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ET报道,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雅培公司周五表示,它正在召回一些批次的“即食 ”液体产品和2盎司容器的配方奶粉。雅培公司说,“一小部分”的瓶子可能没有被正确密封。这些产品是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家工厂生产的。未密封的瓶盖可能导致食品变质。
召回的品牌包括Similac Pro-Total Comfort、Similac 360 Total Care、Similac 360 Total Care Sensitive、Similac Special Care 24、Similac Stage 1、Similac NeoSure、Similac Water(Sterilized)和Pedialyte Electrolyte Solution。
雅培公司说,它不希望召回影响美国婴儿配方奶粉的整体供应,而且召回产品的数量“相当于不到一天”美国婴儿配方奶粉的总盎司数。这些产品主要在美国的医生办公室、医院和商店分发,但也有一些被运往其他地区。这包括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百慕大、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牙买加、圣克罗伊岛、圣托马斯岛、加拿大、库拉索、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雅培表示,顾客要看他们购买的产品是否包括在召回范围内,可以访问similacrecall.com。如果他们有被召回的产品,你应该把它扔掉,不要喂给孩子。
今年早些时候,雅培--美国更大的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发布了一项召回令,并不得不关闭其一家工厂的生产,导致了美国婴儿配方奶粉的短缺。虽然近几个月来短缺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一些家长可能仍会感受到影响。
雅培为何把奶粉业务撤出中国?对它有什么影响?记者 | 赵晓娟
编辑 | 牙韩翔
12月14日,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产品的运营及销售,包括菁挚、恩美力、亲护、喜康宝、小安素等品牌。
“过去数年,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雅培公司称。
目前,消费者仍然可以在线上线下各渠道购买和放心使用相关产品。公司的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从全球市场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等。
此外,雅培在中国大陆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均不受影响,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没有改变。
根本上,雅培奶粉推出中国大陆市场的原因是它认为面对已经变化的市场,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制药巨头雅培由美国人华莱士·雅培(Wallace C. Abbott)创立于1888年。1964年,雅培收购营养品巨头M&R Dietetics,获得了配方奶粉业务,开始涉足营养品业务至今。
它带着奶粉业务进入中国大陆时的境况与当下已经不再相同。
相较于美赞臣、菲仕兰等外资奶粉品牌,雅培奶粉跟随其制药业务在更早的时间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外资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得到巨大的利好空间。
2016年前后,雅培与达能、惠氏、皇家菲仕兰等企业,成为海外购消费者的首选品牌。而雅培菁挚、小安素等产品也成为 *** 渠道的爆款,在国内高端母婴店,这些产品也必须在货架上“撑门面”。
但随着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逐步下沉,婴儿出生率持续下滑,以及国产奶粉品牌再次崛起,原本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大量消费群体的外资奶粉品牌,纷纷开始向下沉市场寻求增量空间。
而不论是通过推出亲民价格的产品、或者通过捆绑更多的经销商,外资奶粉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始终不适应。在这之前,美赞臣卖掉了中国业务,而菲仕兰则放弃了此前针对低线城市推出的子母牌奶粉。
界面新闻自咨询公司欧睿国际获得的近5年中国奶粉市场近份额的数据显示,按国内奶粉零售额计算,雅培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2017年,雅培奶粉在中国市场份额为5.4%,排名第五;至2022年已经下滑至3.1%,排名第九,被健合、君乐宝、伊利超越。
2022年,奶粉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飞鹤(20.4%)、伊利(14.4%含澳优)、达能(12%)、雀巢(10%)、君乐宝(7.5%)。
乳业行业研究员宋亮告诉界面新闻,事实上,雅培的境况并不是普遍现象,外资奶粉品牌在下沉过程中并非都束手无策。例如,达能较早在跨境购中洞悉到线上订单的红利,并在三四线城市培育了大量客群,所以在和内资奶粉品质的竞争中,抗风险能力也较强。
所以,雅培在中国大陆这几年有点“摆烂”的意思,最终它决定直接干脆放弃这块业务。
除了发展下沉市场不利,雅培还多次深陷产品问题。
在去年5月,雅培就曾因一款1段奶粉中被查出违规添加“香兰素”被罚款909万元并上了热搜。
今年2月,海关总署发布新闻称,雅培中国召回其销售的一款特医产品,并且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以及“立即暂停食用”雅培公司旗下相关婴幼儿产品。
原因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四名婴儿食用了雅培公司生产的奶粉感染了坂崎克罗诺杆菌和新港沙门氏菌,坂崎肠杆菌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今年10月,雅培在美国对其部分婴儿奶粉进行自愿召回,原因是存在变质风险。此次召回的产品为部分批次的婴儿和儿童即食液体产品,其中不到1%的产品瓶盖可能没有完全密封,导致产品有变质风险。
