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鲜鱼上市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沪上各个菜场中,春季时鲜鱼正陆续上市,刀鱼、黄花鱼等鱼类纷纷登场,这也让市民餐桌上多了许多春天的味道。
上午10时的三角地新市菜市场内,海鲜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鱼类,还增添了不少“新面孔”。丰腴肥美的黄花鱼、通体银色的刀鱼、还有吃口嫩滑,微微泛红的鲽鱼,这些时鲜鱼成了柜台上的“主力军”,迎接着顾客们的挑选。
记者看到,位于C位的黄花鱼大量上市,黄花鱼被称作“报春鱼”,现在直到三四月正值大黄鱼的洄游产卵期,无论是营养、味道皆上品,正是食用的好时节。野生小黄花鱼的价格都是25元到55元一斤,天然环境中养殖的黄花鱼售价为30元/斤。
而鲳鱼也迎来了肉质最为肥厚的季节,这种刺少肉厚的鱼类不仅吃口颇为鲜美,还是鱼肉中的低胆固醇食材,春季常吃对人体健康有益处。摊主介绍,鲳鱼的价格根据个头被分为30元/斤,50元/斤不等,而清蒸、红烧鲳鱼是大家最为钟爱的吃法。
而刀鱼,作为一种春季上市的时鲜鱼,菜场内多家海鲜柜台均能见到它的身影,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一把把尖刀,肉质细嫩,但细毛状骨刺较多,肉味十分鲜美。小虹观察发现,刀鱼的价格相较其他时鲜鱼而言有些小贵。摊位上的刀鱼规格被划分为大、小两种售卖,价格分别为25元/条和10元/条,这也使得驻足挑选的顾客多,实际付款的顾客少。
“我今天想过来买点刀鱼,清蒸给家里的老人尝尝鲜味,还想买点那个鲳鱼,回去红烧一下,孩子比较喜欢吃。”顾客谢先生告诉小虹。
据悉,春天是吃鱼的更好时节,各种鱼类都临近产卵期,经过一个冬天的潜藏,它们的体内积蓄了更多的营养,各种氨基酸含量增多而且更均衡,预计到三月,还将有皮皮虾、八爪鱼、梭鱼、海螺等海鲜陆续上市,丰富市民餐桌的菜品种类。
记者:徐维晨
图片:徐维晨
编辑:徐维晨
4900斤卖出957万元,野生黄鱼价值在哪里?头里肚里均有货关于新闻的朋友可能都看到了,1月14日,浙江宁波象山渔民一网捞起数千斤野生大黄鱼的新闻在1月16日近乎刷屏,据中国网报道,这是当地的渔民29年首次网到这么多野生黄鱼,经过称重计算,单条黄鱼最重超过2公斤,一共有2450多公斤。经过与批销商议价,最终以957万元成交。
新闻一出,可谓是瞬间成了 *** 焦点,毕竟900多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么多钱,就算是买彩票也未必能够中到这么多,不得不说,真的是一夜暴富了,在祝福我们这些渔民和羡慕他们的同时,很多朋友就好奇了,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野生黄鱼的平均价格为1938.78元每斤,这个价格不得不说真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而且根据新闻中的报道来看,似乎这船黄鱼并不愁销路,否则就不可能一下就全部卖光了。
其实很多朋友的疑问可能都和小编一样,这么高的价格,难道仅仅是为了吃吗?如果不仅仅是为了吃,那么野生黄鱼到底还有哪些价值呢?可别说,这东西来头还不小,整体来说,不但头里有货,肚子里的货也不少,我们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938.78并非更高价
上面介绍的野生黄鱼的平均价格为138.78元每斤,但是这个价格其实并不是更高价格,因为早在2021年3月31日的时候,北京在线就发布了另外一条关于野生黄鱼的新闻,不过这次的数量并不多,因为是钓起来的,钓到的鱼重2.6公斤,在3月29日的时候就卖了2.2万元,折合4230.77元每斤,这个比上面那个价格更高,不得不说,又让我们再一次对野生黄鱼产生了好奇。
野生黄鱼的3大价值
根据小编的了解,野生黄鱼不光是吃那么简单,据北京在线当时的新闻中介绍,野生黄鱼总的来说主要有3大价值。
之一:食用价值
光从吃来说,首先是野生黄鱼的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不但是鲜食佳品,更是 *** 为“瓜养鲞”和“黄鱼鲞”,还可以综合利用。
