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案
首届全国名中医贾六金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载,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部分杂症。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兹举验案1例,以飨同道。
任某,女,34岁,2016年8月20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体检发现血糖高,伴视力模糊、纳多、善饥、口干、舌红苔薄、脉沉细。有糖尿病家族史。
诊断:中消(胃热兼肝肾阴虚)。
处方:知母12克,黄柏12克,枸杞子12克,菊花15克,山药12克,山萸12克,生地12克,生石膏20克,葛根15克,天花粉12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升麻12克,甘草6克。患者因在外地,就医不便,服上方中药10剂后停药3月余。现症状减轻,仍觉口干,两胁肋部值月经期疼痛不适,大便较前好转,仍不成形,查其舌红苔薄,脉沉细,首方加天冬、麦冬各12克,续服上方,嘱其饮食有节,适量运动,暂停药观察。1月后随访,血糖控制良好,无明显不适。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表现为高血糖,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中医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病程长短,因人施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本案患者体检发现血糖高,视力模糊1个月,伴有纳多、善饥、口干,查其舌脉:舌红苔薄,脉沉细,有糖尿病家族史,根据患者症状并结合其舌象脉象,诊断为中消,辨证属胃热兼肝肾阴虚,处方为杞菊地黄丸合清胃散、玉液汤加减化裁,患者视力模糊,中医责之于肝肾阴虚,因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方中枸杞子、菊花、山药、山萸、生地滋养肝肾,清肝明目;纳多、善饥为中焦燥热之象,取清胃散成分以消胃热之症;口干、舌红苔薄,脉沉细,乃阴虚有火,加用知母、黄柏滋阴降火;葛根、天花粉生津止渴;复诊时因有胸憋不适等症,暂减去升麻,加天冬、麦冬,加强清热滋阴之功。
全方抓住阴虚有热病机之本,用药阴中有阳,升中有降,故能协调阴阳,使津液升降有序,患者服用数10剂后迅速获效,使血糖值降为正常范围。
贾六金临床治疗糖尿病,从脏腑病机论治,认为上焦宜润肺养阴、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泻火或清胃润燥,以治消谷善饥;下焦宜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使水火相济、阴平阳秘。紧扣脏腑病机,结合“三消”分治的辨治 *** ,灵活选方用药,迅速获效,且无需长期服药,达到很好的远期疗效,体现了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
三真康复:天天吃素、血糖过高致反复晕厥 医生让其餐餐加肉反而好了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讯(通讯员 周娜)“我姐姐命好呢!如果不是来了三真,不是遇到这么好的医生,那一定没命了!”近日,一对六旬的姐妹捧着两面锦旗,找到当天在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坐诊的唐福明主任医师和在桔子洲三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真糖尿病康复馆的陈立祥馆长,再次当面致谢。“我们想买些礼物过来的,但两位一再推辞、坚决说不会收,那就只好用锦旗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了,这个你们一定要收下!”
今年66岁的杨云贵(化名)女士来自湖南省岳阳市,虽患糖尿病多年,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未进行过规范化治疗。直到今年上半年,她渐渐开始精神不振、嗜睡,还出现反复晕厥。当地医生建议其来长沙治疗,今年6月26日,家属慕名将其送至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就诊。
入院时,杨女士需要在家属的搀扶下才能行走。在完善各项检查后,接诊医生发现导致杨女士反复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血糖过高导致脑功能受损,出现嗜睡甚至晕倒的症状,于是邀请了三真糖尿病康复馆首席中西医结合专家唐福明主任医师和馆长陈立祥会诊。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上有独到优势,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花费缓解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对消除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也很有效。”在唐福明主任医师的建议下,杨女士从入院起就采用中药调理,结合三真糖尿病康复馆综合治疗手段,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迅速好转。
入院时,杨女士需要在家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7天治疗后,她的活动能力明显提高,能自己去食堂就餐。经过26天的精细化治疗,杨女士每日胰岛素注射总量由入院时98单位/天,减至22单位/天,减药率达77.5%,空腹血糖完全达标,晕厥和嗜睡症状得到极大缓解,可以独立外出散步1个小时。
在治疗过程中,陈立祥馆长发现,因为担心血糖变高,杨女士一直不吃肉,基本每餐都是全素食,而且进食量控制得非常少。“我们遇到过很多类似的糖友,认为得了糖尿病只吃素食或者完全不进食米饭就能控制住血糖,其实就都是错误的认知,殊不知长期全素、断主食会造成营养摄入不全面,导致营养失衡,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陈立祥马上调整了其饮食方案:1、增加碳水和粗纤维摄入,主食和蔬菜的量较之前提高一倍;2、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每天吃够2两肉,3-5两鱼,添加牛奶和鸡蛋。
出院时,杨女士营养状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体重较入院前增加了3斤。为了尽量减少其复发,陈立祥馆长还加了杨女士微信,出院后也坚持继续为其进行线上用药、饮食、生活和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我们全家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负责的医生,出院后一直指导我们,直到我们完全康复!”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杨女士反复在线上询问医生的家庭地址,表示一定要买礼物上门致谢,唐福明和陈立祥每次都婉拒:“我们再三请她不要费钱买礼物,我们不收礼,我们只是完成了该做的事。”
送礼不成,杨女士和妹妹就订制了两面锦旗送到医院,反复向唐福明医生和陈立祥馆长道谢:“遇到两位这么专业又负责的好医生是我们的幸运,我哪里想得到那么严格的控制饮食反而害了自己呢!是唐医生和陈馆长救了我的命,一面锦旗真的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
“糖尿病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所以很多人都忽视了糖尿病的危害,不少患者都是等到症状明显,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三真糖尿病康复馆首席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医师唐福明表示,在其近年接诊的糖尿病患者当中,因不重视病情发展、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被错误的控糖知识误导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在少数,“糖尿病有多种并发症和危害,及时干预、科学减糖、定期检测,才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血糖高吃什么好血糖高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血糖会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但是一旦比正常范围的血糖浓度高就会被称为高血糖了。对于血糖高的患者来说,生活的饮食上也要十分的注意,因为很多的食物高血糖的患者都不能吃,因为会导致血糖升高。
