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与花旗参一样吗,西洋参与花旗参是否一样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4 0
西洋参和黄芪都能补气,到底哪个补气更好?哪个比较适合你?

导语:注重养生的人对这两样东西应该都非常熟悉,就是黄芪和西洋参,他们都是用来补气的,效果也都特别好,重要的是两者都不算很贵,一般人都能够接受。

既然西洋参和黄芪都能够帮助补气,有人就会将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比较想要知道两者之间到底哪个补气效果会更好,在用的时候也能有更好的选择。

01

西洋参和黄芪,到底哪个补气效果好?

西洋参与花旗参一样吗,西洋参与花旗参是否一样-第1张图片-

——西洋参

《本草从新》记载西洋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 虚而有火者相宜。《本草求原》记载,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功能主治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西洋参补气相对来说,更柔和一点,能够实现气阴双补的效果。就比如说整天说话很多,导致心力交瘁的人,有气虚症状的人,就可以用西洋参来补气,可以改善气虚引起的身体疲劳,还能改善上火情况。

体内火气上涌,就会容易损阴,有口渴的情况,用西洋参泡水就可缓解口渴。

而西洋参的性味归经是味苦微甘,性凉,归心、肺、肾经,由此可见西洋参是凉性的。

——黄芪

黄芪补气效果较好,可以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气虚到一定程度会失去固摄能力,黄芪对气虚较严重的病人有较好的调理作用,由于气虚可能会出现伤口久不愈合、脓液长时间排不出等情况,吃黄芪也有一定的作用。

黄芪还有很好的健脾养胃的的效果,很多人的体内都会有湿气的存在,使得身体容易出现浑身无力的情况,面色也会暗沉,一副气血不足的情况。

此时的身体可以食用一些黄芪,能够促进体内的代谢,有助于气血运行更顺畅,脾胃也可以得到调理,使得气色变得更好。

西洋参的功效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补气养阴是针对阴虚火旺的咳喘与咳痰并痰中带血,以及热病气阴两伤的烦倦等,清热生津是指津液不足的口燥咽干与口渴等。

很显然,西洋参的主要特点是凉补,并且它擅长于清热养阴,它的整体功效都是围绕“清热”两字而展开的。

02

哪个比较适合你?

总体来说:黄芪和西洋参都有补气的作用,都可以用于气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肢体倦怠气短喘息、沉弱无力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单纯的肺脾气虚,可以用黄芪;而如果是气阴两伤,可以用西洋参。

如果黄芪比西洋参性质要热,所以可能会使有些阴虚的人上火,如果已经口干、大便干,黄芪就不太适合,从药性上来说,西洋参平和且清热,补气、养阴、生津,建议阴虚有热的人适合用西洋参补气。

03

用西洋参和黄芪泡水时,会有哪些注意事项?

1、禁喝茶叶水,茶叶水中存在鞣酸,容易破坏西洋参以及黄芪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在饮水期间不能喝茶叶水。

2、禁吃萝卜,萝卜与西洋参和枸杞的功效是相克的,同时服用上述物质时,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因此更好不要吃萝卜,防止对身体造成影响。

3、感冒发烧、炎症性疾病、腹泻的患者需避免使用西洋参、黄芪泡水饮用,以免加重病情。

4、气实者忌喝,西洋参和黄芪都是补气的中药材,对于气虚不足的人群具有较好的滋补效果,但若是本身气实的人群则不适宜服用,否则会补益过剩,出现其他健康不适问题

5、黄芪和西洋参都属于药物,每日用量控制在10~30克左右,过量可能会起反作用。

总结:

西洋参和黄芪对应的适宜补气的人群各不相同,要针对不同的人群来进行食用,有的人可以用,有的人就不可以用,因此需要对症进行服药,以能起到对身体有补气效果的就是好药,起不到补气作用或者有副作用的就不适合服用。

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全都是参,该如何吃效果好?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水平提高,老百姓对身体健康更加重视,养生进补蔚然成风。许多朋友一听养生这个话题,就想到传统的进补之王——参,立马兴冲冲跑到药材店或药材市场,准备买上几斤回家煮来吃。谁知道一踏进药材店,琳琅满目的参食材,直接看傻眼。不愧是养“参”的人生啊!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这么多种参到底哪种更好?不同的参的效果又有什么不同?

