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吃什么,鲥鱼现价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5 0
长江的“喜与忧”:镇江出现大量野生鲢,为何鲥鱼处境会堪忧?

长江十年禁渔初见成效,大量鲢鱼出现在河道,此外四大家鱼也蓬勃发展。

然而有喜就有忧,鲢鱼的爆炸式增长表明,鲥鱼的生存处境并不理想

鲥鱼并非四大家鱼,相反,它是一种东亚地区特有的鱼种,至今能确定的地区是我国的南方河流

往长江投放的鱼类

鲥鱼的饮食与鲢鱼高度重合,因此被认为是鲢鱼的竞争对手

然而鲥鱼的繁殖方式很特别,这注定了它很容易受到影响。

那么长江的鲥鱼的现状怎样呢?

根据镇江地区的一次调查,河道内的鲢鱼数量已经恢复,但是鲥鱼的数目却还没有恢复。

长江里的鲢鱼

鲥鱼难求

鲥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它平时是居住在海里的,只有繁殖季节才会逆流而上,进入河道和湖泊内产卵

幼鱼必须在淡水中生长,等成年之后才游回大海,待到他日成熟,再返回自己的出生地进行下一个繁殖轮回。

鲥鱼的繁殖能力并不弱,一个繁殖季节就可以有上百万枚卵

但是鲥鱼的幼苗很脆弱,是很多淡水鱼的食物,因此它们是生得多被吃得也多

长江里的鲥鱼

长大后的鲥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食谱上与鲢鱼高度重合

鲢鱼又称白鲢,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不管是人工饲养还是野外种群数目一直比鲥鱼多。

这是因为鲢鱼的食性更杂,它们不仅吃浮游生物,还会吃腐食、吃昆虫、甚至在食物匮乏的季节吃植物。

鲥鱼的鱼卵和幼苗也会被它吃掉。

生活在海里的鲥鱼

鲢鱼的体型要比鲥鱼大,并且它们的大小上不封顶,根据生活的环境来决定,所以我们经常能在新闻里看见几十斤重的鲢鱼

而鲥鱼的更高记录是在钱塘江捕到的5公斤个体

因此,在与鲢鱼的直接竞争中,鲥鱼败下阵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鲥鱼在自然界与鲢鱼竞争失败,又遇上了人类的捕捞。

鲥鱼的画像

腹背受敌

1974年,在长江口的鲥鱼捕捞量达到了157.5万公斤,到1985年,产量下降到仅有3万公斤

鲥鱼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污染,作为洄游鱼类,鲥鱼需要穿越入海口进入淡水河道。

长江作为我国的“黄金水道”,承担着繁重的航运工作

这导致在长江入海口的船只非常多,它们的燃油对入海口的水质是严重的污染

鲥鱼在穿越入海口的时候,被这些污染物伤害,导致它们出现了和白鱀豚一样的病症——不孕不育

长江航运

鲥鱼的鱼卵含有大量的脂质,加上它们是体外受精,对于污染物质来说是一种溶剂。

也就是说,污染物会溶解在鲥鱼的卵里面,影响鲥鱼的授精与成长

白鱀豚受到伤害则是因为豚类动物体内偶有很多脂肪,它们溶解了有害物质,导致白鱀豚们的生育遭受危机。

最后一只白鱀豚

这样的伤害对于鲥鱼来说是毁灭性的,直接导致了长江鲥鱼的基数减少,日后想要恢复,难上加难

此外,鲥鱼是洄游性鱼类,它的人工繁殖难度也远超过了四大家鱼,因此也没有办法使用人工繁育来帮忙恢复种群数量。

原本以为长江十年禁渔能够让鲥鱼的数量得到恢复,没想到更先恢复的是鲥鱼更大的竞争对手鲢鱼

人工饲养的鲢鱼

禁渔很有可能导致“偏科”

长江十年禁渔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实行2年之后,长江鱼群的数量得到了显著恢复

然而仔细分析了恢复的鱼类后,科学家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得到种群恢复的,是原本就数量众多的四大家鱼以及鲤鱼鲫鱼,基本上都属于鲤形目

而其他鱼类,如鲥鱼所在的鲱形目、中华鲟所在的鲟形目,以及长江江豚所在的鼠海豚科,数量均没有得到大的突破。

长江中华鲟

也就是说,禁渔拯救的,只是一小部分鱼类,其他更多的鱼类依旧处于比较危险的边缘

为何禁渔无法使这些动物得到种群恢复呢?

之一个原因在于它们本身就比鲤形目的鱼类脆弱,鲤形目在美国被统称为“亚洲鲤”,由此可见其生存能力不同寻常,可以作为入侵物种出现。

鲤形目的生活方式非常不讲究,有吃的就吃食物,没吃的甚至能够自相残杀。

并且它们对河流污染的耐受度更高,即便是重金属超标,它们也能好好地活着。

在美国泛滥的亚洲鲤

这就注定了它们成为了长江淡水鱼中的扛把子,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其他鱼类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第二个原因,就是基数不同

四大家鱼和鲤鱼鲫鱼本身在长江就有更多的基数,恢复起来速度更快。

其他鱼类之前受到的破坏太大,想要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像鲥鱼的成熟时间需要等到自己3岁以后才能繁殖,还必须从海里再返回河流产卵。

