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界了!
绍兴诸暨姚江有人培育出了
世界十大名贵锦鲤品种之一的浅黄锦鲤
一条就卖了7万元!
喏,就是它
▼▼▼
姚江培育出浅黄锦鲤
一条卖出7万元
锦鲤是一种高档的观赏鱼类,因寓意美好,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诸暨姚江镇的锦鲤养殖场,工作人员李寻欢花费四年时间,培育出一条浅黄锦鲤,最近卖出了7万元的高价!
为什么这条锦鲤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李寻欢介绍,浅黄锦鲤是世界十大名贵锦鲤品种之一,他培育的这条锦鲤,船绯整齐,没有杂色,而且是母鱼,体态十分漂亮。
据了解,这条鱼是从日本进口的,从四五厘米开始培育,今年4岁了,有70多厘米,大约7千克。
李寻欢告诉记者,一条两到三岁的精品锦鲤,要经过几十次的人工筛选,可以说是万里挑一。这条浅黄锦鲤就经过了这样的层层筛选。
因为浅黄锦鲤的出绯率比较高(出绯通俗理解就是出了不该出的颜色),所以报废率比较高。颜色整齐,少有杂色的锦鲤很少,所以价格比较贵。
养殖场经过四五年,才培育出不到5条这样的鱼。
李寻欢给记者看了一个视频,据说是冠军级别的浅黄锦鲤,价值上百万。
培育锦鲤不容易
投入10万尾苗,销售不到1000条
李寻欢告诉记者,养锦鲤是个技术活,比较繁琐。一般来说投入10万尾鱼苗,经过一层层筛选,最后留下来能销售的商品鱼和精品鱼总共才不到1000条。
除了浅黄锦鲤,养殖场现在还有红白锦鲤、大正锦鲤、昭和锦鲤、白写锦鲤等品种。
转自 |诸暨西施眼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黄河鲤鱼的困局:30年单价飙升百倍,从年获万斤直至无鱼可捕1、黄河禁鱼势在必行
2021年1月1日,为期10年的长江全流域禁渔拉开序幕,意味着这个时期内拒绝任何形式的捕捞行为,包括曾经引起激烈讨论的垂钓,无疑为恢复长江鱼资源、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其实作为我国第二长河的黄河,为重现当年鱼虾嬉水的情景付出了努力:自2018年起,每年的4月1日1至6月30日为禁渔期。
类似的黄河禁渔行为,并不是之一次:2001年起,青海省对鄂陵湖、黄河流域实现禁渔育鱼;宁夏则从2003年起针对黄河宁夏段实施为期60天的禁渔,以保障洄游鱼种的繁殖、发育。除此之外,河南、甘肃分别从2005年、2006年对其所辖黄河区段实施禁渔。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流域禁渔,还要从2018年这次起,自此黄河成为继江、珠江、淮河之后第四个全流域禁渔的河流。
但相比长江的10年禁渔期,黄河禁渔力度恐怕弱了许多,而黄河所面临的鱼资源破坏程度,只能用“有过之无不及”形容。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黄河水域鱼资源依然富饶,像黄河中上游的灵宝、洛阳、郑州专业的捕捞队,更高时单月捕获量曾达到1150公斤/船,其中名声在外的黄河鲤占据总量的40%-50%。单河南段所一年捕获的黄河鲤就有15万公斤,多次受到渔业部门的嘉奖。
进入60年直至80年代初,期间人类生产活动频繁,特别是水质恶化、毒鱼、炸鱼、滥捕诸多因素,鱼资源大幅度蜕减。全流域的黄河鲤鱼不足1万公斤,单船月捕获量不125公斤。从1972年至1999年,黄河经历了大小21次断流,同时上游多个水电站拦河而起,鱼的栖息环境进一步恶化。
活跃的鱼类数量由127种减少至47种,其中的60%鱼种不见踪影。像知名的黄河刀鱼、北方铜鱼、狗鱼、雅罗鱼、裸裂尻鱼等等,要么消失殆尽,要么不见踪影。曾经随处可见黄河刀鱼,生活在黄河边的老渔民,直言现在刀鱼竟成了稀罕物,一天收获不了几条。
2、黄河鲤的前世今生:由丰盛直至匮乏
黄河鲤的变迁是黄河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而这个缩影恰恰反映了黄河鱼资源的兴盛与衰退。
北方文化里,鲤鱼占有重要地位。《诗经》里描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其中的河指的是黄河,而鲤则是黄河鲤鱼。孔夫子老年得子,欣喜万分,鲁昭公特意挑选了一条肥美的黄河鲤送去,以此表示祝贺。孔子为表示感谢,将儿子取名为孔鲤,显然鲤字在孔子心中是一个不错的词汇,但孔府自此留下了不食鲤鱼的传统。
除此之外,北方文化里的鲤鱼寓意着吉祥、如意。比如有“鲤鱼跃龙门”的说法,常用来期待读书人金榜题名;年年有余的年画,更是将两条鲤鱼描绘的活灵活现,以此祝福年年有个好收成。
黄河鲤之所以用于这么多的美誉,得到其他活跃黄河的鱼种难以企及的高度、地位,主要还是源于黄河鲤优良的品质。黄河鲤体型梭长,头部以上呈缓缓的弧形凸起,背部稍微隆起,整个线条匀称、俊美;鳞片硕大、呈金黄色,尾鳍部分为红色,黄红搭配,颜色艳丽、夺目;肉质紧实、不松散,不管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鲜美。和其他地域、品种的鲤鱼相比,黄河鲤的蛋白质含量占到了17.6%,而脂肪不到5%,且含有12种氨基酸,及3种人类必需铁、锌、铜等微量成分,营养价值颇高。