1、人参:百草之王

在武侠小说中的人参,那是风光无限,起死回生都问题不大。虽然现实中的人参没有这么夸张,可是功效还是很不错的。按照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刘鹏举住院医师介绍,参可以益气补元气,增强体质、促进食欲,对营养不良有一定好处。

人参如何服用:

人参可以切片隔水后蒸后,再直接放入口中含服。喜欢喝茶的,也可以将人参切片装入茶袋放入杯中,以开水泡五六分钟即可饮用。

2、党参:气血皆补

党参是我国传统补药药材,既能补气,也能补血,不过由于性质平和,力度不远远及人参,一般用于脾肺气虚的患者。但也正因为这样,党参的适用人群大于人参,在日常生活中更可以用党参入菜,达到药食进补效果。

党参如何服用:

在家庭熬鸡汤的时候,可以适量放入一些党参与枸杞,熬成党参枸杞鸡汤,对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的人群有不错疗效。

3、太子参:儿童适用

太子参的名字虽然霸气,不过其药性平和偏凉,能补气滋阴。与党参类似,也是以补脾肺之气为主。但是太子参有一个特别功效,就是对于儿童进补更加好。因为儿童体质决定一般不会太过气虚,如果用人参补气,未免药力太强大,甚至会催生性早熟性早熟等现象,这时的太子参就能发挥作用。

太子参如何服用:

太子参一般以泡水为多,用90℃的开水,加入10克左右的太子参,当作茶类饮料饮用即可。

4、西洋参:补气养阴

西洋参外形与人参相似,但药效就有一点微妙不同。虽然都是补气补虚,不过人参药性偏阳,而西洋参药性偏阴,因此西洋参甘凉相合,可以生津止渴、清热养阴,适合年龄较长的人群,或者易感冒、易染风寒的人群。

西洋参如何服用:

西洋参同样以泡水饮用为多,一次可以放入三片左右。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人群。还能口含西洋参片,防止中暑。

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到底有什么区别?不要进补不成反伤身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养生。而参类(如人参、丹参、党参和西洋参)是备受很多人青睐的补益佳品。有人问,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里分别介绍这四类参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症和注意事项,同时还是要提醒您,参类补品还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才安全有效。

人参

(1)性能特点:性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为补气强身之要药。既善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益智,治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2)功效:大补元气,宁身益智,益气生津,补虚扶正,延年益寿。

(3)主治病证:劳伤虚损,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大便滑泄,内热消渴,自汗暴脱,惊悸失眠,健忘,阳痿,尿频等症。

(4)注意事项:野山参功效更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为保证人参的补气功效,服用时不要饮茶水和吃白萝卜。因人参属于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不要服用。反黎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英,都不要同时服用。


丹参

(1)性能特点:苦能泄散,微寒能清。既活血祛瘀而通经止痛,又清心凉血而除烦、消痈,主治血瘀、血热、热扰心神诸证,兼治热毒疮痈肿痛。丹参为祛瘀生新、凉血清心之品。

(2)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3)主治病证: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疲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忡,失眠;疮痈肿痛。

(4)注意事项:月经过多及孕妇应谨慎服用。



党参

(1)性能特点:甘补而平,不燥不腻。补气之力逊于人参,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又兼生津、养血,可治津亏、血虚等证。

(2)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3)主治病证: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4)注意事项:党参虽性平,但甘补,故实热证不宜服。



西洋参

(1)性能特点:苦凉清泄,微甘能补,为凉补之品。既善补气养阴,又善清火生津,主治气阴两虚或阴虚津伤诸证,兼热者尤宜。(2)功效: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3)主治病证:久咳肺虚,口燥咽干,大便微结,舌红苔少,手心发热,失眠多梦,四肢倦怠等。

(4)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稀溏,女子痛经、闭经、带多者,不宜食西洋参。服用期间更好不要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警惕不良反应,如:出现畏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应停止服用。

结语

总之,丹参为活血祛瘀药,而人参、党参和西洋参都是补虚药。人参为大补元气之中药;党参为人参之替代品;而西洋参为国外的人参,与我们传统的野山参不同。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参类,尤其不要滥用,以免有害无益。

#健康科普排位赛# #南方健康超能团# @头条健康 @南方健康

更多关于家庭合理用药的健康知识,欢迎点击下方专栏卡片,获取药师方健的科普干货:?

