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小平钱钱文多称“元宝”或“通宝”,“重宝”往往为折二或折二钱以上的钱文,而在北宋仁宗时期(1022年-1063年),有至和重宝和嘉祐重宝两种年号小平钱,十分稀见。
至和重宝小平 直径23.9毫米 已发现几枚
嘉祐重宝小平 直径23.9毫米 厚1.8毫米 嘉德2010年336000元成交,目前仍是孤品
北宋仁宗即位时,初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太后听政十一年后病卒,仁宗始亲政,爆发宋夏战争,与西夏的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皆失利,西夏大将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皆以勇猛著称,屡败宋师。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宋军损兵折将,处在西夏的严重威胁之中。
北宋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在位),相继使用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九个年号。
宋朝赖有韩琦、范仲淹、狄青等悉力防范,才使西夏兵不至于深入内地。宋仁宗不想与西夏决战,密令龙图阁直学士庞籍知延州与西夏谈和。夏景宗手下有两员大将,就是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骁勇善战,屡败宋师。宋鄜州判官锺世衡想出了一条反间计,他派僧人王嵩送一封信给旺荣,说旺荣既想投降,就及早行动。王嵩故意把信暴露给夏景宗,结果旺荣被杀。锺世衡又特意写了一篇祭文,说旺荣和遇乞本来准备同时来降,痛惜不能成功。他把祭文故意丢到边境,让西夏人拾到,夏景宗把遇乞也杀了。自此,西夏的国势削弱,愿意和宋朝讲和。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辽兴宗时以萧惠陈兵宋境。接着,宋朝又与辽国议和,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换取和平。
由此,自仁宗起,宋朝的岁币压力骤然增加,连年征战府库空虚,于是北宋朝廷于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始铸行不足值大钱“庆历重宝”(铜钱与铁钱并铸),初铸时朝廷规定重宝大钱以一当十,以期通过虚值大钱的铸行掠夺民间财富,来支撑北宋朝廷的巨额军资和沉重的岁币压力。
庆历重宝旋读 直径30.5毫米
后因民间流通过程中,虚值的大钱流通受阻,因此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大钱折十为折三,并于其后的至和年间持续铸造“至和重宝”大钱(铜钱与铁钱并铸)。
至和重宝折二 直径29.5毫米
至和重宝折三铁母 直径34.5毫米
由于民间流通重宝大钱过程中的进一步压力,朝廷于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改大钱折三为折二。至和重宝小平钱与嘉祐重宝小平钱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铸造出来的。
至和重宝与嘉祐重宝小平钱的发现可以让我们引发这样的思考,从实物上的证据看,北宋政权曾在“改大钱由折十为折三”后,尝试铸行小平重宝铜钱以作大钱之用,试图进一步保持通过货币兑换掠夺民间财富,但终因种种原因使小平重宝大钱胎死腹中,仅存零星罕见试铸样币。
至和重宝与嘉祐重宝小平钱的出现,突破了泉界此前对北宋小平铜钱无“重宝”命名的传统观点,极具历史研究价值,是填补北宋铸币史空白的有力物证。
——天眷堂
日元大幅贬值!什么原因?见底了吗?是福是祸?北京时间4月21日上午10时左右,日元对美元汇率在1美元兑换128日元左右徘徊;超过了20年来日元的更低值——2002年5月日元跌至1美元兑126日元。
事实上,3月,日元对美元汇率跌幅高达6.9%,拖累今年一季度日元汇率,以5.7%的跌幅,成为G10货币中对美元表现最差的货币;在全球货币中也是跌幅第二大的货币,仅次于俄罗斯卢布。
日元大跌对日本经济以及全球市场的影响难容忽视。日元贬值以往都是拉升日本出口的“助力器”,但如今在俄乌冲突悬而未决之下,日元贬值带来了日本贸易逆差扩大以及诸多生产成本上升的弊端。另外,通常来说,日元和美元、瑞士法郎等并称为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避险货币。但日元近来的大跌使得日元的避险“光环”有所黯淡。不少外汇市场投资者纷纷质疑,日元传统的避险地位是不是正在丧失。
日元缘何最近大幅贬值?当前是否已经见底?日元贬值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是福是祸?
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今年3月以来日元贬值速度骤然加快。日元贬值诚然和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价格上涨有关,但美国、日本之间货币政策取向相反对此也有推波助澜作用。近期,日元加速下跌的“导火索”是美联储发出加速加息信号,考虑到美国、日本两国央行利率政策持续背离,因此日元未来仍有下行空间。目前,各界对于日元贬值是福是祸存在争议。如果日元汇率加速下跌,会造成日本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并对经济景气和消费市场带来消极影响,这对于日本经济来说远非“福音”。
“去年年初以来,日元汇率就步入了贬值通道,美元对日元汇率由2021年初的103提高到了2021年底的115左右。”陈兴表示,今年3月以来,日元贬值速度骤然加快,今年3月初相比去年底,日元对美元事实上还略有升值,然而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就超过了8%。
陈兴分析认为,疫情发生以来,贸易形势特别是出口强弱在各国汇率水平决定上更为关键。例如,日元快速贬值之前,日本出口就先出现了显著下滑,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增速仅有4%左右,而去年全年高达18.5%。在日元对美元贬值的同时,不少资源国货币对美元表现出很强的升值,其背后或在于出口的支撑,像巴西雷亚尔在3月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9%,而前两个月巴西出口增速高达36%;接近20%出口增速的澳大利亚,其货币澳元在3月对美元升值幅度也超过了3%。
