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吃肉太多容易导致高血脂。但实际上,吃素中隐藏的一个“陷阱”正把越来越多想要降血脂或者预防高血脂的人直接推上了“高血脂”的快车!
据报道,吃素多年的广东王阿婆就在一次体检中查出甘油三酯水平超标。因为怕自己血压血脂高,她坚持研究素食食谱,并把听来的经验实践到日常生活中,买来花生、生核桃和芝麻磨粉每天冲水喝。事实上,隐藏在王阿婆饮食中的导致血脂偏高的“陷阱”就是她吃的那些花生、核桃、芝麻等。
很多人把高血脂饮食理解为大鱼大肉, 只要不吃肉,血脂水平就会正常!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
为什么
常吃素却得了高血脂
血脂高低并不取决于是否吃肉,饮食不合理的情况下,即便坚持食素,血脂也不会得到有效控制。血脂中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如吃素期间不注意以下情况,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可能诱发高血脂等并发症。
食物搭配、烹饪不当
核桃、芝麻、杏仁、瓜子、板栗等坚果,脂肪含量高达40%-60%,如长期过量食用,易导致血脂偏高。此外,烹饪期间添加过量的食用油,也会导致油脂摄入过量。
主食摄入过量
精制米、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如摄入过多,人体会将多余的碳水转换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长此以往,血脂会明显升高。日常饮食期间,可用玉米、燕麦、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代替米、面等主食。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还能吸收肠道内的多余脂质。
坚果中脂肪含量很高,尤其是花生,如果吃的量和频率又很高,于是血脂就走向了偏高的“路”。此外,常吃素不吃肉,就会为了填饱肚子吃的主食会更多,多余的碳水也会转化成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长期也会引起血脂升高。
长期吃素代谢功能出现紊乱
素食中缺乏B12等维生素,会干扰脂质代谢,加重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人体内血脂升高。此外,肉类中血红素铁含量丰富,如长期吃素很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除以上因素外,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长期不运动、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脂升高。
高血脂
预防指南
高血脂和高血压、高血糖一样,属于高发慢性病,长期血脂水平过高可能会引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为了保护健康,朋友们快快收下这份“高血脂预防指南”!
①健康饮食
早餐建议吃粗粮:油饼、油条、肉馅饼等传统早餐虽然美味,但为了血脂健康,需尽量少吃。粗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能提供上午所需的能量,还能长时间维持饱腹感,避免中午暴饮暴食。
合理搭配、摄入食物:不要为了降低血脂刻意吃素。《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表明,每日保证肉类摄取量50-100g;蛋类25-50g;水果100g-200g;蔬菜300g-500g,才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在烹饪期间,建议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
②适量运动
坚持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散步,打拳,游泳、打乒乓球等,有助于控制血脂,降低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
温馨提示
降血脂运动一定要满足“1357”原则:
一指每天锻炼一次;
三指每次至少30分钟,每次锻炼的有效运动时间达到30分钟即可起到有效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
五指每周至少运动五次;
七指运动时心率=170-年龄。运动的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70-年龄”为宜。
运动强度过小,得不到锻炼效果;运动强度过大,可能会诱发心脏病,甚至会造成意外事故。运动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小技巧进行判断。如运动过程中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基本属于中等强度。如运动过程中说话要喘气,基本属于高强度。如长时间未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③定期体检
30-50周岁人群每年体检一次,50周岁以上人群每年体检两次。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得到及时调理和治疗。
远离高血脂,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饮食注意一点,运动增加一点,爱惜身体一点!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收获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来源: 吉林12320
吃素也能吃出脂肪肝 长期节食、素食不可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热量、高代谢的食物正在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近年来,我国脂肪肝越发常见,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如玉介绍,脂肪肝可以发展成肝炎,进而有可能导致肝癌,大致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肝细胞癌4个阶段。
“之一个阶段为单纯性脂肪肝,单纯脂肪肝是由于人体摄入或自身合成了过多脂肪,聚集到了肝细胞中,让肝细胞变‘胖’了。”刘如玉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大部分患者都处于这一阶段。而当肝细胞变“胖”到超过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破裂坏死,发生肝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此时就发展为脂肪性肝炎了。
