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你也喜欢奇奇怪怪的纪录片,欢迎收藏本栏目。
我慢热,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讨厌社交,社交起来却绝对社牛;坐海盗船都会吐,但深夜看别人爬雪山翼装飞行玩极限运动会特别嗨;可以大老远奔赴一道美食,自己却从不下厨;在飞机上看空难大报告,吃饭时拿恐怖案件下饭,一个非典型“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许多年来,靠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纪录片活下来了。
在爱上纪录片的之一年,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是我打开它们的唯一驱动力,笃信多看纪录片可以提高我的认知,降低我的共情能力,重塑我冷酷的理智基因。然而挺遗憾,在看了多年的纪录片之后,我的共情能力越来越强,内心癫狂的频率也与日俱增,越来越走向日常化的无知。
这期间,逐渐感受到纪录影像并不“真实”,它极大地超越了生活的想象,无情吐槽了编剧的剧本,是上帝翘班却没及时毁灭的证据。围观一次次特殊的主观记录,打造一种我们离真实最接近的假象,如康德所说,我们只有感性的直观,没有理性的直观。
若你正好无聊,有时间发呆,为什么不看看这样一部奇怪又有趣的纪录片呢?片单里有我的恶趣味,并不期待通过它吸引同类,有时候可能看了会引起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无论如何,祝你好运!
《挤痘大师》(Dr. Pimple Popper)
看名字就有点爽,是不是?
看完,更爽!
这部 *** 特别适合平时爱刷机器切割、怒削马蹄视频的中重度强迫症患者。
纪录片《挤痘大师》片名叫“挤痘”,实际挤的是肿块和肿瘤,顾名思义,要么是超级大大大的“痘”,要么是它的出现方式让你很意外。
注意: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比如,这种。
还有这种。
痘的大小并不取决于脸的大小。把格局打开,给你一个手术刀,它也可以如地球般大小!
主角是这样一位活菩萨——皮肤科医生Dr. Sandra Lee。李大夫尤其善于解决囊肿、脂肪瘤等皮肤问题。每一次都是妙手回春,病人多数带着多年的怨气来,朝气蓬勃地走出去。
超级“大痘”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人间冷暖。
比如这位母亲,身上患有三种最难治的皮肤病,她多年来的愿望就是不想拒绝孩子,贴近孩子和孩子们一起玩。
可能多数人和我一样,看的时候总想问:这哥们怎么能忍受自己身上像吹气球一般,长出一个越来越大的囊肿,而就是耐着性子不去医院呢?
在李大夫看来,就看病这件事来说,这世界上主要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当他看到身上长了个小红疹,就会立刻觉得是世界末日,迫切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立刻解除心中的警报;另一种人,却能顶着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脂肪瘤或者囊肿,几十年如一日淡然处之,有甚者还会给自己的“小伙伴”起名字。
片中,一个男人面红耳赤地等着被挤痘,他的痘有婴儿头那么大,挤出来的脓水——男人笑着说,以后我再也无法直视燕麦粥了。
果然像极了燕麦粥……
“你真的好酷啊!”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复杂,你像中了皮肤病的 *** !”
“手术很成功,要不要再看看你的‘小伙伴’?”
李医生缝合的手法和技术极其精湛,难得的是,她语气温柔,幽默风趣,治“大痘”若烹小鲜。
片尾是1个月后对病人的回访,每一个被完美治疗的病患的状态都焕然一新,脸上的光彩和自信让他们看起来和之前判若两人。
看这部纪录片时就在想,强迫症既然是可以继承的,也可以是分流派的,那自然可以相互治疗的。就像我闺蜜常和我说,“地上有一根头发我会捡起来,有两根也会,当地上有超过五根头发时,我会说,去它的吧!”这段话对我后来的婚姻生活相当有启迪。
如果你平时也有皮肤的烦恼,羞于启齿的难言之隐,那么这部片子将是你心灵的归宿,自我的救赎!强烈建议在吃饭的时候看,顺便也帮助了你的体重管理。
一句话点评:痘痘长在哪里才不会难受?别人的脸上。
《趣味科学》(The Funny Side of Science)
空的啤酒瓶和满的啤酒瓶,哪个砸人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蚊子不会被雨滴砸死?
折断一根生的意大利面,为什么永远不会断成两截,而是三四五六七八段?