中药人参红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丹参沙参苦参区别!一文收藏

大多数人对人参的了解都是来自影视作品,我们常常能看到在古代人快不行了,马上熬点参汤,就活过来了。可是人参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和人参名字很接近的还有西洋参、党参、丹参、红参、太子参、沙参、苦参等等所谓的“参”。虽然今年仅仅一字之差,可是区别可大了。

一、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这个大家略有耳闻,因为电视电影里,经过用人参救命。但就算人参真的能救命,也只是对于少数严重气虚之人,在关键时刻,用到真的好人参,真的能“救命”,但人参毕竟是中药,并不是白蛇传里面的还魂草,对于很多疾病的终末期,即使长白山野生人参也无济于事。如果人参能续命,赌王”何鸿燊这十来年,就无需花十几亿来续命了。

当然,人参是非常重要的一味中药: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

主治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

不能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代表方剂:

独参汤也就是一味人参,参附汤也就是加上附子,可治失血或急慢性疾病引起的虚脱,面色苍白,大汗肢冷,呼吸微弱。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治疗气阴两伤,口渴多汗,气短喘促。

可是现在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种植人参,不可与古方同日而语。

二、红参


简单理解红参是由鲜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炮制而成。

甘、微苦,温。

归经归脾、肺、心经。

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三、西洋参


很多人现在养生,尤其中老人人,不管是自己还是送礼,都喜欢买西洋参含量,这个西洋参,顾名思义,就是西洋的人参,这个西洋在这里指美国和加拿大,也叫花旗参。也就是加拿大或美国产的这种人参叫西洋参。

虽然是西洋的人参,但并没有人参的全部功效。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

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

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 烦倦,消渴,口燥喉干。

即使大家保健,也更好咨询中医医生,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吃西洋参,毕竟这是药,不是食品。

四、党参


性味甘,平。

主治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简单理解,人参党参都能补气,但人参珍贵,党参平价,两者均能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均可用于脾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微及气虚血虚者。但人参能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危重证候的要药。

五、太子参


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

具体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六、丹参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四物汤是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味药物组成,主治营血虚滞证,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而丹参这一种药物就接近四物汤的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也就是丹参并不是补气的药物,而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尤其是现代药物研究,更多的应用于中成药以及丹参提取物,主要用药心脑血管疾病,比如什么滴丸、什么片、什么注射液都含有丹参。

七、沙参


味甘;微苦;性微寒,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用于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沙参也叫参,但主要是养阴生津;和以补气为主的几类参以及活血化瘀的丹参又不同。

八、苦参


苦,寒。

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 *** 炎。

苦参更不同于各种参,苦参主要是杀虫、燥湿止痒等等功效。

这8种常见的参,虽然都带有“参”字,但作用不尽相同,或截然不同。

简单说:人参大补元气,能力挽狂澜;红参是人参的加工品;党参是人参的替代品;西洋参是外国的人参,但和我们传统的野人参不同;太子参益气生津;丹参活血化瘀;沙参滋阴生津;苦参杀虫燥湿止痒。

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都是参,到底有没有区别

参在我们的认知中一直是大补的好东西,不管是泡茶、泡酒、用药、入汤,大到可以续命回天,小到可以强身健体,尤其是一些喜欢养生的人,更是几乎顿顿离不开参。

然而参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各有各的特性及主治方向,并不是我们随便拿起来就能用的,用错了可能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人参是中国土著,因外形像人得名,以东北吉林一地的“野山参”最为地道。鲜参洗净后晒干燥者称为“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就是“红参”。我们电视剧及生活中提到的参大多是指人参。

人参地位重要,能大补元气,治疗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者大病、久病所致的元气虚弱欲脱的危重症候。《十药神书》中的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就可续命救人并不是夸张。人参在治疗各种脏腑气虚的同时,还能生津止渴,治疗糖尿病病人阴虚内热导致的口干口渴等症状。


相对人参,西洋参因主产自美国、加拿大等“西洋”地区而得名。大概是由于气候生长环境的不同,西洋参类似人参有补益元气作用,但力量稍逊。补气可以,对于一些气虚的危急重症作用不强。

西洋参性质偏寒,除了和人参一样能补益元气、养阴生津外,还多了清热的作用。若遇到热盛导致的气阴损伤,如火热邪气耗伤肺阴所致的喘咳气促,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症状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太子参在中国古代多是指幼小的人参,到了近现代就与人参、西洋参等五加科植物八竿子也打不着,是指石竹科异叶假繁缕的干燥块茎。太子参同人参和西洋参一样也能补气养阴,但是作用平和,力量较缓,因此临床规定单次用量比上面两种要大。


