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吃到甜的李子要靠运气,这一颗很甜,另一颗是酸的,还有一颗竟是水水的,没有什么味道。
有人说,买李子要选好品种,一颗紫红色,又大又圆的李子,一口下去,在口中留下了浓郁的酸,另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李子,反而是纯甜的。
也有人说,李子,入口是微酸的,细嚼后咽下时才能越发感受到它的甜。
李子、西梅、黑布朗、恐龙蛋......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李子品种,你能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究竟哪种更合你的口味呢?
李
李是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李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欧洲李广泛分布于在欧洲、樱桃李生长在西亚和中亚、中国李起源在中国、美洲李等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李和欧洲李是全世界栽培最广泛的两个品种,其次是杏李、樱桃李和美洲李。
中国李
远在5000到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采食李果,而李的栽培历史至少有3000年了,是我国传统的“五果”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李”字,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也曾出土过郁李或欧李的核仁。李树的品种也颇为丰富,晋代人写的《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扩修上林苑的时候,各地进献的“名果异树”中包括紫李、绿李、黄李等十五种李树,它们大多为中国李的各种培育品种。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总结说李树“结实有离核,合核,无核”,果皮“有红、有紫、有黄、有绿,外青内白,外青内红”,果实“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味道也有甘酸苦涩之分。
浙江桐乡的檇李(醉李),宁波金塘李、福建胭脂李、四川鸡心李、东北秋李都是优选出来的著名品种。
欧洲李(西梅)
大家常吃的西梅,又称欧洲李,与中国李属于“亲戚”关系。
欧洲李是樱桃李和黑刺李自然杂交后形成的品种,源于高加索等中亚地区,中国新疆伊犁也有野生种存在。其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如今在欧洲、北美和南非都有广泛栽培,现我国新疆也有种植。
※新疆野生欧洲李生长于新疆伊犁地区天山野果林天然植被中,是珍稀濒危的野生果树资源,其与人们栽培的欧洲李有着比较近的亲缘关系。
我国约从1984年后引入种植欧洲李,一开始鲜有人知,都是作为“贵族”水果来对待。目前新疆是我国更大的西梅产区,由于新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梅秉承了新疆水果的一贯优良特点——甜。
黑布林
黑布林又称黑李子,从美国引进,是李子的一种。其名源自英语“ black plum”的意译,即黑李,音译:黑布林。
黑布林其实是由中国的李子和英国的李子杂交而成,所以黑布林还是保留了普通李子的一些特性。黑布林和普通李子相比,含糖量更高,吃起来更甜,李子偏酸味淡;一般熟透的李子是软的,黑布林果肉较硬,吃起来是脆的;李子易烂,黑布林易于存放。
杏李
除了传统的李子之外,市面上还有一种杂交的“杏李”。
“杏李”指的是杏和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简称,特点为以李子基因为主,口感品质多接近于李子,含李基因75%以上,杏基因25%以下。
杏李目前引入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味王、风味皇后、味厚等。
梅蓝
晚熟鲜食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果皮蓝色,果肉黄色,纤维中,味酸甜,汁多,微香,平均单果重7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可滴定酸含量1.25%,栽后第3年挂果,4-6年进入丰产期,连续结果能力强。成熟后不易落果。
成熟期:9月中旬成熟。
优点:晚熟、个大、抗性强。
适宜地区:适宜吉林以南区域栽培。
红蜜
晚熟鲜食品种。果实圆形,单果重100g,果实红色,果肉黄色,汁液多,果肉致密,纤维中,味甜微酸,无涩味,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品质上;核小,果实可食率98.5%;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丰产。
成熟期:8月末至9月初成熟。
优点:品质优、晚熟、个大。
适宜地区:适宜吉林以南区域栽培。
一品丹枫
晚熟鲜食、观赏兼用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5.9g,果皮紫红色,果肉红色,叶片红色;果实品质好,风味酸甜、肉质松软、多汁、初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具有抗寒性强、抗李子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早果性强,落叶晚、挂果时间长等突出特点。非常适于作为观赏树。
成熟期:9月初成熟。
优点:抗寒、优质、抗病、晚熟,落叶晚,品质优,挂果时间长,兼具观赏性。
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备案。
适宜地区:适宜在我国大部分李栽培区栽培。
你更喜欢哪种李子呢?
