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士干脆面,魔法士干脆面整箱-广角镜-

魔法士干脆面,魔法士干脆面整箱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9 0
盘点市面上更好吃的干脆面!

盘点市面上更好吃的干脆面,你绝对吃过不止一种。

1.魔法士干脆面

魔法士干脆面应该算是入门级的了吧,小学门口五毛一包不知道吃了多少年,那时候的魔法士虽然便宜,但分量却是慢慢的,还能分开两片分给小伙伴。

2.小浣熊

干脆面里知名度更高的就是小浣熊,口味虽然没有魔法士和小当家那么多,但每种口味一袋调料也是小浣熊的特色,不撒调料的面饼也不好吃哦。

3.幸运红烧排骨面

幸运面拆开袋附带有调料包,不同于其他干脆面有很浓的调料味,只有一点点咸,这一款干脆面,只要是吃过的同学都喜欢吃。

4.张君雅小妹妹

张君雅小妹妹一打开包装就能看到黄色的面饼,吃一口也不会觉得腻,即使不放调料粉也很好吃,回味无穷。

5.兵卒一口脆

打开包装就能闻到一股咖喱味,味道有点像旺旺小小酥,但比旺旺小小酥的面饼厚,越吃越香。

6.小当家

说起干脆面,小当家无疑是小编心中的NO.1,小时候吃小当家根本舍不得扔包装,要攒够每一款不同的包装,反面还有关于各种口味国家发生的小故事。

30多年前中国“怀旧”方便面,赌100袋辣条,全吃过该叫大叔了

最能暴露年龄的5种方便面,吃过2个还是小哥哥,全吃过已是大叔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便面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它口味众多而且操作方便,只需要10分钟即可享受到一顿简单的美食。方便面1958年在日本问世之后就迅速大火,80年代的时候中国引进了两条方便面的生产线,一条在北京,一条在上海,距今也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了,在这些年里方便面的品牌层出不穷,有很多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有一些方便面非常具有代表性,今天咱们来盘点一下这几种方便面。最能暴露年龄的5种方便面,吃过2个还是小哥哥,全吃过已是大叔了。


之一个:上海肉蓉面

魔法士干脆面,魔法士干脆面整箱-第1张图片-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上海美味肉蓉面绝对是很多80后门的记忆吧,它是中国引进2条方便面生产线之一上海生产的,肉蓉面味道简单却真的回味,里面有什么神奇的调料呢?是猪油,天然脂肪。吃完了肚里舒服,打嗝出来的味道不难受。现在这种面基本已经很难在实体店找到它的身影,想吃也吃不到了。

第二个:华龙方便面


“华龙面天天见”这句广告词对于身处北方的小伙伴可能会熟悉很多,华龙面是河北邢台的一个本地品牌,曾经称霸整个华北地区,现在已经改成了今麦郎的品牌,它曾经最出名的就是红烧牛肉面了,比起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它味道不会过于油腻,味道重而清爽,配料简单,超级好吃,现在也只能在万能的某宝买到了。

第三个:中萃方便面


“中萃面,面对面的爱”这句广告词能勾起多少小伙伴们的心声呢?作为江苏无锡的之一个方便面品牌中萃,当时售价是8毛钱一袋,当时出的味道也比较多,比如雪菜肉丝面、雪菜牛肉面、雪菜鸡肉面等等,每一个都是带有雪菜的独特香味,它曾经在鼎盛时期的时候是康师傅和统一膜拜的对象,不过现在已经停产了,某宝上面的中萃也是高仿面并非是曾经的中萃。

第四个:魔法士干脆面


魔法士干脆面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最为跑火,那个时候下了晚自习饿了就会去小卖部去买两包魔法士干脆面来充饥,味道有麻辣牛排、香烤鸡翅、五香等等味道,更爱的还是麻辣牛排味道的,辣中带香,吃起来特别的好吃,有时候都会批发一箱子放在宿舍里面,不吃晚饭就偷偷吃魔法士,后来因为魔法士传出用尸油所以声誉日下最终难觅踪迹,非常的可惜。