人参、西洋参、太子参虽都含有参字,作用类似但各有侧重,望诸君仔细辨别。以上仅为本人浅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还不明白人参和西洋参的区别?一文让您弄懂所有带“参”字的中药

中药里面“参字辈”的中药非常多,很多中药名中带有“参”字。就说人参就好几种叫法和炮制品,各种“参”着实让人糊里糊涂搞不清楚。很多人一听是“某参”,就认为是补品,视为珍宝,其实是不对的。

在中药里面叫“某参”的有哪些呢?除地方别名外,分别有:人参、高丽参、西洋参、党参、明党参、太子参、丹参、北沙参、南沙参、玄参、苦参、苦玄参、拳参、竹节参、华山参、珠子参。这么多参,我们来弄清楚它们的来源、功效和主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1、人参

来源: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者称“山参”(人参中的更优品,现基本已不存在),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人工栽培者称“园参”,人工移栽到山林中自然环境生长者称“林参”(品质稍高于“园参”)。新鲜的人参称“鲜参”,干燥的鲜参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焯烫津糖后干燥者称“糖参”或“白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主治:1.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2.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3.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4.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5.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6.对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痿证等。

使用注意:不能与藜芦、五灵脂、白萝卜同用。贵重药材,另煎兑服。

生晒参

2、高丽参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带根茎的根,经加工蒸制而成。学术名称朝鲜参别直参(一般特指朝鲜半岛产的红参)。

功效: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等。

主治:1.惊悸失眠者,体虚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2.抗癌,控制疾病,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疲劳,增强免疫力。

使用注意:不能与藜芦、五灵脂、白萝卜同用。贵重药材,另煎兑服。

高丽参

3、西洋参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主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我国亦有栽培。喷水湿润,撞去外皮,在用硫磺薰之,晒干后,称“光西洋参”;挖起后即连皮晒干或烘干者,称“原皮西洋参”。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主治:1.阴虚火旺的喘咳痰火证;2.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

使用注意:贵重药材,另煎兑服。

西洋参

4、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因山西上党者最有名,故名党参。

功效: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1.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2.肺气亏虚的咳喘气促,语声低弱;3.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昏心悸;4.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亦可随证配解表药或攻里药。

党参

5、明党参

来源:为伞形科明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主产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

功效: 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

主治:痰火咳嗽喘逆,头晕、呕吐,目赤、白带等。

明党参

6、太子参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省。

功效:补气生津。益脾气、养胃阴。

主治:1.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2.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

太子参

7、丹参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

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主治:1.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2.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3.疮疡痈肿;4.热病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失眠。

使用注意:不能与藜芦同用。

丹参

8、北沙参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主治:1.肺阴虚的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痨咳久咳,咽干音哑;2.胃阴虚或热伤胃阴,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舌质红绛,胃脘隐痛、嘈杂、干呕。

北沙参

9、南沙参

来源: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地。

功效: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主治:1.肺阴虚的燥热咳嗽,见干咳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者;2.热病后气津不足或脾胃虚弱,而见咽干口燥,舌红少津,食少不饥者。

使用注意:不能与藜芦同用。

南沙参

10、玄参

来源:玄参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我国各地均产。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主治: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2.热病伤津,舌绛烦渴,津伤便秘;3.骨蒸劳咳,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不能与藜芦同用。

玄参

11、苦参

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我国各地均产。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1.湿热泻痢,黄疸尿赤;2.带下阴痒,湿疹疥癣,小便不利。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伤阴,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忌用或慎用。不能与藜芦同用。

苦参

12、苦玄参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1.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痄腮;2.脘腹疼痛,痢疾;3.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

苦玄参

13、拳参

来源:为廖科多年生植物拳参的根茎。主产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湖北等地。

功效:清热解毒、镇肝息风、凉血止痢、利湿。

主治:1.痈肿瘰疬,毒蛇咬伤;2.热病抽搐及破伤风;3.赤痢脓血湿热泄泻;4.水肿,小便不利。

拳参

14、竹节参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东北、云南、贵州、陕西、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去痰止咳、补虚。

