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考研择校分析。
大家好,我是丁老师。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食品考研。食品考研有三个专业,分别是食品科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和食品工程。
专业科考试科目一般是食品化学,如果考食品加工安全,则需要再考一门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考虑选择食品加工安全,因为它属于农学,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
食品工程、食品科学需要考数学,但食品专业的就业范围广泛,可以考虑进入编制公务员。全国各地的海关、公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都有食品相关岗位可供报考。
第二个选择是去高校当老师,可以去一些三本、大专或职业技术院校。
还可以去国企、私企。
食品专业的对口岗位很多,如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杏花村等酒企,以及伊利、实习等乳业企业都需要对口人才。
哪些学校比较推荐呢?中国农业大学、中农、江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已经是8月份了,希望今年备考的同学可以好好考虑自己要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对食品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提前开始了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
硕士研究生招生各学科门类考研难度分析!考研热度居高不下,上岸是所有人的目标!然而,各大学科门类考试难度大不相同,你的本科专业属于哪个学科?
哪个学科门类比较好考?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十三大学科门类考研难度分析,快来了解一下吧~
哲学学科门类
哲学学科门类包含哲学1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7宗教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考研难度:☆☆
优势:招生学校多、报考学生少
劣势:就业不乐观
经济学学科门类
经济学学硕包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下设有6个二级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下设有10个二级学科门类;专硕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家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等专业。
考研难度:☆☆☆☆☆
优势:就业前景好,吸金快
劣势:报考学生多、竞争大
法学学科门类
法学学硕包含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5、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等6个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下有10个二级学科、政治学8个、社会学4个、民族学5 个、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专硕包括法律、社会工作、警务等专业。
考研难度:☆☆☆☆☆
优势:就业前景好,吸金快
劣势:报考学生多、竞争大
教育学学科门类
教育学学硕包含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教育学下设有11个二级学科、心理学3个、体育学4个。
专硕包括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4个一级学科,其中教育专业下有24个二级学科、体育专业下有4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招生学校多、考试难度相对较小、基本不考数学
劣势:报考学生多、竞争激烈
文学学科门类
文学学硕包含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下设有8个二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有11个、新闻传播学有2个;专硕包含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3个一级学科,其中翻译下有22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不考数学
劣势:报考学生多、考试难度相对大
历史学学科门类
历史学学硕包含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中国史下有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3个二级学科;专硕在文物与博物馆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不易跨考,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
理学学科门类
理学学下包含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心理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等27个一级学科,各学科下又设有若干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不易跨考,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
工学学科门类
工学学硕包含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等42个一级学科,每个学科下有若干个二级学科;专硕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等10个一级学科,57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不易跨考
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
农学学科门类
农学学硕包含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等13个一级学科,33个二级学科;专硕包括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等4个一级学科,农业下设有8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劣势:就业前景欠佳
医学学科门类
医学学硕包含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医学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53个二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6个、临床医学18个、口腔医学2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6个、中医学13个、中西医结合2个、药学6个。
医学专硕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等6个一级学科、36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不易跨考
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报考人数多
军事学学科门类
军事学学硕包含10个一级学科,39个二级学科,其中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2个、战略学4个、战役学2个、战术学3个、军队指挥学7个、军事管理学3个、军队政治工作学3个、军队政治工作学4个、军事后勤学3个、军事装备学5个、军事训练学3个;专硕军事下有军事指挥、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军事装备等4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就业牛
劣势:招生条件有要求
管理学学科门类
管理学学硕包含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
专硕包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6个一级学科,工程管理下设4有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就业相较不错,部分不考数学
劣势:报考人数较多
艺术学学科门类
艺术学学硕包含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5个一级学科,其中音乐与舞蹈学下有音乐学1个二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下有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二级学科、设计学下有设计艺术学1个二级学科;艺术专硕的艺术下有8个二级学科。
考研难度:☆☆☆
优势:公共课分数要求低
劣势:报考人数也不少
你想考哪个专业研究生?
