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沈医生。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今天教你5个中成药,点赞收藏,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每个人的体质和情况不一样,睡眠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的人是入睡困难, 翻来覆去睡不着,能折腾到后半夜一两点;
有的人可以睡着,但是他容易醒,醒了之后再想睡着就难了, 一晚上才睡了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醒了在干瞪眼;
还有的人他能睡着,也不容易醒,但是他自己感觉,好像似睡非睡的,说是睡着了,但是房间空调响了,窗外狗叫了,他好像都能听到,第二天起来感觉浑身乏力,好像没睡过一样,而且还容易忘事,记不住东西。
对于这些复杂的睡眠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它的根本原因,然后做出针对性的调理,才能高效,快速地改善我们的睡眠问题。接下来沈医生就告诉你具体的原因,并教你正确的参考中成药调理。
之一个,入睡难,属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参考越鞠丸,疏肝解郁,行气降火,改善睡眠状态。
和我们的睡眠质量最相关的,就是心神,如果心神安宁,我们很容易睡着,但是如果我们肝气郁滞了,气机淤堵的时间长了,就会生火,这个火就会去扰乱我们的心神,让我们难以入睡。如果你在难以入睡的同时,还出现了脾气暴躁,容易生气,口干口苦,眼睛红血丝变多,眼睛干涩的症状,这可能就是肝郁化火导致的入睡困难了,我们就可以参考越鞠丸了。
第二个,入睡难,属肝阳上亢,参考脑立清丸,可以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我们刚刚说过,如果心神不安宁,我们就不能正常入睡,如果我们的肝阳生发太过,也会扰乱我们的心神,我们还会出现头晕目眩,感觉晕起来天旋地转的,口苦严重,耳鸣,经常耳朵嗡嗡响,烦躁不安,非常的急躁,做什么都慌慌张张,很容易出汗,并且伴随高血压,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脑立清丸了。
通过疏肝来解决入睡难的问题,我们就说完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说通过调理脾,来改善睡着容易醒的 *** 。
第三个,睡着容易醒,属心脾两虚,气血虚弱者,参考归脾丸,可以健脾养心,补血安神。
我们还从心神来讲,如果我们的心神没有足够的心血可以依附,就不会安宁,所以我们可能可以睡着,但是没有心血做根,就很容易醒过来,而且经常是因为做梦惊醒,同时还会不爱吃饭,不容易消化,大便溏稀不成形,脸色发黄不红润,经常觉得心慌心悸,舌头颜色也很淡,这个时候就是心脾两虚了,需要我们健脾养心,补血安神。
第四个,睡着容易醒,属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者,参考香砂六君丸,健脾养胃,消食导滞。
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我们脾胃虚弱,吃了东西很难消化,吃进去的食物堵在我们的胃里,在我们的胃里腐烂发酵,睡觉的时候就也会扰乱我们的心神。我们除了容易醒,还会打嗝反酸,肚子胀疼,口气重,大便不通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香砂六君丸了。
第五个,睡不沉,似睡非睡,属心肾不交者,参考交泰丸,交通心肾,安神助眠。
如果我们睡觉的时候,觉得似睡非睡,这一般都是因为肾阴亏虚了,肾水不能向上滋润心火,心火不能向下温暖肾阴,就会出现阴阳不交的情况,阴阳不能融合,不能互相保护,我们就会出现似睡非睡的情况,同时还会头面部容易上火,长口腔溃疡,但是下半身怕冷,腿脚经常暖不热。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交通心肾了。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这就是今天沈医生分享的安神助眠中成药,你学会了吗?不过对自己的证型不清楚的话,不要随意用药。