第五个:统一小浣熊干脆面


看到这张照片不知道多少小伙伴能想起曾经集卡的画面,在我老家还有很多曾经集的很多小浣熊的卡片,现在想想当初集卡就是一个广告营销,就是让你一直购买一直集不齐可是当时就喜欢,长大了才明白。不过小浣熊的干脆面和魔法士干脆面是我最喜欢吃的干脆面,它比现在卖的干脆面口感要香脆上许多,虽然当初口味不多,但在经济不发达的曾经这已经是更好吃的零食了。


结语:30多年前中国“尴尬”方便面,赌100袋辣条,全吃过该要叫大叔了。以上5种方便面真的已经难觅踪迹了,有些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他们的味道,作为8090后的我们现在大多数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不知道你还记得这些曾经吃过的方便面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你曾经吃过更好吃的方便面,让我们一起致敬曾经的方便面吧。

明明还能买到,却让人以为已“消失”的零食,你还买过哪一种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吃到的美食越来越多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美食也都慢慢的被淘汰掉了,尽管有一些美食被淘汰掉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可以买得到的,比如说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些零食也是可以买得到的,不过却让很多的人都以为已经“消失”了,快来看看这些零食,你都还买过哪一种吗?

1、魔法士干脆面。这种干脆面很多的90后都是非常的熟悉的吧,因为在当时的小卖部是特别的受欢迎的,吃起来口感香香脆脆的特别的好吃,而且口味也有很多种,关键是每一包里面还会有那种小卡片,很多的人小孩在购买这种干脆面的时候,都是特别的喜欢收集这种小卡片的,因为集齐以后好像是可以换礼品的,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集齐,应该有很多的人以为这种干脆面都已经消失不见了吧,不过现在在有些小卖部里边还是可以买得到的。

2、西瓜泡泡糖。西瓜泡泡糖在90年代也是卖的特别好的一种泡泡糖,其实吃起来也并没有多么的好吃,而且嚼上一会儿就没有味道了,但是因为价格特别的便宜,在当时孩子们的零花钱并不是特别的多,所以才会特别的受欢迎,原来以为这种西瓜泡泡糖,因为味道并不是特别的好,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又这么的好,很少有人会去购买,所以也都消失了,但是没有想到现在在有些小卖部里面还是可以买得到的。

3、绿舌头冰棍儿。现在正是夏天有很多的人也都是特别的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雪糕冰棍的这种绿舌头冰棍在90年代的时候也是特别的受欢迎的,它和一般的苹果是不同的,在吃的时候吃上几口就会变得特别的软,就像舌头一样,而且因为是绿色的也叫做绿舌头,但是后来有一段时间好像因为食品安全卫生的问题,被禁止生产了,但是现在在市场上却又能够买得到了,有很多的人应该也都是以为这种冰棍已经停产了吧。

4、粘牙糖。粘牙糖再过去也是小卖部的王者,几乎是没有小孩子不喜欢吃这种粘牙糖的,价格非常的便宜,吃起来口感也特别的甜,不过在吃的时候确实是特别的容易粘在牙齿上的,甚至有一些换牙期的小孩在吃的时候还容易把牙齿给粘掉了,不过因为便宜味道又好,受欢迎,原以为这种糖果也是买不到了,没想到现在在网上和一些小卖部也是可以买得到的,而且在看一些小视频的时候,也都是会看到一些网红吃货在吃这种粘牙糖。

5、大大泡泡糖。大大泡泡糖是很多小孩子都特别喜欢吃的一种泡泡糖,因为这种泡泡糖真的能够吃出特别大的泡泡,有很多的小孩在吃了以后也都是会比赛,看谁吹的泡泡的,原来以为这种大大泡泡糖也已经买不到了,但是没有想到在超市的收银台是可以买得到的,而且价格还不贵,一块钱都能够买上四五个呢。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的小零食,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能够买得到的,有很多的人都是从小吃到大的,那么你小时候吃的哪些零食现在还能够买得到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这些小时候的零食那一种勾起了你童年的回忆


1.绿舌头

?


绿舌头是一款以果冻为主体的冰棍,冷冻时口感是硬的,用舌头舔,带着一种沙沙的感觉,但温度升高后整根冰棍就会变成柔软的舌头。

2.唐僧肉

?


唐僧肉辣条的一种吃起来香香的稍微带点辣味,小时候五毛钱一袋学校门口旁边抢着买。

3.拉丝糖

?


