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肠怎么做好吃,马肠怎么储存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2 0
原来,马除了用来骑,还能用来吃

说到吃肉,中国人真的太有发言权了。

对于吃,我们向来只有“三连问”能吃么?好吃么?怎么吃?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经过中国美食爱好者的研究与解剖,都能进入到国人的饭碗里。

人类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驯化了很多动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我们熟悉的六畜,包括:马、牛、羊、鸡、犬、豕(猪),其中大部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优质的肉食,但也有例外,比如我们将要说的——马。我们自诩为好食的民族,但马肉,却没成为餐桌上的主流食物。难道是马肉不好吃?还是因为马儿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马儿?

马肉刺身是城市中最容易找到的马肉菜

-01- 马肉究竟能不能吃?

古代文献中称马肉有毒,民间也流传着:“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过去的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为马在当时的用途很重要,比如马可以拉货物,可以耕地,可以当人们的代步工具,同时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马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劳动力,人们是不舍得吃的。到了现代社会,马匹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中国人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猪肉,羊肉,牛肉,大家也逐渐开始研究起了马肉的食用价值。

但马肉到底是什么味道,相信很多吃货都没尝过

新疆牧民在牧马

世界上主要吃马肉的地方,是中亚地区,这个地理位置刚好辐射到了我国的新疆和内蒙古地区,而食用马肉又多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才感觉几乎没人吃。但其实马肉肉质鲜嫩,脂肪少,营养价值高,具有恢复肝脏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功效。饱受过劳肥与三高困扰的“社畜”(说的就是你)来说,马肉是一种难得的优质食材。

切成片状的马肉

-02- 马肉究竟好不好吃?

既然马肉能吃,那究竟好不好吃?

要说世界上最善于吃马肉的民族,想必就是日本了,日本人大约在400年前就开始吃马肉刺身了,在许多日本料理的菜牌上,马肉刺身都被写作“樱肉”,切割马肉时,马肉与空气接触,就会变成鲜嫩的粉红色,又因为每年四五月是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就叫“樱肉”了。

新疆伊犁的熏马肉

马肉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小众的食物。中国主要产马地是内蒙和新疆,但蒙古族不吃马肉,所以在中国马肉店最多的就是新疆了。在新疆,正宗的马肉=哈萨克人 *** 的马肉。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季节。在北疆,当地人一定会告诉你,熏马肠比熏马肉更好吃。把整匹马的肉切成块,塞进马肠子中,然后用松木熏制。熏制后的马肠色泽酱红,肥瘦相宜,筋韧脆爽,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肥瘦分明,不仅色悦目,食用起来也具有特殊的风味。

哈萨克族的老奶奶正在 *** 熏马肠

熏马肠手抓饭

-03- 哪里的马肉更好吃?

在口舌之间感受一次策马奔腾。

在中国境内,除了我们熟知的新疆,内蒙古,要说吃马肉,也不得不提起——广西。桂林的马肉米粉历史悠久,据说明代已有,抗战时期达到全盛。因那时战争烽起,物资匮乏迫使人们大规模食用马肉,一时间马肉米粉风靡桂林

一碗鲜香的马肉米粉让人吃到回味无穷

桂林人处理马肉主要有腌、腊两种 *** ,腌制的马肉味偏甜,腊制的马肉偏香。将新鲜马肉切成条状加入调料,再经腌制、过沸水、风干等工序制成。食用时用温水洗去上面的灰尘去油,切成薄片,特制的米粉放入滚沸的马骨汤里泡一泡,然后连汤一起盛在碗里,撒上葱花,香菜,蒜末,淋上辣椒酱和花生油,趁热嗦下去,入口细嫩,味极鲜美,食量再小的人都会连吃上几碗。

辣炒马肉让人越嚼越香

云南的石林马肉也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因地处高原,食用马生长环境良好,云南人食用马肉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从最简单的煎炒烹炸,到炖溜卤酱,无不展示石林人对马肉的热爱。不同于新疆与桂林的加工马肉,石林马肉菜使用的大多是新鲜马肉,红烧马肉和干锅马肉并称地方马肉头牌。马肉入菜调味儿,鲜辣微麻,浓香醇厚,别提多下饭了!

