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寻医问药到医院,辨体食疗“关注”我。大家好,我是健管师金子李。
现在很多企业都陆续复工了,我们上班的朋友,除了按要求做好病毒的自我防护,还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注意预防风寒感冒。
因为现在是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早晚温差大。现在上班要注意的事项,要做的工作都很多,很多饭店没开,要叫外卖,不一定和胃口。营养跟不上,工作压力大,这些都会降低我们的免疫能力,如果早晚穿得再单薄些,寒风一吹,很容易感冒的。
穿得再单薄些,寒风一吹,很容易感冒的
风寒感冒,也会出现发热、身体疼痛的症状,容易与新冠肺炎混淆,不仅会自身难受,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单位刚刚开始的复工。所以一定要做好风寒感冒的预防。
怎么来做呢?
健管师金子李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上班族防范风寒感冒五部曲"。
1、出门看天气。手机上的气象预防,信息和知识都很全面,不仅有下雨、下雪、天晴等气象预防,还有穿衣指数等建议。如图:
2、出门戴好防护用具和防寒用具。防护用具一次性医院口罩是必备的,不仅防病毒,还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除了口罩显然不够,还要准备防风的长外套一件,更好立领能把脖子遮着的。如果平时就怕冷的人,还可以戴上帽子和围巾。
准备防风的长外套一件,更好立领能把脖子遮着的
3、搓穴位。到单位或者回家后,洗手消毒后,搓热双手,再搓热后颈的风府穴、风池穴和大椎穴。中午天热时,外套可以脱下,及时增减衣物。
再搓热这两穴,能祛除风寒,封闭门户
风府穴和风池穴都在后颈部上面,后颈正中线往上推,凹陷处就是风府穴;两侧隔着大筋的凹陷处就是风池穴;低头,后颈正中线往下推,突出大骨下面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风府和风池穴是风寒之邪容易侵入的门户,到单位或回家后,双手搓热,再搓热这两穴,能祛除风寒,封闭门户。而搓下面的大椎穴,能激发身体的阳气,帮助御寒防病邪。
4、如果本身一吹风,就容易感冒,预防性地,可以备点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防寒风寒。
可以备点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防寒风寒
5、刚刚出现着凉不适时,可以喝一杯热茶:姜糖苏叶茶。
茶材:生姜片15克,苏叶、红糖各10克。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丝,苏叶洗净,一起装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上盖。浸泡十分钟,调入红糖搅匀即可。
作用:趁热服下,解表散寒,和胃宽中。
趁热服下,解表散寒,和胃宽中
希望我总结的防范风寒感冒五部曲能对您有所帮助。
行文如酒,如果您觉得味道不错,请“高抬贵手”,点赞、转发、收藏,谢谢!
感冒如何好得快?感冒如何好得快,可能很多人会说多喝热水,今天牛哥告诉大家
两个小妙招比多喝热水更管用。
如果你有头痛鼻塞流清涕,这是风寒感冒,可以取生姜切片
和葱段一起煎水后服用,如果你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涕是风热感冒
可以用白萝卜煎水喝,对付早期感冒效果很好。
近期,身边感冒发烧的人,比比皆是。感冒是外邪入侵人体了,我们要想办法把病邪驱赶出去,针对风寒感冒,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实用小妙招,也就是民间常用的姜葱陈皮水。
这个方子只有三味药,而且其中的生姜和葱白,说白了都是我们平时做菜常用的佐料,陈皮,说俗了就是橘子皮。这么普通的三味药,熬煮出来的姜葱陈皮汤,对流清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患者,非常有帮助,可以及时驱散风寒。
【食材和用料】
葱白根须 -------3个
姜片 --------- 3片
陈皮 --------- 1块
清水 ---------600毫升
1: “葱“的主要作用是“通”,通鼻窍、通阳气。健脾开胃,预防感冒。
生姜,通阳宣发,通经络、活血驱寒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陈皮,感冒了体内多有湿停滞体内,陈皮帮助燥湿行气,加速代谢,同时安脾胃。
所以重感冒鼻塞,用葱白连须,煮葱姜陈皮水来喝,既通鼻塞,也能缓解感冒后头痛、全身酸痛的症状。
2:准备好食材,葱白连须3根、生姜3片,陈皮1块。药食同源,这个方子中的几味药都相当安全,小孩、老人都可以放心地使用。
3:把葱白部分连同下面的根须一起,在水中清洗干净,避免泥沙残留。(大葱去寒的效果会比小葱强一些,有大葱用大葱,若没有大葱,则用小葱葱白连根须6根。)
4:陈皮要先煮,葱姜要后下锅。用一块陈皮,跟冷水一起下锅。煮开以后,再放入3片去皮生姜,3个葱白连着根须,煮3分钟起锅。
5:趁着温热饮用,不久后会微微出汗,注意避风防寒如果能吃得下去,把葱白和葱须一起吃掉,效果更好。平时有胃热的人,不要把姜片吃掉,以免上火。陈皮的味道有点微微的苦和辛辣,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喝了葱姜陈皮水,记住这时候一定不能受风,否则寒气又会进入身体。
6:葱姜陈皮水只要喝一两次,出汗散寒,感觉好转了,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多休息,用清淡的饮食慢慢调养,让身体自己恢复。不要为了巩固疗效一直喝,造成出汗过多,顾此失彼。
7:最后,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也希望我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收获,谢谢您的阅读和支持,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转发给更多人吧!