考研人数有望突破500万!2023年考研这些变化快收藏2023年研究生考试报名即将开始,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社会人群和在职人士纷纷加入了考研队伍。2022年考研人数达到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80万人,其中陕西考研人数为16.8万,比2021年多2.6万。种种迹象表明,在2022年考研人数刷新历史的情况下,2023年考研人数或再创新高,有望突出500万大关。
在考研竞争压力的迫使下,许多学生为了提高上岸成功率,放弃报考“双一流”大学,竞相选择双非院校。实际上,每年增长的报名人数,并没有使报录比上升,研究生考试难度持续增加。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研究生报考专业硕士增长明显,专硕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普遍超过学硕,尤其是在双非高校更为明显。
>>招生计划
陕西部分高校研招计划扩大
培养模式有变化
就陕西高校2023年研招计划,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的相关负责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处仵亚伟表示,学校2023年的研究生招生整体规模增幅不大,但依旧呈扩大趋势。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901名(含推荐免试、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大学生士兵计划、 *** 计划、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单独考试),其中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627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74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凯表示,预计2023年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学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的整体招生计划要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而确定,因此实际招生人数要到2023年3月才有最终结果。目前,学校的专硕规模已经超过学硕,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已发生变化: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王凯说:“以学校的特色专业为例,学校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所以在硕士计划的分配上,会优先保障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它涵盖多个语种,学校的语言类专业因学科层次高、二级学科门类多而优势突出。因此,招生计划会优先向这个专业倾斜。此外,也会向近几年新发展的部分经管类专业、特色专业等倾斜。”
2023年,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拟招生1600余人(含推免生、非全日制考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表示,招生人数仅供报考时参考,录取时将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和发展需要做适当调整。
>>招生举措
取消本科专业限制
新增全日制专业
为吸引报考,陕西部分高校推出利于考生的举措。
仵亚伟介绍,2023年研招,学校理学院新增物理学硕士一级学科和光电信息工程招生领域;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新增设计学硕士一级学科;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增控制工程招生领域;化学与药学院新增制药工程招生领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招生类别分为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招生领域;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增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招生专业,该专业原只在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葡萄酒学院原生物与医药类别招生2023年分别按照食品工程和发酵工程两个领域招生。
西安美术学院招生处处长李军表示,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从2020年开始,西安美术学院所有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取消了本科专业限制,加之西安美院是西北地区唯一的重点专业美术院校,近三年学院研究生报考量持续增加,虽然招生计划也稳步增加,但是报录比还是持续上升(2022年报考2500余人,录取约400人)。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少部分考生能通过初试、复试,“过关斩将”获得录取资格。另外,近几年研究生考生中“二战”“三战”考生的数量也持续增加。
李洋表示,今年西北政法大学招生专业目录中新增了以下全日制招生专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增“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闻传播学院新增“广播电视”专业;商学院(管理学院)新增“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工作、金融、英语笔译、广播电视、公共管理5个专业今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商学院(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危机管理”专业更名为“数字治理”专业。“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今年还获批了法律硕士国际仲裁方向人才培养项目,2023年起开始招生,在国际法学院下设立了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国际仲裁和涉外律师招生方向,遴选培养我国法治建设急需、法律实务界短缺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专门人才。”
>>过来人说
建议早点开始做准备
学校配备了指导老师很贴心
不少考生都表示,考研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比如选择目标大学与专业,都需要去搜集信息,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找目标院校刚上岸的学长学姐,这个最直接最靠谱,一是通过贴吧、学校公众号、考研机构等了解信息。对部分考生来说,获取有效信息比较费力,需要有较强的信息过滤甄别能力,考生认为,如果能有官方的指导更好。
自从今年4月考研上岸后,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研一学生高祎亦就成了身边学弟学妹考研的咨询对象。
“建议学弟学妹早一点开始做考研准备,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我是大三上半学期准备考研的,其实应该更早一些,更好是大二暑假就确定目标学校,大三寒假尽可能多刷真题,尤其是数学,大三暑假就要定专业课,咨询目标院校学长学姐或本专业刚上岸的学长要资料。总之,大三要平衡好本科学习与考研。”
关于跨专业考研,热心的高祎亦说,很多高校接受跨专业考研,等于给了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比如我,本科学的数学专业,考虑到今后的就业和兴趣,我选了电子信息专业。经过调剂,我如愿被电子信息专业大数据方向录取。而且幸运的是,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在开过考研动员会后,根据每个人考研的意向,给每个学生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对考研很有帮助。比如,有同学想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给他分配的是西电毕业的老师,指导起来比较有针对性。包括我在调剂的时候,学院老师帮我联系调剂专业所在的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老师。调剂时搜集信息很重要,考生可以关注一些考研公众号,上专业网站筛选符合条件的高校。”
西安石油大学大三学生强波蓉说,自己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了专业和想要考的地区,但是具体到报考哪个院校性价比更高、更适合自己,就有些迷茫,“希望高校增加这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王雪雪是在职考研队伍中的一员,目标是北京体育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专业。今年“二战”考研的她说,有的学校10月份才公布考试大纲,希望高校的考研大纲能再早一些公布,加之有的学校会换教材,这会让备考变得更加紧张。面对考研压力,王雪雪说可以接受调剂,再则,近年来,高校放宽调剂政策,使得专业调剂选择面更宽了。
考研灵魂“四问”
你想好了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处仵亚伟指出,很多学生一进入大学就集中精力准备考试,导致出现“大学生活高四化”现象,真正的大学专业学习反而不受重视,本末倒置。
仵亚伟认为,考研首先要把兴趣放在之一位,因为研究生的研究生涯大多是兴趣导向的,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与自己职业规划相关的专业;其次,要综合研判自身能力水平,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高校;最后,要关注意向院校的招生及调剂政策,慎重选择之一志愿,不要总想着寄希望于调剂。
“在考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四个问题:一、未来的职业目标和人生发展规划到底是什么?二、硕士研究生学历对自身今后的职业和人生的助力是什么?三、如果获得入学资格,对自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有什么规划?四、通过硕士阶段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西安美术学院招生处处长李军希望每一个考研人思考这灵魂四问。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凯建议:“对自己的专业要有未来两年或三年的明确规划,这也有利于在复试过程中跟导师、专家交流时,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优势。”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彭宏 锁铮铮 张競之
青岛农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为稳妥做好青岛农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2〕3号)、《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3〕3号)、《关于做好山东省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3〕23号)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复试录取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疫情防控要求,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成绩要求及复试比例
(一)复试成绩要求
初试成绩不低于各招生专业(领域)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A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分数线”)且达到各专业(领域)的复试成绩要求(以下简称“专业分数线”),专业分数线见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
我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80分。
(二)复试差额比例
实行差额复试,之一批次(一志愿)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最多不超过150%。其他批次(调剂)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最多不超过300%。
二、复试资格审核