马肉不光可以吃,也很好吃!如果实在纠结的话,不如吃口马肉火烧冷静下?


- END -

文丨Borgcube

编辑 |张瑜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伊犁美食推荐一熏马肉马肠、纳仁面

薰马肉马肠是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的特色美食。在冬季来临时挑选膘肥体壮的马驹宰杀后,先将马肉剁成块状,撒上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一间土房的木架上,地面上堆放天山雪松枝,用暗火熏蒸,直到熏干,即成熏马肉,熏味浓郁,色泽艳丽,芳香四溢。为什么吃马肉一般都在冬季,因为冬季的马最是肥美。而且马肉性热,新疆的冬季比较寒冷,所以特别适合冬季食用。

昨天朋友在察县乡下买的牧民朋友家自己做的马肉马肠子。100块钱一公斤,而菜市场七八十,八九十每公斤都有。当然伊宁市还有几家出名的做马肠的,价位可能还要再高一些。


马肠怎么做好吃,马肠怎么储存-第1张图片-





牧民家薰肉做的比较干,而菜市场里面卖的比较湿,这样成本就低一些,所以卖的可能比较便宜。

吃法:先把马肉马肠表面清洗干净,冷水下锅,大火烧开,然后用牙签扎几个眼。据说不扎眼味儿更香,但是害怕马肠子爆裂,所以还是扎了几个小眼。然后转小火煮两个小时左右。用筷子扎马肠子,如果筷子能扎透就说明可以捞出食用了。捞出切片,然后装盘。再配上皮牙子(洋葱)


煮过马肉的汤千万别倒,因为还有最重要的一道主食要用,那就是哈萨克族出名的纳仁面,面条手工擀的面更好,由于朋友媳妇不在家,我们三个男人都不会擀面,所以在小区门口切面店买的切面稍微宽一点的。面煮熟捞出盛碗。煮面的同时把刚才煮肉的汤加热然后汤里放点咸盐和切好的皮芽子丁。朋友往汤里加了点胡椒粉,他说是提味。然后把肠子切片,马肉切成小丁,铺在盛好的面上。然后把汤浇在面上,一碗美味的纳仁面就好了,再就着切好的马肉马肠真美味,可惜下午要上班不能喝酒,要不然再喝上两杯。就一个字爽。


朋友们,你们猜这一碗面如果在外面的纳仁馆卖多少钱一碗呢?<呲牙>

来一盘马肉纳仁

时令虽已到了初春,但在新疆,一些山区依然有寒意。马肉、马肠是御寒防冷的首选食物。

通常,吃马肉搭配的主食是纳仁。纳仁是面食,形状有粗也有细,一般手擀出来的面做的纳仁最入味。将纳仁放进沸腾的马肉汤里,煮一刻钟左右捞出来,不用滤掉太多的汤,立即装盘,煮熟后的纳仁便自带马肉汤的味道。再在纳仁表面撒一层洋葱,连同煮熟的马肉一起享用,一块马肉或者马肠,搭配纳仁一并入口,那味道鲜美无比。

煮马肉需要相当的耐心。首先将马肉、马肠等用清水洗净,必要时可根据锅的大小进行适当的切分。放入大锅后,加水至没过锅内所有的肉为宜。大火煮沸,汤表面会滤出许多黑色或者棕色的大块泡沫,用漏勺逐一清理干净,再转小火,盖上锅盖继续炖制。

一般情况下,生马肉、马肠等都是用盐调制过的,因此在煮的过程中,不必加入细盐调味。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细盐,缘由是马肉、马肠等在熏制之前,人们通常会用粗盐里里外外刷几层。沾在马肉、马肠上的粗盐慢慢融化,最终渗透其中。在后来的蒸煮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偏好,决定是否再添加食用盐。整个马肉、马肠的炖制过程至少耗费一个小时。

