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懒猪,最近有朋友要懒猪分享一些适合经常熬夜,烟酒过多的朋友喝的靓汤,所以懒猪今天分享一道适合你们喝的广东靓汤,步骤不复杂,看一次就会煲的靓汤,这道汤水我也经常煲给我家人喝,很多朋友因为工作关系,避免不了经常熬夜,或者是为了应酬不得不吸烟喝酒,那么这道汤水就非常适合你们现在看看懒猪这道汤水是怎么做的吧!
食材清单:猪横脷,猪骨头,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陈皮3克,蜜枣1个,鸡骨草1把,姜片适量
详细步骤:
1.首先准备一块陈皮加入清水浸泡十分钟然后用刀刮去陈皮的内囊,这样煲出来的汤水才不会苦涩。
2.将食材鸡骨草,加入清水后浸泡十分钟,然后清洗干净备用,鸡骨草在我们广东客家这边经常用来煲汤有清热解毒,养肝护肝的作用。
3.接着我们把猪横利的筋膜去掉,猪横利的筋膜异味很大,不去掉的话,汤水非常难喝,用剪刀把它剪去就可以了,然后把它切成小块,切好后,把它放入碗中,加入一勺面粉,再加入少许清水,我们利用面粉的吸附性,不断地抓拌,可以很好的去除猪横利的异味和杂质,然后加入清水多清洗几遍把它清洗干净备用。
4.将切好的猪横脷加上适量猪骨头一起凉水下锅焯水,加入适量姜片去腥,大火煮开后捞起并清洗干净浮沫。
5.接着准备30克薏米30克赤小豆,加入清水后清洗干净,洗去表面的灰尘就可以了,清洗好后倒入锅中,用小火炒制一下,炒至能闻到有焦香味时就可以了炒过的豆子寒性大大的降低。
6.准备一个砂锅,将所有的食材倒入,然后再加入适量的姜片和1个蜜枣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这道美味的鸡骨草煲猪横利汤就做好了。
这道汤水非常的香浓好喝,一道美味的广东靓汤,有家人需要经常熬夜,喝酒吸烟或经常发脾气的人可以常煲这道汤水来喝,清热祛湿又养肝,四季皆宜,老少皆宜,喜欢的朋友为家人收藏起来试试吧!今天的汤做法就分享完了,我们下期再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大家一起互相学习交流,喜欢的记得点个关注哦,如果还没有学会,可以点我头像进去看具体的视频教程,谢谢大家!
鸡骨草煲汤能不能喝鸡骨草味甘、微苦,偏凉凉。它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作用。经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
鸡骨草的种子是有毒的,使用的时候需要将豆荚摘除,以免发生中毒的情况。本来是为了补养身体食用的鸡骨草,因为疏忽导致对身体不好的影响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小心注意。此外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鸡骨草与同科属的 *** 思子外形非常的相似,但 *** 思子的叶子比鸡骨草叶子更大,毛多,味道更甜,两种植物的功效不同,千万不可混淆使用,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鸡骨草的寒性比较重,若原本就体寒体弱,绝对不要多用,否则会加重体寒的现象,可选择其他的 *** 来保养身体健康。
鸡骨草最重要最明显的功效是对于肝病的保护和防治。它不仅能够清肝去火,还能够养肝护肝。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属湿热者、乙肝、丙肝等肝病患者来说,鸡骨草无异于是救星一般的良药。而且工作的人们经常熬夜、经常喝酒应酬,对肝脏也容易有损伤,若是常喝鸡骨草煲汤,则能够减轻肝脏的负担,对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在农村待过的人都知道农村是有很多野草,而且有些还成了我们日常用的食材。比如两广地区,当地人都有喝凉茶的习惯,所以他们会用到的比较多,大家都比较熟悉它的作用和功效。如果在较为湿热的天气当中,都会去药材铺购买中药材回去使用煲汤。
一种“猪腰子草”,在广东广西使用较多,现在也有人种植。它很特别,种子带毒,然但它的藤和叶子却是煲汤绝配,希望大家了解一下。
至于猪腰子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它的叶子形态和猪腰子极为相似。而它还有另一个名称叫“相思子”也有人叫它鸡骨草,我们那边就是叫它鸡骨草的。
如果你去市场,购买猪横利(猪的脾脏),摊主就会问你“和鸡骨草一起煲汤喝吗?”鸡骨草煲猪横利,属于一道有名的养生汤,因为在外地,很少会有人会吃,而在两广一带,猪横利加鸡骨草,则就成了一道美味祛湿的养生汤。
鸡骨草在《中国药植图鉴》中,是一种非常好的“清凉解热药”,还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和脾的功效。以岭南地区为主,由于和相思子(鸡骨草)相似的种类很多,只有鸡骨草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中一种大叶鸡骨草,另一种细叶鸡骨草。