专家介绍,当脂肪肝患者肝功化验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中的一项或几项处于长期升高状态,可能就属于脂肪性肝炎了。刘如玉说,脂肪性肝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长期的炎症会使肝脏出现类似疤痕的纤维组织,发生纤维化,使肝脏变糙变硬,甚者发生肝硬化。
长期肝纤维化会导致肝硬化。刘如玉介绍,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患者5年内患肝细胞癌的风险高达11.3%。
专家介绍,相比于病毒性肝炎而言,脂肪肝患者其实部分是可通过饮食、运动逆转的。需要避免长期饮酒等伤肝行为,同时,要注意控糖、多吃膳食纤维、多运动。
要避免长期节食、吃素。专家表示,如果靠节食、或长期严格吃素减肥,会导致营养不良,并且体内载脂蛋白减少,反而会促进脂肪堆积在肝脏。
此外,要避免乱吃药和保健品。如今,许多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把期望寄托在了保健药品身上。“长期乱吃药和保健品会给肝脏带来巨大的负担,进而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门诊部主任于红卫说。
专家提示,日常饮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糖和脂质在体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脂肪肝患者如果仅是少吃含油脂高的食物,而不注意限糖,一样会加重脂肪肝。”刘如玉说,要多吃膳食纤维,多运动。(侠克)
来源: 科技日报
长期吃素,对血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份最新研究,给出明确结论因为现在的人患有“三高”的越来越多,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注重养生。这之一步就是要清淡饮食。
因为“三高”大多都是因为饮食偏重口味,导致体内的某项指标升高,出现疾病。就像是高血脂,就是因为平时吃的食物过于油腻,导致体内的脂肪超标,引起肥胖。还有的因为多余的脂肪进入血管,形成血栓,堵塞了血管,这就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很多的“三高”人群就不敢再吃肉,害怕自己的症状更加严重。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本身就因为身体机能下降,不太能消化那些肉食,就干脆每天吃素,不再碰荤腥。
长期吃素,对血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份最新研究,给出明确结论
首先,多吃素食对人体肯定是有好处的。对于想要减肥的人群来说,素食中所含的脂肪较少,人体减少了脂肪的摄入,在人体需要能量的时候,就会选择从身体本身囤积的脂肪开始消耗,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且,素食中的膳食纤维非常的丰富,多吃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人体对食物的需求。
其次,素食中的胆固醇含量要远远低于肉食。而“三高”人群多吃素食,可以减少对胆固醇的摄入,避免血管堵塞。素食还能够重新打通被堵塞的血管,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另外,经常吃素,还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加快吸收,避免便秘。身体中的毒素和垃圾能够及时的被排出体外,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中老人来说,多吃蔬菜水果,还能够有助于保存体内的钙质,减少骨质的流失,预防骨质疏松。
但是,这里的吃素是指多吃素食,而不是只吃素食。如果只吃素食,不吃肉食的话,同样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营养不良
对于长期只吃素食的人来说,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营养不良。你看那些常年吃素的出家人,普遍都是骨瘦嶙峋。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食用肉类,导致身体因为缺乏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营养不均衡。而且,蛋白质和脂肪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缺少这些物质,只会让人变得精神萎靡。而蛋白质和脂肪的缺失,也会导致人的皮肤因为缺少胶原蛋白而显得比较的瘦削,脸色也会呈现蜡黄的样子。
缺乏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一种几乎只存在于肉食中的维生素。而人体在造血的过程中有离不开维生素B12。长期只吃素食,就会导致人体内的红细胞减少,再加上素食中的含铁量也比较低,使得人出现贫血的症状。
另外,维生素B12还是神经系统所必须的。如果缺乏维生素B12,就会导致人的精神出现如抑郁,暴躁等问题。
还要说的一点是,长期吃素,还会导致胃部的胃酸分泌逐渐减少,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所以,不能只吃素不吃肉,要做到荤素搭配。那些只吃素不吃肉的人,同样也会患有“三高”,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度。要注意“低糖,低盐,低脂”,这样才能健康。
长期吃素对身体好?这些后果,你确定承受得起吗?为了保持健康,更为了保持身材,很多女生选择吃素,远离那些高脂肪的肉类。出发点是好的,但长期吃素,反而会让身体缺乏营养,出现很多健康隐患。不要觉得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一直以来,都讲究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所谓荤素搭配,就是荤菜和素菜一起,确保摄入不同的养分。素菜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更多一些,而荤菜中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两者缺一不可。
这么说吧,从健康角度来说,荤菜和素菜呈互补关系,恰好弥补对方的不足之处。当然,会有很多人提出质疑,表示自己长时间吃素,身体很好。只能说一句:时间尚早,伤害还在后面呢!