肾不好尿多,肝不好屁多,教你5个中成药,轻松解决五脏问题大家好,我是彭医生,你知道么,五脏好不好,会直接在我们的身体上反映出来,肾不好就尿多,肝不好就会屁多,肺不好就会汗多,脾不好出油多,心不好做梦就多,接下来啊,我就给大家说说这其中的原因,再分享这五个中成药,帮你有效改善五脏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说肾不好尿多,肾与膀胱相表里。并且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具有蒸腾气化水液的作用,一旦肾阳虚了,水液无法被吸收利用,就会直接排入到我们的膀胱当中。这时啊,我们的尿量就会突然的增多,出现尿频、尿急、淋漓不尽的情况,除此之外,腰膝关节也不太好,平时也比较怕冷,还会头晕耳鸣,就可以参考一个金匮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来温补肾阳,行气化水。
第二个肝不好屁多呢?有些人啊,是吃的多了消化不了,或者是吃了很多容易胀气的食物,就会导致不断的放屁。但是有的人,他吃的并不多,还是会一直放屁,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肝的问题了,因为啊,肝的功能是主疏泄,是调畅一身气机的,而且啊,肝属木,脾属土,一旦肝气郁结,肝木克到脾土,脾的运化啊就会受到影响,胃里的食物就会不断的发酵、发热,也就产生出来很多的的浊气,一旦排出来,就是一个接一个连接不断的排,气味还比较重,平时还容易生闷气、两肋胀疼,口干口苦,吃不下饭,便秘或者拉肚子的情况等,这些都是肝郁气滞、肝脾不和的表现。可以参考木香顺气丸或者柴胡舒肝丸来理气消胀。
第三个肺不好汗多,中医上讲肺主皮毛,肺主气。而气具有固摄的作用。所以一旦肺气虚了,毛孔的开阖失去控制,汗液就会哗哗的流出来,平时啊,抵抗力还比较差,受点风,一着凉就会容易感冒,气短乏力,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玉屏风颗粒来益气固表止汗。
第四个脾不好出油多,脾不好了,湿气就会累积,湿气是重浊黏腻的,就会造成头部面部总是油油的,很容易长痘痘,并且浑身困重乏力,吃饭不消化,胃胀。还会大便不成形,粘马桶等等,这时候啊,就是需要健脾祛湿。可以参考参苓白术丸或者香砂六君丸。
最后一个心不好梦多,这个呀,就比较好理解,因为心主神志、心藏神,一旦心血不足了,心神失养就会导致失眠多梦的现象,有时候还会经常心慌,心悸,健忘,记不住事,可以参考啊归脾丸或者酸枣仁丸来补血安神。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如果身体不适的话,一定要线下就医,我是中医彭小利。
脾胃不好,百病来扰!5种健脾中成药大总结,保护脾胃,一身轻松经常感觉到胃部疼痛,一吃饭就胀得慌,甚至说反酸烧心,今天我就大家介绍五种养脾胃的中成药,保护你的脾胃,让你远离疾病。
脾胃承担了运化水谷食物的责任,帮助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病从口入,正是与外界相通,脾胃也成了身上最容易受伤的脏腑。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保护。
之一味药是香砂养胃丸,它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如果是你平时总感觉到身上没劲,一吃凉的就腹中冷痛,拉肚子,把手搓热,放到肚子上暖暖会有所缓解。平时嘴里口水比较多,甚至说吃饭之后口中吐酸水,总感觉胃里面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是什么感觉,这多见是胃阳不足引起的,这时候用香砂养胃丸能够帮我们缓解症状。
第二味药是香砂六君丸,它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如果说你平时懒洋洋的,吃饭很少,稍微一吃就感觉到肚子很胀,情绪也不太稳定,总是闷闷不乐的,肋骨里面好像有一股气在到处撞,有时候还会突然感觉胸闷,上不来气。屁也比较多,大便比较稀,这其实是脾胃虚弱兼有气滞引起的,可以参考香砂六君丸。