并且鲥鱼需要的水温在25到32度之间。鲢鱼只需要18度以上就可以,这让它的分布范围也超过了鲥鱼。

四大家鱼

第三个原因就是,四大家鱼是长江的常驻型鱼类,几乎不用洄游,因此人工繁殖技术很成熟,已经饲养了上千年的历史。鲥鱼不一样,人工繁殖就一直没有成功。

一个人类可以帮忙,另一个人类帮不上忙。

最后的结果就是,数量多的鱼特别多,已经到了乌泱泱一大群的地步

但是数量少的鱼也特别少,像鲥鱼更是一鱼难求

鱼类学家们认为,十年禁渔之后,长江很有可能出现“偏科”,一些鱼多到泛滥,一些鱼少到要灭绝

人工养殖的鱼类

解决办法

对此有鱼类专家呼吁,可以 *** 开放禁渔,对于已经恢复的鱼类,如四大家鱼、鲤鱼鲫鱼等,可以进行捕捞。

这样不仅有助于它们的更新换代,还能给一些珍稀鱼类,如鲥鱼、鲟鱼腾出一定的空间

对此鱼类学家们建议,由国家组成捕捞项目,进行计划性商业捕捞,不用担心别有用心之人趁虚而入。

长江实行十年禁渔

长江十年禁渔的成果优缺点显而易见,如果任由鲢鱼、草鱼等常见鱼类继续恢复,那么很有可能长江会彻底变成它们鲤形目的天下

其他鱼类很有可能像北美洲密西西比河那样,被压缩生存空间

长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失去了太多独有物种,“淡水鱼王”白鲟宣布灭绝,“水中大熊猫”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已经多年没有发现踪影了。

此外,扬子鳄只能挤在很小的破碎保护区内,中华斑鳖目前全球只剩下了3只,灭绝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扬子鳄

就连长江江豚差一点就要重蹈白鱀豚的覆辙,好在它等到了长江十年禁渔。

有人说这些长江动物们的灭亡是人类的错,可问题在于,几十年前,人们吃饭都成问题,如何保护它们?

当我们的生活变好了,有能力去保护的时候,很多动物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因此十年禁渔不能只是呆板地不捕鱼,任由鱼类野蛮生长

曾经的长江捕鱼

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长江的生态已经失去了平衡,禁渔恢复也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因此这件事情上,人类必须出手干预,否则鲥鱼很有可能变成下一个白鲟,停留在博物馆的标本里。

遥想当年,鲥鱼还是我国的四大河鲜之一,是美味的代名词,不少诗人为它留下了诗句。

如今,竟然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希望长江早日恢复生机

希望有一天,长江能再次出现浩浩荡荡的鲥鱼群,它们刚从海的那边来,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产卵。

夏季吃鱼哪类鱼最肥美?

夏季到来,正是许多鱼类肥美的时候,那么夏季哪些鱼好吃,哪些鱼有对身体好处多呢?

临近产卵期的鱼是夏季的首选。鱼在临近产卵期时,体内积蓄了较多的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

这个时期鱼中的鲜味物质“谷氨酸”的含量大量增加。产卵过后,鱼就会变得很瘦,所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都大不如前。

对照我们常吃的鱼中: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鲥鱼、鲳鱼和多宝鱼等正值产卵,因此夏季尤其适宜吃这几种鱼。

海宝分别介绍一下这几种鱼的营养吧!

可以吃鱼鳞的鲥鱼

民间有种说法——“春边秋鲤夏三黎”。夏天正是吃三黎鱼的时候,三黎鱼又称鲥鱼,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一般吃鱼都是要去鱼鳞的,而吃三黎鱼是不能去鳞,因为三黎鱼的鳞也可以吃,而且富含卵磷脂,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本草纲目》中称鲥鱼“肉,甘平无毒,补虚劳。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烫火伤,甚效”。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黄花鱼

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但哮喘病人、过敏体质者、体胖内热者应慎食。

鲫鱼

鲫鱼性温、味甘,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通络下乳等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鲫鱼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同食。阳虚体质和有内热的人不能食用,特别是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鲳鱼

鲳鱼具有益气养血、滑利关节、柔筋利骨的功效,尤其适合消化不良、脾虚、贫血、筋骨酸痛的人食用。

但是,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应忌食。另外鲳鱼子有毒,不可食用。

鲤鱼

鲤鱼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并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

但是,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哮喘、皮肤湿疹等疾病的人忌食鲤鱼;鲤鱼也不能与绿豆、芋头、猪肝、鸡肉、南瓜、狗肉、咸菜同食。

鲢鱼

鲢鱼是温补的佳品。鲢鱼对脾胃虚寒体质、皮肤干燥、产后气虚所致的少乳等症状很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胃热者不宜食用鲢鱼;感冒发烧、口腔溃疡、癣病患者都不可食用。

草鱼

草鱼可以开胃,很适合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

多宝鱼

多宝鱼皮下和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鳍条为软骨,并且体内没有小骨乱刺,出肉率高。多宝鱼的肌肉丰厚 *** ,胶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

探秘美食:长江鲥鱼的前世今生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有三恨,其一就是鲥鱼多刺。这个鲥鱼就是长江鲥鱼。

鲥鱼是小型鱼类,更大的也就长到50厘米左右,呈椭圆形,头侧扁、大嘴巴。作为一种洄游鱼类,鲥鱼也是生在江河,长在大海,因为每年初夏时候从入海口游至长江,其他时间都不出现,准时而守信,古人在造字时就在鱼字旁边加一个“时”字而得名。

事实上,在我国南到珠江、北至长江都有分布,不过只有生长在长江的鲥鱼才能被赋予“三鲜”之名和“鱼中之王”的美誉。而一直以来,也是以产于长江中下游的马鞍山当涂至采石矶一带的鲥鱼味道更好。

鲥鱼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鲥鱼乍看上去,其貌不扬,和普通淡水鱼区别不大,不像同为长江三鲜的河豚、刀鱼那样不同寻常,但作为长江三鲜之首,鱼中之王,鲥鱼肯定是有不同寻常的地方。仔细看它的鳞片,紧致细密,闪闪发光、润泽油亮,非常漂亮。鲥鱼确实也很珍惜这身鱼鳞,所以在水中,只要被网挂住,它就一动不动,生怕碰掉一片鱼鳞,宁可雍容华贵的死,也不愿鳞片破损的活,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苏轼称其为“惜鳞鱼”。

