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上绑鸡毛歇后语,电线杆上绑鸡毛歇后语下一句是啥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1 0
说一说东北方言(三)

东北话和其它地方的语言一样,含有很多俗语,在平时对话过程中运用的较多。如:顺口溜、俏皮话、谚语、歇后语、谜语等,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土匪的黑话。

一 、谚语是人们口语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通俗易懂的固定短语。以通俗简炼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无固定的格式,类似于成语,但其口语性强。如:

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3.刀切豆腐两面光,里里外外装好人。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我国自古以来为农业立国,广大群众千百年来总结农业及气象经验,产生大量的农用谚语。如: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蚂蚁搬家要下雨。

3.夏至有风三仁人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4.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

5.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濛濛。

6.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7.头伏罗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

8.沙压碱赛金板,碱掺沙必发家。

9.谷雨难得雨,清明难得晴。

10.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二、士匪黑话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全国各地的土匪很快被消灭,土匪及土匪黑话终将成为历史。千百年来那些绿林草莽,占山为王烧杀抢掠的故事与演义,再也不会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

为了躲避官府的抓捕围剿,那些反对官府的组织内部成员多以特定的暗语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随着长期的积累,在建国前期各地方已形成大量的黑话体系,包括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土匪黑话随着时间的演变也成为了普通人的常用语。如:

1.叶子→衣服

2.盘儿亮→脸蛋好看

3.钱串子→蛇

4.门清→非常了解

5.码人→招集同伙

6.卧底→派人打入对方

7.起屁→闹事

8.明了→被人知道了

9.喷子→枪

10.开克→开打

下面再给大家列举一些有意思的黑话:

一→平头 二→空工 三→横川 四→侧目

五→缺丑 六→断大 七→皂底 八→分头

九→缺丸 十→田心

吃饭→啃富 饿了 →槽空 喝水→富海

喝酒→搬姜子 吃饱了→ 啃严了

三、歇后语

歇后语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固定短语。前部分闸形象的比喻,说出谜语一样的事物,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揭开谜底,所表述的意境十分真实有趣。

东北方言中歇后语运用的特别多,这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也常听到。东北人相互斗嘴我们这里叫“哨”,三吹六哨的哨。一个说你是猪鼻子插葱→装象,另一个说你是水仙不开花→装蒜……最终词穷者会被围观者起哄的。下面给朋友们选择一些有趣的歇后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裤裆里耍大刀→鸡飞蛋打

2.豁牙子拜师→ *** 之徒

3.苍蝇采蜜→装疯

4.妓院开张→欢迎来稿

5.太监开会→无稽之谈

6.王八倒立→上面有规定

7.老公鸡尥蹶子→踢蹬了

8.狗长犄角→整洋事

9.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10.罐养王八→越长越缩缩

11.和尚的木鱼→挨打的货

12.厕所扔炸弹→激起民愤

13.后脑勺擦胭粉→美翻背了

14.电线杆插鸡毛→好大胆子

15.庙里放屁→精神

16.士地佬掏耳朵→崴泥

17.寡妇睡觉→上头没人

18.男人比女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9.瘸子作梦→忒好了

20.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歇后语大集锦

1、麻雀啄牛 *** ——雀食牛逼

2、老太太钻被窝——给爷整笑了

3、小刀扎 *** ——开眼了

4、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5、王八卖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6、乌龟卷起尾巴——鳖尾曲

7、厕所打地铺——离死不远了

8、死王八炖汤——憋一肚子坏水

9、猪鼻子上插大葱——装相

10、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11、裤裆着火——当然了

12、母牛 *** 挂鞭炮——牛逼爆了!