挤出来一小节用嘴咬直接粘在牙上,咬还咬不断,可不知道为啥,就喜欢使劲去拽,拉出一根根细丝。

4.魔法士干脆面

?

?



小时候为了集体《水浒传》人物卡片,想尽办法从爸爸妈妈那里要零花钱去买魔法士干脆面。

5.搅搅糖

?


记忆中最甜蜜的莫过于搅搅糖了。

?

6.果丹皮

?


健脾开胃的果丹皮记得是爸爸更爱给我买的,吃一口牙都酸的软了又有甜味入口让人想起都流口水。

不知道这些零食你都吃过没?那一种勾起了你的童年的记忆

90后童年回忆!这些零食你吃过多少

1、辣条

还记得这个熟悉的包装吗,卫龙辣条可以说是学生时代更受欢迎的零食了,放学以后人手一包,麻麻辣辣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2、干脆面

魔法士干脆面算是干脆面中的经典了,以前吃干脆面,不仅是因为嘴馋,还为了收集里面的贴纸和卡片

3、无花果

细细长长的一条无花果丝,吃到嘴里酸酸甜甜的,但其实它是用萝卜丝做的哦

4、彩色西瓜泡泡糖

一块钱能买好多个,好看又好吃,嚼着嚼着根本停不下来,吹泡泡也是必备技能了

5、汉堡橡皮糖

汉堡造型的果汁软糖,小时候舍不得一口气吃了,还要拆成三份慢慢品

6、旺旺大礼包

童年时代的旺旺大礼包绝对是高端的象征,旺旺雪饼、旺旺仙贝、旺仔牛奶糖、旺仔小馒头……这些都能一起吃到,幸福感爆棚了!

7、南京板鸭

虽然叫南京板鸭,可它跟板鸭却没什么关系,其实面制品哦,口感酥脆,虽然知道是垃圾食品,可抵不住好吃


8、香菇肥牛

和南京板鸭一样,肥牛并不是真的肥牛,而是大豆制品,只要五毛钱一包,咸咸香香的,现在想起来也很回味


9、麦丽素

电视剧同款救命仙丹,外面是巧克力,里面是酥脆饼干,可惜现在买到的都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

10、娃娃脸雪糕

夏日必备雪糕,牛奶和巧克力的完美融合,只是每次拆袋都要做好准备,万一打开是个歪嘴斜眼的娃娃脸呢


盘点小时候更爱吃的干脆面,据说90后都吃过,你吃过几种?

小时候更爱吃的零食就是方便面了,但是泡面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独立完成比较困难,所以通常干脆面成了众多小孩更爱的零食,只要把面饼捏碎,撒上里面的调味料就可以开吃了,方便又好吃。

小时候干脆面的种类非常多,但是我的更爱还是幸运方便面,面饼就很香,有点点咸味,不撒调味料也能吃,现在还出了很多新口味,可惜都没怎么尝过。

刘谦最火的时候,魔法士方便面还找他代言过,我记得魔法士的干脆面里面还有卡片,收集卡片是我吃干脆面的一大动力。

小浣熊干脆面也是可以收集卡片的,面饼里面就有调味过,直接吃就可以,现在还换了新包装,更加高大上了,收集水浒卡,就一直没有成功过,真是让人遗憾。

小当家脆脆面的香葱口味,简直好吃到爆炸,当时之一次吃感觉这辈子都要一直吃下去,后来市面上出了很多香葱味干脆面,简直太对我的胃口。

活力二八出圈,莲花、蜂花、郁美净、美加净、拉芳等国产品牌翻红

活力28三位大叔出圈啦!!!国产品牌终于翻身了,郁美净、蜂花、拉芳、莲花味精、华丰方便面等等……从之前的鸿星尔克翻红,我们就看到了国产的希望,希望这次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真切体现!