主治:1.痨咳咯血;2.跌打损伤;3.咳嗽痰多;4.病后虚弱。

竹节参

15、华山参

来源:为茄科植物漏斗泡囊草的干燥根。又名“热参”。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地。

功效:温肺化痰、平喘止咳、安神镇静。

主治:1.寒痰喘咳;2.惊悸失眠。

使用注意:1.不宜多服、久服。2.青光眼患者禁用。3.孕妇慎用。4.前列腺极度肥大者慎用。

华山参

16、珠子参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山西、湖北、河南及 *** 等省区、云南西部及西北部。

功效:补肺养阴、祛瘀止痛、止血。

主治:1.气阴两虚,烦热口渴,虚劳咳嗽;2.跌打损伤、关节痹痛;3.咳血,崩漏,外伤出血。

珠子参

如有遗漏或错误还望阅读者加以补充和指正,以上内容仅供中医药爱好者参考学习,一定要收藏哦。原创不易,喜欢就点个赞吧!

今日养生方 | 养肺润喉又安神,试试这碗汤

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梁文能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无花果花旗参排骨汤,能够益阴润肺、安神健脾,适合阴虚火旺、失眠心悸、食欲不振者食用。

无花果花旗参排骨汤

材料:

无花果8颗,花旗参10克,红枣2颗,排骨500克,姜2片。

做法:

红枣、花旗参、无花果洗净备用。排骨用流水冲洗五分钟,沥干放入炖盅内。倒入无花果、花旗参、红枣、姜片,放入4碗清水,盖上盖。再在炖锅内隔水炖约1小时,食用前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无花果具有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的功效,能够缓解燥咳声嘶、咽喉肿痛、肠热便秘等症状。

花旗参又名西洋参,具有养阴润肺、养血补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精神不振、久病体虚、心悸失眠等。

红枣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养胃。

上述药食同源的材料与排骨一起炖汤,能够益阴润肺、安神健脾,适合阴虚火旺、失眠心悸、食欲不振者食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黄芪和西洋参,到底哪个补气效果好?中药专家讲出实情

黄芪和西洋参都是人们常见的补气的中药。

由于在日常生活和各类保健品中非常常见,有的人就想对这两种药物的补气效果进行比较,到底哪种的补气效果好?

这里分析如下。

中医说的气,有什么含义?

补气到底补的是什么?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是指什么?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的 “气”具有多重含义,从广义角度来讲无所不包,故有正气、邪气、精气、血气、神气、谷气、药气等,有一定的哲学抽象概括性。实际上中医学又将人体的精微物质进行了详细分类,分为: 气、血、精、津液等。

其中 “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其来源不外自然界的清气、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及肾中的精气。而且指出气依据生成、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经络之气。

这些气虽有不同,但其功能总体来说不外温煦作用、推动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等。也就是说中医所谓的“气”既有古代哲学的概念又包含中医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病理的理解。截至目前,也没有学者真正能够举出令所有人都口服心服的具体的物质对“气”进行衡量和比较。

所以我们既然无法说明“气”是什么,也就无法衡量黄芪和西洋参哪种补气效果好。

黄芪和西洋参功效不同

黄芪和西洋参虽然大方向都是补气药,但是还是有着不同的适应症和功效。

(1)黄芪

黄芪属于温补药材,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一般每次服用10g左右,服用过量可能导致上火。

(2)西洋参

西洋参也叫花旗参,是产自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人参。性凉、味微苦,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肺虚久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口燥喉干、咳喘痰血等。一般用量3-6g。

无论是黄芪还是西洋参,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虽然都是补气药,黄芪重在补气固表,用于气虚乏力,而西洋参重在补气养阴,用于气虚阴亏。侧重点不同,适应症不同,自然也不好直接比较。

结语

综上,中医的气血理论非常复杂,而且黄芪和西洋参二者功效不同,无法进行直接的比较,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不能仅仅只看功效还要看适不适合自身的体质和疾病。所以不要自行购买食用,更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书金, 李佳晌, 贾云芳, et al. 黄芪、西洋参、党参生血能力差异性比较及机制探讨.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 v.33;No.133(04):42-45.

西洋参、党参、人参都是参,有什么区别?功效用法都在这了


关于进补参当道,人参,党参,西洋参都是参类的补品。很多不熟悉它们的人会将两者混为一谈。那么这三种参之间有什么区别?怎么吃更好?