第二:肚里有货
我们都知道,鱼鳔是鱼类比较重要的一个器官,小时候相信很多朋友都玩过,而大黄鱼的鱼鳔用途就多了,首先是可以干制为名贵食品“鱼肚”,其次是可以 *** 成为黄鱼胶,还可以作为工业用高级胶合剂的原材料,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一些重要或者西药的原料。
第三:头里有货
据介绍,黄鱼的头中有两块坚硬的石头,被称为耳石,耳石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其实从这些介绍来看,我们都已经发现了黄鱼的用途确实不小,既然商家愿意出那么多的钱买走,而且还一次购买这么多,也说明了野生黄鱼在市场上是非常受到消费者喜爱的,而我们看到的销售价格,或许仅仅是野生黄鱼的价值一小部分,倘若真的把上面的价值全部变现,或许就不仅仅是百万级别那么简单了。
数量锐减后上升
其实我们说每样东西多了价值自然就低了,而一样东西少了就难以恢复,自然有其道理,就像野生黄鱼这种情况一样,如果野生黄鱼生存能力很强,相信价格就不会那么高的,既然有那么高的几个,相信生存能力就比较差。
从过去的新闻中来看,野生黄鱼确实属于这种情况。据介绍,1974年大黄鱼的产量曾经达到20多万斤,到2000年东海产量仅为9035吨,官井洋和大母羊以及猫头洋等都不能形成渔汛,大黄鱼组成年龄复杂,更高年龄达到30龄,资源遭受破坏很难恢复,2004年养殖产量达到67000吨。
其实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到2004年的时候大黄鱼的数量已经得到了较大恢复,不管是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而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野生的黄鱼的数量增长会更快,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对海洋生物的保护越来越严格,对于这种珍惜鱼类,必然有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经过这些年的恢复,野生黄鱼大量繁殖,出现这种一网捞上近千万的新闻也有一定的概率。
关于野生黄鱼,你还了解哪些知识呢?不妨也给我们分享分享呗。
罕见!7斤重野生大黄鱼现身南通 卖出六万元高价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野生黄鱼味道鲜美,越大越贵,长约70厘米、7斤多重的野生大黄鱼你见过没?我们一起去南通启东看看。
在南通启东市吕四渔港的一家海鲜店,记者见到了这条大黄鱼,它通体金黄,红唇细鳞。店老板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条野生大黄鱼是他22号上午从连云港的一艘渔船上买下的。他做水产生意十多年,也是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野生黄鱼。
南通启东市水产商徐件林说,当时收购这条鱼的时候花了52000元,后来有一个客户预定了,价格是8500元一斤。这条大黄鱼最终卖出了6万2千元的高价。
据了解,一般野生大黄鱼之一年能长七八两,两三年后可至两斤以上,其后长速较慢。7斤多的大黄鱼估计已经生长了十年以上。渔民们都说,能捕获这样的罕见鱼类与我国持续实行的伏季休渔制度密不可分。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台州晚报
对于喜欢吃刺身的人来说
金枪鱼肯定不陌生
这段时间,台州温岭沿海一带
金枪鱼成了海鲜市场的“新宠”
不仅产量比往年翻了好多番
价格也实惠了不少
温岭叶女士是个电商,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在渔船上直播卖海鲜,这段时间,金枪鱼成了直播间的“新宠”,一个晚上能卖3000斤左右,家里的渔船原本是拖网作业的,最近也改成海钓金枪鱼为主。“一个晚上光金枪鱼能卖一两百条,一条都是十几斤样子。今年金枪鱼量大,洄游季节,上来特别多,特别是我们台州这边的渔船,钓金枪鱼的很多。我们家本来是拖网船嘛,后来都改成自己海钓了。”