除了出口强弱的影响之外,陈兴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双双大幅上涨以及日本央行坚持货币宽松政策,也使得今年以来日元一直处于贬值通道。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上宣布加息并暗示5月很可能缩表:多数与会官员认为,每月最多缩减950亿美元资产可能是合适的,且可能需要1次或多次加息50个基点,特别是在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总体而言,此次纪要比预期的更加“鹰”派。
但与此同时,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使得美国、日本两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加速背离。具体而言,3月28日,日本央行宣布将以固定利率无 *** 购买10年期日本国债,以遏制收益率上升。这是日本央行2022年第二次入市干预以捍卫其收益率上限,推动市场上抛售日元的操作明显增多。4月13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再度表示,由于疫情影响、俄乌冲突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有必要维持日本央行的大规模 *** 措施,以支持尚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发生前水平的日本经济。黑田东彦的表态让市场再次确认未来两国货币政策的差异,抛售日元的速度加快。
对于日元本轮贬值何时见底,大部分市场人士表示,当下日元尚未见到止跌迹象。如果美联储未来激进加息,且日本央行坚持货币宽松的话,日元在未来几个月还可能会继续下跌,甚至有可能会跌破1美元对130日元甚至135日元的关键点位。随后,日元汇率有可能会企稳回升。
长期以来,日元贬值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经济的“福音”,但目前这种观点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一方面,虽然日元贬值有助于日本加大出口——可以提高日本企业的出口业绩,加大了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等的出口竞争力;但另一方面,日元贬值却加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日本进口压力——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8%,粮食自给率仅有37%;同时,进口原材料和成本的上扬,也使得不少日本企业苦不堪言。油价高企叠加日元贬值,将促使大量资金流出日本。
有迹象显示,在日元加剧贬值之下,日本贸易数据已经亮起“红灯”。
4月2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能源价格高企及日元明显贬值等因素导致进口额大增,日本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货物贸易逆差达5.37万亿日元。数据显示,2021财年日本进出口额均创新高。由于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产品进口价格显著上涨以及日元汇率走软,进口额较上财年增长33.3%至91.25万亿日元;受钢铁、汽车、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领域出口强劲拉动,出口额较上财年增长23.6%至85.88万亿日元。另据当天同时发布的月度报告,日本今年3月货物贸易逆差为4124亿日元,连续第8个月出现逆差。
不少日本企业对日元近期贬值都怨声载道。在最近调查中,超过四分之三的日本企业表示,日元汇率已跌至对其业务不利的程度;近半数企业预计获利将受到打击。调查数据显示,45%的公司表示他们很难应对日元对美元汇率超过120的情形,31%的公司称日元对美元汇率125对他们来说是极限。
对于日元当前的加速贬值,日本决策者看法谨慎。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表示,汇率的稳定非常重要,日本 *** 不希望汇率出现快速变动。如果日元汇率加速下跌,会造成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并对经济景气和消费市场带来消极影响。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也表示, *** 将会继续密切关注汇率市场动向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在此背景之下,日本央行面临两难处境:遏制日元贬值的更好办法无疑是发出货币紧缩信号,但从日本经济来看,当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因此,如若日本央行缩减宽松货币政策规模,日本经济或将会进一步下行。
用户红利逐渐消失的时代,二次元产品或许能用二创留住用户。 |
文/九莲宝灯
今年过年,我被二次元游戏的二创内容淹没了。
玩家二次创作内容(简称二创),并不是多新鲜的事,但往年几乎没有今年这么声势浩大。年前B站邀请一批二次元产品,组织了一波新春会活动,不过参演的并非游戏官方内容,而全是玩家的二创作品。
玩家自制的游戏二创动画,作者@青空-Aoisora等
举个例子,《原神》、《明日方舟》、《FGO》……只要热门一些的游戏,光是参与新春会的二创视频就有20款以上,合集长达两三个小时,堪比看完一部导剪版电影。其中《明日方舟》的二创视频总时长甚至接近4小时,不得不分成上下两部来播放。
这一波,玩家嗨爆了,评论区、弹幕里,大家震惊于作品的精致,高呼「快住手这根本不是二创!」,同时也向每个 *** 者表示感谢和祝贺,仿佛过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年。同时,B站和众多二次元游戏也赚足了流量,比如原神新春会单视频播放量就达到800万以上的播放量,加上各种单品分别的播放,总播放量超过4200万。而《明日方舟》也紧随其后拿下500万播放量,其他诸如《崩坏3》、《FGO》等产品,也有百万播放的量级。
二创,可以说是二次元领域的传统了。哪里有热门作品,二创作者和玩家就会聚集到一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进入游戏区,每天的榜单上都一定会有二创视频。离开游戏区,动画区和音乐区的排行榜上也一定有二创作品等着你。
