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配方,三天缓解,吃一次管一年
【我的头痛小配方】
取一根野生天麻泡一晚
第二天切片(使用一半,干的称重大约15克)打一个鸡蛋,加一点清水打散,放入切好的天麻蒸10分钟。
出锅后加一点酱油和芝麻油,可以空腹当早餐吃,
野生天麻嚼起来糯糯的,味道也很棒。
【其他做法】
天麻炖鸽子、天麻炖鸡、磨成粉服用……
一般头痛的时候吃,也可以作为保健经常吃,炖鸡蛋的做法是不会做饭的手残党也可以搞定的
【资料】
野生天麻的药用价值是很珍贵的,它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野生天麻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
【禁用】
1、儿童、孕妇禁用
2、哺乳期、老人、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老妈教我“天麻”的7种更佳吃法!很实用!我国从古至今就有“药食同源”的食疗文化,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病的原则是:“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天麻入食最早见于典籍《本经》,云:“天麻久服益气,长阴肥健,嵩山、衡山人取生者蜜煎作果食之,甚珍”.天麻除了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作用,下面就带领各位来了解关于天麻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天麻的8种吃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天麻的功效、作用、吃法:
1、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
天麻75克,附子(炮制,去皮、脐)5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50克,荆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
2、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
天麻25克,芎藭100克。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
3、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
天麻100克,地榆50克,没药1.5克(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50克,麝香0.5克(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
4、妇人风痹,手足不遂
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100克。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
5、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
天麻(生用)250克,麻黄(去根、节)500克,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250克。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
6、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
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150克,僵蚕100克(俱炒),天竺黄50克,明雄黄2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100克,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
7、治小儿诸惊
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50克,天南星(炮,去皮)25克,白僵蚕(炒,去丝)10克。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
猪脑为猪科猪属动物猪的脑髓,有较高的滋养补益价值,含钙、磷、铁比肉多,另含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具有补益脑髓、疏风、润泽生肌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失眠、手足皲裂、痈肿、冻疮。
天麻炖猪脑汤清味鲜,猪脑色白,质地嫩口,具有养生保健的食用价值。
主要原料
准备猪脑2个(120克) ,野生天麻片30克,桂圆10克,姜片20克,葱结20克,清汤600克,盐1/3茶匙,味精1/4茶,料酒1茶匙,胡椒粉1/4茶匙。
主要做法
1
猪脑剔去血筋、焯水,与天麻、桂圆、姜片、葱结放入汽锅内,注入料酒、清汤,放入蒸笼内旺火加热1小时。
2
之后加盐调味,原锅上席。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天麻不仅是入药这么简单哦,平时用它来煲汤,也是养生的绝佳之选。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除此之外,天麻对于心脏也有很好的疗效。
天麻的神奇之处
天麻味甘性平。中医认为甘入脾,脾在五行属土,土能胜湿,因此,天麻的作用之一是去除脾之湿气。天麻“入肝经气分”,肝属木,在自然界为“风”,因此天麻的另一重要作用是治“风”。风邪的特点是善行而数变,并且风邪可以其它邪气侵犯人体,如风湿、风寒、风热等。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证明,天麻既可以治疗内风,也可以治疗外风。
天麻对头痛眩晕有较好的疗效。《本草纲目》中称:“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天麻药性甘平质润,主归肝经。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为治疗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所致头痛眩晕(多表现为胀痛或重浊疼痛,累及眼目,并伴有眩晕、胸闷、恶心呕吐、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梦、或腰膝酸软等症状)之要药。
天麻的功效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尤其在三峡库区云阳生产的,含天麻素高于药典。
天麻的作用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 *** 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原因,最近总觉得头晕晕的......>
<有没有去医院看看呢?>
<有的,医生让我用天麻煮水喝,你说这真有用吗?>
<我倒是又听说过天麻对头晕很好,你可以试试看。>
<这样吗?那我回家煮来喝试试......>
李时珍有关于天麻的记载:“补益上药,天麻为之一。世人只用之治风,良可惜也”。
天麻富含天麻甙,也俗称为天麻素或香荚兰素,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天麻性温、辛、无毒,归肝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的作用非常广泛,天麻自古就有显著的镇静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作镇静剂使用,用合成天麻素还能用来治疗神经衰弱的患者,对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天麻还能祛风止痛,可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肢体麻木、头痛眩晕和风湿寒痛等;此外,天麻还有养血息风的功效,能增加大脑的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增加冠状血管的血流量,能够缓解眩晕和头痛等症状。
天麻对3种人,功效大得很
患有早期脑疾病的中老年人群
到了中老年,由于血管老化,容易出现各种脑疾病,比如出现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早期脑部疾病,这些中老年人群适合服用天麻,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预防脑供血不足。
天麻对已患有脑血栓、癫痫、脑梗塞、帕金森和痴呆等重症人群以及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的人群都有缓解作用。
风湿人群
天麻能够健脾祛湿和化痰息风,对于患有各种风湿疾病的人群来说,服用天麻能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在家应该怎么服用天麻?