而且这层鳞,不仅好看,更好吃。正所谓“鲥鱼吃鳞,甲鱼吃裙”,鲥鱼最外层是闪闪发光的鱼鳞,入口即化,富含胶原蛋白,对皮肤滋养有好处;鱼鳞下面是灰色肉质层,口感绵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再往里才是白色鱼肉,肉质细腻且蛋白质丰富。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江南一户大户人家娶媳妇,男方家觉得女方小门小户配不上男方,新婚之一天,婆婆就想给新媳妇树树威风,于是给她一条鲥鱼,让她处理。因为鲥鱼这种珍贵的食材只有常吃的大户人家才知道怎么处理,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去鳞。婆婆在厨房窗外偷偷地看着,只见新媳妇上来就把鱼鳞刷刷刮掉,婆婆心里嗤之以鼻,回去安坐在座位上,准备等下好好教育教育。饭菜上桌后,最后一道就是清蒸鲥鱼,媳妇掀开盖碗,满座大惊:原来新媳妇把刮下来的鳞片用丝线一片片串起来,摆在鱼身上一同蒸,既不损鲥鱼的鲜美,又方便食用。这样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正是大户人家的极致做派,男方一家再也不敢小瞧新媳妇了。

当然这只是传说,我也没听说谁把鱼鳞刮下来再穿起来,反倒是这样的做法有点“皇帝金锄头”的味道,但这个故事也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直以来鲥鱼都是很珍贵。

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就成为贡品,叫“鲥贡”。不过远在北京的明朝皇帝,压根儿就没吃过新鲜的鲥鱼。因为鲥鱼生性娇贵,出水即死,以那时的交通水平,运到北京后,早就成臭鱼了。据说每年五月十五日要用鲜鲥鱼祭祀南京明孝陵,然后开船北上,七月初一祭祀太庙,供御膳。就是从南京到北京鲥鱼要走一个半月……早就成“臭鳜鱼”了。而且明人还记载,沿途本来应该用冰保鲜的,由于官员腐败,把购置冰块的钱贪墨了,船上的鲥鱼“皆臭秽不可向迩(靠近)”,这样的臭鱼到了北京,还要先贡列祖列宗,然后皇帝再吃,有时还要赏赐大臣。尽管御厨想尽办法用各种作料掩盖臭味,但仍让人难以下嘴,所以在北京,鲥鱼还有个“臭鱼”的诨名,来历就是这里。

甚至还有个笑话,因为北京的皇室和大小官吏一直以来吃到的都是臭鲥鱼,以致他们认为鲥鱼就是这个味道。后来北京的一个官员到南方任职,正是鲥鱼上市,有天,他把厨师叫来责骂,问:为什么不烧鲥鱼给我吃?厨师很委屈,说:我每餐都做给您吃了啊。官员不信,厨师将鲥鱼指给他看,官员看了后说:这鱼的样子倒是很像,但为什么不臭呢?

糟香蒸鲥鱼

所以当时的人们为了保存鲥鱼,除了用盐腌制外,还采取“糟”的手法,在《金瓶梅》里就有送糟鲥鱼的详细记载。

到清康熙年间,据说康熙下江南尝过一次鲥鱼后,从此就念念不忘,鲥鱼被宫内授予“鳞品之一”,列入“满汉全席”。吃过鲥鱼的康熙可不会被臭鲥鱼蒙骗,为了让皇上在北京也能够一尝美味,官员们想尽办法。

在江上捕到鲥鱼后,立即涂上一层猪油放入储满冰的木匣中,然后快马加鞭一路北上,每到一个驿站立即换马换人,24小时不停歇,就这样最快也得三四天时间才能送到宫中,据说接力运送的时候“日则举旗,晚则悬灯”,可比得上“一骑红尘妃子笑”了。如此的劳民伤财,就为了皇帝的口腹之欲。后来有大臣向康熙进谏,才算停了这项“鲥贡”。

作为高档鱼种,鲥鱼一直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民国时期,因为捕捞技术的提升,鲥鱼产量大增,虽然价格还是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但已不再只是皇家能够享用的贡品了。比如当年徐悲鸿夫妇在春节时,就特意派人为齐白石送上长江鲥鱼,并嘱咐烹制时“不必去鳞”,千里送鱼,可见鱼的珍贵。捕捞量的增大,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得尝美味,另一方面也为鲥鱼的绝迹埋下伏笔。

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场上还是能买到长江鲥鱼的,作为产区的长江流域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宁吃鲥鱼一口,不吃草鱼一篓”,可见鲥鱼的美味和地位。那时售卖的鲥鱼多有四五斤的,有的摊贩用柳枝作为绳索,穿过鱼鳃系住,挂着售卖,银鳞翠叶,很是漂亮,正是“春江穿柳卖鲥鱼”。而大部分人还是买不起整条鱼,所以摊贩会将鲥鱼切开,分段出售,这是不同于一般鱼的。

鲥鱼的经典吃法就是带鳞清蒸,把火腿丝、香菇丝放在清理好的鱼身上,然后用猪油,讲究的用猪网油裹住鱼身,在蒸制过程中,鱼鳞下面的脂肪和猪油融化,混合火腿、冬笋以及香菇的鲜味,融入鱼肉中,让鱼肉吃起来又嫩又润又鲜。