马肉在用小火炖的过程中,也需要经常观察,滤去堆积的泡沫。大约四十分钟后,可以在锅中加入其他食材,譬如土豆、恰玛古、胡萝卜,也可加入玉米、红薯等。这些食材熟得快,需要提前捞出来装盘,否则会依附于马肉。我结婚后,从婆婆那里得知,马肉汤里可加入鹰嘴豆,着实让我感到意外又惊喜。意外是之一次听说这样特殊的做法,惊喜是最后出锅时,鹰嘴豆入口即化,随马肉、纳仁一起享用很是美味。

纳仁也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点缀。比如,葱花、香菜、洋葱等切丁,装入小碗再加入马肉汤。最后将碗中调制的小料均匀地倒在纳仁表面,它们与纳仁混合,扑鼻而来的香味直让人淌口水。也有将这些原材料放入锅中热油炒一下,再加入番茄一并翻炒至出汁儿,撒在纳仁中间点缀的做法。白净的纳仁盘中间一抹诱人的红,不仅美观,搅拌后享用,味道也喷香扑鼻。

说起搭配马肉的各式纳仁,不得不提到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大约六年前的一个冬季,我随公婆一起前往阜康市大黄山探亲。晚上,女主人特殊的纳仁做法,让我大开眼界。只见她将和好的面擀成一个不规则的饼状,厚度与馕坯差不多,接下来她将大饼状的面团整个盖到锅中,再用手调整其位置,让面饼完全覆盖在肉表面。我顿时目瞪口呆,坐在一旁的婆婆见状,给我讲了这种做法的缘由。

原来,过去牧民家中大多只有粗玉米面。不仅和面费力,更别说在昏暗的油灯下,擀成细饼状再均等切分,毕竟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饼状的纳仁因此应运而生,久而久之,这样的做法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便遗留了下来。马肉熟了,表面的纳仁饼也跟着熟了,手撕一块品尝过后,口感不仅酥软,马肉的味道也渗透其中,可谓神奇。

如今,马肉纳仁也从它传统美食的定义中逐步进阶,进入高档餐厅成为快餐,满足更多人的味蕾需求。它在大多数新疆人心中,早已超过了一般美食的概念,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

新疆特色美食米肠子面肺子,冬天要趁热吃才能吃到它的美味

对于很多没有来过新疆的人来说。对新疆的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切糕。(小编插一句,新疆没有切糕,只有玛仁糖,是切好售卖的,一块玛仁糖5块,并不贵,所谓的切糕是个营销骗局)。

新疆的玛仁糖是切好售卖的并不像切糕一样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新疆还有很多的美食,是让人更加喜欢的。小编认为,无论是街边摊,还是豪华的酒店美食只有通过食用才能真正的懂得食物的味道和这个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

在中国有各式各样的肠子类的美食都分布在各个地区。比如说血肠、红肠、马肠、肥肠等等。像米肠子这种美食只有在新疆才能吃的到。它的存在不是单独的,而是搭配另一种新疆特色美食面肺子,一起食用的。有很多之一次来新疆品尝这种美食,吃不习惯,告诉小编嗯,有种不好形容的感觉,不是不好吃,而是吃不惯。但对于新疆人而言。米肠子和面肺子。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美食。

首先来说,这种美食的外形。很多之一次来新疆的人看到这种美食呢?是很难爱的起来。因为他的外表看起来的确不好看,是新疆所特有的粗犷豪迈的方式,在你没有点餐的时候。它是以最原始的状态放在大盆里,你能想象到那种画面吗?没有切面肺子。一大块一大块的放在盆里,整个形状你可以明确的看到还是肺的形状,上面还缠绕着没有切好的米肠子。是不是感觉不是很好看的。

面肺子米肠子街边摊

米肠子面肺子的 *** 原料是新疆当地的羊的羊肺和羊肠,面肺子反复地洗净,灌入油鸡蛋、清油、面粉调制的面湖,灌装过程要用挤压式的灌法,让调制好的面糊进入羊肺的同时,还要让羊肺里多余的空气和水分排出。然后封闭好肺管,放入锅中煮熟,每天都是新 *** 的。米肠子同样,也是将米和胡萝卜、孜然等调味料调制均匀后,一点点灌进仔细清理的羊肠里,不能灌的太满,不让米饭煮熟的过程中会撑破肠衣。然后将灌好的场子封好口,放在锅中效果煮熟。