一般来说血糖的正常值在空腹的时候和饭后的浓度是不一样的。人们在空腹的时候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在用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那么血糖的含量就是偏高了。
糖尿病的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太油腻、蛋白质高的食物。更好能够少吃一些,但是每天所食的主食不要低于一百五十克。但是,当你发现糖尿病没有缓解,而且食欲忽然降低,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小心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了。
所以,在血糖高的饮食中要注意糖分的摄入,糖分摄入不宜过多。所以我们可以吃一些糖分含量少的食物,或者是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食物。
对于血糖高的患者,山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山药中的黏滑的成分是由黏蛋白所形成的。而黏蛋白能够减缓肠内糖分的吸收,从而能抑制饭后血糖的急剧上升,与此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比较好调控。
常见的蔬菜瓜果里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说黄瓜和菠菜。黄瓜是因为其中的含糖量少,而且其他含有的丙醇二酸能够抑制身体内的糖量转化成脂肪。而菠菜,是辅助治疗糖尿病口渴喜饮的更佳蔬菜。除此之外,芹菜也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降低血压作用,而且长期的食用芹菜也不会引起什么坏处。
短期内的血糖高并不会引起什么不良影响,但是长时间的血糖高就会引起身体内其他器官的病变,出现高血糖的并发症。所以,血糖高的患者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维持好合理的体重。而且要对血糖进行定期的监控,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就医。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空腹血糖高是指在空腹状态下,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中医认为,空腹血糖高的主要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和肝气郁结,同时也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首先,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空腹血糖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与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不畅,进而影响血糖的平衡。
其次,肝气郁结也是空腹血糖高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脏腑功能的协调性。肝气郁结还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血糖升高。
解决空腹血糖高问题的 *** 有以下几点:
首先,调整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多选择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可以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其次,注意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脾胃的消化功能。控制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的问题。
此外,中医推荐一些辅助治疗 *** 。例如,采用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和肝气郁结问题。常用的中药有山楂、金银花、决明子等,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最后,必要时还应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在严重的空腹血糖高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西医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空腹血糖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和肝气郁结。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中药调理和必要时使用西医药物,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腹血糖高的问题,达到保持健康的目标。但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随访。胡筱娟主任在线咨询
本文审稿专家:
邹大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0-79岁的成年人中约5.37亿患有2型糖尿病,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更是高达1.41亿,居世界首位,大概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1。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除了血糖高的问题,将近七成还合并有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也应该关注血脂管理2,3。
健康时报图
糖尿病遇上血脂异常后
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二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糖尿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发高血脂,而高血脂又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不仅面临着高血糖所带来的危害,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还会面临大血管及微血管疾病的多重威胁。
大血管疾病:甘油三酯(TG)升高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增加,而低HDL-C则是预测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些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更高4。
微血管疾病:血脂异常也会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脂质紊乱通过多种途径诱发肾脏损伤。纠正血脂异常不仅可以防止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也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5。此外,血脂异常还会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6。
糖尿病遇上血脂异常
应该怎么办?