由各学院负责按照学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青岛农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青岛农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组织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考生身份、学籍学历等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复试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复试和录取。考生应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附件),承诺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恪守诚信,考生不得在相关科目考试未全部结束前泄漏考题信息。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提交相关材料,考生须向学院提交情况说明,经调查属实后,可延期提交。
(一)复试资格
1.符合我校2023年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的报考条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条件。
2.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本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电子证明材料。
3.往届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或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本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因故不能提供的,需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境外高校毕业的请出具《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电子证明材料。
4.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均须提供诚信复试承诺书、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见附件)
5.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须提供相关证书原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除需提供以上(2)或(3)所需材料外,还需提供入伍前有关学历(学籍)材料、《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等证明材料;
(二)加分资格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更高项加分。享受加分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跟我校研究生招生办确认,将加分申请及证明材料发送至201901188@qau.edu.cn,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加分资格。
三、复试方式、内容
及考生成绩记录方式
各学院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复试方式,可采用现场复试或 *** 远程复试。具体复试方式见相关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现场复试的考生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凭初试准考证,手机扫码从城阳校区东门进入校园参加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测试(专业课考试、面试、英语听力与口语)、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会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学院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历考生还需参加加试科目考试。
(一)加试科目考试
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的考生,在复试前由相关学院组织加试报考专业规定的两门加试科目(详见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专业加试科目)。加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合格线为60分。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考生复试总成绩,成绩达不到合格线要求者不能参与复试录取排名。加试科目考试时长等信息见相关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
(二)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包括专业课考试、面试、英语听力与口语三个复试项目,由各学院组织。采取 *** 复试的学院,综合测试考试时间原则上为20分钟;采取现场复试的学院,专业课考试应为笔试形式,考试时长等信息见相关学院复试录取细则。面试时间原则上为10分钟,英语听力与口语5分钟,英语听力与口语与面试可合并进行,累计15分钟。
1.专业课考试
考试科目为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专业要求的考试科目。
2.面试考核基本内容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科研创新能力(学术学位考生)或实践能力、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专业学位考生);
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荣誉或奖励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考生应提前准备好学业成绩单、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证书、奖学金证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奖证书、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实践(实验)能力材料(参加专业实践成果材料、操作过的大型仪器设备清单等)、其他荣誉或奖励证书、专家推荐信等电子材料(具体提交材料及要求以“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公布为准)。
3.英语听力及英语口语
主要考核考生的英语听说等交流能力。
(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由学院负责组织,应给出考核评语,考核结果为合格和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通过审查档案材料、单位鉴定意见和面试、面谈等方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函调”的方式。考核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四)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会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学院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四、复试具体安排
(一)复试缴费
实行网上缴费,复试费180元,未缴费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二)复试时间和批次安排
之一批次(一志愿)复试考生为进入复试的报考我校各专业(领域)的之一志愿考生,各学院一志愿复试预计从4月1日左右陆续展开,具体时间及日程安排,请考生及时关注各学院复试录取细则及研究生处和各学院网站发布的相关通知。其他批次(调剂)考生复试时间以调剂系统发放的复试通知为准。
(三)复试项目
考生应及时查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中公布的复试项目,按规定或通知的时间参加复试。
五、体检
拟录取考生按学校体检要求完成体检,在入学时统一进行。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并且无传染病。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六、调剂
(一)调剂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达到之一志愿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的A类考生的国家分数线。
3.调入专业与之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可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专业可跨门类在对应专业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调剂)。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
5.之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要求。之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6.之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7.之一志愿报考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考生,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择优接收调剂。
8.全日制考生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应符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9.我校不接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和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 *** 计划)的考生调剂。
(二)调剂程序
1.考生应当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陆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申请,学校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
2.院工作小组根据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按照统一标准遴选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审核合格后通过调剂系统发放复试通知。未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可在填写志愿36小时后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3.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超过6小时未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并在规定时间网上缴费、参加复试。
4.各招生学院组织复试并及时公布复试结果。
5.所有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
6.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我校发放拟录取通知的6小时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同意拟录取,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七、录取
复试中专业课考试、面试、英语听力与口语、思想政治理论满分均为100分,按相应权重(见复试成绩计算公式)折算入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一)总成绩计算方式
(1)会计专业: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70% +复试成绩×30%
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理论成绩×10%+专业课考试成绩×30%+面试成绩×50%+英语听力与口语成绩×10%
(2)其他专业: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
复试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30%+面试成绩×60%+英语听力与口语成绩×10%
(二)总成绩排名方式
1.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按复试专业(领域)总成绩分别排名。
2.按各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分别进行总成绩排名。
3.总成绩相同的考生排名顺序由院工作小组确定相关办法,并在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中公布。
(三)拟录取名单确定方式