而奶粉业务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对于雅培来说属于及时止损,对于这家公司的整个业务基本面来说或许没有太大影响。
事实上,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营养品业务在雅培整个业务版图中的占比不大。
除了营养品业务之外,还有药品、医疗器械、诊断业务等三大业务板块。从雅培2022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看,营养业务营收为19.53亿美元;诊断业务营收43.22亿美元;医疗器械销售额为37.57亿美元;药品业务的营收为12.23亿美元。
不但这块业务不大,而且还拖了后腿。雅培三季报显示,雅培儿科营养品国际市场收入为4.70亿美元,同比有机增长率为-2.6%。对此雅培指出,这块国际业务的销售收入是“受到中国充满挑战的市场情况”的负面影响。
所以,及时放弃从商业策略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理想的决定。
发现可能致命细菌,雅培因婴儿配方奶粉问题受到刑事调查据华尔街日报1月23日报道,雅培因婴儿配方奶粉问题受到刑事调查。
报道提到,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司法部针对雅培旗下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婴儿配方奶粉工厂的行为展开调查;相关行为导致了该工厂去年停产,并加剧了全美范围内的婴儿配方奶粉短缺。美国司法部消费者保护部门的律师正进行这项刑事调查。
报道提到,这个部门去年参与了雅培的一项使该公司旗下斯特吉斯工厂得以恢复运营的和解协议,之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检查人员在该工厂发现了一种可能致命的细菌。美国司法部消费者保护部门拥有刑事权力和民事权力。
报道援引雅培一位发言人的话说:“司法部已通知我们要进行调查,我们正在全力配合。”
报道称,这项调查预示着雅培旗下这家工厂的运作、乃至规模超过40亿美元的美国婴儿配方奶粉行业受到进一步审视。该工厂是美国婴儿配方奶粉的一大来源。
来源:中新经纬
美国司法部对雅培婴儿配方奶粉厂展开调查当地时间1月21日,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对因污染而关闭数月的雅培实验婴儿配方奶粉工厂展开调查。
报道称,在发现有婴儿食用该工厂生产的奶粉而感染4种细菌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立即展开调查。据悉,检查员已发现工厂有几处违规行为,包括细菌污染、屋顶漏水和安全规程松懈。
位于密歇根州的雅培婴儿配方奶粉工厂在2022年2月关闭,曾造成全美范围内的婴儿配方奶粉短缺,直到6月份开始重新生产。(央视记者 刘旭)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雅培撤离大陆奶粉市场背后,洋奶粉昔日荣光不再曾在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雅培中国,决定从中国大陆市场撤退。对于离开的原因,雅培在公告中解释称,将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
事实上,雅培此次与中国大陆的奶粉市场告别,一定程度上与其近年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业务在华的颓软表现有关。据欧睿数据显示,按国内奶粉零售额计算,雅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5.4%下滑至目前的3.1%。
与此同时,雅培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败北,也是如今洋奶粉品牌风光不比当年的时代缩影。近年来,国产奶粉品牌不断发力,使得洋奶粉品牌逐渐在大陆市场失去昔日拥有的竞争优势。
此外,屡屡被曝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让本就在大陆地区业务愈发艰难的雅培备受消费者的质疑。虽然雅培在面临食品安全危机时,多次表示在华产品未受影响,但对于颇为重视婴幼儿健康的中国家长而言,一次次的食安问题,不免让来自中国的消费者对雅培按下“不信任键”。
雅培告别中国大陆奶粉市场
“过去数年,我们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产品的运营及销售……”
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12月14日的一则公告,宣告了雅培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落幕。官网显示,目前雅培旗下的产品包含恩美力、菁挚、亲护、喜康宝、小安素等多个品牌。不过,雅培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过程,将采取平稳过渡的方式逐步退场。
据雅培介绍,未来一年内其将与各相关方合作,逐步停止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上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消费者目前仍然可以在线上、线下各渠道购买和放心使用相关产品,并获得相应的 *** 支持,且其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宣布与中国大陆市场告别的业务仅为雅培的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其他业务,如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的业务均不受影响。
