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26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三峡集团乌东德增殖放流站2020年首批齐口裂腹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这是首次采用站内培育的人工亲鱼梯队繁殖成功,也是中华鲟研究所连续第三年实现齐口裂腹鱼人工繁育成功,标志着三峡集团从齐口裂腹鱼亲鱼培育到后续繁育等一系列技术体系取得成功。
此次繁殖的齐口裂腹鱼全部是乌东德增殖放流站自主养殖成熟的亲鱼。“这次繁殖成功标志着我们已经全面掌握了覆盖亲鱼培育、亲鱼催产、苗种培育等覆盖齐口裂腹鱼全生命周期的繁育技术。这对长江珍稀鱼类的保护具有技术借鉴和示范作用。”中华鲟研究所乌东德增殖放流站技术员 *** 明说。
齐口裂腹鱼俗称雅鱼,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岷江、大渡河等水系,是乌东德增殖放流站保护鱼类之一。
乌东德增殖放流站地处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地理位置偏远。自2020年1月中旬开始,在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 *** 组织下,增殖放流站会同三峡基地公司乌东德分公司 *** 完成之一阶段蓄水期间安全养殖。
青藏高原时隔40多年再现特有珍稀鱼类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获悉,科研人员日前调查发现,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在我国三江源地区澜沧江上游消失40多年后再次现身。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日前联合玉树州县两级农牧综合执法部门,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开展相关鱼类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本次资源本底调查除监测发现前腹 *** 裂 *** 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 *** 腹叶须鱼及高原鳅类等流域常见土著鱼类外,首次调查发现澜沧江上游濒危珍稀鱼类——细尾鮡。
图为监测到的细尾鮡。(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细尾鮡是澜沧江流域唯一肉食 *** 底栖原生鱼类,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是间接反映水生生物资源量的生态指征物种。除20世纪70年代有少量记载外,此后一直未被监测发现,曾被认为在该区域灭绝或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此次在青海省澜沧江上游发现细尾鮡,表明该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完整 *** 保持较好,也填补了青海省细尾鮡实时监测数据的空白,为三江源地区鱼类生物多样 *** 和完整 *** 评价提供依据。”玉树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吴海勇说。(记者柳泽兴、陈杰)
来源: 新华社
裂腹鱼怎么养?裂腹鱼的养殖技术裂腹鱼也叫齐口鱼、细甲鱼等,是 *** 高原地区特产的中小型鱼类,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人工养殖裂腹鱼的规模也越来越成熟。那么裂腹鱼要怎么进行人工养殖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裂腹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
裂腹鱼它对水质的要求十分的高,所以在养殖之前池塘的选址、修建等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要确保池塘周围的水源充足并且水质无污染,其次就是池塘要修建成流水式的,这样可以模仿自然的河流,营造一个仿野生的环境进行养殖,这样可以提高裂腹鱼的成活率。还有就是池塘中的水体要达到一个自然交换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有出有进,在出口和进口都是有一定的斜角度的。最后就是养殖池的墙壁要修建成光滑的一个状态,这样可以避免鱼出现擦伤的现象,同时我们在池塘底部组好是铺放一层沙石,还能起到净化水质、控制水温的作用。
2、人工繁殖