啄木鸟啄木时,眼球为什么不会飞出来?
人在尿急时做决定,是会更冒险,还是更偏向于保守和谨慎?
如果在我小的时候,问我妈这些问题,我妈估计可以拿平底锅把我拍成一个大饼。
强烈建议孩子可以拿着这部纪录片给家长看看,然后指指点点地说:你看看人家!
事情是这样的,1991年以来,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每年都有一项科学界的颁奖典礼。
这个“群魔乱舞”的典礼,颁的奖项也有个特别的名字:搞笑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顾名思义,是一个讽刺性的奖项。全称Ig Nobel Prize,既是对诺贝尔奖(Nobel Prize)的模仿,也是ignoble(不光鲜的)一词的双关语。每年颁发一次,以奖励那些符合科学、但看起来很疯狂的研究。这些研究主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初见时觉得好玩,一周后你还是念念不忘,脑子里只想着把它们分享给好朋友,笑过之后还会陷入思考。
颁奖礼时,得奖者只有一分钟的感谢词,若超过一分钟,就会被台下负责监察的8岁女孩大喊:“请停止!我好烦!”
在颁奖礼期间,观众会不断地把纸飞机掷向台上,一直以来,台上的纸飞机都由专人扫走。
特别好玩的是,2005年,这位每年都在台上扫走纸飞机的罗伊·格劳伯首度缺席,因为他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这个时候正在出席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
摘得桂冠的奖品是价值10万亿的津巴布韦币(大概1毛5分钱),一个廉价又设计感超强的奖杯,由手机+牙刷+咖啡杯+香烟+口香糖粘在一起。虽然奖品看起来很寒酸,但入围的,可都是一群科学家“正儿八经”的研究成果,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亲自颁发!
2022年物理学奖颁给了:小鸭子们为什么排队划水?
通过计算验证,弗兰克发现,只要保持合适的距离,跟在母亲正后方的小鸭子就可以减少波阻力,用更少的能量就可以游泳前进。每只小鸭子不仅享受着省力划水的好处,同时也能将这种效应沿着队列传递给下一只小鸭子。
文学奖则颁给了:法律文件为啥不说人话?
获得者是埃里克·马丁内斯、弗朗西斯·莫利卡和爱德华·吉布森,他们一同研究分析了导致法律文件难以理解的原因。
一句话点评:成功学的恶心之处,就是打压了人与生俱来的自觉力!
《有关湘西蛊毒的一次实地调查》
十几年前,你总能在央视的《见证》栏目“发现之旅”,看到不少精彩绝伦的民俗风土纪录片,粗糙的画面和诡谲多变的剪辑,立刻能把你从现实拉入魔幻。
这一期节目如标题所示,实地调查探访,拜访了不少所谓的“巫师”。喜欢这期节目的理由是,他们不会下定义,也不会为了悬疑性去提问题,而是真的拍到了实质性的内容。
在湘西苗族地区,人们一般把蛊术分为毒蛊和情蛊两种,毒蛊传女不传男,情蛊传男不传女,毒蛊属于黑蛊,用来害人,情蛊属于白蛊,用来找媳妇和调解夫妻感情。
请注意最后这一句!
在采访中,男巫师还特意强调“巫师的品格”,也不是什么人都下情蛊,比如三十多岁找不到媳妇的,残疾的,那意思就“帮一把”,而下情蛊就是在姑娘必经的路上放一根木棍,然后施以咒语,姑娘只要踏过木棍,男的追上去拍三下姑娘肩膀,然后男的说一句“你要跟我回家”之类的话,姑娘就必定跟你回家了!
这……和拍花子有啥区别?
在采访寨主和他两个老婆关于下情蛊的问题上被绕晕了,编导并不甘心,又重新对笔录一样再问一遍。下情蛊的这一段单拎出来,也可以称为“寨主的第二个老婆之谜”。
以现在的眼光看,如果把这一段内容放到网上,或许能引起关于女性问题的轩然 *** 。
现在回看这部纪录片,依然觉得记者的问题问得有水平。
“究竟是先有蛊婆后有梅山道士的解蛊,还是说先有梅山道士的解蛊才有的蛊?”
苗族文化研究员回答:“这两个东西相辅相成,又是相生相克的!”