鲥鱼吃法也有讲究,据说有外地人在南通看到刚刚出锅的清蒸鲥鱼,忍着扑鼻香味却迟迟不下筷,原来是看到鱼身完好,银鳞在身,不知怎么吃。座上的老者看到了,先用筷子轻轻拨开鱼鳞,夹取一两片,含入口中吮吸一番后吐出来,莹润的鱼鳞上面油润丰盈,吃过后满嘴腴香又不肥腻,再剥开肉细细品尝,腴美无比,最后鱼骨头也不能放过,每一根刺都值得细细品味。而且,鲥鱼有一块“香骨”,就是鱼的颧骨,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甚至有“一根香骨四两酒”的说法。

然而,因为无度的捕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长江鲥鱼已经形不成鱼汛了,钱塘江鲥鱼在七十年代基本绝迹。1994年,安徽一位张姓渔民在芜湖江段捕到一条2斤重的鲥鱼,199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江苏采集到一条1.5斤重的鲥鱼,此后,再也没有长江鲥鱼的消息了。

2006年,水科院长江所在安徽段组织了124船次、连续25天462小时的捕捞,一无所获。时至今日,近三十年过去了,可以说长江鲥鱼已经绝迹。而珠江鲥鱼,现在也只是偶尔有渔民和钓友声称在珠江口遇到过。

有人会说,现在在市场上见过或者是在饭店里吃过鲥鱼,其实这都不是长江鲥鱼,有的是东南亚的长尾鲥,有的是美洲西鲱也就是所谓的美国鲥鱼,目前国内养殖的也基本上是美国鲥鱼。

超市售卖的美国鲥鱼

至于味道,因为最后一次能吃上长江鲥鱼是在上世纪80年代,距今已有40年,大多数吃过的人都已垂垂老矣,所以到底长江鲥鱼和美国鲥鱼有多少区别,小编也不知道。而且更加尴尬的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所谓鲥鱼的照片,竟然没有一张是长江鲥鱼或者珠江鲥鱼、钱塘江鲥鱼!包括这篇文章中的所有图片。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这也是中国鲥鱼给我们留下的一个遗憾。

长江鲥鱼只有绘图

2020年开始,我国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就是为了保护长江的鱼类资源,不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我们这样的遗憾。好消息是,禁渔2年时间,消失已久的长江鳤鱼再度现身。辽阔的大海中是不是还藏有神秘的鲥鱼,这些鲥鱼什么时候能返回故园重现长江,我们一直在等待……

春菜 “锁”住春鲜 一步到“胃”

盒马门店里,香椿芽、芦蒿、雷笋等春菜集中上市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立春一过,香椿芽、马兰头、芦蒿、雷笋等春菜接连上市,令人垂涎。在生鲜店的冷藏货架上,厨艺“小白”们惊喜地发现了腌笃鲜、春笋炒腊肉、春笋咸肉煨柴火豆腐、香椿芽拌桃仁、油炸蒲公英菜团子等预制春菜,让不谙厨艺的“懒人”也能将春日鲜菜一步到“胃”。

今年春菜季,盒马推出了“咬春八鲜”系列商品,围绕着刀鱼、春笋、樱花等8种时令食材,不仅上架了丰富的时鲜,还把它们做成了不同的创新预制菜。盒马预制菜负责人陈慧芳透露,从2月中旬到4月,盒马将会有近40款预制春菜上新,除了用香椿芽、春笋等时蔬做成的预制菜外,河豚、鲥鱼、刀鱼也首次以预制菜的形态“游”到全国。

预制菜“锁”住春鲜

河豚、刀鱼、鲥鱼是长江沿岸地区家喻户晓的春鲜,由于数量稀少,通常它们只出现在高端餐厅里。但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河豚、刀鱼、鲥鱼近两年也开始出现在零售渠道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2019年开始,来自江苏中洋集团的刀鱼、鲥鱼、河豚在盒马陆续上架,并很快在华东打开了销路。这三道美味赫赫有名,但是推到全国市场,还需要解决一个消费者买回家“怎么吃”的问题。

中洋鱼天下零售业务负责人说,“鲥鱼吃鳞,所以在烹饪和处理的时候要小心保护它的鳞片,烹饪方式也是以简单的清蒸为更佳。但我们却发现,很多购买鲥鱼的消费者并不了解这点,回家后会像处理其他鱼类一样,刮鳞后红烧,所以尝不出鲥鱼独特的风味。有些消费者买了河豚鱼,也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为降低消费者的尝鲜门槛,盒马跟中洋尝试将河豚鱼骨熬制成白汤,再 *** 成料包随赠,消费者只用简单炖煮就能做成一道经典的白汁河豚。

时令小众水产也是预制菜差异化的突破口,打破了原有预制菜头部单品中一大半都是酸菜鱼、小龙虾等同质化产品的套路,“还能打破食材的空间限制,将区域特色推向全国,刀鱼、鲥鱼、河豚鱼,在北方和西南地区都有不少爱好者。”盒马水产采购王兵说。

预制春菜是全新挑战

“工厂排期已经确定好,就等笋了。”春节刚过,盒马工坊采购员冯娟便开始筹备上架新品。这段时间她最关注的就是浙江临安的天气,当地盛产的天目山雷笋开始采收,就要被马不停蹄地用来加工成天目山雷笋腌笃鲜。

“腌笃鲜是南方一道经典春菜,近两年也被更多北方消费者所熟知。把它做成预制菜并不难,难的是用新鲜的当季雷笋做,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雷笋产地的采收动态,工厂也早早做好准备,只等新鲜的雷笋下锅,为这道菜添上‘点睛一笔’。”冯娟说道。

为了这“点睛一笔”,盒马采购团队需要提前一个月锁定雷笋货源,并制定好配方后下发到工厂,工厂需要在鲜笋开始采收前做好生产排期、员工培训。因为鲜雷笋很难保存,为了尽可能留住其鲜甜,鲜笋采收后24小时内就近进行去皮、切块等预处理,随后由冷链配送到工厂,被制做成预制菜后,再由冷链运输到全国300多家盒马门店。从挖笋到被做成预制菜摆上货架,整个流程不超过3天。