第三味是香砂平胃丸,它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如果是你平时总是感觉到身体有一种向下坠的感觉,特别爱躺着,还感觉嘴中甜甜的,不能吃油腻的,一吃就反胃。有时候会感觉头部疼痛,但是并不剧烈,就像被东西包起来,身上哪里都不胖,就肚子很大,舌苔很白腻,这其实和脾虚,体内产生湿气有关,这时候可以参考香砂平胃丸。
第四味是香砂枳术丸,它具有健脾导滞的功效。如果是你脾胃的消化功能特别差,吃完饭之后感觉饭就一直停留肚子里面,甚至到了下次吃饭的时候还没消化完,还伴随着口臭,一米之外都能闻到,总是感觉有便意,但是去厕所却拉不出来,或者就只出来一点点。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香砂枳术丸来促进消化。
第五味是香砂胃苓丸,它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如果是你平时特别爱拉肚子,明明也没有吃凉的、不干净的,但是大便就是很稀,不成形。有时候小腿上还会莫名其妙地浮肿,用手按上去会出现一个坑,稍微吃到不合适的东西就会控制不住的恶心、想吐,小便还比较短小。这是体内有水湿留聚引起的,这时候可以参考香砂胃苓丸。
以上就是五种健脾胃的中药推荐,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可以留言,关注我,教你更多中医知识。
龙胆泻肝丸用得好,不仅能除湿热,还可化一身痰湿,补一身阴阳龙胆泻肝丸用得好,不仅能除肝胆湿热,还能化一身痰湿,补一身阴阳,今天贾医生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龙胆泻肝丸的多种用法,感兴趣的朋友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很多人都知道龙胆泻肝丸的作用是清肝胆湿热,因为它里面用了很多清热泻火和除湿的药材,如果你经常生气,生气的时候啊,胸口附近又胀又痛,嘴里粘腻发苦,还一直犯恶心,舌苔又黄又腻,小便量很少,并且颜色很黄,排出时还会有灼痛感,大便也非常的粘腻,这些都是肝胆湿热的典型表现,那么龙胆泻肝丸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其实龙胆泻肝丸的作用并不只有这些,如果搭配得当,还能调理很多其他病症,下面我就来跟大家简单分享几个常见的中成药搭配,痰湿、阴虚、阳虚、失眠都能用到。
首先来说一下痰湿,肝在五行上属木,脾是属土的,我们都知道木是克土的,所以肝胆的功能失常,也会影响脾胃,导致脾胃的运化能力失常,从而产生痰湿,这时人们就会经常感到身体困重,动不动就觉得累,头发、脸上也很爱出油,嗓子里粘腻不清爽,总卡着一口痰吐不干净,并且这时的痰多以黄痰、浓痰为主,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以参考搭配一个香砂六君子丸去化痰湿。
然后来说阴虚,阴虚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身体里面的阴气不足了,你想想看,肝胆湿热,这个湿热是不是也会熏蒸我们身体里面的阴液呢?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阴液不足,虚火上炎的情况,比如说经常五心烦热啊,下午的时候会感觉身上阵阵发热,人也变得心烦气躁,晚上睡觉还会盗汗,那这时我们可以去搭配一个知柏地黄丸,这样既能清湿热,又能降虚火。
然后我们来说阳虚,这个跟阴虚还不太一样,因为肝胆湿热可能是阳虚诱发导致的,为什么呢?我们中医认为啊,这个肾阳可以蒸化我们身体里面的水液,如果肾阳亏虚的话呢,这些水液积聚在体内,也会产生湿气,湿气阻碍肝气疏泄,就导致了肝郁,肝郁时间一长,又会郁而化火,湿和火混杂在一起,不就是湿热吗?所以这个时候你想去调理肝胆湿热啊,还必须要把阳虚的这个问题源头给解决了,可以参考搭配一个桂附地黄丸。
最后我们来说失眠的问题,肝胆湿热的人很容易晚上睡不着觉,或者容易半夜醒,为什么呢?肝胆湿热,说明有热,也就是肝火,肝火上窜扰动了心神,我们晚上当然就睡不着觉了,并且晚上1-3点的这个时间段呢,肝经的气血是最为旺盛的,这个时候如果你肝气不能正常疏泄的话,人就容易醒,那这时我们可以参考搭配一个泻肝安神丸,一边泻肝火,一边安心神,双管齐下。
以上就是贾医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关于龙胆泻肝丸的几种搭配 *** 了,你学会了吗?关注我,健康生活不迷路!