游戏榜和动画榜,都会有玩家二创作品
而在B站之外,微博、pixiv等平台上的同人图、cosplay作品也在这段时间高强度更新。根据我的粗略观察,在过年假期里,光是《原神》,就在pixiv更新了多达70页(4200张以上)的同人图内容,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pixiv热门榜单上。
2月7日榜单部分截图
但和往年不同的是,除了数量暴增,玩家二创的质量也在飞速提升。除了混剪和同人图之外,玩家们也纷纷开始尝试 *** 成本更高的同人动画,就连Cosplay视频,也做成了情景剧的模式,加入了更多内容。
阴阳师的Cosplay情景剧
(作者@小团子酱Dango 等)
甚至有一些以往十分罕见的作者开始尝试二创。比如此前一度引发话题的《原神》官方视频「神女劈观」,其中包含的戏曲元素不仅受到了众多玩家的欢迎,更吸引了国内各剧种的专业人士下场翻唱其中的戏曲段落。
这让我不禁觉得:二创这件事,似乎正在形成一股新的潮流。
在以前,二次元圈子里的二创氛围和现在并不相同。
对于当时的圈子来说,他们眼中的二次元作品,往往是一种情感寄托。因此 *** “二创”,或者说“同人”,是一种抒发个人对角色爱意的方式。而且当时的二次元群体对角色的情感也相当专一,他们往往能喜爱一个角色长达数年甚至更久。
日本画师「宮瀬まひろ」画了12年的
东方角色「东风谷早苗」
出于这种相对个人的理由,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作品的传播度,或者绝对的品质好坏,而更讲究自身创作作品时所带有的爱意。即使有人希望个人作品能够被传播,也不是出于自身盈利等目的,而是单纯地想让自己喜爱的角色能够推广出去,或者只是和同好分享。
因此在那个阶段,二创作品几乎只会在小范围内传播,而且品质参差不齐,尤其在国内,受限于日漫市场早期规模,二创圈层更偏小和散。同时,这种相对认真的态度,也与商业产品的思路不尽相同。
质量参差,重在表达爱意的作品
但现在,围绕二创的方方面面都不一样了。
首先,二创作品的数量正变得越来越多,形成一种无法忽视的影响力。例如我在开头给出的那些数据,热门IP的同人内容,每天都在以千或万为单位生产。
其次,相较以往,二创作品也开始重视传播度,开始打磨自身的品质,也逐渐体现出「赶时髦、追热点」的特性。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要在产量巨大的环境中获得同好、甚至路人的关注,势必需要角度更刁钻、品质更高、更有爆点的作品。
如今那些优秀的二创作品,品质堪比官方,动辄就会获得百万甚至千万次的浏览。“现在压力来到了官方这边”、“快住手这根本不是二创!”是现在二创作品观众更流行的评价之一。
原神玩家自制的同人动画
(作者@rondeseo)
第三,现在二创作品的主题也更加“自由”,并不一定会通过相对严肃的创作表达对角色的爱意。例如一些搞笑整活类的短视频,它们最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更有利于传播。而这类二创盛行,也会驱动玩家从其他内容中去“找乐子”。
一些游戏中遇到的有趣现象,从角色的外表、台词、动作,到玩法、数值,任何可以被拿来调侃的内容,都有可能会被玩家转化成梗,在 *** 上快速传播。
最后,二创也不再是一个小圈子行为。除了热门产品粉丝众多导致创作者自然变多以外,游戏官方、B站等平台方的激励,也在渐渐将二创的作品聚拢起来,并将其影响力加以放大,就如同这次我们看到铺天盖地的新春会。
而上述这些变化,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这个变化的产生并非意外,而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首先现在的二创环境,要比以往宽松得多。
随着二次元产品商业化程度逐渐加深,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变化,二次元已经从以前的小圈子,变成了一笔巨大的生意。通过商业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潜在用户成为了二次元受众。而这些潜在用户基本都是年轻群体,他们天生就带着强烈的表达欲。
同时,由于技术和工具越来越便利,以及B站、pixiv等平台逐渐搭建起来,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人得以快速 *** 并分享自己的二创,二创作品也可以在圈子内快速流通,形成一种更高效的内容循环。
这样一来,绝对基数的增加,再加上门槛的降低 ,自然就会让二创作品的创作者数量、作品数水涨船高。因此二创作者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创作目的的分化,从单纯像原作表达喜爱,慢慢演化出更多的附加目的,比如圈内话语权、个人影响力、数据和热度,甚至是吸引商业合作等等。
范志毅名言最近翻红后,也有玩家开始 *** 相关二创
(作者@银娘の黎明)
不过相对来说,作品数量的水涨船高,也稀释了二创对于玩家的意义。
有别于以往二次元群体以“热爱”为主的态度,现在的二创对于玩家和创作者来说,越来越像是一种“消费品”。玩家对原作品的喜爱一如既往,但摆在眼前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以致于分配给特定作品的时间和精力不会那么集中。
例如越来越多的动画爱好者,他们常常会调侃自己“三个月换一次老婆”(每季动画播出时间三个月);在虚拟偶像圈,也有一个风潮叫做“DD”——也就是“誰でも大好き”(Daredemo Daisuki,无论是谁都最喜欢);至于二次元手游,角色养成收集这种玩法,本质上也是在鼓励玩家去喜欢更多角色。
但即便这样,要填补玩家对这些内容的强烈诉求,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代年轻群体的共性,决定了他们对新信息新内容有大量需求。但游戏、动画等产品受限于开发成本和 *** 体制,每次放出的内容必然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刻刻、完完全全满足玩家对于新内容的需求。
像《JOJO》这样受欢迎的动画,动辄便能达到数亿播放量。对于这类二次元文化产品来说,形成火热话题,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在这种趋势下,二创作品的影响力也会紧随原作,影响力快速上升。
因此,用户们就会选择通过二创来“填饱”自己不满足的那部分。而手游这种内容长期更新的产品形式,能够为二创作品不断提供新的素材,让二创的热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时间长了,用户们就会养成经常浏览二创作品的习惯。