冯娟表示,做预制春菜是个全新的挑战,为了腌笃鲜这一道菜,需要启用6家分处各地的工厂,每条生产线都是“严阵以待”,只等笋来。今年盒马的近40款预制春菜,几乎都是这样赶出来的。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来源: 新民晚报

春菜上市季 咬春正当时

刚过雨水节气,应季的春菜就出现在了西安街头大大小小的生鲜市场上,荠菜、苜蓿、香椿芽、雷笋、茭白、豌豆尖,随着物流业的发达,远在江南的春季美食也早早出现在了西安人的菜篮子里,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生鲜超市提“鲜”咬春

喜欢尝鲜的消费者小王在盒马曲江店发现,馄饨近来多了几个口味,刀鱼小馄饨、荠菜春笋大馄饨,连春卷都出了刀鱼荠菜馅,她说:“往年都是网上买或者去南方吃,现在家门口都能吃到南方春鲜,简单一煮能尝鲜,简直是吃货福音。”

盒马预制菜负责人陈慧芳表示,今年春菜季,盒马推出了“咬春八鲜”系列商品,围绕刀鱼、春笋、樱花等8种时令食材,不仅上架了丰富的时鲜,还把它们做成了不同的预制菜,让消费者将春日特色一步到“胃”。从2月中旬到4月,盒马将会有近40款预制春菜上新,除了用香椿、春笋等时蔬做成的预制菜外,河豚、鲥鱼、刀鱼也首次以预制菜的形态“游”到全国。

不只是江南春鲜,关中本地的春鲜也被盒马做成预制菜,苜蓿菜团、槐花麦饭近来也陆续上架,南北方的春菜都会汇集在“盒区房”消费者的餐桌上。

在永辉超市创意谷店,生鲜区域也专门布置出春菜展台,芦笋、白蒜薹、冬笋、茭白等新鲜春菜专门放在冰上保鲜,有不少市民前来选购。虽然与普通本地常见的蔬菜相比价格略高,但消费者表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能够吃到一口新鲜的春菜,价格早已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预制菜“锁”住春鲜

河豚、刀鱼、鲥鱼是长江沿岸地区家喻户晓的春鲜,由于数量稀少,通常只出现在高端餐厅里,但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河豚、刀鱼、鲥鱼近两年也开始出现在零售渠道中,飞入寻常百姓家餐桌。

据了解,自2019年开始,来自江苏中洋集团的刀鱼、鲥鱼、河豚在生鲜超市陆续上架,并很快在华东打开了销路。这三道美味赫赫有名,但是推到全国市场,还需要解决一个消费者买回家“怎么吃”的问题。

中洋鱼天下零售业务负责人表示,“鲥鱼吃鳞,所以在烹饪和处理的时候要小心保护它的鳞片,烹饪方式也是以简单的清蒸为更佳。但我们却发现,很多购买鲥鱼的消费者并不了解这点,回家后会像处理其他鱼类一样,刮鳞后红烧,所以尝不出鲥鱼独特的风味,河豚鱼也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的尝鲜门槛,他们尝试将河豚鱼骨熬制成白汤再 *** 成料包随赠,消费者只用简单炖煮就能做成一道经典的白汁河豚。

时令小众水产也是预制菜差异化的突破口,打破了原有预制菜头部单品中一大半都是酸菜鱼、小龙虾等同质化产品的套路。“打破食材的空间限制,将区域特色推向全国,刀鱼、鲥鱼、河豚鱼在北方和西南地区都有不少爱好者。”盒马水产采购王兵说。

>>美味推荐

春菜提鲜

淮扬菜讲究食材新鲜,调味以食材本味为主,春菜更适合以淮扬菜做法体现“鲜”味。西安这几位淮扬菜大厨也向读者推荐了几款他们心中最美味的春季“鲜”食。

东亚饭店腌笃鲜

推荐人:东亚饭店厨师长钟应健

推荐理由:

相传红顶商人胡雪岩宴请左宗棠,将火腿加上从绩溪老家运来的白壳苗(春笋)切成条,放入锅中用旺火炖,锅中发出诱人的香味,吃得左宗棠耳热心跳。后来左宗棠任两江总督巡视安徽、江南便也将这道菜带了过来,但因左宗棠湖南口音将“炖”读成了“笃”,遂成“腌笃鲜”。“素宜白水,荤用肥猪。”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清晰地描述了春笋的更佳做法和腌笃鲜的做法极其相似:将春笋竖切一刀,扒掉外皮,切成滚刀块焯水,春笋块、咸肉分别焯水,煸炒,倒上没过食材的开水,小火慢炖1个小时以上。出锅前放上莴笋块、百叶结,再炖10分钟即可。刚冒出尖儿的脆嫩春笋,和咸肉鲜肉一同熬煮,将鲜味融进汤中又保留食材原本的美味,五花肉早已化得软糯,轻轻一抿便半块入口,用上海人的话来说:“真是鲜掉眉毛啦!”

翡翠荠菜汁狮子头

推荐人:淮阳韵创意谷店店长王新君

推荐理由:

狮子头是淮扬菜的经典菜式,用当季新鲜时令荠菜,将经典创意化,翡翠般的荠菜汁为狮子头增色不少,更添一丝春味。

春笋秧草烧河豚

推荐人:游园京梦西安店厨师长缪长乐

推荐理由:

河豚是淮扬菜河鲜的当家菜,此菜为当季食鲜菜品之一,选用原生态养殖河豚鱼,配上时令春笋,其中的秧草是河豚鱼生长水域水边的食用草生食物,鱼皮卷着食用,具有促进肠道消化和养胃护胃的作用。 华商报记者 曲丽莉

长江的“喜与忧”:镇江出现大量野生鲢,鲥鱼为何处境堪忧?