炖服
首先需要将需要的食材准备好后,然后跟天麻一同炖服,比如天麻炖鸡、天麻炖瘦肉、天麻炖乳鸽等,可以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和身体亚健康等症状。
冲服
将天麻直接研磨成天麻粉,每天取10克左右用温开水冲服,每天一次,更好坚持服用1个月以上,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天麻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可以缓解压力,帮助睡眠,治疗心烦引起的头痛和精神不振等症状。
不过天麻在长时间高温的情况下容易使营养物质流失,因为天麻的主要成分天麻甙在遇到高温时很容易挥发,因此失去镇痛镇静的有效成分,因此,不管是炖服还是冲服天麻,更好在最后加入天麻,以免影响药效。
天麻虽好,这2类人不能碰
血虚、阴虚的人
关于天麻的使用禁忌,《本经逢原》中记载道:“天麻性虽不燥,毕竟风剂,若血虚无风,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清代名医 *** 洛也提到:“血液衰少及非真中风者忌用”。也就是说血虚、阴虚、津液衰少的人都不适合服用天麻。一般来说,口干咽干、多梦盗汗、头晕眼花、体液较少等症状都属于血虚或者阴虚,更好不要服用天麻或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再服用。
孕产妇
孕妇和产妇都不宜服用天麻,对于孕妇来说,天麻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如果食用天麻容易因此而动胎气,导致胎儿情况不稳定,尤其是以往有过流产史的人,刚要注意避免在孕期服用天麻,以免造成流产。对于产妇来说,产后食用天麻容易造成出血过多,更好不要食用天麻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因为听说天麻的功效很多,于是购买大量天麻长期服用,其实,天麻作为一种中药,也有自己的适应证,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而且用量也不可随意增加,如有需要,更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参考资料:
<1>沈云峰,郝伟.中药材天麻的药用功效与真伪鉴别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7):1023-1023. <2>胡金林.天麻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国乡村医药,2009(03):77+82. <3>《天麻是“头晕神药”? 这两类人千万别吃》.广州日报.2017-11-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新鲜天麻和干天麻的区别(附吃法)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传统名贵药材。能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那大家知道新鲜天麻好还是干天麻好呢?
你知道新鲜天麻和干天麻的区别吗?
1、从药效上来说
鲜天麻制成干天麻,需要先蒸煮过,天麻药效会流失一部分,相比之下新鲜天麻更具食用价值!干天麻更具药用价值!
2、从优次上来说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天麻颜色金黄,和增重,会使用硫磺熏蒸天麻,至使原本健康的天麻,变成了毒天麻,硫磺干天麻千万不能食用,危害健康!
3、从用法上来说
干天麻一般用作药,而新鲜天麻食用比较多。新鲜的洗干净后直接和着搭配的膳食一起炖就可以了。
4、从营养上来说
新鲜天麻因为没经过加工,有效成分得到了更大的保留,是真正的活性天麻,所以新鲜的天麻比干的营养价值高,但是新鲜的天麻很容易坏,不易保存,晒干后不容易坏。
新鲜天麻因为营养价格高每天不要吃超过50g,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新鲜天麻怎么保存?
新鲜天麻的保质期比较短,大家要注意了,在一个月之内能吃完吃完,能送人送人,不要浪费了。这么贵,留着自己吃可好?那应该怎么保存呢?你是否想到将新鲜天麻晒干呢,这样比较妥当,一了百了。除了晒干还有别的 *** ,接招吧!