在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看来,雅培退出中国大陆的奶粉市场是必然的。朱丹蓬认为,雅培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整体并不理想,这背后主要与其整体的运营体系、对于食品安全环节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在中国市场产品升级迭代的速度跟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朱丹蓬进一步向雷达财经指出,随着中国新生儿的出生率持续走低,目前整个婴幼儿市场的容量受到进一步的限制,这对于近来本就在国内市场表现不甚理想的雅培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朱丹蓬认为,雅培在此时选择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且雅培的退出对于整个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不过,中国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认为,雅培具有很强的医学背景,虽然其婴幼儿营养品业务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但其医疗器械板块的业绩增长非常迅速,且毛利更高,因此此番雅培在中国的业务调整,或将有利于其重新构建竞争优势。
据雅培公布的2022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雅培营养业务的营收为19.53亿美元,同比下跌7.4%;而其诊断业务的营收为43.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医疗器械的销售额为37.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制药业务销售额为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7%。
在华表现愈发颓软,市场份额不断走低
雅培的诞生,要从1888年说起。彼时,一个名为华莱士·C·雅培的博士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药店,专门配制生产药物。在雅培博士的经营和带领之下,公司迅速跻身成长为制药业的创始企业之一。
1964年,雅培成功收购M&;R Dietetics,借此获得畅销婴儿配方奶粉Similac的生产经营权,雅培一举成为营养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30年代,雅培就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雅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995年。在华发展近三十年,雅培除了在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以外,还建立了16个办事处、4家工厂和2个研发中心,拥有6000多名员工。
天眼查显示,1998年1月,雅培在中国成立了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2001年9月,雅培又在中国成立了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正是此次发布退出中国大陆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市场声明的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达1.51亿美元,由CHEN YING担任法定代表人,在全国拥有14家分支机构。
事实上,雅培曾在中国大陆市场拥有过高光时刻。此前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一度让诸多国产奶粉品牌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一时间众多的消费者涌向洋奶粉品牌,洋奶粉品牌因此在国内市场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
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前十的奶粉品牌中,洋品牌占到6个席位,共计占领52.1%的市场份额,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分别以12.3%、11.7%、11%的份额稳居前三,而伊利、圣元等国产品牌则从仅剩的4个席位中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
据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拥有较多市场份额的前5名均为外资奶粉品牌,其中雀巢以13.9%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达能、美赞臣、雅培、美素佳儿紧随其后,而飞鹤、雅士利、伊利等国产奶粉品牌则排在这些洋奶粉品牌之后。
不过,随着国产奶粉品牌逐步从三聚氰胺的阴霾中走出,国内的婴幼儿奶粉市场正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雅培在此时选择退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争夺,一定程度上与其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不无关系。
据欧睿数据显示,按国内奶粉零售额计算,2017年,雅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5.4%,在一众奶粉品牌中排名第5;2019年、2020年,雅培的在华份额从4.9%降至4.1%,又在2021年再度下降至3.6%。到了2022年,雅培的在华份额已下滑至3.1%,排名跌至第9,被健合、君乐宝、伊利等对手甩在身后。
雷达财经注意到,雅培多次在财报中提到中国市场的表现。雅培在2020年财报中表示,过去3年,雅培在全球范围内的营养产品业务受到许多新品的积极影响,其中美国、亚洲及拉丁美洲多个国际市场的表现出色,但前述市场的增长部分却被来自大中华区的挑战所抵消。
去年年报,因为中国、中东和东南亚各国销售额的下降,雅培国际婴幼儿营养品的销售额下降3.2%;2022年中报显示,上半年雅培婴幼儿营养品总销售额为17.72亿美元,同比下滑16.1%;今年三季度,雅培儿科营养品国际市场收入为4.70亿美元,同比有机增长率为-2.6%,雅培在财报中称这是受到中国充满挑战的市场情况的负面影响。
雷达财经注意到,伴随着国产奶粉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像雅培一样在国内市场逐渐失去优势的洋奶粉品牌并不在少数。在国产奶粉品牌的不断赶超之下,2022年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前五名的品牌中,飞鹤的市场份额高达20.4%,伊利(含澳优)的市场份额达到14.4%,君乐宝的市场份额为7.5%,曾经统治国内奶粉市场的洋品牌雀巢的市场份额则为10%。