1.各专业(领域)拟录取人数不得多于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
2.按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3.拟被录取的各专业(领域)考生选择同一导师的,根据专业(领域)分配给导师的招生计划数,按照选择该导师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依次排名确定。
4.所有拟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复试,不参加复试的不予录取。
5.学院工作小组应在复试结束后,及时告知考生复试结果,根据总成绩排名方式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接受考生和社会监督。院工作小组要加强对公示和上报材料及成绩真实性的核查,确保各项成绩都有据可查,真实准确。
6.各学院不得改变学校下达的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完成的招生计划,学校统一收回并根据生源情况另行分配。
(四)录取类别
1.非定向考生:档案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研究生,录取前考生本人、工作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五)严肃考风考纪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及本人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我校复试(含调剂)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研究生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八、相关工作制度
(一)责任追究制度
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中,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监督制度
凡是发现在复试录取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和纪律的,均可向我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机关和研究生处举报,举报 *** 分别为0,0。
(三)信息公开制度
研究生处、各招生学院在网站开辟专栏,及时公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细则、复试考生名单和拟录取名单等复试录取信息。
(四)回避制度
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有近亲属参加当次的研考或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当次复试录取公平公正的人员,不得参加当次的考试工作。
(五)复议制度
考生如果对复试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诉(申诉 *** 0,邮箱:201901188@qau.edu.cn)。对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学校将责成相关部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进行复议。
九、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
1.我校参与山东省科教融合校所联培专项,根据联合培养协议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设立水产专业(专业代码:090800)和生物学专业(专业代码:071000)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1700)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设立生物学专业(专业代码:071000)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与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设立草学专业(专业代码:090900)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设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计划详见相关学院复试录取细则。
2.学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13个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原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烟草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所、茶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等18个单位设立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专项计划,涉及动物科技学院、草业学院、动物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林与林学院、园艺学院、植物医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等招生学院,招生计划与专业(领域)详见各学院复试录取细则。
3.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招收的研究生原则上除课程学习外,在各联培单位进行培养。
4.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按照我校的复试录取方案执行,由招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联合联培单位相关导师组织实施。
5.相关学院要保证招生计划专项专用。
十、其他事项
1.本方案适用于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2.调剂考生名单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接受复试通知并完成网上缴费的考生为准。
3.本方案所涉及内容若与上级文件不符者,以上级文件为准。
青岛农业大学
2023年3月22日
2023农大考研复试分数线出了!复试时间已定,快来!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又迎来新一年的考研复试
经过不懈的努力
各位准研究生们成功通过初试
进入复试环节
现将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
复制各学院相关链接到浏览器查看详细信息
各招生学院联系 *** 及复试分数线
https://gra.henau.edu.cn/a/zhaoshenggongzuo/20230328/3649.html
农学院
《农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https://nongxue.henau.edu.cn/a/xinxizhongxin/yuanwugongkai/20230327/5685.html
林学院
《林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lin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9/4288.html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jingyi.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8/1714.html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dy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9/3812.html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dwkj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9/4879.html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hnndjd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zgg/2023/0329/6589.html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jgxy.henau.edu.cn/a/zixun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8/3221.html
烟草学院
《烟草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yancao.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31/4280.html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zhibao.henau.edu.cn/a/zixun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30/2297.html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yuanyi.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9/2463.html
信息管理与科学学院
《信息管理与科学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https://xinxi.henau.edu.cn/shows/79/1049.html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sk.henau.edu.cn/a/zixun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9/6427.html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sp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28/3318.html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zihuan.henau.edu.cn/a/xinwenzhongxin/yuanwugonggao/20230328/1538.html
文法学院
《文法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wenfa.henau.edu.cn/a/xinxizhongxin/jiaoyantongzhi/20230329/3811.html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https://marx.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31/1974.html
理学院
《理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mp.weixin.qq.com/s/f3_lEKl-1aqtMVZMnVASbw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https://wgy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tongzhigonggao/20230330/1762.html
体育学院
星光不负赶路人
幸运眷顾奋斗者
考研路虽漫漫
终点就在眼前
农农在这里祝大家
金榜题名 一战成硕
本期编辑:李宇博
图文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
2024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综合情况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具有宽广的工程基础,熟练地掌握食品营养、加工工艺及生产装备方面的知识,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下面研晟考研收集整理了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综合情况,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01、院校综合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985211-青岛市--B+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肇始于 1946 年,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培养出我国之一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和博士后。学院的定位是:以海洋食品为特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培养“以研究为主,兼顾应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211 工程”、“985 工程”、“双一流建设(A 类)”重点建设单位之一,自 2022 年起学院已整体搬迁至我校“西海岸校区”,硬件和师资将获得全面提升,助力学院迸发新活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 110人,其中教授 37 人,教授级高工 2 人,副教授 24 人,讲师 10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 98%以上,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的占 80%以上,老中青结合,学缘结构合理。