在温岭松门海鲜批发商店,海鲜批发商王春波正忙着对昨晚运来的2万斤金枪鱼进行加冰保鲜。“我们往年没有这么多金枪鱼的,今年特别多,大概比往年翻了有10倍。”
王春波介绍,往年这个时候,他们主要做的是黄鱼、带鱼、鲳鱼这些经济鱼类的批发,今年金枪鱼量大,价格也不错,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到现在,他们主要做金枪鱼生意,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线上线下能卖个1万多斤。“线上零售、线下批发,批发一般都是发到全国各地,一天能卖一两万斤。我们东海的小兰鳍品质都不错,鲜度很好,一般金枪鱼钓到之后2天就进港了,做刺身品质都是过关的。”
至于价格,王春波说,这也要看金枪鱼的大小,一般8斤至20斤以内的,十几元、二十几元钱一斤,个头越大就越贵,如果是50斤以上的金枪鱼,单价就要卖到一百五十元以上。但是总体来说,金枪鱼价格比起往年便宜了60%左右,深受消费群体喜欢。
今年为何金枪鱼量会这么大?
王春波说,这批金枪鱼都是冬天从北方洄游来的,所以有2、3个月的时间,金枪鱼产量会比较高,3月份之后东海金枪鱼就少了。
此外,这段时间不少渔船加大了作业强度,市场上金枪鱼也就多了起来。“现在吃刺身的人越来越多,销量也越来越广,价格也上来了,对于渔民来说,哪个划算去捕捞哪个。”
开渔啦!梭子蟹,小黄鱼,鲳鳊鱼全面上市,价格稳定供货充足近日,我国各沿海港口陆续结束禁渔期,来自江苏、浙江的海鲜之一时间进入上海市场,市民进入了今年份开渔享受海鲜的时刻。
在普陀区一家盒马鲜生,鲜活水产区的水缸里装满了新鲜到店的梭子蟹。这是来自江苏连云港的盒马梭子蟹直采中心,凌晨捕蟹船到后,经过“挑蟹官”筛选,赶在早市前之一批螃蟹已经入缸,到店的消费者以69.9元每公斤的价格买到个头和品质统一的梭子蟹。
一大早,不少市民在挑选梭子蟹。
盒马的店员一早就开始处理线上选购梭子蟹的订单。
在上海的水产批发市场、菜场同步上市。
长宁区一间社区菜场水产区梭子蟹已上货。
来自江苏海门的摊主芳姐介绍,随着市场供货量逐渐充足,螃蟹的价格将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她表示,现在就想要尝鲜的市民并非要采购个头较大的梭子蟹,个头小,肉质饱满的螃蟹性价比更高,只要鲜活,口感上并不会有区别。
小黄鱼、鲳鱼、东海带鱼等受市民欢迎的常见水产均已上市,均为“热气”(指仅经过冰鲜,未曾进行冷冻),品质不错,由于供货量充足,定价也与往年开渔后一段时间稳定的价格基本趋近。
菜摊的鲜鱼色泽光亮。
受台风影响,今年的开渔时间比往年延迟了5天。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董天晔
一条鱼卖4.2万!浙江渔民捕到“海中黄金”,野生大黄鱼这么贵?去年,浙江渔民捕到野生大黄鱼的消息频繁上“热搜”,特别是今年春节迁徙,象山的一名渔民更是出海捕到了4900多斤的野生大黄鱼,一网就赚了近千万元,实现了“财富自由”,这也让很多人好奇,为何浙江海域总会有野生大黄鱼被捕捞到呢?为何一条鱼能卖这么贵呢?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又有一名浙江渔民也捕到了一条野生大黄鱼,而这条鱼的重量达到了7斤多,更是在上岸后之一时间,就被一名“土豪”以4.2万元的价格买走了。算下来,这样的一条鱼,平均一斤可以卖到近6000元,不得不说,民间称野生大黄鱼为“海中黄金”,这也是一点不为过了。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事实上,野生大黄鱼的“身价”,这几年才开始被“炒上来”,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时候,野生大黄鱼更是一度只能卖到几分钱一斤的价格,而且即使这么便宜,在当时,也是仍然因为捕到的鱼太多,供大于求,导致很多被捕捞上来的野生大黄鱼都腐烂成为了肥料。
可以说,如果70年前的人穿越到今天,看到一斤数千块的野生大黄鱼,一定会后悔,自己“暴殄天物”,不知道它的身价竟然可以在70年后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那么,野生大黄鱼究竟为何这么贵呢?