13、真是小母牛按门铃——牛逼到家了

14、母牛坐酒缸——最牛逼了

15、乌龟办走读——憋不住笑了

16、吴京踩杰伦——精彩绝伦

17、寡妇叹气——没有 *** 用

18、老鹰打饱嗝——鸡儿吃多了

19、厕所里跳高——过粪了

20、乌龟吃王八——六亲不认

21、山羊放了绵阳屁——洋气又骚气

22、老太婆进被窝——给爷整笑了

23、乌龟退房——鳖不住了

24、小王八掉眼泪——你鳖伤心

25、滚开的水煮小牛——滚犊子

26、王八找兽医——鳖坏了你

27、小刀拉 *** ——开了眼了

28、嬴政回秦宫——黄到家了

29、八二年的龙井——老绿茶了

30、癞蛤蟆跳悬崖——想当蝙蝠侠

31、土狗打饱嗝——屎吃多了

32、癞蛤蟆穿大红袍——只可远观不可近瞧

33、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光膈应人

34、 布袋里失火——烧包

35、悬崖边上扭秧歌——好日子到头了

36、赫鲁晓夫打饱嗝——玉米棒子吃多了

37、大熊猫点外卖——笋到家了

38、蝙蝠身上插鸡毛——你当自己什么鸟

39、被窝里晒太阳——窝日

40、裤裆里拉二胡——扯淡

41、9台压路机坏一台——八个压路

42、癞蛤蟆找青蛙——长得丑玩的花

43、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44、老鼠咬了牛 *** ——鼠食牛逼

45、屎壳郎带面具——臭不要脸

46、蚊子吸了蝙蝠血——没长眼

47、小母牛去南极——牛逼到了极点

48、小母牛踩电线——牛逼带闪电

49、老和尚的木鱼——天生挨打的货

50、老太太抹口红——要给你点颜色瞧瞧

51、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52、寄居螃蟹家——蚌埠住了

53、发了疯的猴子——上窜下跳

54、金针落海——无出头之日

55、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

56、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57、凤姐吃樱桃——人丑嘴还刁

58、关公看片——面不改色

59、光 *** 坐板凳——有板有眼

60、纹身师闭眼——秀了我一脸

61、小母牛坐飞机——牛逼上天了

62、骑共享单车去酒吧——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63、纱布擦 *** ——给我漏了一手

64、搭棚子卖绣花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65、男朋友漏电——麻了个逼

66、秋后谈恋爱——早晚要凉

67、小蛤蟆跟着小王八转——你跟我装什么龟孙

68、发了霉的葡萄——你是一肚子坏水呀

69、厕所门口挂绣球——臭美

70、臭美油妈妈抱着油哭——油死了

71、光着 *** 推磨——你是转着圈的丢人

72、裸男躺在电线杆上——店(电)小二

农村的一些俏皮话、歇后语,你知道多少啊?(一)

在基层工作近30年,本人收集整理了1000多条农村俏皮话、歇后语,分期与你们分享!关注我,你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小?猫 拽鸡肠子~~~~越扯越远

应用实例:你这个人讲话不要小猫拽鸡肠子,越扯越远,好吧!


?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

应用实例:这次人事调整,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因为在此之前组织部门已经放屁打饱嗝,上下都通气了。


?老公鸡戴眼镜~~~~好大的架子

应用实例:跟你讲话不理不睬的时候,真是老公鸡戴眼镜,好大的架子啊!

?土狗日狼~~~~俩害怕

应用实例:甭看他俩骂的凶,打不起来,土狗日狼,俩害怕!

?裤裆里撒盐~~~~闲(咸)的蛋疼

应用实例:这帮长舌妇,整天张家长李家短的,裤裆里撒盐,闲的蛋疼!

?泡澡盆洗脸

?大粪池里扎猛子

?泥巴头子掉水缸

?电线杆上沾鸡毛

?赶小母牛上山

6至10 是什么意思? 聪明的你们猜到了吗?请把答案写在评论区!

有没有什么类似于真是小刀捅 *** ,开了眼这种又贱又搞笑的歇后语

有没有什么类似于“真是小刀捅 *** ,开了眼”这种又贱又搞笑的歇后语?