◆ ◆ ◆ ◆ ◆
关注小农,和小农边吃边追溯果蔬的人文历史,探寻植物文化,从自然界中寻求启迪。
黑李子(黑布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黑李子,是李子的一种,也叫黑布林、黑布朗、美国李等,果皮颜色为紫黑色,透着淡淡的果香,果肉甘甜中带酸,清爽可口,但果皮较为酸涩。黑李营养丰富,酸甜多汁,口感细腻,既可以作为新鲜浆果食用,也可以加工成休闲食品,是人们较喜爱的水果之一。下面小编就详细介绍一下黑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以便大家更科学地食用这种水果。
黑布林
黑李子的营养价值
李子自古就被列为“五果”之首,黑李是李子的一种,营养极为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胡萝卜素、果酸、硫胺素、核黄素、天门冬素、抗坏血酸及微量元素钙、镁、磷、钾、钠铁等。黑李性平,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消肿利尿、解毒养肝、祛痰止咳、润肠助消化等功效,对肚腹饱胀、胃酸不足、便秘、小便不利、肝胆湿热等病症有疗效。
黑李子的功效与作用
助消化
黑李中含有多种果酸,甜中带酸,能够促进胃肠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有助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是胃酸缺乏及胃腹饱胀的食疗佳果。
保肝利水
黑李子中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如脯氨酸、甘氨酸、谷酰胺、丝氨酸等,这些成分有保肝利水之功效,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很有帮助。
黑布林
抗衰老
黑李子中含有花青素,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远高于维生素E、维生素C,能够清除细胞自由基,防止未老先衰。另外,花青素还能促进人体产生胶原质,从未帮助肌肤保持弹性无皱。
生津止渴
黑李子含有加多果酸,酸甜多汁,口感甘甜柔美,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有生津解渴之功效,对阴虚内热、肝胆湿热有较好的作用。口渴咽干者饭后食用黑李子可以缓解嗓子暗哑不适,对保护咽喉有一定作用。
预防便秘
黑李子能够促进胃液和胃消化酶分泌,并 *** 肠胃蠕动,对便秘有防治作用。
美容养颜
黑李子含有果酸、维生素及花青素,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淡化面部色斑,特别是对黑斑效果明显,令面部肌肤有光泽。
黑布林
黑李子的食用禁忌
1、没有熟透的黑李子不宜食用。
2、黑李子中果酸含量高,吃多了伤脾胃,容易引起胃痛、腹胀等。
3、黑李子中的植物酸会 *** 口腔黏膜,如果食用过多或食用后未及时漱口则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破损,从而导致口腔溃疡。
4、《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李子“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疾,脾虚者尤忌之”。同样黑李子也会生痰、助湿,脾胃虚弱、溃疡病、胃酸过多、急/慢性肠胃炎患者应少吃。
5、黑李子果酸含量高,多食易损伤牙齿。
滞销大戏,年年都有。/图虫创意
“滞销水果”这件事,有时候就像一个谜。
又是一场大暴雨。
听着雨水敲击屋檐的声音,老张头一夜无眠。
这是在跟天赌啊。
雨会停吗?
再这么下下去,出去的山路又要被阻断了。
这下果子收购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眼看几十亩苹果就要过了采摘期,今年又要赔钱了。
去年买化肥的钱还没还上。
看着一旁默不作声哭泣的老伴,老张头心里闷得慌。
……
最后7天,拯救老张头和他的苹果,只剩最后7天。
你,准备下单了吗?