我还是之一次听说这个活力28品牌,真是孤陋寡闻了,失敬失敬!活力二八(Power28)是1982年创办的数字商标,隶属于荆州市活力二八家化有限公司。作为改革开放中更先崛起的湖北名牌之一,“活力28”承载了湖北人太多的回忆:1982年率先推出超浓缩无泡洗衣粉,开创中国洗涤业新纪元;连续8年获评“全国最受消费者喜爱消费品”、连续5年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是之一家在央视打洗衣粉广告的企业、之一家把广告打入香港的内地日化企业、之一家赞助央视春晚的企业、之一家全国500强日化企业;曾占全国洗涤市场份额6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注册资金为人民币3280万元,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洗护发专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蜂花”牌洗发、护发、护肤等系列产品,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之一代洗护发民族品牌;公司始终坚持以高品质低价位赢得市场,积极投身于日化行业的大潮中,30多年来,成为了我国家喻户晓大众百姓钟爱的民族品牌。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自主品牌的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企业,公司于2017年3月13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国内民族品牌洗涤类洗发露龙头企业之一。旗下拥有拉芳、雨洁、美多丝、陶然、曼丝娜、娇草堂、缤纯、圣峰、白小齐等品牌。公司致力于用“爱,让生活更美!”的企业使命,用爱心创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郁美净集团-诞生于1958年,是一家集化妆品研发和电子商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总部坐落于“渤海明珠”天津市。

上海家化是中国美容护肤、个人护理、家居护理三大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其中美加净是历史悠久的大众化品牌之一,成立于1962年。美加净在产品研发上注重天然植物和美养食材的选用,并辅以现代提炼工艺,致力于让每一位大众女性焕发清新自然本真之美。

华丰方便面公司全称为珠海市华丰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湖南省常德长沙。该公司是全国方便面行业的开创者和干脆面品类的领导者。华丰方便面生产有三鲜伊面、新食袋、美味华丰、华丰2000、魔法士干脆面等品牌。股东为印尼金光集团,该集团主要从事浆纸业、农业及食品业、房地产业等四大核心产业。华丰方便面曾经是国内销路最广的方便面品牌之一,但随着其他方便面品牌的崛起,其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3年,前身为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调味品和健康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企业。公司于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520家企业之一,被农业部等 8 部委认定为全国之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资产总额45.44亿多元,职工10959人。

从小家里用的就是蜂花洗发水,那个是膏状的能流动,很粘稠似的,香味很好闻,后来上学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哪里有卖的了。还有小时候在家擦脸都是美加净和郁美净,出门在外就没有,现在老家的爸妈还是用郁美净,因为便宜呀,一两块钱一袋。还有拉芳洗发水,一小袋五毛钱,冬天澡堂子买了用,很方便。

希望不是一阵红一阵风,打铁自身硬,国货要持久还得靠质量!希望能奋发图强,不负众望!!!









身为成年人却沉迷于几块钱的辣条,是不是童年吃不到垃圾食品而导致的补偿心理?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15期“生活圆桌”栏目,原文标题《关于零食的疑惑》

文/渭水长安 @中读APP

弗洛伊德说:“那些被压抑的,最终都会以更丑恶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些年来,关于零食,我一直有个疑惑:身为一个成年人,我却仍沉迷于五毛一块钱的辣条,是不是童年吃不到垃圾食品导致的补偿心理?

读小学时,大部分同学都很穷,没什么零花钱,但和我相比,同学们又富裕很多,因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买早饭或是中饭的钱。一下课,他们就一起风风火火地下楼买零食,再赶在上课前冲进教室。夏天冰冻过的杨梅,紫红色的果实,一颗下去透心凉心飞扬;冬天五毛钱一杯的粉丝,放了榨菜丁、葱花和麻辣鲜,喷喷香;油里炸出来的年糕,刷上酸甜的番茄酱或自制辣酱,还有四季常有的魔法士干脆面、香菇肥牛、大大卷泡泡糖、各式辣条,令人垂涎欲滴。

我的早饭是在家里吃的,外婆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给我烧早饭,说是吃了早饭肚子热乎乎的出门不容易生病;中饭是自己带了米,用铝制饭盒去学校蒸,菜是外婆早上或是前一天晚上炒的,还能回想起,梅菜扣肉因为放了很多猪油,在冬天结起了油花,被一位同学惊呼长霉了;零食是家里买的苹果、饼干之类,外婆说健康又美味。