1.真是砂纸擦 *** ——给我漏了一手

2.真是铲屎官遛狗——从头六到尾

3.真是九台压路机坏了一台——八个压路

4.真是乌龟办走读——鳖不住校了

5.真是飞机上挂水瓶——玩的高水平

6.真是老奶奶喝稀饭——无齿下流

7.真是被窝里放屁——能闻能捂

8.真是吴京踩了周杰伦——京踩杰伦

9.真是拉shi拉了一裤兜——别提了

10.真是麻雀吃蟋蟀——雀食蟀

11.真是老奶奶进被窝——给爷整笑了

12.真是熊猫点外卖——笋到家了

13.真是大水壶没把——别提了

14.真是小母牛做飞机——牛上天了

15.真是麻雀啄牛腚——雀食牛逼

16.真是纹身师闭眼——秀了我一脸

17.真是厕所里跳高——过粪

18.真是癞蛤蟆睡青蛙——长得丑玩的花

19.真是老奶奶爬楼梯——不服不行

20.真是太监开会——无稽之谈

21.真是狗尾巴装布袋——装狗屁

22.真是拿着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23.真是母牛过百岁——老牛了

24.真是凉水洗 *** ——急眼了

25.真是小母牛到南极——牛到了极点

26.真是风小逸吃桃桃——要凉凉

27.真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28.真是屋里挂葫芦——把自己当爷了

29.真是龙王搬家——离海了

30.真是老头子打太极——老阴阳了

31.真是小母牛坐电锯——巨牛

32.真是飞机上点灯——高明啊

33.真是老奶奶穿棉袄——一套又一套

34.真是电线杆子上裹鸡毛——好大的掸子

35.真是瘸子上厕所——邪门

36.真是猪头肉拌花椒——肉麻

37.真是乌龟退房——鳖不住了

38.真是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39. *** 上描眉画眼——好大的面子

40. 小麻雀啄牛欢喜——雀食牛逼

41.蜜蜂贴地飞——low bee

42. 肚脐眼放屁——你怎么想(响)的

43.陈年水龙头——真的锈(秀)

44.玉皇大帝放屁——神气

45.光 *** 坐板凳——有板有眼

46.盲人做拉面——瞎扯

47.手雷弹炸厕所——激起民愤(粪)

48.王八的 *** ——这是规定(龟腚)

49. 水仙不开花——装蒜

50.狗拱门帘——全凭这张嘴

51.坟头上撒花椒————麻(骂)鬼

52.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53.大衣柜不安把手——扣门

54.吃饱了溜大圈--撑的了

55.堂屋里挂兽皮——不象画(话)

56.裤裆着火——当然啦

57.寄居蟹搬家——蚌埠住了

58.王八掉眼泪——你鳖伤心

59.王八买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60.悬崖边上扭秧歌——好日子到头了

61.老鼠咬了牛 *** ——鼠实牛逼

100个小学生常用歇后语,收藏给孩子学习用(21-40)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小学生常用歇后语大全,小编收录了100个,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1、瓦匠的双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灯——虚挂名(明)

23、六七八九——没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6、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27、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

28、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29、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1、皮匠不带锥子——真(针)行

32、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3、老鼠跳到琴上——乱谈(弹)

34、老蜘蛛的肚子——净是私(丝)

35、竹林里栽柏树——亲(青)上加亲(青l

36、年初一吃酒酿——头一遭(糟)

37、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38、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39、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40、冻豆腐——难办(拌)

小学生常用歇后语大全,用在作文里,句句经典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小学生常用歇后语大全,老师收录了100个,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01
1、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2、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5、二两棉花打絮——谈(弹)不上6、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7、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8、下巴底下支小锅——吵(炒)嘴哩9、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10、下雨出太阳——假情(晴)11、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12、大麦去了皮——白人(仁)13、大胡子——难题(剃)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15、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16、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17、夫子的徒弟——闲(贤)人)18、木排下水——不成(沉)19、嘴上涂石灰——白说(刷)20、藕炒黄豆——钻空(孔)子
02
21、瓦匠的双手——多疑(泥)22、月下提灯——虚挂名(明)23、六七八九——没食(十)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25、孔夫子搬家——尽输(书)26、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27、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28、打破砂锅——问(纹)到底29、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31、皮匠不带锥子——真(针)行32、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33、老鼠跳到琴上——乱谈(弹)34、老蜘蛛的肚子——净是私(丝)35、竹林里栽柏树——亲(青)上加亲(青l36、年初一吃酒酿——头一遭(糟)37、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38、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39、肚子里撑船——内行(航)40、冻豆腐——难办(拌)


03
41、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42、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43、草把作灯——粗心(芯)44、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45、响鼓不用重锤——一点就明(鸣)46、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47、旗杆上挂剪刀——高才(裁)48、保温瓶的塞子——赌(堵)气49、唐僧念经——一本正(真)经50、高山上打锣——四方闻名(鸣)51、老鹰捕食——见机(鸡)行事52、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53、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54、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55、叶公好龙——口是心非56、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57、包公断案——铁面无私58、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突如其来5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60、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生不如死
04
61、伍子胥过昭关——一宿白了头发62、刘备请诸葛亮——思贤心切63、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64、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65、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66、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67、孙权杀关公——嫁祸于人68、孙武用兵——以一当十69、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70、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71、孙悟空翻筋斗——十万八千里72、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73、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7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75、林冲上梁山—— *** 76、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77、画蛇添足——多此一举78、罗成的回马枪——往后看79、周幽王点烽火台——千金难买一笑8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05
81、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8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8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84、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85、姜子牙卖面——折了本8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87、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88、袁世凯做皇帝——短命89、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90、狸猫换太子——以假充真9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92、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93、掩耳盗铃——自欺欺人94、得陇望蜀——贪心不足95、程咬金的斧头——头三下子厉害96、楚河汉界——一清二楚97、关公走麦城--------骄必败98、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99、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100、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 *** 区志》|人口 民族 宗教——谚语 歇后语