黄河鲤鱼并不是特指某一个鲤鱼品种,而是在黄河栖息、繁衍多个鲤鱼种类的统称。比如宁夏鲤,主要指的是生活在宁夏段的鲤鱼,主要以野生鲤鱼为主,随着历史发展,附近集市、村落零星出现人工养殖的情形,但依然以野生鲤鱼为亲本、繁殖,基本保持着黄河鲤的优良品质。除了宁夏鲤外,还包括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天桥的鲤鱼,因鲤鱼所摄食的食物、受到光线照射及各种环境的差异,存在口感、味道上的差异,但无不味道鲜美,被统称为“黄河五大鲤”
正如前文所述,黄河鲤鱼和其他鱼种一样,经历了有丰盛到如今的匮乏,甚至面临消亡的风险。80年代初期,还能看到一些老渔翁偶尔带着鱼鹰捕捉鲤鱼,忙碌一上午还能收获十几斤的鱼,也能碰到几条黄河鲤鱼。如今偶尔能到一些撒网捕鱼斩获几条鲤鱼,但全凭运气,运气不好一二个月碰不到一条。正因为极度稀缺,一条黄河鲤轻松卖到几百元一条,重点是有钱不一定买到。
3、黄河鲤的困局
如今黄河“无鱼可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黄河鲤鱼甚至有消亡、灭绝的风险。其实为拯救黄河鲤鱼,我国科研工作者早已做了准备。首先是通过人工选育、基因工程等 *** ,进一步提升黄河鲤的品质,重点是增强适用其他水域的能力,方便将黄河鲤引入更多水域养殖。其次模拟黄河生态特征,建立类似的养殖场所。比如河南省荥阳市占地3000亩的黄河鲤养殖基地,但这些显然难以恢复黄河鲤往日的繁荣。
真正阻碍黄河鲤鱼大规模生存的因素,水质占有重要因素。但实际情况是,黄河中上游重工业较少,水质尚可;但中下游周边工厂林立,大量废水排入。即便是国家现在将环保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水质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仍有污水直接或间接排至黄河。黄河鲤的生长、繁殖挑战巨大。许多老渔翁反应,近年的黄河鲤肉质“偏柴”,原先的鲜嫩感消失许多。
过度捕捞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黄河渔业部门曾多次研讨实施长时间禁渔的可行性,只是依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成千上万。禁渔后渔民的去向问题,补偿问题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彻底禁渔一再推迟。
据相关报道,大约2030年左右将黄河水域将实现全线通航,彼时300-500吨位的船只可跨省、跨区段直达渤海。船运运输成本低廉,势必许多商品需要船只配上,繁忙的河面是否影响黄河鲤鱼的交配、繁殖,乃至生长,值得认真研究。
黄河鲤鱼,如何恢复昔日的丰饶,一个看似小小的视觉,却能反应黄河水资源的全貌,期待黄河变得更好!
原创:老高
生活中常见的8种鱼,很多人都会弄混,教你辨别 *** ,赶快学起来“导语:生活中常见的8种鱼,很多人都会弄混,教你辨别 *** ,赶快学起来。”
鱼,
主分淡水鱼和海水鱼,
虽然生长环境不同,
但对于肉质的鲜美程度而言,
二者确是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可食用的鱼类少说也有上千种,
虽然有可能很多人这辈子也没有吃过上千个品种的鱼类,
但对于一些常见鱼货而言,
确是寻常百姓家的常客。
就拿今天主题中的8种鱼来说,
笔者特意把这些鱼分为四类,
每两种都是生活中最容易让人弄混的鱼类,
相对于没有鉴别技巧的朋友来说,
把二者放在一起基本都是傻傻分不清楚。
如果你也想了解一些关于鱼货的鉴别技巧,
不妨来看看接下来的简单介绍吧。
【大黄鱼和小黄鱼】
相对于部分人而言,他们印象中的大黄鱼和小黄鱼也就是在大小方面会有一定差别,其余的外貌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分别。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并不然。
大黄鱼的眼睛略大,嘴巴稍圆,尾柄略低;小黄鱼虽然和大黄鱼的外表特征差不多,但它在体征方面眼睛略小,嘴巴稍尖,尾柄也会稍微高点。当然了,它们二者也会有其他的细微差别,但对于能够进行对比的部位而言,上述的几个部位应该是从外形方面最容易辨别的了。
【鲤鱼和鲫鱼】
是不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对于鲤鱼和鲫鱼傻傻分不清楚?其实这两种鱼类辨别起来也非常简单。单从外形上看,鲤鱼的头后部稍稍隆起,嘴角有胡须,而且鳞片较大;鲫鱼的隆起部位在背部,鳞片较少,最关键的是嘴角没有胡须。
【胖头鱼和白鲢鱼】
其实这两种鱼在生活中也是经常吃,好在光看外表的话,还是很容易辨别的。
胖头鱼的身体两边微黑,腹部泛白,甚至还会带有黑色斑纹,而且相对于头和身体的比重来说,胖头鱼的鱼头占到了身体总长的1/3;
而白鲢鱼一般身体是银白色的,鱼鳍略显灰白,加上鱼头和鱼生的比例只有1:4,这方面相较于胖头鱼来说,其实很容易分辨。
【青鱼和草鱼】
青鱼和草鱼应该是活中最常用及的鱼货食材,类似于红烧鱼,酸菜鱼等等美味,用这两款鱼都能烹制出非常不错的味道。其实相对于这两款鱼的辨别,过程也是非常的简单。
青鱼的身体颜色一般呈现出乌黑色,而且嘴巴会呈现出尖尖的状态;
而草鱼的身体颜色一般会呈现出茶黄色,嘴巴的形状确是圆圆的。
【新鲜鱼货鉴别法】