玩家对内容的强烈诉求,还不光光是为了消磨时间。随着年轻一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满足,以及更多的可支配资金,使得他们越来越倾向于为了自身兴趣而消费。比如在绘画圈,很多年轻人并不满足于喜欢别人的作品,还希望拥有别人为自己设定的作品,因此衍生出了一个“设圈”,玩家会自己付费,请喜欢的画师为自己设计角色,称之为养设。
画师创作的个人设定,来自米画师@花间厘
面对如此庞大的诉求,早些年开始就有厂商下场,亲自掏腰包激励二创作者,来培养自己的内容生态。
例如《阴阳师》,他们在发现游戏同人氛围的活跃之后,专门在官网额外开辟了同人版块,他们还也有专门负责运营二创的微博账号@阴阳师手游同人帐,定期举办一些同人激励计划。
而《崩坏3》也一直在高频率地举行各种短期的创作激励计划,或者同人作品征集活动。
现在,这类做法几乎成为新游标配。
例如《原神》,他们会定时举办一些二创激励活动,像角色表情包绘制,角色二创视频等。《原神》去年还推出了专门的《原神同人周边大陆地区正式运行指引》,支持以基于同好交流而进行的同人软周边实体、同人文等二创作。
如今,很多游戏,尤其是二次元等重视内容的游戏,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未上线先运营”,一方面,是把内容提前释出,吸引玩家兴趣,另一方面,则是用内容巩固粉丝阵地,便于上线期借粉丝自来水发力,把影响力的雪球滚起来。
而二创,在游戏上线前、中、后期,都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也渐渐演变为玩家自发享受游戏内容和乐趣的关键载体之一。
当游戏大环境走向存量,二次元游戏竞争越发红海的节点,二创的重要性或许越来越不容忽视。
最简单的原因:这股汹涌而来的二创潮不仅具有出众的品质和传播能力,还会紧跟游戏运营节点——几乎就是一种免费的内容营销。
比如《原神》每次公布新角色,都会有大量的二创产生。像是新角色「八重神子」,还没上架就已经有大量二创作品突破百万播放,这种紧跟游戏节点的二创潮,无疑会给游戏每次发布新版本提供足量宣传。
在这里,《原神》或许有意运用了二创文化的特点:游戏会提前在故事内容中放出与新角色有关的信息,让玩家对这个角色的情感,提前在相关讨论和二创作品中发酵。
不同的二创作品会从各个角度表现出角色的魅力,玩家的期待情绪被放大,消费意愿被强化,这时候再让角色进入卡池,玩家的发酵已久的情感骤然释放,也就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但我认为更关键的,还是二创的数量本身。
厂商放出的任何一点新内容,都有可能在这里裂变成无穷无尽的作品,形成一个巨大的内容池。用户快速消耗完官方内容后,仍然可以通过浏览二创作品,来接收更多有关的新内容。
这样一来,用户始终有新东西可以看,就会保持对游戏的兴趣,不会轻易在内容迭代间隙流失。同时,用户们聚集在二创作品所创造的空间里,互相为对方提供认同和正向激励,用户也就自主性地提升了自己对产品的粘性。
我们还拿《原神》举例。游戏剧情「神女劈观」加入的戏曲相关内容,不仅吸引了玩家群体 *** 各种翻唱、演奏等二创作品,这股热度还引来更多专业戏曲工作者的注意,他们希望通过创作不同剧种的「神女劈观」演唱版本,向玩家宣传戏曲的魅力。
很快,各种相关新作品源源不断地产生。即使是和游戏内完全相同的画面,玩家也乐此不疲地在两个月里反复看上几十遍。这些二创作品,有效地延长了这段游戏内容的寿命。
如今,随着二次元游戏产品的充分竞争,用户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获得新增越来越困难。产品如何保持内容竞争力,留住既有用户,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二创作品不仅在玩家内部有强大的号召力,又能向游戏生态中填充海量的新内容,无论对于减少用户流失,营造玩家共建的氛围,还是构建IP,都会是一种强大的助力。
由此看来,能否把握住玩家的二创意愿,或许将会是二次元游戏的下一个竞争高地。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二创这股潮流也是一把双刃剑。用户自创作行为始终存在不定数,如果唯二创马首是瞻,让产品内容的主导权被用户掌控,显然官方也会陷入被动。所以有备而来的厂商往往会提前制定好二创的规则,像是Cygames的《赛马娘》,就明令限制会给角色带来不良影响的二创作品,避免IP形象被过于自由的二创破坏。
《赛马娘》曾因为二创过度,
导致角色原型马主的不满
说到底,二次元游戏作为最注重内容包装的游戏品类之一,只有优质的官方内容才是决定二次元游戏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只有自身有了坚实的内容基础,才有可能把握好二创这股大潮提供的势能。
游戏葡萄 *** 内容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详情
今天是公历1月8日,农历腊月初六,三九的第1天。天气预报预测: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大晴天。三九晴天好不好,晴天有啥预兆呢?
三九天是我国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农村谚语: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九四九,冻作一团;冬天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这些农村谚语都说明了三九天是最冷的一段时间。
三九天非常的寒冷,人们经常生火取暖。记得小时候那个时候的冬天非常的寒冷,每年都会下大雪,而且下的非常的厚,但这些年由于地球温度上升,雪花下的比较少了,即便是下了雪花也就融化了。所以现在没有过去农村烤火的现象,当然现在也有了暖气、空调等取代了烤火的时代。
但是今年的三九严寒天不是特别的寒冷,目前的温度比往年的冬天略高,而且现在是小寒的节气,本应该是地冻河封的时候,结果现在河还没有上冻。但专家预测的今年是寒冬,冷到你哭,结果我国目前没有出现特别冷的冬天。
根据天气预报,我国的三九严寒天结果是一个暖冬的现象,只是南方相比较寒冷一点,至少比往年冷一些。预报又描述了我国大部分地方出现了三九大晴天,究竟三九天大晴天有什么预兆呢?晴天不好吗?看看农村俗语、谚语怎么说?
1、三九大晴天,饿死猪和狗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九天是大晴天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来年狗和猪都会被饿死的现象。这意味着大晴天不下雪,粮食会受到减产,以至于猪和狗都没得吃了。
三九天晴天究竟为什么会造成来年粮食减产的?