有时候下雨天,外婆会来接我放学,路过校园外一家又一家围满了同学的零食摊,外婆会问我:“你要不要买零食吃啊?”我就刻意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这些零食脏死了,我才不要吃呢,我喜欢外婆给我做的好吃的。”外婆听了就笑眯眯地说:“好孩子,这些零食不知道怎么生产出来的,又贵又不健康,你想吃炸年糕炸薯片,改天外婆给你做呐。”看见那些为了一口零食,就打滚撒泼缠着家长买的孩子,外婆就更得意了:“我这外孙女真乖,从不让 *** 心。”可是炸年糕太费油了,我一次都没有吃到过,也从不提起。

后来弟弟开始上小学,会缠着外婆妈妈要零花钱买零食吃,外婆一边念叨着,你姐小时候从不吃这些垃圾食品,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硬币给弟弟;我也疼爱弟弟,每周放学回家,都从路上买些零食带回家,带弟弟出门玩的时候,也和弟弟说“想吃什么就告诉姐姐,不用替姐姐省钱”,弟弟说不要的时候,总担心弟弟是懂事地压抑自己的需求。

如今我的工资可以让我自由地想买什么吃就买什么吃,那些童年里没能吃到的廉价垃圾食品,就成了我时不时惦记的东西。成箱成箱的垃圾食品通过快递被送到办公室,同事们吃着进口零食,低油低卡的轻食,都笑话我,怎么净买这些便宜货。他们不知道,那一条条或许饱浸了地沟油的辣条,曾是我久久的渴望。

《乡村爱情》出盲盒:赌徒们,你们愿意为刘能“倾家荡产”吗?

乡村爱情系列盲盒,你会买吗?

《乡村爱情》出盲盒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来自大东北,连续播了15年,一口气播出了13部,陆陆续续拍了近500多集的超大IP《乡村爱情》。

这系列盲盒集结了电视剧里面的五大人气角色:

象牙山著名活动家刘能——白T恤白帽子、黑裤黑布鞋,眯眯眼八字眉,你仿佛能听到刘能的结巴口音;

象牙山著名姻缘家谢大脚——红衣红手套,黄色小包黑色高跟鞋,东北美女贵妇的气质呼之欲出;

象牙山著名舞蹈家赵四——红背心绿裤衩,老汉帽解放鞋,丧眉耷眼,喜感满满;

除此之外,还有象牙山著名企业家谢广坤、象牙山著名诗人宋晓峰。在这5个人物形象中,人气更高的刘能自然“身价”更高,是最难得到的隐藏款。

如果有人把这5个盲盒集齐,摆在柜子里或书桌上,那就是一出活的“乡村爱情故事”!

“直到今天,我才信了那句话——万物皆可盲盒。”

本以为,彩妆盲盒、零食盲盒、文具盲盒已经是盲盒所能承受的极限了,没想到,《乡村爱情》这种和时髦八竿子打不着的IP也可以用来做盲盒,那么,人们或许在之后还可以期待一下《新白娘子传奇》系列盲盒、《刘老根》系列盲盒……

这系列盲盒一出,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网友们的吐槽也不少:盲盒的受众和《乡村爱情》的受众没什么交集啊!

盲盒的受众,主要是95后的学生群体和90后的白领大军,地域分布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90后是宁愿看15年前《武林外传》里的快意江湖,也不愿追昨天刚更新的象牙山乡村爱情故事,除了拿刘能、赵四来造梗,这部剧在盲盒的受众群中丝毫没有存在感。

而《乡村爱情》的观众,肯定是非常接地气,十分注重性价比。

总之,愿意买盲盒的人,不会为《乡村爱情》买单;喜欢看《乡村爱情》的人,更舍不得为盲盒买单。

当你购买盲盒时,你在购买什么?

在消费者眼里,盲盒似乎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鲜玩意儿,并且发源于日本,是行走在潮流前线的事物。

在行业人员的嘴里,盲盒是暴利商机,用来忽悠并且吸引融资。

但是,太阳底下无新事,看似新鲜的盲盒,其实是前辈们早已经玩剩下的。

比如说,零几年的时候,一种名叫“魔法师干脆面”的零食风靡中小学生校园。

它之所以能够流行,并不是因为里面的干脆面有多么好吃,而是因为每袋面里面还附赠了一张三国系列的人物卡片,以至于学生们一见面,就开始打接头暗号:你有张飞吗?你有刘备吗?