野生大黄鱼,是一种生活在近海中低层水域中的鱼类,并不是我国的都有物种,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沿海地区也都有分布
上世纪50年代之前,尽管早从古时起,人们就喜欢吃大黄鱼,不过,它们的数量却仍然很多,人们的捕捞也不会对它们造成灭绝的风险。
不过,后来伴随着沿海渔业的发展,这也导致短短20年的时间里,野生大黄鱼的资源就由丰富变成枯竭了,等到1974年的时候,我国东海海域中的野生大黄鱼,基本上已经变得难得一见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为捕捞对于野生大黄鱼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说起来,民间有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当一个东西开始变得稀有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它的“身价”要开始升值了,野生大黄鱼也是如此,从三个世纪末开始,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就连连攀升,一直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了普通人家很难消费得起的美味。
那么,既然野生大黄鱼已经濒危了,为何我国浙江还能捕到这么多呢?
说起来,野生大黄鱼如今种群资源的恢复,主要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为了保护野生大黄鱼,展开的相关保护工作有关,比方说每年固定的休渔期,这些都可以让包括野生大黄鱼在内的很多物种,都可以得到很好地休养生息。
自然,人为捕捞减少了,野生大黄鱼的数量也就慢慢恢复了,此外,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搞野生大黄鱼养殖,而且为了帮助野生大黄鱼数量的恢复,也会每年都投放鱼苗,自然,时间久了,海里的野生大黄鱼也就越来越多。
至于为何我国浙江地区近年来,经常有很多渔民靠野生大黄鱼发财,这其实是因为本身浙江所在的海域,就是野生大黄鱼主要的栖息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的野生大黄鱼资源就是非常丰富的,自然,时有渔民捕捞到野生大黄鱼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野生大黄鱼的种群正在恢复,大规模捕捞真的好吗?
因为如今野生大黄鱼的“天价”原因,这也让很多渔民出海捕鱼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可以捕到野生大黄鱼,对此,很多专家也都表示了担忧。
因为如今人类的捕鱼设备和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如果在事先搞清楚野生大黄鱼主要聚集点的情况下,直接去到那片海域进行“围捕”,那么,很有可能刚刚恢复的野生大黄鱼资源,也会重新枯竭,这样一来,也就得不偿失了。
拿今年春节前,渔民一网捕到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来说,这就是他直接在野生大黄鱼越冬场进行捕捞的结果,而在捕捞上来的这些野生大黄鱼中,有很多都是可以产卵的鱼,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实际上被捕捞的,已经远远不止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这么简单了。
所以,有关专家也呼吁,希望可以尽快出台有关制度,好好保护野生大黄鱼资源,避免它们再一次因为人类而濒危,甚至彻底灭绝。对此,你怎么看?
更高涨10倍!杭城这类“美味”涨价,风浪越大它越贵?来源:钱江晚报
冷空气南下,东海风浪较大。
因此,
最近两天东海海鲜的供应量明显吃紧,
价格一路攀升。
另外,5月1日起,
一年一度的休渔期也快到了。
这是不是对海鲜价格也有影响?