那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都考什么科目,招生人数是怎样呢?继续往下看
除了这些,考生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内容呢?自然分数线报录比是每个考生的重点关注,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给自己的择校一个明确的定位。
以下以近三年的复试录取情况为例
就业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有食品加工储藏与运输、食品营养安全与检测、食品工程设计与研发、食品品质管理与监督、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向。日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就业前景良好。
该专业学生主要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最终可从事食品制造企业,就业领域包括食品制造工艺与设备设计、食品产品研发及创新、食品安全管理、食品质量控制、食品销售与营销、食品法律事务、等工作。
以上是关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综合考情分析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
南开大学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成员。
2023年招生目录
2022年招生目录
2021年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
近年复试分数线
2022年:310/50/50/75/80
2021年:290/50/45/75
2020年:290/50/70/75
2022年复试名单
2022年拟录取名单
2021年复试名单
2021年拟录取名单
2020年复试名单
2020年拟录取名单
关于复试方案
总结
南开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学科实力是比较一般的。2020年拟录取2人,2021年拟录取1人,2022年拟录取1人,还有额外两个推免的名额。风险较大,不建议报考。
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光荣榜你生而不可 ***
你生而诚信善良
你生而心怀梦想
你生而伟大,你生而有翼
你本不应匍匐在地
你能展翅,那就学会飞翔
考研光荣榜
高文萍
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录取院校:内蒙古大学
录取专业:生物与医药
李颖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智馨艺
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录取院校:吉林农业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赵爽
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录取院校:长春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韩田田
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录取院校:浙江海洋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刘晓琪
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录取院校:浙江海洋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张颖
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录取院校:浙江海洋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陈明峰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范亚菲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河北工程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王永怡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河北科技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工程
邹继康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朱鑫玉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吉林农业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赖琴英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录取院校:集美大学
录取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愿你眼眸有星辰 心中有山海
从此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待你合上笔盖的刹那
愿你如英雄收剑如鞘般飒爽
追梦路上 我从未停止脚步
漫漫追梦路 我们一同走过
祝愿所有考研人
所思皆所愿
2023年考研调剂大学专业名单之二(第二批)上一次我们汇总了2023年考研调剂大学专业名单之一批,目前已经有更多的大学公布了调剂的专业。今天我们把第二批和之一批合并整理如下(最终调剂信息以官方调剂系统为准),字数特别多,各位家长记得收藏保存起来慢慢看。
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浙江科技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
浙江科技学院-化学工程
浙江科技学院-环境工程
浙江科技学院-环境科学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医药
中国民航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民航大学-材料学
中国民航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材料加工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
重庆科技学院-材料学
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
重庆科技学院-环境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环境科学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
重庆科技学院-矿业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力学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土木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储运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井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
广西科技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含量子技术等
澳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与化工
北方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北京服装学院-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
北京服装学院-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加工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学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工艺
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北京工商大学-控制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轻化工程(含皮革、纸张、织物加工等)
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
北京工商大学-生物化工
北京工商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应用化学
北京工商大学-智能制造技术
北京工商大学-资源与环境
北京机电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
北京机电研究所-材料学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材料学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采矿工程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机械设计及理论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物加工工程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程北京
滨州学院-安全工程
滨州学院-航空交通运输
滨州学院-环境工程
滨州医学院-生物与医药
大连民族大学-生物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
钢铁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质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质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光电信息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光电信息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控制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控制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控制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机械工程
广西科技大学-材料工程
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
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工程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轮机工程
哈尔滨商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商业大学-机械工程
哈尔滨商业大学-机械
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商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哈小浜荷业大字-能源动力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物与医药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物与医药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环境与安全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水声工程
河北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北地质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河北地质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河北地质大学-电子信息
河北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河北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河北地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北地质大学-土木水利
河北地质大学-土木水利
河北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
河北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
河北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