在进行人工繁殖的之一步就是要选择好种鱼。裂腹鱼的雌种鱼更好是选择一斤四两左右的,而雄种鱼更好是一斤左右的,然后观察雄鱼和雌鱼的特征,选择 *** 能力强的、健壮的即可。其次就是要进行亲鱼的培育,选取优良的后备亲鱼放入专用水池中进行养殖,等到亲鱼发育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人工催产。而人工催产要注意的就是一般是二月份到四月份的这段时间,水温要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度之间,然后对亲鱼注射激素,放入产卵池中进行人工授精处理。最后等到人工授精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孵化产鱼了,孵化的时候我们要将温度保持在十八度左右,孵化的时长约为七到十天左右,同时我们还要做好预防水霉的措施,以免影响鱼卵的孵化率。
3、鱼苗培育
等到鱼卵孵化出来之后的鱼苗,这时也是它们最弱小的时候,如果要提高鱼苗的成活率,那么我们就要做好鱼苗培育管理。首先就是水温的调控,一般要保持在十五到二十度之间,其次就是养殖池中的水流速度不宜过急,等到鱼苗完全脱膜之后一周左右,这时就需要喂食,一般都是以鸡蛋黄为食,每天投喂六七次,每万尾一个蛋黄的量,不宜过多。等到七天左右,就需要更换饲料,一般会选用豆浆,而当二十天过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正常的饲喂了。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还需要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健康情况等,并且每天要对养殖池进行卫生清理,每周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以免病虫害对鱼苗的生长造成危害。
4、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也就是决定裂腹鱼产量和质量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首先我们要对鱼苗进行分群饲养,合理的控制鱼池中鱼苗的饲养密度。其次就是就是根据鱼苗的大小以及摄食情况,合理的饲喂蚯蚓以及其他的饲料。还有就是要对水质和水位进行调节,在池底放入沙石,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在孵化期间水位控制在五十厘米左右,刚放苗的时候则要控制在七十厘米左右,等到后期慢慢的生长在加深水位,一般更高不超过两米。最后就是要做好防逃、防盗以及预防病虫害的准备。
以上就是裂腹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裂腹鱼由于原本就是生长在高原的鱼类,气候和环境的影响造就了它们独特的外部与内部的结构,因此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品质,建议要营造一个仿野生的环境进行养殖。
寿命是最烦人的2个字,怎么才能“长生不老”呢?
人类都是有寿命的,平均寿命一般是80多岁,老寿星超过100岁。
没有永恒的生命,没有永恒的物质,人类、动物、植物都会老去。
鱼类同样也如此,我们对于鱼类的寿命不是很了解。
但是有文献记载一些海洋鱼类的寿命长达几百年。
淡水鱼类的寿命超过100岁的很少,淡水肉型鱼类的寿命相对于其他鱼类的寿命更长些。
其中狗鱼的寿命,有文献记载的比较长。
1974年,苏联清理莫斯科近郊的皇后湖时,曾捉到一条大狗鱼,它的鳃盖上还挂着一个金环。
上面刻“沙皇鲍里斯多罗维奇放生”的字样。可见这条狗鱼最少在湖中生活了200年左右。
狗鱼最长的年龄可达200岁以上,在德国发现最长寿的狗鱼年龄达到267岁。
鱼类都有自己的寿命,只是说有长有短罢了!
有没有被惊到?狗鱼竟然能活这么长时间,狗鱼真是鱼类中的“老寿星”。
但是鱼类有它的局限 *** ,因为鱼类要时刻面对各种危险。
这些危险有可能来自其他大型鱼类的捕食,也可能是来自人类的捕杀。
它们“寿终正寝”,的几率太渺茫了,这个几率不知道多少万分之一。
狗鱼除了长寿以外,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水域中的“饿狗”。
为什么被称为水域中的“饿狗”?咱们先从了解狗鱼开始说起。
长寿的狗鱼,寿命令人羡慕
一、了解狗鱼
狗鱼可能很多人对于它比较陌生,因为狗鱼并不常见,很多人并没有见过。
1)、为什么狗鱼不常见?
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面积相聚遥远,温度相差很大,鱼类的种类根据温差也是千差万别。
由于温度的不同鱼类可以分为温水 *** 鱼类、热水 *** 鱼类、冷水 *** 鱼类
温水 *** 鱼类:有鲫鱼、鲤鱼、草鱼、鳊鱼等。
热水 *** 鱼类:有罗非鱼、鲮鱼、塘鳢等。
冷水类鱼类:有青海湖 *** 鲤、裂腹鱼、石头鱼、狗鱼等
狗鱼为冷水类鱼类,在水温过高的地方无法生存,这是很多人对它陌生的原因。
狗鱼为冷水 *** 鱼类
2)、狗鱼在哪生存以及适合生长的水温是多少?
