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一年重阳时。重阳,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千百年来,重阳节的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民俗中,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
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绘了恬淡幽静的山野风光。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抒发了登临高处的畅快心情。“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十三首重阳节的诗词,今年的重阳,我们在诗意度过!
重阳
唐-司空图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题宓庵壁
宋-王洋
西风吹彻菊花黄,唤我东篱泛一觞。
白发 *** 花休笑我,年年汝亦负重阳。
重阳次日登城山
宋-林亦之
城山饮罢冷侵衣,湖上重来月满卮。
未爱疎篱 *** 日,最怜秋水白云时。
旅中重阳有怀乡国
宋-杨亿
嘉节临重九,羁游托异乡。
萸房谁系臂,菊蕊懒浮觞。
野渡宾鸿急,村田晚稻黄。
悲秋更怀土,祇恐鬓成霜。
重阳即席呈诸兄叔
宋-吴芾
淅淅西风作晚凉,惊人节物又重阳。
频年此会成千里,环坐如今共一觞。
且把黄花开笑口,莫因白发搅愁肠。
人生聚散浑无定,来岁那知在故乡。
柳梢青-重阳时节
宋-张孝祥
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陇树寒轻,海山秋老,清愁如织。
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
後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
减字木兰花-斑斑小雨
宋-吴则礼
斑斑小雨。初入高梧黄叶暮。
又是重阳。昨夜西风作许凉。
鲜鲜丛菊。只解凋人双鬓绿。
试傍清尊。分付幽香与断魂。
重阳绝句
明-王缜
与君门户是通家,共住江南江水涯。
今日长安须尽醉,明朝又是一番花。
重阳后复雨速东冈
明-王鏊
萧萧风雨送重阳,索莫园林夜有霜。
咫尺故人期不至,黄花端复为谁香。
重阳房村驿有感次韵
明-王缜
九日龙山路正通,登临高兴古今同。
谁知古驿山河外,独傍荒村风雨中。
空忆黄花需白酒,愁看渔火对江枫。
自怜底事常为客,天北天南西复东。
满江红-重阳感旧
清-吴伟业
把酒登高,望北固、崩涛中断。
还记得、寄奴西伐,彭城高宴。
饮至淩歊看马射,秋风落木堪传箭。
叹黄花、依旧故宫非, *** 换。
独酌罢,微吟倦。斜照下,东篱畔。
念柴桑居士,高风谁见。
佳节又逢重九日,明年此会知谁健。
论人生、富贵本浮云,非吾愿。
重阳夕作
近现代-丘逢甲
萧萧风叶转回廊,耿耿星河夜未央。
十载龙吟双剑隐,五更虫语一灯凉。
愁边泽国飞鸿雁,梦里家山卧犬羊。
遥忆黄花吾负汝,故园今日是重阳。
重阳口占
近现代-李稚愚
丹桂飘香乌桕红,登山长啸向长空。
重阳今岁才堪记,寰宇秋光处处同。
四首古诗词,写尽了重阳节,写尽了人生今天重阳节。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正值秋日。
古时,九月初九,九是十个数字里更大的一个数字,有长长久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流传至今,登高赏秋、敬老爱老,成为了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内涵。
所以,说重阳节为老人节,还真有一定的道理。
人老了,对人生的感慨总是更多一些。四首重阳诗词,写尽了重阳节,写尽了人生。
01
- 故乡,你离开了之后才会有,不离开是不知道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这是关于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
因为入选了小学课本,小 *** 都会背。
写下这首诗时,王维只有17岁。
在盛唐,王维的名气不输李白,他少年成名。
那时的读书人,没有人不向往长安,那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15岁时,王维离开了家,告别亲人,来到了长安。
他渴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能写诗,会做画,琴弹得还很好,王维一度成为长安达官贵人的宠儿。
再好的地方,也比不上家乡。
到了重阳节,王维想家了,想家里的兄弟,于是挥笔写下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到了节日,心里就格外的思念家乡。王维想到家乡的兄弟,一定如往年一年,头上 *** 着茱萸,登高望远应节。
兄弟们一定发现,少了王维一个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朴素直白,却道出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
平时也想家,只是到了节日时,想家的心情更甚。
在中国人看来,每一个节日,都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这样,才 *** 。
走过天涯海角,见识过大城市的繁华,吃过最精美的食物,但是,心中最想念,还是家乡的那一碗小米粥。
故乡,是我们小时候拼命想逃离,长大后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恋家,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我想回去看看,家乡的桃花,开了没有。
02
- 人生不完美,更好快乐活!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 *** 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重阳节来了,苏轼与友人带着酒,登山赏菊,很是畅快。
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江上飞过。
苏轼很想得开。
人活在世上,很难遇到开心的事情,所以,年轻的时候,何不头上 *** 满菊花,尽兴的玩乐呢?