10种用于胃痛的中成药,含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一文对比之前讲过胃痛的前几个中医分型:寒邪犯胃证(区分了良附丸、虚寒胃痛颗粒),饮食停滞证(区分了保和丸、加味保和丸、沉香化滞丸),肝胃气滞证(区分了舒肝和胃丸、越鞠保和丸、越鞠丸、气滞胃痛颗粒),肝胃郁热证(左金丸、加味左金丸、加味逍遥丸、三九胃泰颗粒、摩罗丹、快胃片)。
今天讲瘀血阻滞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证胃痛该如何选择中成药?
瘀血阻滞证胃痛
临床表现:病程时间长,胃痛反复发作,久而不愈,胃脘疼痛,疼痛如针刺感或刀割感,疼痛部位固定、不能按,结合舌象与脉象(以临床中医辨证为准)。
中成药:五灵止痛散、元胡止痛胶囊,元胡止痛胶囊止痛作用明显,还可以行气,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痛可用;五灵止痛散除了用治胃脘痛,还可用于瘀血导致的痛经、产后腹痛等症。
胃阴不足证胃痛
临床表现:胃脘部隐隐作痛,或者隐隐灼痛,有饥饿感但是不想吃东西,口干不想喝水,咽干唇燥,大便干结或大便不畅,结合舌象与脉象(以临床中医辨证为准)。
中成药:养胃舒胶囊、二冬膏,这两个药治疗胃阴不足证胃痛效果都可以,脾气虚弱症状明显可以用养胃舒胶囊。
脾胃虚寒证胃痛
临床表现:胃脘部隐隐作痛,遇寒或者肌饿时疼痛加剧,得温疼痛减轻,喜暖喜按,面色无华,神疲体倦,吃得少,大便溏泄,结合舌象与脉象(以临床中医辨证为准)。
中成药:小建中合剂、温胃舒胶囊、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
小建中合剂适用于脾胃虚弱而阴阳都不足者;
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弱阳虚症状明显(怕冷症状明显);
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脾胃虚弱兼有食积不消化症状;
香砂六君丸适用于脾胃虚弱兼有痰湿气滞症状;
附子理中丸可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痛,主要症状见: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
胃复春片:主要用于胃癌前期病变、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者。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的话,可以转发给朋友、家人!
我是小玲药师,有想知道的健康科普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后续会根据您的留言进行调整。
希望我的科普知识对您有帮助,谢谢关注 药师杨玲,老朋友们可以接着称我为 小玲药师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脾气一衰,湿气自来,今天沈医生就送你一个益气健脾中成药大总结,脾强湿自除,快来点赞收藏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好好吃饭,不是暴饮暴食,就是节食减肥,或者因为工作压力,饿一顿饱一顿,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造成我们脾胃的虚弱。
“脾胃为水之中源”,在运化身体的水液环节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脾胃虚了,就会导致我们身体里的湿气重,出现身体困重,昏昏沉沉,舌苔厚,齿痕重的症状。
现在沈医生就把这8个益气健脾中成药送给你,脾胃功能被我们补强了,身上的水湿自然就被脾胃运化掉了。快来结合自己的表现看看你适合哪种吧!
