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想要认识生活常见花卉,跟植物做朋友,可以点击上方“关注”,我会跟你分享相关内容呦。
夏天,最害怕的就是烈日炎炎。太阳如火炉般炙烤着大地,热得人快要喘不过气来。
也许是热的缘故,路上的行人一般比较少,欢唱的鸟儿也比较少,只有那焦躁的蝉儿,无聊的唱着单调的歌曲,沙哑的声音好像在告诉人们,今年的夏天比去年更热了。
不愿外出,好像出去了就会变成炉火上的烤肉,撒点孜然就可以上桌了。
摆摊新门道。图片来源于 ***
迫不得已非要出去,也是捡着树荫底下走,盼望着多一片阴凉。这时,更加体会到行道树的重要。
今天,就分享一种常见的行道树——鹅掌楸,它可是世界五大行道树之一(其余四个为:椴树、七叶树、悬铃木、银杏)。
鹅掌楸,还有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名字——马褂木。
你肯定注意过它的叶子,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名马褂木。
鹅掌楸树叶
马褂
如果你你曾留意过它的花,那就更好了。
花萼3片,绿色;花瓣2轮,每轮3枚,黄绿色,基部有橙黄色条纹;
中心位置,是雄蕊和雌蕊。鹅掌楸是木兰科植物,在进化上处于比较原始的地位,所以花蕊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最中心是黄绿色的柱状花托,上面生有很多雌蕊。花托的基部排列着一圈黄色的雄蕊,花药很长,花丝较短。
花开时节,树上像挂满了可爱的小宫灯,又因形似郁金香,所以欧洲人称之为“郁金香树”。
鹅掌楸古老的孑遗植物
化石证据表明,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在白垩纪时期(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均有鹅掌楸分布。
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所以它们被称作是活化石植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之一。
它们可是跟恐龙一个时代,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展现在我们眼前;与它们相比,人类的历史还如此短暂。
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
原产于我国的鹅掌楸,在我国有野生林分布,但数量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中国鹅掌楸的花,整体呈现黄绿色
北美鹅掌楸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更高可达60米,具有树干直,材质好,生长快等特点,不仅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也是建筑及 *** 家具的上好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北美鹅掌楸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
去年秋季来到美国,刚到去逛公园时,不认识的树木极多。有些可能不是真的不认识,而是换了地方,长势不同,没有特别明显的识别特征的,不太敢确认。
印象深刻的就是北美鹅掌楸,树干较高,让我这不带眼镜出门的轻度近视者,基本看不清叶子。正逢秋季,看到地上的落叶,才知那株十几层楼高的高大树木是鹅掌楸。原先在国内见到的多数七八米高。
不过,北美的鹅掌楸花朵并不如中国的好看,花瓣上端有些微卷,不够挺立。
北美鹅掌楸的叶子和花朵
我国的鹅掌楸抗寒性差,不适宜在北方冬季较寒冷的地方种植。
为了在观赏和经济应用上提高鹅掌楸的质量,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结合的杂交鹅掌楸应运而生,现在我国园林中大部分应用的都是杂交鹅掌楸。
杂交鹅掌楸
鹅掌楸夏季能够遮阴,也是重要的秋色叶树种;秋季叶片变黄,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你喜欢哪种行道树了,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呦。
图片来源于 ***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每天认识一种植物(九):鹅掌楸——天然的“黄马褂”鹅掌楸:是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由于其叶形犹如马褂,因此又被称为马褂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但生长地方不宜过于寒冷。此外,鹅掌楸喜欢肥沃透气性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土壤不宜太干旱,也不宜太湿润。国内部分地区均有种植。
但也应注意马褂木病虫害很多,马褂木的主要病虫有炭疽病、白绢病,栽植时应注意防治。
鹅掌楸绿树浓荫,叶形奇特,花形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除此之外,鹅掌楸还有药用价值,叶和树皮入药。
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你知道叶子像小马褂的鹅掌楸开花也很美吗 被称为“中国郁金香”都市快报讯
鹅掌楸,提到它,好多杭州人都说晓得,“不就是马褂木吗?”
对,它的名气,几乎都是叶子带来的。它的一片片小叶子,就像一件件小马褂。不管哪个小朋友,往树底下一站,都是一脸萌萌的,“呀,树上好多小衣服啊。”
只是,很少有人关注过,它不但叶子好看,花开起来也好看!