狗鱼广泛分布于青海、 *** 、甘肃、新疆、黑龙江和四川西部等地。
伊犁河、额敏河、博乐塔拉河、额尔齐斯河、黑龙江、玛纳斯河及 *** 河等,都有狗鱼的生存。
额尔齐斯河更高水温也才23℃,很适合狗鱼生长。
这些地方即使在夏季温度也比较低,水温一般不超过25°,也是适宜狗鱼生长的水温。
额尔齐斯河
3)、狗鱼长什么样?
那么狗鱼长什么样?首先狗鱼有苗条细长的身体,身材非常好,体表光滑。
狗鱼口像鸭嘴大而扁平,下颌突出,鱼唇厚,上唇具皱褶,下唇具乳突和深皱褶,下颌匙状。
狗鱼全身细长,尾巴短小,头部比较的尖,它的牙齿十分的尖锐。
狗鱼身上的鱼鳍比较的小,这种体型让它们游动速度非常快,能够瞬间加速捕食。
狗鱼的外观很漂亮
4)、狗鱼分几种?
狗鱼又被叫 *** 鱼,属鲑形目的一种,狗鱼科,狗鱼属。
在中国主要有白斑狗鱼和黑斑狗鱼两种。
白斑狗鱼:白斑狗鱼主要分布在 *** 、北美洲、欧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流域。
黑斑狗鱼:主要分布在 *** 远东、北美、蒙古和中国东北的黑龙江水系以及库页岛的淡水河中。
我国只有两种狗鱼
5)、狗鱼的产卵有多少?
狗鱼的产卵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成活率不高
狗鱼每年3月底开始在浅水水草处,或者砂砾处产卵,产卵过程可以持续数周。
鱼体越大,产卵量越大,大型雌鱼一年甚至可以产卵,100万枚。
但是雌鱼产卵后,由于消耗了自己的体力,会出现吞食鱼卵的情况。
显微镜下的鱼卵
6)、狗鱼的生长速度怎么样?
狗鱼生长速度比较慢,这是冷水 *** 鱼类的通病,生长非常慢,但是胜在它们生命周期比较长。
在野生环境下3龄鱼重量也不过1公斤。雄 *** 成熟的年龄为2岁,雌 *** 在4岁
狗鱼生长的年龄非常长,在图文开头也有提到,能够形成巨大个体,体长可达1.5米,更大狗鱼能达到40公斤。
狗鱼在野外没人打扰的情况下能够长的很大
7)、狗鱼的食物是什么?
狗鱼为肉食 *** 鱼类,幼鱼 *** 温顺常成群生活,成鱼 *** 凶猛单独栖息。
幼鱼:狗鱼在幼鱼期间成群活动觅食,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
3厘米后开始转食,开始捕食其他鱼类幼苗。
5-7厘米后即可捕食其它鱼类,8-15厘米自相残杀严重。
15厘米以后,自相残食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但成鱼阶段食物缺乏的情况下还会出现。
成鱼:狗鱼成年以后 *** 活动,基本什么都吃,只要是经过自己身边的鱼类、蛙类、水鸟或者同类,它都会啃几口,要么吃饱,要么噎死。
经常出现报导,狗鱼因为贪吃被噎死的画面,这个下面会提到。
狗鱼捕食
狗鱼属于冷水 *** 鱼类,不太适合温度高的水域生存,所以在水温高的地方不常见,有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狗鱼的名字,但是狗鱼臭名昭著!
