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酣图》绘画步骤
步骤一:这是一幅以粉色牡丹为主的作品,画之前要考虑好花朵的安排,要有聚散,花苞摆放得合理会起到主花朵之间的联系与呼应,毛笔蘸白粉后笔尖蘸少量曙红并调钭,再蘸胭脂,点厾。画成簇的牡丹要注意花与花之间大小、浓淡及枝形的变化。↓↓↓
步骤二:洗去笔肚至笔尖的白粉,调入曙红,再蘸胭脂按上述步骤点厾,深色花朵与粉色花朵有很强的对比关系,使粉色花朵变得更加明亮,在构图上起到衬托与造势的作用。↓↓↓
步骤三:待花朵干后点花蕊,注意花与花之间花蕊的变化。藤黄调入花青,笔尖蘸胭脂画大小花萼,用笔灵动,与花苞要成为一体。根据构图需要可以枝干将花朵分为三组,用中锋写枝干应注意穿插的疏密与与枝梢的错落,以淡绿蘸胭脂或朱砂点芽。↓↓↓
步骤四:藤黄和花青调出绿色,毛笔蘸后笔尖再蘸淡墨点叶,分组画并注意浓淡虚实,重墨勾叶筋,花苞周围的叶子笔尖可蘸胭脂点厾并趁湿以胭脂勾叶筋,要有虚实。干后,可用浓墨将实处的叶筋再提一遍,要简练利落。画两只蜜蜂可使画面生动活泼。↓↓↓
《紫艳》绘画步骤
步骤一:先用胭脂、花青两色在干净设色碟里调出紫色备用,提斗笔蘸调匀的白色,笔尖蘸少许紫色,先画淡紫色的花朵,根据构图,画出大小错落的四朵淡紫花,力求润泽。↓↓↓
步骤二:在平正的淡紫花的基础上,笔尖多蘸紫色,画出深紫色花朵,使花朵、半开花、花苞在画面丰富而有疏密,用藤黄中白色,画出花蕊,错落自然。↓↓↓
步骤三:花朵整理完成后,先画出花萼,再用浓墨加胭脂画重枝,以淡墨加胭脂画嫩枝,画枝干时,应利落平稳,穿插有序,且力求在用墨上做到一笔见浓淡,从而画出枝干之质感。以浓绿加胭脂点花芽,使画面活跃起来。↓↓↓
步骤四:花叶用花青、藤黄以及墨色,大笔书写铺陈,衬托花形,密集画面,随热而行,用笔时注意大小变化。用小笔触画出嫩叶,趁湿用胭脂勾出叶筋。点出两只蜜蜂,逆画面大势而行,更显变化。题竖款补白。↓↓↓
《春韵》绘画步骤
步骤一:用藤黄加少许朱磦,调成鹅黄色,画时,笔先蘸白色,笔头处蘸鹅黄,笔尖蘸胭脂色。画此图时,先画花朵,花朵在画面中画出构图之势,俯仰呼应,强调对比与用色上的精细变化。↓↓↓
步骤二:以汁绿加胭脂画出花萼,完成花苞及半开花。用淡墨、赭石、胭脂,调出枝干色彩,以上升逆锋画出两组枝干,更显聚散关系,加强了花朵的顾盼。用胭脂、浓墨分别点出嫩芽,用胭脂色点出花蕊,环状分布花心处,或疏或密。↓↓↓
步骤三:用花青、藤黄调出绿色,加浓墨画出老叶,加淡墨画出绿叶,加胭脂画嫩叶,将牡丹分为两组,近实远虚,注意整体叶子的外轮廓的变化,自然不造作。↓↓↓
步骤四:调整好花、叶、枝的点、线、面的对比效果后,画出聚与散的三只蜜蜂,画面顿显省略,题横款,穿插于枝干间,钤名印及压角闲章,即成。↓↓↓
《百花开尽牡丹春》绘画步骤
步骤一:六朵牡丹花在画面中的起势,尤为重要,淡绿花、深绿花,花形或如碗状,或绽开,花蕊、花蕾或半开花,形状各异,姿态纷呈。绿牡丹的调色,可用头绿加少量藤黄,深色处,笔尖蘸花青,刻画出繁密的花瓣,花中心处用小笔触,花外部用大笔触,花朵完成后,用汁绿加胭脂画出花萼、花托。↓↓↓
步骤二:出枝分为两组,显现出画面的前后,纸外出枝为前,纸内出枝为后,枝干穿插有序,用笔注意干湿变化、虚实变化,而且参差错落。点出花芽,也要大小不同,富于变化。↓↓↓
步骤三:画墨色叶的时候,墨分五色,并在画时,挤出枝干线条,既交代出出线的来龙去脉,又表现出场面与线条的对比效果,同时在用墨上强调表现叶的凝露之状,水墨淋漓为更佳,大笔画出的墨叶泣,以细枝穿插,得通透之状。↓↓↓
步骤四:用藤黄、白色调匀,点出花蕊,有聚有散,反映花之典型的不同。画两只蜜蜂穿插其间,以醒画面,增加对比。题横款,写于枝干上,加强画面上部点状与下部块面的对比,钤印即成。↓↓↓
素材摘录自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编牡丹作品绘画步骤 写意卷》,王绣编绘,节选 *** 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附:写意牡丹入门画法
设 色
设色就是运用色彩的效果,来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有“随类赋彩”“活色生香”之说。设色主要是协调好笔法、墨法、用色的关系,以墨显色彩、墨中有色、色中有墨。
初放正面
用笔肚蘸少量白粉,笔尖蘸曙红,从花中心部分画起;
................................
2.围绕着中心花瓣画出外侧花瓣,画花瓣时要疏密有致。
...........................................
3.用花青调白粉,画出花托和花梗,注意花托和花梗要符合头的朝向。
初放侧面
用毛笔蘸白粉调曙红,从花心画起,由浓到浅的画出花瓣。
.................................................
2.添加外侧花瓣,注意花瓣的多变和整体感。
.........................................