*** 1:切片,泡酒。喜欢喝酒的人儿,天麻泡酒大有可为。
*** 2:晒干。比较简单的 *** 是将新鲜天麻切片,不切片也可以,放入锅中煮几分钟,之后打开盖子再煮几分钟,接下来将煮过的天麻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即可。
天麻怎么吃?
吃法1:新鲜的可以切片炖肉或排骨,一次不要超过50克。药店买的干天麻可以切成小块炖汤。
吃法2:干天麻打成粉,和鸡蛋一起蒸成蛋羹是很有营养价值的。
吃法3:新鲜天麻炖鱼头
原料:鱼头250g 、油适量、盐适量、天麻10g、川芎6g、白芷10g。
做法:1、上面能洗的食材都洗干净吧,之后用热水冲一冲就ok了。
2、鱼头洗净后,切片,更入味窝,不喜欢就整个鱼头扔进锅里,就是这么壕气。
3、鱼头放入锅中,加入川芎、白芷、天麻、姜片,倒入适量的清水,开煲了。
4、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2个小时就ok啦,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新鲜天麻宜忌人群
新鲜天麻每周吃两到三次比较好,每次吃20-40克,吃多也不行。
孕妇。天麻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本来活血行气是好事,但是孕妇食用后反而会流产,准妈要注意。
产妇。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的妈咪不要食用。
小孩子。小孩子也不适宜食用新鲜的天麻哟,因为他们的肠道功能比较弱。
经期女性。女性在经期也建议不要食用新鲜的天麻,等月经过了之后再美美的享用吧。
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被称为昭通人的摇钱树,它同时也是一种好食材,即属药食同源科。大多数人只会把天麻当药材来使用,但在云南昭通天麻原产地,人们更多的则是把他当做一种普通食材来食用。网友们不得不惊呼:昭通人实在太土豪了,吃天麻就像吃洋芋一样!
昭通小草坝天麻
野生新鲜天麻在昭通有很多种吃法,今天就跟大家介绍常见的几种,期待吧?在开始 *** 天麻美食前,搞到地道的食材是很关键的。单就天麻来说,不同地方的天麻肯定是不一样的。根据实验显示,昭通天麻尤其是昭通彝良小草坝野生天麻含天麻素就比较高,其口感也会更佳。好了,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昭通天麻火腿鸡
天麻火腿鸡
昭通是“昭通天麻火腿鸡”的品牌发源地。天麻火腿鸡这道菜在市面上已推出多年,在一些美食城常能见到。如今,在全国尤其是西南地区昭通天麻火腿鸡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大家都知道昭通盛产天麻,而且以野生、个头大,肥厚饱满,色黄白明亮,品质优异闻名国内。天麻是“昭通天麻火腿鸡”的必要原料之一,天麻火腿鸡宜采用本地老火腿和土鸡,再附以天麻等多种辅料烹制而成,具有独特的风味。天麻火腿鸡汤色呈乳白,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口感极佳。是农村餐桌上的珍品。
天麻汽锅鸡
汽锅鸡是滇南的一道名菜,据说,在滇南民间已流传两千余年。汽锅鸡就是用汽锅加工出的一道美食。汽锅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出产的一种别致土陶。天麻汽锅鸡顾明思意就是将天麻和汽锅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天麻汽锅鸡的 *** 也是简单的,将农村自家喂养的土鸡洗净,砍成小块放入汽锅,再在上面铺上火腿片等其他辅料,盖好锅盖,将汽锅置于蒸笼上,蒸两至三小时即成。当然,要做这到菜前提是你有汽锅,简单的用碗替代味道会稍有欠缺。
冰镇天麻
冰镇天麻
昭通人是好吃的。没少在吃上做文章,为了与国际接轨,大家还创新出了一道名菜:冰镇天麻,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啊!别听名字高大上,其实做起来也是蛮简单的。将洗净的鲜天麻切成薄片后放入开水中煮熟(注意是薄片哈,不宜太厚),大约10分钟左右,取出用冷水或冰水冲凉,可将冲凉后的薄片在盘中摆出各种花样上桌。蘸芥末、酱油或蜂蜜味道都挺不错,想想是不是很美味啊!