说了一些关于八种鱼货的简单辨别 *** ,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相关技巧了呢?如果已然知晓,接下来就为您介绍一些关于鱼货新鲜的鉴别法,喜欢的可以看一看。
首先看鱼的眼睛——鲜鱼一般鱼眼凸起,而且眼珠没有浑浊感,非常的透彻有光泽;
其次看一看鱼鳃——通常呈现出鲜红色,而且没有粘液和污垢;
之后看鱼的鳞片——排列整齐,光洁有致,没有脱落现象;
而后闻鱼的味道——虽然也会有鱼腥味儿,但绝对没有腐肉变质的味道;
最后摸一摸鱼肉——鱼肉一般紧致有弹性,按压一下,迅速回弹的就是鲜鱼。
不知道对于今天的鱼货鉴别 *** ,您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了呢?喜欢的朋友不妨在以后买鱼的时候适当尝试一下,没准别人也会把你当成行家哦。
锦鲤品种介绍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其体长可达1-1.5米。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根据锦鲤体表的颜色和斑纹分为不同种类百余种。比较常见的锦鲤品种有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写鲤、五色锦鲤、衣锦鲤、浅黄秋翠锦鲤、九纹龙锦鲤、单色锦鲤等。
一、红白锦鲤
红白是锦鲤的代表品种。常言道:“锦鲤始于红白而终于红白”,意思是说初学者刚看到红白觉得美妙非凡,于是开始饲养,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其它品种也不错,但随着对锦鲤了解的不断深入,最后还是觉得红白更好。当初由真鲤突然变异产生头部全红的“红脸鲤”,再由其产生的白色鲤与绯鲤交配,产生腹部有红色斑纹的白鲤,之后逐渐改良成背部有红斑的锦鲤。
红白锦鲤
红白锦鲤
二、大正三色锦鲤
大正三色锦鲤是指早在公元1900年的日本大正时代,日本新泻地区的鲤师们就在红白的基础上培育出带有墨 *** 斑的红、白、黑三色锦锦鲤。因其出于大正时代故命名为大正三色。白底上有红色及黑色斑纹者称为“大正三色”。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者为基本条件。
大正三色
三、昭和三色锦鲤
昭和三色Showa Sanshoku(简称昭昭和 Showa)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昭和时代, 于此而命名。同大正三色不同,昭和三色拥有混厚的喷墨基色,而其红白两色则是在喷墨肌地上后天演变而成。通常人们将白位较少的昭和称为传统昭和,而白位较多的则称为近代昭和 Kindai。
昭和三色
四、写鲤
“写鲤”,是锦鲤十三大类中的一大类,它是通过昭和三色再培育出来的。体色是以黑色为基底,上面有三角形的白斑纹或黄斑纹或红斑纹。由于体色反差大,明快豪爽而迷倒了众多的爱好者,也是除“御三家”以外特别受到玩家追捧的种类。
白写、緋写、黄写
五、五色锦鲤
五色锦鲤由浅黄和三色锦鲤交配产生,因身上有白红黑蓝靛而得名五色,五色浅黄是因其杂乱的色彩相叠而被称为“五色”,亦说“五色”并不是只有五种颜色,而是多种颜色相叠,而后逐步发展为现今的五色锦鲤。
五色锦鲤
六、衣锦鲤
衣是红白或三色与浅黄交配所产生的品种,也就是在原色彩上再增加颜色。
衣锦鲤
七、浅黄秋翠锦鲤
浅黄是锦鲤的原种之一。其背部呈深蓝色或浅蓝色,鳞片的外缘呈白色,左右颊颚、腹部和各鳍基部呈红色。浅黄属于锦鲤的原种之一,于今约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而秋翠则是一九一零年由秋山吉五郎氏将德国鲤与浅黄三色交配而得之。
浅黄、秋翠
八、九纹龙锦鲤
九纹龙锦鲤的墨黑变化激烈如暗云汹涌的墨黑,仿佛是欣赏龙的水墨画。其墨纹边缘鲜明,左右对称的流水状,白斑以闪电纹为基本形态,有“蛟龙升天”的气势。
九纹龙锦鲤
九、单色锦鲤
单一体色,天性温顺,胆子大,与人互动性强,鱼池中的“带头老大”,如:茶鲤、芥子锦鲤、火鲤、黄金等。
单色鲤
学习了这么多锦鲤品种的介绍,能看出图中有哪些品种的锦鲤吗?
感谢观看!希望有机会互相学习交流,以后不断更新每个品种的详细介绍,谢谢关注!
这条鲤鱼,生于1751年,死于1977年7月17日,活了226年很多朋友都有养殖小动物的爱好,根据统计或多或少养殖过鱼类的人群占了50%,可见养殖观赏鱼类,有多么的火爆。
我们在养殖锦鲤或者红鲤鱼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们的寿命太短了,根本活不了几年,总会因为各种意外死亡。
那么鲤鱼的寿命有多长?只能说寿命长的令你想象不到。
在日本寺庙内有条鲤鱼,生于1751年,死于1977年7月17日!寿命达到226岁,它的名字叫“花子”。
看了这条鲤鱼还会觉得,它们的寿命短吗?只是鲤鱼在有些地方生命比较短而已!
拍摄于1971年“花子”图片
有人会觉得它具体能够活多少岁,这个无法证明!别担心,科学能够给出答案。
经名古屋女子大学的广正义教授1971年调查,“花子”的年龄为220岁,该鱼应生于1751年(日本宝历元年)。体长73cm,体重6.75kg。(6年后1977年7月17日死去)
一条普普通通的鲤鱼,寿命竟然达到226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不得不感叹是一个迹奇迹,那么红色鲤鱼从哪里来?