小贴士
1:选对方子很重要,选对了就好得快,但如果一开始选的方子不合适,后面调理就更难了!注意有咽喉疼痛,是不宜喝姜葱水的!
2:觉得味道不好喝,可以加少量红糖,调和口感,但如果胃口不好或者味觉失调的人更好少加。
3:要及时喝、趁热喝。喝了葱姜陈皮水后人会出汗,此时一定不能受风,否则寒气又会进去。
最后,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也希望我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收获,谢谢您的阅读和支持,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转发给更多人吧!
中医如何治疗感冒?中医提醒: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式也不同感冒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了,也是中医上的一种疾病,并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会很多,会使患者感觉到很不舒服。对于感冒症状轻的患者,通过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疾病并且促进疾病的恢复。但是大部分患者还是需要药物的治疗,虽然感冒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引起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症状的出现。在中医上,就把感冒进行分型,不同的类型症状也不同,治疗 *** 也会有差异。
那么感冒的表现有哪些呢?
1、风热感冒表现
风热感冒引起的症状比较多,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缓解。风热感冒的患者会有明显的发热得现象,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头痛的表现。一些严重的患者还会有口唇发红、咽喉肿痛、嗓子发干的现象,这些都是因为体内有热而导致的。流鼻涕也是感冒很常见的表现,但是风热感冒的患者流的鼻涕发黄并且是浊涕。
2、风寒感冒的表现
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会有很明显的怕冷的表现。患者会出现鼻塞、打喷嚏的症状,也会有流鼻涕的现象,但是鼻涕是清鼻涕。风寒感冒的患者不会易出汗,也不会有口干的表现,但是会有咳嗽咳痰的症状,有时候还会有喉咙发痒的感觉。
感冒该如何治疗呢?
1、风热感冒的治疗
对于风热感冒的患者,在感冒期间不能过多的补。有些人觉得感冒了身体虚弱,就会想着补充各种营养,但是在这期间不能过分的补充各种营养,因为过度的话可能会导致身体的火气更大,导致口干嗓子干的现象更严重。在风热感冒期间,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提高身体抵抗力。
2、风寒感冒的治疗 ***
因为风寒感冒的患者会有怕冷的现象,因此,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应该以驱寒为主。在患病初期做好保暖,防止再次受凉而使病情加重。这样还可以帮助身体发汗,头痛和怕冷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还可以喝一些姜水帮助驱寒。
以上就是感冒的分型以及治疗 *** ,对这两种分型有所了解以后,在患有感冒的时候,可以先进行判断是哪种类型的感冒,之后再针对症状选择具体的治疗 *** 。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咳嗽、干咳,吃什么药好得快?参考资料:
《出现感冒药对症治疗》,头条,2019-06-18
自从12月22日进入冬至后,也就开始了我们传统的交九天,从22日这一天开始就正式进入一九了。每年到这个时间,也是流行性感冒高发期,有的一家人四五口人都感冒。刚开始是风寒感冒,继而寒邪传肺,出现:咳嗽、咽干、咽痒、无痰。严重的晚上咳得一家人都不能睡觉,时间能持续到明年的四五月份。
12月31日,一女性患者,45岁,来求治于我。自诉:自己是甲状腺结节,刚在医院做了分离手术,昨天刚出院,咳嗽得很厉害,无痰,干咳,咽痒,咽干,一咳嗽就出汗。舌淡少苔,脉细弱。坐在我面前,戴着口罩,穿得很厚,很严实,生怕喝风,还不停地咳嗽。
我说:你在医院住院,怎么不让医生给你治呢?咳成这样?她说:在医院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晚上咳得都睡不着觉。我说:你可以让呼吸内科去给你会诊呀?她说:太麻烦了,也做了,不管用,昨晚都睡不成,今天就赶快来找你看看,吃点中药吧,在医院也不让吃!我说:唉,你看你都咳成啥样了?多难受?那我给你开几剂中药吃吧?她无力地点点头。
于是,我提笔给她开了五剂中药。小青龙汤加减。出汗,我去掉麻黄,加入附子;咳得厉害加入葶苈子、桔梗。嘱咐她,吃完药就会轻,轻了再来吃几剂,完全治好,不敢再拖了。再一个,你这病不能一次开很多药,先吃几天再修改处方。
今天已经是元月9日,也没音信,于是我打 *** 询问,她说:谢谢你刘医生,咳嗽好了,但是医生又让我住院了,继续治疗甲状腺结节,出院我再找你看看。
我也是一脸无奈。该患者还得继续折腾!