正确处理糖尿病血脂异常、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等微血管疾病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任务。那么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质异常以后该怎么办呢?
定下调脂目标:《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推荐,糖尿病患者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目标,并根据危险分层,设定不同目标值:ASCVD极高危人群LDL-C<1.8 毫摩尔每升,ASCVD高危人群LDL-C<2.6 毫摩尔每升7;TG如果超过5.6 毫摩尔每升,就要尽快降低,以预防急性胰腺炎发作。
生活方式干预:当下人们有着许多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缺乏运动、肥胖、饮食不健康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共同诱因。因此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要进行干预。比如健康均衡的膳食、增加体力运动、维持理想体重、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等(具体可见下图)。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可对血压、血糖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7。
健康时报图
合理选择药物:经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改善血脂水平者,需加用调脂药物治疗7。
因此,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控制良好外,也应重视血脂管理,全面调脂需要“三降一升”,所谓三降就是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一升”是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积极采取合理的干预方式,这样才能控制。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
2.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专家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版), 2023,06(1) : 1-11.
3. 沈迎,等.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5(5):6.
4.ACCORD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2010 Apr 29;362(17):1563-74.
5. .Jisieike-Onuigbo N N, et al.Niger JClin Pract, 2011, 14:171-175.
6. 肖竹,等.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04):12-14.
7.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脂代谢学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 (11): 925-936.
来源: 健康时报
送给餐后血糖高的朋友一个很妙的方子,有效率达90%送给血糖高的朋友一个很妙的方子,黄芪加天花粉吃对了效果翻倍,生津止渴,赶走疼痛和麻木,有效率达90%建议收藏。
黄芪加天花粉,各15克煎水口服。
这两物主要解决阴虚导致的糖尿病,滋阴行气,赶走疼痛和麻木,糖尿病人吃对了效果翻倍。阴虚型糖尿病人会口干、口渴,是中焦脾胃出了问题,需要给身体增加津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脾有升清的作用,脾气可以升清向上给肺,当脾的升清功能失常时,就不能疏布足够的津液到达肺,导致肺热过盛,无津液向头面部散布,所以口渴。
如何增加津液呢?
最主要是需要滋阴,滋阴的中药首先天花粉。天花粉这种中药中含多种聚糖成份,这些成份进入人体之后,可以降低人类血液中血糖的含量。糖尿病人在服用之后,可以起到降低血糖和稳定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天花粉它能入肺经和胃经清肺热、生津消渴,可以很好的解决糖尿病人口渴的问题,效果极佳。
如果单纯用滋阴的 *** 就可以解决糖尿病那就好办了,关键是要补进去的津液被身体利用起来,不然补进去的就是一潭死水,反而会给身体加重负担,要么尿出去要么浮肿。
如何有效利用津液呢?
那就要靠一股气,气行则水行。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强气,行气,靠的就是黄芪。气足后带动津液,滋润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
中医需要辨证选方,如果你的症状不一样,请务必遵医嘱指导用药。
看完你记住了吗?觉得有用的话就收藏起来经常复习,转发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吧!
我是朱章志医生,一名广州公立三甲医院的中医糖尿病专家,临床治疗糖尿病40年,经验丰富;我会经常给大家分享糖尿病一些好用的经典方剂。
如果你有问题可以评论区讲讲你的情况,我给你分析分析看看能不能做到逆转。关注我,我会之一时间回复!
