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胃是情绪器官
气到胃疼你遇到过吗?
如何缓解呢?
专家介绍:
药物治疗是次要的
排解不良情绪才是最关键的
戳视频↓
资料:CCTV生活圈、央视财经
编辑:陈雯婷
突发肠胃不适怎么办?不用怕,来看看中医的急救 *** !调脾胃是许多人的迫切需求。我们经常感觉胃口不佳、食欲上不来、消化不良,轻则没精神,重则整天难受。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下面分享一些调脾胃的妙招。
之一,合理饮食。合理饮食非常重要,饮食习惯良好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脾胃疾病。我们应该遵循“一少、二多、三低、四高”的饮食原则。即少饮酒少吃辣,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低脂、低糖、高纤维、高蛋白。
第二,饮食规律。我们应该养成规律、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保持饮食时间的一致性。平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常常会忽视饮食时间,进食过辣、过油或是经常压制食欲,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脾胃问题的出现。
第三,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胃肠道,增强腹部肌力,从而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运动过激过度也不是很好,因此要适量运动。
第四, *** 穴位。适当 *** 腹部、背部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本身对脾胃的保健和调理功能。自我 *** 首推“大巨穴”和“足三里”,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物质吸收。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观察自己的脾胃状况,如果有病不能随便乱调,需要到医院就医。盲目调理可能适得其反,而正确合理地调理,才能健康无忧!
半夜胃痛怎么回事 警惕这5种疾病胃疼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但当胃疼发生在晚上时,不仅疼痛感加剧,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胃肠科张月琴表示,一般而言,半夜发生疼痛是由于在空腹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比较兴奋从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腹痛,一般进食后可缓解。但如果总是出现半夜胃痛的情况,要警惕这些疾病的发生。
带状疱疹
如果带状疱疹发生在胸部肋间的神经,会让患者有类似于胃部疼痛的情况,并且到了晚上疼痛会加剧。
胃部着凉
胃部着凉会导致胃部肌肉进行强烈的收缩,致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疼痛呈突发性剧烈腹痛、刀割痛、刺痛、烧灼痛和绞痛,可向左胸部、左肩胛部、背部放射。
十二指肠溃疡
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自身的消化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患者常常在半夜出现胃痛的情况,可表现为钝痛、胀痛、灼痛等,多在空腹时发作,也会呈现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特征。
胃溃疡
胃溃疡导致的胃疼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痛。而胃酸分泌高峰时间一般是在夜间睡着后的几小时,当夜晚睡眠时,如果胃酸直接与胃部溃疡接触,会导致患者出现烧灼感。
胃黏膜脱垂症
胃黏膜脱垂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可出现腹痛、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消瘦、轻度贫血等症状,上腹部可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无明显的周期性和节律性,常在餐后出现,呈阵发性疼痛、烧灼痛、不规则的胀痛或刺痛等,有时会因为 *** 因素而加剧疼痛感。
张月琴表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饱或过饥,保持胃部规律地活动,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有太多的心理负担。(重庆东大肛肠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胃疼胃不好如何养胃?谷医堂健康管理:教你六大穴位缓解胃不适!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常会有胃胀气、胃痛胃酸的症状出现。
今天谷医堂健康管理给大家分享6个消除胃胀的穴位,不仅可以每天持续性 *** 调理,还可以在应急情况下使用。
1.胃俞穴
位置:位于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两指。
作用:治疗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病。
操作:用大拇指每天揉按5分钟。
2.中脘穴
位置: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作用:辅助消化,治疗腹胀、慢性胃炎、胃痛。
操作:用大拇指每天按揉5分钟。
3.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腕横纹向下三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脘屈肌腱间。
作用:辅助消化,治疗腹胀、慢性胃炎、胃痛。
操作:用大拇指每天按揉5分钟。
4.足三里
位置:位于髌骨下缘四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作用:保健要穴,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操作:点按5秒,休息2~3 秒,重复做10次。
5.水分穴
位置:位于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
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操作:用拇指按压15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天2-3次。