河北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北经贸大学-生物与医药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工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矿产普查与勘探
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
黑龙江工程学院-环境工程
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
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
湖北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湖北民族大学-化学工艺
湖南工程学院-材料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轻化工程(含皮革、纸张、织物加工等)
湖南工商大学-售成电路工程
湖南工商大学-软件工程
湖南工商大学-通信工程(含宽带 *** 、移动通信等)
湖南工商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湖南工商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湖南工商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华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科学与技术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与通信工程
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机械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系统工程
昆明学院-材料与化工
昆明学院-材料与化工
昆明学院-电子信息
昆明学院-化学工程与
昆明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昆明学院-生物与医药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攀枝花学院-材料工程
攀枝花学院-化学工程
三亚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材料物理与化学
山东之一医科大学-生物与医药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材料学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山西大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七二六研究所)-水声工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轮机工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邵阳学院-机械工程
邵阳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邵阳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沈阳铸造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台州学院-化学工程
潍坊医学院-生物与医药
温州医科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工程
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材料学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机械设计及理论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通信与信息系统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物理电子学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信号与信息处理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信息安全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兵器科学与技术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电路与系统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机械电子工程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控制工程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通信与信息系统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子科学与技术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202所)-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西交利物浦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西京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京学院-控制工程
西京学院-控制工程
西京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西京学院-岩土工程
西南民族大学-材料工程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工程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工程
西南民族大学-环境工程
香港教育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香港教育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香港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电气工程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浙大城市学院-电子信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与化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工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水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机械工程
郑州机械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
郑州机械研究所-工程力学
郑州机械研究所-固体力学
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设计及理论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安全技术及工程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采矿工程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应用化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工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桥梁与隧道工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油气田开发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环境科学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光学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材料表面改性科学与技术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机械设计及理论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激光制造科学与工程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制造工程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材料与成形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智能制造工程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材料加工工程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材料物理与化学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材料学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土木工程
中国舰船研究院-舰船电子工程技术
中国舰船研究院-水声工程
中国舰船研究院-水下特种装备探测与控制
中国舰船研究院-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舰船研究院-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舰船研究院-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环境工程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制浆造纸工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
广州化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工
广州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与化工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与医药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材料与化工
武汉植物园-生物与医药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测绘工程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地质工程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防灾减灾工程及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区工程与环境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环境工程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生物技术与工程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岩土工程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环境工程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生物技术与工程
云南天文台-电子信息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工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材料与化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工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材料加工工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电子信息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固体力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冶金工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材料学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械设计及理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电气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电子科学与技术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南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
重庆工商大学-材料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重庆工商大学-工业催化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科学
重庆工商大学-应用化学
重庆三峡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信息