以上,是我刚编的。卖滞销水果,这篇小作文够格吧。
无水果不滞销
“滞销水果”这件事,有时候就像一个谜。
前阵子,网上刚刚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场“滞销水果大型翻车现场”。
在一篇名为《甘肃600万斤花牛苹果急盼销路》的文章里,作者声称接到了甘肃礼县果农的滞销求助,情况万分紧急。
不到两天,这篇文章已经被转疯了,甚至诞生了诸多10万+。
随后,礼县农业局局长张春晖紧急打脸:虽然苹果大丰收销售慢,但不存在滞销情况。
吃瓜群众还没来得及消化呢,另一条#甘肃苹果丰收却滞销#的消息又悄悄爬上了微博热搜。
水果到底有没有滞销不好说。倒是这些年来,网上关于滞销水果的各类小作文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小作文里,果农的悲惨一生跃然纸上:
辛苦耕耘下水果终获丰收,却遭中间商压价,最终无人收购,大量堆积烂掉。
首先是标题一定要长,长到一眼看不过来,长到悲惨溢出屏幕:
《痛心!四川大凉山眼看大雪封山,50万斤脆桃丑苹果抢收不及,求你帮老人和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心酸!甘肃祁山镇仍有近500万斤花牛苹果待销,六旬老农寒风中叫卖,寒冬将至,请帮帮他们》
《急!大理洱源上万吨优质干核桃滞销,农民抹泪求助,公益助农,恳请您转发》
其次,配图一定要惨,惨到荒诞,惨到触目惊心:
颜色鲜艳的水果,被农用小卡车一车一车地倒进深坑;
饱经风霜的老人家,在临时搭建的棚户里满脸愁云;
质朴可爱的农村小孩,举着成绩单眼巴巴看着你。
种种悲惨的大特写,让人不忍多看。
最后一点非常关键:一篇好的滞销小作文,一定要营造出“急!急!非常急!”的氛围。
像前文提到的《甘肃600万斤花牛苹果急盼销路》一文,应当算是滞销小作文里的战斗机,
全文弥漫着灾难片同款的倒计时急迫感——
“……市场行情不好,加之近期连续半个月的雨,耽误了苹果的更佳销售时期,苹果更佳品尝期只剩最后7天!如果这7天不卖出去,花牛苹果就会因为发面糖化而失去商品价值!一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果农们心急如焚......”
不买是人吗?/腾讯视频截图
文中反复强调“7天”的大限。而看着这篇文章的你,此时已被捧成了救世主,不买不行。
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产生疑惑:怎么滞销果农的故事千篇一律,滞销水果却各有各的“精彩”?
每年春天一过,水果就像赶趟一样滞销起来了。
陕西礼泉的甜桃,整车整车倒掉了;广东徐闻的菠萝无人问津,全都烂在地里了;山西临猗县的滞销苹果好不容易卖出去;陕西大荔黑布林又堆积成山了;
水果电商变成滞销专业户。/梨视频截图
平常只知道吃水果的群众,渐渐地,脑子里有了一张水果产地版地图。
铁打的老大爷,流水的农产品
滞销的水果年年有,爆款的滞销大爷IP却不常有。
“沟壑纵横”的脸上,大爷眉头紧锁,望着前方,嘴巴微张,苦难呼之欲出。这就是人称卖啥啥滞销的“滞销大爷”。
多年来,“滞销大爷”频繁地出现在电商宣传页里。一会儿种苹果,一会儿种菠萝、橘子、西瓜……到最后甚至开始卖起了文房四宝,带货能力一度堪比李佳琦。
大爷:我感觉我做什么都做不好。/ @爱爆料的小仙女
“滞销大爷”成了大家最熟悉的带货IP,可大爷的身份,至今扑朔迷离。
滞销大爷的故事,还要从八年前讲起。
2011年6月,摄影师柳渊途经西安临潼县某村庄,见田里劳作的大爷有感,下车与大爷闲聊了几句,顺手拍下了几张照片传到了博客上。
在这些照片里,大爷或是用手挽着篮筐在地里走着,或是弯腰采摘蔬菜,还有一张甚至是腼腆微笑着的。
但商家们看中的,则是那张大爷愁眉苦脸望向远方的照片:花白的头发,忧郁的眼神,太有想象空间了,这不正符合果农的“悲惨形象”吗?