五旬女子控制不住“手舞足蹈”,竟是高血糖惹祸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五旬女子最近得了“怪病”,右侧手脚总是不由自主地扭动,就像跳舞一样,每次发作还停不下来。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终于找到了病因,原来她是患上了少见的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高血糖是造成舞蹈症的罪魁祸首。
神经内科专家在为患者查体(武汉市中心医院供图)
张女士(化姓)今年58岁,一周前她在家中突然出现右上肢不由自主地摆动,起初并未在意,可后来症状发展到右下肢。只要在清醒状态下,她的右侧手脚就完全不受控制地扭来扭去,看着就像在跳舞一样。这种情况说来就来,毫无征兆,停不下来的“手舞足蹈”让她痛苦不堪,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家人赶紧带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经头部CT检查显示,患者左侧基底节区可见高密度影,一测血糖竟高达23mmol/L。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操基清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张女士从来没测过血糖,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资料,在排除脑血管及其他疾病外,最后诊断为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
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血糖,纠正高血糖。针对患者的情况,神经内科专家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给予降糖、补液对症治疗,并针对舞蹈症的症状予以药物控制。经过几天积极有效的治疗,张女士的血糖得到了控制,舞蹈症状较之前明显减轻,出院一周后随访,症状已完全消失。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经屏介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比较少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常急性起病。糖尿病高血糖症除对周围神经损伤外,同时对脑深部灰质神经核团也可存在损害。这位患者身患糖尿病浑然不知,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对基底核(尤其是纹状体)造成了损害,从而引起了对侧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单侧肢体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还可伴有面部异常表情,如噘嘴、闭眼、皱眉等。
专家提醒,平时应注意体检,早期识别糖尿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一定要定期监测和按时服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脑梗塞、脑出血也会引起偏侧舞蹈症,一旦出现上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如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极目新闻内分泌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监测血糖时,发现某一次血糖突然升高,该怎么处理?一文讲清楚!很多糖尿病病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不小心吃多了或其他原因,导致某一次血糖值突然升高。该怎么办?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处理。
1.血糖值不超过13.9mmol/L
如果平时血糖控制得好,某一餐没管住嘴,餐后血糖突然飙升,但没有超过13.9mmol/L,可以用下面的办法“紧急抢救”:
NO.1
适当多喝水
适量多喝水可稀释血液中的糖分,对降低血糖水平有一定好处。
有研究发现,餐中饮水及餐后半小时饮水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建议餐后不要马上喝水,吃完饭更好等1小时左右再喝水。
喝的时候小口慢饮,推荐喝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等。不要喝含糖饮料、酒精饮料等。
NO.2
增加运动量
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适量运动,建议运动30分钟左右。推荐:
- 中等强度运动: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
- 较高强度运动: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
- 抗阻运动:举重、弹力带、健美操、俯卧撑、平板支撑等。
不推荐剧烈运动,如剧烈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出现低血糖;抗阻运动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降血糖效果较好,每周更好进行2~3次(两次锻炼间隔≥48h)。
NO.3
减少下一餐主食量
如果下一餐的餐前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无需减少主食量。
如果下一餐的餐前血糖仍然较高,则需要适当减少主食量。大多数糖尿病病友,可以减少15~2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0-80克米饭(熟重),或30-40克馒头(熟重)。
注意:如果口服磺脲类等胰岛素促泌剂,慎重减少下一餐主食量,更好咨询医生,避免出现低血糖。
NO.4
视情况注射短效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
1.用“三短一长”胰岛素注射方案
距离下一餐超过2小时,咨询医生后,注射一次短效(速效)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短效(速效)胰岛素失效快,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
2.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不推荐临时加量,如果下一餐餐前血糖仍旧比较高,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
※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要注意监测下一餐的餐前血糖和睡前血糖,避免出现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
2.血糖值超过13.9mmol/L,不超过16.7mmol/L
当血糖超过13.9mmol/L时,如果糖尿病病友感觉良好,一般不必因高血糖而推迟运动。
但血糖超过13.9mmol/L,很可能产生酮体,请密切监测血糖,必要时去医院检测尿酮体。
一旦血糖超过16.7mmol/L,请立即就医!