为了抽到一张稀有的曹操卡片,不乏有富二代同学一次性买十几包干脆面,拆开包装拿到卡片之后,便把面分给同学。也有同学以高出干脆面一倍(5毛钱)的价格收购稀有卡。

昔日的学生买干脆面之情景,与如今的90后、95后抽盲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附带“盲卡”的营销手段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魔法士干脆面的销量一骑绝尘,以至于众多干脆面品牌都在效仿这种模式。

学生们为什么会为魔法师干脆面买单?

首先,魔法士系列的“盲卡”使用了超级大IP《三国演义》,这决定了它拥有极为广泛的受众。但凡把魔法士把《三国演义》系列换成《红楼梦》系列,都不会卖得这么火。

可以想见,这次的《乡村爱情》系列赚不了多少钱。

其次,盲卡在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了社交需求,能够营造出攀比的氛围,不买,显得你格格不入,买不到稀有卡片,显得你水平不行。

热门IP+社交需求,这,也是如今年轻人愿意为盲盒买单的原因。

盲盒是如何让你“倾家荡产”的?

愿意购买盲盒是一回事儿,但是,对盲盒上瘾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有人一发工资就一次性买几十个,接下来的一个月全靠馒头咸菜过日子。

他们在柜台前“杀红了眼”,拿起盒子,掂量里面的玩偶重量,再放在耳边摇晃,仔细辨识盒子里的声音,只恨自己没练得一双火眼金睛。包装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玩偶,他们又向下一个盒子发起攻击,一个接着一个……如同赌徒。

要理解他们疯狂购买盲盒的行为,就要理解人类主动行为背后的心理诱因。

在《赌客信条》一书中,作者孙惟微将这种赌徒行为归纳为五句话,其中有两句分别是:

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这叫做“反射效应”;


人类具有迷恋小概率事件的倾向,例如买彩票,这叫做“控制错觉”。

抽中稀有盲盒这种小概率事件,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赌一把条件,从而照应了他们的反射机制。

以上是心理学的角度,而如果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成瘾行为,会发现这涉及到了与人类动机相关的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

就以盲盒为例,抽取盲盒的过程增加了“奖赏系统”的多巴胺分泌,让人们产生 *** 、缓解不良情绪,而带来了“成瘾”的可能。这个过程越快,就越容易引起奖赏系统的多巴胺释放,成瘾的可能也就越大。

正常来讲,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受大脑前额叶调控,而青少年大脑前额叶较成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

盲盒虽好玩,但千万要警惕“上瘾”!

盲盒是如此, *** 游戏、社交软件、购物软件等产品也都是如此。

这些经人为设计出来的活动,会更加强烈地 *** 我们的奖赏系统,使我们可以不费力气地释放更多多巴胺、得到更多愉悦,同样具有潜在的成瘾性。

建议年轻朋友们,无论是购买盲盒还是玩手机,都要有节有度,如果发现自己有成瘾的倾向,就要及时警醒,及时止损,切勿越陷越深!

作者:周文君

“清风”纸巾背后的印尼之一财团:比肩李嘉诚,在中国布局广

与中华牙膏,金龙鱼一样,国人熟悉的清风牌纸巾,也并非“国产”品牌。

和维达、恒安国际、中顺洁柔三大国内纸业龙头不同的是,清风背后的来头更大。清风背后的金红叶纸业集团,是亚洲更大的纸产销集团之一。而金红叶背后又有一个更大的集团:印尼之一财团金光集团。

金光集团由印尼华人黄奕聪于1962年创立,金光集团旗下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在1996年投资了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清风牌纸巾正是金红叶的产品。

1992年进入中国从布局纸业开始,如今金光集团在中国的产业已经从纸浆造纸延伸到食品粮油、房地产、金融等六大核心产业,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年营收及资产总额均超过数百亿美元。

一张“清风”牌纸巾背后究竟隐藏了一个多么庞大的资本版图?比肩香港李嘉诚、郑裕彤、郭鹤年的黄奕聪,又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小商贩,将金光集团打造成印尼之一大财团的?

