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贵两省人来说
没有吃过野生菌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每到7、8月份
大自然的馈赠,美味的山珍
野生菌在山野间破土而出!
生活在野生菌的天堂
两省人在吃菌这件事情上
自然是当仁不让
然而
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山珍
美味背后也“暗藏杀机”
每年“食菌季”
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屡屡发生
据了解,今年以来
毕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
已接收野生菌中毒病例9例
相比往年的中毒数量虽有所减少
但野生菌中毒的情况依旧时有发生
野生毒菌中毒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 ***
因此
毒菌中毒防控更好的措施
就是
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
那么
哪些野生菌有毒呢?
这份权威吃菌手册
记得转给家人!
下面这些野生菌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
有毒!有毒!
蘑菇配什么菜更好吃?分享5种家常做法,鲜甜又滑嫩,一盘不够吃蘑菇配什么菜更好吃?分享5种家常做法,鲜甜又滑嫩,一盘不够吃。秋天是吃蘑菇的季节,这个季节在云南等地区,正好也是采蘑菇的季节,再过段时间入冬就没有了,所以趁现在蘑菇上市,有机会可以多尝鲜哦。
蘑菇的品种有很多,常见的就是香菇、金针菇、木耳等等,菌菇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有“植物肉”的美称,不妨肉味道也很鲜甜。蘑菇怎样做才好吃?分享5种家常做法,鲜甜又滑又嫩,吃了还想吃。
一、蚝油香菇油菜
1、食材:香菇、油菜、大蒜、生姜、葱头。
2、香菇洗净切小块、油菜洗净、生姜大蒜和葱头洗净切碎待用。
3、准备料汁,碗里加入生抽、蚝油、少许糖和盐、少许清水、生粉拌匀待用。
4、热锅凉油,下入生姜葱碎炒香,下入香菇一起翻炒均匀。下入准备好的料汁一起焖煮至香菇入味。
5、油菜废水下锅焯水断生捞起摆盘,把炒香的蚝油香菇装盘,搭配一些枸杞或者小米辣装饰点缀一下即可。
二、杂菇西兰花炒蛋
1、食材:西兰花、鸡蛋、青红椒、蟹味菇、白玉菇、大蒜。
2、西兰花切小朵洗净、青红椒去籽洗净切片、菌菇洗净待用、大蒜洗净切碎待用。
3、锅里加水煮沸,加入杂菇焯水1分钟捞起沥干水。西兰花也焯水断生沥干水待用。
4、热锅凉油,下入鸡蛋炒至凝固划散起锅待用。
5、热锅凉油,下入蒜蓉炒香,青红椒一起炒匀,加入焯水好的杂菇、西兰花、一起翻炒均匀,少许蚝油提鲜,少许盐调味,炒匀即可。
三、秀珍菇炒蛋
1、食材:秀珍菇、鸡蛋2个、大蒜、葱。
2、秀珍菇撕开洗净、大蒜洗净切碎、葱洗净切段待用。
3、鸡蛋液倒入碗里搅散待用。
4、热锅凉油下入鸡蛋炒凝固,起锅装盘待用。蘑菇沸水下锅焯水一下,捞起沥干水待用。
5、再加入少许油,下入大蒜炒香,加入蘑菇和葱段一起翻炒均匀,加入少许蚝油提鲜,少许盐调味炒匀即可。
四、素炒杂菇
1、食材:草菇、木耳、鸡腿菇、香菇、豆豉、大蒜、青红椒。
2、杂菇洗净切片待用、青红椒去籽洗净切片待用、大蒜豆豉洗净切碎待用。
3、杂菇沸水下锅焯水去杂质,断生捞起沥干水待用。
4、准备料汁:碗里加入1勺蚝油、生抽、淀粉,少许盐、少许清水拌匀。
5、热锅凉油,下入大蒜和豆豉炒香,加入焯水好的菌菇和青红椒一起翻炒均匀。
6、倒入准备好的料汁一起继续翻炒均匀,炒至菌菇入味即可。
五、香菇板栗炖鸡
1、食材:香菇、板栗、土鸡。
2、鸡肉洗净切块、板栗去壳洗净待用。
3、香菇洗净提前泡发待用。
4、鸡肉加入生姜丝、1大勺蚝油、生抽、大勺的海鲜酱、少许的料酒,拌匀腌制入味待用。
5、砂锅烧热,刷少许油,把腌制好的鸡肉、香菇、板栗,倒入少许泡香菇的水(水不要太多)搅拌均匀。焖30分钟左右,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Lily美食谈碎碎念:
以上就是5种家常蘑菇的做法,搭配不同食材不同做法,做出来的菌菇鲜甜嫩滑,营养又好吃,秋天正好是吃菌菇的季节,不知道怎么做的可以收藏试试看,做给家人吃哦。
菜市场菌类大汇总如果你在青岛菜市场遇到一个形迹可疑、只拍不买的中年油腻男,那就有一定概率正是本砖家,我向来是把菜市场当成水族馆植物园来逛的。本篇所列举的“菌类”图片均出自我手,绝大部分源于菜市场(但之一张就不是)。
图1 “平菇”
一、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俗称“平菇”,最常见、最普通的蘑菇,菌盖扇形,菌柄侧生,灰色或灰白色。小时候我之一次吃蘑菇就是它,当时觉得鲜美无比,就连平时视若生命的红烧肉也黯然失色;后来接触到更昂贵的东北榛蘑,口感黏糊滑溜,反而认为不如“平菇”远矣,可见小盆友很容易好赖不分。
图2 香菇
二、香菇/Lentinus edodes,也叫冬菇、香蕈等,过去只能接触到干制品,近几年鲜品渐多,标准的蘑菇模样,圆咕隆咚胖乎乎。具有独特的香气,干制品比鲜品更浓郁。最早的栽培香菇出现于我国,日本人将其发扬光大,现已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第二大食用菌。那么之一大是谁?答案马上揭晓。
图3 双孢蘑菇
图4 褐蘑菇
三、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通体白色,菌体珠圆玉润,菌肉敦实致密。通常叫“口蘑”或“口菇”,但它和历史上经由张家口输入、原产蒙古草原的“口蘑”并不搭界。该种目前稳居世界之一食用菌,栽培最多的白色变种是17世纪年发现的。图4“褐蘑菇”,双孢蘑菇的褐色型。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埋了吧汰,却是同一个物种,上哪儿说理去。
图5 “杏鲍菇”
四、刺芹侧耳/P. eryngi,“杏鲍菇”,和“平菇”同科同属,长相却迥异。其菌盖小而薄,似乎可有可无;菌柄粗而壮,为主要食用部分,口感肥厚脆嫩,与鲍鱼有几分相似,熟后略有杏仁香味儿,故名“杏鲍”。在国内无野生分布,本来也是默默无闻,直至1993年日本开发出高效栽培技术,它才有机会遍地开花。
图6 “金针菇”