这两天,杭州植物园的分类区、百草园、灵峰三岔口,都能看到鹅掌楸正在开的花,黄绿色的花朵开满树枝。
鹅掌楸的英文名字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为啥要叫“中国的郁金香”?因为它的花,像郁金香,又像莲花灯。
四、五月份,鹅掌楸含苞,形同才出水的绿色小荷尖,小巧而别致。花瓣初开时是绿色的,形似郁金香。后来慢慢有点绿中透黄,变得颇具金属质感。
尤其当阳光透过树叶,洒进绿碗之中,整个花冠都被点亮了,里面影影绰绰的花蕊,看起来犹如盛满了碧玉琼浆,让人陶醉!
远古走来的“ *** 妹”
鹅掌楸为古老的遗植物,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
鹅掌楸因屡遭滥伐,在其主要分布区已渐稀少。而且鹅掌楸是异花授粉种类。但有孤雌生殖现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时即已成熟,开花时,柱头已枯黄,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况下,雌蕊虽能继续发育,但种子生命弱,故发芽率低,是濒危树种之一。
鹅掌楸属现存有两个种。一个种是分布在我国的鹅掌楸,另一个是分布在北美洲的北美鹅掌楸。
1963年,南京林业大学己故的叶培忠教授首次开展了鹅掌楸属种间杂交育种试验,并成功获得了鹅掌楸属的种间人工杂交种——杂交鹅掌楸。
从叶子上看,杂交鹅掌楸的叶子和鹅掌楸很像,北美鹅掌楸叶子为鹅掌型,更扁圆胖一些。
从花型上看,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都是像郁金香一样杯状的,北美鹅掌楸则花瓣向外撑开,花瓣顶端有点翻卷。
从花色上看,鹅掌楸花朵颜色偏绿,纵使到后期,也是绿中透点黄,色差不大;北美鹅掌楸也是偏绿,但花瓣内侧靠近基部的地方,有整片的黄 *** 块;而杂交鹅掌楸,颜色最为鲜艳,偏向橙黄色,花瓣偏上部一点地方,有大块金黄颜色,看起来华贵大气。
马路边的鹅掌楸可能很少开花
想看的话就去杭州植物园
鹅掌楸,是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可是,它在杭州并不算多。和香樟、梧桐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人家的零头。
请杭州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帮忙统计一下,说之江路上有不少,种在马路中分带里,有一年还评上了最美秋色绿地。
丰潭路、古墩路有一些,但要说多,远远谈不上,几十棵吧。临平、萧山有几条马路上也种了一些。钱江一桥和三桥之间、横桥路、华浙公园、凤山公园,都种了几棵,算是零星点缀。
要说看着多一些的,只有太庙广场。
六千平方米的太庙广场,沿着广场边,四个边里种了三边,要说多么,大约也就几十棵的样子。
这么好看,在杭州为什么并不多?没办法,它在杭州一直都有些水土不服。
鹅掌楸是浙江本土树种,按理在浙江应该长得蛮好,可它对生活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杭州好多方面都不符合。
头一个是土壤。鹅掌楸是木兰科植物,喜欢酸性或微酸性土壤,适湿、透气、排水良好,它才长得欢快。尤其是山林里,长得不要太旺。
但杭州土壤都是偏碱性。前些年,经常鹅掌楸种下去,过不了多久就水土不服,死掉了。
比方说,2009年,通益路上曾种了100棵鹅掌楸,一个月后就死了60多棵,只好赶紧把剩下的挪走。还有教工路,也种过50棵,努力了很久还是不行。
除了土壤,还有空气。一棵鹅掌楸长在山里,每年五月花开一树,但挪到城市里头,尤其是马路边当行道树,奇怪哎,树还长得好好的,但就是不开花了。
所以说,想看“中国郁金香”吗?赶紧去杭州植物园哦。
又见鹅掌楸,树枝上谁家落下的小褂子呀 |园丁是谁在树梢晾了几件小褂子?
又是谁为谁做的衣?
飘啊飘,悄无声息,
落到你的梦里。
以前,很少见到鹅掌楸,我很纳闷这么可爱的树,怎么就没人种呢?