由于经营不及预期,部分洋奶粉品牌甚至选择“卖身”。去年6月,美赞臣的大中华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品业务,便被以22亿美元的作价卖身给了春华资本集团;同年12月,由于海外疫情和海运费用上升、各种原材料费用上涨等原因,叠加供应链受阻造成 *** 商和终端消费者流失等,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决定将蜜儿乐儿乳业20%的股权对外 *** 。
雅培负面事件频发
事实上,奶粉如今已成为不少婴幼儿的必需品,作为婴幼儿获取营养的重要产品,奶粉的安全问题向来是无数宝妈极为关注的话题。然而,雅培却多次在婴幼儿产品的食品安全方面“翻车”,而雅培在食品安全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撤退。
早在2008年,雅培便由于产品在出厂时密封不善,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婴儿出现反胃、呕吐、腹泻等症状。彼时,雅培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主动召回,并表示此次主动召回的两批产品均没有在中国销售,中国消费者可放心食用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雅培各系列奶粉产品。
而让业界为之一震的三聚氰胺事件,雅培也没能幸免。2008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检出美赞臣和雀巢奶粉含微量三聚氰酸,雅培自查亦发现三聚氰胺。
2012年3月,雅培又被消费者质疑产品导致女婴性早熟,一度在 *** 上引发大量关注;2013年,雅培奶粉还卷入恒天然毒菌乌龙门事件。
2021年5月,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因1批次婴儿奶粉检出微量香兰素,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罚款约909.31万元。
今年2月,雅培又再次上演“细菌门”事件。彼时,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表示,雅培旗下的奶粉产品可能含有沙门氏菌,导致四名婴儿感染坂崎克罗诺杆菌和新港沙门氏菌,目前正在调查四名婴儿感染坂崎克罗诺杆菌和新港沙门氏菌事件的投诉。
对此,雅培方面表示,其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仅有一款名为喜康宝贝添婴儿营养补充剂的产品受到波及。受此事件的影响,雅培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自愿召回由美国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工厂生产的保质期截止日期为今年4月1日至明年4月1日之间的喜康宝贝添。
虽然雅培后续于今年7月重启了斯特吉斯工厂的部分生产,但此次“细菌门”事件仍给雅培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受奶粉召回及工厂停产的负面影响,雅培全球营养品销售额下降7.4%,其中在美地区的销售额下降12.9%,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5.3%。
今年8月,雅培又因在直播时宣称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激发身高潜能、减少便秘,因此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万元。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今年10月,雅培又主动召回8批次瓶装“即食液体配方奶”,召回原因为有一小部分瓶子(少于1%)的瓶盖可能没有完全密封,有导致产品变质的可能。虽然雅培表示涉事产品未在中国市场和雅培官方跨境购渠道销售,但雅培再一次让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产生质疑。
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像一记记重拳一般砸在雅培的脸上。然而,雅培此后却并未在食品安全方面给予消费者更多信心,使其品牌公信力不断遭到打击。在消费者至上的时代,忽略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无疑于向消费者挑衅,一味如此只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本文源自雷达Finance
雅培退出中国大陆婴幼儿奶粉市场是否情非得已?14日,“雅培妈妈荟”发布公告称,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
此前多年,雅培在中国市场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雅培官网显示,自2010年以来,雅培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在中国开发、生产并经销的产品涵盖了营养品、药品、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2014年,雅培投资2.3亿美元在嘉兴建立的先进营养品工厂正式开业,这是雅培在中国国内更大的投资项目。
但近年来,雅培奶粉在中国市场份额出现下滑。据欧睿数据,按国内奶粉零售额计算,雅培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9%、4.1%和3.6%。而在2022年,雅培的奶粉业务可能进一步下降至3.1%。
负面不断,雅培成“鸡肋”?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近年来雅培在中国发展非常不理想,这与其整体运营体系和食品安全问题有关。伴随中国婴儿出生率下滑,婴幼儿奶粉市场容量整体受到进一步挤压,叠加雅培在中国的创新、升级迭代速度缓慢与质量问题,对于本身在中国表现不理想的雅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雅培现在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雅培2022年三季报显示,单季雅培儿科营养品业务实现收入8.3亿美元,其中中国所在的国际市场收入约为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原因是“受到中国充满挑战的市场影响”。