长江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努力,其中10年禁渔政策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过去几年里,长江禁渔政策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比如江豚和鲢鱼的数量都有所增加。这些好消息表明长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令人欣喜。

然而,尽管这些进展令人高兴,但在长江内部仍存在一些鱼类面临危险的情况。比如,鲥鱼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鲥鱼是长江的代表性鱼类之一,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污染、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过度捕捞等,鲥鱼数量持续下降。

这种情况说明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仍面临巨大挑战。尽管禁渔政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仍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长江的生态系统。只有在长期持续的保护和管理下,才能使长江的鱼类资源真正得到有效保护并且实现可持续利用。

镇江出现大量野生鲢的原因:水质改善与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

多年来,镇江市 *** 将水质改善作为重要工作的一部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净化水体,优化生态环境。通过治理工业废水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这样的努力使得水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为野生鲢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除了水质的改善,镇江市 *** 还加大了对河道的维护和治理力度。保护和恢复水域的生态系统是其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河道的清淤、水生植被的重新种植以及沿岸带的维护等工作,都为野生鲢的栖息地提供了更好的自然环境。这些环境保护措施的推行,从根本上改善了水生物种群的栖息条件,为野生鲢的增长和繁衍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为了保护和管理水生生态资源,诸如禁止乱捕滥捞、合理调节渔业规模、推行水域保护区等措施相继实施。这些举措不仅限制了人类对水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了野生鲢的生存环境,还为其繁衍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条件。

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鲢是对水体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的鱼类,其数量的增加可以反映出水质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因此,镇江市出现大量野生鲢的现象,可以视为水质改善和环境保护措施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象征。

鲥鱼为何处境堪忧:鲤鱼过多给鲥鱼的生存带来威胁

鲥鱼与鲤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鲥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而鲤鱼则是杂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和植物为主食。当淡水河流中的鲤鱼过多时,它们会竞相取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植物,导致鲥鱼的食物来源减少。这使鲥鱼难以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进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鲤鱼过多还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鲤鱼是底栖鱼类,它们通过觅食并翻动河底的泥土来寻找食物。这会导致河底悬浮物的悬浮浓度增加,水质变得混浊。而鲥鱼需要清澈的水质来觅食,并且对水质的清澈程度也是其繁殖的条件之一。因此,过多的鲤鱼会影响鲥鱼的生存环境,使其生存受到威胁。

鲤鱼过多还会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鲤鱼是常见的传染性鱼类病原体的宿主,如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等。当河流中鲤鱼数量过多时,这些病原体的传播也会加剧。鲥鱼在与鲤鱼共同生活的环境中容易接触到这些病原体,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这对于鲥鱼的健康和生存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鲥鱼吃什么,鲥鱼现价-第1张图片-

镇江出现大量野生鲢的影响:生态平衡失控的后果

鲢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几乎吃任何东西,包括小型动物和植物。它们以大量的底栖动物为食,导致了水生生物的数量急剧下降。这扰乱了水域中的食物链,一些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镇江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城市,渔民们依靠捕鱼为生。然而,当野生鲢数量激增时,它们会吃光渔民的鱼饵,甚至会咬断渔网。这使得渔民们难以维持自己的渔业生产,收入大幅下降。一些人甚至被迫转行,寻找其他的谋生方式。

鲢是一种底栖鱼类,它们喜欢在水底寻找食物。当鱼类数量过多时,它们的排泄物也会增多,导致水域污染。水质下降不仅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了威胁,还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对野生鲢数量的监测和管理。控制鲢的繁殖,限制其生长空间,有助于减少其数量。同时,应鼓励渔民们主动参与到野生鲢的防控工作中,共同保护当地的渔业资源和环境。

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天敌来控制野生鲢的数量。有些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如黑鳗鲈、鲶鱼、鹈鹕和鳄鱼等,都是鲢的天敌,可以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适当引入这些天敌,有助于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

加强对水域环境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保护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对水生生物的保护力度,有助于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减少野生鲢的繁殖。

在长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喜与忧的交替出现。镇江市近期出现大量野生鲢鱼的可喜景象,说明了环境保护与水质改善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然而,与此同时,鲥鱼的境况却令人堪忧。

鲥鱼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却面临着栖息地破坏、捕捞过度等问题。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是对渔民产业的冲击。

为了保护鲢鱼资源,我们需要加强监管,严禁非法捕捞和破坏栖息地的行为,同时也需要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关注和保护我们的江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喜与忧的平衡,让长江的故事继续传承下去。

校稿:番茄大侠

中华鱼种——鲥鱼

别名:瘟鱼、三黎。

  • 鲥鱼性能:是鲱动物科鲥鱼的肉。鲥鱼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24厘米,大者可打50厘米以上,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鳃耙细密。鳞片大而薄,体背及头部为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为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为淡黑色。鲥鱼4~6月为生殖期,

朔河而上,在江河的中、下游产卵繁殖,主要食水中浮游生物或其他有机物等。多分布在我国南海东海及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是我国最著名的珍贵食用鱼种之一。

鲥鱼季来临 | 什么是鲥鱼?谈鲥鱼及垂钓实用技巧,如何垂钓鲥鱼

本次垂钓鲥鱼的经历

地点:西江四会段

时间:2020年3月11号路亚

2020年3月8号筏竿手竿

钓鱼,只要你经常出去钓鱼,总会遇到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不,小编刚刚就遇到了意外的惊喜!哈哈?