红色鲤鱼的由来
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作为一种观赏鲤鱼,在我国明代的时候已经比较普遍。
相传:锦鲤起源于广西龙州锦鲤、江西兴国红鲤、浙江杭州金鲤,,经过长期培育形成各种各样的品种,后传入日本。
鲤鱼的繁殖和饲养比较简单,因为食性杂,属于杂食性鱼类,也就是什么都吃,食性杂才能让它们更能适应环境。
鲤鱼对水质要求不高,即便是轻微污染的环境下也能够成长,并且它的耐低氧能力非常好,能够广泛养殖。
那么鲤鱼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呢?这是长期选育的结果,并且使用不同的鲤鱼杂交而成。
我国大约有2900种鲤鱼,属于鲤鱼品种最多、最集中的国家之一。
鲤鱼经过培育形成各种颜色
鲤鱼经人工培育出现了很多品种,如团鲤、草鲤、镜鲤、火鲤、芙蓉鲤、荷包鲤等,这些鲤鱼的品种不同,体态颜色也各异。
怎么判定鲤鱼的年龄?
鲤鱼的寿命和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野生状态下鲤鱼活几十年比较正常,只是对于我们来说不常见,那么怎么判定鲤鱼的年龄呢?
判断鲤鱼的年龄十分简单,因为它和树木一样,有自己的“年轮”,通过这个年轮可以判断它的年龄。
鲤鱼的每一片鳞片都跟树干的横断面一样,从中心向外有许多的圈儿,疏密相间,疏的是夏天长成,密的是冬天长成。所以只要数一下,就知道它已经度过了几个年头。
鲤鱼在春秋时生长,越冬期生长停止或者生长缓慢。所以,鲤鱼的鱼鳞和树木一样具有年轮,可以通过年轮判断它的寿命!
鳞片放大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它的年龄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为什么没有记载“长寿”的鲤鱼呢?不仅仅是长寿的鲤鱼,即使水域内的鲤鱼数量也非常稀少!
为何鲤鱼在我国很难活过“童年”?
其实在国内,不仅仅是鲤鱼的问题,很多鱼类面临生存危机,即使是“四大家鱼”基因库也已经告急,长江无鱼之困也是这么来的!
1)、鲤鱼的产卵
鲤鱼产卵大家都知道,1斤多的鲤鱼就能产卵,并且产卵量非常大,但是鲤鱼的产卵充满了危险!
滚钩的捕捞、春季鲤鱼在水草边产卵,不仅仅是鲤鱼,很多大型鱼类都在水草边产卵。
殊不知落入了陷阱,水草边被放置大量鱼钩(滚钩),等着这些鱼类产卵的时候自投罗网。
“滚钩属于禁用渔具,是利用锋利的大钩,组装成密集的钩具,钩住水底觅食产卵的鲤鱼、青鱼、鲶鱼、鲢鱼等大型鱼类,对鱼类的伤害很大。
民警在收缴滚钩
用鱼捕鱼、这种捕鱼方式听起来很假,但是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十分残忍,专门捕捞繁殖期的鱼类。
它的捕捞方式是,用一根棉线从鲤鱼的脊背穿过,也就是打一个孔把线栓在上面,然后把鲤鱼放入水中,捕鱼者用手拉着鱼线,让鲤鱼一直在水面游动,从而吸引繁殖期的鲤鱼到来,然后用鱼叉叉鱼!
飞镖射鱼、最近几年兴起很多“弹弓党”,用所谓的飞镖打鱼,当鱼类上浮后,飞镖射出,穿透鱼类的身体,达到捕鱼的目的。
鲤鱼产卵期在水草边时而游动,时而追逐,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水草减少、水草的减少在市区很常见,为了绿化的需要,市区河道内大量水草被捞起。
鱼类产卵场的减少,它们只能聚集在水草多的区域产卵,鱼类密集在水草处,从而给其他捕鱼者可乘之机。
为什么要打捞水草,因为没有鱼吃水草,造成水草疯涨,为什么没有鱼,因为水草被打捞………
市区打捞水草的工作人员
鱼类产卵的时候经历各种危险,很多鱼类不能正常产卵,产卵量的减少,鱼类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鱼类比较少的原因之一
2)、鱼卵的孵化
鲤鱼好不容易产完鱼卵,这些鱼卵也不是安全的,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有些危险是天然的,有些是人为的。
成为其他鱼类的食物、鱼卵成为其他鱼类的食物比较常见,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水域内形成的食物链,我们无法干涉。
水草被捞走、即使在鱼类的繁殖期内,捞水草的工作也不会停止,鱼类在水草上产卵后,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孵化。
鱼卵没有孵化,水草已经被捞走,等待这些鱼卵的只有死亡!每年春季因为捞水草不知道死亡了多少鱼类。
鲤鱼春季在水草边产卵
鱼卵要想孵化也是经过千难万难,野外环境下鱼卵的孵化率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这个数字肯定低的令人发指,这也是鱼类减少的一个原因。
3)、幼鱼的生长
刚刚孵化的幼鱼非常弱小,也没有生存的经验,死亡率更大,主要面对人们设置的危险。
绝户网、绝户网捕捞很常见,据报道:在洞庭湖使用绝户网捕捞的渔民,一些鲤鱼、草鱼鱼苗只有5公分左右,就被捞走。
这些鱼苗刚刚孵化没多久,捞走后当做养殖鱼类的饲料。这种捕捞方式,鱼类怎么可能长大?怎么可能活的更久?