之一个,参苓白术丸,可以健脾益气。主要是通过健脾益气,来化湿止泻,中医说“泻责之湿”,如果你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气不能运化,表现在经常拉肚子,大便很稀,,很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精神疲惫,不爱动,舌头很湿润,伸出来时间久了像要滴水一样,就可以参考使用了。
第二个,香砂养胃丸,可以温中和胃。脾胃气虚久了,就会耗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阳虚,“阳虚则寒”,如果平时总是觉得胃里冷疼,吃饭很难消化,总感觉有东西堵在胃里,还会肚子胀,有时候还会呕吐酸水,同时还精神疲惫,不想吃东西,有口气。这就是胃阳不足了,可以参考香砂养胃丸来温阳和胃。
第三个,香砂六君丸,可以益气健脾和胃。香砂六君丸主要是针对脾虚气滞,导致的肚子胀,爱打嗝,爱放屁,大便还会好几天解一次,但是大便不干,还是溏稀不成形的。这都是因为气不够,气机运行不畅了,同时还会消化不良,精神疲惫等等,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香砂六君丸来补脾益气,养胃和胃了。
第四个,补中益气丸,可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气宜升”,就是说,脾气应该往我们的人体上部走,有提升脏器和身上清气的作用,如果脾气下陷了,提升的作用就下降了,我们就会出现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等情况,同时还会精神疲惫,不想吃饭,经常拉肚子,吃啥拉啥。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补中益气丸了。
第五个,人参健脾丸,可以健脾益气,和胃止泻。方子里用了大补元气的人参,说明补气的作用是很强的。如果你脾胃虚弱,气虚更明显,经常觉得气短,稍微运动一下就喘不上气,身体很弱,容易感冒,懒懒的不想动,不想吃东西,还经常肚子胀,犯恶心,想吐,大便溏稀不成形,就可以参考这个了。
第六个,附子理中丸,可以温中健脾。主要是针对脾阳虚弱,脾胃虚寒有很好的作用,如果你经常拉肚子,尤其是吃了凉的,手脚冰凉,总是暖不热,还很怕冷,感觉整个肚子都是发凉的,很不舒服,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附子理中丸了。
第七个,四君子丸,可以益气健脾。如果是刚刚开始有了脾胃虚弱的症状,比如精神疲惫,不想吃饭,大便溏稀,舌头有齿痕,就可以参考这个中成药了,因为四君子丸作为一个益气健脾的基础方,只有四味药,病情简单的时候可以参考,生病时间久了,症状多了,还是要加减一下其他的药物配伍。
第八个,黄芪健中丸,可以散寒益气,健胃和中。如果是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又感受了外界的寒邪,比如吹了冷风,空调间呆久了,吃了凉的东西,突然出现了怕冷,肚子疼的症状,而且身体很虚弱,只想躺着不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使用了。
最后跟大家说一下,所有的用药都要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如果看了医生的分享,还是对自己的情况拿不准,就不要随便用药了,更好还是寻求正规医生的帮助。你学会了吗?
六君子丸与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有何不同?六君子丸组方为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半夏(制)、陈皮、炙甘草。方中党参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为君药。白术甘温,补气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渗湿,共为臣药。半夏辛温而燥,善化湿痰,降逆和胃止呕。陈皮辛温苦燥,既可调畅气机除胸脘痞闷,又能和胃降逆以止呕吐,同半夏合用,尚能燥湿化痰,是为佐药。炙甘草甘温,既可补中益气,又可调和诸药,用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功。
在临床上,六君子丸可用于脾胃虚弱、胃气不和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不易消化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纳食减少,脘腹胀闷,或恶心呕吐,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皆白,脉细弱;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放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见上述证候者。
六君子丸可用于脾胃虚弱,胃气不和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嗳气食少,泛吐清水,腹胀,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苔薄,脉缓弱;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见上述证候者。
六君子丸可用于脾胃虚弱,胃气失和所致的痞满,症见胃脘痞满,隐痛,喜温喜按,纳呆食少,食后胀闷,倦怠,消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六君子丸可用于脾胃虚弱,脾湿不运,聚液为痰,痰湿犯肺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气短,痰多色白,胸脘痞闷,呕恶,食少,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此外,还有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报道。
四君子丸组方为党参、白术(炒)、茯苓、大枣、生姜、炙甘草。方中党参甘平,其功健脾益气,药性平和,不燥不腻,为君药。白术甘苦性温,长于健脾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健脾,与白术相须为用,增强健脾除湿之力,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助党参补脾益气,共为臣药。大枣甘温,补中益气;生姜辛温,鼓舞气血生长,共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之效。