火锅配菜
最后一种吃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大伙在家都有吃火锅的习惯吧,只需把鲜天麻洗净切成片状或块状加入汤中煮熟即可使用,就像煮洋芋条一样简单,这样的天麻吃起来爽脆。这也是昭通人最常见的一种吃法。
天麻味微苦。其实,昭通人爱吃天麻,更多的还是看中了其药用价值。适当服用天麻菜肴,可有效缓解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失眠健忘,体虚倦怠。天麻中含有的天麻素还具有镇静催眠,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呢。
上面这几种吃法大家有没有体验过呢?如果天麻在你们那儿还有其它新奇的吃法,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呗!
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已有千年药用历史,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天麻是一种腐生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过着营异养生活,天麻必需与蜜环菌共生才能完成生长发育,其种子萌发需要萌发菌提供营养,生长需要蜜环菌提供营养,因此天麻人们常用或常听说,但它长什么样,很多人是不清楚的。今天我就谈谈天麻的一些情况,共同交流学习。
一,天麻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天麻是正式中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学术交流中常用;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人们说法不一,版本很多:一是传说太上老君看到人间太平盛世,高兴得手足舞蹈,却不小心碰开了仙丹瓶的瓶盖,一粒仙丹落在长白山,后来长出天麻,被民间视为天赐之物,因其专治头晕目眩和半身麻痹瘫痪,故而得名“天麻”;当然民间天麻名称的传说还有很多。二是天麻药用最早的书籍记载在《神农本草经》。天麻的别名还有很多,如赤箭、绿天麻、乌天麻、黄天麻、松天麻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兰科天麻属(全世界有20种,我国有13种)腐生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天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以南部分省区;野生者通常生长在海拔3200米以下的稀疏林下、林中空地、林缘和灌丛边缘,现在由于人们采挖,野生天麻比较少了;多地有人工栽培。
3,外形特点
一是为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0-100公分,地下有肥厚根状茎,横卧生长,椭圆形或近哑铃形,肉质,长8-12公分,表面有比较密的节,
节上有三角状的鞘片。
二是茎直立,橙黄色、黄色、灰棕色或蓝绿色,无绿叶,茎下部有几片膜质鞘。
三是总状花序长5-50公分,有花30-50朵,花朵扭转,橙黄色、淡黄色、蓝绿色或黄白色,萼片与花瓣合生成长1公分的花被筒,顶部有5裂片;
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1-2公分;5-7月开花结果。
二,天麻的主要用途
之一,药用。天麻以块茎入药,其味甘,性平,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主要含有天麻素、酚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甾体类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食用。2019年11月25日,天麻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定为食药物质。天麻在民间的吃法主要有天麻蒸鸡蛋、天麻炖肉汤,
天麻煮粥、天麻泡茶、天麻泡酒等等,
*** 多样。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天麻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部分药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重镇降逆、凉血以及祛风通络等功效。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本类药物多为虫类药,主入肝经,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亦可用于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
部分息风止痉药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祛风通络之功,还可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及风中经络之口眼喁斜、肢麻痉挛、头痛、风湿痹痛等。
来源:天麻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采挖后,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洗净、去外皮、蒸透、用无烟火烘干即可药用,亦可润透切片。本品气微,味甘,久嚼有黏性。以色黄白、角质样、切面半透明者为佳。切薄片生用。
相关名字:冬季茎枯时采挖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者名“春麻”,质量较差。别名:赤箭、鬼督邮、神草、定风草、水洋芋。
产地: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性状鉴别:
天麻一端有红色或棕红色的残留茎基(冬麻),俗称“鹦哥嘴”或者“红小辫”,或者是残留的茎基(春麻)。另底部有自母麻脱落后的脐性的疤痕,俗称为“凹肚脐”。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并可见数行不甚明显的须根痕排列成环习称“芝麻点”。质坚硬,不易折断,其断面略平坦,黄白色或棕色,角质样有光泽,习称“起镜面”。放口中咬嚼一下,较脆,有黏性。气特异俗称“马尿骚味”。
主治病证:
1.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本品主入肝经,功擅息风止痉,且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故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治疗小儿急惊风,可配伍钩藤、全蝎、僵蚕等,如钩藤饮子(《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脾虚慢惊,则与人参、白术、僵蚕等配伍;用治小儿诸惊,可与全蝎、制南星、僵蚕等同用;治疗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可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药配伍,如玉真散(《外科正宗》)。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本品既息肝风,又平肝阳,善治多种原因之眩晕、头痛,为止眩晕之良药。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痰多胸闷者,常与半夏、茯苓、白术等健脾燥湿之品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治疗头风头痛,头晕欲倒者,可配等量川芎为丸,如天麻丸(《普济方》)。
3.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本品既息内风,又祛外风,并能通经络,止痛。用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等,可与没药、制乌头、麝香等药配伍。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者,多与秦艽、羌活、桑枝等祛风湿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使用注意:
《雷公炮炙论》: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若血虚无风,病患觉津液少、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
古籍摘要:
1、《用药法象》:“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2、《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酚类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天麻苷元)、4-羟苄基甲醚、4-(4-羟苄氧基)苄基甲醚;脂肪酸类成分:棕榈酸、十七烷酸;多糖:天麻多糖、杂多糖GE-I、Ⅱ、Ⅲ。还含有胡萝卜苷,多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如铬、锰、铁、钴、镍、铜、锌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总量不得少于0.25%。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改善学习记忆、保护神经元、抗焦虑、抗抑郁、降血压、扩张血管、保护心肌细胞、抗凝血、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等作用。并能抗衰老、抗氧化、抗缺氧、抗辐射、保肝、保护胃黏膜、兴奋肠管。天麻多糖还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鉴别用药:
羚羊角、钩藤、天麻均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之功,均可治疗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证。
但羚羊角性寒,息风止痉力更佳,为治肝风惊厥抽搐之要药;又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治疗高热神昏,热毒发斑及肝热目赤肿痛。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息风,多用治热极生风或小儿高热急惊风。天麻甘平质润,虽清热之力不及羚羊角、钩藤,但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又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
附药:密环菌
本品为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Vahl.ex Fr.)Karst.的子实体。性味甘,平;归肝经。功能平肝息风,祛风通络,强筋壮骨。适用于肝阳上亢、头晕头痛、失眠,以及风湿痹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煎服,30~60g。密环菌为天麻种子和块茎均赖于供给营养而生长的一种发光真菌,因其具有与天麻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故可作为天麻的代用品使用。
延伸阅读:
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遇热极易挥发,因此天麻不宜随药久煎。若与他药共煎会因高热而失去其镇静镇痛的主要有效成分。所以更好研末服用,用煎好的汤药冲服。《本草衍义》载有“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古今医家很少单味使用天麻,今亦临床证明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
天麻性虽不燥,毕竟是风剂,而风药能胜湿故而多燥,若血虚无风,病患觉津液少、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
天麻无叶,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来养活自己。天麻无根,自身不靠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那它如何生存?民间久有栽培之意。但不知何故“天麻仙人脚,不能家栽,栽了就会飞”,于是就有了“天麻会走,种下没有”的民谚。
天麻需与蜜环菌等木腐菌共生,靠自身分泌的溶菌酶来消化蜜环菌菌丝吸收营养。蜜环菌从天麻的表皮细胞侵入,有矛就有盾,不可让菌丝任意侵入天麻体内,因而天麻自身的隔离抑菌区会生成天麻抗真菌蛋白来阻止菌丝的继续侵入,这样根状茎就不会因此腐烂掉,故而天麻就能很好的利用侵入表皮深层的蜜环菌菌丝来摄取营养从而存活下去。而如果天麻成熟了还没被采挖,那么自己也会腐烂而被蜜环菌作为营养成分吸收。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 *** ,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天麻的妙用——高血压引发头痛头晕,中医教你2个天麻食补方之前说到白芷治疗头风,但不适用于高血压头痛,为什么呢?头风头痛是因为感受外风;而高血压头痛多是因为内风,性质不同,所以治疗自然不同。
天麻植物简介
天麻是一种名贵药材,兰科植物,古代称之为:赤箭,看图就明白了,因为天麻的茎杆直立色红,高一米左右,远远望去,好像一支箭直立在地上,因此而得名。
天麻没有叶子,叶子已经退化了,光杆植株,而且还不是绿色,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怎么生存呢?