温馨提示
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来的越快,死亡风险越高。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友,胰岛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血糖易出现波动,而且很难通过运动、饮食等措施把血糖降下来。
因此,应严格控制饮食,平时要做好日常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记录,就诊时和医生详细讨论,出现意外高血糖怎么处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好自己的血糖,这是因为血糖的升高会对我们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进而还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血糖升高。而且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本身就过高,在平时就需要注意许多事情。如果由于血糖的升高还引起其他症状,那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将变得更加危险。因此,就有必要通过一些好的 *** 来保持自己血糖的稳定。
而糖尿病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使用药物,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以保持血糖的稳定。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只要牢记以下几点,就可以保持血糖稳定,而不用担心并发症的突然发生。
提醒:日常做好这几点,或能有效稳定血糖,免受糖尿病并发症的“困扰”
1、 杜绝饮酒
如果患有糖尿病,就需要及时戒酒。生活中喝酒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喝酒的危害。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会在无形中损害肝细胞并 *** 胃黏膜。甚至慢性病的发展也更难控制。再加上许多人也患有高血糖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有必要避免饮酒,远离含酒精的食物,这样才能更快地改善疾病。
2、 避免熬夜
如今,熬夜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常态。对于年轻人来说,熬夜可能是年轻的象征,同时也可以延长玩手机的时间。然而,当我们晚上睡觉时,这也是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的阶段。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长期熬夜不仅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还可能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不利于更好地调节血糖。
3、 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是指低油、低糖、低盐和低辣的饮食,这意味着吃的食物味道相对清淡。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清淡的饮食最能反映食物的真实味道,更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从疾病预测的角度来看,清淡的饮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对于胃肠功能不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或餐后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患者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分餐饮食,即少吃多餐。在主餐中吃超过3/4,在两餐之间吃大约1/4,可以降低餐后血糖,防止餐前低血糖的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少食多餐也需要控制每天的总热量摄入。
4、 适当运动
即使每天的日程安排很忙,也必须抽出一些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因为有规律的运动对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同时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利用血糖获取能量。
同时坚持适当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体内细胞消耗更多的血糖,进而获得更多的能量。而且运动不一定要在健身房里进行。平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散步、爬楼梯或者骑自行车等来保持肌肉活动,这些都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5、 合理用药、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换药或停药。通常,双胍类药物在餐后或餐中使用,磺酰脲类药物在饭前半小时使用。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也要掌握正确的注射 ***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同时注射胰岛素后要定时进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查也很重要。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血糖和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尿酸、肝肾功能和血脂每六个月检查,心电图、眼底、血管超声和脑血流图每年检查一次。
总之,我们的血糖参数会随着人们的情绪、饮食、环境、运动、睡眠、药物等方面的变化而出现波动,所以血糖高并不意味着是糖尿病。但是,如果血糖值持续反复升高,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则极有可能与糖尿病有关,这时就必须尽快入院接受检查。
如果确认是糖尿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降糖治疗。对于偶尔出现血糖升高或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来说,必须要注意饮食、坚持锻炼和情绪调节,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稳定血糖水平和确保自身健康也很重要。
这份消费 *** 指南快收好!今天是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这些“陷阱”和“套路”你都清楚吗?
带你一起来认清!
01
“神药”遇见民警就失效了?
没有国家批准的药品生产文号,通过网上搜索药方,将四种中药药材研磨配成药粉,再贴上外包装,就成了能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九种功效”的“神药”。近日,湖北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制售假药团伙,抓获4名嫌疑人。
嫌疑人包装好的假药。
温馨提示
※ 通过虚假宣传、夸大病情、夸大疗效、伪造检查数据、伪造高科技、聘用假医生专家等手段,高价销售保健品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犯罪。
※如果遇到打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低价旅游等销售保健品的情况,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小心,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可能是陷阱。
※对于保健品,别买错、别吃错、别去错。如果遇到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或者保健品诈骗犯罪,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固定好相关证据,有条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事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团旅行,
认为省钱省心,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些旅游“套路”要知道:
02
一日游变成了“一日购”?
套路一:保健“迷魂汤”
推销保健品的“旅行团”,通常会打出超低价格,甚至用“免费”二字吸引老年人参加,趁着大爷大妈游玩疲惫时,顺势推出“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其中还要加上伪装的“医学专家”逐一问诊,这种所谓的“权威解读”和领队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是给老人灌“迷魂汤”,使得他们心甘情愿掏钱购买产品。
套路二:“开光祈福”或“名家义卖”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虚构“百年一遇、名人云集”的祈福庆典或者“书画名家”慈善义卖活动,套路游客前往观摩,并诱导他们高价购买不值钱的玉器、字画等。
套路三:非法“一日购”
不法分子组织“一日游”,却更改原有行程,额外收取费用,诱导游客购物,其中可能还涉及强迫交易,或者语言侮辱等违法行为。
温馨提示
※提高防范意识。自觉 *** 不合理低价游,在报名参加“一日游”时,做到“两看一签”,看旅 *** 业许可证和旅行社营业执照是否一致,再签订旅游合同;谨防诱导购物的消费陷阱。
※正规途径购票。很多景区景点需要从网上实名制预约购票,扫描身份证入园。千万不要相信“黄牛”发布的倒卖门票信息,自觉 *** 倒票违法行为,避免因无法入园造成个人损失。
※文明有序游览。踩踏古迹、乱涂滥刻、攀折损毁、伤害动物等不文明游园行为可能触犯法律,情节严重的,将会受到刑事处罚。请在游览过程中自觉遵守公园、景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明有序游览。特别提醒,如遇到强迫交易、诈骗等涉旅违法犯罪,请及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此外,这些霸王条款,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戳图一起来了解!
转扩提醒,
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综合 | 人民公安报 人民日报微博
来源: 烟台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