4月25日,
潮新闻记者去杭州市场上灵市面了。
豆腐鱼涨10倍,小黄鱼价格翻倍
昨天中午,在杭州水产市场开批零兼售档口的周女士,去市场西门午市营业的冰鲜交易区进了点海鲜。
“东海带鱼最近价格太贵,我就进了泡沫箱带鱼,是广东和海南的货。”
“今年从春节到现在,鲳鱼的价格一直很高,最近有冷空气,渔船出海少货又贵了,要多进一点货备着。”
周女士一共进了60斤鲳鱼,100斤带鱼。平时,小店每天鲳鱼和带鱼的进货量,只是20和30斤。
这么多冰鲜的海鲜,其实一天也卖不掉,但是这两天渔船来货少,总归多进一点货备着,顾客来了感觉好一些。
冷空气和阴雨对杭城海鲜摊位的生意,影响也挺明显。
比如,前几天周女士摊位每天营业额能做到三四万,但这两天不管是周边居民零售,还是饭店批发采购的生意,都少了一些。“下雨天,天冷,来买菜的人少了。”
整体情况呢?
这两天,受冷空气南下影响,东海海域风浪较大,很多渔船回港避风,导致渔获供应量减少,价格有上扬的趋势。
前几天,杭州水产市场每天冰鲜海鲜来货大约是10车,这两天每天来货只有五六车。
此外,市场工作人员也给潮新闻报了报当天冰鲜区的批发交易价。
目前,杭城小黄鱼的批发价15元/斤起步,带鱼批发价20元/斤起步,豆腐鱼批发价在30-40元/斤,鲳鱼批发价20到100元/斤不等。
带鱼和鲳鱼的价格,比往年同期上涨了40%,小黄鱼的价格,往年这个时候也就卖7-8元/斤。今年,比往年同期上涨了50%。
涨幅更大的还是豆腐鱼,往年这个时候市场只卖三四元每斤。今年,同比几乎翻了10倍。
大家最关心的梭子蟹,现在市场几乎没有来货和销售,主要原因是螃蟹个头太小,有的只有1两重,几乎没有人来采购。
今年伏季休渔调整,会影响吃梭子蟹吗
风浪越大鱼越贵,那是因为出海的渔船少,货源吃紧的关系。
根据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分析,这波冷空气的影响,基本会在4月26日结束。
正常来讲,4月27日,浙江海域回港避风的渔船,又会出海捕捞禁渔前的最后一网。也就是说,5月1日前,我们的海鲜市场还有一波恢复性供货小 *** ,可以让大家在禁渔前能最后过个瘾。
今年3月1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进一步调整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与2021年发布实施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相比,此次调整主要是将北纬35度至北纬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4种类型渔船休渔结束时间由8月1日12时延长至9月16日12时,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并允许该4种类型渔船在休渔期间申请开展专项捕捞。
很多马大嫂会问,这个调整对我们老百姓买海鲜到底有什么影响?
潮新闻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浙江一共有1.9万余艘渔船,这次农业农村部伏季休渔制度的调整,涉及到了浙江近1万艘渔船,而这些渔船之前是8月1日开捕的,如今禁渔延长到了9月16日,但是可以通过申请开展专项捕捞在8月1日恢复生产的。
以往,浙江东海8月1日开捕的渔船,主要捕捞的渔获就是梭子蟹。
这次调整后,浙江老百姓8月份还能买到梭子蟹吗?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浙江已经向农业农村部递交了允许浙江这4种类型渔船在休渔期间申请开展专项捕捞的申请。大家可以放心的是,今年8月市场上还是会有东海梭子蟹供应的。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施雯
售价或将超过2万元,台州渔民捕获近5斤重野生大黄鱼来源:浙江日报微博
2月13日晚,台州温岭一艘渔船在东海海域作业时,捕获一条体长65厘米、体重4.8斤的“重量级”野生大黄鱼。船员陈师傅说:“我讨海20多年,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现在鱼还没预定,要等渔船回港之后再售卖。”据悉,目前市场上近5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售价或将超过2万元一条。(温岭发布)
浙江渔民捕获7斤重野生大黄鱼,价格或达数万,为啥能卖这么贵?浙江象山石浦的一艘渔船有了大收获,9月28日在济州岛附近海域,捕获了一条重达7斤的野生大黄鱼。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近年来非常罕见,一年也难遇到一两条,市场价难以预计,据称每公斤有可能会达到10000元以上。
2016年舟山大黄鱼拍卖大会上,曾有一条4.1斤的野生大黄鱼以29800元的高价成交。由于个头越大单价就越高,因此,这条7斤重的大黄鱼价格有可能达到五六万元,甚至更高。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海鲜生意人前往石浦“抢货”。要知道超市里黄花鱼的价格并不算特别高,为什么一条仅7斤的野生大黄鱼会如此贵重呢?