在临床上,四君子丸可用于由饮食劳倦所伤,脾失健运所致的脾胃气虚证,症见胃纳不佳,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慢性胃炎、慢性疲劳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四君子丸还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泻,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此外,尚有辅助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报道。
四君子丸与六君子丸同属补气健脾药,六君子丸是在四君子丸的基础上加上半夏、陈皮两味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药,因而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的作用外,还有燥湿化痰之效。四君子丸为补气之基本方剂,功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主治脾胃气虚之厌食、泄泻或便秘等病证;而六君子丸较四君子丸多了理气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之陈皮、半夏,功能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为主治脾胃虚弱兼痰湿的通用方,用治脾胃虚弱之泄泻、脘腹痛、咳嗽等病证。
补中益气丸组方为黄芪(炙)、党参、白术(炒)、甘草(炙)、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方中重用黄芪(炙)甘温,能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臣药。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力。气虚日久,营血亏虚,故取当归养血和血,助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辅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药。炙甘草又可调和众品,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在临床上,补中益气丸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泻,久泻不止,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不易消化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气短,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补中益气丸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症见 *** 下坠或脱出,劳累、增加腹压、咳嗽等均可脱出,伴面色苍白,唇淡,气短,倦怠乏力,腹胀腹痛,舌淡少苔,脉虚无力。
补中益气丸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自觉 *** 有块状物脱出, *** 坠胀,活动或体力劳动时加重,白带增多,质稀色白,伴精神疲倦,面色苍白无华,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小腹下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子宫脱垂或 *** 脱垂见上述表现者。此外,还有治疗胃下垂、消化性溃疡、大肠癌术后腹泻、支气管扩张症缓解期、肺结核、冠心病心绞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报道。
六君子丸与补中益气丸同属甘温补气剂,均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六君子丸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配伍半夏、茯苓等燥湿化痰药,适用于脾气虚兼湿证;而补中益气丸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陈皮理气,当归补血为佐,升麻、柴胡升阳举陷为使,除补气健脾作用外,亦能升提下陷清阳。因此,补中益气丸更适宜于治疗中气不足所致诸病较重者,对脱肛、子宫脱垂等气虚下陷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香砂六君丸组方为党参、白术(炒)、茯苓、陈皮、木香、砂仁、半夏(制)、炙甘草。方中党参味甘性平,益气健脾,补中养胃,为君药。白术甘温,补气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与白术相须为用,使君药益气补脾之力更著,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砂仁行气醒脾,合则行气健脾,调中止痛;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共为佐药。甘草味甘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健脾,行气和胃之功。
在临床上,香砂六君丸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六君子丸与香砂六君丸同属补气剂,均有健脾益气和胃之功,主治胃脘痛、泄泻等脾胃虚弱之证者。但从二者的药物组成看,六君子丸是由四君子丸加了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之半夏、陈皮,故为主治脾胃虚弱兼夹痰湿之通用方;而香砂六君丸较六君子丸增加了理气止痛之木香,温中散寒之砂仁,故对脾胃气虚,湿聚痰阻,更有气滞所致之胃痛、呕吐、泄泻等证较六君子丸更为好用。
明明是胃药,却是个化痰高手遇到个患者说胃胀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伴随一个毛病就是经常吐痰,清晰的白痰,一天都要好多次,吃了鱼肉就更明显了,还伴有口甜,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有齿痕。
患者说腹胀时好时坏,但白色清晰痰是一直都有,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也很烦人。以前用过二陈丸和温胆汤泡脚,用药的时候好很多,停药后又复发了。
经介绍推荐了香砂六君丸给患者。
香砂六君丸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看起来这就是治胃病的药,而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痰多,难道香砂六君丸还能化痰?