?二、狗鱼的捕食方式
狗鱼为什么“臭名昭著”?主要它的捕猎方式,以及它的进食方式,给他带来的“恶名”,让它很残忍,咱们从狗鱼产卵开始说起。
1)、狗鱼产卵后吞食同类和鱼卵
狗鱼由于产卵需要的时间长,雌鱼产卵快完时,雄鱼慌忙逃离,以免被雌鱼咬伤吞食。
逃之不及的雄鱼就成了雌鱼美味的食物,即使雄鱼逃跑以后,鱼卵也成为了它的食物。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对于狗鱼来说,形同虚设,这也是说它们为“饿狗”的原因之一。
凶残的狗鱼
2)、狗鱼鱼苗孵化以后“自相残杀”
狗鱼孵化以后,鱼苗期间成群活动,这时候它们已经开始“博弈”,真正是适者生存。
一些病伤,或者弱小的狗鱼,就成为强大狗鱼鱼苗的食物,淘汰掉一大批狗鱼苗。
狗鱼苗在8-15公分大的时候,“自相残杀”最为严重,直至生长到15公分后缓解。
即使成年的狗鱼,在食物稀少的情况下,还是会自相残杀,适者生存在狗鱼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它们的这种生存方式虽说淘汰弱小,但是也比较残忍。
狗鱼捕食鱼饵
3)、成年狗鱼 *** 生活“什么都吃”
成年狗鱼 *** 生活后,真正是什么都吃,只要有食物在它的视线范围内,都会发起攻击。
即使是水鸟和野鸭这些天上飞的,碰到大型狗鱼一样不安全。、
它们降落在水面,或者进入水内,一样会受到狗鱼的攻击,一样会被吞食。
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有同类经过身边,狗鱼也会主动出击,胜者为王。
狗鱼什么都吃
4)、被“噎死”的狗鱼
经常看到有些被噎死的狗鱼,都是过于贪吃,吃了自己吞不下的食物,或者同类。
它们觅食的食物太的情况下,导致自己咽不下去,挣扎几天后死去。
下面这条狗鱼就是,吞食太大的鱼类导致自己“噎死”。
被噎死的狗鱼
5)、狡猾的狗鱼
狗鱼十分狡猾,善于伪装自己,利用自己身上的斑点,躲避入水草内。
当鱼类靠近它的时候,它猛的窜出“一击致命”。
在在没有水草的水域,狗鱼捕食的时候也善于“隐藏”自己。
它会用它的鱼鳍搅动泥浆,形成浑浊的水域。
它就躲藏在浑浊的水域内,静静等待食物的到来,然后发动突然攻击,咬住猎物。
狡猾的狗鱼
6)、疯狂觅食的狗鱼
狗鱼有多贪食?在有食物的时候,它们疯狂觅食,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阻挡不了它们觅食的脚步。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狗鱼每天都要吃掉和自己身体一样重的食物,这吃的也太多了,也不怕消化 *** 。
事实上食物没有完全消化,它们就排出体外,为下次进食做出准备。
狗鱼张开大嘴觅食
7)、狗鱼的“藏食”
狗鱼对于食物的需求很“贪婪”,实在吃不下的猎物,它们就会藏起来。
什么?它会藏食物?对,你没听错,它确实会藏食物。
并且它藏的食物,其他鱼类能看到,但是吃不到,那么它把食物藏在哪呢?