长期吃素,身体需承担这些后果
1、缺乏营养
不可否认,素食中也含有很多营养物质,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锌和钙元素,主要还是从肉类食物中摄取。若是长期吃素,就会导致身体缺乏这些营养物质,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隐患。
而且,身体必需的氨基酸成分,也大多存在于肉类食材中。若是长时间不吃肉类,身体的蛋白质就会跟不上,从而影响免疫能力。这样算下来,只是素食的话,一点都不健康。
2、食欲不好
大家一定很奇怪,明明吃了一大份素菜,结果还是有气无力。归根结底,是身体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每天日复一日只吃素菜,肯定会觉得频繁,身体难免会发出 *** 。
可以做个实验:把之前的素食,换成脂肪含量低的鸡肉、牛肉或者鱼肉,一定会觉得食欲大增。哪怕是很简单的烹饪方式,也会觉得特别香,这就是肉类食物独有的魅力。
3、造成便秘
素食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应该更多才对,怎么会引起便秘呢?这是因为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导致体内的油脂减少,从而诱发便秘。甚至,还可能影响身体内脂肪的正常运输,出现脂肪肝。
相信很多只吃素食,或者习惯节食的女性朋友,应该都有便秘的困扰。可见,饮食讲究“荤素搭配”,还是很有道理的,缺乏任何一种营养,都会影响原本健康的环境。
4、加速衰老
原本选择吃素,是为了控制体重,为了保持最完美的身材。但最后,却要承担加速衰老的后果,对于很多女生来说,应该都承受不住吧?因为素菜中没有脂肪,会让皮肤和身体其他部位加速氧化。
而且,皮肤会变得没有光泽,也没有弹性,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貌似除了体重瘦一些之外,在无其他的优点,健康、容貌都不再,完全违背了吃素的初衷。
写在最后:谁说吃素健康呢?这句话,是对健康更大的亵渎。希望所有的姑娘,都别再骗自己,学会健康饮食,才是保护自己更好的方式。当然,要是真的喜欢吃素,可以每周选择两三天,千万不要天天吃素。
WildFieldHealth| 长期吃素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小荒想说:素食者就要告别肉类中的“性燃料”了!
动物脂肪能促进人体内的性激素分泌,
而素食中蛋白质含量低,会影响大脑发出指令,性激素分泌就会失衡。
性激素缺乏,人的 *** 也会跟着走下坡路.........
此外,例如锌,缺锌会使 *** 数量减少,影响 *** ,使性功能减退
谷类与蔬菜这类素食含锌量低,海产品中含量高,
其他如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等含锌量也较高。
而且肉类和海产品中锌的生物利用率远高于蔬菜。
所以能不吃素,咱们还是按照正常饮食来比较好吧!?
以蛋白质为例
素食中所含有的植物蛋白中,往往缺乏1-2种必需氨基酸,
除了在吸收率上不如动物蛋白,
在必需氨基酸含量上也不如动物蛋白。
以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为例
钙主要来源于牛奶、水产品以及豆类中;
铁主要来源于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鱼类、豆类中;
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中,如牡蛎、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
植物性食品中锌较少,含有锌的植物性食品有豆类、花生、小米等。
依靠素食无法满足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
而缺乏微量元素会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症状:
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锌可能会导致厌食、口腔溃疡、夜盲
缺钙则会导致腿软、抽筋、免疫力下降以及出现骨质疏松<1>等骨骼疾病
......
【还有最开头的那段话!】
维生素则以维生素B12为例
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
牛肉、猪肉、鸡肉、鱼肉、蛋、牛奶、乳制品、动物肝脏等。
虽说一些菌类蔬菜以及豆类中也含有维生素B12,
但单从素食中获取的维生素B12过于微量,是无法满足人体所需的!
缺乏便容易出现:
贫血、恶心、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增加心脏病风险等。
#其他的影响
除了身体缺乏必需营养素之外,
纯素食主义还存在易患结石、易患抑郁等多种不良症状<2>。
当然,相较于素食,过度食用肉食会对身体带来以下危害:
使体内胆固醇及有害的脂肪酸含量增高造成动脉硬化,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所以,正确的饮食结构应当平衡两种蛋白的摄入!
确保所有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而非完全摒弃肉类的纯素食饮食或是完全摒弃素食的纯肉类饮食。
当然,完全吃素也不是就无利
① 素食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少
对防止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的沉积,
减少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糖尿病等的发病率;
② 素食中含有较多的钙、钾、镁等无机盐
有维持血液中酸硷平衡,并使血液保持在弱硷性(pH7.3~7.4),
(食用动物性食物过多,其蛋白质、脂肪等在体内进行分解代谢时,产生较多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丙酮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等,使血液偏酸性,妨碍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③ 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维生素 B族的某些维生素(B1、B2、pp、 B6、叶酸、B12、生物素、泛酸等),
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新陈代谢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素食中的无机盐,在人体细胞的组成、酶的活性、酸硷平衡、渗透压正常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肌肉收缩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 食物纤维
减少脂肪在肠道的吸收、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病。
食物纤维还可以调节血糖、解毒、防胆结石、健美减肥等生理功能。
缩短肠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
降低结肠内压,减少肠内有害物与肠壁的接触时间。
使粪便提前排出体外,
减少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内的霉菌毒素及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吸收,
故有防结肠癌的作用。
总之,做到荤素合理搭配才是更好的~!