雅培业绩为何出现下滑?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从企业自身看,近年来雅培未能像美赞臣、皇家美素、惠氏等外资品牌等在一二线市场牢牢扎根,同时三四线市场也没能顺利拓展,带来业绩持续萎缩。
宋亮指出,另一方面,雅培的负面消息不断,对品牌造成很大的侵蚀。
2022年2月,雅培在美国密歇根州工厂发现了阪崎肠杆菌,雅培召回三款婴儿配方奶粉。随后,海关总署发布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以及“立即暂停食用”美国雅培公司旗下相关婴幼儿产品。
而此前,2021年5月雅培一款奶粉检出含“极微量香兰素”,而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相关规定,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雅培因此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909.3万元罚单。2020年8月,香港消委会通报15款婴儿配方奶粉检测结果,全部样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其中九款含致癌物环氧丙醇,雅培的产品便被列入其中。
“连续的业绩下降和负面情况,让雅培奶粉在中国大陆市场成为‘鸡肋’,与其这样,不如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将团队转向医疗等渠道。”宋亮表示。正如雅培公告称,雅培在中国大陆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均不受影响。
本土品牌同样面临市场压力与结构分化
雅培的退出,是否意味着外资奶粉企业在华市场的退步,对国内奶粉市场格局有何影响?对此,朱丹蓬认为,“雅培的退出对于整个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表示,婴幼儿新生率的持续下滑,与本土品牌向产业链高附加值领域扩展,加剧了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竞争强度。本土奶粉品牌与雅培面临类似的市场竞争格局,但是相比雅培,本土品牌的运营成本更低,也有中低端市场基础,抗压韧性更强。
同时,沈萌也指出,本土品牌也依旧面临不断加强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是新生儿数量或需求端出现规模变化,另一方面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消费能力方面会出现整体下滑。因此,本土品牌要根据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分化和改变作出回应。”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依然是内外资充分竞争的市场,虽然近年来国产奶粉已经发展起来,但外资企业的业绩仍然有所回升。对本土品牌而言,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整体萎缩的背景下,应当不断推进科研创新,推进从传统婴儿奶粉向多元的、广泛的专业营养和精准营养方向转型。”宋亮建议。
雅培婴幼儿乳品频召回,营养品业务雪上加霜继今年2月召回多批次受微生物污染的婴幼儿奶粉后,雅培近期再次启动对部分瓶装即食液体配方奶的召回,原因是部分产品瓶盖可能未完全密封,或导致产品变质。雅培方面10月16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雅培未在中国市场及官方跨境购渠道经销涉事批次产品。
此前因存在阪崎克罗诺杆菌等污染风险,雅培2月17日起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多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工厂自7月1日起才恢复部分生产。受该事件影响,雅培全球营养品销售额下降7.4%,在美销售额下降12.9%。作为美国市场份额更大的婴幼儿奶粉品牌,雅培微生物污染事件一度加重了当地婴幼儿奶粉荒。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用“破坏美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链”,来形容雅培斯特吉斯(Sturgis)工厂的停产。为解决婴幼儿奶粉短缺问题,美国加大了其他品牌及进口产品的引进,包括雀巢、利洁时、达能、贝拉米、合生元、a2在内的各大奶粉品牌均有所行动。
召回暂未涉及中国市场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息,2022年10月,雅培正主动召回某些批次的瓶装(2液盎司/59毫升)即食液体配方奶,包括Similac Pro Total Comfort、Similace 360 Total Care、Similica 360Toll Care Sensitive、Similab Special Care24、Similack Stage 1、Similak Water(无菌)、Similca Neosure和Pedialyte Electrolyte Solution(电解质溶液)等。
雅培称,此次召回源于部分产品瓶盖可能没有完全密封,或导致产品变质。这些产品由雅培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工厂生产,主要分销给美国、波多黎各的医院、医生办公室、分销商和一些零售商,向加拿大、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巴拿马、加勒比某些国家也分销了少数产品。
根据雅培官网对召回产品的解答,摄入变质配方奶可能导致胃肠道症状,例如呕吐、腹泻等。消费者可在产品瓶底或瓶子标签侧面找到生产批号,以确定产品是否在召回范围。如果购买到涉事产品,应立即停止食用并联系雅培 *** 获取进一步说明。此次召回与雅培今年2月奶粉召回事件无关,亦不包括任何类型的粉状奶粉、氨基酸或代谢缺乏营养配方产品,以及除2液盎司外的其他液体产品。