苏轼以大醉来酬谢重阳,看着远处的风景,他说:古往今来,谁不老呢?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对着牛山而哭泣。
“牛山对泣”是一个典故。
《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率领群臣登上牛山,看着繁华的临淄城,流下眼泪,感慨地说:国都如此壮美,让我怎能忍心抛弃这繁华 *** 呢?
有两个臣子都跟着他一起哭了,只有晏子发出了冷笑。
他嘲笑齐景公“乐极”而“生悲”,古往今来谁不老,为此而伤感就太不值了。
苏轼也非常同意这一点。
与其悲伤对泣,不如过好每一天。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时光的辜负。
不要争争吵吵,其实一晃就老;不要斤斤计较,时光属于你的越来越少。
和谁在一起轻松、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听,最想听的声音;见,最想见的人。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人生不完美,更好快乐活!
03
- 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而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纳兰 *** 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重阳节,总是让人有些悲伤的。
纳兰容若是一个多情的 *** ,他的重阳节,颇有些惆怅。
秋意越来越浓,看落叶堆满山,看夕阳西下,都让人惆怅。
纳兰容若一整天都待在家里,深宅大院,风雨交加,他的心情更加不好。
雨过天晴后,篱笆那里传来菊花的清香。
他想起今天是重阳节,回头看那凋残的黄叶,日落时分,心情更加伤感。
两千多年前,宋玉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秋天,本就让人伤感,而纳兰容若锁在家中,更显凄凉。
越是忧伤的时候,越要自己治愈自己。
唐代诗人李涉,仕途不顺,屡遭贬谪。
他低沉了很久,眼看春天要过去了,他强撑着身体去登山。
在鹤壁寺,遇见一位僧人,交谈下来,李涉豁然开朗。
他写下一首诗: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总要自己治愈自己。
折磨你的,从来都不是任何人的情绪,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世间万物都在治愈你,唯独你自己不放过自己。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 *** ,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人生就走一趟,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总要自己亲身经历一次,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学会和自己和解,接纳,允许,活在当下。
04
- 心态积极的人,能把平淡生活过成诗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 *** 。
胜似 *** ,寥廓江天 *** 霜。
一直以来,重阳节都是比较伤感的。
王勃说: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王之涣说: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重阳节,正值秋日,秋天萧瑟,又勾起乡情,让人不悲都难。
可是, *** 却豪气冲天。
人生易老,可是天难老。今年的重阳节, *** 上的黄花更加香气扑鼻。
秋天,本是萧瑟的, *** ,本是残酷的,可是,在诗人看来,却是那么豪情与美好。
接着,诗人又将秋天与春天相比较。
谁说秋天不如春天,我觉得秋天胜过春天。你看,那江面上泛着白霜,是多么辽阔壮美呀。
很喜欢读豪迈乐观的诗词。
即使在最艰难的处境,依然能笑得出来,即使在更低沉的时候,依然能够豪情万丈。
生活不就应该如此吗?
心态积极的人,能把平淡生活过成诗;心态不好的人,生活再优渥,日子也会过得荒芜。
不要活的太累,不要忙的太疲惫;想吃了不要嫌贵,想穿了不要说浪费;心烦了找朋友聚会,瞌睡了倒头就睡。心态平和永远最美,天天快乐才对!
重阳节,带给世人的,多是时光的感慨。
当青春不再,当时光握不住,总有点心慌。没有人能阻拦时光的脚步,与其伤感,不如快乐。
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能有这样的心态,一生高低起伏皆可不惧了。
九九重阳节,读九首最美重阳诗九月九,长长久久,
自古便是良辰吉时,
人们丰收祭天,登高祈福,赏菊赋诗,
演化至今,已成了感恩敬老、探望故知的节日。
明日便是重阳节,
与你共读最美的重阳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信步漫游,赴一场故友的邀约,
山水田园间,
两人把酒言欢,好不尽兴!