也许从 *** 过程中上看,还是无法勾起你的食欲,但是一定要相信我。点一份先吃起来。米肠子切段,面肺子切块。有时还会搭配上 *** 好的辣味面筋,水煮羊肚条。用蒜汁,辣汁,醋还有店家的秘制调料。浇在切好的米肠子和面肺子上,拌匀。或者是直接夹起一块米肠子或面肺子,直接蘸着汤汁食用。入口后就能感受到,面肺子充满油香面香,口感上滑嫩软糯。米肠子里则是充满Q弹的米饭。带着甜味的胡萝卜,以及各类香料的味道。肠衣还带着嚼劲,可以说是很攒劲的一个美食了。

小编付责任的告诉你,一定要趁热吃,一定要趁热吃,一定要趁热吃,这道美食离开了它入口更好的温度,那就会很难入口了,夏天到是无所谓,但是在冬天,你在街边吃这个,那完了,羊油会固话,裹在面肺子和米肠子上,吃起来就大打折扣了,甚至会一口,就让你对这个美食嗤之以鼻了。(例如,中国吃播界的大胃王密子君,在新疆乌鲁木齐零下18度的情况在端着一碗米肠子面肺子在街上吃,之一口说有点腥,能不腥么,吃了那么大一口,那上面的羊油想想都够了)。

米肠子面肺子相对于新疆其他美食,他的价格也相当实惠,慢慢的一份小碗面肺子米肠子20元,大碗的25元。来新疆的朋友可以来吃一下。

好了今天写到这里,喜欢小编文章的记得点击上方的订阅,要吐槽的,点击订阅再吐槽我撒,申明文章是我自己写的,侵权我会追究的。

攒劲美食:新疆美食熏马肠、熏马肉,大多数表示不知马肉啥味道!

冬天,哈萨克人家要屠宰牲畜备冬肉,腌制熏干越冬,熏制的肉香味浓郁、耐贮藏。市场上出售的熏肉基本相似,再增加些佐料,如孜然、胡椒、花椒、洋葱等,可煮熟、蒸食。熏马肠是熏肉中的上品。

一、新疆哈萨克美食熏马肠介绍

马肉是一种稀罕的食品,中国主要产马地是内蒙和新疆,但蒙古族不吃马肉,所以在中国马肉店最多的就是新疆了。

在新疆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季节。哈萨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数做马肠子了,他们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供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较长时间的保存,他们采用了多年积累的 *** :熏。

新疆特色美食熏马肠是哈萨克人的独特做法,把整匹马的肉切成块,塞进马肠子中,然后用松木熏制。马肉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马肉偏热性,不宜多吃。

在乌鲁木齐和伊犁一带,哈萨克熏马肠一般在“哈萨克奶茶馆”里售卖,熏马肠的价格在100元左右每公斤。因这种马肠没采用任何现代化学物品,是纯马肉,不含防腐剂,实属绿色天然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哈萨克特色美食熏马肠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色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特殊的风味。隆冬季节来到牧区,正是哈萨克族牧民显示他们烹饪技术的时候,看着哈萨克熏马肠色泽呈酱红,肥瘦相宜,筋韧脆爽;既是保健珍品,能滋阴壮阳,还可美容,又是美味佳肴。这时若到新疆伊犁旅游,准叫您饱尝口福。

二、伊犁哈萨克熏马肠的 *** ***

1、先备好主料:天山脚下茫茫大草原自然放养的马肉和马肠

辅料:洋葱

调料:胡椒、生辣子粉、盐、蒜泥、香油。

2、接着要洗净马肠,切成条肉,撤上盐、胡椒粉等佐料,拌均腌制。

3、把腌好的肉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搭在木架上,挂在屋里风干,一个月左右即成。

4、若要成为熏马肠,就选择在四周是土块墙或是用其它东西遮挡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烟来熏,直到熏干,即成熏马肠,这样能存贮时间较长。