一、谚语

谚语属于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生产的经验,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类型。谚语的种类很多,就当地常用谚语分类举例。

(一)农谚,是反映当地农事生产的谚语。例如:

三年能学个买卖人,一辈子学不了个庄户人

买卖人要算计,庄户人要早起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种地不上粪,跟上瞎胡混

锄耧八遍,八米二糠(指谷子)

要想虫子少,先锄地边草

头伏耧地满罐油,二伏耧地半罐油,末伏耧地没来由

刨窝跌蛋(儿),小鬼没帽(儿)(指锄打苗田技术)

麦子见穗一月收

要想富,多种树;要想发,种葵花;要想好,多种草

三月的骡子四月的马,五月的牛犊不用打(适时配种)

先看一张皮,后看四只蹄,槽头摸一把,要个嘴头齐(看买良骡好马)

(二)农时谚语,是反映当地时令、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谚语。例如:

二月重河冻,米面憋破瓮

地冻车响,山药萝卜贪长

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必定好年馑

川怕白露,山怕处暑(霜冻)

处暑不出头(穗),割得喂了牛(指大田作物)

小满前后,点瓜种豆

天旱不要忘了锄田,雨涝不要忘了浇园

立夏东风摇,麦子水中捞

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寒露百草枯

(三)气象谚语,是反映当地气候天气的谚语。例如: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下大雨;云往南,水推船;云往北,打倒糜子带倒谷

九九有风,伏伏有雨

黑云接日头,且不得放枕头(指很快下雨)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云像宝塔,大水要发

东南风下雨西北风晴

雹打一条线,雨洒一大片

蛇过道,水瓮津,猫打滚,狼眼儿母狗打喷嚏(要下雨)

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冬下不冷腊下冷,腊下不冷年下冷(“下”当“时”用)

东浆(虹)要晴西浆(虹)雷,南浆(虹)出来发大水

二八月天云过雨过

二八月天乱穿衣

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认为是吉祥之兆)

(四)风物谚语,是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生活常识或处事哲理的谚语。例如:

土默川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

巧报的窝瓜土城子的蒜,毕克齐的辣椒椒不用看

见人不施礼,多走十五里

(出门)一天拿(上)两天的干粮,夏天拿(上)冬天的衣裳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当乡人不养当乡人

亲不过的姑舅,香不过的猪肉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人做事一人当

杀人不过头点地

打死胡汉要胡汉

抱住葫芦抠籽

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五)规诫谚语,是指劝慰或告诫人们处事接物、人情礼往谚语。例如:

硬拆一座庙,不破一门亲

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吃苦中苦,难得人上人

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山不转路转,人不亲土亲

是灰就比土热

狼走千里吃肉嘞,狗走千里吃屎嘞

说成一对对,好活一辈辈

成全一对夫妻,胜造七级浮屠

人活一口气,佛活一炷香

二、歇后语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也可以前后文并用。当地的歇后语一般是用方言说的,所以更加诙谐形象。例如:

狼吃鬼──没影(儿)

驴粪蛋──面面(儿)光

白萝卜扎刀子──不出一点血(吝啬)

菜瓮里伸出了头──咸(闲)人

乌素图刮风──没杏(信)儿

大召前的百灵子──耐惊耐吓

站在大青山瞭见玉泉井──远水解不了近渴

土默川的狼──善眉善眼的

公公背上儿媳妇游戏台──费力不讨好

黄瓜擦 *** ──凉棒

毛驴驾辕──呛不住

二和尚念经──迷达(儿)麻达(儿)

二圪旦压骡子──颤也不颤(不理)

保安的牛──肯吃没人喂

大闺女上轿──头一回

狗扑耗子──多管闲事

狗戴帽子──装好人

狼戴鼕铃──自带没饭猴

疥蛤蟆钻在鸡窝里──要毛没毛要粪没粪

孙悟空掉炉坑──灰猴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着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大肚老婆看戏──里外都是人