6.四缝穴
位置: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从上往下第二关节处。
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
操作:用手掐揉每个位置,掐1次揉3次,每天掐揉3组。
谷医堂健康管理特别提醒:“养胃穴”只作日常预防保健,或用于应急用。如果胃痛长期反复发作,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
舒缓肠胃不适和生理期不适,腰部疼痛等 喜欢赶紧点购物...舒缓肠胃不适和生理期不适,腰部疼痛等腰腹皆可用,可调节松紧,不是普通暖宝宝,添加有用成分。
告诉你一个秘密,舒缓肠胃不适和生理期不适。腰部疼痛等腰腹肌可用,可调节松紧,不是普通暖宝宝添加有用成分。
红网时刻新闻3月9日讯(通讯员 舒丽)肠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只有保证胃肠道的健康,才能让身体机能正常运转,而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进餐时间不定时、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很容易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不适。那么,肠胃不好应该怎么调理呢?一起跟随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医生来了解下。
1、饮食要有规律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过饱,有规律地进餐,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2、辛辣 *** 性食物要少吃
肠胃不好的人,平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摄入辛辣、生冷、油腻等 *** 性食物,同时避免抽烟喝酒。
3、吃饭细嚼慢咽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可以促进身体对食物的吸收、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因为食物咀嚼的越充分,胃肠道消化起来越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几率也越低。
4、适量补充益生菌
有些人肠胃不适,是因为由于肠胃的细菌失调导致的,适当补充益生菌,能够提升肠胃的消化能力,改善肠胃的菌群环境,预防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出现。
5、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情的好坏与胃肠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胃肠道对外界的 *** 十分敏感,受到不良情绪 *** 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蠕动减慢,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及时调整。
6、适当运动
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积极作用,每天做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出现肠胃不适时,应及时进行生活调理,如无法缓解,必要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治疗。
9成以上成年人都曾有胃部不适据报告显示,94%的成年人都曾有过胃部不适。护胃一定要趁早,除了不吃早餐、爱吃 *** 性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损伤胃黏膜,情绪因素也会影响胃健康,胃病也是情绪病。今天国际护胃日,从良好饮食习惯做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 人民网
胃痛胃胀、老胃病反反复复?正确修复“胃粘膜”是关键!一天中午食堂吃饭,看到设备科一小伙吃得比女孩子都少,一起有认识他的,一问原来胃胀疼,就给他说你别吃米饭了,你本来就胃疼,更不好消化。
这话说完,想起了我大学宿舍好友,是个南方人,身体有点弱,他大学这胃可没少疼,是那种抽着疼,我也是没少送他去医务室。
都说不怕胃病急症,就怕胃病反复发作,我好友就属于这类的,得了慢性胃炎是备受煎熬,这药换那药也没见效,因为胃病毕竟不是短期形成的,在调治时需要有个漫长整体调养时间,后来工作了,好友才算解脱了不少。
那为什么慢性胃炎会这么难治呢?其实药吃不少,作用不理想,还反复发作,其根源在于胃粘膜并没得到彻底修复,胃肠功能始终处于低下状态。
又因胃粘膜每天工作,负担很大,既要分泌多种腐蚀性消化液,又要分泌防御因子保护自己,还要不断蠕动,吸收营养,依靠机体的平衡为器官不断供养份。但同时胃粘膜又十分娇嫩,像饮食、烟酒、压力、药物等都会给它造成损伤,当机体自愈功能和免疫功能正常时,新生黏膜细胞会在5-10天快速替换老化损伤的细胞,实现自我修复。
可不少慢性胃炎患者,却由于胃内条件不佳、营养不良、常年用药等原因,造成胃粘膜的自愈力和抵抗力很虚弱,新细胞生长因供养不足、攻击因子、反复感染等冲击,生长速度缓慢,易发生异变,造成粘膜萎缩,或形成功能缺失的糜烂及瘢痕组织,胃功能也会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就如同将手指破损皮肤,再泡在污水中,这种环境下,伤口又怎会愈合?
难治不等于治不好,在临床用于诊治慢性胃炎的药物常有这几类,1、抗酸类,表面上抑制,中和胃酸;但胃酸继续分泌后依然会 *** 胃溃疡面引起疼痛。2、胃动力的药物,只依靠西药增强胃动力,暂时性促进消化及缓解胃胀问题,但并未从根源上解决胃胀的问题。3、保护胃黏膜的药,单纯保护胃黏膜并没有修复的能力。4、消炎药,可灭幽门螺杆菌,但长期使用,不但会产生耐药性,还可能加速病变。因此,想逆转或恢复慢性胃炎,修复胃粘膜才是关键。
在这方面,中药汤剂对于修复粘膜在临床的表现力还是显著的,对整个机体的调治用药选择也是较多的。
胃粘膜如同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一旦负担过重或 *** 过强,平衡就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 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因盲目用药控制病情,胃粘膜并没有真正修复好,胃炎才会反复发作,造成慢性胃炎难治的误区。
若不及时修复胃粘膜,还可能导致像胃出血、胃溃疡等危、甚至增加AI变的风险。在生活中感悟,让中医更贴近生活!