五、冬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这名字是香菇的别名之一,同时也是“金针菇”较正式的中文名。“金针菇”过去列为毛腿冬菇/F. velutipes的变种,2018年确定为独立物种。平常见到的都是纤弱修长的类型,或色如淡金,或洁白如玉,均为人工栽培品种,和野生状态大有不同。现在看来是白色型的越来越多,“一白遮百丑”,在蘑菇身上同样适用。
图7 “蟹味菇”
图8 “白玉菇”
图9 “双拼”
六、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一个名字涵盖一连串小蘑菇。不论是海鲜菇、蟹味菇,还是劳什子白玉菇,全都是斑玉蕈的栽培品种或变种。本质上没有差别,无非是颜色不同,图7下方也许就是它最初的模样。既是嫡亲一家子,想必味道差不到哪里去,购买的时候不用太纠结,谁便宜买谁就完事了。
图10 “秀珍菇”
七、环柄侧耳/P. geesteranus,“秀珍菇”,别名一大堆,略。“平菇”的同属小兄弟,外观有些相似,市面上出售的是未成熟子实体(再长大一些可能叫“凤尾菇”),菌体娇小,故称“秀珍”。据说鲜嫩清脆、味道鲜美,略胜“平菇”一筹。原产印度南部,1974年驯化成功,20世纪90年代从台湾引进至大陆地区。
图11 北虫草
八、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北虫草”,冒牌的“冬虫夏草”,子实体呈靓丽的橙红色,我这张照片色泽偏黯淡,可能是菜市场光线不佳所致。即便是真的“冬虫夏草”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传说中的神效,赝品当然也没有;但“北虫草”的口感也还不错,还能把汤汁也变成橙红色,你管它滋补不滋补呢,好吃好看就行。
图12 “茶树菇”
九、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菌盖细嫩,菌柄爽脆,昧纯香、鲜美可口,在野生状态下常生于油茶林腐朽的树根部及其周围,故又得名“茶树菇”。一般以干制品或“干煸茶树菇”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鲜品不太多见,目前已有大规模商业化栽培。据称,2008年9月该种被“神七”带入太空,“为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其实我不大相信“太空育种”......按下不表。
十、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商品名“松茸”或“赤松茸”,也是冒名顶替,真的松茸指口蘑科的松口蘑等几个种的统称,和本种没有半点关系。菌体既壮且萌,菌盖赭红,菌柄白色,就是江湖传言的“红伞伞,白杆杆”,但不妨碍它能吃,而且口感脆嫩,鲜味浓郁,是国际食用菌市场上十大交易菇类之一。
图14 “黑皮鸡枞”
十一、卵孢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商品名“黑皮鸡枞”,云南俗称“水鸡枞”,虽有“鸡枞”之名,但和真的鸡枞同科而不同属。鸡枞的“根”生于白蚁巢穴之上,和白蚁休戚与共,至今未能实现完全的人工繁育;而本种的“根”长在土中的腐木上,温顺可驯、易于栽培,早就实现了商业化栽培。虽然不如真的鸡枞,但菌肉脆嫩,还算行吧。
图15 草菇
十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因生于腐烂的稻草种得名。供食用的草菇,菌盖菌柄都包裹在菌托内,外形 *** 如鸡蛋,黑不溜秋就像烧过炭,此时最是肉厚爽滑,味道鲜美,“若过时不采,则开如伞形,俗名老菇婆,其价顿减”。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始于300年前,19世纪30年代由华侨华人传播于世界,如今已是世界第三大食用菌。
图16 灰树花
十三、贝叶多孔菌/Chestnut Mushroom,俗名灰树花、舞茸,其子实体外观层叠似菊、婀娜多姿,图中的部分局促于保鲜盒之内,难窥全貌。据说此物芳香四溢,菌肉脆嫩爽口、百吃不厌,过去国内有些大忽悠还将其推上了“抗癌”宝座,旅日作家萨苏曾经专门写过这事儿。又能抗癌又好吃,想啥美事儿呢,上天可没那么多好生之德。
图17 “鹿茸菇”
十四、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本名十分生僻,又因菌盖的形状、色泽和鹿茸切片相似,得名“鹿茸菇”。整体外观和“蟹味菇”有些相似,然菌盖更大,菌柄也更粗,香气浓郁似松茸,菌肉丝滑似牛肝菌,最为日本人所追捧。我国从1973年开始探索人工栽培,历经40年不懈努力,于2013年在上海首次实现稳定的商业化生产。
图18 “猪肚菇”
十五、大革耳/Panus giganteus,也叫大侧耳,商品名“猪肚菇”,最早的栽培种由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从野生菌中分离驯化而来。其真实身份长期扑朔迷离,起初定为杯蕈,后来又修订为大杯伞/Clitocybe maxima,最后改用现名。本种的特点之一是菌盖中部明显下凹,呈漏斗形或碗形,号称如“竹笋般清香,猪肚般滑腻”,想必炖汤是极好的。
图19 “雪莲菇”
十六、白参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又名裂褶菌、树花。子实体簇生或群生,无菌柄,层层叠叠,形如菊花,说它像莲花也行,所以还有个形象的商品名叫做“雪莲菇”。其菌肉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加上“雪莲”二字的加持,似乎又笼罩了保健作用的光环。南北皆有分布,据称云南产的还有“干巴菌”风味,尤为佳品。市面上的估计均为人工栽培。
图20 短裙竹荪
十七、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著名食用菌。竹荪是鬼笔科鬼笔属10余种类似菌物的统称,市售的一般是长裙竹荪/D. indusiata和本种,上图经业内大佬鉴定为短裙,错了不怪我。成熟的竹荪,乍看犹如一位着网眼蕾丝裙的高挑美人,细看则有些不可描述;观察菌裙的长度和颜色,可区分各种类,不过做成干制品都差不多。有人工栽培,可全年供应。
图21 羊肚菌
十八、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属“黑羊肚菌”支系,因菌盖表面犹如梯子而得名。该种在我国四川、云南、鄂西南地区有野生分布,曾被认为是“最易成功栽培”的羊肚菌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大面积驯化推广种植的菌种,占我国栽培羊肚菌的95%以上。再加上交通、物流发达,故而全国各地都能见到本种的鲜品。