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牛上树──万难

王八吃秤砣──铁(贴)了心了

瞎子摸锅──尽铁(贴)

烧红铁不打──晾凉了

背锅(罗锅)上山──前(钱)短

瞎子的眼睛──配伴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骆驼的 *** ──高眼(儿)

抱住香炉打喷嚏──寻灰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八石瓮安耳子──楞罐

猫道里捅杆杖──直来直去

狗吃刺猬──没下口处

二不楞(缺心眼)挨刀──圪挪时辰

二分钱买了个羊蹄蹄──尽咬穷筋(京)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赤脚板子追朝廷──苦尽忠(终)了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沙鸡的膀子──硬抗

草筛蒸莜面──漏气处不在一忽烂儿

连鬓胡吃麻糖──撕绝不开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石鸡子上山──咯咕咯(个顾个)

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

种上荞麦出来豌豆了──灰得连棱角都没了

豆腐掉在灰堆里──吃(锤)不得,打不得

疥蛤蟆的脊背──点点多

碓头砸磨扇──石打石(实打实)

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强扭的瓜──不甜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铁耙挠痒痒──硬手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条绳上拴两个蚂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丫环带钥匙──当家管不了事

*** 上别了个死耗子──冒充打牲(猎)的

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送饭罐砸了双耳子──不能提

铁公鸡──一毛不拔

童男女掉进河里头──纸湿了,架子不倒

兔子尾巴──长不了

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

赤 *** 追狼──胆大不识羞

王八的 *** ──龟腚(规定)

武大郎攀杠子──两头够不着

武大郎放起火(爆竹)──出手不高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打架──扭住不放

瞎子磨刀──快了

馅饼上抹油──白捎

鞋底上抹臭油──溜了

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

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判官头上抹浆糊──糊鬼(胡鬼)

珍珠没眼儿──瞎宝

芝麻开花──节节高

太平庄生下,白塔长大──又平又白

炉坑里烧山药──灰圪旦

骆驼撒欢儿──大没样

骑了个骆驼吆(赶)了个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骑了个骆驼吆了个猪──可把那事儿做了个苦

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恭维自己

眼睛长在脚背上──自己看高自己

关住门做皇上──自己诰封自己

(来源:《呼和浩特市· *** 区志》)

武乡歇后语大全

家乡的歇后语是家乡世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出来的肺腑之言,不但乡土气息浓烈通俗易懂,而且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值得传承。现在我把在家乡时期说过的和听到的歇后语回忆如下,如有不妥,请乡亲们予以指正。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前景不妙)

  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打了(快完蛋了)

  兔子尾巴——长不了(快完了)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来爬的爬(打了败仗)

  蚂蚁踢飞机——露一手(出风头)

  飞机上放炮——响(想)的高(胡思乱想)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过于胆大)

  电线杆上挂暖壶——高水瓶(平)(有本事)

  乌鸦吃豆腐——专拣软的吃(欺软怕硬)

  乌鸦笑猪黑——一样黑(一路货色)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伺机报复)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赌博时只输不赢)

  孔夫子尿尿——文水(学识渊博)

  老母猪撵汽车——假积极(虚伪)

  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爱莫能助)

  猫儿哭老鼠——假慈悲(阴险)

  猫儿喝烧酒——够呛(承受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阴险)

  玉茭子捞捞饭——个另隔离(不团结)

  石鸡儿上南坡——咯咕咯(各顾各)(不团结)

  荞麦皮出浆糊——不粘(办不成事)

  胡子上贴膏药——不粘(办不成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出力不讨好)

  老鼠跌进风匣里——两头爱吃(光挨批评)

  半夜里梦着娶老婆——老想好事(胡思乱想)

  全民皆兵——武乡(人民战争)

  蛤蟆跳井——不咚(懂)(不明白)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己顾不了自己)

  讨吃的打官司——有说的没吃的(唠叨不完)

  盲人做买卖——图人识不下,图钱挣不下。(可怜)

  瞎子点灯——白费蜡(不需要)

  喝水拿筷子——不需要

  聋的耳朵——配搭(看样子)

  羊粪蛋蛋——外面光(样子货)

  老公公背儿媳妇——出力不讨好(众人说闲话)

  胖猪也哼哼,瘦猪也哼哼——叫喊穷

  母猪养儿——个个有份(一视同仁)

  新媳妇上轿——扭扭捏捏(干活儿太慢)苦胆挂在黄连树——只有苦来哪有甜(悲苦人生)