象山渔民捕获的7斤重野生大黄鱼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名黄瓜鱼、大王鱼、黄金龙或大黄鲞,是黄花鱼的一种(另一种是小黄鱼),能长到50多厘米长。它的头部呈钝尖形,嘴巴裂口大,尾巴细长,由于通体呈金黄色,侧面还有发光颗粒,看上去金灿灿的,因此才有了“大黄鱼”的美称。这种鱼主要栖息在海岸附近或近海的砂泥底质水域中,一般在中底层水中生活,有时还会进入河口区域,如长江、钱塘江、甬江等,主要以小鱼和虾蟹等为食。
它不喜欢强光,喜欢混浊水流,清晨、傍晚或大潮时会上浮,白天或小潮时就回到水底。大黄鱼是洄游性鱼类,到了繁殖季节会成群结队的由外海游向近岸,形成鱼汛。在繁殖产卵的时候,雄鱼会发出“咯咯”、“呜呜”的鸣叫声,雌鱼则发出“哼哼”的声音,终日不断。如果鱼群密集,声音会如同水的沸腾或松涛声,堪称奇观。
大黄鱼通体金黄
大黄鱼主要公布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的沿海地区。我国大黄鱼主产区在黄海南部和东海,主要位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区,例如舟山渔场。其中江苏的吕泗洋和浙江的岱衢洋是我国大黄鱼更大的产卵场。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经济价值高,曾经与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
我国食用大黄鱼的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唐代人写的《吴地记》,曾提到吴王阖闾在海中与东夷交战,被困沙洲一月,粮食见底,靠捕捞大黄鱼解了燃眉之急,并击败了敌人。阖闾觉得这种鱼非常好吃,因其头骨中有白石(即“耳石”),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石首鱼”。自此之后,古人吃大黄鱼的记载比比皆是,足以证明大黄鱼曾经是我国一种很普通的海鱼。
大黄鱼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及以前,野生大黄鱼的产量很高,1974年的产量曾经达到20多万吨。那时的渔民用围网、张网和拖网捕捞,还可以拿钓鱼杆钓。由于产量很大,价格很低,曾经只有几毛钱一斤,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带鱼便宜。由于大黄鱼出水即死,在没有冰箱的条件下无法长期保存,所以经常被做成鱼干,即黄鱼鲞。
据某位网友回忆,当年的大黄鱼捕得太多,用担子往回挑时嫌太重,会偷偷把挺大个的鱼扔到水沟里,以减轻重量,这一担黄鱼要是放到现在恐怕要值上百万。还有网友表示会把吃不了的大黄鱼当成肥料上到田地里。可见就在几十年前,野生大黄鱼还很常见,一点儿也不金贵。
黄鱼鲞
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当时人们用敲梆法捕捞大黄鱼,由于大黄鱼属于石首鱼科,脑袋里有两个豆瓣大小的耳石,能够保持平衡和感知声音,大黄鱼靠它们来发现猎物和躲避天敌。渔民利用这一特点,先用两条渔船一起张开一个大网,然后将竹梆装在其它小船上,用硬木棍敲击,震耳欲聋的声波传入海水,使大黄鱼头骨中的耳石产生共振,不堪忍受的大黄鱼纷纷逃窜,被赶入前面设置的大网内。
石首鱼头骨中的耳石
有些大黄鱼直接就被声波震晕,或因上浮减压过快而死,肚皮朝上漂浮在海面上,而被震死并沉入海底的更是不计其数,对渔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再加上那时候机动渔船普及,捕鱼能力大大增强,又没有资源保护的意识,基本上都是竭泽而渔,将未产卵的亲鱼和没长大的幼鱼一网打尽,导致野生大黄鱼资源急剧萎缩。
敲梆捕捞大黄鱼
1974年,浙江省组织了近2000艘机帆渔船,前往大黄鱼主要越冬场所外海中央渔场围捕,几乎是一举端掉了大黄鱼的老窝,当年舟山渔场大黄鱼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6.81万吨。然而此后却一蹶不振,产量急剧下降,到1976年之后每年仅1000至2000吨,80年代年产只有几百吨,已经无法形成渔汛,1990年仅有50吨。
