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
患者人数超过1.4亿
可以说每十个人里
就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患者
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病人
更是高达3.5亿
别担心!别害怕!
她说两茶两汤教你控制血糖!
本期邀约嘉宾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曾慧妍
抄笔记时刻!
之一款茶饮
降糖茶
材料:荷叶、山楂、玉米须
用量:各十克(可根据需求适度加量)
功效:可调脂降糖,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适合肥胖型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日常养生茶饮。
荷叶: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的功效,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山楂: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功用。能促进脂肪消化,并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对胃肠功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同时还有很好的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对减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很好的帮助。
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调节血脂。
第二款茶饮
活血化淤茶
材料:丹参、红花、山楂
用量:红花五克、丹参和山楂各十克(可根据需求适度加量)
功效:以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为主,兼有降糖降脂作用,对糖尿病病程较长甚至已经合并有一些并发症的患者适用。
丹参、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动脉的血流量,加速血流,解除微小血管痉挛、抗凝等功能,另外红花还有直接镇痛的作用。
之一款汤饮
茯苓苡仁佩兰煲猪胰
材料:茯苓、苡仁、佩兰、猪胰(猪横脷)
用量:茯苓和苡仁各三十克、佩兰十克、猪胰(猪横脷)
功效:这个汤尤其适合体型偏肥胖的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人体质偏湿,加之岭南地区,气候潮湿,更容易聚湿。(湿气重的人群也适用)
茯苓、苡仁:健脾渗湿,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对古今的中医典籍资料进行梳理,就可以发现脾虚贯穿2型糖尿病的始终,脾虚精微不布与脾虚痰浊内生,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对糖尿病有很好的帮助。
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对湿邪内蕴,口甘苔腻有很好的作用。
猪胰:补脾,润燥。
第二款汤饮
黄芪枸杞三七煲甲鱼
材料:黄芪、枸杞、三七、甲鱼
用量:黄芪三十克、枸杞和三七各十五克、甲鱼一只
功效:这款汤适合糖尿病病程较长已经合并有一些并发症的患者。(体虚的人群适用,经常上火的人群不适用)
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根据中医古籍记载,这两味药都可用于内热消渴。
三七:散瘀定痛。
甲鱼:学名鳖,具有滋阴凉血,补肾的功效。甲鱼的壳就是鳖甲,是一种中药材,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来源: 经视健康家
5款中药养生茶,平衡体内阴阳气血,看看你适合哪个?大家好,我是曹医生,很多患者留言说:“有没有什么中药茶可以养生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五款中药茶,平衡体内阴阳气血。
1、黄芪枸杞红枣茶
黄芪枸杞红枣茶特别适合体质虚弱者,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由于材质温和,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和气血两虚者,如身体虚弱多汗、食欲差、手脚冰凉和疲乏无力、腹泻等。积滞和阴虚阳亢者如咽喉肿痛、高血压、便秘、细菌或病毒感染者不能喝,以免让症状加重。
2、菊花枸杞茶
菊花枸杞茶能起到疏散风热和养肝明目效果,能缓解头晕眩晕、发热等症状。不过体寒者应慎用,以免加重手脚冰凉、畏寒和脸色苍白等症状。
3、桂圆红枣茶
桂圆红枣茶能起到养血安神和补益心脾功效,可缓解失眠多梦、健忘、心慌和脸色萎黄等症状。不过桂圆性热,阳气旺盛和内有实热者不能长时间喝,不然会导致上火。
4、玫瑰花茶
玫瑰花能起到活血止痛和疏肝解郁效果,而且也能醒脾和胃,常常用于调理月经和安抚不良的情绪。不过玫瑰花气味芳香,性质温燥,易耗伤气血,因此气阴不足和血虚血燥者不能喝玫瑰花茶。
5、人参制品
人参能起到补脾益肺和生津安神效果,补充气血阴阳不足,延缓衰老,不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阴虚火旺和有出血倾向的人谨慎用。另外,人参不能跟螃蟹、绿豆以及萝卜等食物共同服用,以免降低其药物疗效。人参制品应安排在早晨或上午服用,睡觉前不能用,防止影响睡眠。
温馨提示:不管选择哪种养生茶,必须由专业中医辨证体质来选择,不可随意用中药,以免让问题加重。另外,保持一日三餐规律性,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远离辛辣 *** 性食物,万万不可盲目使用中草药或保健品。
如果你也有耳鸣、脑鸣、失眠、耳聋、头晕头痛、脑梗的问题,欢迎留言,关注@中医脑病科曹克刚了解更多脑病健康知识。