大叶鸡骨草和细叶鸡骨草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叶子大,一个叶子小,枝藤也为更粗。在大叶鸡骨草较为常见。细叶鸡骨草则是属于老品种,由于一直生存在野外,无论在哪方面都比较好,但它的产量很低,生长速度慢,所以市场上并不常有。
而在药材铺大多数都是种植的大叶鸡骨草。无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有着同等的药用价值,都是属于煲汤药材。
但无论它是哪一种,都属于相思子这一科属的植物,所以,它们同样具有相同的毒性,相思子这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都同时“相思子毒蛋白”等物质,对于不了解它们毒性和物质的人来说,,它的毒性就和蓖麻子的毒性相同,若不慎食用,则会导致腹泻,呕吐等
而在新闻相关报道中就有关于鸡骨草中毒的事件,如果食用的话,一定要把它的荚果、种子全部清理干净,才能和汤一起煲。
鸡骨草除了用来煲猪横利,同时也可以煲瘦肉汤、排骨汤、老鸭汤等。无论是新鲜的鸡骨草还是晒干的鸡骨草两者都可以用。大多数都是使用新鲜鸡骨草连藤带叶一起下锅,煲好的汤味道清甜可口。但晒干的鸡骨草主要以它的藤条,叶子可以另外晒,也可以泡茶喝。
时间越久的鸡骨草,藤条的有效物质越多,煲的汤则就越浓。如果你不认识鸡骨草,不妨来了解一下,和它的价值。
立夏后,多喝“鸡骨草猪骨汤”,养生靓汤,汤味甘甜,老少皆宜哈喽,大家好!
今天要分享的是“鸡骨草煲猪骨”,这是广东一道非常出名的养生汤,清热解毒去湿气,用来滋补调理身体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比较简单。鸡骨草和猪骨是最普通的食材,直接在超市或市场上就可以买到了。
1.首先我们买来两斤的猪扇骨和两捆鸡骨草。
2.鸡骨草是天然食材,杂质会比较多,我们先把两捆鸡骨草清洗干净,再浸泡20分钟,去除杂质,浸泡好之后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好了。
3.而猪扇骨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冷水下锅,焯水一下,放入几块姜片,倒一点料酒去腥。
(这个步骤要注意了,我们焯水的时候一定要冷水下锅,如果用热水呢,会让肉里面的蛋白质收缩,使得肉质发紧发硬,口感就不好吃了,还可以去掉一部分油脂,汤就没那么油腻。)
4.然后大火煮滚后,我们看到很多浮沫,这些都是猪骨的脏东西,把猪骨全部捞起来,用清水冲洗一下,可以看到猪骨比较干净了。
5.准备好一个瓦煲,倒入适量的水,先把鸡骨草放入垫底,这样熬出来的汤就比较出味了,再把猪骨放进去。
(这一点要注意了,食材要和冷水一起放入,然后用中火煮滚,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猪骨焯水后是比较干净的,也没什么泡沫。)
6.然后我们小火再慢慢熬一个小时,在这过程中,偶尔翻一下,防止食材粘锅。
7.一小时后,加入适量的盐,再翻滚一下,这样的广东有名的养生汤“鸡骨草煲猪骨”就完成了。
现在的广东气候,5月到9月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热,雨水特别多,人体的湿气都会比较重。所以,可以去尝试一下鸡骨草煲猪骨,清热解毒去湿气。
好了,喜欢这个广东养生靓汤,记得收藏,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食疗药膳」鸡骨草赤小豆猪胰汤,这个汤不但好喝,还能生津止渴、健脾益肺、清热祛湿!鸡骨草赤小豆猪胰汤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内科 蓝森麟教授
材料
鸡骨草、赤小豆各120g,猪胰2条。
做法
先将猪胰切段,淖水捞起,然后连同洗净的鸡骨草、赤小豆放进沙锅内,加入清水2000ml,白酒少许,大火煮开,小火煎熬1.5小时,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鸡骨草:性味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功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长于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猪胰:性味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功擅益肺止咳、健牌止痢、通乳润燥。
三物合用有良好的疏肝健脾益肺、清热利湿、解毒止痢、生津止渴的功效。
既为夏季清热利湿、解毒,生津止渴的佳汤。
亦适用于肝胆湿热,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及肺痿咳嗽,肺胀喘急,咯血,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消渴等证的辅助治疗。
觉得不错,请点赞↓↓↓