今年的4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护胃日。很多朋友平时胃有不舒服,或者经常在外面应酬吃饭,担心自己的胃有问题想做个检查,但不清楚应该做什么项目。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脾胃病科赵小青主任团队为大家科普:目前胃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幽门螺杆菌(Hp)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胃泌素、磁控胶囊胃镜和电子胃镜等。
如何选择胃的检查项目?总结起来,大部分成年人需要进行筛查幽门螺杆菌。
胃癌高危人群(Hp感染人群,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人群,有部分胃切除的人群,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胃癌高危行为者,包括长期吸烟、吃腌制食品、高盐摄入、酗酒等)首选电子胃镜检查,电子胃镜不耐受情况下可以选择磁控胶囊内镜。
普通人群可以选择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检查,结果提示胃癌风险大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胃镜检查。
赵小青主任提醒,平时重视胃部疾病筛查,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病。 文、图/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陈佳佳
来源: 广州日报
男子胃不舒服,短短2个月就离世了,他做错了2件事,留下终身遗憾刘三再次找到我的时候,说他叔去世了。
我愕然,也觉得意料之内。
他叔50岁出头,是工厂老板,有钱。2个月前,刘三 *** 问我,说他叔胃不舒服,能不能买点什么药吃。
胃不舒服是天底下最冤枉的症状,到底哪里是胃,大家知道么?我估计很多人都找不到体表胃的位置,即便找到了,也不能确定这个肚子不舒服到底是不是胃不舒服,肚子里面脏器很多,包括胃,肝,脾,胰,空肠,回肠,结肠,绝大多数时候,大家都误会胃了,很多肚子不舒服(包块所谓的“胃痛”)其实都不是胃的问题。
所以,我再三跟刘三叮嘱,你叔那是腹部不舒服,不是胃不舒服。如果明确有反酸/嗳气/胃部烧灼感等等,那基本上就是胃的问题,但如果仅仅有左上腹或者右上腹疼痛,就不能直接说是胃的问题。肚子里面的神经错综复杂,有时候你感觉是左上腹疼痛,但出问题的器官却是在右下腹(比如某些急性阑尾炎)。
刘三后来问清楚他叔了,说他有反酸,还有腹胀,经常会有肚子痛,有时候工作一忙,过了饭点,很快就出现胃不舒服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断断续续,有吃过一些药,但没有断根。
还吃过中药,刘三特意强调了这点。
我本人是学习现代医学的,不是太懂中医药,所以不能做评论。但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得先搞明白诊断,才能对症下药。胃不舒服只是他自己觉得的,真实情况不一定是胃的问题,可能是肝脏的问题,可能是胆囊的问题,比如慢性肝炎,或者慢性胆囊炎,尤其是很多病人的症状都是不典型的,不典型的东西就非常容易混淆,看起来像胃炎,也像肝炎,更像胆囊炎,没办法很好区别。
这时候怎么办?
检查啊!
要做什么检查,刘三问我。
胃镜那是必须做的,医生会用一根手指粗的管子从口腔插入,经过食管,到达胃部,这根管子头部有个镜头,可以让医生清清楚楚看到胃里面的情况,这就是胃镜。普通人做胃镜肯定难受,试想一下,手指般粗的管子啊,从口腔怼人....