其实道理非常的明白,三九天天气非常的寒冷,更何况大晴天更会造成甘东的现象,这样会使得越冬的小麦等农作物因为寒冷、干冷会造成死苗的现象。
三九天下雪的好处:一是下雪能给麦子盖上厚厚的积雪,这样能够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农村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这些都说明了三九天下雪好。
二是下雪能够使得大气的温度骤然下降,这样会造成地下的病虫害,大幅度地减少至少一些害虫虫卵。因为积雪的原因会被冻死,毕竟积雪融化会吸收地表的热量,更是的温度下降。
三是下雪能够使得土壤的水分增加,更能湿润农作物,让农作物在冬季也能够生长,补充充足的水分。
所以这句农村俗语就表明了,三九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话,那么预示着来年将会减产。这是老祖宗经过长时间的农业生产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目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农村谚语:三九晴天,粮食减产。这句农村谚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也就是三九晴天的话,预示着来年当会造成粮食减产的现象。
2、三九四九不下雪,年前年后接着旱
今年我国的三九是1月8日到1月16日,四九是1月17日到1月25日。最寒冷的天气过完了就到了春节了,所以今年春节还是比较冷的。
在三九四九共计18天的时间里,如果不下雪,天气非常的晴朗的话,那意味着冬天会延迟了,冷空气迟迟的不能到来。或者说南方的暖湿气流不能北上,造成了冷空气,长期控制着大气压出现了干到的现象。这样就不能生成有效的降雨。
既然有效的降雨没有出现了连续18天的晴天,将会造成年前年后,依旧是大晴天,也就是一时间气流不能够发生变化。毕竟年前年后,基本上在四九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
尤其是今年四九结束以后,再过4天的时间就到了除夕了。所以今年年前年后相对还是比较的冷的,但是今年温度比往年要高一些,因为今年由于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我国却出现了暖冬。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在北美和欧洲等地方,现在这些地方暴雪不断。
3、三九河开,来年受灾
这句谚语的意思就是说,三九天河都没有被封上,而且依旧在流淌着水来年幼可能出现自然灾害现象,比如冰雹等现象。
就目前是小寒节气,北方好多河流就没有上冻,特别黄淮地区温暖如春,更高温度依旧能够达到13度左右,即便是东北吉林地区最近温度也上升到了4度。
这样温暖的三九天气带来的将会是来年自然灾害频发,比如说倒春寒现象会非常的严重。从目前来看,寒冷的冬天再向后延迟将会出现倒春寒。更何况前两天贵州地方就下起了冰雹,大的如鸡蛋那么大。
该冷不冷,五谷不丰,不成年景。三九天如果不冷的话,三伏天也不会热,这种现象就会使得来年庄稼生长不利的。
所以对于农民而言,明年一定要注意倒春寒和冰雹等自然灾害现象发生。更何况现在拉尼拉现象已经形成,对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地方,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三九天暖,暖到元宵节
如果三九天暖和的话,那么就是艳阳高照了,这样就会使得天气暖和,一直到了正月元宵节,当然这只是一个概率性的时间预算的。
就目前我国的温度普遍高于往年,这就说明了今年三九天是比较暖和的。根据天气预报,我们这里一整天都是晴朗的天气,温度是更高达到8度,对于南方更高温度能达到15~20度。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暖湿气流北上控制着大气压,而冷空气还不能够到达,即便是到来了也比较的弱,不能够生成有效的降雨,造成气温下降。
气象部门也对春节期间这做了天气预报,最近还是有两股冷空气到达,但是一旦到我国力量就大幅度的减弱了。不过冷空气所到之处,会形成有效的降温,但是降温幅度比较小,而且也有一部分地区会形成降水,只是涉及的区域比较少而已。
总之,对于今年冬天比往年暖和,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真正的寒冬可能离我们而去了。因为已经到了小寒的节气,等于冬天已经接近尾声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今年天气暖和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爆发的概率比较多,也预示着来年倒春寒现象非常严重。因为北方腔中的空气到达我国的,但是时间向后推迟了,太阳不断地向北半球移动,这样就增加了光照时间,热能辐射增多。
对于倒春寒的防治办法,那就是拖延植物发芽和开花的时间。一般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对于农作物和果树浇水,达到对标温度降温的效果,能够延迟发芽和开花的时间。同时可以喷洒一下,防止冻害的一些激素或者是叶面肥等等。
今天是三九的第1天,你那儿是大晴天吗?你那儿降温了吗?
“立秋”不等于入秋!今年立秋期间,广西天气如何?8月7日20时29分,
迎立秋节气。
这两天,
受热带低压残余环流影响,
南宁的朋友们享受到了夏日清凉,
20℃+的温度舒适宜人。
那么,秋天是要来了吗?
不,“立秋”不等于入秋。
立秋是是秋季中的之一个节气。
然而,立秋节气的到来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天气立马就能变得凉爽。
按照三伏的推算 *** ,立秋这天还处在中伏期间,立秋后至少还有一伏酷热天气。
所以,“立秋”不等于入秋,天气也并不会变得凉爽,大家可别被它的名字给忽悠了。
8日降雨过程将画下句号,闷热即将反扑,35℃的高温又将在桂东北发展起来。
那么,秋天什么时候来呢?
按照气候学标准,即需要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均在22℃以下才算入秋的话,我国最北的黑龙江、新疆北部等地也得等到8月中旬才能入秋;秦岭淮河一带的秋天直到9月中旬才慢悠悠地来到。当真正的秋天爬到广西时,已是10月份的事了。
不过,立秋节气虽然还不能带来我们想要的凉爽天气,但气温已经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了,只能在现有的高度平滑或者缓降。而且受晴空辐射的影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
今年立秋期间,广西天气如何?