迷魂阵
迷魂阵、其实不管是钓鱼人,还是经常在河边遛弯的人们,都会发现河边很多迷魂阵,迷魂阵的捕捞方式,十分普遍,最起码光头还没见过,没有迷魂阵的自然水域。
这些迷魂阵相对于绝户网更可怕,因为数量多,并且只要放入水中,终生不在出水,不知道多少鱼苗和鱼类死在其中。
钓鱼人钓走、光头在河边钓鱼中,碰到一些钓友,钓获2-3两的小鲤鱼,也不会放生,还是装在鱼护里带走,美其名曰“小板子”!
钓获幼鱼放流才是正确的钓鱼方式,也是给鱼类一个繁衍生息的机会。
钓到这么小的草鱼或者鲤鱼,麻烦您给它一条生路
幼鱼不仅仅是面对各种水域内的危险,还要面对来自人们的威胁,想要长寿基本不太可能,想要生长为成鱼,不知道剩余几条。
4)、幼鱼的长大
由于鲤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当年4-5月份产卵孵化的鱼苗,在秋末的时候可以生长到1斤以上,但是这也迎来捕捞高峰期。
灭绝是捕捞、秋季是鱼类最肥美的时候,也是捕鱼人最多的时候。江河内常见的各种渔船,渔具;即使在小河内下丝网的也明显增加。
各种捕捞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捕鱼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电鱼、拖网、长线多钩等捕鱼方式应运而生。
鱼类想要长大想要长寿太难了
鱼类想要长大,想要寿终正寝,太难了,并不是鲤鱼不想活太久,而是环境根本不允许,是我们根本不允许它活的太久!
综合:鲤鱼的寿命可以很长,即使在野外环境下,鲤鱼生长几十年完全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根本不允许它们的生长。
根本不给它们长大的机会,已经被抓捕!想要鱼类活的时间更久,想要它们无忧无虑的生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这里光头也劝诫各位钓鱼人,我们是为了娱乐而钓鱼,幼鱼放流,或者带走2条够吃就行了。不为鱼而钓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是光头对鲤鱼长不大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科学百科》
鲤鱼在北方是年夜饭的硬菜,在南方却“万人嫌”,为何区别如此大导读:鲤鱼在北方是年夜饭的“硬菜”,在南方却“万人嫌”,为何区别如此大?
马上就要过年了,而且在23日北方的小年就到了,这也就意味着农历2021年要成为过去式了,而2022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
既然新年到了,那你可想要年夜饭做点什么菜来吃呢?
因为我国南北方的地域跨度大,各地的习俗不同,因此不同地区年夜饭的菜肴也不同。但是不管在哪里,鱼都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美食。
今天就和大家来说一说鲤鱼,这在北方的年夜饭可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可是南方的鲤鱼却很少人吃,甚至还被称之为“万人嫌”,为何南方的鲤鱼如此不招待见?
前不久,一个老同学打 *** 给我,说是在河边钓到了几条鲤鱼,每条都有一斤多。问我要不要,给我送过来,因为他家人都不吃鲤鱼。
而我也是直接感谢了他的好意,告诉我家的人也不怎么爱吃鲤鱼。因为打了近一圈的 *** ,都没人要这几条鲤鱼,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把它们放生了。
这一幕,对于很多南方的钓鱼们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在南方很少人吃鲤鱼,在市场上六七块钱一斤的鲤鱼,也很少人购买。
而很多的钓友在野外钓到了,也一般都是送人,或者是直接放生了。
但是在北方地区,鲤鱼却是很受欢迎的。它不光在市场上很常见,是一种出镜率很高的鱼类,而且售价也不低,尤其是黄河大鲤鱼更是名气大,价格高,可是很多人都喜欢吃。
像北方有些农村地区,到了过年了,鲤鱼更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
笔者作为一个南方人,从小也不爱吃鲤鱼,这种鱼一般在市场上很少见到,因为养殖它的农民并不多。有些人甚至宁愿吃白鲢鱼,也不爱吃鲤鱼。
笔者认为首先是和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像南方地区吃鱼,一般都喜欢清蒸。而鲤鱼这种鱼,却有很重的泥腥味,尤其是近些年养殖的鲤鱼,生长快、肉质松散,如果把它用来清蒸的话,味道不好吃不说,而且泥腥味很重,许多人是接受不了的。
而在北方地区,鲤鱼则喜欢做成“重口味”的,比如糖醋鲤鱼等,就是北方不少家庭年夜饭中的硬菜之一,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做法。
其次,鲤鱼的小刺太多。
鲤鱼不光是有泥腥味这个缺点,同时它的刺还很多,这是不少人讨厌吃鲤鱼的原因。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亲戚家里吃饭,就吃到了鲤鱼,而很不巧就被鲤鱼的小刺卡喉咙了,于是从这以后我再也不吃鲤鱼了,家里也很少购买鲤鱼来吃了。
正是因为鲤鱼的小刺多,家里如果有老人、小孩的,一般都会放弃这种鱼,而选择鱼刺更少的鱼。
毕竟在南方地区的鱼类很丰富,要比北方地区的鱼种类多很多,特别是沿海一带更是有不少海鱼。
最后,南方普遍认为鲤鱼是发物。
说起发物,这是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在意的事情,听说某种东西是发物了,一般就不会吃了。
而在南方很多地方都说鲤鱼是发物,因而这也就相当于给鲤鱼下了一道符咒,让他们对鲤鱼是敬而远之。
可是在北方地区,基本都没有这种说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的鲤鱼确实不如北方的鲤鱼好吃,这个笔者吃过几次黄河大鲤鱼,发现南方的鲤鱼吃起来如同豆腐渣一样,可是北方的鲤鱼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和北方的水质有关。像南方的鲤鱼,一般都是养殖在鱼塘里面,并且一年四季都很适合鲤鱼的生长。可是北方地区冬季很长,鲤鱼的生长要比南方鲤鱼更缓慢,所以肉质方面还是要有优势的。
但是听一些北方的朋友们说,现在鲤鱼在北方地区也不如之前风光了,它的地位也逐渐被其他的鱼类替代了。
其实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好,平时很少买肉买鱼吃,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
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也是经常吃鱼买肉了。到了过年的时候,更是会想着吃点好的,所以在鱼的选择方面,更注重品质了,多数的家庭宁愿购买海鲜替代鲤鱼了。
结束语
笔者是南方人,接触了不少南方的朋友们,他们多数人对鲤鱼不感兴趣,甚至有些人说送他们吃也不要,普遍都说鲤鱼不好吃,鱼刺多、泥腥味重。
那么各位北方的朋友们,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浙江男子市场买鱼,却偶遇“黄金龙凤锦”,身披黄金甲、仿若天龙近日,杭州某花鸟鱼市场出现了一条黄金锦鲤,引得数十人围观。该锦鲤全身通透金黄,好似穿戴上一副黄金盔甲。尤其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鱼儿游动起来,整个水面都会被带动成金色,波光粼粼。
有网友表示,这简直是24k纯金啊,这不就是金龙鱼本鱼吗。也有网友表示怀疑,这颜色也太过鲜艳了,不会是喷漆喷上的吧?这种金鱼是真实存在的吗?