咳嗽
咳嗽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发汗治疗法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与治病 *** 之一。当着凉或感冒后,有人会喝碗姜汤来驱寒,这样能有效缓解感冒症状。但并非所有的感冒都能用发汗法治疗,在有些情况下会适得其反。
感冒一般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多见于夏秋季,其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鼻塞黄涕、苔薄白微黄。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 *** 治疗,让身体的汗外排就会舒服很多。而风热感冒一般以辛凉解表及肃肺泻热为主,不适合用喝姜汤发汗的 *** ,否则感冒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对风寒感冒,捂汗改善感冒症状虽然有效,但可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出汗太多,容易损伤身体阳气,耗伤阴液。除此之外,有特定疾病、外伤的人也不适宜捂汗,如疔疮、化脓、出血、脱水等患者。
感冒后应注意些什么?
不要滥用抗生素。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感冒后不宜盲目服用抗生素,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看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
不要待在房间里不出门。通风不良的室内会有大量病毒,长期在房间不出门,可能会加重呼吸道问题。相反,在室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将有助于恢复。即使在房间内,也应该多开窗户通风。
要吸收充足的营养,才能维持身体正常运作,从而增强免疫力。感冒会让人体流失很多水分,因此要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难消化、辛辣 *** 的食物。
不能硬扛。有些人觉得就是一个小感冒,没必要吃药,选择硬扛。感冒了,照常工作,会让免疫系统过度劳累,不利于身体快速恢复。正确做法是,感冒期间,前三天尽量留在家里,休息好,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睡眠。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天吃了7种感冒药,女孩出现肝损伤,这种用药 *** 有危险华子看到一则新闻,家住长沙的11岁女孩,因为感冒2天内被家长喂服了7种感冒药,结果感冒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出现了更严重的呕吐、腹痛症状,送去医院急救后,诊断为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原因与其服用的多种感冒药物有关。
其实这个新闻对华子来说不是新鲜事,每年都有不少因为用药错误而造成药源性疾病的患者。在4年前,有一个27岁的研究生,也是因为混合服用了多种感冒药,结果造成了重度肝损伤而离世。
一、感冒药是用药错误“重灾区”
在用药错误中,以感冒药居多,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感冒药都是非处方药物(OTC),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自行购买按药品说明书服用,可以缓解感冒症状,但是使用不当就可能出现问题。
大多数的复方感冒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是常用的退热、止痛药物。按正常剂量服用时副作用很低,孕妇、幼儿都可以安全使用。但是如果超剂量服用,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甚至威胁生命。
有些人为了让病好得快一些,会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物,结果就造成了对乙酰氨基酚的蓄积中毒,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在欧美一些国家的人因为获取处方药品比较困难,甚至把大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作为了自杀首选用药。
大家在服用感冒药时,要注意其中的药物成分与含量。对乙酰氨基酚的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0.5g,重复服药时需间隔4小时以上,每日总量不得超过2g。如果用于退热,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日;如果用于止痛,连续使用不能超过10日。
二、没有药物可以“治愈”感冒
人在感冒之后,会出现发热、畏寒、困倦、流涕、咳嗽、鼻塞等多种感冒症状,让人非常不舒服,于是人们就会使用各种感冒药试图治愈感冒。但问题是,人类现有的药物,没法治愈感冒。
绝大多数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当病毒感染细胞之后,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感冒症状。而人类现有的药物,无法直接杀灭被感染细胞中的病毒,病毒只能靠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而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识别病毒到产生抗体消灭病毒,需要一定的时间。普通感冒需要7天左右痊愈,流行性感冒需要10天左右痊愈。任何药物,都无法缩短这个自然病程。
三、用药是让自己“更舒服”
大家可能会奇怪,如果药物不能治愈感冒,那我们用感冒药的目的是什么?华子说,感冒药的真正作用,只是对抗感冒症状,让我们更舒服地度过感冒的自然病程。
但在用药的时候,不建议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复方感冒药是多种成分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不同的成分可以缓解感冒的不同症状,但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复方药物不方便精准控制用药剂量,所以更好的 *** ,是针对感冒症状使用单方药物。