最后最后,悄悄说一句:
要是非说要吃素,那也可以通过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高蛋白营养全且好喝当然得看看小荒的产品啦!
小福利:即日起,购买前私信 *** 小荒:“补充蛋白质!”
即可得到我们旗舰店 蛋白粉/蛋白奶昔的额外优惠&礼品哦!
参考
^程音.全民健康视角下素食主义饮食观
随着大众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素食。然而,长期吃素可能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素食者们需要警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吃素可能带来的身体问题。
1. 缺乏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素食者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导致肌肉无法正常发育,免疫力下降。
2. 缺乏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素食者往往无法摄取到完整的蛋白质,因此缺乏必需氨基酸,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3. 缺乏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合成红细胞,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元素。素食者往往无法通过食物得到足够的B12,导致贫血、神经系统疾病等问题。
4. 缺乏铁质
铁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对于人体的氧气输送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食者较难摄取到足够的铁质,可能导致贫血、疲劳等问题。
总之,虽然素食有益于环境和健康,但长期吃素也会带来身体上的问题。素食者需要注意均衡饮食,多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并合适地补充营养素,以确保身体健康。保身体健康。
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这个节日设立的目的是号召人们多吃素食,提倡健康饮食。
但事实上,吃素真的就健康吗?
很多人因为吃肉吃多了,体重快速增长,而且出现了很多疾病。而为了追求健康,素食主义者慢慢出现,在他们看来,长期吃素,对健康更有益处。
其实不然,从饮食角度来讲,荤和素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如果经常不吃肉和蔬菜中的任何一种,饮食就会平衡,久而久之,身体将会出现问题。
长期吃素,身体会怎么样呢?
一、影响维生素吸收
肉中的脂肪是最让人忌讳的,脂肪在身体中可以溶解部分维生素,促进人体更好地吸收它们。
经常吃素食,身体的脂肪摄入量不够,就会抑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维生素A的缺乏会引起干眼病,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骨质会疏松,严重时甚至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二、食欲不振
经常吃素的人,身体会明显出现无力的感觉,还会有食欲不振的症状,进而出现厌食的现象。
长时间缺乏肉类的摄入,会导致营养失衡,造成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在生活中就会表现为没有精神,食欲不振。
千万不要再固执地认为吃素对身体好了,荤素搭配,身体才会更健康。
三、患上脂肪肝
肉类可以为人体提供机体运转所需的蛋白质,经常吃素的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完全无法满足人体正常的需要。
缺乏蛋白质,就会造成体内糖皮质类固醇分泌量比正常人更多,这些物质随着血液循环,最终会在肝脏沉淀下来,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也就这样产生了。
四、影响生育功能
经常吃素的人,不但会对性功能造成影响,还会使女性的生育能力下降。
长期吃素的男性,因体内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导致脑垂体分泌 *** 的过程受阻,就会出现睾丸萎缩, *** 数量减少的现象。
长期吃素,会严重影响到女性排卵的过程,即便是真的怀孕了,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提供给胎儿,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的问题。
五、患上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认为,吃肉吃多了,心血管疾病才会找上门,只要多吃素,心血管就会保持健康。
其实这种认知也是错误的,经常吃素不吃肉的人,同样会使得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加。
由于肉类中含有素食中不具备的维生素B12,会使体内的半胱氨酸升高,继而造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多吃素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容易患上高血脂、高血压这些疾病的人群,多吃素可以帮助他们免受疾病的困扰。
但不得不说,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
长期吃素不见得是一件完全正确的事情,否则吃坏了身体,不仅对健康无益,还很可能造成身体状态的进一步恶化。
经常吃素身体好?注意 这4类人群不建议长期吃素近些年,因为高脂肪饮食导致各种疾病频频出现,让人在害怕的同时也想通过吃素食来保持健康,虽然适当吃素食可以预防疾病,但长时间吃素食,没有肉类摄取会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这些人,不建议长期吃素。
长期吃素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有医生指出,一个健康人每天需要各种营养供应身体器官,只有有营养能量充足,才能让身体运转,长时间吃素可以预防疾病,但时间一长,能量不足。会出现营养不良,不仅体型消瘦,还会患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症,因此要注意适当吃素,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疾病,但要做到营养均衡。
哪些人群不建议长时间吃素?