春季养生保健——谷雨养生,提升体质,补益正当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以此得名。每年春季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今年的谷雨在4月20日。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心脾之气逐渐旺盛,是身体补气养血的好时机,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健脾化湿、疏肝益肾等方式进行调理,运用符合时节特点的饮食养生配合穴位疗法,可为安然度夏打下良好基础。
宣补以养肝
谷雨时节,花草树木随风轻摇,舒展生长。中医认为春气与肝相应,暮春时肝旺气伏,当予养肝清肝、滋养明目。
可选用黄芪、枸杞、菊花泡茶冲饮,起到健脾疏肝清热之效。
食疗方面,常见蔬菜中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有助于缓解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头痛目眩。
清补以健脾
谷雨阳气升发,脾胃强健使消化功能正处于良好的状态,此时节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此时进补要适当,不宜太过,当清补以健脾。饮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的蔬菜,如荠菜、菠菜、香椿、蒲公英等,有清热祛火的作用。
可选用山药玉米粥,选山药80g、玉米50g、大米150g煮粥,可达到健脾助运之效。
也可用赤豆米仁粥,选赤豆50g、米仁100g、大米100g,可达健脾化湿之功。
素体气血大虚但消化功能尚可者,还可用土茯苓眉豆猪脊骨汤,土茯苓气味鲜美清润,眉豆可祛脚气水湿,猪脊骨增液补髓,三者一起熬汤,有健脾益气、清热祛湿之功,以这种清补的方式可以达到补益脾气的效果。(注意:此品高血脂、高血糖、胃气过于虚弱者不适合)
滋补以益肾
谷雨时节,春雨浇灌下的花草树木开始茁壮生长,此时养生还讲究“滋水涵木”,即:滋补益肾。
“谷雨养生汤”:其中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克,与鲜芦根15克、麦冬15克一起煮水,加冰糖调味。此方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曾根据谷雨时令特点而创制,是谷雨养生名方。
也可用玉米须大枣黑豆粥,选玉米须100g、芡实50g、大枣50g、黑豆60g、大米100g,达健脾益肾利湿之效。
穴位疗法
时值暮春,空气中的温度湿度逐渐加大,易出现外感诸症或气机不畅,此时应祛风湿、舒筋骨。可运用 *** 十宣穴(手指尖端,左右共10个)来清热开窍、宣散风热。此 *** 对于中风昏迷、中暑休克、急性胃肠炎、高血压、脑卒中、手指麻木都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春夏之交阳气升发,肝火旺盛者可通过穴位 *** 来清肝泻火。“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cm处,堪称人体之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喻为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之气更大限度的排出,按揉 *** 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有助于将肝火泻发出去。
糖尿病病人有“三多”的症状。其中一个是“多饮”,总觉得嘴巴干。日常的一些茶饮可助糖友消渴。
黄玉茶
材料:黄芪15克、鲜玉米须30克(干玉米须10克)。
功效:有益气利水、降糖的作用。
番瓜绿茶
材料:番石榴干10克,苦瓜干10克,绿茶适量。
功效:有清热利湿、生津止渴、消脂减肥、降糖的功效。该茶饮性寒凉,体质虚寒者慎用。
山楂荷草茶
材料:山楂10克,荷叶10克,草决明15克。
功效: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消脂降压的作用。该茶饮性寒凉,体质虚寒者慎用;有泄泻或低血压者慎用。
桑菊子茶
材料:桑椹子15克,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
功效:有养阴清热明目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唇燥、腰膝酸软、皮肤干燥等。
来源:人民健康网
山西 *** 药茶、饮用药茶历史悠久。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赵杰认为,药茶本身性味平和,有利于改善体内由慢性病、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失衡状态。中医认为,春夏之交是阳气升发的时节。如果饮食肥甘厚味,形成积滞,损伤脾胃,容易产生病理代谢物,导致脘腹部位“痞满”,也容易郁而化热、化火,引发多种不适。
药茶是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不妨正确选用药茶,调节身体,有益健康。
平定冠山连翘叶茶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花开金灿,花落后吐嫩绿芽。清康熙帝曾御赐平定冠山连翘茶“延年翘”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洪岭介绍,连翘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清热解毒、去燥濡湿、爽身清脑,有降低血管脆性、通透性,防止溶血、抑制呕吐的功效。
芦芽山毛尖茶
芦芽山毛尖茶学名岩青兰,也称毛建草,产自汾河源头管涔山的主峰芦芽山。
毛建草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叶绿素、氨基酸、黄酮等成分,对于体内湿气重、身体困重、胃脘部满闷、上火、口疮牙疼等症状大有改善功效。