如果发热,就用退热药;如果流涕、流泪,可以用抗过敏药;如果咳嗽,可以用止咳药;如果鼻塞,可以用黏膜减充血药……使用单方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剂量,避免用了不相关的药物成分引起不良反应,也可以避免多种药物联用时造成重复用药的超量风险。
总结一下,希望大家从这个用药错误的病例中获取经验,在用药的时候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量避免使用复方感冒药物,也不要混服自己不了解的药物。虽然感冒药是非处方药物,更好也要在医生或是药师指导下合理服用,避免用药风险。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感冒千万别盲目吃药!教你辨别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对症用药寒潮又又又又来了!这次是今年入冬的第四轮,气温或再创新低,这种“冻”手“冻”脚的天气,一定要加强防寒保暖,否则很容易着凉感冒。虽说普通感冒很常见,快则一周慢则十几天就能痊愈,但正因如此反而会让人掉以轻心,在治疗上“随意糊弄”,酿成严重后果。
比如“混吃感冒药致肝脏坏死”的报道就时不时上热搜,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在警示着,普通感冒也要谨慎对待,不仅要避开用药误区,还要对症用药。
感冒用药三大常见误区,别再踩了
1.多种感冒混着吃
感冒后,有的人可能同时出现发热、鼻塞、咳嗽、头痛等症状,若将几种侧重点不同的感冒药混在一起吃,看似针对性地缓解不同症状,实则却隐藏着用药过量的隐患。
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很多感冒药可能含有同一种成分。像解热镇痛药通常含有乙酰氨基酚,规定用量不能超过325mg,按正常剂量服用就不会有问题。
但由于其具有肝毒性,长期大量服用就可能损伤肝脏。《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提到,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对乙酰氨基酚更大剂量是2000mg,一旦患者超剂量连续服用4-6天就可能出现肝衰竭。
2.自行增加药量
有的人感冒吃药后发现并没有好转,为了让感冒好得快一点,就自行加大药量。
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
首先,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药,多喝水多休息,一般在一周内就能自行恢复。而吃感冒药是用来缓解感冒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并不是用来治疗感冒,所以吃感冒药加快治疗进程完全不成立。
其次,药物的剂量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有效剂量,若没有遵医嘱,没有按照说明书,就自行加大药量,不但不会缩短感冒病程,还会增加肠道负担,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感冒用药一定要遵循说明书或医嘱,不可自行加大药量。
3.未严格遵循用药时间、次数
有些人在吃感冒药时,未遵循 “按时吃药”的医嘱,或者未严格遵循说明书上的服用时间和次数,这种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可能会令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药品的用药次数和时间都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确定的,可以达到治疗效果。比如“一日3次,饭前服用”,意思是准时在三餐前服药,相当于每8小时服药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如果一天只吃一次,或者隔一两天再吃,每次也没有严格遵循用量,又或者把所有的药量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吃, 就会造成血液浓度过低或过高,影响治疗效果。
分清感冒症状,对症用药
感冒虽是小病,但原因多样,可能是外邪引起,如风寒暑湿燥热,也可能是流感病毒导致,因此存在多种证型。
从中医的角度看,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没有辨清证型盲目用药,非但治不好,还可能损伤健康。因此对待感冒,一定要对症用药。
- 风寒感冒
多发于冬春季,由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头痛无汗、舌苔薄白。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适合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 风热感冒
由风热邪毒引起,常见症状有身热较重、头胀痛、四肢无力、咽喉肿痛、口干、咳嗽、痰黄浊、舌苔薄黄等。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清热。
适合中成药:桑菊感冒片配合灵丹草颗粒。
应特别注意的是,风热邪毒除了引起风热感冒,还可能造成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则适合用灵丹草颗粒治疗,能起到清热疏风,解毒利咽,止咳祛痰的功效。
- 暑湿感冒
多发于夏季,因天气炎热,体内阳气被阴寒所遏而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寒、头重如裹、肢体困重或酸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治疗原则:清暑祛湿解表。
适合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
如果拿捏不好自己的感冒证型,还是老老实实看医生遵医嘱,不要盲目吃药,导致最后花了钱,吃了药,病没好,还伤了身。
感冒后多喝水好得快?学会这几招,让你迅速康复!参考资料:
1.《吃药后发现效果不好 千万别给自己加大药量》.人民网—生命时报.2015-09-28
2.黄伟,常征,肖耀军.感冒的分类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首都医药,2013:81-84.