图22 牛肝菌
十九、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ortentosus,俗称“黑牛肝菌”,是“牛肝菌”系列中唯一一种能够商业化人工栽培的种类,不然它也不能摆在青岛菜市场的小摊上。本种和另外几种著名的“牛肝菌”不同,它属于小牛肝菌科,但菌体同样壮硕肥大,野生状态下甚至可以长到篮球般大小,重达2、3公斤。至于味道嘛,卖菌子的自然会说好,但听说不如其它“牛肝菌”。
图23 绣球菌
二十、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印在包装盒上,像这么科学严谨的商家也不多见。菌体肉质,由一个粗壮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瓣片,形如绣球,又有点像银耳。据说香味宜人、口感佳美,日本人尤其好这一口儿,称之为“梦幻神奇菇”,真是一惊一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图24 猴头菇
二十一、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肉嫩味香,著名山珍之一。古称猴头、熊掌、燕窝和鱼翅为四大名菜,如今熊掌已被禁食,燕窝鱼翅亦是徒有虚名,且不能人工养殖,只有“猴头”尚能可持续性利用。可能正是由于人工栽培的大规模推广,其身价和地位严重下跌,前几天居然看到以“雪菇”为噱头售卖猴头菇的,居然沦落到改名换姓的境地.....
图24 银耳
二十二、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我国传统食用菌,历来深受人们青睐。其子实体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色泽温润如玉,比绣球菌更像绣球。注意,干制品往往呈米黄色,纯白色反而有问题,可能是被硫磺熏过的。据记载,栽培银耳始于四川通江,至少在1865 年就有规模化人工栽培,如今更是稀松平常了。
图25 金耳
二十三、金耳/T. aurantialba,也叫黄木耳,与银耳都是银耳纲的成员,二期是同科同属的至亲姐妹。其子实体的风格和银耳略有相似,上部表面凹凸不平,形如脑状(故又称“脑耳”),呈鲜艳的橙色、金黄色或橘红色。江湖人称“植物燕窝”、“肺部吸尘器”,这些都是忽悠,植物燕窝也还罢了,你怎么吃它也不可能给肺部“吸尘”,走的就不是一条道儿。
以上共25图23种,囊括多数菜市场常见菌菇,肯定会有遗漏,有待于日后补充。另外,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漏掉了一种和“平菇”“香菇”一样常见的菌类,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这玩意儿虽然司空见惯,但本砖家却没拍过鲜活的黑木耳。算了。
远离红伞伞、白杆杆,云南吃野生菌“防小人”指南
▲ 雨季去哪好?当然是去云南吃菌子啦!
-风物菌语-
“红伞伞,白杆杆......”
云南人:“你吃菌闹着啦?”
告别旱季的之一场雨,将云南正式带入雨季,同时也带来了云南人最期望的“吃菌季”。每年六月至十一月,是云南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菌子们个个整装待发、破土而出,准备飞向各地的餐桌。现在,正是吃菌子的更好时节。
▲ 云南人最盼望的“吃菌季”终于来啦。
云南人不吃“蘑菇”,在云南口语中,所有菌类皆可统称为“菌”,昆明话发音“介”,也叫“菌子”。一说到菌子,云南人可以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毕竟,全国没有哪里的人,能比云南人更懂菌子。
云南人有多爱吃菌?据报道,一位菌子的狂热粉丝每年至少要买5万元的野生菌来吃,从菌子上市一直买到下市。像现在的旺季,云南一个市场的野生菌日成交量可达500吨。
▲ 云南菌子交易市场上的新鲜菌子。图/视觉中国
“云南有多少种菌子呀?”这是当地人最怕听到的问题,因为实在太多了。据统计,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有900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
▲ 任君挑选的菌子们。图/视觉中国
云南有多少能吃的“菌菌”?
被称为“植物王国”的云南,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几乎囊括了中国从黑龙江省漠河,到海南岛的全部气候类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孕育了丰富的食用菌资源。
▲ 昆明市琳琅满目的各类野生食用菌,带着森林泥土的芬芳飘香上市。图/视觉中国
据统计,云南可食用菌类几乎包括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多数的食用菌种类,占全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仅木水花市场在售的野生菌种类就有258种,昆明人爱吃的野生菌主要有青头菌、见手青等一二十种,牛肝菌就可细分为30多种......云南的菜市场,就是一个微缩版的“野生菌王国”。
▲ 云南食用野生菌知多少。制图/孙宝璐
见手青,还是“见小人”?
无论在云南还是外地,呼声更高的野生菌,一定是见手青了。虽有微毒,但凭着可以“见小人”这一特殊技能,成功出圈。传说每一个云南人都有一个吃见手青中毒的朋友,用昆明话来说,算“吃着菌啦”(意为吃菌中毒了,在平常口语中也有吃错药了的意思)。
▲ 上图:红见手。摄影/万瑞;下图:黄见手。图/视觉中国
见手青是牛肝菌家族中的一员,云南最为常见的见手青,是红见手和黄见手。红见手,也称美丽牛肝菌,菌区俗称“红葱”。黄见手,也称黄癞头,菌区俗称“白葱”。
见手青确实带有微毒,其伞背细瓤和杆部在被触摸后会变为青色,因此得名。不过一旦烹炒受热,毒性基本消失,如果吃了没有烹制成熟的见手青,很容易导致视神经出现幻觉,就是我们说的“见小人”,但它的鲜美腻滑,还是让无数人想要冒险尝试。
*温馨提示:食用见手青一定要烹制成熟、彻底成熟。
▲ 被触摸后变为青色的见手青。
都说难看,长成这样怪我咯?