它奇特的叶子,那么像“小褂子”。
等秋天变得金黄的时候,叫“黄马褂”特别形象。
它另一个名字就叫“马褂木”!
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
学名:L.tulipifera
去年在英国Borde Hill Lane,偶遇了几棵,之一次看到了它的花。 竟然那么美,小酒杯的样子。
怪不得英国人叫它“郁金香树”,Tulip tree
仔细看,它的花瓣一共有9枚,外面三瓣绿色的,会翻转,像是酒杯的托了。
另外的六个花瓣酒杯一样包裹着中间的花蕊,也是淡绿色,基部橙色。
原产中国的鹅掌楸,花朵是黄绿色的,我还没拍到过。
它的花期5-6月,那时候,树叶茂盛浓绿,绿色的花朵在树影间很难被发现。
鹅掌楸是很古老的植物,在日本、 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都发现它的化石,可惜后来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
北美鹅掌楸,还是四大行道树之一,后来引进到英国,属于速生的落叶乔木。
中国的鹅掌楸,现在不多见了,早被列为濒危树种。
大概原因,一来是因为鹅掌楸是异花授粉,花的颜色那么低调,花蕊又被花瓣包围,还长那么高大(40-50米),昆虫的作用有限。
另外呢,说是:“鹅掌楸屡遭滥伐,在其主要分布区已渐稀少。”
资料上还说:鹅掌楸叶和树皮入药,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散寒止咳的作用。
我们不是医生,别去乱采入药了~~~
很多植物因为它的药用价值被挖成濒危。
今年6月跟着孙小美去川西看野花,她说之前这里一整坡都是贝母,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几棵,只敢悄悄叫同伴来拍,小心提防着不远处还有几个拎着塑料袋挖川贝母的本地人。
所以有一年在我们小区附近发现好几排鹅掌楸的时候,真的很高兴!原来常州也能种鹅掌楸呢!
它的叶子真的太可爱了,去拍的时候,大部分树叶都落光了,树梢上留着不多一片,像是晾挂着的小上衣!
它的叶子要到12月中下旬才会凋落,满树金黄的秋天应该很美!
我一直很想在河马花园里种一棵,那么春天的新叶,冬天的黄叶,四季的样子都会拍到,不用专门赶到某个地方拍的。花大概会晚一些,一般树龄在5-10年,鹅掌楸才会开始开花。
巴恩斯利花园里有一棵花叶的鹅掌楸,长得有十几米高,和花叶的灯塔树一起,简直太美!
鹅掌楸现在已经有不少杂交的园艺品种,还有叶子带金黄色边缘的。威斯利花园里搜集了14个品种的鹅掌楸,希望有机会去好好搜寻一番。
再发些图片吧,实在太吸引我,每次有机会,都忍不住拍。对了,去南京春夏花园的农场沿途,也有很多鹅掌楸(马褂木)的小树。
这些是在常州一个小区花园,朋友家门口拍到的。
2019年11月20日
大概是因为今天入冬不冷,温差不大,前天去青枫公园拍到的一棵鹅掌楸,叶子还有很多绿色,没有变成金黄,
这几天一冷,一下子都掉了。
乌桕也是如此~~~
每个相遇都是缘分
一个人,一棵树
一朵花,一片叶
更何况是这么有趣可爱的小褂子呢~~~
鹅掌楸,别名马褂木,属木兰科鹅掌楸属。该属现仅存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两种,其树干直,材质好,叶形奇特,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中国鹅掌楸原产于长江流域,上世纪70年代豫南地区开始引种,生长表现良好。为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鹅掌楸,特介绍鹅掌楸苗木培育技术如下。
播种育苗技术
种子采收10月中下旬,鹅掌楸果实陆续成熟,当果实呈褐色时应及时采收。采果母树应选择本地种源20年至30年生的健壮、群状分布的树木,采摘的果实在室内摊开阴干,约一周后,放在日光下晒3天至5天,待翅状小坚果自行分离后去杂,然后装入布袋干藏。
圃地播种育苗圃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秋末冬初对苗圃地进行深翻,翌年春季结合平整圃地施足基肥,做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播种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播种量为300千克/公顷至450千克/公顷;条播条距为25厘米至30厘米,播种量为150千克/公顷至225千克/公顷,于3月中上旬播种。播前用冷水浸泡种子24小时,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沙土并盖以稻草,若无稻草可用遮阳网替代。