与正常年份一样,今年立秋期间,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仍是副热带高压。广西也主要受副高控制或其南侧的偏东气流影响,常来“打卡”的天气仍是酷热伴随“散装”阵雨为主。
其次,立秋期间仍处在台风的高发期,据广西气象部门预计,8月可能有2个左右台风影响广西,月内各地降水量:桂南300~500毫米;桂北100~2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桂东南偏多1~3成,其余地区偏少1~3成。
立秋话养生
立秋节气开始,我们要注意顺应时节改变,调整饮食起居,顺应自然变化,保养好身体。
1、饮食:少辛多酸少吃辣
入秋后天气转凉,此时身体不要过分贪凉。要尽量少食葱、椒等易使身体燥热的品类,以防上火。可多吃些石榴、百合,生津解渴、养肺润燥。
2、穿衣:春捂秋冻提高抵抗力
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从医学角度讲,“春捂秋冻”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因为适当的“冻”,能增强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
3、作息:早睡早起预防血管疾病
在作息上,应该做到早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可以借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立秋以后,天气也逐渐变得凉爽,不像夏天那样暑热、潮湿、闷热,熬得让人睡不着,人们睡眠的质量也会提高一些,如果作息与天地保持一致的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赵金玲/文 宋延康/图 通讯员 李长伦 唐晓珊
来源: 南宁晚报
我想表达的就这几个字,留在我身边,但我没说我写了改,改了又写,发现我想表达的只有这几个字,留在我身边,但我没说。其实我不想你离开,我害怕错过你,害怕以后遇见你很幸福,而我不在你的幸福里,我想挽留你的,可我那执拗的脾性,不服输的性格和那放不下的自尊面子说不出口,说到底我太自私了,我以为你会一直包容我的,毕竟曾经我们那么快乐幸福,你常说让我不要做后悔的事,我抵不过自己,我们还是分开了。
我曾感慨为什么会有人爱而不得,只要互相争取怎会不能在一起,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我也是其中之一。是啊,我不会抱有恶意的评价别人,我无比契合你的人生观念,我一次次的顺遂你的心意,仿佛我们永远不会产生分歧。我想我契合你的人生观念,我们就不会有冲突,可是我没有伟大到吞噬所有的抱怨。我的爱是关在笼子里的玫瑰,是行走在海底的鹿,可知不可及。
我始终觉得两个互相惦记的人不应该错过,不知何时,我有了顾虑,我想不通怎么会有那么多顾虑呢,你的页面我停留太久了,我写了改,改了又写,想说的话就那几个字,留在我身边好吗,但我没说。我在害怕,可又放不下,可笑又无奈啊。
我以为你是我的光,却还是沙漠骤然的烟火,对不起啊,我弄丢了你。
(人生更大的修养是什么?想必大家的答案都不相同,或许你也会好奇“修养”有什么好比较的呢?是的,不盲目比较本就是一种修养。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和思考,自我认知的“修养”是什么?欢迎各位家人们在评论区留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瓶中养鹅》的故事?故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鹅渐渐长大,出不来了。如果在不把瓶子打碎,也不损伤鹅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让鹅从瓶子里出来?”这个问题大家先做思考,答案我们放在本文的最后为大家讲解。
前提中我们讲到每个人对“修养”的理解和定义都是不同的,小编也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人生更大的修养是“观自在”。那什么是“观自在”?粗浅的解释就是观察自我、观察内心。当然对此小编也有一些见解与大家分享: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的“揠苗助长”时态,会更大促使人们产生根多偏离本身年龄的轨道变化。比如:物质、佛系、躺平、啃老等等。这种行为和认知我们暂且先统称为“自我的迷失”。那么对抗或改变“自我迷失”的方式,我认为就是“观自在”,例如:佛家 *** 入定的 *** 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强调的是集中精神,内观自性。这也告诉我们常思己过,不盯人非,两分观世间,八分观自在,把一双向外看的眼睛,让他向内看。
从生活角度来看,生活貌似无法脱离花钱和赚钱。而恰巧大部分的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也因此构成了我们的幸福支点。首先小编也是个“俗人”,在过去的很多时间里,也被赚钱和花钱所支配。但当你开始“观自在”,倾听内心的声音,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后,你会发现看似对金钱没有帮助的事情,到最后都变得有意义了。例如:健康、亲情、爱情、友情。它也是我们幸福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我们要懂得“观自在”呢?因为我们人生经常会经过三重境界,之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对孩子来说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起都是陌生和新鲜的,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和他讲那里是山,他便认识了山,你和他讲这里是水,他便知道了水。他不会产生其他的思考,但是当我们将当今社会映射在孩子们的身上,你会看到当他们开始慢慢长大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自己眼睛看不明白的东西,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之后,他们好像觉得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这个时候他眼睛看到的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好人没好报,恶人活千年”,“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
有的时候总感觉生活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受到环境、习惯、欲望、妄念等所阻碍,蒙蔽了内心,让内心当中落满了很多的“尘埃”,当有了这些“尘埃”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们一直在追逐的过程当中,这山望见那山高,争强好胜,绞尽脑汁与人计较,最终走在了无休止境和不满足的一种状态过程当中,骤然回首忙碌一生,追逐一生,心高气傲一生,结果年轻时的梦想没有实现,至此抱憾终生。
这个时候急需要一种什么呢?心灵上的升华。因为在这个时候,到达了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大师的一首诗,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菩提树是什么呢?就是觉悟之性,每个人都有觉悟之性的,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一开始的时候都是纯洁的、干净的,但是往往会被这些执着妄念等所阻碍,落满了灰尘,有了灰尘怎么办呢?其实生活在当今社会上,谁没有灰尘?谁都有!我们需要懂得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就可以了。如果说一天24个小时,我们每一天只花三分钟的时间用来“观自在”,我相信你的整个人生肯定都会不一样,当你懂得“观自在”后,我相信你既可以看清生活的真相,又对过去的事情不会再懊恼、追悔,这时候到达了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无法追回的,所以对未来的事情也不会产生焦虑的心理,过于担忧。因为未来的我们触摸不到会拥有什么,所以只要当下不虚度,人生无可悔,做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好好的过好每一天。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事本是事,无需精心去处事。如果说我们能够“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能够通过表象看到本质的话,这个时候你又会拥有一颗清澈的心灵,届时你就会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不用计较那么多,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这就是生活在人世上的一种道理。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那只鹅应该怎么样让它出来呢?
其实很多时候,生活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问题,这只鹅该出来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会出来,想不明白就继续去想,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有的时候我们就让问题停滞在这里,就因为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值得我们去思考。
你想明白了吗?
河伯叹海(《瓶中养鹅》原文:一位叫陆宣的人问南泉禅师说:“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鹅渐渐长大,出不来了。如果在不把瓶子打碎,也不损伤鹅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让鹅从瓶子里出来?”南泉禅师唤了陆宣的名字,陆宣应了一声,南泉说:“这只鹅不就出来了吗?”)