赵杰说:“毛建草咖啡碱含量偏低,既健胃消食、改善微循环,又不影响睡眠,是我国北方名茶之一。”
高平黄芩茶
黄芩在抗菌、抗病毒、消炎去热、医治流感等方面,一直是中药方剂中的主力。太行山系野生优质黄芩,根入药,叶茎为茶。1997年,高平生产的黄芩茶就销往了香港市场。
黄芩茶茶色金黄明亮,茶味酣甘郁香,风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去火、安神助眠、通便利尿、降脂降压、利胆保肝等功效。
北岳恒山黄芪茶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中药方中有所应用。
大同浑源是“中国黄芪之乡”,恒山黄芪从明代大面积栽培,清代成为皇家直供药材。目前当地开发有黄芪叶茶、黄芪普洱茶、黄芪枸杞茶、黄芪红枣茶等拼配茶产品。
茶菊
菊花作为药食同源植物,有“药食圣品”之称。“目前山西杭白菊产品占全国的一半,茶菊总产量占全国的15%。”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吕晋慧说。
菊花具有养肝明目、润喉、生津、降血压血脂、清热泻火、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功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凝血、抗衰老、加快胆固醇代谢等有明显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2日 07 版)
早睡早起忌忧愁 健脾化湿安入夏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增多,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增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陈咸川主任医师表示,此节气容易诱发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应遵循自然变化进行调养。
谷雨节气后,寒潮天气基本结束,雨水、大风天气常交替出现,潮湿的空气和较大的温差会让人体产生不适感,也易诱发过敏性疾病。
谷雨时节,心脾之气逐渐旺盛,肝旺气伏,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在精神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和焦虑,甚至大动肝火。老年人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如太极拳,即使封控在家也要适当运动。
谷雨时节也是身体补气的好时机,应根据个人体质适时进食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玉米粥、玉米须大枣黑豆粥等。肝旺气伏,也可选用黄芪、枸杞、菊花泡茶冲饮,起到健脾疏肝清热之效。
当气温骤降时,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慢支、支扩等易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老年人尤应注意添衣保暖,保持居室空气畅通以及环境清洁,适当开窗通风,使病菌失去滋生条件。
此外,春夏之交阳气升发,肝火旺盛者可通过穴位 *** 来泻火。“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按揉 *** 就是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到“行间穴”方向推揉。
岳阳医院营养科马莉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味辛凉,搭配豆干具有滋养肝肾、清泻虚热的功效。草头也是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健脾益胃、清热利湿功效,适合谷雨时节食用。此外,还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不宜进食羊肉及辣椒等大辛大热之品。(记者 左妍)
来源: 新民晚报
大河每日养生!春饮一杯茶春困赶跑啦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春季万物生发,一派欣欣向荣。人体也一样,应该神清气爽,但如果人体阳气生发不足,就会出现困倦、发力、嗜睡等,发生“春困”现象。
如果不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失眠、贫血、抑郁等疾病所导致的困倦,普通的春困可通过适当休息、注意饮食、运动、起居等进行调节。对于人体阳气生发不足、气虚所致的春困,还可以选用西洋参泡饮,补气提神,抗疲劳。
中医认为,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现代研究表明,西洋参中所含的氨基酸类、皂甙类等成分,可以缓解疲劳,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西洋参饮片具有缓解疲劳与增强人体运动耐力的作用。
可取3~5克西洋参片,沸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代茶饮。反复冲泡至无味后将西洋参嚼服即可。
西洋参除了单味泡饮,还可以搭配枸杞、大枣、菊花、黄芪等一起冲泡代茶饮。搭配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搭配菊花可以平肝明目、疏散风热;搭配大枣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搭配黄芪可以补气固表,增加补气生阳之效。
暖暖春日,泡杯西洋参茶,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光。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李燕红
每天一杯黄芪水,身体或会收获3个益处,和4味中药搭配效果更佳“黄芪不是补气的吗?怎么喝久了还伤肾呢?”