组成:木香、砂仁、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姜半夏、生姜、大枣。
看完药物成分也许就明白了,香砂六君丸不仅可以化痰,而且化痰效果非常好,因为里面包含了化痰之一方: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痰是怎么来的?首先脾主运化,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运化水湿,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了,水湿就会到处跑,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水湿跑到肺部则肺失宣降,就会出现咳嗽痰多;跑到胃部则胃气不降,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跑到胸部则胸闷不舒;跑到四肢则四肢困倦沉重;跑到头面部则头晕目眩。
另外水湿多了郁久就会变成痰,陈皮和半夏都有燥湿化痰的功效,陈皮还能理气,气是一种动力的意思,气顺了就像打通了一条道路,气顺痰自消。
中医里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个痰其实是脾产生的,只不过储存在肺里罢了,单单化痰肯定不够,还得从源头上阻断痰的产生。
脾虚就会生痰湿,那就要健脾。健脾有什么药呢?健脾益气之一方: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四君子汤是经典的补气方剂,主治脾胃气虚,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
脾胃气虚,脾受纳和运化能力不足,就会出现饮食减少;运化水湿不足,就会出现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气虚则肌肉乏力;脾土生肺金,脾虚则生金不足,就会出现气短语声低微;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以滋养头面,就会出现面色萎黄。
四君子汤中党参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利湿,甘草益气和中,各药组合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健脾益气的四君子加上燥湿化痰的二陈汤,就是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就是专门调理脾虚痰多咳嗽的,二陈汤治标,四君子治本。
香砂六君丸里还有两个药,木香和砂仁。
木香是行气药,木香可以让气顺畅起来,补气的同时不至于气滞,另外也取气顺痰自消之意。
之前遇到患者说吃了人参后就出现腹胀,过一两天又好了,这种就是补气的同时出现了气滞,需要来点行气药,比如木香砂仁。
还有砂仁也是行气药,砂仁除了行气还有化湿的功效,有的人吃六味地黄丸这样的滋补药后会出现大便溏的症状,就是因为体内有湿,可以用砂仁泡水来送服。
木香和砂仁都有浓烈的芳香,芳香能醒脾,叫醒疲劳而慵懒的脾起来干活,我们平常说吃饭很香,就是因为脾干起活来很给力。
香砂六君丸看似是治胃病的药,但却是化痰的高手,特别适合那种胃口差,伴有腹胀,舌苔白厚有齿痕,咳嗽清晰白痰,四肢困倦乏力,大便不成型,身材比较肥胖的人。
一提到六味地黄丸,大家都知道是补肾阴的,其实它还有5个用处,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就告诉你怎么用,点赞收藏,分享给家人朋友。
六味地黄丸方中,使用了滋阴补肾的中药,如熟地黄、山茱萸等。其中,山药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既可滋阴养肾,又可调理脾胃。
此外,方中还加入了泽泻、茯苓和丹皮等中药,这些药物具有利湿泻火的作用,可防止熟地黄滋阴过甚而引起的上火,同时还可以加强山药健脾的功效。
整个方子具有很好的滋阴补肾、调理脾胃的功效,对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六味地黄丸巧搭配,还能治疗这5种病
之一个: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
如果你经常感到耳鸣、耳聋,头昏眼花,口干口苦,眼睛干涩,尿频尿急,并且腰膝酸软,手心脚心热,胸闷烦躁,醒来后一身汗,那么你可能需要使用龙胆泻肝丸来清除肝火,同时搭配六味地黄丸来滋阴补肾。
第二个: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
如果你在肾阴虚的基础上,还经常感到疲惫,喜欢坐着而不是站着,喜欢躺着而不是坐着,感觉手脚四肢都很累,平常也不想说话,吃饭吃不下去,脸色发黄等,那么就说明你已经出现了气阴两虚的症状。
此时,你需要先服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肾阴虚,然后再配合使用补中益气的补中益气丸来调理身体。
第三个: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