鲥鱼是非常难得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开始基本由海洋洄游到江河,广州钓友们称之为“黄鱼”,但与海鱼的黄鱼完全不同。由于在两天的垂钓里都钓到难得的鲥鱼,感觉很开心,属于上帝给我的惊喜!


其实,对于鲥鱼小编年年都会具有针对性的垂钓,但想钓到与长江刀鱼齐名的鲥鱼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以小编的亲身经历来看,得先了解以下几点。

  • 鲥鱼的习性是什么?
  • 垂钓鲥鱼的亲身经历告诉你钓法
  • 垂钓鲥鱼的注意事项

鲥鱼能与长江刀鱼齐名,证明了它的稀缺性,有的钓友可能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钓过,主要是很难撑握它的生活习性,从而无从下手。

鲥鱼的习性

1、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前端钝。头背通常光滑。顶骨缘无细纹,少数顶骨缘或有很窄的细纹。吻圆钝,中等长。眼较小,侧前位,脂眼睑较发达,几乎盖着眼的一半。眼间隔窄,中间隆起。鼻孔明显,距吻端较距眼前缘稍近。口较小。上下颌等长。体被圆鳞,不易脱落。鳞片前部有5~7条横沟线。环心线细,均不中断,后面有放射状纵沟,无孔。

2、鲥鱼的习性

(1) 鲥鱼对水温要求较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摄氏度,低于7摄氏度或者高于30摄氏度时就不摄食并出现死亡,在水中总是不停游动。

(2)鲥鱼为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食,有时亦食硅藻及其它有机物的碎屑;但在生殖洄游期间,亲鱼很少进食。

(3) 鲥鱼的分布范围 分布中国南海及东海,亦见于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

(4)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作生殖洄游;幼鱼在江湖内生长,一般长到150毫米左右入海,在海中发育成长。分布于中国的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省。


鲥鱼的美食文化

鲥鱼与刀鱼、鮰鱼被称之为长江三鲜之一。鲥鱼的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温中开胃,补益虚劳、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清热解毒、疗疮。宜连鳞蒸食,钓鱼社,鲥鱼蒸后,以其流下之油,可涂抹烫伤处。鲥鱼肉嫩味鲜美,鳞下多脂,脂肪含量很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有益。

垂钓鲥鱼的 ***

1、钓位的选择

鲥鱼的生活习性具有翘嘴的生活习性,而体型又与鳊鱼有点相似。但鲥鱼喜欢生活在没有障碍物的广阔的水域里。小编今年两次都是在鱼排上钓到的,一次是手竿和筏竿各一条,还一次是路亚上了两条。对于钓位来说首选鱼排,因为鱼排更靠近水水域中心远离岸边,这是它的更大的优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鲥鱼像翘嘴一样胆子小怕惊吓,基本远离岸边处于水域中间,鱼排是钓鲥鱼的更好的载体。

其次,选择有桦尖的水域。需要选择在河流湖泊的大水面处的桦尖突出的位置进行垂钓并且桦尖位尽量伸入水域中间的位置更佳。这些地方的活动范围大,适合野生鲥鱼生存环境的特性,毕竟它是比较易受惊吓,大水面有利于它的逃跑习性。


2、时间和季节的选择

  • 季节选择

鲥鱼属于洄游鱼类,每年的3~4月从海里溯河作生殖洄游,游入珠江流域再进入到西江北江进行产卵,在产卵期的食量大增,所在春末夏初是钓鲥鱼的更佳窗期,其他季节很难钓到鲥鱼

  • 时间的选择

由于鲥鱼的习性跟翘差不多,所以钓鲥鱼的更佳时间段是在早上6点到9点,过着这段时间又会停口,随着太阳的照射升温后,到中午时分又开始好口,下午3点后又会停口直到下午6点左右又开始有口了。小编路亚钓到的鲥鱼是在中午11~12点之间钓到的,为2条一斤多一条,还有2条是晩上6点后钓到的,由于天黑的原因所以没拍照片。


3、钓法的选择

  • 路亚法

路亚法是钓鲥鱼的更佳 *** ,操作 *** 跟路亚翘嘴是一样的,小编也是搜刮翘嘴时不小心上了两条鲥鱼,使用路亚竿:ML调,使用拟饵:金属亮片8克,轮子:水滴轮。

(1)竿

其实路亚鲥鱼对竿的要求不高,一般的路亚竿都可以满足。当然,装备性能越好的,手感也会更好。

(2)调性

竿子的调性一般可选M,MH,H,甚至XH,这就要根据钓场环境,钓手的风格,追求的手感和鱼体的大小而定了。

(3)轮

可以使用纺车轮,也可以使用水滴轮

(4)线

尼龙,碳线,编织线都可以,建议用碳线或编织线,因为这两种线各有优势。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两种线体,可以参考小编的另外一篇文章,简单地说碳线与尼龙线比较,更敏感,水下隐蔽性更好,沉水快,

(5)拟饵

金属亮片8克足可以在江河里应对鲥鱼。


  • 手竿和筏竿法

以小编的经验来说这两种钓法是一样的,在鱼排上垂钓都是钓半水,钓深2米左右。筏竿长度:1.1米 ,轮子:一键缓降筏轮,手竿长度:3.6米,子线长度:单边35厘米,钩距10厘米。饵料:腥香味饵料、北极虾粉浓腥味、赤尾青、奶香小药或南极虾膏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岸边垂钓建议用6.3米以上的竿子,可以钓离岸更远的水域。

以上的路亚和手竿筏竿的用法是小编真实垂钓鲥鱼的总结归纳,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总之无论是路亚,还是手竿或者筏竿今年都钓到鲥鱼,而且还连续三年还是多少年都有钓到它。