3.用藤黄调花青蘸少许的淡墨画出花托和花梗。
半开正面
用中号羊毫笔蘸水调和大红、白粉,笔肚的颜色与水不必太饱和,花瓣要从四周向里包围,外侧花瓣要有松有紧。
......................................
丰富花瓣的层次,运笔要有节奏,逐步刻画出花瓣外形。
..................................
落笔轻轻点缀牡丹的花瓣,花瓣的颜色要有浓淡变化。
......................................
用小号毛笔蘸白粉和藤黄,点出花蕊。
半开侧面
用笔肚调 白粉、笔尖蘸曙红从中心向外画出花瓣,画的时候要注意花头的朝向和形态。
................................
2.添加外侧大花瓣,花瓣不要过圆,注意外形的变化颜色的浓淡。
......................................
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将颜色调味少许的清水再添加一些白粉画花瓣,注意要比之前的花瓣淡一些。
....................................
4.用藤黄错落有致的点画花蕊。
全开正面
用中号羊毫笔蘸水调曙红画花瓣,花瓣由外向内围成圆形,注意花瓣要有大小和长短的变化。
......................................
2.补充外部花瓣,在花瓣的组合上要速算整而不碎。
....................................
3.添加花瓣时应由内向外,注意花瓣的层次。
..............................................
4.用曙红调白粉画花心,用藤黄调白粉点花蕊。
全开侧面先调白粉,再用笔尖蘸曙红加少量的白粉和清水轻轻调味几下画花瓣,画时要分组进行,松紧有度。
画外侧花瓣时,在颜色的选用上要比内侧的花瓣重一些,可选择用清水调曙红,笔尖略蘸深红来画。
逐步刻画出花瓣外形,丰富花瓣的层次。
4.添加一些小花瓣来点缀花朵,再用清水加曙红调和,注意色中有水。水中有 色,虚实结合,让其显得更加生动。
5.点花蕊,注意处理好花蕊和花瓣的关系。
花 苞
1.用花青加藤黄再调少许的曙红调和,画出花托和花梗。
2.笔尖向上点出花瓣,使花瓣近似半圆形。
梦幻西游:资深玩家授课,如何快速获得藤黄,升级暑假极品腰带?相信很多玩家的暑假腰带已经到手了,因为获取腰带的任务并没有什么难度。然而到手后的腰带属性却差的让人不忍直视,还需要后续用材料将其升级才能变得强力。那么问题来了,升级腰带的材料-藤黄到底该怎么获得呢?这可难倒了好大一部分玩家,今天我就来教大家怎么获得藤黄!
强化材料-藤黄获得方式一共有6种:环任务、小副本、挑战冒险、特色战斗、签到、甜蜜泡泡合影。(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获得藤黄材料的前提是你已经获得了做完了暑假腰带任务,已经获得了暑假腰带!不然你做100环任务也不会有一个藤黄材料。)
一、签到
其实签到没有什么说的,需要注意的是,做腰带任务的当天可以先不签到,等做完任务领到腰带的时候再签到,这样会立即获得一个藤黄,算是个小细节了。
二、环任务
每完成10个环任务会获得一个藤黄,前80个环是双倍奖励,81-120环为1.4倍奖励,120环后无奖励。这里建议大家每天就刷80了就够了,毕竟后面的40个奖励会变少,不如多等几天,不要急于求成。
三、甜蜜合影记任务
要拍照首先要获得这个豆豆祥瑞。获得 *** 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很麻烦,每天需要刷环式任务。活动期间每完成20次环式任务即可点亮一段彩虹桥,当彩虹桥全部点亮后,玩家们就可以获得这个豆豆祥瑞了。各位玩家之一次和豆豆拍照,将获得藤黄。
四、小副本
轻描绘千丝任务,每人每天只能完成1次,0点刷新,完成后可以获得2个材料。整体有5场战斗,难度不大,注意其中npc鸿宇(53.45)战斗杀完小怪会必死,注意及时召还召唤兽,避免损失寿命。
五、特色玩法
特色战斗一天两场,分别是14点-15点,19点-20点,每场会有7个关卡,其中有5场战斗,完成每一轮可以获得一个藤黄。这个任务有意思的点是左侧有一个伤害排名,只要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排名前3的队伍都会有不错的额外奖励,其中有C66、五宝、树苗、宝图等。
六、挑战(冒险)玩法
墨秒见丛园任务,找到凉琪点击“我要进入画中乐园”开启挑战任务,进入地图后挑战4个boss即可获得挑战乐园之主的资格,战绳乐园之主会出现泡泡王,打完泡泡王后每个人会获得一个藤黄。此任务没人每天只能做一次,做多了不会再有奖励。这个任务看到打泡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像端午节的一样,每次通关都会给积分,积分攒多了可以去兑换物品奖励,有几率得兽决、五宝、牌子什么的,还是不错的。
整体来说这次的暑假活动都没什么难度,但就是比较费时间。升级腰带总共需要180个藤黄,每天签到1个、小副本2个、特色玩法2个、挑战玩法1个、合照1个、环式8-12个,这里我们环式只做双倍的也就是8轮,这样每天可以获得15个材料,这样12天就可以把腰带生满级了,是不是很不错呢?
果嫌麻烦的话,可以每天获得签到、拍照和环式的8个,这样一天10个,18天也升满级了。环式虽然物品奖励不行,但是现金和经验还是挺多的,而且积分还可以给宝宝加寿命,算是很不错的任务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们梦幻西游电脑版头条号,请点击头上面的关注按钮关注我们,我们会每天为您提供最及时最有趣的梦幻西游内容。
图|@刘楠508
图|@无锡廊桥
图|@汤S同学
图|@刘楠508
图|@我是抹茶抹茶呀
图|@惠小亚
谁说丰收只能留给秋?