首先是形态上的区别需要大家辨别。


党参:根部略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有多数突起的茎痕、芽痕,分枝少。


人参:颜色一般为黄白色,呈肉质,较肥厚,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稍有分枝。主要为国产。

人参

西洋参:浅黄色或黄白色,色泽油光,皮纹细腻,主根呈圆形或纺锤形,质地饱满、结实,断切面较干净。多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其次就是它们的药效。


人参补血补气最突出。人参大补咱们都知道,比如病人大出血或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虚脱、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时,浓煎一碗人参汤,立刻灌下,便可以固住欲脱的元气,使得患者转危为安。


日常生活中像乏力、感觉疲倦、精力不够等都可以吃一点人参。


党参补劲比较温和,医生们往往不会重用它。但他是个保健“家常参”。

党参

能健胃养胃,补中气、补血生精、健脾益肺,补气平和,可补肺脾之气,也能养血生精。


可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脾气亏虚的食少便溏、呕吐。肺气亏虚的气短、肺虚咳喘、自汗。血虚引起的疲乏无力、面部发黄、心跳过速。


容易感冒的人、免疫力差的人都适合服用党参。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润养五脏、保健抗疲劳的功效,被称为“无火参”。


常用于内热消渴、口干、心悸、眩晕、闷热、烦倦等症状。有些人一站起来就头晕,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点西洋参。

西洋参

总的来说,人参的主要作用是大补元气、安神益智,而西洋参的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党参和人参都能够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不过党参的药效相对于人参来说更加缓和,主要用于治疗轻症和慢性疾病,而急症重症主要以人参为主。


同时它们三个还有一个相同的作用,就是在补气的同时能够生津,都能够对津液进行补充。


最后是药性的不同。


从药性的角度上来看,人参是偏于温性的,党参是平性的,而西洋参是凉性的。


建议虚寒性的气虚患者,可以选用人参;阴虚内热的气虚患者,可以选用西洋参;而对于没有表现出明显寒热体质的人,可以选用党参。


西洋参、党参、人参的食用 *** :


三种参都可以泡水喝和含服,沸水冲泡闷5分钟后,即可饮用,饮至无味后将参片或参嚼服。也可以做成各种养生食疗方。比如:


芋头人参骨汤:把骨头烫开后捞出来。锅中加开水,放入材料,盖上盖子慢炖。芋头切块,骨头烂时加入芋头。


能够补元气,安神。对健忘,阳wei,妇女月经过多,久虚不复有好处。


党参粥:将党参和大米同时熬粥,吃的时候放入冰糖。


能补脾精、化胃气。补脾胃,生津止燥。糖尿病患者可不加糖。


西洋参芡实排骨汤:西洋参、淮山、芡实、陈皮洗净后放入电砂煲炖2小时。


能起到补气提神、滋养生津、消除疲劳的功效,且汤味清润可口。本汤滋阴而不燥热,补益而不亢进。


这三种参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适用于不同的体质。应在医生辩证后使用,勿擅自抓药饮用。

每日一味中药——西洋参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主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我国亦有栽培。秋季采挖生长3~6年的根。除去分枝,须尾,晒干。喷水浸润,撞去外皮,再用硫磺熏之,晒干后其色白起粉者,称“老西洋参”。挖起后即连皮晒干或烘干者,为“厚皮西洋参”。温润后切片入药。

【处方用名】

西洋参、花旗参、洋参。

【性味归经】

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本品性味甘寒既能补气,又能养阴清热,入肺、胃二经,尤以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为长,多用于气阴两虚而有热之证。

1、补肺降火:用于肺阴亏损,喘咳咯血,燥咳无痰之证,多与麦冬、阿胶、知母、贝母等同用。

2、养胃生津:用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及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可单用或配鲜生地、鲜石斛、麦冬等同用。

【用量用法】

3~6克,另煎和服。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能伤阳助湿,故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

【药效比较】

人参与西洋参均有补气生津之效。但人参性维温为大补元气之正品,西洋参性寒凉,兼有清热之功。故前者多用于气脱危证及肺、脾气虚诸证,而后者则以肺胃气阴两伤有热者为宜。

【参考资料】

《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宜”。

《本草再新》:“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生产诸虚”。

《本草求原》:“肺气本于肾,凡益肺气之药,多带微寒,但此则苦寒,唯火盛伤气,咳嗽痰血,劳伤失精者宜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

药物成分:含皂甙,主要是人参甙,又含挥发油、树脂素。

药理:本品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的兴奋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标签: 花旗参 西洋 参与 一样 是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