针对中国市场,雅培方面10月16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雅培没有在中国市场及官方跨境购渠道经销涉及此次召回批次的2液盎司/59毫升规格液体产品,包括Similac在内的雅培其他营养产品均不受此影响。此次召回不影响涉事工厂的正常生产。
雅培营养品业务受影响
今年以来,雅培配方乳品业务可谓麻烦不断。
自2月17日起,雅培自愿召回美国密歇根州斯特吉斯(Sturgis)工厂生产的Similac、Alimentum、EleCare婴儿配方奶粉,召回信息包括产品代码前两位数字22到37的,容器上代码包含K8、SH或Z2的,保质期为2022年4月1日及更晚的。雅培对该工厂进行了检测,在工厂的非产品接触区域发现了阪崎克罗诺杆菌。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除美国本土外,雅培召回产品被分销至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中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南非、泰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雅培涉事工厂生产的特医产品Similac HMFortifi“喜康宝贝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有对华出口记录,雅培中国启动自主召回。
3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调查报告显示,雅培斯特吉斯工厂奶粉灌装室、干燥区等区域检出阪崎克罗诺杆菌,没有建立涵盖婴幼儿奶粉所有加工过程的控制系统。与此同时,雅培也扩大了召回范围,除上述3款产品外,还包括批号为27032K80(罐)/27032K800(箱)的 Similac PM60/40产品。
7月1日,雅培重启了斯特吉斯工厂的部分生产。不过,该事件对雅培股价及营养品业务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2022年第二季度,受奶粉召回及工厂停产的负面影响,雅培全球营养品销售额下降7.4%,在美销售额下降12.9%。其中,成人营养品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1.2%,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5.3%。
雅培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数据。 财报截图
雅培曾在2020年财报中表示,过去3年,雅培全球营养产品业务受到许多新品的积极影响,但美国、亚洲及拉丁美洲多个市场的增长部分被来自大中华区的挑战抵消。
一位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近两年雅培奶粉在华业务做了比较大的调整,逐渐抛弃外资品牌惯用的托盘商玩法,目前渠道库存水平较为健康,以雅培菁挚、小安素为代表的有机奶粉、特医食品发展较快,但传统常规通货产品销售有所下降。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此次召回事件将对雅培特医产品造成一定打击,影响雅培在中国市场的声誉,对其在华婴幼儿奶粉业务无疑是雪上加霜。
召回事件加剧美国奶粉荒
值得注意的是,雅培今年2月发生的微生物污染事件一度加重了美国婴幼儿奶粉荒。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5月16日发布的一份有关缓解该国婴幼儿奶粉供应挑战的通报中称,在今年2月17日雅培启动召回前,美国就面临着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压力,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努力解决与疫情相关的供应链问题。雅培斯特吉斯工厂的停产,进一步破坏了美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供应链。
该通报显示,雅培占据美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更大市场份额,斯特吉斯工厂正是雅培在美经营的3家工厂之一,其许多特殊配方食品无法在其他工厂快速生产,而雅培也缺乏应急计划,因此重启该工厂“至关重要”。
5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雅培公司方面向美国密歇根州西区地 *** 院递交文件。根据法院拟议的“同意令”,雅培同意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其斯特吉斯工厂后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生产安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当雅培决定在该工厂重新开始生产时,必须符合“同意令”的规定并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标准。雅培还需要聘请一名独立专家来审查斯特吉斯工厂设施的运营,以确保遵守法律要求。
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决定,免除雅培特殊代谢产品的召回,并要求库存产品在放行前接受第三方审查。美国婴儿营养理事会等机构还一直与雅培及其他制造商合作,以尽快将安全产品推向美国市场。截至2022年5月15日的一周,美国婴幼儿奶粉库存率接近80%(雅培奶粉召回前,库存率为89%至90%),雀巢嘉宝在3月、4月向美国消费者提供的婴儿配方奶粉数量增加了约50%,美赞臣母公司利洁时产品供应量增加了30%以上。
除雀巢、美赞臣外,其他婴幼儿奶粉品牌也在布局美国市场。据《华尔街日报》今年5月消息,达能纽迪希亚约50万罐特医奶粉将运抵美国。健合集团也于今年6月表示,将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展开合作,以获得批准向美国运送更多婴儿配方奶粉,其旗下“合生元”奶粉将从法国和澳大利亚向美国运送。7月,蒙牛旗下贝拉米奶粉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许可。另据澳华财经在线8月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迟了新西兰a2牛奶公司在美国销售婴儿配方奶粉产品的请求,消息发出后其股价下跌超过12%。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刘军