重庆三峡学院-机电系统电子技术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
南昌工程学院-水利工程
南昌工程学院-水利工程
南昌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南昌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化工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内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工程
齐齐哈尔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齐齐哈尔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齐齐哈尔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齐齐哈尔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齐齐哈尔大学-应用化学
陕西理工大学-电子信息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与医药
陕西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陕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动力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光学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化学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热能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与化工
上海电机学院-车辆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
上海电机学院-动力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
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技术
上海电机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上海电机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上海电机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上海电机学院-能源动力
上海电机学院-通信工程(含宽带 *** 、移动通信等)
上海电机学院-智能制造技术
上海电机学院-智能制造技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化学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工业催化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物化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物化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物与医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物与医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土木水利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化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制药工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车辆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光学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化学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
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力学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优化理论与过程控制
沈阳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
四川轻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学
太原科技大学-钢铁冶金
太原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光学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力学
太原科技大学-力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车辆工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工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智能制造技术
五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五邑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五邑大学-材料与化工
五邑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五邑大学-工业设计工程
五邑大学-化学工程
五邑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五邑大学-化学工艺
五邑大学-环境工程
五邑大学-环境工程
五邑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五邑大学-软件工程
五邑大学-生物化工
五邑大学-食品科学
五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五邑大学-应用化学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学
西安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西安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光学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化学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西安工业大学-化学工艺
西安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生物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水利工程
西安工业大学-应用化学
延安大学-材料与化工
延安大学-电子信息
延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延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盐城工学院-材料加工工程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盐城工学院-材料学
盐城工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
盐城工学院-化学工程
盐城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
盐城工学院-化学工艺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
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
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盐城工学院-控制工程
盐城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盐城工学院-土木水利
盐城工学院-应用化学
长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学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长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
长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
长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
长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2024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综合情况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具有宽广的工程基础,熟练地掌握食品营养、加工工艺及生产装备方面的知识,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下面研晟考研收集整理了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综合情况,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01、院校综合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211--南京市--A-
食品科技学院源于 1921 年成立的东南大学农产制造门和 1927 年创办的中央大学农产制造门、食品工业系。1985 年,学校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率先成立了食品科学系。1996 年成立食品科技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 126 人,专任教师 79 人,其中教授 32 人,副教授 33 人,博士生导师 30 人,硕士生导师 58 人,专任教师 96%拥有博士学位,其中 3 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1 人入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 IFT Fellow 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肉禽鱼蛋及其制品委员会”(ISO/TC34/SC6)主席,省部级人才 37 人次,30 余人任职于全国学术性团体或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学院历经近 40 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为优势,以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糖组学与糖生物工程为特色的五个研究方向。学院拥有“肉品质量控制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其他部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13 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挂靠学院。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 329 项,科研到位经费 2.43 亿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674 篇,其中 SCI 收录 1148 篇,申请专利 166 项,授权专利 130 项,制定国际、国家标准 25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其他部省级、行业科技进步奖 23 项,出版专著 10 余部,教材 20 余部。
那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都考什么科目,招生人数是怎样呢?继续往下看
除了这些,考生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内容呢?自然分数线报录比是每个考生的重点关注,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给自己的择校一个明确的定位。
以下以近三年的复试录取情况为例
就业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有食品加工储藏与运输、食品营养安全与检测、食品工程设计与研发、食品品质管理与监督、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向。日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就业前景良好。
该专业学生主要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最终可从事食品制造企业,就业领域包括食品制造工艺与设备设计、食品产品研发及创新、食品安全管理、食品质量控制、食品销售与营销、食品法律事务、等工作。
以上是关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考研综合考情分析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