时隔八年,刘渊再回想起来,已经不记得照片里,大爷为何会做出那样的表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大爷种的是蔬菜,而且他的蔬菜并没有滞销。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可柳渊怎么都没想到,当代互联网的“看图写作”如此魔幻。
一转眼,这张种菜大爷的照片,被P上了不同的“急哭”体文字,成了各大滞销水果的金字招牌。
很快,滞销大爷就不够用了,同款“滞销农妇”、“滞销小孩”的故事应运而生。
@车仔鹿
从一些主打“滞销”的水果电商平台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这一招的效果确实非同凡响。
×梦助农电商品牌2016年助推的陕西富平滞销苹果,8小时售罄100万斤;2017年助推的乾县酥梨,24小时就达成销售110万单。
2018年4 月11号,微信公众平台“××田”的一篇“果农急哭”的文章被疯转,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急哭”的效果立竿见影:只用了18天,就卖出了117万箱、总重995万斤的苹果。
在这场滞销大戏里倾情演出的是果农们,导这场戏的,却是商家。
有记者把网上的滞销广告展示给果农看,果农们回应:都是商家教的。
一场好戏,不要揭穿。/腾讯视频截图
在商家手把手的教授下,果农们老老实实地配合演出:站在破旧的屋子里,手捧果子,对着镜头做出苦闷的表情,必要时,再讲一些商家早就准备好的台词。
滞销广告里的惨剧是不是真的,主要取决于你信不信。
有人吃不起水果,有人卖不出水果
滞销广告不一定是真的,水果滞销这件事却无比真实。
据《农村经济学》统计,从2015年5月到2019年5月,中国内地的水果滞销事件达345起。
也就是说,平均不到5天就发生一起。不得不说,这个数字还是有些惊人的。
但另一方面,“水果不自由”却是年年都有的呼声。为什么看起来如此之贵的水果,却总是在滞销?
在价格牌前望而却步的你,真的想不通为啥水果会滞销。/图虫创意
首先,你看到的“贵价”水果,多半是进口的,要么是稀缺的,在某个时间段的确供不应求。
其次,水果滞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果农的盲目种植。眼看哪种水果正在火爆,就抓紧时间重新刨地种哪种。
但最终全国种植规模会达到多少?消费者今年还会不会爱吃这种水果?种出来后怎么运出去、卖出去?果农们并不知道,也无从了解,只能赌一把。
可风水轮流转这个道理,在水果市场也同样适用。
还记得几年前之一次吃砂糖桔的感觉吗?个头小,剥皮容易,还没有纤维感。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又软又甜。吃完几个还想继续,奈何价格不允许。
砂糖桔,曾经都是数着个数买的。/图虫创意
四五年前的砂糖桔,丰产的时候一斤动辄也要七八块。
从2012年起,广西柑橘类明星产品堪称当地的致富神话。从糖桔开始,沃柑、皇帝柑、丑橘等销量接连告捷。
眼看柑橘形势一片大好,果农们纷纷砍掉原先种植的果树,种上了砂糖桔、沃柑、丑橘等经济效益好的品种。
据南宁晚报报道,到了2018年,广西柑橘产业规模全国之一,产量突破700万吨。
700万吨,也就是140亿斤,如果按全国14亿人算,每人每年要吃10斤,才能把当年所有来自广西的柑橘全部消化完!况且还没算上其他省份的柑橘。
产量丰富,价格下降,这不是好事吗?结果令人错愕:2019年初,多篇报道称,广西柑橘大量滞销。
所以,今年贵上天的水果,明年可能就成堆滞销,价格暴跌。“水果滞销玄学”不攻自破。
去水果店看下,昔日一斤十几块的沃柑,现在四五块钱就能买一袋吃到饱。
先前一斤七八块的砂糖桔,价格也妥妥地堕落成了地摊价,成了吃不起水果星人的首选。
身价转眼下降几倍,柑橘自己都要哭了,果农能不哭吗?