增速下降,负面缠身,雅培婴幼儿奶粉将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14日,雅培宣布其营养品业务调整,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但跨境电商业务继续运营。同时,雅培在中国大陆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不受影响。
雅培表示,过去数年,我们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产品的运营及销售。据了解,此次涉及的品牌包括菁挚,恩美力,亲护,喜康宝以及小安素等。
根据欧睿国际的相关数据,若以国内奶粉零售额计算,2019年-2021年雅培市场份额分别为4.9%、4.1%和3.6%,雅培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104亿美元,同比下滑4.8%;实现净利润14.35亿美元,同比下滑31.7%。其中,营养品营收17.95亿美元,同比下滑14.9%,是雅培四大业务中跌幅更大的板块。
国内婴幼儿奶粉政策日趋严格,同时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竞争格外惨烈,离场的品牌越来越多。2021年,春华资本以22亿美元接手了美赞臣中国业务92%股权;2021年12月,菲仕兰宣布对美素佳儿开始战略复核。不过由于未得到预期报价,最终停止出售,重新聚焦核心市场。
除了市场竞争激烈,雅培婴幼儿奶粉业务份额下滑与其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紧密相关。2021年4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指其“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今年2月,雅培在官网发布声明称,此前有四起消费者投诉婴儿食用雅培旗下品牌奶粉后,涉及坂崎克罗诺杆菌或新港沙门氏菌感染,随后雅培主动召回了三种类型的婴儿配方奶粉,包括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品牌配方奶粉。随后,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以及“立即暂停食用”美国雅培公司旗下相关婴幼儿产品。
雅培称,未来一年内,我们将与各相关方合作,逐步停止我们在中国大陆市场上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成人的科学营养补充意识日益增强,我们将继续提供创新的医学营养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没有改变。
同时,雅培表示,在中国大陆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不受影响。今年第三季度雅培诊断业务营收为36.71亿美元,同比下降6.2%;制药业务销售额为1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9%;医疗设备销售额为36.15亿美元,同比下降0.5%。
雅培奶粉突然宣布将退出中国婴幼儿营养品市场,背后原因是?原标题:巨头离场!雅培奶粉突然宣布将退出中国婴幼儿营养品市场,背后或是这三点原因
12月14日午间,据相关报道,雅培营养品宣布业务调整,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未来一年内,我们将与各相关方合作,逐步停止我们在中国大陆市场上雅培婴幼儿及儿童营养产品业务。”
01
雅培为何会突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据雅培内部的一份通报显示,该决定反映了当下婴幼儿营养品市场的变化,目前大陆市场中己有多家公司能很好的提供相应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因此雅培将致力为之提供基于科学的创新医学营养产品。
母婴行业观察之一时间采访乳业专家宋亮,对于“雅培为何退出?”他指出三个原因:
“之一个原因是雅培这些年品牌负面太多,在中国消费者心目当中品牌属性造成了很大的毁伤,当然这些负面信息有真有假,但不管怎么样都给放大了。
第二点是雅培这些年在市场推广计划上不是很成功,无论是在稳住一二线市场,还是推进三四线市场,所以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
第三点是今年的奶粉安全事件,对整个雅培在中国的配方注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迫使雅培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一步谈到配方注册,宋亮表示:“中国奶粉市场虽然信心恢复了,但从总体来说市场有失公平。配方注册制的推进,确实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但是对于企业的创新步伐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具体来看雅培对于此次决定的阐述:
雅培称,“过去数年,雅培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产品的运营及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雅培中国强调其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目前,消费者仍然可以在线上线下各渠道购买和放心使用相关产品,并获得相应 *** 支持。此外,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的营养品业务保持不变。
另外,2014年雅培斥资2. 3亿美元在嘉兴建设的奶粉工厂,运营不受影响,嘉兴工厂仍然是雅培全球医学营养品和婴幼儿配方产品生产供应 *** 的重要组成。据悉,该项目是雅培在中国更大的投资项目。
深耕中国市场多年,雅培旗下营养品业务覆盖全生命周期、适合不同人群营养需求,菁挚、恩美力婴幼儿配方奶粉、小安素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等广受欢迎,在有机奶粉、特配粉赛道也占据了一定位置。
02
从雅培事件看众多外资品牌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如何?