此外,纪录片详细地记录了几段解蛊的过程,巫师都有哪些道具,怎么摆设,怎么使用。记者还穷追不舍地问出了六句咒语。
人家都说了这是秘密,他还给问出来了,但人家也说了,每个巫师的咒语都不相同,意思是你记得咒语没有法术,也没用!
当年下沉少数民族地区的纪录片很多,配合纪实报告文学同食,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趣生动多了。
节目组最后总结:不知是为了开发旅游还是噱头,情蛊是为了找媳妇的调查显示是不存在的。为了调查的可靠,拍摄组到了云南,大同小异的做法形式。在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性别对立表现在巫术信仰上,男性巫师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方,一切男性巫师无法解释的天灾人祸通通被扣在女巫的头上……
一句话点评:蛊是蛊惑人心的蛊!
《疼痛之王》(Kings of Pain)
欢迎来到“外国人为什么这么少”系列之之一部。
普通人类的基本愿望是,赴死不要紧,别让我疼!
可是这一部纪录片,就是研究啥玩意咬了你最疼……
正经点说,来自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学家兼主持人亚当·肖恩(Adam Thorn)和其拍档罗布(Rob Caveman Alleva)为美国历史频道拍摄了纪录片《疼痛之王》(Kings of Pain),专门拍被各种危险的动物和昆虫咬伤后的场景,以获取被动物咬后疼痛的相关数据。当然整个过程会有医疗人员及时救助。
观看哥俩作死的过程适合攥紧双拳,屏住呼吸,然后尽量将声音调小,因为你会经常听到两位主持人连绵不绝的惨叫。
我特别敬佩第二个挑战被咬的那个人,毕竟看到人家龇牙咧嘴,血喷如注而毫不畏惧还是要咬牙应战。
两人 *** 了一个30分的疼痛量表,用于测量叮咬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损伤,比如子弹蚁的疼痛指数被列为昆虫类更高等级四级。被子弹蚁咬伤的刺痛感就像三寸钉子钉入你的后脚跟,然后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
而刽子手黄蜂,听名字就杀气很重。体型是普通黄蜂的2倍,4毫米长的大尾针,那一针下去扎得恐怕得梦回大梵山了, 而且这家伙蜇人时还会释放毒液,细胞毒素可以在人类体内存活好几天,期间不仅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就连周围的组织也会发生溃烂。
被5米长的网纹蟒蛇咬一口是什么体验?虽然体型细长,但缠绕力和咬合力可是非常惊人的,它的下巴更大可以张到180度,能够轻松吃下比自己头还大的生物……
除了这些,还有树皮蝎和狮子鱼、丝绒蚁和尼罗河巨蜥、隐翅虫和火海胆、巨型亚洲蜈蚣等等令人闻风丧胆的恐怖生物。
一句话点评:终于沉浸式地理解为什么孙大圣总去天上搬救兵!
马蹄更好吃的家常做法,饭店都吃不到,营养美味,比买的补品还好{"rich_content":{"text":"马蹄更好吃的家常做法,饭店都吃不到,营养美味,比买的补品还好","spans":null},"video":{"vid":"v028b0a00000bvs95e76v4eqkfl5pjtg","duration":232.363,"width":720,"height":410,"file_size":1203,"thumb":{"web_uri":"tos-cn-p-0000/a60a080e3ac540f58a887788b5a6e07f","width":636,"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232.363,"file_size":23323624,"w":720,"h":408},"normal":{"duration":232.363,"file_size":20833589,"w":636,"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广东早茶:水晶虾饺。