现在,大家已经清楚哈萨克原始熏马肠是怎么做的吧。那么,这熏马肠怎么做好吃呢?为大家搜集了几种吃法,您也可以自制更加美味的新吃法。

吃前,先用开水大火将熏马肠煮10-15分钟,期间要起气泡,一定要用牙签或尖物将其扎破排出气泡,否则肠身易爆裂。等完全没有气泡后,再换一锅冷水,小火煮2个小时以上,或用高压锅压30分钟。煮熟后即可出锅、冷却,切片。

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佐料:一种 *** 是切丝洋葱覆盖肉片上,一起嚼食;或也可用胡椒,生辣子粉,盐、混合后干沾;大众较适合的是:蒜泥香油沾汁,味道鲜美是招待来自八方的游客的上等食品。

十一期间无意中吃到贵州惠水干锅马肉,味道不错,推荐给大家

贵州惠水特色马肉

干锅马肉


贵州黔南惠水马肉是当地非常出名的特色火锅,原起惠水县的摆金。在惠水县城也有许多马肉火锅店,唯有两家一直口碑很好,名为摆金车伯妈马肉馆和摆金车记马肉。地址在惠水涟江北路朝顺公园一期,不少贵州好吃嘴专程前往品尝。

很多人选择吃马肉,也是因为马肉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其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严寒的冬夜里,食用马肉火锅可使身体暖和。清水马肉、麻辣马肉、干锅马肉是最其主要的三个品种,另外还有马杂更是特色火锅。它配菜也是比较简单,有青菜、白菜、干豆腐条、还有一份很有特色小菜(卷心菜)酸汤,只有马肉火锅店在才享有,开胃的下饭菜。对于一些喜欢吃酸辣的朋友确实是不错选择。马肉的吃法简单, *** 也不难,其主料多为新鲜马肉,铺以马心、马脑、马筋、马肠、马肚、马白血(原马白血是红色经过人工处理变成白色)等马杂,配以自制糍粑辣、上好大蒜、上等花椒、豆瓣酱、胡椒、新鲜鱼香菜等佐料精心烹制而成。

伊犁特色美食熏马肠

有人说伊犁有三宝:马肉、蜂蜜、薰衣草,回想起来也对,伊犁草原多,牛马羊非常多,伊犁的昭苏马的数量比人的数量多,这里的哈萨克族放牧为生,冬天会把老的马沙掉,做成熏马肉熏马肠,作为冬季温补的美味!

熏马肉熏马肠在没有吃过之前,就听很多人说马肉是酸的,我也就信了,但是新疆本地人都非常爱吃马肉,我也有幸去参观了伊犁最熏马肠熏马肉最老的厂子,品尝了他们熏制的熏马肠,这下就忘不掉了,真的好吃!


熏马肉熏马肠有一股马肉特有的香味,特别是马油特别香,难怪都说半肥半瘦的更好吃,果然如此,后面一查资料才知道,马油的品质是优于牛羊肉的,马的脂肪还用来做高端护肤品,所以选熏马肠熏马肉,一定记得选择半肥半瘦的,原因就是好吃!

马肉因为有嚼劲,所以要煮2个小时才可以煮烂,初次尝试的朋友如果时间没有煮够,马肉就咬不动,这里也提醒一下,伊犁熏马肠熏马肉是伊犁更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如果你没有吃过,记得去吃哦,千万不要错过啦!



哈萨克族餐桌上的美食

哈萨克族美食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

如果你到哈萨克人家中做客,

主人一定会拿出各种美食热情款待你。

下面小编就带你康康哈萨克族美食

奶茶

奶茶配馕是一份标准的新疆早餐。各民族都喜欢喝奶茶,在哈萨克族家庭,奶茶多用茯砖茶熬制。

包尔萨克

包尔萨克是一种油炸食品,哈萨克族传统小吃,也是奶茶必不可少的伴侣。

酸奶

酸奶是哈萨克族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饮料。哈萨克酸奶是将鲜牛奶或鲜羊奶、马奶置于罐中,温度约保持在摄氏十八度左右,经过1-2天的时间发酵而成,奶香浓郁,口感纯粹。

柯莫孜

柯莫孜也称马 *** ,就是发酵过的驼乳或马乳,这是哈萨克民族数百年以来一直喜爱的一种饮料。柯莫孜即是饮料,也是食物,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搅动柯莫孜还会散发醇香的味道,令人心醉。