说松露难看,它应该比不过干巴菌,不过它完整的样子确实不如切开后耐看。在我们的印象中,松露应该是出现在高档的西餐厅,搭配精致的餐具。但在云南,过去会直接整块扔火里面烤,或者切大块炖鸡,所以也称块菌,除此之外,它还有个接地气的土名——猪拱菌。
▲ 刚刚收获的松露,乍一看还以为是土块。摄影/万瑞
传说此菌发出的某些气息,接近于母猪的体味,不知道公猪有什么小心思,总之会拱地几寸找出来吃掉,因此得名。野生松露虽为珍贵的食用菌,但在云南还无法和干巴菌、鸡枞菌论资排辈,是较为年轻的“后起之秀”。
▲ 还未完成全成熟的黑松露菌横截面,明明是心里美。图/视觉中国
干巴菌有多难看?汪曾祺在《昆明食菌》中这样形容干巴菌:“味道最深刻、样子最难看的,是干巴菌。这东西像一个被踩破的马蜂窝,颜色如半干牛粪。”虽然难看,但也最贵,干巴菌是昆明市面上价格更高的野生菌。
▲ 这个角度的干巴菌,确实有点像“马蜂窝”。图/视觉中国
菌如其名,干巴菌真的很干巴,但也很香!云南祖传腌制肉类制品被称为“干巴”,其中“牛干巴”、“羊干巴”较常见,而干巴菌的外观、气味都与之相似,因此得名。
品相、重量和洁净度是影响干巴菌价格的重要因素,独特的外形让干巴菌中常杂有松毛、泥沙,极难分拣,需要一丝丝地撕开才能去除杂物。干巴菌从出土到成熟要20天左右,在野生菌中并不多见,这也让好的干巴菌更显珍贵,每公斤可价值上千元。
▲ 羊肚菌。
羊肚菌,也称羊肚菜,因凹凸不平的菌盖像极了羊肚而得名,至于颜值嘛,喜欢羊肚的人都觉得它并不难看。人们食用羊肚菌的历史相对悠久,自古便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当地还有“年年羊肚菌吃够,八十还能满山走”的俗语流传。野生的羊肚菌产量少而珍贵,味道尤为鲜美,市面上常见的多为人工种植的羊肚菌。
野生菌大军,少了我怎么行?
鸡枞(zōng)几乎是云南各地的“更爱”。云南饮食长期田野调查者敢于胡乱曾说:“云南有上百种野生菌,各地有各地的偏好,综合调查下来,鸡枞应该是最受广泛持久喜欢的菌子。”
▲ 上图:市场上正在出售的鸡枞菌;下图:适合炸制的火把鸡枞。图/视觉中国
食用鸡枞(或其他无毒野生菌)也有风险,请谨慎食用!
鸡枞菌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的松树林中,因食用时会带有鸡肉的特殊香味而得名。整个雨季,鸡枞成片而出,品种繁多,各产地差异较大,仅从外观、大小、颜 *** 分,可分为黑、青、黄、白、红、火把鸡枞等不同种类,青鸡枞、黄鸡枞可以生吃,火把鸡枞适合炸制炼油。农历7月半雷雨天气最多,更好的火把鸡枞就出产于此时。
▲ 油鸡纵,拌饭有了它就有了灵魂。摄影/吴学文
松茸,也称松口蘑,是极为珍贵的野生真菌,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对于气候、生长环境等要求十分苛刻,至今无法人工养殖。在云南无污染的高海拔原生态地区,有着品质更佳的野生松茸。
松茸的菌肉嫩白肥厚,有独特而浓郁的香气,不过这只是云南以外其他人认为的松茸,并不是云南人认为的松茸。
▲ 拥有独特而浓郁香气的松茸。图/视觉中国
在过去,云南大部分地区并不喜欢吃松茸,还称其为“臭鸡枞”。后来随着松茸的爆红,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松茸的“身价”也跟着大幅上涨,仗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云南人自然不会坐视不吃,但若要论松茸在云南野生菌中的地位......算了算了,话语权还是留给云南以外的人吧。
青头菌顶着一头灰绿色的菌盖,看着很“危险”,实则无毒。在云南当地菜市场,青头菌价格相对便宜且最为常见,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菌”。而外地人餐桌上的“常客菌”又会是谁呢?