狗鱼实在吃不下食物的时候,会把食物挂在牙齿上,留着下次吃。
你说这鱼狡猾不狡猾?这又一次为它的“臭名昭著”的名号“添砖加瓦”。
狗鱼觅食同类
狗鱼虽说不管是对于同类,还是其他动物或者鱼类都很凶猛。但是它们能够一直繁衍下去,也自然鱼它的道理,也可以说它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存方式,只是我们不理解罢了,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它们的这种存活方式,“适者生存、优胜略汰”。
综合:狗鱼十分凶猛,在冷水水域内,为大型惊食 *** 鱼类,也就是肉食 *** 鱼类,冷水鱼水域内的食物比较稀少,造成狗鱼的这种生存方式,它们一直能够生存到现在,也就证明这种生存方式很成功。
同类相残:这种方式生存,有忧患意识,能够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自己不被同类觅食。
什么都吃: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什么都吃,能够保证自己更大限度的生存,而不被环境所淘汰。
狗鱼的这两个优点保证了它们不被环境淘汰,同样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淘汰,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更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的更出色。
另外:狗鱼的肉质非常美味,不管是红烧、清蒸、还是烧烤都不错,这是肉食 *** 鱼类的优点,肉食 *** 鱼类一般味道都不错。
这是光头对狗鱼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湖北兴山县特产-兴山杨鱼兴山杨鱼(别称齐口裂腹鱼)主产于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香溪河流,香溪河位于神农架香溪源下游,生长历史悠久。相传“鱼洞闻雷涌鱼群”,神农架一些岩洞内通地下河,外连地表水,每逢之一声春雷响过不久,鱼群便会从洞口涌出来,因而叫做鱼洞。鱼洞有因地而得各的,譬如官封鱼洞、后河鱼洞、盘水鱼洞等;有因鱼而得名的,譬如鲢鱼洞、鲫鱼洞、钱鱼洞等。它们各具千秋,又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奇妙的世界。
官封鱼洞的鱼当地叫“杨鱼”,与其他鱼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大小一般,既无很大的,又无很小的,据说这是经过磨眼筛选的结果。二是无鳞无甲,通体银光闪烁,据说鳞甲在出口处被磨去了。三是肉肥而嫩,绒刺很少,既可口又便吃,农家一般都爱将其填盐炕熟,成串悬挂,随时可吃,遇有客宴,或下汤、或煎炒也都方便。四是每尾鱼体内部含鱼虱一颗,乳白色,豆粒般大小,四肢俱全,初出色体时能在地上爬行,称之为“鱼怪”。农家爱将鱼怪置于瓦片上炕干,研成粉末,泡入酒内,以备 *** 用。民间认为这种 *** 酒对治疗嗝死病(食道癌)有特效。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物种?
五月末的这段时间,中华鲟研究所的 *** 明和同事们都特别忙。
作为驻守在三峡集团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以下简称“乌白放流站”)内的科研人员,在完成往日的常态化工作之外,他们还要照顾新来的“家人”——6万余尾最新繁殖出来的齐口裂腹鱼幼苗。
已达到放流所需规格要求的齐口裂腹鱼幼鱼
本文 *** 均由三峡出版传媒公司
乌东德项目部提供
自2018年3月8日起,科研人员先后分四批次对齐口裂腹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共获得 *** 卵26万余粒,并成功孵化出10万余尾能够自主摄食的开口鱼苗。经过近三个月的鱼苗培育,他们突破了活饵料持续培养和持续采收、幼苗培育中小瓜虫病反复侵扰等难题,成功培育出6万余尾体长4厘米至5厘米长的幼苗,达到放流所需规格要求。
科普小贴士
★ 亲鱼:指具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
★ 开口鱼苗: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不会马上摄食,需利用自身携带的卵黄提供能量和营养,待消化 *** 发育完善后才能摄食。开口鱼苗指可以吃饵料的鱼苗。
给齐口裂腹鱼亲鱼催产之前, 科研人员需要配置催产针
在乌白放流站站长姜华看来,成功繁殖齐口裂腹鱼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三峡集团首次在齐口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填补了技术空白,使其资源增殖成为可能,同时也对长江上游其它珍稀特有鱼类的繁育技术突破具有技术鉴定和示范作用,对我国的长江大保护事业作出了贡献。”