奶疙瘩

奶疙瘩就是浓缩、晾干了的酸奶,是哈萨克族特有的食物之一。它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便于携带,一小块就可以起到饱腹的作用。

熏马肠

熏马肠、熏马肉是哈萨克族过冬必备的食物。把马肉切成块,塞进香肠里,然后用松木熏制而成。马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味道鲜美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

胡尔达克

将肉切成块儿在锅里炒熟就叫胡尔达克。炒制时会加入食盐和沙葱,加上沙葱的胡尔达克味道可口鲜美。

杰尼特

这是一种用炒麦粉、奶酪粉、羊尾巴油、塔尔米、炒熟的玉米粉、砂糖、葡萄干等食物做成的美味食物,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款待贵宾或者在喜宴上食用的更佳美味。

来源:i塔城

新疆草原美食熏马肉!!!新疆人更爱的冬季美食

新疆的草原广阔而美丽,草原上的马更是雄健四方,在新疆哈萨克人民采用马肉来熏制以有百年的历史了,新疆马饮天山雪原泉水,食高寒草甸的野生百草,有天马之称,所以食用马肉是最天然最有营养的保健食品了。熏马肉、熏马肠是哈萨克族美食中的一绝,也属于新疆的小吃特产,受到新疆各族同胞的喜爱,每年秋冬季正是吃熏马肉的更佳季节,赶紧来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吧!


很多内地朋友听到新疆人吃马肉,会非常惊奇:马肉?那不是酸的吗?



  事实上马肉非但不酸,却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那种说马肉是酸的云云纯粹是信口开河。而且更牛的是,马肉的脂肪在所有动物脂肪中,最接近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因而远佳于其他动物脂肪。


  放眼整个世界人民,其实马肉在很多地方是上食谱的,比如欧洲的法国、比利时等国,马肉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肉食,甚至日本也有著名的马肉刺身,称之为樱花肉,原因是新鲜马肉颜色鲜艳,宛如盛开的樱花。



  但是世界上主要吃马肉的地方,还是中亚地区,这个地理位置刚好辐射到了中国新疆。因为中亚这一片地方生活的基本都是马背上的民族,马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征战坐骑,还能为游牧者提供补充能量的肉。因此,马肉,就是中亚诸多民族,尤其是哈萨克人最为重要的一种食品。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哈萨克的熏马肉和熏马肠子。


初冬开始,哈萨克人家要屠宰牲畜备冬肉,腌制熏干越冬,熏制的肉香味浓郁、耐贮藏。市场上出售的熏肉基本相似,再增加些佐料,如孜然、胡椒、花椒、洋葱等,可煮熟、蒸食。熏马肠是熏肉中的上品。


(一)新疆哈萨克美食熏马肠介绍


马肉是一种稀罕的食品,中国主要产马地是内蒙和新疆,但蒙古族不吃马肉,所以在中国马肉店最多的就是新疆了。


在新疆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季节。哈萨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数做马肠子了,他们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供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较长时间的保存,他们采用了多年积累的 *** :熏。


新疆特色美食熏马肠是哈萨克人的独特做法,把整匹马的肉切成块,塞进马肠子中,然后用松木熏制。马肉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马肉偏热性,不宜多吃。在乌鲁木齐和伊犁一带,哈萨克熏马肠一般在“哈萨克奶茶馆”里面售卖,熏马肠的价格在100元左右一公斤。因这种马肠没采用任何现代化学物品,是纯马肉,不含防腐剂,实属绿色天然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哈萨克特色美食熏马肠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色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特殊的风味。隆冬季节来到牧区,正是哈萨克族牧民显示他们烹饪技术的时候,看着哈萨克熏马肠色泽呈酱红,肥瘦相宜,筋韧脆爽;既是保健珍品,能滋阴壮阳,还可美容,又是美味佳肴。这时若到新疆伊犁旅游,准叫您饱尝口福。