黄金锦鲤
很多观赏鱼都有着鲜艳的颜色,有些鱼的颜色是真实存在的,而有些鱼的颜色是商家为了卖高价添加而进行的人工干预。
锦鲤、金鱼等观赏鱼从幼苗到半成鱼这个阶段都会有一个转色期,在这个时间段如果精心喂养,体色差距不会太大,反之也会出现“褪色”现象。还有因为水质、水温的影响,体色都会有差异。拿金鱼来说,广东、福建等地养殖的金鱼就要比北方养殖的金鱼的成色好。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买一条红色的鱼但养着养着红色就没了,鱼好像换了一件皮肤。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鱼平时吃的饲料中有增色剂,但等你自己饲养时停止了色素的喂养,鱼就会恢复本来的颜色,这和染色鹦鹉是一个原理。
黄金龙凤锦鲤
据说这条鱼是黄金龙凤锦鲤,属于冷水鱼,鱼鳍要比普通锦鲤的鱼鳍大,整体呈金黄色,鱼鳍前部是黄金色,后部鱼鳍的颜色会浅一些,体长目测超过40厘米。据某东显示,黄金龙凤幼苗的价格通常在30-50元之间。
但这只漂亮的成年黄金龙凤价格肯定不菲,上千上万也是有可能呢。要知道锦鲤的价格差距是非常大的,便宜的小鱼苗只要十几块,最贵的要数2018年一位中国收藏家以约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的一条鲤鱼,这也创下锦鲤市场的历史更高价。
锦鲤
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培育出了颜色突变的鲤鱼。在19世纪初,日本选育首先产生了红鲤鱼,然后产生了淡蓝色和白色、红色和黄色的锦鲤品种。后来,以黄色为基础的品种诞生了。
直到1914年,当新泻锦鲤在东京的年度博览会上展出时,外界才意识到日本锦鲤颜色变化的发展。从此锦鲤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反复的杂交培育出更加华丽的品种,如红白、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如今养锦鲤的爱好最终传遍了全世界,在世界各地的它水族馆商店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锦鲤为啥这么受欢迎?
寓意好
锦鲤属于观赏鱼,因为其带有美好的寓意十分受大家的喜爱。在日语中,“koi”是“恋”的同音字,另一个词的意思是“亲情”或“爱”,所以锦鲤在日本是爱情和友谊的象征。在中国,锦鲤被认为是幸运、发财、长寿的象征。在王振兴先生的作品《连年有余》中,就画了9条锦鲤来表示财运当头、长长久久。
如今各大平台经常会有抽奖活动,中奖的那位幸运儿也会被称为锦鲤,人人都想当锦鲤。锦鲤作为长寿的象征也是当之无愧的,能活到六七十岁左右是很正常的。主要是它作为人培育的品种,它的寿命也非常正常地被延长了,日本历史上就有三代养同一条鱼的事件。
好养活
锦鲤的品类也比较多且十分好养活。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一般一周换水一到两次就可以了。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他们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我们在公园里喂锦鲤面包渣它们都抢着吃,家庭喂养只需要用一般的鱼饲料投喂即可。
养护时,要将养护环境温度调整在二十度到二十六度之间就可以了。锦鲤非常耐寒,通过适当的护理,它们可以抵抗许多影响热带鱼类的寄生虫,一般情况下,只要保证水质安全,养护环境适宜,锦鲤不会生病。
在众多锦鲤中,更受欢迎的还是黄金锦鲤,很多人认为养一条黄金锦鲤就相当于供奉财神。上等的黄金鲤观赏时一定要给人十分光泽、明亮的感觉,就连头部都不能有阴影。
鳞片也一定要整齐,不能有赘鳞。锦鲤也不是越大越好,过于大的锦鲤就会因为肥胖原因不能长成巨大的鲤鱼,使人并没有了观赏的欲望。但黄金锦鲤不止有黄金这一种颜色。
黄金锦鲤种类
1.白金
通体雪白。1963年,黄鲤与灰黄金鱼配对而成。一条好的白金鱼,必须肤体洁白、有光泽、头部无阴影、胸鳍闪耀、有清晰的网目。
2.山吹黄金
1957年,黄鲤交配金鲤而形成的品种,通体金黄,鳞片整齐,闪闪发光,游动时还会泛着金光。山吹黄金是具有代表性的黄金类品种。在选择饲养品种的时候,颜色一定要鲜明,边角要平整且要耀眼,这就是好的山吹黄金。
3.绯黄金
体色类似赤红色,同时有很强的金属光泽。通体只有一种颜色,有些鱼鳍、背鳍和尾鳍是白色的,头上没有鳞片较光滑。或者说,这是通体泛着金属光泽的白色锦鲤。有些绯金,通体赤红,每一片鳞片都是红色的,绯金也可以称为是泛着金属光泽赤无地。
绯金和赤无地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绯金的颜色是金属的,而且鳞片的颜色也很好,而赤无地和赤羽的颜色都很柔和,没有任何金属的光泽。
4.金松叶、银松叶
是日本人间野荣三郎在1960年研发的品种。金色鲤鱼的背上,每一片鳞片都是闪亮的斑点,以白金为底色,被称为“银松叶”。金松叶锦鲤,是山吹黄金与松叶锦鲤的杂交而成,而银松叶锦鲤则是白金和松叶锦鲤的杂交,两者皆为黄金锦鲤。
松叶的特点是身体会发光,身上的鳞片也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虽然是金色的,但如果是鳞片错乱的话,那很影响美观。有人说这条鱼更大的特点就是鳞片并列给人的美感。
锦鲤不仅体色好看而且好养活、寓意好,所以其地位也就高。你家有养锦鲤吗?