  茶壶里煮扁食——有货倒不出来(表达能力差)

  竹篮蓝打水——一场空(没结果)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一看便知)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急事急办)

   *** 底下坐擀杖——不稳当(危险)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行)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死心塌地)

  针尖对麦芒——尖对尖(办事要奸)

  老虎吃天——无法下口(事情难办)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

  锅子上树——前(钱)崩的哩(没钱办不成事)

  牛皮灯——外头不明里头明(供事哄人)

  墙头上的草——哪头风大往哪头跑(没立场)

  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有名气)

  嘴上抹石灰——白吃(别人请吃)

  河里的石头——总有一碰(后会有期)

一年级儿童歇后语,值得收藏,教给孩子有好处。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1)竹篮子打水一一场空

2)丈二的和尚-一摸不着头脑

3)岳飞背刺字-一精忠报国

4)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一坏透了

5)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6)四两棉花一一免谈(弹)

7)生姜-一––––老的辣

8)门缝里看人-––一把人看扁了

9)猫哭耗子-一一假慈悲

10)卢沟桥上的狮子一一数不清

11) 老太婆开了口一一 一望无涯(牙)

12)老奶奶堕稀饭一 *** (齿)下流

13)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14)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15)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16)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7)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18)打破沙锅-一一问到底

19)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2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1)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22)茶壶里煮饺子一––肚里有货倒不出

23)船头上跑马-一––走投无路

24)打翻了五味瓶-一不知啥滋味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25)电线杆上绑鸡毛-胆(掸)子不小,好大的胆(掸)子

26)打破砂锅-一––问到底

27)芝麻开花------节节高

28)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29)窗户边吹喇叭 ----名声在外

30)背鼓上门-一讨打

31)离农历扛竹竿------直来直去

32)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4)竹笋出土------节节高

35)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36)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3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38)马尾搓绳---––不合股

39)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40)笼子耳朵-----摆设

41)兔子尾巴-------长不了

42)打开天窗----说亮话

43)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45)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46)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47)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48)猫哭耗子------––假慈悲

49)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50)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51)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52)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53)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54)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55)虎落平阳——被犬欺

56)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57)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58)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9)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60)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61)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6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63)板上订钉——跑不了

6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65)兔子尾巴——长不了

66)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6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68)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69)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7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71)钉子碰钉子——硬碰硬

7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73)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74)大海捞针——没处寻

75)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76)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77)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7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9)饺子破皮——露了馅

80)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81)龙王跳海--––-回老家

8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83)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84)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85)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6)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87)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88)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90)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9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92)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93)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94)船到桥头----自会直