在家也能轻松做!西瓜视频手把手教学广式早茶是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饮食风俗。在广式早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肠粉、叉烧包、皮蛋瘦肉粥、烧麦等等。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角水晶虾饺也是广东早茶中的王者之一,虾饺的虾肉不用剁碎,而是通过摔打出胶质,再配上笋、芹菜或者马蹄等配菜,用刀压片式擀皮。
*** 完成的虾饺皮透亮、馅鲜香,水晶透明有卖相,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下面就让我们在西瓜视频创作人西安品诺小吃培训的带领下一起来看看晶莹剔透的虾饺都是如何 *** 而成的吧。
大青虾壳薄个大、肉质鲜嫩,它是我们 *** 水晶虾饺最重要的材料。
之一步,准备虾馅。
我们买来的新鲜的大青虾,将虾头去除,慢慢抽取出虾线后将虾仁取出,用清水冲洗并挤出水分,放在碗中加入盐和生粉。
这时需要我们用手使劲搓摔让虾在在生粉的作用下起胶,这样会让虾肉有劲,吃起来口感更好,西瓜视频中也给我们做了相关介绍。
在摔好后已经形成胶质的虾肉团上加入肥肉丁,撒入少许白糖提鲜,适量胡椒粉去腥,继续揉搓使其混合均匀,让糖和胡椒粉充分入味。也可以加一些笋马蹄等一些个人喜欢的蔬菜让口味更加丰富。
第二步, *** 虾皮。
准备土豆淀粉半斤、小麦淀粉半斤。将土豆淀粉和小麦淀粉一起倒入碗中,加入2g盐,然后搅拌均匀,加入1斤开水,并不停地搅拌让面粉充分的烫透。
将烫好的面粉放到案板上加少许猪油,再撒上一把生粉,将其叠压成团,注意烫面不能揉。成团后取一块面搓开,搓成条状然后揪出一个个的剂子。
将面剂子先搓圆再压扁,左手用刀将其压住后顺着一个方向慢慢转动,然后再顺着相反方向转回来,这样虾皮就做好了。
用刀压片的 *** 是 *** 水晶虾饺特有的,这样做出来的虾皮能够做到又圆又薄。
第三步, *** 虾饺。
将适量虾馅用勺子加入到虾皮中,捏住虾皮的一头一折一折往前叠压,直到推完整个虾饺。将包好的虾饺放到蒸笼里开始蒸,开火上汽,计时五分钟后打开就能食用了。
西瓜视频也为我们总结了,在 *** 水晶虾饺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之一,烫面时要注意水温和面的配比,将面烫透,否则蒸好的虾饺容易开裂。
第二, *** 虾馅时一定要有耐心,需要进行反复的揉搓摔打,才能形成胶质。
第三,在包制水晶虾饺的时候,速度一定要快,防止虾饺表皮风干影响口感。
虾是一种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青虾营养价值丰富,它富含大量的钙,铁,磷,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经常食用能够增强体魄、提高人的免疫力。
用青虾 *** 而成的虾饺透过皮就能看见里面粉色的虾馅儿, *** 可爱,轻轻一咬,透过光润剔透的虾皮,嫩滑鲜美的虾馅在一瞬间流入口中,伴随着浓郁的汤汁,慢慢侵占人的味蕾,不禁让人直呼过瘾。
上涨知识提技能的西瓜视频搜索:西安品诺小吃,更多美食等你来发现。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38b02b0000btsvm6b6jsci9n4uo9a0","duration":250.451,"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20938075,"thumb":{"web_uri":"tos-cn-p-0000/755a020792cc45bb947664c72a27ab0a","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