从小商贩到印尼之一财团

黄奕聪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黄奕聪是福建泉州人,出生于1921年,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离开福建到了印度尼西亚。

凭借华人吃苦耐劳和敢闯敢拼的精神,黄奕聪从白手起家,15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意———一户一户地敲门卖点心。

从最初贩卖点心、食品以及生活日杂用品,在慢慢有了积蓄后,黄奕聪创办了一家小型面包饼干厂;到50年代初,黄奕聪开始直接从椰农手中收购椰子,加工成椰干,进行二次销售,这时他已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椰干商。

“冒险”的精神直刻在黄奕聪的骨子里。1960年他携家人搬到印尼首都雅加达,并创办了“金光公司”,主要从事椰干等土特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1966年,黄奕聪又做起棕榈油生意,并大举买进大量油棕榈土地,并且很快将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目前,金光集团是全球拥有更大油棕榈种植园的跨国企业,仅在印尼油棕榈的种植面积就近50万公顷,约相当于8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也是全球更大的棕榈油供应商之一。

靠着贩卖椰干和食用油,黄奕聪在印尼站稳了脚跟,也完成了最初原始财富的积累。

之后,从食用油生意积累到资本的黄奕聪进入到纸浆生产及造纸领域,到1990年,所属的纸浆、造纸以及文具企业成为亚洲更大的纸业集团。

1999年,金光集团被《福布斯》评为印尼之一大财团。

在中国腾飞

作为华人的黄奕聪虽然从印尼发家,但他的资本版图与中国的联系更为紧密。

1955年,周恩来总理赴印尼万隆出席亚非会议,和当地华人华侨见面时,对黄奕聪少小离家,却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大加赞扬,建议他将孩子送回中国学习。

1960年,黄奕聪就将自己16岁的长子黄志源与12岁的次子黄鸿年送到北京求学。二人在中国度过了人生最关键的成长岁月,后来二人也成为金光集团在中国开拓版图的先锋军。

1968年,黄志源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毕业后不久就回到了印尼。70年代中,金光集团在经营发展食用油企业的同时,还开始参与发展造纸工业。

作为长子的黄志源回到印尼后,也开始接触家族的核心产业,从一家小型纸厂的基层做起。1986年,黄志源完成了金光纸业在印尼的一次腾飞式扩张:通过股权并购控股陷入经营亏损的永吉纸浆公司。

1992年,南巡讲话后,黄志源作为父亲黄奕聪的得力助手,与黄奕聪来到中国,成立了亚洲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APP)。自此开始了金光集团在中国的腾飞之旅。

注意,此“APP”非彼APP,金光集团APP(中国)指的是集团在中国的20多家全资或控股的浆纸企业和近20家林业公司的 *** 体。

从1992年成立的之一家合资企业宁波中华纸业,之后金光集团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投资重点,先后斥巨资建立了以金东、宁波中华、金华盛、金红叶、海南金海等为代表的、具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浆纸业企业,范围从林业、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到纸制品、纸浆等。

如今,APP(中国)已经是亚洲地区(除日本以外)规模更大的浆纸业集团。

其中,金东纸业是中国更大的造纸企业,也是世界上更大的单一铜版纸生产企业;宁波中华是中国更大的工业用纸企业;金华盛是中国更大的无碳复写纸企业;金红叶是中国乃至亚洲更大的生活用纸企业;海南金海是中国更大的制浆企业;亚龙是中国更大的纸制品加工企业。

广泛的投资布局

作为印尼之一大财团,金光集团的产业早已遍布全球。在中国,金光集团除了是“造纸大王”外,在很多领域的投资也远超我们的想象。

金光集团(中国食品)是金光集团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珠海市华丰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当年是中国最早、更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商之一。我们熟知的“魔法士干脆面”“华丰三鲜伊面”都是金光食品的核心产品。

金融业方面,1993年,金光旗下的印尼国际银行就在宁波投资成立了宁波国际银行,并于1998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宁波国际银行上海分行。

在地产方面,金光置地在中国上海、宁波、沈阳、成都等一线城市都开发有非常成功的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尤其在上海,资建设有多个著名地标,比如金虹桥国际中心(金光绿庭广场)、金光外滩中心(全球知名五星级Westin Hotel Shanghai即坐落于此)。

另外,2016年金光集团建成的浦西之一高楼——“金光中心”项目(原名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

从上世纪90年代,黄志源作为二代接班人接手金光集团后,从金光在中国的投资来看,说黄志源在中国又再造了一个“金光集团”也不为过。

(作者 | 市界 曾嘉艺,编辑 | 朗明)

标签: 干脆 魔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