▲ 看起来有毒,其实无毒的青头菌。摄影/万瑞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褐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菌柄、网状型如裙裾般从菌盖自上而下铺开,像一枚“雪裙仙子”缓缓降落人间。相比于一些“奇形怪味”的热门野生菌,竹荪口味清淡口感爽脆,是初试野生菌的外地人更好入门的选择。
▲ “雪裙仙子”竹荪。
云南食用野生菌的种类实在太过于丰富,未提及的菌子们欢迎文末留言补充呀。
云南花式吃菌指南
不同的菌子有自己不同的脾气,云南人摸着菌子们的脾气,找到了与之对应的更佳吃法。好菌子只“鲜”给会吃的人,“吃对了”才能解锁各路菌子隐藏的独特香气。在云南,菌子被吃出了“花”,当地人可以一天不吃饭,却不能一天不吃菌。
▲ 竹荪入汤,鲜美至极。
给菌子“刺个身”
最“朴素”的吃菌 *** ,莫过于生吃了。松茸、鸡枞、松露、奶浆菌都可直接生吃,食材不经过任何调料的沾染,更大限度释放菌子原本的鲜味,细细品味,每种菌子的“鲜”都错落有致。
▲ 松露刺身。图/视觉中国
人气更高的松茸刺身,切片后铺在冰盖上,芥末和酱油的加入好像再次唤醒了埋藏在泥土下的别样菌香。当地人常做的凉拌鸡枞,则是先用炭火烤熟,再加入蒜泥、辣椒、盐巴凉拌,菌体受热后立即收缩,锁住了菌子的水分,外香里嫩的菌子十分爽口。
▲ 煎烤后的松茸色泽金黄,香气诱人。图/视觉中国
“朴素”吃菌更适合拥有独特而浓郁香气的野生菌,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吃菌方式。
给菌子“加点料”
云南野生菌最传统且通用的烹饪 *** ,就是炒。当地人吃菌子,以炒为主,以煮为辅,即便是煮,煮前也要略炒。菌子鲜美,一般只需加一点青辣椒和蒜片,辅料就是油和盐,主要吃菌子的本味。
▲ 清炒芦笋鸡枞菌。GIF/ ***
不过干巴菌是个例外,炒干巴菌不放大蒜只放一点青椒丝,炒好的干巴菌香味特别浓烈,不夸张地说,一家炒菌,整栋楼都能闻到香味。而炒鸡枞则需要加点火腿丝,火腿丰富的油脂可以褪去鸡枞的土腥味,口味更加鲜甜。
▲ 松茸鸡油菌炒腊肉。图/视觉中国
除炒以外,烩和煮也十分常见。青头菌菌肉厚实饱满,十分适合烩制,或在青头菌帽中,填入肉馅隔水蒸,就是“酿”青头菌,注意要把剔下的菌柄与肉同剁为馅,才是一道有灵魂的酿青头菌。
用青头菌煮汤可以加入腊肉或用高汤炖制,而煮制鸡枞菌汤,则不建议用腊肉,否则会掩盖掉鸡枞原本的鲜味,改用鸡汤为宜。
▲ 青头菌烩饭。摄影/tedahaoniuniu 图/汇图网
想要“重口”一点,可以尝试黄焖见手青。切成大块的见手青口感层次分明,入口弹嫩的菌子表面,咬下后又很爽脆,中间部分又有点沙和面,最圆滑滋润的部分是菌帽。
这样接地气的吃法几乎适用于所有食用野生菌,需要注意的是在烹制过程中一定要用到足量的油,动物油脂可以更大限度激发出菌子体内的香气。
给菌子“下个饭”
终于轮到“主食菌”出场了。别管是什么菌,尽管往里面放。松茸包子、鸡油菌饺子、鲜菌馄饨......虽然贵了点,但此等鲜味的“主食菌”可不是全年都能吃到的。
▲ 干巴菌炒饭。图/视觉中国
火把鸡枞最适合炸制,炼出的鸡枞油用来拌面,香掉下巴。更奢侈的炒饭来自干巴菌,每份价格50-80元不等,优质的干巴菌自带火腿香气,每一粒炒饭都被菌香紧紧缠绕。
名贵的羊肚菌则更适合做捞饭,醇厚的高汤包裹着花胶、鲍鱼的鲜香,挂满羊肚菌的菌盖,入口是满满的胶质和羊肚菌的鲜嫩。
▲ 羊肚菌汤。
“下饭菌”主打主食,价格虽比普通主食略高,但只需一份即可尝“鲜”,同时管饱。
给菌子“洗个澡”
云南最家常的“花式”吃菌,非菌火锅莫属。尤其是在当地人家里吃,市场上随便买了什么菌子就煮什么,用什么锅也没那么重要,最为关键的则是那锅煮菌子的汤。用鸡鸭鹅肉加宣威火腿煮出来的高汤,再去煮菌子,才是最地道的“野生鲜上鲜”。
▲ 菌子火锅,“野生鲜上鲜”。
还有一些像松茸冰激凌、干巴菌披萨、见手青“刺身”这样惹人眼球的新吃法,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不过再美味的野生菌,食用也是有风险的,请大家一定要遵循吃野生菌的“4熟原则”:
1 只吃熟悉的菌子,种类越单一越好
2 只吃烹制熟了的菌子
3 选择足够成熟上市的菌子
4 吃菌后尽量不要饮酒,熟悉去医院的道路
快来说说~你最pick哪个“菌菌”?
- END -
文丨苏宸
图片编辑 | 朱梦菲
审校 | 杨春和
*特别鸣谢
中国农史学会畜牧兽医史专委会常务理事杨春和
参考资料
《云南作物种质资源》黄兴奇
《绿了芭蕉红了花》敢于胡乱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一图速览!这些有毒野生菌种类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近来,云南各地“花式”发现野生菌类的消息引发热议。一些野生菌本身虽然无毒,但如果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也会有害。
专家提醒:①不要采集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②不论哪种野生菌都不要凉拌吃,一定要炒熟煮透;③吃完后如有不适,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
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大家:下面这些野生菌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有毒!有毒!有毒!
转自:学习强国
冬天吃蘑菇,营养又养生!9种美味的蘑菇菜品,快做出来尝尝看冬天做饭,很多人都会搭配一些素菜,荤素搭配,营养又健康。做素菜,蘑菇是首选,蘑菇种类繁多、味道鲜美,是很受大家欢迎的食材!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9道常见蘑菇的做法,不用放肉也好吃,营养又美味,收藏好,喜欢吃的挑着做,让冬天的餐桌上更丰富。
1、 口蘑汤
明明是素汤却鲜得像鸡汤一样的「口蘑汤」,对蘑菇无感的人一定要尝试一下!鲜得像鸡汤一样!
【食材】
口蘑250g,葱1根,香菜1根,盐适量,生抽适量(不喜欢可以不放)
【做法】
1.口蘑洗干净,把根掰下来。
2.香菜和葱切碎明。
3.热锅,倒油。
4.口蘑倒扣,转中小火,煎到微微变黄,把根也倒下去翻炒。
5.煎一会就能看到口蘑开始出水,继续再煎一会。
6.煎到口蘑开始变软,就用勺子把口蘑切成小块。
7.都已经煎软,分成了小块明明是素汤却鲜得像鸡汤一样的「口蘑汤」的做法。
8.加水,烧开。
9.烧开后,加盐和生抽,转小火继续煮。这个时候口蘑已经是熟的了,煮开5-10分钟就可以吃了。不过,具体的时间,可以看大家的喜好。
10.加葱、香菜,关火起锅。
【小提示】
1.煎的时候,转中小火,慢慢煎,煎至微黄出汁。
2.生抽不喜欢可以不放,蘑菇汤本身已经很鲜了,放上生抽可以上色,使装盘时更好看。
2、 炒蘑菇
简单炒蘑菇超简单的快手菜,准备好米饭就成!
