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由此可见,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所致,可是宝宝还这么小,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呢?关于这个疑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维生素D缺乏和宝妈孕期的户外活动有关,大家可能不知道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经紫外线的合成,如果宝妈在孕期的户外活动量少,可能会使阳光照射不足,导致宝妈和宝宝无法通过阳光照射来补充维生素D。

其次,宝宝的生长发育较快骨骼生长迅速,这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在这期间没有及时补充或补充维生素D量较少,都可能会引起佝偻病。

最后,我们都知道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D,例如牛奶、豆腐等,但是天然食物中富含的维生素D较少,如果只坚持母乳喂养,或是牛乳中钙磷含量不足、比例不适宜,也会增加患佝偻病的风险。

除此之外像婴儿肝炎综合症、慢性腹泻等这些肠胃道或肝胆肾类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也就会更容易患佝偻病。

大家千万不要不以为然,因为佝偻病不仅会影响宝宝骨骼的生长,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水平、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变化,当出现症状时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二.佝偻病都有哪些症状?

一般情况下,宝宝患上佝偻病可能会出现哭闹、烦躁、多汗、肋骨外翻等症状,大致上可以分为神经精神症症状、多汗、骨骼改变这3种,接下来就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1.神经精神症状

大家知道什么是神经精神症状吗?其实像张女士宝宝所出现的哭闹表现就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烦躁、易激惹、夜惊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出现在3个月以内宝宝身上。这是因为维生素D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缺乏则会使宝宝的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变得易激怒、爱哭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症状出现的最早,而且症状出现时往往也是更佳治疗时期。如果症状单一,而且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钙剂治疗,钙剂会更先钙剂会更先改善宝宝的睡眠、哭闹症状,可以防止佝偻病的发展。

2.多汗

大家可能不知道,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宝宝,汗腺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出汗量较少,而稍微大一点的宝宝因其新陈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量会比成人大,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可是你知道吗,出汗也有不同的种类,如果宝宝出现精神性出汗一定要格外注意

精神性出汗往往是由于受到 *** 或情绪激动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因此所支配的汗腺分泌也会增多,宝宝如果缺乏维生素D,身体的钙离子减少,就会增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多汗的症状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知道,佝偻病所引起的多汗症状往往会出现在脚底、腋窝等汗腺发达的部位,如果宝宝吃了辣椒、蒜等 *** 性较强的食物,或哭闹时所出的汗都属于精神性多汗。

3.骨骼改变

与神经精神症状、多汗这两种症状不同的是,骨骼改变是佝偻病的后期症状,如果缺乏维生素 D,会使体内钙与磷的代谢发生紊乱,对骨骼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出现全身性症状;例如6个月以内的宝宝会以颅骨的改变为主,主要肠炎为颅骨软化,如果轻轻按宝宝的头部,会出现“乒乓球”样感觉,而1岁左右的宝宝胸骨和邻近的软骨会向前突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鸡胸”

有的宝宝可能会向内凹陷,造成“漏斗胸”“肋骨外翻”等,除此之外,宝宝的下肢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能会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从而形成“X”形腿和“O”形腿

但是要注意,此时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不能再纠正已经形成的骨骼改变,只能在防止佝偻病继续发展、消除其他症状方面下功夫,因此为了避免宝宝遭罪,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大家知道宝宝该怎么正确补充维生素D吗

三.我们该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实际上,维生素D的作用非常多,它不仅可以促进骨骼生长,预防佝偻病,还能预防蛀牙,调节细胞生长,从而增强免疫力,但是只有通过科学、正确 *** 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增加室外活动

可能有人不知道,阳光照射可以为人体提供90%以上的维生素D,同时阳光照射也是防治维生素D缺乏相对简单、有效的做法,因此宝妈要经常带着宝宝去户外活动,主动接受阳光照射,建议逐渐增加室外活动时间,达到每天1~2小时

但是要注意做好防晒,防止皮肤灼伤,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避免直接在阳光下照射,大家都知道紫外线不可以穿透玻璃,因此宝妈可以通过开窗的方式给宝宝晒太阳。

饮食要均衡营养

刚出生的宝宝应该用母乳喂养,婴幼儿时期也可以适量添加辅食,要注意多种类、营养均衡,可以多吃维生素D高的食物,例如蛋黄、鱼、乳类等。

不仅是宝宝,宝妈也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因为胎儿不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储备,也是新生儿缺乏维生素D的重要原因,因此孕妇也应该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例如可以多晒太阳、吃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但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毕竟有限,在妊娠期的最后3个月,孕妇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口服维生素D和钙制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宝妈和宝宝都应该做好维生素D补充工作,但是要切记,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给出最适合宝宝的治疗方案,避免耽误后期治疗和康复。#健康真知笔记#

参考文献:

<1>张晓明. 婴幼儿多汗≠佝偻病.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5.

<2>林怀英. 根据症状治疗佝偻病患儿的体会.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 17(9):2.

标签: 佝偻病 胸脯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