95)蚕豆开花-----黑心

96)老虎拉车----谁敢坐

9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98)新官上任----三把火

99)瞎子点灯-----白费蜡

天津人专属!“祖传”歇后语,看看你知道几个

“京油子、卫嘴子”,这里面一方面说天津人讲究吃,另一方面就是指天津人能言善辩、言语幽默。

随着时间的变化,外地人的到来,好像天津话慢慢的少了些原味!您的天津话还原汁原味吗?从下面一些天津歇后语中可以充分领略天津人的性格。

B

八仙桌面盖井口———随方就圆。

扒了老房盖大楼———小巫(屋)见(建)大巫(屋)。

巴豆喂牲口———不是料儿。

拜佛进了玉皇阁———找错了门儿。

搬不倒坐大车———没点稳当劲儿。

半夜下馆———有什么算什么。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北京的萝卜———心里美。

不会拉胡琴———自顾自(吱咕吱)。

C

茶壶煮元宵———肚子里有吐不出来。

苍蝇尥蹶子———小踢打。

草鞋———没号。

长元合的蜡———干碗的。

城隍出巡了———小鬼当家。

吃冰棍拉冰棍———没话(化)。

吃耗子药了———光搬家。

臭鸽子———光嘟嘟。

出南门奔西沽———转向了。

瓷公鸡铁仙鹤———一毛不拔。

吹鼓手抱公鸡———嘀嘀咕咕。

D

大殡———绕一圈。

大鼻子他爹———老鼻子啦。

大德祥改祥记———缺大德。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戴恭喜帽———不大露脸。

旦旦钩戴笔帽———尖上加尖。

地葫芦不叫地葫芦———小呕(藕)儿。

电车出轨———没辙了。

电线杆上的风筝———缠上了。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冻豆腐———没法办(拌)。

蹲在茅房不拉屎———白占着坑儿。

蹲在茅房敲堂锣———臭美一铛铛。

E

儿媳妇怀孩子———装孙子。

耳挖勺炒芝麻———小鼓捣油。

二百喝酒———走您老。

二姑娘带钥匙———当家不主事。

二猴赶眼子———真憋火儿。

二郎爷缝衣裳———神聊(缭)。

二十里不换肩———抬杠的能手。

二小穿马褂———显着规矩。

F

反穿皮袄———装羊。

房顶子开门———六亲不认。

房梁上挂鸡子儿———玄(悬)蛋。

粪坑的砖头———又臭又硬。

G

擀面棍儿吹火———一窍不通。

宫北帽铺———德性(兴)。

公鸡站在笤帚上———硬充大尾巴鹰。

狗不理的包子———一屉顶一屉。

狗带嚼子———胡勒。

狗赶鸭子———呱呱叫。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狗安犄角———洋(羊)式的。

狗掀帘子———全仗着嘴了。

狗咬刺猬———没法下嘴。

狗咬吕洞宾———不认识真人。

狗咬尿泡———空喜欢一场。

关老爷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光叫唤不下蛋———废物鸡。

H

蛤蟆跳井———不懂(咚)。

海光寺的当家的———横(衡)宽。

海张五修炮台———小事一段。

旱香瓜———俩味的。

耗子尾巴长疮———没有多少脓水。

猴吃核桃———满砸。

猴打 *** ———说是说听是听。

猴进冰窖———满凉。

猴拿虱子———瞎掰。

猴排队———满不挨着。

猴骑自行车———玩轮子。

猴儿推磨———玩儿不转。

贺人杰的锤———短练。

胡萝卜当楔子———倒是像个角儿(橛儿)。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J

鸡孵鸭子———白忙活。

鸡子儿打眼———赚(钻)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蒋介石的兄弟———讲这(jiè)劲儿。

教把式的学说相声了———练胳膊练腿儿,不如练嘴儿。

脚底下的泡———自己走的。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隔着门缝儿看人———把人都看扁了。