科研人员给齐口裂腹鱼亲鱼打催产针
据姜华介绍,齐口裂腹鱼俗称“雅鱼”,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岷江、大渡河等水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齐口裂腹鱼资源日益稀少。2004年,三峡集团开始将齐口裂腹鱼作为金沙江河段的增殖放流鱼类,但因其具备特定的生活习 *** 和繁殖生物学特点,科研人员在对其进行人工增殖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
齐口裂腹鱼亲鱼产卵
齐口裂腹鱼亲鱼刚产下的鱼卵
科研人员将刚产出的鱼卵放入培育池中
2017年以来,乌白放流站加大了对齐口裂腹鱼人工繁育技术的 *** 化研究。科研人员启用了新的科研设备,并对亲鱼培育、亲鱼催产、 *** 卵孵化、初孵仔鱼暂养、苗种开口及培育、苗种开口饵料培育、鱼病预防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最终取得了齐口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殖的成功。
科普小图示
即将出苗的鱼卵
部分鱼卵已经开始出苗
鱼卵大规模出苗
开口鱼苗
已达到放流所需规格要求的齐口裂腹鱼幼鱼
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获悉,科研人员日前调查发现,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在我国三江源地区澜沧江上游消失40多年后再次现身。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日前联合玉树州县两级农牧综合执法部门,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开展相关鱼类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本次资源本底调查除监测发现前腹 *** 裂 *** 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 *** 腹叶须鱼及高原鳅类等流域常见土著鱼类外,首次调查发现澜沧江上游濒危珍稀鱼类——细尾鮡。
图为监测到的细尾鮡。(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细尾鮡是澜沧江流域唯一肉食 *** 底栖原生鱼类,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是间接反映水生生物资源量的生态指征物种。除20世纪70年代有少量记载外,此后一直未被监测发现,曾被认为在该区域灭绝或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此次在青海省澜沧江上游发现细尾鮡,表明该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完整 *** 保持较好,也填补了青海省细尾鮡实时监测数据的空白,为三江源地区鱼类生物多样 *** 和完整 *** 评价提供依据。”玉树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吴海勇说。
(原标题:青藏高原时隔40多年再现特有珍稀鱼类)
转自:新华社
来源: 中国搜索
澜沧江的裂腹鱼这些年越来越难钓了 结果还是被我钓到了!澜沧江里的裂腹鱼我们通常就叫做澜沧裂腹鱼,不知道它们的学名是不是叫这个。澜沧裂腹鱼是一种典型的高海拔冷水 *** 鱼类,近些年来野生的澜沧裂腹鱼数量迅速减少,于是想要钓到澜沧裂腹鱼也就变得越发困难了。澜沧裂腹鱼是一种底栖杂食 *** 的鱼类,主食鱼虾昆虫,偶尔也会进食藻类和水生植物。一般来说野生的澜沧裂腹鱼主要生活在澜沧江水系,所以想要钓到野生的澜沧裂腹鱼,只能到澜沧江碰运气。通常澜沧裂腹鱼喜欢待在砂砾质底的水域,同时也喜欢待在水流湍急的水域。所以这次出钓选择的钓点也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一段江域,没想到真的收获了澜沧裂腹鱼。
之前也探钓过很多次澜沧裂腹鱼,却一直无缘得见,显然这次终于等到了幸运女神的降临,收获了这些澜沧江中的精灵。同行的三名钓友只有我钓到了,不得不说是运气好了。因为大家的钓鱼技法基本相当,钓法、饵料也都一样,澜沧裂腹鱼却只上了我的钩!
这鱼如果光看身子的话,和鲢鱼还是比较想的,如果把胡子去掉,鱼头的部分就比较像草鱼了。而这两撇小胡子则和鲤鱼的一模一样,不知道是不是从鲤鱼那里偷来的!
本来以为能够收获一条就不错了,没想到接连钓到了好几条,这样的运气实在让人兴奋。不同于其它鱼类数量锐减的原因,澜沧裂腹鱼数量锐减的主因并不是过度捕捞,而是生存环境的 *** !
本文由本号小编收集整理,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想了解更多钓鱼相关资讯,请关注四海钓鱼自媒体矩阵!