宋亮表示:“对于外资奶粉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尽管这些年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但是,我们认为:之一,中国市场慢慢逐渐会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第二,中国奶粉市场未来发展还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从传统婴儿奶粉向全家精准营养方向去发展,外资在这方面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对于雅培奶粉退出中国市场,你的之一反应是什么?有哪些感受或想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雅培奶粉“吃”天价罚单,记者走访江城超市仍在售, *** 称只是单一批次出问题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日前,知名奶粉品牌雅培因婴幼儿1段奶粉被查出微量香兰素,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909万元的罚款。
今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市场发现,该品牌婴幼儿奶粉仍在江城多个超市售卖。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对于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
雅培婴幼儿奶粉被罚909万元
日前,知名奶粉品牌雅培因为铂优恩美力配方奶粉1段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检中检出极微量香兰素,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09万元的罚款。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明,造成涉案批次产品香兰素不合格的原因是雅培集团爱尔兰工厂在生产线更换品种生产时,对生产管道清洗不彻底,致使生产管道中残留了前序产品含有的香兰素。
雅培“香兰素”事件被曝光之后,不少消费者表示:奶粉安全关乎下一代,在1段奶粉中加入香兰素,这是为了让刚出生的宝宝吃了上瘾?还有消费者认为,奶粉问题从三聚氰胺开始,总有顶风作案的,应该严惩。
该品牌奶粉江城超市仍在售
那么,该品牌奶粉在江城市场目前是否依然在售?是否受到风波影响?
5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多家母婴超市和大型超市,发现该品牌婴幼儿奶粉仍在售。在徐东一家大型商超里,在售的雅培奶粉只有4段奶粉,涉事的铂优恩美力配方奶粉1段未见踪影。销售人员表示,在风波之前,超市就有规定不能售卖1段奶粉,因此涉事产品未曾上架。
在友谊大道一家母婴超市里,雅培1段至4段奶粉齐全。销售人员表示,风波之后,该品牌奶粉销售情况未受影响,依然有不少消费者选购,“出现问题的只是单一批次,其他批次没有问题的。”
随后,记者拨打了雅培官方 *** 热线,询问该品牌针对该风波的回应。
*** 人员表示,香兰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起到增加食物风味的作用,对婴幼儿健康无危害。国家相关规定允许其添加进入较大婴幼儿奶粉中。因生产2段3段婴幼儿奶粉后设备清洗不彻底,该批次1段奶粉被不小心带入了微量香兰素,该品牌其他批次1段奶粉没有这个问题。
该 *** 还表示,公司对此高度重视,主动展开召回行动,积极配合 *** 相关部门,完成了对市场中存留的该批次产品的全部回收工作,“消费者如有该批次产品,可拨打官方服务热线进行退换货咨询,公司将积极妥善处理售后事宜。”
婴幼儿奶粉市场需严格把控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朱虹律师称,雅培公司产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雅培公司经营涉案批次被香兰素成分污染的产品的行为,属于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的情形。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25条第1项,理应对雅培公司作出相应行政处罚。”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1段婴幼儿奶粉的口感通常不太好,香兰素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提升口感,婴幼儿食用后更容易接受。养育过孩子的消费者都知道,频繁换奶粉是婴幼儿饮食的大忌。因此,在孩子能够接受该品牌奶粉的情况下,父母常常会接着购买2段3段4段奶粉。
此外,1段奶粉针对新生儿,存在与母乳抢夺“之一口奶”的问题,为了支持母乳喂养,保证消费者不被商业广告诱导放弃母乳喂养,国家对婴儿奶粉的广告宣传进行限制。同时规定,禁止1段奶粉添加香兰素。
朱丹蓬分析,909万元属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顶格罚款,这也释放出国家对于婴幼儿奶粉市场管控将越来越严格的信号。此举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健康、良性的竞争环境,为消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