这种黑鲤鱼叫“岩原鲤”,若捕捞到请放生:吃不得也钓不得导读:这种黑鲤鱼叫“岩原鲤”,若捕捞到请放生:吃不得也钓不得
鲤鱼是我国养殖历史悠久,养殖范围也最广的一种鱼类了。这种鱼还因为食性杂、适应能力强的特点,遍布我国各地的水域。
在很多的江河湖泊里面,如果去钓鱼了鲤鱼也是最常被捕捞的对象。而且在我国鲤鱼的种类也有不少,不同品种的鲤鱼外观、品质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在网上很多人都说南方人不爱吃鲤鱼,几块钱一斤也没人要。其实也没这么绝对,具体还要看鲤鱼的品种,有些鲤鱼就要卖到上百元一斤还很抢手。
那大家见过一种黑鲤鱼吗?如果在野外不小心捕捞,或者是垂钓到了这种黑鲤鱼,希望大家赶紧放生了,因为它叫“岩原鲤”,吃不得也钓不得,不然就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岩原鲤吧,尤其是喜欢钓鱼的朋友更要好好了解其特性。
岩原鲤的小科普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江中下游一带,岩原鲤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鱼类,相信当时不少人都有捕捞过、吃过岩原鲤。
这种鱼在民间也叫它黑鲤鱼、岩鲤、墨鲤,或者是水子等,它也是鲤科原鲤属的一种淡水鱼类,并且还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鲤鱼品种。
岩原鲤和普通的鲤鱼在体型方面是差不多的,身体侧扁平的,大部分都是呈菱形,而在背部隆起成弧形,腹部偏圆。并且这种鱼的头部小,呈圆锥形,吻较尖,口亚下位,呈马蹄形,旁边有两对小须。
但是岩原鲤的体色和其他的鲤鱼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这种鱼的鱼鳞偏细小且排列紧密,背部的颜色更深,看起来就像是黑色的,因此在民间多叫它黑鲤鱼。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种鱼一般都是在江河水流较为平缓,但是底层多岩石的区域活动,尤其是常在各岩石之间来回穿梭。冬季的时候也爱在岩石多的河床,或者是深沱中越冬,就连产卵也是在这样的区域,所产的卵也会粘附在石块上发育,这也是它得名岩原鲤的原因。
除此以外,一般鲤鱼的生长速度都是较快的,而岩原鲤的生长速度并不快,一般常见的也就是半斤到2斤左右一条。
有数据显示,野生条件下一条四龄的岩原鲤也就能长到1斤左右,而十龄的岩原鲤普遍也是50㎝左右长,体重在5-8斤左右,可见它的生长是真的缓慢,但据记载更大的也能长到20斤左右。
岩原鲤是保护动物吗?
在过去岩原鲤是长江中上游一带较为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并且它还凭借着体腔小、肌间刺少、含肉率高、肉原质嫩,味道鲜美等特点,而成为了当地人喜爱的一种上等的经济鱼类。
不过现在这种鱼已经成为了一种保护动物了,野生的岩原鲤是不能捕捞、不能垂钓,更不能食用的。在2021年的时候岩原鲤就已经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保护动物。
岩原鲤减少的原因
听不少当地人说,在以前江河湖泊里面这种鱼有不少,但就是在最近几十年数量急剧减少。也是由于数量少了,这种黑鲤鱼的价格也是不断上涨,贵的时候能卖到五六百元一斤。
而之所以导致岩原鲤数量的急剧减少,一方面是因为岩原鲤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因为在这些年长江上游的很多支流都在拦河筑坝,这样也就阻挡了岩原鲤迁徙至产卵场的通道。无法自然的产卵,就只会导致其数量的大量减少。
另外一方面就是对环境的破坏,这些年很多地方的一些企业、工厂都把有污染的废水排放到了河流中,从而导致岩原鲤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它们难以生存。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岩原鲤价格的上涨,不少人无节制的捕捞,尤其是大规模的电捕等方式,更是对岩原鲤资源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再加上这种鱼的生长速度本来就缓慢,种群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所以野生的岩原鲤种群数量在逐年的减少,在长江中下游江段及支流水体中基本上处于濒于灭绝。
不过,虽然野生的岩原鲤在2021年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可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高,在市场的需求大,并且目前也已经掌握了人工繁育苗种和人工饲养技术,所以这种鱼也受到了一些渔民的青睐,并且还成为淡水名贵鱼类的人工养殖品种。
据了解得知,由于岩原鲤生长缓慢,养殖的周期长,所以它的亩产量不太高,一般亩产也就是500-700斤,可是亩产值却能达到50000-70000元左右,原因在于这种鱼的经济价值也高,养殖的也能卖到100多元一斤。但毕竟养殖的人少,所以在市场上依旧比较罕见。
写在后面
如今岩原鲤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江段及支流水体中基本上处于濒于灭绝,现已列为国家易危物种,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如果大家在钓鱼、捕鱼的时候,不小心垂钓上了这种黑色的鲤鱼,记得一定要及时放生。