【食材】
平蘑半斤,葱姜蒜适量,糖盐各一勺,生抽2勺
【做法】
1.蘑菇撕成小朵,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焯一下,去掉多余的水分。
2.然后葱姜蒜三兄弟切成大一点的末。
3.锅内加油,油热爆香葱姜蒜。
4.加入蘑菇翻炒几下。
5.加入糖一勺提鲜,加入盐。
6.翻炒加入生抽增味。
7.把米饭准备足哦就可以开饭了。菌菇类的营养成分很多,平时多吃一些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又没有脂肪不会胖。
【小提示】
1.蘑菇焯水的时候其实就熟了,所以不用炒太久。
3、香煎小蘑菇
用小蘑菇做出香喷喷,滑嫩鲜香的感觉。赶紧试试吧!
【食材】
蘑菇1斤,盐适量,黑胡椒2-3克,耗油小勺,生抽小勺,味精少许,香葱少许
【做法】
1.小蘑菇洗净去蒂,锅内倒入少许油,烧至七成熟,放入小蘑菇慢慢两面煎至金黄色。
2.蘑菇蒂洗干净后也可以煎好一起吃,放点孜然粉。
3.煎好后,放少许水,一丁点儿水。喜欢汁多的,可以多放。
4.再放耗油,黑胡椒粉,生抽拌匀,放点香葱点缀。
5.装盘!
4、 蘑菇炒鸡蛋
鲜美嫩滑口感好,营养也丰富的蘑菇炒鸡蛋。
【食材】
秀珍菇1份,鸡蛋3个,葱姜蒜末适量,香葱末少许,橄榄油适量,生抽1勺,料酒1/5勺,盐1茶勺,原味鲜1茶勺,香油少许
【做法】
1.热锅入油,倒入鸡蛋液。
2.小火翻炒碎。盛出备用。
3.再次热锅入油,葱姜蒜末爆香,放入蘑菇翻炒均匀,蘑菇翻炒后出水。
4.倒入生抽和点一点儿料酒翻炒均匀。大火收汁。
5.倒入之前炒好的鸡蛋,加入少许香葱末、盐、原味鲜和香油。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
【小提示】
1.秀珍菇的焯水问题看个人喜好,可焯可不焯。
5、 白蘑菇奶油培根意面
这道意大利面应该是西餐店里最常被点到的面了,做起来很简单,只要有鲜奶油,怎么做味道都差不了!
【食材】
意大利面1人份,培根3片,白蘑菇(口蘑)3个,橄榄油适量,鲜奶油适量,黑胡椒适量,蒜适量,芝士粉适量,盐适量,罗勒(可不用)适量
【做法】
1.蒜切碎沫,培根改刀切小片,蘑菇切片备用。
2.先烧水,煮意大利面,在煮面的同时,另起一锅。
3.锅中放适量橄榄油,放入蒜碎,翻炒出香味后,放入蘑菇和培根,继续翻炒片刻。
4.加入鲜奶油和少许开水或温水,小火熬煮。
5.煮到汤汁变浓稠,这时候面也煮好了,把面直接放入汤汁中,搅拌均匀,加盐关火出锅盛盘。
6.最后撒适量罗勒,胡椒,芝士粉即可
6、 蘑菇滑鸡(香菇滑鸡)
【食材】
鸡小腿五个,蘑菇二百克,姜一小块,葱三根,蒜三瓣,生抽,料酒,生粉,盐,糖,油
【做法】
1.蘑菇洗净后切片,厚度自己定就好,切好后把蘑菇片放入篓子内先晾着,因为蘑菇水分较多,所以之一步切蘑菇,晾的时间久一点一会儿炒的时候出水会比较少。
2.鸡小腿剔骨,切成2厘米的块,然后将鸡肉置于一小碗内,放入少许生抽、料酒、生粉,抓匀,更好能腌制半小时以上。可以用鸡小腿的肉,因为鸡小腿肉的肉质很嫩,就是剔骨比较麻烦;用料酒以及生抽腌制过的鸡肉炒的时候会特别香,但是料酒放一点就可以了,生抽的比例更高一点;放生粉是为了让鸡肉变得更嫩,突出一个“滑”字。姜切片,蒜切片,葱切段。
3.鸡腿经过半小时的腌制后,就可以开始炒菜了。锅内倒油,等油很热了以后倒入鸡块快速翻炒。炒鸡肉的时间不用久,久了就变老了,开始变色就可以讲鸡肉盛出了。
4.盛出鸡肉后,锅内会剩下一下油,这些油饱含鸡肉的精华,别浪费,留着接着用。要是剩下的油不多,那就再倒点油进锅内,但是千万不要放太多油。油热后,放入姜葱蒜炒香。
5.放入已经被晾了很久的蘑菇快速翻炒,放一点盐,炒到蘑菇开始出水后,再炒大约半分钟。
6.加入鸡块一起翻炒。这时候,大家可以选择要不要勾芡了。喜欢勾芡的可以在一小碗内倒入一点点生抽一点点糖和稍微多一点生粉,然后加一点点水到碗内,搅拌匀以后倒入锅内再煮个一两分钟即可;不喜欢勾芡的倒点生抽进锅内翻炒一下提提味。这时候,可以尝尝鸡肉熟了没以及咸淡如何。
7.直接出锅装盘即可。
【小提示】
1.因为蘑菇水分较多,所以之一步切蘑菇,晾的时间久一点一会儿炒的时候出水会比较少。
7、 蘑菇菠菜奶酪早餐蛋饼
高蛋白、低碳水的一锅出,喷香喷香。还可以当减肥餐,把这个安排在午餐,量是两次分量,建议搭配一份胡萝卜羽衣甘蓝沙拉。剩下的可以当加餐零食。
【食材】
大号鸡蛋2个全蛋4个蛋白,嫩菠菜60克,口蘑200克切片,菲达奶酪(feta cheese)或营养酵母粉60克,洋葱半个切丝,蒜片1瓣,椰子油3大勺,姜黄粉(turmeric)一撮,欧芹1枝切碎,迷迭香或百里香或牛至草1枝切碎
【做法】
1.碗里准备好鸡蛋,加入一撮姜黄粉,略打匀备用。烤箱预热375F/190C.