(二)哈萨克熏马肠的 *** ***


1、先备好主料:天山脚下茫茫大草原自然放养的马肉和马肠;辅料:洋葱;调料:胡椒、生辣子粉、盐、蒜泥、香油。


2、接着要洗净马肠,按马的肋条切成条肉,撤上盐、胡椒粉等佐料,拌均腌制。


3、把腌好的肉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搭在木架上,挂在屋里风干,一个月左右即成。


4、若要成为熏马肠,就选择在四周是土块墙或是用其它东西遮挡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烟来熏,直到熏干,即成熏马肠,这样能存贮时间较长。



现在,大家已经清楚这哈萨克原始熏马肠是怎么做的了吧。那么,这熏马肠怎么做好吃呢,鲜宝为大家搜集了几种吃法,您也可以自制更加美味的新吃法。


吃前,先用开水大火将熏马肠煮10-15分钟,期间要起气泡,一定要用牙签或尖物将其扎破排出气泡,否则肠身易爆裂。等完全没有气泡后,再换一锅冷水,小火煮2个小时以上,或用高压锅压30分钟。煮熟后即可出锅、冷却,切片。


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佐料:一种 *** 是切丝洋葱覆盖肉片上,一起嚼食;或也可用胡椒,生辣子粉,盐、混合后干沾;大众较适合的是:蒜泥香油沾汁,味道鲜美是招待来自八方的新疆旅游客人的上等食品。



  其实真正高端的马肠子还不是纯肉的,而是所谓的卡子肠,亦即用一整根带肉的马肋骨穿进肠中,再配以脂肪,吃的时候,啃着骨头,据说才能吃得真味,越啃越香。有种说法是,一匹马的肉刚好能全部灌进自己的肠子中,其实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一匹马的肠子刚好能装完所有的肋骨。


  而对马肉和马肠子的熏制,其实最初主要也是为了便于保存,所以比较原始的做法,必定是熏制的比较重。熏制马肉用的是果木和松枝等,目的也是使熏制的肉中有果木味,重点是有松枝的清香。


  但是现在对城里人来说,保存的问题并不困难,因此这一点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如今市面上的熏马肉和马肠子就有意减轻了一点烟熏味,以更适合城里人的口味了。


  当然,在选择马匹上,也有讲究。比如选四五岁的马,而且要选肉质好的马,这些马大都是选自阿勒泰的哈巴河和青河等地自然放养,未经育肥。



  或许正是因为熏马肉和马肠子来自于高山峻岭,来自于茫茫草原,来自于马背上驰骋的人们,这种食品才具有了豪爽与磅礴的气质,适合于长刀割肉地吃。然而它又不仅是豪爽和磅礴的,就像天山和阿尔泰山一样,在大气磅礴中还有着柔美而妩媚的一面。


  因此熏马肉、马肠子基本是对这些山水草原的再现――虽然形式粗犷,但滋味细腻,看似简单,却回味悠长,这些元素神奇地统一在一起,才构成了熏马肉、熏马肠的独特风味,成为天山、阿尔泰山、伊犁草原这些雄奇山水草原的一个食物版本。

复原特色美食之——伊犁熏马肠

我是汉族,出生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说起我们本地的特产美食,我觉得应该是熏马肠。

小时候的熏马肠一想起来就流口水。那种木头熏制的马肉的香味,好像是天山脚下牧场上,大自然给哈萨克牧民独享的美食。

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品牌的熏马肠、熏马肉,但再没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每次和发小们聊到熏马肠,大家都非常怀念那种刻在记忆里的美味。

有人说,那时候天天萝卜白菜、馒头面条的,人比较馋。而现在经常可以吃到肉,所以觉得那时的熏马肠特别香,而现在的不好吃了。但我却很执着的认为,是现在人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改变了熏马肠的原料和传统手工做法。

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前些天,我专门上山到哈萨克牧民家,定制了一批用散养牧马按传统手工制做的熏马肠。

工厂大概用两三天就出成品的熏马肠,让我们用了十几天才制做成。但熏马肠出锅后,我一尝只觉的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心里说,“值了,我记忆里的就是这种久违的味道。”

哈萨克大哥告诉我,这是牧民自己吃的熏马肠真正做法,散养的马长时间传统手工制做,市场上买不到的。

标签: 怎么 马肠 储存 好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