野生的天麻,生长在林荫下,林下腐烂的树根和树叶上有一种寄生的真菌,叫做蜜环菌。它依靠本身产生的溶菌酵素去溶解蜜环菌菌丝,从而获得蜜环菌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生长。
不过现在天麻也都变成了人工繁殖,靠人工培养蜜环菌大量生产了,药效自然相差千里。
天麻的地下块茎入药,肉质肥厚,表面黄白色,可以看到环形纹,为潜伏芽排列而成。
天麻的上端有茎痕,或红黄色的芽,称为“鹦哥嘴”或“红小辫”;下端凹进去,像肚脐;这是鉴定天麻真伪的主要点。
天麻冬春两季采挖,春天采挖叫春麻,冬采者名冬麻,质量更佳。天麻的切片黄白色,角质样,质地坚硬,不易折断,半透明而明亮。因此处方常写为“明天麻”。
天麻的药用价值
天麻的主要功效为:平肝息风,是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的要药。
- 什么是肝风?
肝风是内风的一种。在讲菊花时,我们提到过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前提通常伴有肝阴不足,肝阳才会偏多或增多。
如果肝阳持续增多,肝阴持续减少,就会生风。
这个风和外风不一样。由于人体出现眩晕晃动,两脚站不稳,想要摔倒,或者身体震颤等表现,类似风邪的致病特点,所以形象的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肝风”。
- 天麻为什么能治疗肝风?
天麻治疗肝风,还得从它的特点上来讲。天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生长在地下,从种子萌发到下一代种子成熟一般需要3年的时间。
只有天麻块茎成熟时才冒出一根偏红色的茎秆,其生长过程十分奇特。
平时在地面上难寻它的踪迹,所以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古人观察到它还有一个更神奇的特点:“有风不动,无风自摇”。
其实是因为天麻的地上茎秆与风的接触面太小,而且茎杆坚硬直立,大风吹来,肯定不会像其它草树那样大幅度晃动,所以说它风吹不动;
相反在风和日暖的天气,阳光照射,气温升高,天麻茎杆在高温下变软,受气流影响,在日光下便摇晃起来,因此产生无风自摇的感觉。
正是由于天麻的神秘性,古人把它叫做“定风草”,推物及人,把它用来定肝风,收到了很好疗效。所以老祖宗认为它能平肝息风,流出下来,成为治疗头晕、头痛的常用药。
天麻还具有镇惊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小儿惊风、惊痫抽搐、风湿腰膝痛、中风引起的四肢麻木、痉挛等疾病。
天麻的使用 ***
天麻成分通过浸泡很难溶解,不适合泡茶,更好是煮过、炖过或者蒸过。天麻没有特殊的味道,草药味不明显,可以用来煲汤,炖鸡、炖鱼……,举一个药膳:
- 天麻乌鸡汤
药膳里的一道名菜。天麻一个,乌鸡一只。如果成块的天麻,需要在水里泡透,才能切片,如果是切好的明天麻片,直接泡软即可;
乌鸡在开水中焯一下;将天麻与乌鸡一起放入砂锅里,加入葱段、姜片,调入醋和料酒,大火煮开,小火慢煲几个小时,煲好后再放入少许盐调味。
煲汤时可适当加入少许枸杞、当归等。由于乌鸡能补虚劳,天麻可以平肝风,此汤可以补肾平肝,适合虚证眩晕、头痛患者。
- 天麻红枣汤
天麻还可以和红枣一起熬汤,治疗眩晕头痛。天麻一个,红枣三、五个。成块的天麻更好还是泡透切片,或者直接选用天麻片;
大枣更好掰开;将天麻红枣一起放入砂锅煮开,小火慢煲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注意点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眩晕都是肝阳上亢型的,还有痰湿等多种情况,请咨询您的医生。
如果您真的出现了肝风,眩晕迷糊,走路不稳,脚踩棉花,可别在家自己吃天麻啊,请赶紧就医,以防中风。
天麻祛风治疗肝风,还是属于一种治标的 *** ,治本应该补肝肾之阴,就是给那棵摇动的树浇水牢固根系,这种治法中医称之为“滋水涵木”。
况且现在天麻都是人工种植,您根本买不到野生的,已经没有那么神奇的疗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