光听着都觉得难受,刘三哭丧着脸说。
是的,我也知道难受。所以我们有折中的 *** ,那就是在做之前使用 *** ,让你睡一觉,睡着后再把管子 *** 去,做完后你才醒过来。那就感受不到痛苦了啊,这就是无痛胃镜啊,我很多朋友的父母都是做了无痛胃镜的,评价都是一级棒。我调侃刘三。
除了做胃镜,还要做什么?刘三似乎同意了胃镜检查。但他同意不重要,重要是他叔同意才行。
我告诉他,除了胃镜,还要做普通的检查,比如抽血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等,腹部B超也要做,目的是排除有没有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情况。如果肝脏/胆囊有慢性炎症,尤其是有肝硬化了,那么腹部B超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抽血化验的指标也能有所反应。
好吧,我让他抽个时间去做胃镜和这些检查。刘三最后说。
很可惜,我一直没有等到刘三(他叔)的检查报告。
这不对劲,一般来说,朋友们做了检查都会把结果发给我看一遍,即便他们的医生给他解释过了,他们还是愿意让我再解释一遍。
这次,2个月时间过去了。刘三直接告诉我,他叔去世了。
所以我愕然,毕竟2个月前我们还讨论过他的病情,还建议他做这些检查。转眼间人就没了,很可惜,也很纳闷。
我为什么说在意料之内?这也是猜测而已,50岁这样的年纪,胃不舒服那么长时间,很有可能是有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的,必须胃镜检查来明确。单纯是溃疡到也不碍事,溃疡就是胃烂了嘛,比糜烂还要严重一点,胃糜烂就是胃粘膜的不完整,有缺损,甚至有出血,而胃溃疡则是直接砸了个坑,胃黏膜烂了一大块,才能叫胃溃疡。我们不怕胃溃疡,我们怕胃癌。我跟刘三说了不止三遍这句话。
胃溃疡算什么,只要我们正规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比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者杀灭幽门螺杆菌治疗,大多数胃溃疡都是可以愈合的。
我们怕胃癌啊。
但其实胃癌如果早期能发现,也不是很悲剧,顶多就是切掉一部分胃。后期生活还是可以继续。但如果胃癌一直没有发现,发展到了晚期,尤其是有转移的,大罗神仙都是没办法的了。
刘三告诉我,他叔一直不肯去做胃镜,无痛的也不愿意做,说工作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忙。半个月前,突然呕血,整个人都白了,很严重,很吓人,赶紧去了医院,虽然疫情(新冠肺炎)期间大家不大敢去医院,但这时候不能不去了。刘三没有找到,知道我在武汉,没打扰我。
医生当晚就给做了胃镜,还没拿病理,医生就口头说是胃癌可能性大了,太典型了。他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有胃癌的,这么典型的癌灶对于临床医学生来说是幸运的,大家多了一个学习经典的机会。但是对于刘三他叔来说则是不幸的,因为后来的CT证实了多处转移,肝脏都有转移了。
医生说没有机会做大的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刘三说。
住院不到半个月,刘三叔就去世了。走之前还送入了ICU,挣扎了2天,是的,我用挣扎这个词语,可能有些不敬,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是个悲剧,让人遗憾的悲剧。
刘三叔做错了两件事,之一,腹部不舒服那么多年,一直没有去检查,尤其是没有做胃镜检查,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胃溃疡或者胃癌。第二,他直至死亡前2个月才想到找医生,但我估计那时候已经是胃癌了,而且可能已经有肝转移了,为期已晚。
刘三他叔的独生女,也就是刘三的堂妹,今年刚大学毕业,本来家境优越的,一下子变得家道中落,还失去了父亲,这对她是人生中更大的打击。刘三问我,有没有心理辅导方面的医生,介绍给他,他想找来辅导辅导他堂妹,怕她走不出来。
刘三考虑是很周到的,及时寻找心理医生干预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把我院心理科医生介绍给他了,随时可以联系。
但是你要注意哦,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叔因为胃癌去世,不是恐吓你,你这是有癌症家族史了,你自己得多注意,赚了几个钱,别亏了身体,每年一次身体检查还是必要的,也就一千来块钱,可能还够不了你吃一顿饭的钱。
刘三沉默了许久,说这件事对他打击也大啊,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我说怎么叫好端端呢,好几年的肚子不舒服也没去理会,这叫好端端么,身体早就不堪重负了,早就出现问题了,早就提醒你了,是你自己不去处理而已。
再次提醒大家,尤其是超过35岁的朋友,如果长期有胃不舒服,比如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尤其是时好时坏,呈现周期性不舒服,一定要警惕有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可能,要尽早做胃镜检查,看清楚还有没有问题,如果单纯是溃疡,按正规流程吃些药多数都是可以愈合/治愈的。
有人要问,哪些人更容易发生胃溃疡呢?长期吸烟,喝酒,喝咖啡,喝浓茶的人,尤其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或者是长期使用某些“伤胃”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等,都容易发生胃溃疡,要警惕。
另外,肚子不舒服时,不要再说是胃的问题,不一定是胃的问题。这次刘三他叔是胃癌,下次换了别人,一样的症状,可能是肝癌,或者肝炎/胆囊炎等等,怎么才能尽早发现呢?我还是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有能力的时候定期做体检。
跟三五个朋友吃顿饭也要一千多,做一个简单的体检套餐(其实多数已经足够了)也就一千多,它不香么?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上演。
转自:听李医生说
作者:李鸿政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