夏天也有专属收获
剥开一枝莲蓬、收获一捧莲子
这是夏天的符号,也是夏天的味道
荷花在给人们带来美感的同时
也递来了舌尖上的美食
当下正是莲子熟了的时候
湖面的空气散发出阵阵清香
莲子已跟随夏日的脚步逐渐走向饱满
有荷塘的滋养、雨露的滋润
莲蓬从金黄变为碧绿
莲子也从口感生涩变得入口爽嫩
收获,总是充满喜悦的
图|@Zhenyi
几朵荷花,几枝莲蓬
配上极具国风感的包装
显得古朴雅致
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前不久
图|@梁溪山羊
图|@阿健ZJIAN
图|@无锡廊桥
趁着周末
“荷”你有约~
你有哪些赏荷地点推荐
欢迎留言和小布分享吧~
来源:无锡日报、连云港发布、@无锡文旅、@无锡经开发布、@无锡廊桥、@红文幕、@汤S同学、@陆建华摄影、@阿健ZJIAN、@惠小亚、@斗山星辰、@钦嫣、@梁溪山羊、@我是抹茶抹茶呀、@古奇咖啡、@火之星2100、@刘楠508、@短吻鳄1970、@陈沫什锦、@白菜菜bai兔、@Shiawen呐_、@梦魂江南、@蜡笔小歆、@半花园、@MoMo floral莫篱花舍、@志凤少吃点吧、@无锡发布、@CCTV2-消费主张、@Lychee秋辰、@小杜在做花艺师、@依花生活、@花甜鲜花店、@浦不肯野、@一花一植FLOWER、@Summer Floral Studio 等
方盛制药(603998)公告,藤黄健骨片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2022年藤黄健骨片实现销售收入为2.97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16.56%。
衍圣公能经久不衰,世代藤黄,靠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何会落下骂名《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碑》中有载:"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 *** 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
从这段史料中可见,千古圣人孔子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的作用不仅仅止于思想文化方面,乃是帝王朝臣、平民百姓之楷模。“衍圣公”这一传承数千年的世袭封号,便是对孔子嫡派后裔的尊崇。
此封号始于西汉元始元年,在后代王朝中经多次变化,直到宋仁宗至和二年时,改封为衍圣公。此后便一直沿袭这个封号,直到民国时才划上句号。
这恰恰印证的便是孔氏家族历经两千多年而兴盛不衰的历史,尽管朝代更迭,但衍圣公和孔氏家族的地位和影响力却从没有衰落过。那么衍圣公和孔氏家族是如何时代不衰呢?这样一个千年望族最后又为何落得“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的负面评价呢?
一、孔氏:独特的政治资源
衍圣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封建政治体系中盛宠不衰,更大的依靠便是来自儒家文化的独特政治资源。
自秦代以来,王朝更迭,故而不同的朝代自然会有不同的制度,朝代、制度虽变,主流文化却不变。众所周知,自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力举措下,儒家文化便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思想核心。
儒家思想在政治层面更大的体现便是所谓的天人感应理论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念。这两个方面正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这正是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所需要的,因而在每个朝代,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新的统治者上任后,得到百姓支持,基本都是继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体系。
纵使是在元朝这样外来而不认同儒学的王朝中,他们依旧没有能够避开这一“铁律”。并且随着元朝统治者的更迭,元朝对于儒家文化更是越加重视。
当然,儒家文化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孔子乃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被尊为万世师表,尽管春秋战国的时期已然过去,但是孔子的后代还在。
统治者尊崇孔子的后代,便是为了让天下的读书人信任这个政权是善待读书人的,从而得到有才之士的效劳。
古今中外,人才都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核心和基础。无人可用,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前途和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再者一旦天下读书人归心,乱法之人便消失殆尽,国家自然稳定,皇权自然稳固。
在封建王朝中,士族才是统治的基础,平民百姓顾好自己的生活便已经力不足了,而这些读书人、士族才是真正难以搞定的,并且他们对于民族的认同感也会比平民百姓多得多。汉族统治者尚且较少会被反对,对于像元朝这样的外来者,获得读书人乃至士族的认同感可谓是重中之重的。
因而,在元朝时,孔子后人的地位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从这来看,足以可见元朝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所做出的努力。
纵使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难以撼动,但也非能够完全稳固。所谓百姓皆是臣民,一切的决定权都是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衍圣公”的特权和地位来源于帝王,自然也为其所掣肘。
故而,历代“衍圣公”基本都是本着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作为既得利益的特权阶层,为了保持其家族繁盛,孔家对于政治的处事法则事实上非常保守的,他们并不会去反对和触及统治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衍圣公”和孔家是为了皇帝而代言的,故而才能够延续千年。
二、如何稳固孔氏的地位?
可以说,历代“衍圣公”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从来都是不顾家国之义的。
诸如在南宋的靖康之变后,时任衍圣公的孔端友便以应诏书“拜谒圣天子”为名,带领孔家仓皇逃离了曲阜,后世居于衢州。
又如被明朝崇祯皇帝尊奉了数十年的衍圣公,却从不感念恩德,而是在清军刚入关时便投降,甚者还在清朝的剃发令发布时,衍圣公立马上书《上剃头奏稿》,以表臣服。
如此种种都可见衍圣公在国家危难关头的“卖国”以保自身荣耀的行为。那么孔家为何会如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想要保住千年的荣宠。
自宋朝时,孔子的嫡系后人就有了正式爵位,并成为华夏之一名门望族之后,衍圣公这个爵位已经在孔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名利和财富容易使人堕落,这句话在衍圣公一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尊崇的生活已经让这个最该正直人善的家族却成为了最容易卖国的家族。
三、欺压百姓,留下骂名
说到这里,就不难知道为何经久不衰的衍圣公却留下“家奴、贰臣”这样负面的评价了,毕竟在华夏民族的大义中,卖国永远是最令人所不耻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历代“衍生公”对于普通百姓的欺压手段。
作为一个有千年底蕴的家族,孔府积攒着上百万亩的土地,这是通过朝廷的赏赐、土地兼并等途径,积累的庞大家族财产。
这样庞大的财产自然不可能只是放着就行的,财产需要保值,因而每任的衍圣公都为了这笔巨大的财产而想尽 *** 。衍圣公之所以每次都快速向新的朝代统治者所臣服,便是为了保证家族财产的延续。
曲阜的孔家无疑是汉族中更具有特殊地位的贵族。尽管是清代满人入关后,统治者也依旧承明代之法,封衍圣公,并赐大量土地作为孔家的祭田、林地、庙基地等等,这些土地能够世袭相传。此外,孔家为了财产还大量购置百姓的田地。
孔家的地亩不纳赋税,也不服差役,甚至衍圣公所属的各户独立于官府之外。清朝时,曲阜的县令向来都是由衍圣公保举的孔氏族人充任,因此在实际上,衍圣公行使地方的行政与司法权。
孔府对于其下属的佃户有着高度的统治权力,对佃户就如同对待奴仆一般,对其进行了极大的压迫和剥削。欺压才行的家族,又如何能够留下什么好名声呢?