遮阴除草若无有效遮阴措施,鹅掌楸苗易遭日灼危害,因此遮阴防灼伤是鹅掌楸苗木繁育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一般经20天至30天幼苗出土,选在阴天或下午揭草(遮阳网)。揭草后适度遮荫,透光度50%至60%为宜。苗木生长季节,要及时松土,并按照“除早、除小”的原则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雨水多的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苗木根腐。由于鹅掌楸种子发芽率低,为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在4月底至8月初要进行间苗和补苗。鹅掌楸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幼苗期较喜荫蔽环境,忌强光曝晒,长大后喜光。为了幼苗正常生长,小苗上袋后要及时搭棚遮荫。
肥水管理鹅掌楸是喜氮树种,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适当施用氮肥或人粪尿2至3次,追肥宜少量多次、先稀后浓。立秋过后应停止追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或施3克/升磷酸二氢钾1至2次,促进植株嫩梢木质化,增强其抗寒性,有利于越冬。苗期应及时除草,适时灌水排水,根据圃地肥力情况酌施追肥。一年生苗高达1米时,即可出圃定植,部分小苗可留养1年,翌年再用于造林。
扦插育苗技术
除了播种育苗以外,鹅掌楸还可用扦插法育苗。在豫南地区,多采用硬枝扦插的 *** ,其育苗 *** 简单易学、便于掌握。在落叶后翌年2月下旬,选择健壮母树,剪取一年生5毫米以上粗枝条作为插穗,穗长15厘米左右,每穗应具有2至3个饱满的芽,下端切口平剪,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插入土中3/4,扦插前可用生根粉浸30分钟左右。插条应随采随插,插好后要有遮荫设施,勤喷水。此法成苗率可达80%,一年生苗生长至80厘米以上,同样可以出圃造林。
下面要介绍的植物花朵想翡翠一般,看起来晶莹剔透,如果仔细观看它的花朵长得像郁金香,名字看起来像我们常见一种绿植,它就是鹅掌楸,人们也叫它马褂木,有点像马褂的袖子,这种植物有什么特色呢?
鹅掌楸是一种看起来特别清新亮丽的乔木,适合栽种到院子中,观赏性是非常棒的,虽然大多数都是栽种到国外的,但是这种植物却是原产我国的一种观赏树。
鹅掌楸的观赏性不仅表现花朵上,它的叶片也是听好看的,而且还能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变色,绿色和红色之间变换,有的是变成金黄色,观赏性又能提高一个档次。
鹅掌楸生长很快,可以很高,不太适合盆栽,很容易长到几米高,甚至可以涨到10多米。不过与其他落叶乔木相比,鹅掌楸的旁支覆盖面与高度不成正比,就是偏向瘦高,往上生长。
平常朋友们的庭院比较小,就比较适合栽种鹅掌楸。不过一般庭园更好还是选择较矮的品种,可以欣赏到叶子及花朵。鹅掌楸平均寿命很长,一般都有一百年以上,可以做为传家之宝植物。
鹅掌楸春末开花,花朵很大,比一个普通的茶杯还大,花朵通常是黄绿色,底部有大片橘红色点缀,看来与某些种类郁金香的花朵非常像。
花朵的杯里满满的有很多针状的花蕊,鹅掌楸不是一种下去就开花,一般要种下之后15年以上才会开花,最初花不是很多。加上15年后树木高大,见过这树木花的人都不是很多。但越老的树花越多,特别在下部枝茎花会很多。
种植:
鹅掌楸需要阳光,因此必须种在多阳光地点。鹅掌楸不喜欢在秋天移植或是下种,所以更好是在春天时种。
不论是种植还是移植,种时都要使用相当好的有机土,包括堆肥土、腐熟的有机肥和适当泥炭土等。鹅掌楸喜欢酸性土,但是对于土壤中的盐分(包括冬天融雪撒的盐分)就没有抵抗力。
刚种的头三年都不能让土干,因为鹅掌楸不耐旱,特别是幼年时期。天不下雨就要记得浇水。
鹅掌楸最重要是维持一个主干,因此千万不要由头部修剪。如果见到植株自己生出两个主干时,可以选择一根较弱的,将其由接近主干地方减去。而因为鹅掌楸的生长习惯是往上长,旁枝不多,因此也不用修剪旁枝。等到树木非常高大时,可以将下部的旁枝修剪去,而且所有的修剪工作,更好是在冬天进行。
鹅掌楸很容易在树枝尖端溃烂,如果见到应当立即将溃烂部分剪去,这一类修剪不必等到冬天,因为情况紧急。
鹅掌楸生长很快,因此枝干脆弱,在暴风雨时很易被吹断,因此在多暴风雨地区不要种得距离房屋太近。
鹅掌楸根部短,因此不耐旱,不像其他树木,在干热地区或长久不下雨时,必须记得浇水,否则叶子会转黄掉落,而且抵抗力减弱;
这树木对于都市的污染很不适应,此外也对于土壤中的盐分不能容忍,所以不适合当作路边树种植;花季时期花瓣落在地面要经常清扫;鹅掌楸的枝干及叶子会生出有甜味的汁液,很吸引蚜虫,而因为树高要消除也不容易。