七月夏天,我家就爱喝这汤,祛湿解暑,熬夜上火的人更要多喝再过两天就进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了,这是属于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代表炎热的意思,小暑即为小热,比夏天的前几个节气炎热,但还没到十分炎热的程度。小暑属于长夏,暑气亦比较重,此时饮食养生需注意清热、解暑、祛湿。
我家夏天常用鸡骨草煲鸡汤,有清热祛湿的效果。经常熬夜或吃煎炒或油炸食品上火时煲点鸡骨草汤水一家大小都可以饮用。鸡骨草是广东人喜欢拿来煲汤的草药之一,具有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效,不懂的人一看鸡骨草以为是一扎树根来的,担心煲出来的汤会苦很难喝,其实鸡骨草有独特的药材香气,微苦,搭配肉类和其他食材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用鸡骨草煲汤,加上赤小豆和薏米这两食材,祛湿效果更佳,再放了蜜枣让这款汤水清火之余还添滋润。
【材料】:鸡骨草20克、猪骨 350克、赤小豆 30克、薏仁 50克、盐 适量、蜜枣 2颗、姜 2片
【做法】:1、薏米和赤小豆提前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
2、把猪骨冲洗干净,小锅放入适量清水,放入2片姜,把猪骨放进去,水沸腾后继续煮1分钟,煮出血沫,然后把猪骨捞起冲洗一下沥干水;
3、把鸡骨草冲洗一下,放入汤锅里;
4、薏仁和赤小豆提前浸泡一小时,然后也倒入汤锅里;
5、放入蜜枣,在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50分钟;
6、最后放入盐调味即可,除了鸡骨草,其他都可以吃;
清热解毒祛湿的靓汤就出来了,喜欢自己动手做吧,味道很不错。
【小提示】:《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鸡骨草“清热利湿,疏肝止痛,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毒蛇咬伤”。
汤,是中国人日常食谱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食补养生方式之一。进入中伏后,很多人因天气炎热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时更是离不开汤汤水水。那么,中伏该喝什么汤好呢?
中伏多喝3碗肉汤,身体好得不得了!
老鸭薏仁冬瓜汤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而根据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因而三伏天适当进补,时间把握得刚刚好。不过,伏天进补,不能大补特补,而要平补清补,否则容易燥热上火,伤及脾胃,过犹不及。而说到平补清补,就不得不提鸭肉了。
鸭肉之补,为平补、清补、凉补。它既能补虚劳,又不至于进补过度,且清补不上火。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清热滋阴、健脾养胃、养阴生津、和胃消食、补血益气、利水消肿等功效。最值得一提的是,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凡体内有热之人均可食用鸭肉,其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人群食之更为有益。鸭肉不仅是夏日时令补品,其做法也五花八门,如白切鸭、柠檬鸭、姜母鸭、烤鸭、百合鸭、酸萝卜老鸭煲等,多到根本吃不过来。
在这,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汤品——老鸭冬瓜薏米汤。中伏天气炎热,且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吃不下、心情烦躁,有的人甚至因此而消瘦。这时,就该喝一喝老鸭冬瓜薏米汤,它既能健脾祛湿,又能清暑解毒、理气和胃。
养生推荐:老鸭冬瓜薏米汤食材:老鸭肉半只,炒薏米50克,冬瓜500克,生姜(带皮)5片,陈皮5克,盐适量,白胡椒粉少许。
做法:炒薏米提前用水浸泡半小时;冬瓜洗净后切成块;老鸭清洗干净后,剁成大块并去除多余油脂,焯水沥干备用;锅中放少许油,鸭肉加姜片一同下锅,将其水分炒干;再将上述所有食材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1.5小时,最后调入盐和白胡椒粉即可饮用。
提醒:本汤品性稍寒凉,久病之人、脾胃虚寒、女性月经期及孕妇慎服。
猪横脷鸡骨草汤
鸡骨草为广东、广西盛产的草药,收载于《岭南采药录》,又叫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岭南气候多温热潮湿,因此两广人很喜欢用鸡骨草煲汤。鸡骨草煲猪横脷,就是广东更受欢迎的靓汤之一,清热、利湿、护肝效果好。
鸡骨草“出道故事”
相传,岭南地区有一个王姓员外,他儿子因胃脘部胀痛、不思茶饭,面色萎黄,身如橘色,四处寻医问药。最后,一位老医生用“鸡骨草煲猪横脷汤”救了他的性命。“鸡骨草煲猪横脷汤”也由此广为流传。
很多人看完可能会问,这个汤跟湿气、肝脏有何关系呢?