小结
对于孔家成为名门望族的原因是不难想象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时期各异,每个统治者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化思想,儒家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但到汉朝时,汉初的统治者为了改造秦朝所留下的剽悍民风,因而选择了提倡遵纪守礼的儒家文化,并在经过汉武帝时期,儒家文化得以成为社会主流。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的儒家文化,在历代的政治体系中作用和地位自然是难以撼动。
故而无论汉族或是少数民族当政,为了能够天下归心,便需要通过儒家文化的天命学说和正统思想来为自己的统治所服务。在儒家体系的理论中,统治者有否得到天命的指定是与其德行密切相关的,而德行是需要时间来表现,但稳固统治是必须尽快的。
所以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每个朝代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更好 *** 便是为孔子的后人提供优待,得到孔家的代言。这便是为何孔子的嫡系后人能够世袭衍圣公,并且地位颇高。
?
尽管衍圣公一派和孔家在后世中留下了不少的骂名,但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是所有的衍圣公毫无忠贞,孔家后人中也有英杰,他们也曾对历史做出过贡献。
这也告诉我们,即便是千古圣人孔子的后代,尽管是被奉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一旦有了权力,一旦权力失去了管束,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腐败。只有对权力加以束缚,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品德。
参考资料:《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碑》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旦行甘露云霏霏,
朝食炊烟袅袅微。
雨过不知龙去处,
藤黄四月雷声推。
(图片来自 *** )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讨论分享,持续关注每日优质内容~
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藤黄微球菌属于微球菌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皮肤上可分离得到。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藤黄微球菌可能会引发如脑脊液感染、脑膜炎、脊髓感染、藤黄微球菌关节炎等疾病。
研究表明,黄褐斑患者的面部藤黄微球菌数量高于正常人。
藤黄微球菌还会导致黄鳝出血病,造成经济损失。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以及遗传耐药性成分的不断演变和传播,导致多种多重耐药(MDR)甚至极端耐药(XDR)细菌病原体出现,增加了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成本。
而天然产物所具备的低毒、无公害和无抗药性等优势,使其被开发为新型抗菌剂并对解决当前抗生素危机提供了新思路。
麝香草酚又称百里酚,是伞花烃的天然酚单萜衍生物和香芹酚的异构体,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抗炎和解痉活性,以及作为生长促进剂和免疫调节剂的潜力。
据报道,麝香草酚可抑制食源性病原体生长,例如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
主要机制是通过降低细胞质膜上的pH使其去极化。
pH梯度的降低也会对质子动力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细胞内ATP的消耗,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Khan等发现,麝香草酚会诱导变形链球菌的自溶和应激,诱导提升自溶素基因(atl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A)的表达水平。
此外,Ranjbar等发现麝香草酚还具有抗真菌活性,表现为通过降低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抑制石榴果实腐烂真菌的生长。
然而目前还缺乏有关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的抑菌活性和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本文通过测定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膜电位、胞内ATP水平、胞内活性氧含量、DNA完整性和胞内pH,同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 *** )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形态,探究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的抑 *** 用和可能的机制,为麝香草酚作为新型抗菌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藤黄微球菌(BNCC 103930),购自北京细菌培养保藏中心(China BNCC),储存于-80 ℃。
麝香草酚(纯度>98%)、2′,7′-二氯荧光素(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磷酸缓冲盐(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LB肉汤培养基(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DiBAC4(3)(美国sigma公司),SYTO 9/PI试剂盒(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ATP检测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BS210S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DZF-6050真空干燥箱、THZ-98A恒温振荡器(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GL20M台式高速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Synergy H1多功能酶标仪( *** 2),L *** 800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德国卡尔蔡司),MLA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
将保藏在-80 ℃冰箱中的菌株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LB固体平板上,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 h。
挑取单菌落于LB肉汤培养基中活化,即可获得藤黄微球菌的菌悬液。
根据 *** 制备OD600为0.5(约108 CFU/mL)的菌悬液。
本实验在96孔板中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先将麝香草酚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制成100 mg/mL的母液,在96孔板中加入菌悬液和母液,使麝香草酚的终浓度为5.00 mg/mL、2.50 mg/mL、1.25 mg/mL、0.63 mg/mL、0.31 mg/mL、0.16 mg/mL和0.08 mg/mL,以不含麝香草酚的实验组为阴性对照组,以终浓度为10 mg/mL的氨苄青霉素钠的实验组为阳性对照组。
混合均匀后,将孔板进行恒温培养,用酶标仪测定600 nm处的吸光值,并结合肉眼观察。
根据 *** 制备菌悬液。
经测定得到MIC值后,在96孔板中加入菌悬液和母液,使麝香草酚的终浓度为2 MIC、MIC 、1/2 MIC、1/4 MIC、1/8 MIC、1/16 MIC、1/32 MIC、1/64 MIC,同时以不含麝香草酚的实验组作为对照组。
每隔1 h用酶标仪测定600 nm处的吸光值,共检测24 h, 并绘制生长曲线。
根据 *** 制备菌悬液。
离心收集菌体沉淀,用PBS洗涤菌体并重悬,加入母液后使麝香草酚的终浓度为0、MIC和2 MIC,培养2 h后离心收集菌体沉淀,洗涤并重悬后加入3 mM DiBAC4(3)膜电位荧光探针,避光孵育30 min, 分别吸取200 μL加入到黑色96孔板中。
多功能酶标仪测定荧光强度(激发波长=492 nm, 发射波长=515 nm)。
得到麝香草酚处理并用PBS洗涤的菌体沉淀后,使用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菌胞内ATP含量。
得到麝香草酚处理并用PBS洗涤的菌体沉淀后,加入100 μL的10 mM的2′,7′-二氯荧光素,避光孵育1 h, 离心并用PBS洗涤菌体沉淀后重悬。
向PBS重悬的菌悬液中加入1.5 μL的SYTO 9荧光探针,避光孵育15 min, 分别吸取200 μL加入到黑色96孔板中,测定荧光强度(激发波长=485 nm, 发射波长=525 nm)。
根据 *** 制备OD600为0.5(约108 CFU/mL)的菌悬液,离心后用磷酸钾溶液洗涤菌体并重悬,加入3 mM cFDA-SE荧光探针后孵育20 min, 洗涤菌体并离心。
用10 mM葡萄糖溶液重悬菌体30 min以去除未结合的cFSE荧光探针。
PBS洗涤后重悬,加入母液使麝香草酚的终浓度为0、MIC和2 MIC。