如果你经常感到心慌、多梦、失眠、健忘,还有大便干燥、容易上火、口舌生疮、手心脚心热、胸闷热燥、腰膝酸软、睡着时出汗等症状,那么你可能需要天王补心丹来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以及六味地黄丸来滋阴降火。
第四个: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
在尝试使用六味地黄丸时,一些人可能会经历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胃部不适,不想吃东西,嘴里黏腻,口气加重,以及大便不成形。
这是因为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的大量使用。熟地黄有助于滋阴养血,但也可能引发体内痰湿过多,进而阻遏脾胃。
此外,阴虚时常伴随着虚火,这可能导致火热与痰邪相互结合,引发肚子胀疼、打嗝反酸、口气加重和舌苔厚等症状。
为应对这些问题,可以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香砂六君丸,该药具有健脾消积和理气的作用。
第五个:六味地黄丸+四物丸
中医认为“阴血同源”,意味着人体的阴液和血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肾阴虚的情况持续,可能会引发血虚的症状,例如皮肤苍白、嘴唇发白、头晕眼花、手脚发麻等;
同时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少、月经推迟、月经颜色变淡的情况。此时,可以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四物丸来补血养血,从而缓解血虚的症状。
四物丸是一种常用的补血养血的中药方剂,由熟地黄、白芍、当归等中药组成,可以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通过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四物丸,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体的阴液和血液平衡,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比肾虚更可怕的是脾虚,教你5个健脾补脾中成药,赶走脾虚精神旺大家好,我是沈医生,你知道吗?比肾虚更可怕的,是脾虚。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了,不仅会导致我们消化功能下降,而且不能为我们的脏腑提供足够的气血,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其他脏腑的疾病,所以我们说“脾虚比肾虚还要可怕”。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5个健脾补脾的中成药,帮你赶走脾虚,精神饱满。来看看你适合哪种吧。
之一个,附子理中丸,可以温中散寒,健脾养胃,如果你经常觉得肚子疼,到了晚上还容易肚子胀,不敢吃凉的东西,手脚经常冰凉,暖不热,舌头比较胖大,而且颜色发紫,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脾胃虚寒了,长期下来,还会导致肾阳,以及全身的阳气不足,所以需要我们温中散寒,健脾养胃。
第二个,香砂六君丸,可以行气消食,健脾养胃,如果你经常不消化,明明没吃什么大鱼大肉,还总是肚子胀,反酸打嗝,有口气,吃不下饭,解大便的时候也比较费力不通畅,还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舌头上的齿痕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脾胃虚弱,脾气停滞了,需要我们健脾养胃,行气消食。
第三个,参苓白术散,可以健脾补气,渗湿止泻,如果你经常觉得精神疲惫,胃口不好,而且经常拉肚子,一天好几次,舌头伸出来,齿痕很重,上面好像有很多水,就要马上滴水一样,这个时候可能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运化水液无力了,所以我们身上有很多水湿,总是想要拉肚子,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健脾补气,渗湿止泻。
第四个,藿香清胃胶囊,可以清热除湿,醒脾开胃,如果你的舌头很红,舌苔又黄又厚,而且嘴唇上,牙龈上总是长口腔溃疡,口气还很重,经常觉得肚子胀,不想吃东西,大便还经常好几天不解,这个时候,一般就是脾胃湿热导致的了,需要我们清热除湿。
第五个,人参归脾丸,可以健脾补气,养心安神,如果你除了胃口不好,消化不好,还经常觉得心慌,心悸,晚上还会失眠多梦,很容易从梦里惊醒,白天头晕眼花,脸色也不红润,没有气色,可能就是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心血失养,心神不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健脾补气的 *** ,来养心安神了。
以上就是沈医生分享的5种养脾,健脾的中成药,来看看你适合哪种吧。如果自己拿不准的话,就不要随意用药了,以免伤害自己的身体,可以寻求正规医生的辨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