科技日报讯(记者颉满斌)近日,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闫德飞教授团队对采自柴达木盆地渐新统中一批新的裂腹鱼类化石(距今约3000万年)进行了研究,通过与相关现生及化石类群的骨骼形态对比,将其鉴定为古裂腹鱼属的一个新种:曙光古裂腹鱼。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古生物学 *** 》上发表。
研究根据化石记录与分子生物学证据认为,现代原始等级裂腹鱼类可能在渐新世时期起源于青藏高原北部。作者将这一新物种命名为“曙光”,冀望它们能够为古裂腹鱼属乃至原始裂腹鱼类的早期演化历史提供新线索,并对人类了解青藏高原地质历史上的生物多样 *** 提供新信息。
基于70个外部形态和骨骼特征的 *** 发育分析显示,曙光古裂腹鱼是原始裂腹鱼类中一个位于基干位置的类群,其骨骼特征介于裂腹鱼属与鲃亚科一些属之间。化石保存有完好的细小鳞片与扩大的臀鳞,类似于今天的原始裂腹鱼类,如裂腹鱼属。对现生鲤科鱼类鳞片退化程度与栖息地气候条件的相关 *** 分析则表明鳞片的大小与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 *** ,当前鱼化石伴生的植物化石显示这些鱼类当时生活在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推测其出现可能与始新世—渐新世之交的全球降温事件有关。
据了解,裂腹鱼类是鲤鱼中一个特殊的类群,现代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区,其形态独特,全身覆盖细小的鳞片或 *** 无鳞,在臀鳍的两侧各有一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这两列臀鳞之间的腹 *** 上形成一条裂缝,故得名“裂腹”。裂腹鱼不仅是今天高原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包括云南的大理裂腹鱼(弓鱼)、青海的青海湖 *** 鲤(湟鱼)及新疆塔里木的扁吻鱼(大头鱼);其形成与演化也与过去青藏高原的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来源: 科技日报
鱼类溃疡病(烂身病)的症状和防治鱼类在它的生存环境中,鱼的体表直接与体外的生存环境触及,承受水环境变化以及捕捞等外来因素的阻扰,因此,鱼类的体表病在鱼类病种中是发现率最多的病类,尤以体表溃烂、充血、霉烂为主要表征体现,并且很多体表病如赤皮、烂鳃、出血往往都同时并发且部份症状极为相似。
鱼类溃疡病特别极易与赤皮病、疖疮病和打印病混淆,有时虽然对"赤皮病"穷尽了一切手段和 *** ,但还是出现病情更加严重并且病情失控了,那么,鱼病可能就不是赤皮病而是溃疡病了。
患病南方大口鲇体表溃疡灶坏死(汪开毓)
鱼类溃疡病,又叫烂身病,最主要的体征表现是身体上出现浅的、 *** 的疮(这点和疥疮病相似),通常颜色发红,有时也在鳍上出现。红疮可能形成第二次感染,其中最明显的是水霉菌。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上受损害的区域扩大并且连在一起。最常受到侵害的是冷水鲤科鱼类,尤其是金鱼和锦鲤等观赏鱼类。
患病鲤鱼体表形成溃疡灶(汪开毓)
一、病原
鱼类溃疡病可能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革兰氏阴 *** 菌以及由各种不同的丝囊霉菌等引起,并且革兰氏阴 *** 菌也总是在该病的继发 *** 染中对病鱼造成进一步损伤。
鱼类溃疡病属高接触传染 *** 的疾病,可以通过鱼、鸟、网具等传播。 锦鲤身上通常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可能单纯是表皮上的 。金鱼身上经常出现慢 *** 败血症,导致水肿和死亡。
患病鲟鱼体表形成溃疡灶(汪开毓)
二、流行情况
鱼类溃疡症危害多种养殖品种,特别是乌鱼、加州鲈、齐口裂腹鱼(雅鱼)和大口鲇(鲶)等养殖品种的危害较大,水温在15 ℃以上开始流行,外伤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这一点和水霉病、赤皮病相同。
鱼类溃疡症是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季节 *** 流行病,1971年发现于日本养殖的香鱼。1971年发现于澳大利亚的灰鲻。此病大多在低水温期和大降雨后发生。
患病齐口裂腹鱼体表形成溃疡灶(耿毅)