酒过三巡,我们还要约定:
“等到重阳那天,再来一起把赏菊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 *** 茱萸少一人。
那年王维十七岁,
独自一人漂泊在长安洛阳之间。
重阳佳节,少年游子,举目无亲,
他想着故乡的兄弟们
今天应该身佩茱萸去登高吧,
只是唯独少了自己一人。
异乡再繁华,
终归不是心中的白月光。
采桑子·重阳
现代·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 *** 。
胜似 *** ,寥廓江天 *** 霜。
肃杀,萧条,客悲故乡,
统统都不要!
你看那漫山遍野,菊英灼灼,
欣欣向荣的正是这战地秋光!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诗人正赏着满园盛放的 *** ,
突然发现中间一小束白菊,孤零零开着。
不禁开怀笑了起来:
这场景不正像今天酒席,
我这个白发老人混进了少年堆里吗?
虽半生已过,心中仍是少年郎。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菊茂蟹肥,
若独饮举杯,你会想起谁呢?
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便离家远游,
曾经琴瑟和鸣,充满幸福,
而今佳节倍思亲,借酒消愁愁更浓,
帘内的人儿已经比黄花还要消瘦。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也是重阳佳节,也是暗香伴酒。
杜甫想起的是战乱中失散的弟妹,
还有万千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
何时才能平息战乱,回到故乡呢?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 *** 开。
杜甫的老友岑参,
也在叹息着家国战乱:
故乡的菊花啊,你本是纯灵的象征,
而今故乡变成 *** ,
无辜让你见证了太多的鲜血。
“无人送酒来”的典故源自陶渊明。
据说陶翁家中清贫,偏偏又极爱饮酒,
有一回重阳节,家中断了酒水,
恰好刺史王弘送来米酒。
而此时岑参正勉强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只是感叹没有像王弘那样的好友来送酒。
九日
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酒杯当作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
我独自一人在山中饮酒,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
任帽儿被舞风吹落,
这风光虽美,却难以排遣内心的孤独:
我的朋友们,你们在哪里?你们还好吗?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 *** 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佳节,我带着你,你带着酒,
我们一起登上那翠微山。
平生烦扰事多,难得开口一笑,
今天一定要 *** 满头菊花,尽兴而归。
“牛山何必独沾衣”用了“牛山下涕”的典故,
齐景公曾登上牛山,
因为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
诗人想说,不必悲伤,不必叹老,
人生本就短暂,记得那些欢乐的时光就足够了。
你最喜欢哪首重阳诗呢?
重阳将至,
愿年年岁岁,常相见。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这一天,
都会登高赋诗,赏菊饮宴。
诗中,多写思念,思念故园的亲人,
思念远方的旧友。
重阳节,也被刻上了思念的主题。
下面35首重阳诗词,哪一首,让你感动呢?
《九日闲居》
魏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代: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送别》
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蜀中九日》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 同悲鸿雁天。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 *** 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九日寄秦觏》
宋代: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代: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
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九日置酒》
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 *** 茱萸望辟邪。
《九日水阁》
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定风波·重阳》
宋代: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 *** 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九日和韩魏公》
宋代: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望江南·幽州九日》
宋代: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 *** 琵琶。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宋代:吴文英
明月枝头香满路。
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宋代:戴复古
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
风光政要人酬酢。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 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
此怀祗有黄花览。
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
《满庭芳·客中九日》
元代:张可久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西夏重阳》
明代:王逊
作县几时 *** 苦,投荒 *** 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代:纳兰 *** 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采桑子·九日》
清代:纳兰 *** 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日登高台寺》
清代:沈辂
*** 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九日感赋》
近现代: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 *** ,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 *** ,
胜似 *** ,寥廓江天 *** 霜。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 *** 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蓝天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采桑子·九日》
纳兰 *** 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
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 ,胜似 *** ,寥廓江天 *** 霜。
重阳节,又称“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的习俗,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 *** 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流传至今又添加了敬老内涵,于重阳之日举行敬老爱老的活动。
中国的古诗词中,有不少抒写重阳的名篇,今日分享其中最为经典的9首诗词,祝各位诗友佳节安康,福寿绵长!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 *** 满头归。
酩(mǐng)酊(dǐng)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大意:
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时头 *** 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
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古往今来有谁不老死,数不清啊,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橱 通:厨)
(销金兽 一作:消金兽)
(人比 一作:人似)
大意: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 *** 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大意:
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shāng)。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大意: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zān)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大意:
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 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jì),催醉, *** 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 *** 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 *** 犹拍古人肩。
大意:
黔中阴雨连绵,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终日被困家中,犹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放晴,又逢重阳佳节,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
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请看,老翁头上 *** 菊花者有几人呢?吟诗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骑马射箭,纵横驰骋,英雄直追古时 *** 人物。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 *** 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
(霑 同:沾)
大意: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 *** 满头才归。
只应 *** 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比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大意:
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大意: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 *** 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九九重阳节,自古就是人们登高望远、饮酒抒怀、吟诗作赋的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的思念,“他乡共酌金花酒, *** 同悲鸿雁天”的乡愁...…这些重阳节古诗,你还记得多少?转发收藏!