最近感冒的人很多,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大家对待感冒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觉得:感冒不过是个小问题,扛一扛就过去了,完全没必要吃药;有的人觉得:感冒太难受,吃药肯定会好得快一点。
还有各种观点也甚嚣尘上,比如:感冒要多喝水才能好得快。那么,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感冒多喝水真的有用吗?感冒要吃药吗?到底要怎么缓解呢?感冒和流感又有什么区别?
首先要弄清楚,
为什么会感冒?
美国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一项新研究表明:
20%的人鼻腔内会携带鼻病毒,它是引起普通感冒的最常见原因,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免疫系统能阻止感冒病毒入侵。
当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能力随着气温变化而下降时,就容易感冒了。
感冒大量喝水好得快?
非也!
感冒后确实需要多补充水分,是因为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喝水能补充体液。
但专家提醒,感冒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也容易造成身体脱水。这是因为人体发烧出汗,在带走水分的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白开水,会将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元素冲淡。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过多,人会出现眩晕、乏力等情况。此时,大脑会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以满足体内电解质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
所以,感冒不能盲目大量喝水,在喝水的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电解质,才能帮助缓解感冒症状。
9个 *** ,
科学缓解感冒不适!
感冒通常并没有特效药。我们通常说的「感冒药」,如百服宁、白加黑、新康泰克、快克等,通常都是复方制剂。这些药物对于改善症状的确有帮助,短期或临时使用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你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或者症状不很重,那么的确可以不吃药,耐心等待其自然治愈,多喝水多休息即可。
感冒后用下面9个 *** ,能有效缓解感冒不适,减轻5种常见症状。
01 鼻塞:热敷+盐水洗鼻
盐水洗鼻:生理盐水(或250毫升温开水中添加2.25克的盐)冲洗鼻子,可以把鼻涕、病毒细菌等 *** 物冲走,降低局部炎性介质的浓度,有助保持呼吸通畅。
热敷:温湿毛巾敷鼻根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
如果房间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02 咳嗽:多喝水+系围巾
戴围巾:注意呼吸道保暖,尽量穿高领的衣服,或者是出门戴口罩围巾。
多喝水:多喝温水,能把呼吸道里的过敏物质稀释、清除,减少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咳嗽、打喷嚏时应适当低头避开他人,用手帕或纸巾掩面。
03 咽喉疼痛:盐水漱口+润喉糖
盐水漱口:美国梅奥诊所《家庭偏方》一书主编菲利普·哈根解释,盐水能清除发炎组织的黏液,减少 *** 。
润喉糖:感冒病毒一般通过鼻腔或喉咙进入体内。含润喉糖时,口腔护分泌更多唾液,可抑制喉咙中的微生物。
04 发烧:温水擦浴+刮大椎穴
体温不超过38.5℃,可以用物理降温的 *** 退热。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皮肤,按双上肢、背部、双下肢的顺序擦拭,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稍用力,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擦浴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患者着凉。
刮大椎穴:正坐低头,颈后更高点下方的凹陷处即为大椎穴。刮拭其上方5厘米至下方5厘米处,力度可稍微大些,共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刮拭部位微微发热即可。
大椎穴位置示意图
05 流涕:涂润肤霜
清水样的鼻涕较多时,鼻孔周围的皮肤可能因为反复擦拭而发炎,可以外涂一点凡士林或其他任何的润肤霜。
感冒种类不同,
一表教你挑选感冒药
但如果觉得特别难受,甚至影响了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就要选择针对性的方案进行缓解,比如头痛、流鼻涕等症状时,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
在用药之前,首先要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和感冒的关系就像冒菜与麻辣烫的关系一样,虽然有些相似,但流感≠感冒!