刘女士年初的时候升职了,但同时工作难度和压力都提高了,经常要熬夜加班,半年下来,刘女士时不时就感觉胸闷难受,晚上睡觉不盖被子也还会出汗。
闺蜜给她介绍了一位老中医,让她抽空去看看。老中医诊断后,说刘女士这是气虚了,于是就开了几味黄芪搭配其他补气的药材,让刘女士回去泡水喝一段时间,慢慢身体就能调养回来了。
结果喝了2个月之后,刘女士发现自己的泡沫尿变多了,刚好碰上单位体检,结果却查出了轻微的肾损害。
这个结果让刘女士后悔不已,本想喝点黄芪水来补气,结果反而落下了肾损伤的结果。
黄芪,被称为“平民补气药”,不但价格便宜,补气效果还很强。同时它药食同源,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用黄芪泡水喝真的会伤肾吗?
一、坚持喝黄芪泡水会伤肾吗?
不少人都拿黄芪泡水喝,那这种 *** 到底会不会伤肾呢?
黄芪,现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其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当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合理食用可起到益气固表、补气养血、利尿消肿、托毒排脓、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那关于黄芪伤肾的说法,又到底如何呢?根据多个中药典籍记载,对黄芪的描述基本一致:性平、缓,味甘,无毒。
而在现代研究,暂时并没有黄芪肾毒性相关的研究报道。
另外,北京大学之一医院肾内科王海燕教授及团队曾对黄芪做个研究发现,黄芪有助于减轻肾功能恶化、组织学损伤,对利尿、减轻患者尿蛋白等有一定作用。
二、黄芪泡水喝,身体能收获什么好处?
相比于上千元一斤的人参,同样能补气的黄芪却只要几十块钱一斤,吃起来不心疼,那长期坚持黄芪泡水,能收获哪些好处呢?
1、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黄芪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主要以补虚为主,像体质虚弱、脉细无力、易疲倦等人群,如果能坚持黄芪泡水喝,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气短症状,增强免疫力。
2、利水消肿
这也是黄芪的一大功效,像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因病情影响很容易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此时喝点黄芪水可帮助消肿。
3、治疗自汗
自汗多发生在白天,和一般的流汗不一样,跟炎热、运动等没有关系,只是身体自发地出汗,是一种虚汗,而喝黄芪水有助改善这种病态的出汗。
可见,长期坚持喝黄芪水对健康是有益的,不过黄芪也分好坏,大家在挑选时要注意分辨。
一般来说,优质的黄芪多具有金盏、银盘、菊花心等特质,气味甘甜,伴豆腥气,横截面中央是黄色的,颜色越鲜艳,质量越佳。
关于黄芪的使用,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泽民提醒:黄芪不适合每个人,其性微温,像一些有阴虚火旺、口腔溃疡、大便干燥情况的人就不适合使用,不然很容易加重病症。
而即便是一般人群,在服用黄芪之前,也要先咨询专业人士,了解自身体质,判断是否适合服用黄芪,以免服错,不仅起不到保健作用,还伤了身体。
三、真正伤肾的其实是这4类中药
是药三分毒,因不当使用中药引起的肾损害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中药肾损害主要就是指中药成分在进入体内后,经生物转化之后以原型或其代谢产物从肾脏中排出,但在代谢或排出期间引发的肾脏损害。当出现肾脏损害后,患者往往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尿、无尿等症状。
而最易诱发肾损伤的中药有这4类,大家要注意:
1、马兜铃酸类
如关木通、天仙藤、广防己、马兜铃等,以及龙胆泻肝丸、妇科分清片等含关木通的中成药制剂。
2、矿物质类
如砒石、雄黄等含砷,朱砂 、轻粉含汞等,以及朱砂安神丸等含朱砂的中草药制剂。
3、萜类与内酯类
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头翁等,以及雷公藤多甙片等含雷公藤的中草药制剂。
3、生物碱类
如川乌、草乌、益母草、马钱子等,以及中华跌打丸等含川乌的中草药制剂。
这些中草药,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肾损伤,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用药安全意识,避免盲目服药,更好遵医嘱,不要盲目自行购买。
延展——黄芪搭配这4味中药,效果更佳
一般日常生活中使用黄芪,一般都是搭配其他药材来泡水喝,或是做成膳食,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1、枸杞
黄芪配枸杞可起到抗疲劳、促睡眠的作用,因为黄芪有补气、抗疲劳的效果,而枸杞有滋阴降火、益精明目的作用,所以可有效改善阴虚火旺而引起的失眠。
2、丹参
黄芪配丹参,有助缓解胸闷、呼吸不畅等不适,适用于经常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年轻人。
3、金银花
黄芪配金银花,可起到祛寒、排毒的作用,其中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和黄芪搭配,中和一下效果更好。