一、甲亢患者
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患者身体代谢速度比较快,交感神经易兴奋,如果经常吃素,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并发症,如体重下降、失眠、心跳过速、情绪波动等,都是和营养摄取不足有关系。
二、孕妇
在孕期虽然要保持体重,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取,但也不能以素食为主,孕期长时间吃素食不仅对健康有影响,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孕期胎儿需要足够营养才能健康发育,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肉类脂肪摄取,因此注意孕期不能长时间吃素。
三、儿童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营养元素,一旦缺乏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因此在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肉类脂肪摄取营养,就算是肥胖的儿童也需要摄取脂肪,才能保证能量充足,营养均衡。
四、老年人
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不建议长时间吃素,大部分老年人功能下降免疫力弱,长时间吃素会因为摄取不够能量,加上营养缺乏而让身体更虚弱,甚至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器官衰老更快。
温馨提示,适当吃素对身体有好处,能加快代谢排出毒素,但对于以上这些人来讲,不建议长时间吃素食,只要保持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不过多摄入脂肪,能保持身体健康正常运转。而如果是减肥的人,通过吃素食可以让体重下降,但也要摄取少量脂肪和能量,才能保证健康的同时减肥成功。
长期吃素食,会对身体有危害吗?在这个全民养生时代
吃素成为一种潮流
因为吃素不仅能减肥
改善新陈代谢
还能降低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一般来说,素食多指不食肉、家禽、海鲜等动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可分为:不吃肉,但吃蛋类和牛奶的蛋奶素;完全不吃动物性食品的纯素食者。
吃素虽然好处多,但是长期只吃素容易导致一些营养缺失。
长期吃素要预防营养素缺失
1、缺优质蛋白
谷类、蔬菜、水果、菌藻类、豆类及其制品均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谷类、菌藻类、蔬果类的蛋白质含量低,容易造成蛋白质缺失。
建议增加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并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
2、缺维生素B12
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发酵食品和菌类食品中,未发酵的植物性食品中几乎不含此营养。
一旦身体缺乏这种维生素,容易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建议纯素食者在膳食中增加豆干、豆腐、豆豉等发酵豆制品,并配合营养补充剂及营养强化食品。
3、缺铁
动物血、肝脏、瘦肉是铁的主要食物来源。长期素食会导致铁吸收率偏低,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缺钙
纯素食者长期不吃奶制品,容易导致身体缺钙,建议多吃豆腐皮、腐竹、豆干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注意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如何健康吃素
1、谷物为主。
谷物能提供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全谷物营养素更丰富。每天摄入的食物至少12种,每周至少25种,有利于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2、每天50-85克大豆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等。大豆食物与谷物搭配,可发挥蛋白质互补的作用,令营养明显提高。
3、充足摄入蔬菜、水果
素食者需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300~350克的新鲜数不能用果汁代替。
4、合适的植物烹调油
胡麻油、菜籽油、紫苏油、大豆油都富含α-亚麻酸,是欧米伽3脂肪酸的成分之一。素食人群若选择不当,容易出现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不足。
建议用菜籽油或大豆油炒菜,亚麻籽油或紫苏油凉拌,用调和油煎炸食品。
5、合理搭配很关键
每天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作为早餐,就会有很好的营养均衡作用。同时,应该保证豆类制品、各种蔬菜水果的搭配摄入,适量的搭配一些荤菜就会更好。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营养补充剂。
全面地为身体摄入营养
科学健康的饮食搭配
才做到营养均衡
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pixabay
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
长期吃素会致痴呆?爸妈爱“清淡饮食”,可能一直都错了……当你身体抱恙时,不管是医生还是家人朋友,常常告诉你要清淡饮食,你是不是还曾在饭桌上制止过爸妈伸向荤菜的手,就怕吃得不清淡,对身体不好。爸妈也觉得自己就该饮食清淡,甚至已经习惯了吃素,这样的“清淡饮食”真是对的吗?
很多人坚信清淡饮食的好处,因为认为自己平时常常大鱼大肉而导致了疾病。所以,很多人错误地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所谓的“清淡饮食”就是滴油不沾、只吃素食。坚持数年之后,不但身体健康状况没有改善,反而落了一身病。
医生所说的“清淡饮食”到底指的啥?中老年人坚持吃素是对的吗?所有人都要坚持“清淡饮食”吗?今天食安君给大家讲清楚!
清淡饮食≠吃素、滴油不沾。日常该有的营养我们还是得吃足~这下你懂“清淡饮食”了吗?快告诉咱爸妈!
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