立秋已过,临沂鹅掌楸树叶渐黄。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并且还是濒危树种的鹅掌楸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其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濒危树种之一。
鹅掌楸屡遭滥伐,在其主要分布区已渐稀少。鹅掌楸是异花授粉种类。但有孤生殖现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时即已成熟,开花时,柱头已枯黄,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况下,雌蕊虽能继续发育,但种子生命弱,故发芽率低,是濒危树种之一。
它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两侧端向外突出;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具有极高观赏、经济及药用价值。
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干旱土地上生长不良,也忌低湿水涝。
鹅掌楸树形羰正雄伟,叶形奇特石雅,花大而美丽,为世界珍贵树种之一,17世纪从北美引种到英国,其黄色花朵形似杯状的郁金香,故欧洲人称之为“郁金香树”,是城市中极佳的行道树、庭荫树种,无论丛植、列植或片植于草坪、公园入口处,均有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有害气体的抵抗性较强,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它是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现中国的特有的稀有物种,也是浙江的本土树种。在“浙”里,可观其四季变幻。
春夏之间,叶片间那玉碗一样的花朵,有翡翠般的光泽。被称为树的郁金香。
秋天来了,抬头一看,萌了一脸,好多衣服,黄绿交接,一片斑斓;
低头一族,惊了一脸,喜提一件,黄马褂儿,落叶亦美。
花谢叶落,翅果开始干枯,最终如金属簪花一般。或挺立枝头或随风飘落。
鹅掌楸是木兰科珍贵树种
被收录在
《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17版)》
鹅掌楸分布范围广
不仅能在江西、湖北及四川等南方省区种植
在我国河南、陕西、山东等
北方地区也能适应
一般认为北方珍贵树种较少
杜仲能在北方生存
有其一定的生理特性基础
园林中的珍贵树种
顾名思义,数量少,价值高
溢价空间大
不少人印象中
只有南方这种气候温润
降水丰富,土壤适宜的地方
珍贵树种才分布较多
而相较而言,北方夏季温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常有干旱
土壤多盐碱性
能够种植的树种很多
但珍贵树种相对少些
鹅掌楸就是其中一种
鹅掌楸树干挺直,树冠伞形
叶形奇特,古雅
为世界珍贵树种
但实际上,北方也有珍贵树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种也是这样
并不是所有苗木品种都适合在北方栽种
能在北方气候中生存下来的都有相适应的生理特性
鹅掌楸喜温湿、凉爽气候,喜肥,喜湿
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
立地条件下生长尤其迅速
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忌低湿水涝,在干旱土地上会生长不良
想在北方种植珍贵树种的园林人
看完有没有心动呢?
珍贵树种的出现
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环境适应性
一方面是人为因素的干扰
珍贵树种少,能在北方种植的珍贵树种
更要格外珍惜
了解鹅掌楸的习性
把握树种种植要点
鹅掌楸才能在北方欣欣向荣地生长下去
小贴士:
为了保证生长效果良好,在北方种植鹅掌楸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圃地应选在避风向阳、土层厚且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的沙壤地上;鹅掌楸因小苗根系不发达且不耐旱,因而苗期要注意少量多次浇水,保持苗床湿润;栽植当年秋天,用刀抚造林地的杂草小灌木,并在距每株树根20厘米外开环状浅沟,施入复合肥各0.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