来源: 长沙晚报
明快重阳节诗词四首:红叶黄花秋景宽,茱萸何处不相逢欧阳修辛弃疾杨 *** 的重阳节诗词,明丽爽朗,别有秋美
重阳佳节是传统的节日,在农历九月九日。起源于先秦时代秋天对自然神灵和祖先的祭祀。汉代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年和月的用法,所以用数字来记录月份天数,究竟最早起源于何时,已经不可考,那么,既然有数字,就有了赋予数字的意义和美感。比如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应对农历节气的秋分寒露,此时太阳直射光已经越过赤道,北半球进入一年中的深秋。气温下降,降水减少,大部分树木进入落叶期,人的体感开始感觉偏冷。白天变短,夜晚变长。多晴少雨的天气,让秋天的太阳更加明丽绚烂,照耀着金色的丰收。人们除了感恩自然的馈赠,还要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天,作身体和物质的准备。比如此时气温变化大,且古代人们户外劳作,很容易感染疾病,人们发现了此时盛开的野菊花茱萸果有解毒明目养生的功效,人们在九月九日高山祭祀自然之神时,也把这些当作了自然的回馈。
汉朝早期的宫廷已经有了关于九月九日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宫廷风俗,这几种都是古代知名的 *** 材,有病治病,无病防疫,又可以强身健体。这种风俗在民间长盛不衰。
将重阳节定为国家节日的是唐朝,有国运长久昌隆,人民健康长寿的含义,重阳节的内涵也正式化了,祭祀先祖,庆祝丰收,登高旅游,强身健体,喝时令的菊花酒茱萸酒,保养身心,敬重老人祝福长寿,会见朋友,建立和睦良好的社会关系,加深情感。是一个有浓厚人情味的节日。
那么重阳节持续地运行,成为了传统大节之后,就又产生了些问题,因为重阳节重在亲人朋友的聚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回乡和回家,重阳节也是一个坐标,照见了每个人人生路,每年这一阶段的悲欢离合。所以很多重阳的诗词,竟然都很感伤。
年轻的人,会思念朋友,中老年人会感叹时光流逝,在人生漂泊阶段的人分外多愁。实际这也是一种正是看中重阳佳节,而生出的种种咏叹,是个人的悲辛和心情,找一个出口。重阳节也因此显得厚重。
正是如此,重阳节一些明快靓丽的诗词就显得格外珍贵,因为它还原了重阳节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休闲身心,在自然里找回自己的美好的节日。
下面精选四首明快的重阳节诗词,让我们敞开心胸,接纳秋色和美好。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
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
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唐 朝司空图《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重阳节就是应该在户外,去领略秋色。此时虽然不是春天,但是有另一种成熟的美
一句红叶黄花秋景宽,就描写了照眼秋色,令心胸开朗。司空图说今天不登山,他已经走到了樊川,这个古代长安郊区的有水的清美地,曾经是杜牧的故乡。这里开阔,不用登高,自然会有一种悠远宁静之感,而一座寺庙在此,里面有高人自如淡远秋山。
他是来拜访他的好友元秀上人。
这里没有山,但是有精美气韵生动的大型壁画,那充满禅意的壁画,更壮阔有让人想象的内涵,而元秀上人烹茶待客,两人坐享最美好的禅静时光。
人心里自然是一种别人不知道的饱满和热闹。那最美最成熟的秋色,渲染着内心。
只有单纯喜欢热闹的孩子们,看着一个人坐船回家的他,感觉奇怪,重阳节说是和朋友聚会,怎么也没看到你带几个朋友回家,别家的,可都是笙箫热闹啊。
可是他怎么和孩子解释呢?人生在某些时候,是不需要外在的热闹的,和愿意的人一起,去看愿意的风景,心地开阔饱满,才是真正的 *** 。
”烟描水写老秋容,岭外秋容也自浓。
如见大宾新露菊,若歌商颂晓风松。
*** 花醉照濂溪井,吹发慵登帽子峰。
莫问明年衰与健,茱萸何处不相逢。“宋朝·杨 *** 《曲江重阳》
杨 *** 的诗别有清峻,而且他很会设置包袱,却反转,让你有阅读的跌宕感,更容易陪他进入秋的画图。
烟描水写,这本身就是非常巧妙的笔,那水边的秋色,一天天烟描水写,自然就是秋色越来越深,难道他要悲秋?而且还加了一句,不是烟描水写的山上,秋色也一样深浓。