4、麦冬
黄芪配麦冬可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气短、口干、乏力、干咳等不适。
总结:黄芪虽然好处不少,但也要辨证用药,盲目使用,很容易导致肾损伤等健康问题,所以大家要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尽量规避这一点。
参考资料:
<1>《黄芪,对肾病患者有好处吗?》.肾上线.2017-08-30
<2>《黄芪泡水喝,有这六大功效,常喝百病消!》.云南中医.2022-01-23
<3>《黄芪的功效及用法》.药店经理人 .2020-09-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三味中药,泡水,补肾养肝,强心养胃,益气明目,提高免疫力这期谈谈如何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是更好的药物,也是更好的医生。免疫力是指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抵御致病微生物的生理反应。有时候防御机制失效,我们就会生病。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提高免疫力至关重要。
提高免疫力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办法,比如用三味中药泡水,补水的同时,还提高了免疫力。
这三味药材是大家日常用得最多的泡茶中药之一,都是药食同源的药材,相对安全性更高一些。它们搭配在一起泡茶有什么功效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中药妙就妙在配伍,别看你都认识,不同的配比效果却大不一样,所以一定要认真看完。
这三味中药分别是枸杞、 麦冬、 黄芪,一个补气,两个滋阴。搭配在一起功效可不止一点点。
黄芪——补气固表,提高免疫力。
黄芪味甘,性微温,补气效果好,能够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气虚之人多汗,乏力,抵抗力不是一般的差。气具有固表的作用,能够调节皮肤毛孔的开合,毛孔不仅能调节出汗,还是我们的免疫屏障。因此我们说黄芪能够补气固表,也能提高免疫力。
枸杞——养肝补肾,滋阴明目
枸杞味甘,性平,滋阴养血效果好,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为什么人到中年保温杯里要常泡枸杞?人上了年纪,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头发早白,阴虚怕热,究其原因是肝肾阴虚,枸杞滋补肝肾,肝肾好,也就更年轻。可是黄芪枸杞上火怎么办?往下看。
麦冬——滋阴降火,养心润肺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滋阴生津效果好,能清心润肺、养胃生津。因此枸杞和黄芪中加点麦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补而不上火,使得枸杞滋阴而不热,增强滋阴的效果。为什么许多人上了年纪就会失眠,燥热,口渴,女性进入更年期,究其原因都是阴虚者为多。
三味中药如何搭配?
从寒热来说,三药合用,一个微温,一个平,一个微寒,组合在一起不热不凉,
如果气虚明显,可以黄芪多一些,麦冬、枸杞少一些。如果阴虚明显,可以黄芪少一些,麦冬、枸杞多一些。
当然正常普通人也是可以饮用的,但是身体没啥问题,一般不建议吃太多药,即使是安全的中药,也不建议。
那么这三个组合适合具体有什么症状的人呢?
适合气阴两虚的人,具体表现为容易疲倦乏力、汗多平时看起来特别虚弱,或特别没有精神,睡觉起来口干舌燥,夏天怕热,饭后没劲。还有就是高强度工作出汗多的人,以及用眼过度的人群。
早睡早起补气 保暖通风祛湿谷雨节气,雨水增多,空气湿度也加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陈咸川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随着气温升高,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易形成湿热。此节气容易诱发哮喘、花粉过敏、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要针对气候特点来调养。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和焦虑,甚至大动肝火。运动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起到祛湿效果,但不要过度出汗。老年人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或结伴春游等。
这个时节心脾之气逐渐旺盛,应适时进食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玉米粥、赤豆米仁粥、玉米须大枣黑豆粥等。同时,肝旺气伏,也可选用黄芪、枸杞、菊花泡茶冲饮。
“春天猴子脸,气候随时变。”陈咸川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应注意添衣保暖,经常开窗通风换气。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的人,不宜久居潮湿之地,要保持衣物干燥、适当运动,防止湿邪入侵。(记者 左妍)
来源: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