远古时期,河中住着一位河神,人们称他为河伯。河伯统管黄河八方水系。每当河伯站在黄河岸边,看着汹涌的黄河之水,昼夜奔流不息,心中便十分得意,时常感叹:“天下之水,再也不能与雄壮的黄河相媲美的了,我是天下当之无愧的更大的水神。”
这个时候,有个过路的人对河伯说:“你夸口太大了,在黄河的东面有一大片水域,名为东海,东海之大,堪称天下之一。”
河伯摇摇头说:“我不信东海能大过黄河。”
那人笑着说:“不要说一条黄河,就是十条黄河流进东海,也很难将其填满,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河伯并没有将那人的话放在心上。眨眼到了秋天,一连下了好多天的暴雨,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涨满了水,并流进了黄河。黄河的河道骤然加宽,更为宏大壮丽。
河伯忽然想起那个过路人的话,于是他往东而行,前往东海看个究竟。
当河伯来到黄河入海之处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浩瀚的东海水天相接,汪洋一片,不要说十条黄河水,就是百条黄河水,也不能将东海填满。
河伯怔怔地站在那儿。不远处,东海海神正微笑的看着他。
河伯不禁羞愧地说:“我真是目光短浅的人,不是亲眼看看到东海的浩瀚无边,我还黄河是天下更大的,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世界之大,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们不能做鼠目寸光的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相信科学,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破解高温超导之谜
物理学圣杯:高温超导
近40年来,理解高温超导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一座“圣杯”。所谓高温超导,指的是有些材料,可以在比传统的低温超导体高得多的温度下,以零电阻导电。如果能将这样的超导材料开发成室温超导体,就能最终实现电能的100%高效传输,并带来从悬浮列车到量子计算机等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新应用。
然而,到目前为止,高温超导背后的原子级尺度机制一直不为人知。为此,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理论。现在,其中一个最有前景的理论得到了一项历时数年之久的实验的验证。
一个国际物理学研究团队实现了在原子级尺度上直接可视化一种被称为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性,并最终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机制。他们已将结果发表在了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低温超导:BCS理论
超导材料最初发现于1911年,当时,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正在研究汞的电学特性。他发现当将一根汞线冷却到4K(比绝对零度高4度,-269℃)左右时,汞的电阻骤然消失了。当他对溶液施加电流时,电流甚至在电池断开后依然存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这种“低温超导”背后的机制才由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利昂·库珀(Leon Cooper)和约翰·施里弗(John Schrieffer)阐明。以他们三人名字的缩写而命名的BCS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表明在低温超导体中,移动的电子会以稳定的“库珀对”结合在一起。当库珀对形成时,超导就出现了。库珀对可以在材料中无损耗运动,不会因为任何的随机反弹而产生阻力,因而最小化了电阻,形成超导电流。
电子结合成库珀对是由电子和材料中的金属原子的热振动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即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引起的。热振动会将电子“粘合”在一起,当一个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间飞行时,它会吸引带正电的原子核,引发涟波。这个涟波会吸引第二个电子。在克服了强烈的电斥力后,两个电子就会形成“库珀对”。
不过,这种效应只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发生,因为更高的温度会使电子拥有更多的热能,从而能挣脱束缚着库珀对的化学键。因此,低温超导体(如用于核磁共振仪的超导体)必须在极低的温度才能发挥作用,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铜氧化物和超交换
1986年,物理学家在铜氧化物材料中,意外地发现了临界温度大约为30K(-243℃)的“高温”超导。很快,其他小组也制造出了相关材料,相继发现了其他临界温度高于100K的铜氧化物,以及高于130K的铜氧化物。尽管这些材料仍然需用液氮来冷却,但与需要用液氦来冷却到更低温度的传统超导材料相比,铜氧化物材料要实用得多。
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困惑于这些铜氧化物晶体的超导能力,它们的高温超导机制至今仍是未知的。但是,就在高温超导现象出现的几个月之后,诺贝尔奖得主、凝聚态物理学的传奇人物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Anderson)就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特性并不是由电子与热振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而是应该归因于一种被称为超交换作用的量子现象。
超交换是一种由电子跳跃能力产生的力。根据安德森的理论,每个铜电子就像一个小的具有南北两极的磁铁棒,它们具有一种被称为“磁自旋”的特性。超导的“电荷转移超交换”理论认为,在相邻的铜原子中,磁自旋会在中间的氧原子的帮助下,通过量子力学通信,与相反的磁自旋结合成电子对,形成强大的库珀对。
理论上,这种电子配对的强度是由铜原子和氧原子的内部轨道能级差控制的,即所谓的电荷转移能。这是因为磁超交换相互作用的强度,微妙地取决于一个电子能否通过中间的氧轨道,轻易地在铜原子之间跳跃。
换句话说,如果电荷转移超交换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电子配对的强度将会以一种非常特定的方式,依赖于结构中每个氧原子和每个相邻铜原子轨道上的电荷转移能量差。
超级显微术
然而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难以验证安德森的这一理论,因为他们并没有能够直接测量电子对的波函数或电荷转移能的 *** ,特别是无法对材料中的每个原子进行测量。
牛津大学教授J. C. Séamus Davis已经研究这个问题25年了,他领导了一项新的实验来验证超交换理论。他与团队逐渐发展了两种能在原子级水平上仔细研究铜氧化物的显微镜技术。
首先,他们改进了一种已有的扫描隧道显微术。这是一种能以位置函数的形式测量铜原子和氧原子轨道之间的能量差的技术,它涉及到将一根针在表面拖曳,测量在针尖与表面之间跳跃的电子电流。通过将针的普通金属尖端换成超导尖端,并将其扫过铜氧化物,他们测量到了电子对而不是单个电子。这让他们可以绘制出每个原子周围的库珀对密度。第二种 *** 叫做扫描约瑟夫森隧道显微术,它可以测量每个氧原子和每个铜原子上的电子对的波函数的振幅。
在新研究中,通过将超导电子对的密度可视化为轨道能量之间的电荷转移之差的函数,研究人员有力地表明了超交换是实现高温超导的关键机制。测得的跳跃能量和库珀对密度之间的关系,与基于安德森的理论作出的预测结果一致:在电子难以跳跃的地方,超导性很弱;容易跳跃的地方,超导性强。
历史性的进展
新的实验结果为安德森的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了新的方向。这样的结果将激励着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们继续钻研铜氧化物,继续朝着室温超导迈进。