野生大黄鱼的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著名的产卵场吕泗洋渔场已休渔20多年,但一直未见起色。因为现在大黄鱼面临的威胁除了过渡捕捞之外,又增加了海洋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沿海污水的排放不仅影响大黄鱼,还使得其它鱼类减少,使得野生大黄鱼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而大量船舶的航行造成的噪音,也让对声音极为敏感的大黄鱼深受其害。
现在超市里的大黄鱼多为人工养殖,由于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大黄鱼养殖发展迅速,2019年的总产量达到22.55万吨。人工养殖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为野生大黄鱼资源的恢复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养殖大黄鱼进行增殖放流,每年都会放流大量的鱼苗野生大黄鱼的数量有所恢复,但与几十年前的盛况还相去甚远,个头较大的野生大黄鱼仍然可遇而不可求。
物以稀为贵,在数量极端稀缺的条件下,较大的野生大黄鱼价格水涨船高,越来越夸张。据说现在的渔民一旦捕到大鱼,会马上在 *** 上晒出消息,买家会提前赶到码头,等船一靠岸就将鱼走。有传言称前几年浙江奉化曾有人捕到一条长达50多厘米,重达4.9公斤的野生大黄鱼,被人以14.8万元的天价买走。
野生大黄鱼的兴衰历史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令人深刻意识到了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希望将来有一天,海里的大黄鱼种群能恢复到五六十年前的水平,那时我们就能吃得起超大个的野生大黄鱼了!
浙江宁海老渔民捕到7.1斤野生大黄鱼 售出4.2万元高价中新网宁波2月28日电 (方堃 吴立高)“打渔40年,还是之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28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渔民王明明父子驾船到象山港宁海湾白石山岛附近,合力收起昨晚布下的渔网时,只见一条体长近1米的大黄鱼跃入眼帘,父子俩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这条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大黄鱼,目测体长近1米,胸围约70厘米,重达7.1斤。整条鱼通体金黄,红唇细鳞,不仅“卖相”特别好,躺在船舱上嘴巴还一张一合,并发出高亢的“嘎嘎”叫声,有经验的渔民由此判断出这是一条雄性黄花鱼。
“一般野生大黄鱼每年只能长七、八两,三年仅能长到2斤多,其后长速更慢,长到7斤以上的大黄鱼,估计生长年限不少于10年。”一位老渔民如是介绍。
据悉,黄鱼又被称为“黄花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的统称,由于黄鱼头部长有两颗坚硬的结石,因此黄鱼也被称为石首鱼。野生大黄鱼因为量少昂贵,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每斤售价4000元至6000元不等。
“能捕获这么大的大黄鱼,要感谢 *** 每年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的制度与政策。”王明明父子俩感慨。
确实,从1979年开始,浙江省在禁渔区线外实施群众渔业三个月伏季休渔制度。1995年,这项举措上升为全国性渔业资源保护制度。20多年来,这项制度一直毫不松懈地严格执行着。
近年来,伏季休渔力度不断加大,“史上最严休渔期执法行动”“最严伏季休渔”不断见诸媒体。同时,沿海省市多年不断开展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想方设法恢复海洋渔业资源。这一切,是促成近期越来越多“野生大黄鱼”被捕获的核心原因。
据悉,王明明公布捕获7.1斤野生大黄鱼后,该条大黄鱼立即以4.2万元的价格售出。(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