中医认为,平素喜爱肥甘厚腻、嗜酒的人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蕴生热,波及肝胆,疏泄不利,则发黄疸,如出现上文“面色萎黄、身如橘色”的情况。
此外,如果长期居住在潮湿闷热的地方,外感湿热亦可由表及里,困阻中焦脾胃、肝胆气机,湿热熏蒸而发黄,表现为皮肤黄染、目黄、小便黄,并伴有胁肋不适、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像这种情况,就适合用鸡骨草。
鸡骨草性凉,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鸡骨草里的鸡骨草总黄酮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血脂、抗炎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对脂肪肝、病毒性肝病、肝损伤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鸡骨草用于治疗肝炎病人,其病程宜新不宜久。
肝炎新得,体质较为盛实,多与湿热有关,尤其是急性黄疸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伴发黄疸者,最适合用鸡骨草煲汤调理。
此外,鸡骨草性凉,平素胃寒、虚寒体质的人应避免过多食用鸡骨草。
养生推荐:鸡骨草煲猪横脷汤
食材:鸡骨草20克,猪横脷1条,猪排骨300克,生姜3片。
做法:鸡骨草在清水中快速淘洗并取出备用;猪横脷去白脂;猪排骨斩件,焯水;生姜切片;再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再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就可以大口喝汤吃肉了。
营养点评:鸡骨草清热利湿;猪横脷健脾胃、消积滞;生姜性温,能中和鸡骨草的寒凉,还能去腥;诸物相合,能疏肝清热、祛湿消滞。
鲫鱼赤小豆汤
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中伏天气炎热,暑邪当令,且不少地区多雨而潮湿,湿气也重,因此人体同时遭受着暑邪、湿邪,很多人都不堪重负。那么,祛除暑湿,便成为当务之急。
可具体该怎么做?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道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消暑的功效,是适合此节令需求的汤品。
中医认为,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利水滋肾等功效,且常吃不易上火。《本草纲目》中载:“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故能养胃。”此外,鲫鱼补虚损的效果也很不错。天热人流汗过多,或长期处于脾虚状态,都适合用鲫鱼汤来调补。
养生推荐:鲫鱼赤小豆汤食材:鲫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9克,生姜3片,食盐及油适量(可供3至4人食用)。
做法:赤小豆提前洗净、泡发一晚备用;陈皮洗净;鲫鱼处理好后冲洗干净,再用厨房纸擦干净表面水分;锅中放适量油烧热,将鲫鱼煎至表面微黄后,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营养点评:鲫鱼能健脾补虚,能利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濡;赤小豆消肿利湿;陈皮能理气健脾;三者共煮成汤,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作用,尤其适合脾虚湿困、水肿、小便不利、脾胃虚弱胃口差的人群食用。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
(养生每日推送)
春季易肝火旺,我家常用这树根煲汤喝,祛湿又养肝,喝完有回甘春天虽然气候很温暖,但是湿气很大,气候的原因加上环境的因素,体内容易上火,尤其是我们的肝,稍不注意,就动了“肝火”。如果肝上火了,就容易莫名的烦躁和焦虑。这时候,我们日常多煲一些清热祛湿护肝的汤水尤为重要,我推荐给大家一道鸡骨草薏米汤,这是以一种野树根为主料,配以赤小豆、薏米为辅料煲的汤,为春末夏初的周末家居靓汤,男女老少皆宜。
鸡骨草又名黄头草、猪腰草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多生长于两广地区的山林边,由于岭南气候多温热潮湿,因此人们喜欢用它煲汤,以调理身体。鸡骨草汤可以清热利湿、清肝去火,喝起来有股淡淡的甘味,对于经常熬夜、经常喝酒应酬的朋友,能够减轻肝脏的负担,对身体健康极为有益。再搭配赤小豆和薏米这“祛湿双雄”,对于调理脾胃、清热祛湿有很好的作用。
鸡骨草薏米祛湿汤