这是近40年来物理学研究的圣杯问题之一,新的结果可能是室温超导发展的历史性一步。现在,研究人员可以更专注于发展和利用这一理论,设计出具有更高工作温度的新型超导材料。最终,这些材料将可以得到深远的应用,比如磁悬浮列车、核聚变反应堆、量子计算机和高能粒子加速器……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参考来源:
https://www.physics.ox.ac.uk/news/holy-grail-physics-discovery-could-open-way-super-efficient-quantum-electronics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vity-understood-at-last-20220921/
封面图/首图:Greg Stewart/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港股迎接SPAC上市潮,一文详解资本市场“盲盒模式”今年以来,港交所迎接多家SPAC递表上市。近期,由李宁(港股02331)参与发起的Trinity Acquisition递表港交所主板,摩根大通和瑞信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Trinity计划专注全球性消费领域生活方式公司,以创造长期股东价值。Trinity发起人为著名企业家李宁、私募股权公司LionRock及Astrapto,分别拥有已发行的所有B类股份33%、42%及25%。
据Wind统计,2022年以来,已经有4家SPAC递表港交所上市:1月17日,港交所迎接Aquila Acquisition(Aquila)递表;1月28日,Tiger Jade Acquisition(Tiger Jade)递表港交所;1月31日,Trinity Acquisition(Trinity)及Interra Acquisition(Interra)同时递表港交所。
//四家SPAC专注不同领域 //
SPAC是一种空壳公司,IPO的目的是在上市后一段预设时间内收购(即SPAC并购交易)一家公司(即SPAC并购目标)。如果并购交易成功,目标公司将实现公开上市。如果并购交易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没有成功,则必须清算SPAC,并将筹集的资金退还给投资者。
同“借壳上市”相反,SPAC可理解为由一个已上市的壳公司主动收购另一家公司。拟上市企业借由SPAC模式上市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专业发起人创立SPAC;SPAC壳公司完成IPO上市;寻找并购标的,并通过PIPE(私募股权融资)确保并购顺利完成;完成并购(De-SPAC),更换股票代码及公司名称。
据Wind梳理,目前递表港交所上市的四家SPAC分别投资于不同领域:Aquila计划重点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新经济”行业(例如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及先进科技与制造行业)内有科技赋能的公司;Tiger Jade专注于医疗保健行业;Trinity关注全球性消费领域;而Interra则计划投资创新科技、消费及新零售、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及气候行动等领域的高增长型公司。
而从发起人来看,四家SPAC的发起人均来自知名机构和个人。例如,Aquila发起人之一为招银国际资产管理;Tiger Jade发起人包括专注医疗保健的私募股权基金泰欣资本;Trinity发起人包括知名运动员李宁;而Interra则由春华资本、农银国际资管等机构发起。
// 港股SPAC上市机制概览 //
2021年12月,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港股00388))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公布引入新规则,在香港设立全新SPAC上市机制,并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港交所规定,独立PIPE投资(上市后私募)的规模应根据不同规模的SPAC并购目标而设置不同门槛;而独立PIPE投资至少要有50%来自至少三名机构投资者,三者的资产管理总值须分别至少达80亿港元。
如果SPAC不能在上市后24个月内公布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或在36个月内完成并购交易,香港交易所可以暂停该SPAC的交易。该SPAC必须在停牌后一个月内,将其筹集的资金(加上应计利息)100%返还给其股东。然后,该SPAC将被除牌。
与新加坡及美国相比,香港市场SPAC机制在投资者资格、发起人资格规定及上市规模等方面具有更严格规定。例如,从投资人来看,在完成SPAC并购交易前,香港市场只允许门槛较高的专业投资者认购和买卖SPAC证券。
华泰证券研究所认为,SPAC作为一种传统上市方式的补充,将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给发行人提供新选择,有助于帮助香港市场和港交所保持综合竞争优势。市场不确定性下降和SPAC落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港股IPO市场,流动性环境和SPAC能否找到优质目标公司亦可能影响港股SPAC的长期繁荣。
国开证券表示,预计短期内中国大陆引入SPAC模式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四:一是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的定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二是注册制尚待全市场实行;三是SPAC模式与现有上市规则相冲突,修改非一朝一夕之功;四是国内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冒然引入SPAC模式与保护投资者理念相悖。从中长期来看,引入SPAC模式或存在一定可能性。
//海外SPAC募资情况 //
国开证券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SPAC IPO的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在2020年第二季度迎来向上加速的拐点,分别达到25家和65亿美元,第三季度82家IPO共募资金额291亿美元,第四季度延续增长态势,134家IPO共募资353亿美元,2021年之一季度实现井喷式爆发,单季共298家IPO,募资金额达到828亿美元,2021年第二季度募资金额断崖式下跌,61家IPO只录得119亿美元。
从SPAC繁荣的背后因素来看,充足甚至泛滥的流动性是基础;疫情是前所未有的“催化剂”;各方利益共振是动力源泉。但SPAC模式是有政策红利的,当监管政策一旦收紧,这种狂热将骤然降温。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应用周期越来越短,重新分割利益的诉求又是支撑SPAC狂潮的长期因素。
自2021年年初以来,近200家公司完成了与美国上市的SPAC合并,涉及一系列行业,包括软件、生物技术、电动汽车和体育博彩。但SPAC股票的赎回在去年夏季开始回升,去年7月份的赎回量在50%以上,并购取消的情况也有所上升,表明了投资者的一些不满情绪。
佛罗里达大学沃灵顿商学院(University of Florida's Warrington College of Business)教授杰伊·里特(Jay Ritter)利用SPAC Research的数据说:“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完成的262宗SPAC并购交易中,2021年12月31日的平均股价为8.70美元,大大低于并购时超过10美元的平均股价。”
Ritter补充说:“考虑到2021年股市接近历史高点,2020-2021年并购交易后(De-SPAC)期间的平均股价下跌是值得注意的。”
本文源自Wind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