培养2 h后分别吸取200 μL加入到黑色96孔板中,测定荧光强度(激发波长=490/440 nm, 发射波长=515 nm)。
测定不同pH溶液负载荧光探针后的荧光强度,将激发波长在490 nm和440 nm下的荧光比值与藤黄微球菌的pHin构建校准曲线。
用NaOH/HCl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至3、4、5、6、7、8、9和10.用缬氨霉素(10 μM)平衡细胞的pH值使pHin等于pHout。
最后测定荧光强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细菌样品的pH值。
得到麝香草酚处理的菌体沉淀,用PBS洗涤并重悬,向菌悬液中按1∶1(v/v)加入3 μL的SYTO 9和PI荧光探针,避光孵育15 min, 用PBS洗涤并重悬。
吸取2-3 μL菌悬液滴加在载玻片上,通过CL *** 观察其荧光颜色的变化,拍照保存。
得到麝香草酚处理并用PBS洗涤后的菌体沉淀。
用2.5%(v/v)戊二醛在冰箱(4 ℃)固定过夜,PBS洗涤菌体,将无水乙醇稀释为30%、50%、60%、70%、80%、90%和100%的梯度浓度,逐步脱水(每个梯度处理10 min)。
用乙酸异戊酯重悬菌体30 min后离心。
烘箱干燥后通过导电胶将菌体粘附在样品台上,溅射喷金,通过SEM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拍照保存。
最小抑菌浓度是指培养细菌18 h后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更低药物浓度。
由图1可见,当麝香草酚的浓度<0.31 mg/mL时,18 h后600 nm处的吸光度值均已超过0.5,且培养液出现浑浊,说明细菌进行了生长繁殖;当麝香草酚的浓度≥0.31 mg/mL时,吸光度值均低于0.5,与阳性对照组的数值相当,且培养液相对清澈,说明细菌的生长受到了抑制。
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具有抑 *** 用,其MIC约为0.31 mg/mL。
在0~3 h为藤黄微球菌的生长迟缓期,此时期各浓度下的吸光度未出现明显差异。
在3~10 h内,浓度<MIC组的细菌进入对数增长期,活菌数呈现直线上升,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出现梯度降低趋势,表明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的生长曲线有明显影响;当浓度≥MIC时,未出现菌体繁殖,表明生长被完全抑制。
在10~24 h内,细菌进入生长稳定期,此时期菌群总数几乎处于平坦阶段。
在第24 h, 对照组的OD600≈0.64,1/2 MIC组的OD600≈0.28,菌群总数约降低了43.80%,说明即使麝香草酚的浓度低于MIC,对藤黄微球菌依然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综上可见,麝香草酚严重影响了藤黄微球菌的生长曲线。
膜电位是指生物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与对照组相比,经过麝香草酚处理2 h后,藤黄微球菌的细胞膜电位显著降低。
对照组的藤黄微球菌膜电位为2775,MIC组为-10 509,2 MIC组为-13 614,分别降低了4.79和5.91倍,表明麝香草酚引起了藤黄微球菌细胞膜的超极化,这可能会改变钾离子通道的活性并导致其泄露,从而干扰菌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胞内ATP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分子,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对照组的ATP含量为728,经MIC和2 MIC处理后的细菌胞内ATP分别为14.3和7.0,分别下降了49.90倍和103倍。
说明经麝香草酚处理后,藤黄微球菌的胞内ATP浓度显著降低。
胞内ATP的显著降低,可能是麝香草酚增加了藤黄微球菌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ATP的大量泄露;也可能是其影响了细菌胞内ATP的正常合成和代谢,导致胞内ATP的快速消耗或抑制了ATP的合成,最终紊乱菌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导致菌体的死亡。
ROS是氧正常代谢的天然副产物,在恶劣条件下,ROS水平会急剧增加。
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是一种可渗透细胞的荧光探针,可定量ROS变化,用于评估毒理学中的整体氧化应激。
对照组的ROS含量为979,经MIC和2 MIC浓度处理2 h后,藤黄微球菌的ROS含量分别为1 540和1 824,分别增加了0.36倍和0.46倍。
表明麝香草酚会诱导细菌发生氧化应激,导致胞内ROS过量积累进而氧化损伤。
,对照组荧光强度为1 006,而经MIC和2 MIC浓度处理2 h后,藤黄微球菌的荧光强度分别为605和428,分别降低了0.40倍和0.57倍。
SYTO 9是一种可以和DNA小沟结合的荧光染料,荧光强度越高,则DNA的完整度越高。
表明随麝香草酚处理浓度增加,可与SYTO 9结合的DNA被降解或结构被破坏,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DNA损伤会抑制细菌的正常增殖和代谢,甚至导致菌体死亡。
荧光探针cFDA-SE易被细胞质中的脂酶水解,水解产物会发出绿色荧光,且在490 nm和440 nm处的荧光强度比值与pH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荧光强度比值,并与pH标准曲线进行构建,可以获得荧光强度比值与pHin的校准曲线:y=1.380 5x-2.001 3,R2=0.987 7。
未经处理的藤黄微球菌pHin为1.8,而经过MIC和2 MIC浓度处理2 h后,其pHin值为0.8和0.7,分别降低了0.56倍和0.61倍。
pH降低说明处理后的细胞内氢离子大量积累,导致离子通道的干扰和关闭,从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正常的生长代谢。
细胞膜完整从而发出绿色荧光;经过MIC和2 MIC浓度处理后,细胞膜已不再完整,被PI染色后发出红色荧光。
结果表明,经麝香草酚处理后,细菌的细胞膜被破坏,导致细菌死亡。
本实验采用SYTO 9和PI双荧光染料染色法,SYTO 9透过活细胞膜,与完整的DNA结合,发出绿色荧光;PI只能通过破损的细胞膜,标记死细胞并发出红色荧光。
用两个荧光探针同时浸染细菌,并在CL *** 下观察荧光,可区分细胞膜完整和破损的细菌。
通过SEM进一步研究了麝香草酚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对照组中细胞结构完整,细胞膜表面圆滑规整;MIC处理后的细菌,细胞膜表面出现裂纹,细胞膜被损伤出现创口;2 MIC处理后的细菌,可见大部分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都被严重破坏,细胞出现塌陷和皱缩。
SEM结果与前文细胞膜渗透性和完整性的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麝香草酚会导致藤黄微球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代谢,进而抑制或杀死细菌。
本研究在细胞水平上探究了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抑菌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对藤黄微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MIC值约为0.31 mg/mL,麝香草酚会使藤黄微球菌的细胞膜发生超极化,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导致细胞过氧化损伤,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形态,使胞内ATP浓度降低、核酸分子被破坏,细胞出现塌陷和皱缩、细胞膜破 损。
本研究结果可为麝香草酚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盛制药:藤黄健骨片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方盛制药:藤黄健骨片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财联社6月25日电,方盛制药公告,藤黄健骨片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2022年藤黄健骨片实现销售收入为2.97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16.56%。
方盛制药:藤黄健骨片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采e公司讯,方盛制药(603998)6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产品藤黄健骨片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2022年藤黄健骨片销售量为4.17亿片,实现销售收入约2.97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16.56%。此次拟中选产品价格虽然与原价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在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后,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终端渗透率。