【食材】:鸡骨草 适量、猪骨 350克、赤小豆 30克、薏米 30克、姜 2片、盐 适量(家庭煲汤是件灵活的事,按人口适当下料就好)
【做法】:1、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一会,有利于发挥赤小豆和薏米中的营养成分,没有赤小豆可以换红豆,但赤小豆祛湿效果好一点;
2、我买的是新鲜的鸡骨草,捆成一坨坨的,把鸡骨草拆开泡水五分钟清洗灰尘,然后绑好,避免煮出来的汤全是汤渣。
3、猪骨指定动作冷水下锅汆水,煮沸2分钟后撇去浮沫,捞起猪骨备用。
4、将洗干净的鸡骨草放进汤锅,放入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加入焯水的猪骨;
5、倒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煲汤的时间段1.5小时~2小时。
6、最后记得加盐调味,除鸡骨草,其他的材料都可以吃的;
喝上一碗亲手煲的靓汤,感觉特别不一样,清香回甘,如果放点蜜枣,会更加好喝。
【小提示】:
1、注意,新鲜鸡骨草如果有豆荚,要摘除扔掉,不可食用,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买干货,药店都有售。
2、与鸡骨草一起搭配煲汤的食材,可换成蜜枣、猪横利、土茯苓等,不仅口感好,对养肝护肝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鸡骨草煲汤大全鸡骨草猪骨汤
材料:猪骨头1斤,鸡骨草1大扎,蜜枣2颗,姜片2片
做法:1、猪骨头砍开,洗净,用开水淖一下血水。
2、把所有材料倒入煲里,加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一个小时即可,饮用前加入适量盐。
鸡骨草瘦肉汤
材料:鸡骨草30克、红枣3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适量。
做法:1、鸡骨草洗净后切断备用,红枣去核,猪瘦肉切块。
2、先往瓦煲内加清水适量,再把上述材料全放进瓦煲内,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鸡骨草煲鸡汤
材料:鸡骨草300克、鸡半只、食盐
做法:1、鸡骨草洗净,鸡斩小块,在沸水中焯去血沫,捞出洗净。
2、将鸡骨草与鸡块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
3、去掉鸡骨草,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1、鸡骨草的种子有毒,用时需将豆荚摘除,以免中毒。
2、鸡骨草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肝等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虚寒体弱者慎用。
春天正是养肝时,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养生应顺应春季肝气升发的特点,这样人体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工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为大家介绍一款老少咸宜,能健脾疏肝、祛湿解毒的鸡骨草茯术老鸭汤!
鸡骨草茯术老鸭汤 图/视觉中国
食疗方推荐
鸡骨草茯术老鸭汤
材料:鸡骨草10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广陈皮15克,无花果6只,老白鸭1只(约1250克)。
做法:先将白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血沫。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鸡骨草有疏肝功效 图/陈辉
功效:本汤食材中,鸡骨草性味甘微苦凉,善于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术性味甘苦温,长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无花果性味甘凉,功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搭配性味咸平,功擅补益气阴、利水消肿的老白鸭,佐于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鸭之腥臊味。
诸物合用,清而不泄,补而不滞,共凑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去湿解毒之功,适宜于春季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肝郁脾虚,湿毒内蕴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