250.451,"file_size":18632628,"w":854,"h":480},"normal":{"duration":250.451,"file_size":13333696,"w":640,"h":360},"ultra":{"duration":250.451,"file_size":22550746,"w":960,"h":54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674fdea8157fffef4305ad8b1bbf4b54","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厨师长教你辣炒鸭胗家常做法,香辣有嚼劲,简单易做,越吃越有味大家好,我是之一美食的阿飞,关注阿飞,有更多的家常菜供大家参考。
鸭胗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今天分享一个辣炒鸭胗的家常做法,喜欢吃鸭胗的朋友可以试试,香辣好吃有嚼劲,是一道不错的下酒小菜。
把鸭胗泡在盐水中,用手搓揉,洗去上面的粘液,才能减少鸭胗的腥味。鸭胗一定要在盐水中使劲的搓揉,洗去上面的沾膜,才能减少腥味。
洗干净以后挤干水分,把鸭胗切成小块,放在盘里。
青红线椒洗净后切成滚刀块,青红线椒用来配色和提味,切好,放在盆里。
生姜切成薄片,大葱白切成马蹄片,抓入一把红干椒,大蒜一分为二,切成小块儿。
锅内烧水,把鸭胗凉水下锅,加入料酒,料酒可以减轻鸭胗的腥味。水开后打去上面的浮沫,倒出鸭胗,用清水冲洗,然后控干水分。
锅内烧油,倒入鸭胗翻炒,把鸭胗炒至变色,抓入一小撮花椒,倒入葱,姜,蒜,红干椒快速翻炒。
加入一勺辣妹子辣椒酱继续翻炒,倒入料酒,再加一点老抽,上一下底色,把颜色翻匀以后,加入一些清水,和鸡胗的高度持平。
加入食盐,胡椒粉,白糖,白糖的量不要放那么多,稍微提一下鲜味,以吃不到甜味为宜。
水烧开以后,开中火煮一分钟左右,加入生抽,这时候加入生抽更入味一点,倒入切好的蒜粒,转为小火,再煮三分钟,汤汁慢慢变得粘稠。
倒入青红线椒,翻炒几下后,勾入水淀粉,加入红油,翻匀以后,收一下汤汁,就可以出锅装盘。好了,这道简单好吃的辣炒鸭胗就做好了。
我是阿飞,感谢大家对之一美食的支持,我们专注分享河南菜,每天都有几道家常菜供大家参考,喜欢美食的朋友别忘记点点关注,阿飞感谢大家的观看。
观看详细视频请点击: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宝宝动手学做早餐。
四岁宝宝和“厨房小白”妈妈利用上学前的二个小时携手制做营养早餐;既让宝宝养成了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也让宝宝懂得珍惜和感恩。凡事都来之不易,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去挥洒汗水,感受快乐。每期食谱会做成图文,视频是亲子互动。
宝宝动手做早餐系列第九集【马蹄西米球】翻炒爽脆滑嫩的马蹄肉馅, 裹覆柔滑带劲的澄糯面皮。滚动出饱满莹透的可爱西米球 , 蒸出热气腾腾的惊喜美味。
最后的成果,精选了几个一般大的马蹄西米球。看上去漂亮,吃上去也好吃。做法简单,大家都来试试吧。
原材料:猪肉末100克,马蹄肉50克,西谷米100克,澄粉50克,糯米粉200克,猪油15克,热水适量
调味料:生抽,食用油,黄酒,蚝油,白糖,生粉液适量
马蹄西米球的做法:
1、西谷米提前浸泡2小时,将泡好的西谷米捞出沥干水待用。
2、 马蹄肉切成礁末,锅中放油,放入肉末煸炒,加入适量黄酒去腥。
3、水汽炒干以后,加入马蹄末炒匀,再加入生抽,黄酒,蚝油,白糖调味。
4、淋入生粉液,勾芡炒匀,盛出即成馅心。
5、在盛器中放入糯米粉,澄粉,加热水调和,然后加入猪油揉捏,搓成长条。
6、分成小剂,取一小剂,搓揉成团;揉捏成窝状皮胚,包入馅心;揉捏封口,轻压封口搓成圆球。
7、在生胚上沾水,并搓出黏性;放入沥干的西谷米中,滚上西谷米。