各位粉丝朋友们,你们见过岩原鲤吗?在你的家乡还有这种黑色的鲤鱼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三大常见观赏鱼品种,哪一种最难度过夏天,比较容易患病?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三大常见观赏鱼,主要是锦鲤、金鱼、热带鱼,如果单讲饲养难度的话,总体来说,锦鲤的饲养难度其实更低,唯一的要求就是大水体、低密度饲养。
热带鱼的品种太过繁杂,我们不能去一概而论,有些热带鱼品种,看似热带鱼,其实未必耐受高温,因此在水温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去相对注意,特别是一些小型热带鱼。
而金鱼的饲养难度在这些观赏鱼当中,永远是更高的,倒不是它们不耐高温,关键的问题就是,金鱼在夏天也会遭遇到一些关于水质、水温和疾病的问题,特别是室外水缸等环境,采用古法饲养的金鱼。
古法养鱼的水位较低,比起室外饲养锦鲤的水体,要小的多,室内倒没有什么大问题
尤其是古法养殖金鱼,特别是一些比较传统的品种,大部分饲养的水位都不会太高,水体不大,这才是最容易导致金鱼死亡的主要问题。
而且,金鱼和其他观赏鱼不同的是,饲养它们还有可能牵扯到藻类的培养,一旦阳光照射强烈,金鱼缸里的藻类就会大量爆发,既而它们开始了疯狂地生长,能够疯狂生长就会有疯狂衰落的那一天。
一旦这些藻类快速衰竭,就是一缸回清水,随时可以要了一缸金鱼的命。
即使是不衰竭,大量藻类滋生再加上阳光的剧烈照射,水温的快速提升,金鱼的烫尾病就有可能发生,再就是急剧高温环境下的缺氧和烂鳃情况,全部都会发生在金鱼的头上。
而锦鲤的饲养,大部分都是宽水体、高水位,尤其是室外小池塘饲养,根本就不会牵扯到这些问题,一旦水温过高的话,锦鲤完全可以潜入水底,自己寻找阴凉处去了,这就是它们的优势。
置于阴凉处,注意换水,可以加过滤或者氧气供应
大部分金鱼就不行了,小水体基本上一晒就透。
因此在夏季饲养金鱼的问题上,一定要注意防晒,可以把室外水缸置于阴凉处,并且适度的加深一下水位,同时我们的换水量也要跟上,必要时可以加上过滤或者氧气。
在投喂量上,是要根据我们的水温和水体,以及食物的类型还有金鱼的索食欲望,综合来判定的,不是说随便一把鱼饲料就可以搞定,很容易引起过多杂质残留,继而污染到整个鱼缸的水体。
即使是室内饲养金鱼,也是要避免强光照射的,同时一定注意适度的饲养密度,绝对不能够密度太大,一旦看到部分金鱼无缘由在水面呼吸,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旦金鱼发生集体烂鳃的情况,极为轻微的或许可以治疗,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但凡严重一点点的,几乎是救无可救,没有必要再去抱有什么希望了,团灭都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
同时,气压的问题室内外都要注意,雨水的问题,在室外就要小心了,只有注意到这些综合问题,才能够基本保证住金鱼在盛夏季节不患病。
最后就是鱼缸里的植物,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夏季养鱼,有适当的睡莲、水葫芦或者浮萍作为遮挡不是什么坏事。
但就怕数量太多,然后封闭了整个水面,那么也就隔绝了氧气的进入,水温上但凡高一点,金鱼就会缺氧而亡。
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死鱼现象,由于植物的遮挡,我们还不容易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一般都是为时晚矣。
其他的观赏鱼也是同样的道理,全部需要低密度、清凉水体饲养,一定注意水面油膜和气泡
对于较大水体室外饲养的锦鲤,同样的,水面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更好是能够及时清理掉水面的漂浮物和杂质,一定要彻底保证住整个水面的清洁工作。
室内饲养其他任何的观赏鱼,都是一个道理,适度通风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通风越差,水质越完蛋,各种霉菌就开始大量繁殖和滋生。
再者就是,夏季水质的败坏速度要比平时快上很多。
尤其是鱼缸水面的泡沫和油膜,也会比平时的数量要多,必须及时观察和清除,必要时可加装油膜处理器,或者瀑布过滤,使鱼缸的水面横向流动和震动都有所加强,以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水妖精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我们就要依据自己鱼缸大小去酌情选择和处理了。
室内鱼缸的换水问题同样重要,困水的时间也不必太长,一切以水质清新为佳。
剩下来的就是关于鱼缸降温的问题,我早就反复提到过,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总体来说,夏季最难饲养的,比较难过关的,就是小型热带鱼、部分不耐高温的原生鱼,还有金鱼,一定要密切注意。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图鉴|图解不同锦鲤的鉴赏要点如何鉴赏锦鲤,这是一个无论对老手还是新手都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这些直观的图片,无疑是比众多复杂的文字更加清晰明了,让你真正的明白“鉴赏”的关键究竟有哪些!
御三家:
红白:
大正三色:
昭和三色:
光模样:
浅黄:
金银鳞种的鳞:
锦鲤头部:
畸形的鳍:
锦鲤生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