2.中火加热锅,放3大勺椰子油,放入蘑菇片,煎3分钟,放入洋葱丝,煎到洋葱变焦黄色。放蒜片和菠菜,翻炒到菠菜变蔫,加盐和黑胡椒调味。
3.用铲子把锅里的菜整理得薄厚均匀,淋入蛋液,中小加热到蛋饼四周凝固。
4.同时拌匀奶酪、欧芹和其他香草。等蛋饼基本凝固后,均匀地撒在上面。
5.连锅放烤箱里烤12-15分钟,到蛋饼中心凝固就可以了。
6.拿出烤箱后放凉5分钟,蛋饼就彻底凝固了,切开食用。
【小提示】
1.外国人习惯吃生菠菜,没有焯水的习惯。如果要焯水,把菠菜里的水分挤干。
2.步骤3加热时火要小,否则容易糊底。
3.营养酵母粉代替奶酪也很香。
4.不加西式香草,加花椒盐也很好吃。
8、 超惊艳奶油蘑菇汤(牛奶版本)
真的是在家就可以吃到这么好喝正宗的汤,味道超惊艳!
【食材】
口蘑4个,牛奶30克,洋葱碎,面粉25克,黄油25克,盐,虾仁五只,胡椒
【做法】
1.把虾剁成小块滴点料酒,把四个口蘑切薄薄的片,切一点洋葱,看自己喜好。
2.锅里放10克黄油,把食材都倒进去,全都炒熟呈出。
3.锅洗干净,放十五克黄油,融化后放25克面粉,慢慢拨把都变成小疙瘩没有粉状,然后加500毫升清水,边搅边倒一直把面粉搅顺滑,变成稍微稠的面糊。
4.然后把刚才炒的料加进去再搅拌冒泡。
5.之后再加30毫升奶油,也可以加牛奶,味道也一样,等煮沸再煮到浓稠后加半勺盐一点白胡椒,一边加一边尝,小心做咸了。
6.成品真的是跟饭店的一样,虾仁很鲜,味道棒棒的。
【小提示】
1.看起来平平无奇味道却超惊艳,真的是太适合冬天喝了!
9、 番茄蘑菇炖牛肉
番茄的酸甜搭配牛肉的鲜香,爽口解腻,让人胃口大开!番茄和牛肉可谓一对好搭档。很多人爱吃牛肉却又担心上火,而番茄性偏寒,两者一起炖煮,刚好可以中和牛肉的热性。
这道菜除了加入杏鲍菇、胡萝卜还可以再放一些土豆、卷心菜之类的一起炖,也都非常美味。
【食材】
牛腩2-3斤,姜1块,香叶适量,八角2个,桂皮2块,花椒1小把,番茄2个,洋葱1个,胡萝卜1根,杏鲍菇2个,青椒1个,盐适量,胡椒粉适量
【做法】
1.牛肉切大块,洗净后放在清水中浸泡20分钟,将血水倒掉,再反复清洗2次。放入凉水锅中,水烧开后,捞出洗去表面的浮沫备用。
2.另烧滚一锅水,放入汆烫过的牛肉、生姜、香叶、桂皮、八角、花椒等香料大火煮开转小火炖1小时以上至牛肉酥烂。
3.取出一餐所需的牛肉,切厚片备用;番茄、杏鲍菇、胡萝卜、洋葱、青椒分别洗净,切成滚刀块备用。
4.炒锅烧热加入2大勺油,放入香叶和桂皮炒出香气,然后放入洋葱爆香。依次下入胡萝卜、番茄、杏鲍菇翻炒。
5.加入煮熟的牛肉和1碗牛肉原汤(步骤2里的)煮开,调成小火焖煮20分钟。最后放入青椒并调入盐、胡椒粉,煮至青椒成熟即可出锅。
6.美味上桌!
【小提示】
1、用来炖肉的牛肉,更好选择肥瘦相间的牛腩,长时间炖煮以后的口感比较好。
2、炖牛肉一定要用小火,小火慢炖,肉才容易酥烂,如果持续大火的话,反而会硬,影响口感。炖牛肉要在最后阶段才用盐调味,如果在牛肉还没有炖够火候就加盐会让牛肉不易炖烂而影响口感。
3、煮牛肉的时候一次可以多煮一些,这样牛肉味道才足,也比较节约能源。一餐吃不完的,可以按上面步骤1-2煮好之后分装成几包,每次吃就拿一包,这样除了一开始煮费一点时间,接下来的几餐就很省事。
来源:下厨房
充满诱惑的自然界,这些蘑菇也太惊艳了吧之前,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动物的内容。今天,我想和你们聊一聊蘑菇。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吧。
01.网盖红褶伞(Rhodotus palmatus)
夏秋季在林内倒腐木上单生或群生,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
可食用,但往往带苦味。
02.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anch)
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有降低胆固醇、调整血压、防止癌细胞的扩散、有规律的助长肝脏、脾脏及胰脏的生命力,调整身体、消除疲劳的功效。
春、秋季生长,生于阔叶树木或倒木、枯枝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倒腐木上,单生至群生,常在木耳、香菇、银耳段木上生长。
03.平盖靴耳(Crepidotus applanatus)
夏秋生于阔叶树的枯枝或树干等腐木上。分布于辽宁、广东、福建、香港等地。
可食用。子实体小而薄,无人采食
04.红笼头菌(Clathrus ruber)
该真菌为腐生真菌,以腐烂的木质植物为食,常单个或成群生长在花园土壤的落叶里,草地上,或覆盖园地的木片上。
红笼头菌的产孢组织有恶臭味,能吸引苍蝇和其他昆虫来帮助传播孢子。尽管该菌的可食用性还不确定,它的气味已很难让人愿意吃它。
05.恶魔雪茄(Chorioactis)
这种怪异的蘑菇只存在于美国德州中部、日本的两个偏远地区以及奈良山区。
裂开后变成棕褐色的星状,释放出孢子,同时发出截然不同的啸叫声。恶魔雪茄是已知少数几种在释放孢子时发出啸叫声的真菌之一。
06.橘黄刺杯菌(cookeina speciosa)
可能是被倒下的树枝、树干、有时是水果上发现的被子植物。
在马来西亚半岛土著Temuans人的记载中,使用本属中某些种类当成食品,也可作为鱼饵,在那里它被用来擦勾。
07.炫蓝蘑菇(Mycena interrupta)
颜色鲜丽但是并不发光,未成熟幼苗时期时呈现蓝色,传说吃下后眼睛可以变成蓝色。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和智利地区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
08.胶角耳胶孔菌(Calocera viscosa)
通常在夏秋季生长,一般在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的苔藓覆盖的腐木或木桩上扎堆生长。
可食用。
09.紫蜡蘑(Laccaria amethystea)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时近丛生。
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 *** 、山西、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
可食用,但菌肉薄,近革质,故称“紫皮条菌”。采食时要注意同有毒的淡紫丝盖伞相区别。
10.瓷真菌
11.石灰绿蘑菇(Hygrocybe virescens)
12.马勃菌
一些缤纷多彩的蘑菇,隐藏在世界各地人迹罕至的丛林角落;
这些野生蘑菇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尽情释放着自己的美丽。
虽然很美,但是不要轻易采撷哦!