近视眼念天益斋———大概其。

九十九点六———差点事(四)。

K

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挎刀———文不文武不武。

L

腊月的孩子———动(冻)手动(冻)脚。

癞蛤蟆上供桌———硬充大肚弥勒佛。

老百灵———上台了。

老鸹落在猪身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己黑。

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

老鹤龄———别晃悠了。

老虎戴数珠———假充善人。

老荤油渣子———练(炼)不出来了。

老妈儿抱孩子———人家的。

老俄卖毯子———扔在脖子后头了。

老俄卖胰子(或面包)———没有法子。

老婆儿脸儿———褶子了。

老鼠变蝙蝠———要飞。

老鼠进了书箱———咬文嚼字。

老鼠扛枪———窝里反。

老太太吃柿子———嘬瘪子(或横嘬)。

老太太买柿子———拣软的捏。

老太太的被褥———盖有年矣。

老太太上电车———您先别吹。

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

老太太擤鼻涕———手拿把儿攥。

烙饼卷蚂蚱———家(夹)里吃去。

冷锅贴饼子———溜啦。

莲子不叫莲子———殴逗(藕豆)。

梁嘴子过河———照(赵)常(场)办事。

刘备夫人见了梅娘娘———没是(糜氏)没非(梅妃)。

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刘二爷剥蒜———两耽误。

六月的主意———馊的。

搂草逮个兔子———顺手来点外快。

卤煮野鸭———身烂嘴不烂。

驴粪球———外面光。

轮胎打气———许进不许出。

M

麻绳蘸水———紧上加紧。

马路上的电线杆子———靠边站。

马 *** 钉掌———离题(蹄)太远。

马勺的苍蝇———混饭吃。

卖不了的鸡子儿———盛(剩)蛋。

卖不了的秫秸———戳起来了。

卖茶汤的下街———没面子。

卖鸡子儿的摔跤———一个好的也没有了。

猫盖屎———糊弄局儿。

猫哭耗子———假慈悲。

猫洗脸———一划拉。

门神爷———管不了庙里的事。

面茶锅里煮电灯泡儿———说你 *** 你还一肚子邪火。

面茶锅里煮皮球———说你 *** 你还一肚子气。

面茶锅里煮寿桃———糊涂点心都出尖了。

面茶锅里煮铁球——— *** 带砸锅。

面茶锅里煮元宵———糊涂加 *** 。

面茶锅里煮松花———照远不照近。

磨房的驴———听喝。

木匠吊线———一眼睁一眼闭。

N

拿裤腰当围脖儿———系错了。

南门外的派出所———代管八里台。

娘娘宫的小玩意———耍货儿。

鸟枪换炮———越玩儿越壮。

牛犊子驾辕———乱套了。

P

皮带凉鞋———空前绝后。

皮球安把儿———好大的梨。

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

Q

七十二样甜崩豆———各有各味。

骑驴看账本———走着瞧。

墙上挂帘子———不像话(画)。

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了。

去年的皇历———看不得了。

瘸拐李的葫芦———不知装的什么药儿。

R

热病出汗了———有缓。

热铁———挨不得。

人命官司———吃上了。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S

砂锅捣蒜———一棰子货。

三不管的把式———光说不练。

三角坟地插烟卷———缺德倒霉带冒烟。

三九的萝卜———动(冻)了心。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傻小子挠脚心———自己逗自己乐。

伤风的鼻涕———甩了。

上笼屉的包子———争(蒸)的就是这口气儿。

生疖子———硬挤。

十二个时辰占了仨———身子虚(申子戌)。

屎克螂变知了———一步登天。

屎克螂戴花———臭美。

屎克螂上马路———硬充小卧车儿。

属狗的———翻脸不认识人。

属耗子的———撂下爪儿就忘。

属画眉的———就是嘴能耐。

属黄花鱼的———没骨头。

属鸭子的———会吃不会拿。

属鹦鹉的———有时也说两句人话。

死的屈———又回来了。

死鬼要账———活该。

四十八万———一躺(帑)。

四五六———满楼。

苏先生的膏药———找病。

水铺的锅盖———两拿着。

水筲没梁子———饭桶(或别提了)。

水仙不开花———装蒜。

T

剃头的挑子———一头儿热。

挑水的看大河———都是钱了。

铁路警察———不管这一段儿。

秃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

土地爷扑蚂蚱———慌了神了。

土地爷掏耳朵———崴泥。

土命人———实心眼。

W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万金油———虎牌的。

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王先生的皮鞋———头儿亮。

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平常。

王三奶奶请大夫———她自己也没法儿治了。

望乡台上看牡丹———到死还贪花。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武大郎服毒———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

武大郎卖豆腐———人松货软。

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

X

西瓜皮擦 *** ———没完没了。

希忒拉的兄弟———刷他啦。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戏台底下相媳妇———一头乐意。

戏台底下掉泪———替古人担忧。

下棋不叫下棋———走字儿。

下雨不打伞———觉(浇)着不错。

仙鹤打架———绕脖子。

先施公司的牙刷子———拔毛包换。

馅饼抹油———白搭。

象牙筷子夹凉粉———滑头对滑头。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小刀子哄孩子———不叫玩意儿。

小炉匠戴眼镜———找碴儿。

小嗡葫芦———抖起来了。

Y

鸭子的掌———不分流儿。

烟袋锅喝稀饭———绕着弯的灌米汤。

阎王奶奶有孕了———怀着鬼胎。

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杨五郎当和尚———半路出家。

杨瞎话讲报———信口开河。

夜壶里摆香堂———尿字班的。

放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一百斤的大寿桃———废物点心。

一二五———丢三落四。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个人拜把子———你算老几。

一个眼的判官———瞎鬼。

一路拾鸡毛———凑胆(掸)子。

一品香的招牌———四远驰名。

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的脸。

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玉皇大帝到财神殿烧香———有权的也得求有钱的。

Z

在娘娘宫拴了个兔捣碓———没点人样儿。

枣木球———一对儿。

灶王爷伸手———拿糖。

灶王爷折跟头———离了板儿了。

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

张天师叫鬼迷住了———有法也没法了。

电线杆上绑鸡毛歇后语,电线杆上绑鸡毛歇后语下一句是啥-第1张图片-

张天师忘词儿了———没咒念。

丈母娘举墩子———姥姥的那个劲。

丈母娘坐炕头———当姥姥。

赵老二偷房檩———顶这儿了。

周瑜当当———穷嘟嘟(都督)

妯娌打架———改哥们儿。

猪八戒嚼砂锅———只顾自己脆生,不管人家听着牙碜。

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鼻子插大葱———装像(象)。

锥子剃头———一个师傅一个传授。

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

标签: 歇后语 鸡毛 电线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