藤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药用藤黄(Gamboge)为藤黄科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所分泌出的干燥树脂,又名海藤、玉黄、月黄等,藤黄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区,目前在我国被广泛引种栽培,具有解毒消肿、止血、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肿毒、溃疡、湿疮和跌打肿痛等。藤黄最早作为黄色颜料传入我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调节自噬、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等途径抑制癌细胞活性<1>。
中药质量可控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的前提,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同样藤黄也需要建立质控标准以保证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治疗效果。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是从成分可测性、特有性、有效性、质量传递与追溯及中医药理论5个方面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理念<2>。本文对藤黄中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藤黄的开发应用提供思路。
1 化学成分
从藤黄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呫吨酮类、三萜类和植物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以藤黄酸(gambogic acid,GA)、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为代表的笼状呫吨酮类和以α-香树脂醇(α-amyrin)、3-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 acid)为代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1.1 笼状呫吨酮类
呫吨酮又称酮、氧杂蒽酮或苯骈色原酮,呫吨酮类化合物是呫吨酮的衍生物,具有多种类型,分布在藤黄中的主要是笼状呫吨酮类(caged xanthones)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呫吨酮母核上含有4-氧代-三环[4.3.1.03, 7]癸烷-8-烯-2-酮形成的笼状结构,该化合物通常被多个异戊烯基取代,所以又称为笼状多异戊烯基呫吨酮类化合物,简称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3>。
藤黄中典型的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是GA和GNA,其中GA是含吡喃环结构的笼状呫吨酮,于1955年从藤黄中首次分离得到<4>。2002年,Weakley等<5>通过X射线衍射获得了藤黄酸吡啶盐的晶体结构。GA差向异构体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仅在C-2上有1个差向异构体,不易分离,徐宏喜课题组采用循环逆流色谱成功分离出GA的C-2差向异构体表藤黄酸(epigambogic acid,EGA)<6>。
此外该课题组从藤黄中还分离出2对差向异构体,即30-羟基藤黄酸(30-hydroxygambogic acid,HGA)和30-羟基表藤黄酸(30-hydroxyepigambogic acid,HEGA)<7>,异藤黄酸(isogambogic acid,IGA)和表异藤黄酸(epiisogambogic acid,EIGA)<8>。1984年吕归宝等<9>从藤黄中分离出另一种重要的成分GNA,与GA不同的是它的吡喃环开环,表现出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和更低的毒性,且提取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到目前为止已经从藤黄中分离得到了几十种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
1.2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藤黄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为五环三萜类,杨虹等<23>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藤黄中分离出α-香树脂醇、3-表白桦脂酸,Wang等<36>从藤黄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白桦酯酸、messagenic acid和2种新的化合物2α-hydroxy-3β-O-acetyllup-20(29)-en- 28-oic acid、3-O-(4'-O-acetyl)-α-L-arabi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1.3 其他类化合物
从藤黄中还分离出植物甾醇类化合物,杨虹等<23>从藤黄树脂中分离出豆甾醇(stigmasterol),王丽莉<41>从藤黄树脂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β-谷甾醇(β-sitosterol)。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体内外实验表明藤黄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主要是GA和GNA,其次还有从藤黄中分离得到的gambogefic acid、isomorellin、异莫里林醇、forbesione、莫里林酸、gambogenin等化合物对癌细胞也具有抑 *** 用。Tao等<27>研究表明gambogefic acid、7-methoxygambogellic acid、7-methoxygambogic acid、7-methoxyepigambogic acid、8,8a-dihydro-8-hydroxymorellic acid、8,8a-dihydro-8-hydroxygambogenic acid、oxygambogic acid、gambogenific acid、7-methoxyisomorellinol、8,8a-dihydro-8-hydroxygambogic acid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抑 *** 用。
此外研究显示GA可抑制乳腺癌<42>、肺癌<43>、胃癌<44>和结肠癌<45>等癌症的增殖,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藤黄中的GNA抗肿瘤作用更强,毒性更低、稳定性更好,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同时研究表明GNA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等途径来实现<46-47>。
2.1.1 诱导细胞凋亡
体内细胞的凋亡途径主要包括外源性的死亡受体途径和内源性的线粒体途径,凋亡受半胱天冬酶(caspase)蛋白酶家族的调控,其既是细胞死亡的起始者(包括caspase-2、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10),又是细胞死亡的执行者(包括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7)<48>。外源性凋亡途径通过死亡配体与死亡受体结合而被激活,目前研究较多的死亡受体有DR1、FAS(CD95、APO-1)、DR3、DR4、DR5和DR6,它们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超家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与相关死亡受体DR4和DR5结合后可以传导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并且对正常细胞不产生不良反应<49-50>。
调节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的核心是(B-cell lymphoma 2,Bcl-2)家族,包括两类蛋白质,促凋亡蛋白BID、BAD、PUMA、BAX和BAK等,抗凋亡蛋白Bcl-2、Bcl-xL和MCL-1等<51>。叶记林等<52>探究了GA与TRAIL联合应用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相比单用TRAIL,联合使用可以显著上调DR4、DR5的表达,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升高,HT-29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增强,表明GA能使HT-29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增强。
郭晓彤等<53>研究表明GA是通过转录因子P53调控促凋亡基因BAX和PUMA表达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从而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 *** 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凋亡。Wang等<54>研究GA在乳腺癌细胞中增敏TRAIL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也证明GA显著增强了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增加了乳腺癌细胞MCF-7对TRAIL的敏感性并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但不同的是,此次实验显示GA增敏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未上调受体DR4、DR5的表达。
