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满节气为农历四月十七日,公历五月二十一日,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交小满节气。
所谓“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即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过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夏季即将来临。此时,大自然中阳气已经相当充实,也处于一个“小满”的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的大千世界里,万物生气盎然,又从容不迫: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菜籽舂油苦菜秀,小满,期待一场如约而至的雨水,谷物生发,顺遂天时。
四月节小满,物初成不满足:麦已灌浆,青绿麦风冉冉,已有了嫩颗甜香,但麦熟还早。
青梅已可煮酒,桃李已挂满枝头,但都还青涩,黄梅雨细多闲闷后,桃李才累枝。
密叶初成幄,已隐歌鸟,但绿风刚浩荡,等千树绿老,才有光嬉厚荫。
小满是入夏炎气初盛,阳气高傲之小盈,等真要满足,还要待阴气的努力。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绝对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 、“大满”,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
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唯独有小满却无大满。
人生小满,足矣。
小满三候
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一候 | 苦菜秀
《埤雅》以荼為苦菜。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有:“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蔡邕《月令》以謂苦蕒菜。苦菜也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綱目》: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
▌二候 | 靡草死
小滿為四月至中氣。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靡草至陰所生,故不勝陽而死。
▌三候 | 麥秋至
秋者,百谷成熟之時,雖已入夏,但於麥則秋。
小满节气民间习俗
▌吃苦菜
苦菜为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其苦中带涩,涩中有甜,爽口清新,营养丰富,有着凉血和清热解毒的效用,可以使人安心益气。
▌祭车神
民间传说水车的“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会将食物、香烛等置于车基上进行祭拜,特殊之处是摆放的祭品中有一杯白水,祭拜时泼入田中,含有祝愿水源涌旺的意思,祈盼它能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往上涌。
▌祭蚕
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而南方则以养蚕为主。古人将蚕视作“天物”,为祈求好收成等会在四月放蚕时举行祈蚕节。
小满的道家正善治养生
小满时节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此时保养好身体,可减少在即将到来的长夏中的诸多不适。
小满后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应主动顺应自然规律,调节意识、行为,避免情绪的剧烈起伏,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小满属于火运能量期,因为火克金,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最容易伤损肺金系统,损伤肺臓、大肠以及皮毛,在五行系统中容易诱发相应的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在此期问,体表皮毛之疾,如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手足癣等等,比较容易复发或产生明显变化,因此,在日常起居饮食上需要适时调整。应当注意常洗澡,勤换衣,被子、毛巾等经常漂洗。不要穿不透气的鞋子,把脚捂出汗,一是不卫生,二是各种真菌细菌容易繁殖。在外出时要注意防晒,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当感受到皮肤开始瘙痒时,要及时涂抹止痒药水。饮食调养上,注意多吃具有清利湿热的食物。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在慧识悊学文化时期古人天地人合一修身,对人文、天文、地理对应关系的长期观察,治人事天,顺四时之度,对大道法则秩序全面把握而揭示的运用公式与 *** 。它是以阴阳转换,五行应象,五行生克,数理运算模式为核心,以太阳系五颗行星(包括七曜)的运转和地球本身所含的六种气候的变更为总动力根源,在天人全息相应的整体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气化规律带动物化规律的地球物理运动规律。
“运”是运转,指天上星体的运转对于地球有能量的幅射和对流的交互作用。用天干表示;“气”是指地球本身吸收和辐射能源的作用,反映六种气候的推移。用地支表示。五运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运;夏季,是火炁礼德能量主导期。
道家小满四月中坐功图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
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手厥阴心胞络风木。
坐功:每日寅、卯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鼻赤、目黄、心烦作痛、掌中热诸痛。
小满,振奋阳气的重要时刻
小满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高温天气,北方也慢慢迎来炎热、潮湿、闷热的天气。
同时,小满也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人体内阳气的蓄积还只是小满,并没有到真的满,所以还不能使气机过于外泄,也不能贪凉而伤阳。
《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于夏季初始的小满来说,其养生的大原则当是令阳气振奋、渐致繁茂。通俗地说,春季阳气生发萌动,到了夏季开始需要进一步振奋阳气,使阳气逐渐达到一年中的鼎盛状态,而小满就是这一过程中的助力时刻。
如何才能在这“助力”时刻较好地振奋阳气呢?