三、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体表出现斑状出血,鳞片松动;之后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表皮发炎溃烂,周缘充血,随着病情发展,病灶扩大,并向深层溃烂,露出肌肉,有出血或脓状渗出物,严重时肌肉溃疡露出骨骼和内脏,最后死亡。
患病南方大口鲇体表形成溃疡灶(耿毅)
患病鱼早期不吃食,鱼体发黑,漂浮在水面上,有时变得不停地游动。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在躯干和背部往往出现一些区域较大的溃疡灶,继而引起大量死亡。
对于特别敏感的鱼如乌鱼,损伤会逐渐扩展加深,以至达到身体较深的部位,或者造成头盖骨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坏死,使活鱼的脑部暴露出来。
四、溃疡、烂身的发生原因
1、机械损伤导致体表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
主要有养殖过程中的拉网、捕捞、转塘等 *** 作不慎容易导致体表的机械损伤。此外,过大的放养密度也是导致机械损伤的诱因。
寄生虫寄生导致体表的机械损伤,进而引发细菌继发感染。一方面是由于寄生虫(斜管虫,车轮虫,小瓜虫,锚头鳋等)的寄生给鱼体本身带来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寄生虫的寄生,导致鱼类出现不安,在固体物上面摩擦带来的机械损伤,从而导致细菌的继发感染。
2、维生素的缺乏或者外部 *** (氧化油脂,霉菌 *** )的作用
有研究证实维生素C的缺乏能够导致斑点叉尾鮰等鱼的体表出现溃烂。氧化油脂能够 *** 饲料当中的多种维生素,氧化油脂和霉菌 *** 同时也能够损伤机体消化道,肝,肾等实质 *** ,降低鱼类的体质及免疫力,从而为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创造了条件。
3、病原微生物通过除体表的其他途径(如消化道)造成鱼类机体的全身感染,继而引发体表组织炎症和坏死,形成溃疡。
比如,感染了诺卡氏菌的加州鲈以及乌鱼,往往在体表形成溃疡灶,进而引发烂身。
患病金鱼体表形成溃疡灶(仿R. Roberts)
五、诊断 ***
将溃疡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以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结合流行病学与症状可进行诊断。
①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学 *** 确诊。
②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直径1.2~3微米)。刮开损伤部位后通常可以看到霉菌、细菌并发寄生虫的症状。
③确诊需进行组织病理观察。
患病南方大口鲶头部形成溃疡灶(汪开毓)
六、鱼类溃疡病与疖疮病的区分
鱼类溃疡病则是肌肉溃烂由体外向体内发生溃烂,鱼类疖疮病是由体(肌肉)内向体外发生溃烂。
鱼类疖疮病
七、防治 ***
大型水体发病条件下控制该病几乎不可能。若该病在小水体和封闭水体里暴发,通过消除病鱼、用生石灰消毒池水、改善水质等 *** ,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1、在捕捞、运输、放养及养殖的过程中勿让鱼体 *** ,在放养前进行消毒。
2、清除病鱼,消毒池塘水,改善水质。
3、鱼塘经常用生石灰、漂 *** 、二氧化氯等含氯类消毒剂消毒,调节水质。
4、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以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5、饲料提倡营养均衡,不携带病原,尽可能消毒并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等。
6、发病时,采用氟苯尼考等 *** 物外消与内服同时进行,可收到较好效果。每千克鱼体重用20~40毫克,拌料投喂。
7、治疗不复杂的溃疡感染相对容易,可使用专门配制的含有恶喹酸的饵料,或者使用新型专用的抗溃疡处理剂。
8、治疗可能受到原生动物或者皮肤吸虫造成第二次感染的影响,第二次感染也应该治疗,食盐是有用的辅助处理剂。
9、全池泼洒氯杀灵或强氯精0.3~0.5克/立方米,或二氧化氯、溴氯海因0.1~0.2克/立方米。
10、拌饲投喂病原敏感 *** 和消炎 *** 物,如三黄散、氟苯尼考10~20毫克/公斤体重/天,连用5~7天。
11、施用杀灭细菌及治疗溃疡病专用 *** 物。(本文转自【水花鱼】。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