如此寻常人写到这里,一般很难写下去,因为一个”浓“好像就已经压住了所有要铺陈的色彩。再写下去,就落叶满山了。
结果他的“浓”不是指满山下沉的斑斓。
而是忽然一大丛清新菊花。那如见贵宾的菊花,仿佛是等待客人到来,以无限饱满的姿态,在夹道欢迎你,那无数傲岸庄重的青松,在晓风中微微摇摆,你听得见风郑重走过树顶的那种稳健和欢快。我想了想,这起码是五级的西风,好在,这是晴光灿烂的重阳节,居然有一种比春天更清丽骄傲的和谐。
原来他的秋浓,是这样的清新, *** 花开,风松摇曳,黄得明丽,绿得青翠啊,这哪里像秋天,这是菊花和松树的春天。
*** 着菊花,在清澈的泉水边照个影,迎着吹散头发的风,去登上了帽子峰。
老友,你不用问我明年身体是否还好,可否和你一起再出游,咱们的情谊,就像王维和他兄弟的关系,有时候心里有茱萸,手里也有茱萸,有时候,心里有茱萸,只是等待送你茱萸。
你说,我们两个何必等到来年重阳,有机会就一起,就像菊花和松树常青,我们常见!
看到这里,你算是明白杨 *** 的快乐,人是老了,但两个人的情谊和心并不老啊。
秋色秋容里,更显得友谊地久天长,人心暖,常见面,地久又天长。照应了重阳节,人长寿,情长存的内涵。
“戏马台前秋雁飞。管弦歌舞更旌旗。
要知 *** 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倾白酒,绕东篱。只於陶令有心期。
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宋朝·辛弃疾《鹧鸪天·重九席上作》
彭城西南有项羽戏马台,南宋宋武帝大破燕军之后,曾经在重阳节九日登上戏马台用茱萸犒劳六军,辛弃疾是什么缘故在这里重阳节登高,可能是朋友的邀请。
只是这里没有菊花,辛弃疾觉得颇有遗憾。或者是为了保留历史遗存,这里可能大量种植了茱萸。但是戏马台是项羽戏马,刘裕得胜之地,辛弃疾在此登临,不免心里郁闷。
辛弃疾本来立志沙场报国,无奈南宋根本不重用他,将军无用武之地,只好陶冶 *** ,回家做个陶渊明一样的农民。
他压根在这首诗词里不谈戏马台的典故,只是说这里怎么没有菊花呢?
要知道菊花那么清高,当年只有陶渊明写,根本谢灵运和谢朓,没有把菊花放在眼里。
只有陶渊明,拿着白酒,绕着东篱,爱着着霜雪傲岸的菊花。
要是明年过重阳节,我一定要摆上菊花,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好的花,不能缺了他。
这首词节奏轻快,赞美了菊花是重阳之花,看起来也颇快意明丽。
但是这只是辛弃疾的表面。因为这里有一个痛点,将军来到将军地,闭口不谈将军事,他实际是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悲郁的,顾左右而言它。
虽然陶渊明的菊花承载不了辛弃疾的英雄气质,但这首诗仍旧不失为一首明丽的重阳好词。
无可奈何的辛弃疾读书也胜过了很多文人,因为大部分文人并不知道谢灵运和谢脁的没有写过菊花。他也暗讽了那些富贵之人的势利眼。
这是将军不成作了文豪的辛弃疾,写词流丽,节奏感强,用典巧妙,让多少读书人汗颜。
“九日欢游何处好。
黄花万蕊雕阑绕。通体清香无俗调。
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
宝钉密缀圆斜小。落叶西园风袅袅。
催秋老。丛边莫厌金尊倒。”宋朝欧阳修《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
欧阳修这是写重阳节的菊花,在宋朝,菊花的种植和欣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重阳节城市园林院落,都种植摆放了各种菊花,且菊花的品种花色越来越多,在 *** 白色紫色基础上,获得各种色彩缤纷的杂交品种,培植了花瓣管状的丝状大菊花,姿态各异,形态婀娜。
重阳节人们不想去登高,在城市里的园林也可以浏览到菊花盛景,那些关在家里的佳丽们也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出街游历。所以九月九日,大都市和城市,那是人山人海,欢游处处,形成看花风俗。
千万朵菊花一起 *** ,围绕着雕栏画栋。
自然不用说,有多少游客 *** 在其中。
但是欧阳修着重写了重阳节菊花之美,天气好,晨露晓烟,滋润得菊花清香四溢。
重阳节的太阳,明丽清凉,照在了盛开的菊花上,那布满小圆球的菊花,像用宝石钉在了菊丛上,千万朵,小小的耀眼的圆。