今年的砂糖桔,便宜又好吃。/图虫创意
当然,水果滞销与水果昂贵的纠葛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销售渠道不通畅。
按照传统的水果销售方式,水果从果园到达消费者的手上,简直像西天取经。
一款海南出生的芒果来到北京消费者家里,需要经历“农民-小商贩-产地批发市场-商贩-销售批发市场-水果店-消费者”6个环节。
在这些关卡中,水果面临着种种考验:首先是漫漫长路中物流和储存带来的损耗,其次是好不容易来到了市场中也要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人力、租金等各种成本的投入。
6个环节下来,成本噌噌噌上去了。
有研究者算过,如果果农用1块钱一斤把芒果卖出去,每个中间环节的成本以30%的叠加,那么,这些芒果到了北京消费者的手上时,俨然就成了贵价水果:一斤至少卖13块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果店或超市里见到的景象总是如此:远道而来的那些水果,要么不大新鲜,要么贵得毫无人性。
站在水果架子旁感慨芒果太贵的你,可以选择不买,采购商们见市场状况不好,也有可能取消原本的采购计划。但果农们种下的水果,却覆水难收。
相比传统水果销售方式的被动,产地直销的水果电商在很大程度上,确实疏通了水果销售之路。
一来,水果到达消费者手上,不需要再经过繁琐的关卡,运输损耗等成本少了;二来,依靠平台的大数据,果农的种植规模和种植品种不再盲目跟风。
像这样认真扶贫助农并且实现互惠互利的平台和商家,确实不少。
但前文所述的悲情营销状况,也正是在这些电商的营销之中鱼龙混杂、愈演愈烈。“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反弹是早晚的事情。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羊毛党把天猫水果店薅倒闭”一事,就是个翻车的例子。
澎湃视频截图
这位水果店店主,先是假装穷苦农民卖果子,再将其他店铺的信息一五一十地搬运过来。
也许是闭着眼睛操作的吧,这个店主竟然把别人家不小心写错的定价一并CTRL C。4500斤桔子只卖28.8元,差点就被薅毛党薅破产。所幸平台及时出手,才避免了惨剧。
虽然经受住了薅毛党的猛烈攻击。但是乱用农民人设一事,已经让消费者对这家店的态度彻底转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去光顾。
在跟原卖家对质时,这家店的店主非但不道歉,而且语气乖张,宣扬自己“渠道多到无法想象”。
况且,有些助农电商正在剑走偏锋。
竞争不过,就拼命压价,最终的办法是以次充好。网上那么多9.9元5斤包邮的水果,好吃的概率太小。一人骗一次,骗一次换一个水果品种,他们消耗的是消费者的信任。
更有投机倒把的商家,把还未成熟的果子摘下来,抢先上市,以获得市场更高价格。
今年陕西黑布林滞销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黑布林的贵族价格,曾经劝退多少人。/图虫创意
5月份,距离黑布林成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良商家等不及了,急匆匆地抢摘,一批还未成熟的黑布林稍加包装,“风风光光”地上市了。
某“义卖”平台如此形容他们的黑布林:“一嘴下去,饱满果浆瞬间滋润整个口腔。”
可被提前摘下来的黑布林,口感能好到哪儿去呢?
买了果子的人才知道:“一嘴下去,果肉干涩,瞬间酸到开不了口。”
六分熟的黑布林真的没有六分熟的牛排那么神。/图虫创意
“今年的黑布林太难吃了”——抢青上市的苦果显而易见:黑布林还没真正大规模上市,口碑就已经疯狂下跌。可想而知,这一季的销量会大受影响。
等正式上市了,好的果子已无人搭理,滞销大戏再度上演。
收购商罗彦斌说道:今年的黑布林市场需求直线下降,价格从1.4元开始收,到后面1.2元,1元,直到后面甚至8毛钱就能收。
贵族水果黑布林的后半生。/@孕妇团买买买
助农电商行业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好感,正是在商家们不折手段的运营 *** 下逐渐丧失。创建一个品牌,很难;可毁掉一个品牌,太容易了。
鲁迅先生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想靠歪门邪道挣钱,不知哪天会跌跤。
我只想吃水果,并不想做慈善
助推农产品每笔订单单价不高,大多是几十块钱就能买一箱。
只需如此小额的花费便可能救人于水火,一开始,消费者往往不需要花时间理性决策,就下单购买。
但悲惨果农那么多,滞销水果年年有。大家的钱不是风刮来的,水果也不能当饭吃。
能长久打动消费者的,不是“急哭了的果农”,而是水果的“质优价廉”。
善用渠道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才是水果电商该做的事。
说到底,大家买水果是为了吃,不是为了做慈善。用爱发电的招,在卖水果上行不通。
不要把生意变成煽情,大概是实现水果自由的之一步。/ unsplash
<1> 滞销:在悲情营销中沦陷的黑布林……|农说吕不白
<2> 广西柑橘:千亿产业的隐忧和思考|丰收邦
<3> 广西荔浦:砂糖桔遇冷滞销 果农遭遇“丰收愁”|人民网
<4> 为什么朋友圈的水果永远在滞销?|爱范儿
<5> 互联网模式下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的研究|现代经济信息
<6> 起底“悲情营销”报道对媒体整合发展的思考|广电传媒
<7> 助农背景下微信平台“悲情营销”研究|现代商业
<8> 基于数据挖掘的水果滞销频发原因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
<9> 中国农产品滞销舆情现状及展望|农业电商和农产品销售
?作者 | 马路天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