写到最后

鲥鱼是洄游鱼类,平常都是在近海的海域里生活生存,只有每年的3~4月才溯游进入江河,产卵后会重新游入大海,所以垂钓窗期很短。但在春末夏初的时候需要注意温度变化,鲥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摄氏度,太低温度是很难钓到它的。当温度达到30度时,鲥鱼又会停止进食,并一直在水里游荡,这也是它进入大海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最后建议: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

跟时间赛跑的鲥鱼

明万历五月的某个清晨。

在江面忙碌了一夜的船老大们匆忙地将船聚拢。

官家的人黑压压立在码头,空气里是焦急的气息。

自从皇帝尝过江南的鲥鱼后。

镇江地面的老爷加官赏赐。

由此,皇宫里的贵人每年都在小满的节气。

等候鲥鱼带去江南的问候。



身姿挺拔,洁白如玉的鲥鱼高贵典雅。

最是那一身的鱼鳞金贵。

船老大们用双手将鲥鱼搂在怀中。

小心翼翼地递进官家专用的鱼篓。

冰行的伙计将刚从冰窖里取出的冰敲成均匀的小块。

一层鱼一层冰,谨慎地扎牢鱼篓。

马手们丝毫不敢耽误。

鞭声与人马影子,快速地消失在人们即兴奋又忐忑的视听世界里。


从此往北,三千里外是帝都。

二十二个时辰。

换人换马,鲥鱼始终在路上。

这趟特快专递,一跑就是二百年。

从明朝跑进清朝。


经年累月的长跑,也不知道跑死了多少马与人。

美差成了苦差。



一趟长途四十四个小时。

江鲜鲥鱼端上皇帝的餐桌,从未鲜过。

山东按察司参议张大人是个胆大的好官。

他给康熙皇帝写了一个报告。

康熙皇帝看明白了:劳民伤财,关键鱼还不新鲜。

此后,鲥鱼就不再与时间赛跑了。



鲥鱼有多美?

我敬仰的大文豪、大美食家苏东坡有言:

“芽姜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金瓶梅》里说鲥鱼:

“你们那里知道,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吃到牙缝儿里,剔出来都是香的。好容易!公道说,就是朝廷还没吃哩。不是哥这里,谁家有?”



鲥鱼吃鳞、甲鱼吃裙、刀鱼吃鼻、鮰鱼吃肚、河豚吃白。

如果你年少好奇。

操起刀来将家中大人买的鲥鱼刮去鳞片。

好了,轻则挨骂,重则吃打。


一顿打骂是值得的。

从此,你知道吃鲥鱼先朝鱼鳞下筷子。

不然,你就不是南通人。



每年五月,是鲥鱼与南通人约会的季节。

这样的季节只与老一辈南通人有关。



鲥鱼、刀鱼、河豚。

是长 *** 发给南通人的”三鲜大礼包“。

天下致鲜与便宜到难以想象都有了。

就是老天没有再给当代人五百年。



在渔业学大寨的岁月。

一时间渔获丰产得连凭票供应都省了。

每条三斤重的鲥鱼。

每斤大约五毛。

知道你家可能一顿吃不完,市场里也将鲥鱼开成一半卖。

每斤八毛。


进入九十年代。

长江说,对不起南通人,鲥鱼配额已经用完了。

此物以后只在天上有。



让无数文人雅士传唱了千年的鲥鱼。

让无数南通人享用了千年的鲥鱼。

只消二三十年的疯狂捕捞。

就让一个物种灭绝。

这样的事,在全球范围,还在发生。



如今在餐桌,依旧可见鲥鱼。

那是人工养殖的成果。

或者是东南亚、缅甸一带的冷冻海鲥鱼。

鲥鱼依旧披着高洁的鳞片。

酒酿汁、火腿片、酱油、糖一起跟鲥鱼来个 *** 浴。

是谓古法蒸鲥鱼。

调和后的鲜味弥补了海鲥鱼鲜味不足的缺点。

是一道餐桌广受欢迎的菜。


在没有长江鲥鱼的今天。

尽管鲥鱼鳞不再软、鲜、糯。

有得吃总好过什么都没得吃。


最后给大家献上清蒸鲥鱼的做法:

1、鲥鱼去肚洗净,鳞不用去,用盐腌制入味

2、将冬菇、鲜笋、火腿切片

3、食材整齐码放在鱼身上,鱼身下放入姜片

4、鱼肚塞入碎姜、笋、火腿,入锅猛火蒸10分钟

5、用猪油起锅,放胡椒粉、葱蒜、盐,加淀粉勾芡

6、调好的浓汁淋在鱼上面即可盛盘

有人问,鲥鱼可以养吗,养起来难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一下

2019年2月,“长江三鲜”之一,曾被炒到天价的长江刀鱼已经不能再进行生产性捕捞了。而“长江三鲜”里的另一种美味,鲥鱼,也早已因为野生的数量减少而成了保护动物。野生的不能吃,但是市场上对鲥鱼的需求却还在,肯定就会有人问,鲥鱼可以养吗?养起来难吗?怎么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回答一下。

鲥鱼确实是可以人工养殖的,也有些渔民在养它,但是你看市场上鲥鱼上百元1斤的价格就知道,养它的难度还是很高的。

一、环境需求。鲥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养殖时要保证水源水质没污染,而且更好准备能增加水池氧气含量的东西,保证足够的氧气。另外,鲥鱼怕热也不耐冻,水温30度以上、13度以下就很容易死亡,所以要控制水温,更好在20到22度左右。

二、饲料投喂。鲥鱼是种杂食性的鱼类,既可以投喂鱼虾也能够喂植物饲料。鲥鱼的胃口从春季到冬季是递减的,因此春季可以投放较多食物,之后随着季节变化减少投食。

“长江三鲜”的鲥鱼,养起来可不容易,农民想养的话,更好进一步了解养殖技术。

标签: 鲥鱼 现价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