8、蒸笼上汽以后放入蒸笼,蒸4-5分钟,取出即可。
备注:
1、如果家里没有西谷米,用糯米浸泡来使用也是可以的。
2、如果西米球做得太大,蒸的时间要久一些。尽量控制在适合的大小就可以了。
炒香猪肉末
加入调味料调味
炒好肉馅以后就开始和面团了,子谦可喜欢这种动手的活路了。
之一个成品做好了。
做得像模像样的
感觉和之前包叶儿粑的 *** 差不多,子谦有了一些积淀做起来也有一些自己的小经验了。
做了一个小小球。他喜欢做小的,但喜欢吃大的。
看这战场,滚得到处都是西米。
最后的战果,中间那三果小的是子谦包的,其他的是妈妈包的。
大大小小的蒸的时间会不同,我大概蒸了二十分。另一个原因是我的糯米粉等级不是太好,里面还加了粘米粉,这样就比较耐蒸,如果是纯的糯米粉,蒸的时间是要不了那么久的。其实我个人感觉包到中间那二个一样大的小球就好了,如果太大不容易蒸熟,太小又包不了什么馅。
伸个小手手来做个对比参考。
啊,真漂亮呀
夹开一个来开开。
来个近景,还是蛮有食欲的。
小食神又开动了。大家也一起来试做做看吧。
真诚感谢所有朋友,祝你们每一天都开心顺利!喜欢的朋友请继续关注“笨得开花”,我们会在一、三、五更新一集
大家好,我是之一美食的飞哥,关注阿飞,有更多的家常菜供大家参考。
脆辣鸡胗是一道家常菜,以鸡胗为主要食材,配上辣椒,葱姜蒜,食盐等配料 *** 而成, 口味香辣而爽脆,开胃又下饭,也是酒桌上不可缺的一道佳肴。
很多人去饭店吃过,却没有自己动手做过,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道菜的具体做法,看了大厨的操作,让你在家轻松做出饭店的味道,喜欢的就先收藏吧。
首先我们准备一下食材:鸡胗200克,放平 切成条状放在盆中。
清洗干净以后,放入食盐2克,胡椒粉1克,料酒4克,胡椒粉和料酒可以减少鸡胗的腥味,搅拌均匀,给鸡胗腌制入味。
小米椒20克,从中间切成两半。
小葱一把切成长段,与小米椒放在一起。
大葱一段切成马蹄片,生姜一块切成姜片,大蒜切成蒜片与葱姜放在一起。
现在我们开始烹饪,锅内烧油,油热的过程,我们把鸡胗控一下水。
油热以后,放入葱姜蒜翻炒出香味,放入干辣椒2克,豆瓣酱5克,辣椒酱5克,炒出红油,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多放点辣椒酱。倒入鸡胗继续翻炒至鸡胗色泽均匀,放入蚝油3克,提一下鲜味。
翻炒均匀后倒入料酒4克翻炒几下,加入鸡粉2克,白糖4克,胡椒粉1克,快速翻炒化开调料,少放半勺清水,翻炒均匀。
这个时候再淋入少许水淀粉,勾一层薄芡,使调料与食材更好地融合,翻炒片刻后。
接着放入小葱和小米椒,出锅前可以淋入一点明油或者芝麻香油来提亮一下颜色,喜欢吃辣的朋友也可以淋入少量辣椒油,使鸡胗的味道香辣开胃,整道菜色泽还能更亮,翻炒均匀。
收一下汤汁,汤汁粘稠以后,这样就可以出锅装盘了,最后撒上一把熟芝麻作为点缀。
这味道鲜美的脆辣鸡胗就做好了 ,下酒下饭两相宜,学会了春节家宴就露一手吧。
我是阿飞,感谢大家对之一美食的支持,我们每天都有几道家常菜供大家参考,喜欢做饭的朋友别忘记点点关注,阿飞谢谢大家观看。
观看详细视频请点击:“脆辣鸡胗”的家常做法,够脆够辣,教程简单实用,几分钟就上桌
广式早茶点心做法:红米脆皮肠。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款红米脆皮肠,完美复刻了茶楼的水准,自己做的比外面的更好吃。视频最后有详细配方。
·我用的是洲星肠粉粉,200克肠粉粉,10克红曲米粉,640克清水,搅拌均匀。
·用这种带虾肉的虾滑,接着铺开网皮薄饼,我用了一张半。
·饼皮放上虾滑,尽量铺开和铺厚一点,慢慢卷起来,不用卷得太紧,边上抹点虾滑,这样就完成啦。
·油温160度,炸5分钟左右,炸至金黄色,捞起滤油备用。
·水开蒸盘倒入薄薄的一层粉浆,蒸到冒大气泡就可以啦,记得放凉后才可以刮下来。铺开肠粉皮,放上脆皮虾滑,慢慢卷起来,红米肠就完成咯。
·表面刷层油,吃起来不会太干,把它切成小段摆盘,撒上黑白芝麻,等不及要开吃啦。
配上花生芝麻酱或者酱油,真是太好吃啦。
快点试试!