这样的美的菊花,是晚秋难得的美丽和珍贵,在这西风落叶的重阳,让我们多多举起杯子来,不辜负这最美的菊花秋色,不要怕喝醉了哦,今天九九,一切长久。
这几首重阳词,明丽大过悲感。虽然季节到了晚秋,但是要像菊花一样,心地明净,少悲秋,才符合重阳节最根本的寓意,健康,长久。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记者 果君)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 *** 茱萸、赏菊花、喝菊花酒是流传已久的传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也钟爱在这一日登高望远、吟诗作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诗句。
重阳节不能不读两首诗,初唐四杰各展才华,深情自然,传唱 ***重阳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重要节日,这一天,人们赏菊花、饮菊酒、登山远望,合家团聚,共庆佳节。而对于羁旅他乡的游子呢?这个节日则会勾起他们浓浓的思想情绪,所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引发了千古无数人的共鸣,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道出了思乡人的沉重心声。公元669年,"初唐四杰"中的王勃与卢照邻一起,就在巴蜀度过了一个伤感的重阳节。
王勃自幼就有"神童"之名。他六岁能文,九岁作《指瑕》十卷,纠正大家颜师古所著《汉书》的诸多错处。十六岁因才名天下,被唐高宗召见。王勃侃侃而谈,旁博引证,高宗赞他是"我大唐奇才",当场授予朝散郎之职,未冠而仕,真是风光无限。王勃后又做了太子李贤的侍读,可谓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年少顽皮,再加上缺少 *** 经验,一篇《檄英王鸡文》触怒唐高宗,被赶出京城。受此打击,心高气傲的王勃颓丧萎靡。他远游巴蜀,也就在此时,王勃结识了"初唐四杰"中的另一位——卢照邻。
卢照邻也是响当当的才子一枚。他出身范阳卢氏,勤奋而博学,不但文学,且在数学、金石、训诂等方面,也都成就不俗。他初得来济赏识,但来济因得罪武则天获罪,远贬边疆后死去。后入邓王府做典签,被邓王誉为"我的司马相如",但不久邓王也离世。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开唐诗七言歌行体先河,不但让他名扬天下,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盛况。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却认为《长安古意》中的"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是在影射他,便把他抓入大牢。后虽然被释放,身心却受到极大摧残。而此时卢家家道中落,卢照邻只得远走川蜀,做一名位置极低的小官。
时逢重阳节,两位怀才不遇的天涯沦落之人同游玄武山,他们互相唱和,共抒思乡之情。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诗中思亲感情淋漓尽显。九九之日,登高望乡,愁人饮愁酒,却突然看见从北方飞来的鸿雁,诗人无限感怀,不禁脱口道出:我早已厌倦南方的漂泊,却是不得北归,你们干嘛还要来呢?看似问的无理,却很是诚挚,通过强烈的对比,思乡之情更见真切动人,很有感染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 同悲鸿雁天。
诗的首句点明题旨,恰切地写出了诗人的望乡动态。次句再现其心情,一个"积",足见"归心归望"的程度,就宛如那又浓又厚的风烟一般。三句事中寓景——九九饮酒,借酒消愁;四句景中含情——鸿雁南飞,人不能归。通过登高所见所感,诗人难以排遣的思乡情怀跃然纸上。
两首诗均立意清新,感情浓烈,王勃的诗无理而妙,自有一份痴情,卢照邻诗自然凝练,自有一份深情。他们是盖世的才子,也是失意的游子,虽然命运多舛,却在初唐的诗坛上唱出了前所未有的异样音调,引领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盛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