鲜艳的色彩,也可能带着致命的诱惑。
学名Cortinarius archeri,发现于澳大利亚,颜色鲜艳的菌盖最初是深紫色或紫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棕色。
不可食用。
月夜蘑菇
月夜蘑菇 Omphalotus japonicus,可以在黑暗中发光。
发光的真菌生长在木头上,它们的光在夜间可见。发光的高等真菌发出绿光,更大发射范围为 520-530 nm。这种夜光蘑菇只在其生命周期的某个时期发光;
在日本和东亚其他地区广为人知,在那里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毒蘑菇。
不禁要感叹: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色彩大师!
12种含鹅膏肽蘑菇:a.致命鹅膏;b.灰花纹鹅膏;c.黄盖鹅膏;d.裂皮鹅膏;e.淡红鹅膏;f.假淡红鹅膏;g.鳞柄白鹅膏;h.纹缘盔孢菌;i.条盖灰孢菌;j.肉褐鳞环柄菇;k.亚毒环柄菇;l.毒环柄菇
又到一年吃菌时!近日,“吃菌大省”云南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还上线了小程序来识别毒蘑菇。这也引发了网友的议论,有了识别小程序,真的就能安全食用蘑菇了吗?最安全的 *** 应该是一律不吃!记者了解到,每年5-10月,我国因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江苏每年也有大几十例散发病例。很多人印象中的毒蘑菇应该是“红伞伞、白杆杆”,这其实并不正确,常见的毒蘑菇,反而看起来挺“灰头土脸”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江苏蘑菇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夏秋两季
随着气温回暖、湿度回升,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也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021年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共开展研究蘑菇中毒事件327次,涉及923例患者,20例死亡,总死亡率为2.17%。蘑菇中毒是我国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之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孙昊副主任医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食用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从全国来看有一定地域差别,江苏在夏秋两季比较多。食用毒蘑菇中毒在医疗上属于食源性中毒,需要向国家上报。江苏省内食用蘑菇中毒事件一年也会有大几十例,比较散发,各市都会有发生。江苏省人民医院也曾接诊过南京、苏州、淮安、宿迁等地毒蘑菇中毒病例的会诊需求,有的患者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了多脏器损伤,病情更严重的甚至会抢救不回来。
食用蘑菇中毒,远不止“看见跳舞小人”
每年吃菌季,因为吃“见手青”等蘑菇中毒产生幻觉的新闻很多,“吃菌子看到跳舞的小人”甚至上过微博热搜。曾经“中招”过的网友们绘声绘色描述中毒后产生的幻觉,看到五彩斑斓的“跳舞小人”等奇幻场景,甚至让没尝试过的网友们也心痒痒的,想要“以身试毒”一番。
虽然 *** 上的讨论很欢乐,但是医生还是劝大家千万不要动“以身试毒”的心思。孙昊副主任医师表示,蘑菇的毒素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毒素可能会导致5-7类的不同症状,其中肝脏毒性、肾脏毒性、溶血等类型,致死风险很高。还有一些毒蘑菇会导致胃肠炎型、神经精神等症状。
*** 上讨论热烈的“看见跳舞小人”,就属于蘑菇毒素所带来的神经精神症状,通过医学观察和对症治疗处理,大部分患者是可以痊愈出院的,严重程度比较轻,但可以确认的是仍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所以,千万别因为好奇去尝试那些可能致幻的毒蘑菇。
别尝试去鉴别,野外蘑菇一律不要吃
很多人觉得,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可能是毒蘑菇,所以小心那些“红伞伞、白杆杆”的蘑菇就好。孙昊副主任医师表示,这绝对是一种误区。江苏很多常见的毒蘑菇其实长得“平平无奇”“灰头土脸”,外观看起来很像超市里就能买到的香菇、口蘑,并不容易鉴别。
民间还有许多辨别毒蘑菇的 *** ,比如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有鳞片黏液的蘑菇有毒等等,其实都不准确。一些教程也指导高温或是油炸可以去毒,这也不保险。蘑菇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足以将其破坏,中毒的风险仍然存在。
总而言之: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 *** 。所以孙昊副主任医师建议:不要尝试去辨别毒蘑菇,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关键。
来源: 扬子晚报
剧毒野生菌不止红伞伞白杆杆,这份毒菌指南请收好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又是一季吃菌时,为让大家进一步正确认识野生菌,吃菌吃得放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近几年云南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统计,本次对之前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本次更新图版包括两张,共计24个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