一道非常爽口有颜值的小凉菜,非常不错大家可以收藏起来试...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颜值清爽的小凉菜——踏葱归来马蹄香,让人垂涎欲滴。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跟随步骤操作。
首先准备一袋去皮、真空包装的马蹄,这种马蹄没有药水浸泡,口感更好。将马蹄的边缘修剪干净,然后一切为四,如视频所示。接着将马蹄放入开水中烫煮一到两分钟,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影响口感。捞出后过冰水,用冰水降温,使马蹄的口感更脆嫩。然后准备30克小葱花,用刀剁碎。80克烧热的色拉油浇在葱花上,激发出香味。浇好葱花后不要自然冷却,要用冰水或者清水降温,使颜色更绿。接着加入150克马蹄、4克鲜味宝和1到2克盐,再加入三四勺炸好的葱油和汁液,搅拌均匀即可。这款菜品 *** 简单,颜值高,清爽可口。下面教大家如何简单装盘,让菜品更加美观。
这道踏葱归来马蹄香 *** 完成,口感清爽,非常适合夏天食用。这道菜品的名字是老铁取的,如果喜欢,可以给峰哥一个小爱心支持一下,下一个作品更精彩。感谢大家的支持。
随糖冷艺邹锋。
清明见荚,立夏好吃
这个时节,新鲜蚕豆大量上市
它不仅是美味食材
更是传统药食同源的一味“良药”
补中益气、健脾利湿、解毒消肿
焖煮、香炒、油炸、煲汤
这种“磊磊绿珠嵌凤眼”的蔬菜杂粮
亦饭亦菜
今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之一医院膳食科的大厨
教大家如何在家烹饪这道时鲜
并强烈“安利”这款家常药膳——
“青蛙”背石板
“青蛙背石板”——没有青蛙,更没石板
时令的蚕豆,为什么会叫“青蛙”?原来,这是一种云南叫法。云南人把剥了皮的蚕豆瓣叫做青蛙,切片的马蹄(荸荠)叫做玉石板。马蹄跟蚕豆瓣炒在一起,就有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名字:“青蛙背石板”。以此类推,“青蛙抱玉柱”就是蚕豆瓣炒蒜薹。
这道菜,“青蛙”入口软酥,沙中带糯,柔腻适宜;“石板”清脆爽口、甜美多汁;两者搭配,非常鲜美。
浙大一院中药房副主任马成坚副主任中药师介绍,蚕豆浑身是宝,它的豆、皮、花、荚、叶、茎均可入药。种子(蚕豆)含巢菜碱甙,蛋白质及磷脂、胆碱、哌啶酸-2,尚含植物凝集素等,具有健脾,利湿作用。《本草从新》:蚕豆"补中益气,涩精,实肠"。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蚕豆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常治膈食、水肿。
《药食同源原料目录(2017)》中“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栏目中蚕豆与薏苡仁、香椿和大头菜被一起列入为“健脾化湿类(用于湿阻脾胃病症)食物”。
浙大一院营养科高级营养师赵卫玉说,现代医学认为蚕豆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健脑增强记忆力、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延缓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润肠通便、预防肠癌等功效。马蹄(荸荠),则有清热消食、利湿化痰,降血压之功效。
【温馨小提示】蚕豆、马蹄一定要选择比较鲜嫩的,一定要炒熟了再吃。
【适宜人群】老人、学生、脑力工作者、高胆固醇、便秘者。
【禁忌人群】 中焦虚寒者不宜食用,“蚕豆病”患者或吃蚕豆曾造成过敏的患者禁 食,首次食用多加留意。
点击视频,学习“青蛙背石板”的做法
从业20年大厨的“秘籍”,这个烹饪秘方拿走不谢
浙大一院膳食科
“名厨”辈出
杭州人祝红晖就是其中之一
他1988年开始做厨师
曾在杭州赫赫有名的“花中城”大酒店做大师傅
无论是杭帮菜
还是川菜、湘菜、粤菜
他手到擒来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学习他的“云南”烧法吧!
食材:
蚕豆400克、荸荠200克、枸杞少许。
调料:
食用油、盐、淀粉少许
操作步骤:
1、蚕豆宝宝、新鲜马蹄备用。
2、将蚕豆剥去豆荚、外皮,掰成蚕豆瓣备用。
3、将马蹄切成薄片,枸杞用开水泡开备用。
4、锅中倒开水,放入蚕豆瓣、马蹄片用开水“焯”熟去腥、取出沥干,把开水倒掉。
5、锅中放少许油,取一点点淀粉加水、加盐稀释后勾芡,下“焯”好的蚕豆瓣、马蹄片,快速翻炒几下,锁住食物的鲜味,即可出锅。切记,速度要快!
6、最后再撒上枸杞点缀一下,清甜爽脆的“青蛙背石板”就上桌啦!
这道快手家常菜,原汁原味,操作简单,只需要少许油和盐,不需要加其他调味料,好吃上档次,周末“宅”家,快来试做一下吧!还不赶紧去买点“青蛙”试试!
指导专家:
浙大一院中药房副主任 马成坚副主任中药师
浙大一院营养科高级营养师 赵卫玉
特别鸣谢:膳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