Zhou等<55>研究GNA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GNA作用细胞后,FAS、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呈剂量相关性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表明GNA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
Huang等<56>研究GNA对小细胞肺癌( *** 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抑 *** 用,结果发现GNA可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BAX和P53的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表明GNA是通过激活SCLC中NCI-H446和NCI-H1688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来诱导细胞凋亡。
此外研究表明isomorellin、异莫里林醇、forbesione和GA以剂量相关性的方式抑制胆管癌KKU-100、KKU-M156细胞生长,并诱导BCL-2、survivin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导致caspase-9和caspase-3的激活和DNA片段的产生<57>。
1996年,Susin等<58>发现了一种非caspase相关性的细胞凋亡途径,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蛋白,可以从线粒体释放介导细胞凋亡。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药物吡格列酮和孟鲁司特能够通过AIF凋亡途径介导肿瘤细胞凋亡,提示AIF在癌细胞凋亡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59>。Jang等<60>研究表明GA诱导人肾癌Caki细胞的部分凋亡可通过介导非caspase相关性途径实现,AIF在其中作为关键因子,从线粒体释放,易位进入细胞核,引起DNA断裂,诱导细胞死亡。Thida等<61>发现GA可通过升高促凋亡蛋白BAX和AIF的水平来诱导胶质母细胞瘤T98G凋亡。
此外,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密切,除了参与正常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等生理过程,在肝癌、乳腺癌、白血病、肺癌等多种癌症中异常活化,调控肿瘤的生长,其中JAK是一类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主要有JAK1、JAK2、JAK3和TYK2;STAT是核转录因子,包括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62-63>。有研究表明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于镓锐等<64>分析了GA对食管癌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JAK2和p-STAT3蛋白水平降低,并呈剂量相关性,表明GA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食管癌KYSE450细胞凋亡。
2.1.2 阻滞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是由细胞周期相关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等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DKIs)能抑制CDKs的活性,CDKIs包括P16、P21、P27和P57<65>。肿瘤发生最主要的机制之一是细胞周期紊乱,因此,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是治疗肿瘤的重要靶点<66-67>。目前,多项研究表明藤黄中呫吨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周期具有阻断作用。Shen等<47>研究GNA对顺铂耐药的NSCLC细胞株A549/cis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GNA通过下调CYCLIN D3、CDK4和CDK6的表达,上调P53和P21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随后通过激活caspase在A549/cis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
Xia等<68>利用qRT-PCR分析了GA引起子宫内膜癌ECC-1细胞周期阻滞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GA作用细胞后,P27、P21、P16和FOXO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CDK6、CDK4、CDK2、CYCLIN A2、CYCLIN D1和CYCLIN E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可以诱导细胞阻滞在G0/G1期。
2.1.3 诱导细胞自噬
自噬是维持细胞和机体稳态的重要机制,可以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3种类型<69>。近年来自噬作为抗肿瘤药物治疗靶点被广泛研究<70-71>,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征的中药可对肿瘤细胞自噬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苦参碱、大黄素、熊果酸等中药提取物对于肿瘤细胞自噬具有增强、抑制或双向调控等多重作用<72-73>。
王巧雪等<74>就不同浓度GNA对脑胶质瘤细胞U87自噬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NA处理后的U87细胞内自噬泡和酸性囊泡细胞器增加,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比值呈剂量相关性升高,BECLIN-1蛋白表达量呈剂量相关性增加,表明GNA诱导U87细胞发生自噬,抑制肿瘤生长。Wang等<75>研究表明GA可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和Molt-4细胞自噬相关因子ATG7、BECLIN-1、LC3-Ⅱ表达显著上调,同时自噬的激活下调Wnt/β-catenin信号传导,进一步抑制细胞的生长。
2.1.4 抑制血管生成
1971年Folkman提出了肿瘤血管生成理论,随后研究证实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是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与配体的表达,阻滞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等<7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长的关键调节因子,包括VEGF-a、VEGF-b、VEGF-c和VEGF-d,VEGF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进而激活信号级联来促进血管生成,此外还有血管生成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也与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关<77>。
程卉等<78>通过制备GNA对肺癌A549细胞处理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建立体外共培养体系观察GNA对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NA剂量的增加,p-PI3K、p-AKT、VEGF表达显著降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表明,GNA通过PTEN-PI3K/AKT/VEGF/eNOS通路抑制HUVECs血管形成<79>。此外有研究表明,在斑马鱼模型中,不同浓度的GA、莫里林酸、gambogenin和异新藤黄酸显著抑制血管生成,且毒性较低<22>。
2.1.5 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作为一种应激蛋白激酶,在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侵袭和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以增加大肠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分泌量,破坏细胞外基质,使细胞间黏附能力下降,促进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80-81>。此外,过度激活的NF-κB也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NF-κB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过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发生,从而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82>。