怎么区分?先来看张图!
普通感冒在没有其他严重的症状情况下,可在家中观察,吃些感冒药缓解症状。
感冒药成分与症状对照表
类型 | 症状 | 药物 | |
西药 | 发烧、头痛 |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 |
鼻塞 | 伪麻黄碱 | ||
流鼻涕、打喷嚏 | 扑尔敏、苯海拉明 | ||
咳嗽 | 右美沙芬 | ||
中成药 | 风寒 | 鼻涕、痰液清稀,舌苔白,尿少大便稀 |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伤风停胶囊 |
风热 | 无涕或鼻涕浓稠、痰液黏稠发黄、舌苔黄或微白、尿黄便干 | 银翘解毒颗粒、羚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 | |
表寒里热 | 鼻塞、痰液发白、舌苔黄厚或白厚、尿黄便干 | 服用疏散风寒药物的同时,可配合服用板蓝根冲剂 |
感冒症状较重、高热不退,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感冒后,
如何快速恢复
除了吃药,还有哪些快速恢复的办法呢?
01 饮食
感冒期间,人的胃动力较弱,应尽量少吃会增加脾胃负担的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茼蒿等。
饿的时候建议多吃些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热的糙米粥、蛋花汤、藕粉糊、温过的酸奶、去油的热鸡汤等。
随着病情好转,消化功能恢复,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人体相对虚弱时,消化液分泌较少,建议通过鸡蛋、鱼肉补充优质蛋白,它们相对好消化,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有利于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煮鸡蛋、牛奶蒸蛋羹、醪糟荷包蛋、清蒸鱼都是不错的选择。
02 睡眠
睡眠是更好的治愈 *** 。睡眠时,身体的免疫和修复机能都会开启,尽量多睡些,能加速身体修复。缺乏睡眠、熬夜或通宵会严重影响免疫细胞的合成和效率,大幅降低免疫力,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感冒,而且感冒恢复的时间也更长,生病期间的人更应当注重休息,避免劳累。
03 锻炼
注意多锻炼。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如果我们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是什么症状,甚至不能确定是否普通感冒,那么盲目服用药物很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更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编辑 / 张姗
资料 /科普中国 生命时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浅谈风寒感冒浅谈风寒感冒:陈博士按,近期随着气温的下降,受风寒致感冒的情况比较多;既然受了风寒,发发寒气就可以了,有的人一碗生姜红糖水就没事了;但是有的人素有内寒,那么治疗的话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这种本身内寒重的患者,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一些;这里结合名中医王致让教授的案例做个简单的说明;风寒感冒案例:赵某,男,40岁,农民。1972年9月10日初诊。自诉感冒十几天,发冷身疼痛。又于昨日腹痛泄泻,日泻七八次,手足冰冷,脉沉迟。治宜辛温解表,温中祛寒,治用麻黄汤合四逆汤加减施治。处方∶干姜、附子、白芍、白术、麻黄、桂枝、甘草;二剂,一日一剂。9月12日复诊∶服药后,腹痛泄泻停止。但仍发冷身痛,口干舌燥,脉浮紧。这是内寒已除,外寒束约,故身痛、手足冰凉;津液不能上乘,故口干舌燥。仍以前方加减。处方∶麻黄、桂枝、杏仁、干姜、附子、白芍、花粉、甘草;二剂,一日一剂。10月15日三诊;服药后,浑身汗出,身疼消失,手足温暖,口不干燥。惟食欲不振,脉象缓弱,拟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之。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香附、砂仁、山楂;三剂,一日一剂。本例患者初诊时,证见外感风寒,身体疼痛之表症,而又兼腹痛泄泻,下利清谷,脉沉迟。属于里气虚寒,故应当先温里保阳固脱,供麻黄抽提阳气之需。脾主四肢,脾阳为寒邪约束不能外达,则手足冰冷,身体疼痛。方中用干姜温脾胃、止泄泻、附子祛阴寒、壮元阳,白芍收腹中之阴气,麻桂散表邪。香砂六君子汤者,因腹泄泻损伤脾胃,以补气健脾胃之虚。花粉生津液,以达到身体恢复,而病痊愈。免责声明:文中如有涉及到治疗或者保健 *** 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本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及其他渠道所发相关帖子欢迎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