2.1.6 氧化损伤
Rong等<86>研究表明GA作用HepG2和A549细胞株后可通过ATR/Chk1介导激活p53,进而诱导p53及其下游靶点p21Waf1/CIP1的磷酸化,响应DNA氧化损伤信号。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在GA和GNA诱导的线粒体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Nie等<87>研究表明GA诱导 *** MC-7721细胞产生ROS,导致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下降,激活p38和JNK通路。
随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A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抑制分布在细胞质的硫氧还蛋白(cytosolic thioredoxin,TRX-1)和分布在线粒体的硫氧还蛋白(mitochondrial thioredoxin,TRX-2),TRX-1和TRX-2在维持细胞ROS稳态中的关键作用,表明GA诱导的ROS积累与硫氧还蛋白的抑 *** 用相关<88>。此外,Yang等<89>研究表明GA通过ROS积累,导致caspase-3激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裂解、SIRT1下调,最终诱导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凋亡。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藤黄中另一活性成分GNA可通过激活ROS/JNK信号通路诱导Noxa介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90>。
2.1.7 诱导肿瘤细胞副凋亡
副凋亡(paraptosis)是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由Sperandio等<91>在2000年首次提出,其典型形态学特征是来源于内质网或线粒体扩张的细胞质空泡化。在正常细胞中,维持线粒体的结构及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改变MMP会导致线粒体肿胀,破坏其正常结构,导致细胞损伤<92>。有研究表明紫杉醇、雷公藤红素、和厚朴酚和姜黄素等多种天然化合物可通过蛋白质稳态的破坏、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肿胀等途径使肿瘤细胞发生副凋亡<93-94>。Seo等<95>对GA诱导乳腺癌细胞副凋亡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A通过作用细胞内蛋白质游离巯基的共价修饰,干扰蛋白质折叠过程,导致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导致线粒体的肿胀和融合,形成巨线粒体,随后内质网扩张,最终使肿瘤细胞副凋亡。
2.2 抗炎作用
藤黄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GA和GNA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和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研究表明,GA在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通过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8的水平起到抗炎作用<96>。体外实验表明GA通过抑制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两条信号通路中蛋白质磷酸化,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此外动物实验也显示GA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模型中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97>。
Gao等<98>建立了体外人新生儿肺炎细胞模型,表明GA通过调节TrkA/AKT信号通路,降低LPS诱导的WI-38细胞炎症反应。Chen等<99>实验证明GA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由高糖和棕榈酸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炎症反应,此外也证实GA下调TXNIP、NLRP3和ASC的表达,在炎症反应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Ding等<100>研究表明,GNA降低了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触发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近一步的实验证明GNA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由APAP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和炎症反应。Zeng等<101>实验表明GNA减轻伤口愈合过程中瘢痕组织局部炎症反应,下调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了兔耳皮肤伤口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2.3 抗菌作用
藤黄除了具有抗炎作用,还表现出了显著的抗菌活性,陆平成等<102>对不同炮制 *** 处理的藤黄进行抗菌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炮制和荷叶炮制的藤黄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更佳,荷叶炮制和山羊血炮制的藤黄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更好。从藤黄中分离得到的多种化合物也具有抗菌作用,其中moreollic acid和莫里林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中等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值为25 μg/mL<103>。
2.4 抗HIV作用
从藤黄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抗HIV活性,有实验表明藤黄中的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去氧桑藤黄素、8,8a-epoxymorellic acid、莫里林酸、gambogic acid、hanburin、forbesione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betulinic acid、2-acetoxyalphitolic acid、3-acetoxyalphitolic acid具有抗HIV-1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01.8、186.2、11.0、15.0、190.7、62.1、15.9、19.8、27.2 μg/mL<13, 40>。
3 讨论
近年来,围绕藤黄中主要化学成分GA和GNA的药理作用、制剂工艺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GA、GNA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此外为了改善GNA的缺点,利用pH敏感脂质体、纳米粒、纳米乳、胶束等给药系统包覆GNA,但是目前对藤黄的药理学研究仍不够深入,未系统地开展藤黄活性成分和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
本文在藤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Q-Marker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对藤黄的研究聚焦于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采用色谱、质谱等手段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鉴定,但缺乏DNA指纹图谱等专属性指标,仍需展开进一步的研究。GA和GNA作为其中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增殖抑 *** 用,此外采用脂质体、纳米粒、泡囊、胶束和纳米乳等新型药物载体对GNA进行修饰,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减少血管 *** 性,为实现藤黄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从四个角度分析预测GA、GNA可作为藤黄的Q-Marker参考成分,为藤黄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选择提供了依据。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来 源:高慧敏,彭代银,王 雷,贾步云,彭 雷,陈卫东.藤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