饮食有节,忌生冷厚腻。小满时节虽然气温渐高,但是万万不能贪食寒凉而伤及阳气,此时若阳气被伤,秋季则会多生泻痢等肠道疾病。
小满时节也是湿气始生之时,此时若饮食肥甘厚腻,在即将来临的长夏季节则会多发湿疹等湿邪所致疾病。所以,煎烤烹炸各类肥甘厚腻加上冰镇啤酒,是健康大忌。
不要过早用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尤其是早晨阳气生长之时更应注意。适当的出汗,才能令阳气在外。过冷的环境不利于阳气生长,阳气郁于内则会发生皮肤过敏、烦躁失眠等问题。
可以适当地晚睡早起,午睡一会。我们应该尽量地保持身体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所以,可以适当的晚睡(但晚睡更好也不要超过睡11点),让阳气内敛的时间推后,早上则应早起,让阳气早早的开始生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脏腑机能适应夏季的变化。同时,午睡也是让你后半天保持精力旺盛的 *** 。
运动不可少。在初夏时节,郊外也渐渐繁茂,三五好友一起进行有氧运动,是振奋阳气的更佳 *** 。以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使志无怒
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黄帝内经》
暑气渐升,是不是感觉没来由地就想发脾气了?暑气其实是一种极热之气,暑气又通于心,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虚亢,人也会觉得疲累,这叫“壮火食气”,也就是火太壮会消耗掉我们身体里的气。
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首先,就是不要乱发脾气,火上浇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提到“使志无怒”,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为心情烦躁而滥发脾气。“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要气之宣泄平和、畅达,如其所受在外―样舒畅。
▌慎用小满水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水之二》:“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并有毒,造药,酿酒、醋一应食物,皆易败坏。人饮之,亦生脾胃疾。”小满、芒种、白露三个节气内的雨水火毒都比较重,如果使用这三个节气收集的雨水来进制药或酿酒、造醋等一切食物加工,都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人们如果将这三节收集的雨水作为饮用水,也会患上脾胃方面的疾病。
《本草撮要·卷十水火土部》:“‘小满水’毒坏豆麦桑叶,咸雨(小满节后,先逢癸日下雨为咸雨),毒尤甚。”小满时节所下的雨水,含有火毒,容易损伤豆类、麦子、桑叶这些农作物。小满节以后,先逢癸日所下的雨,又名为咸雨,其水的毒性更强,尤当引起注意。
《急救广生集》:“有雷雨水,不可供食。雷有焰毒,凡有雷之时,其雨水饮之,腹胀生病。”“屋漏水.滴物上.有大毒,茅舍漏尤甚。菜在檐下滴水处者,亦不可食。”意思是,有雷时所下的雨水,不能食用,因为雷含有火毒,凡是打雷的时候,雷炁会渗入雨水中,此时若饮用了天上下的雨水,就会生腹胀之类的疾病。房屋破漏所承接的雨水,破漏处滴下的雨水,毒性也很大,而且茅草屋所漏下来的雨水毒性尤其厉害。而放在屋檐下滴水处的蔬菜,也不能食用。
雨水的取用要注意区分空间之度与时间之数。例如在立春、古清明这两个时节所收集贮存的雨水,古人称其为神水。用于浸造治疗风湿、脾胃虚损的药物以及配制各种丹、丸、散,或用来 *** 药酒时,药效保存期格外长,经久不会变质。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个节气,包括整个腊月所收集的雨水以及雪所化的水,最适宜于用来浸泡加工制造滋补五臓、祛除痰火、清除积聚、驱除虫毒的各种丹丸,并且适用于煮酿加工各种药酒。用于烹茶也极佳,与雪水同功。
在立秋这一天,如果在五更天时取水井中表面的井华水,家中长幼各饮一杯,能预防当年可能发生的疟痢等各种疾病。
重阳午日午时的水,用于 *** 加工治疗疟、痢、疮、疡以及百虫蛊毒的各类丹丸,药效将会明显提升。这些内容在《本草》中都有相关介绍。
▌小满宜食
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清淡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餐量不宜过多。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生食冷饮也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饮食调养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等。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食用苦菜是南北方皆有的食俗。《诗经·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中说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伴食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还可以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至,苦菜秀,成为千百年来民间的一种习俗,现在吃苦菜,已成为都市文化人感受传统文化和天然食材的一件“尝鲜行动”了。现代人所食大鱼大肉太多,需要借用苦菜这样的菜蔬帮助自己清除体内的肥厚油腻。
水果中的樱桃,也是小满的当季水果。1965年从战国时期古墓中发掘出的樱桃种子,据专家鉴定认为是中国樱桃。西汉《尔雅》记载的“楔荆”就是中国樱桃。东汉《四民月令》有“羞以含桃,先荐寝庙”的记载。据《说文解字》考,“含桃”,即莺桃,莺鸟所食,又名含桃。可见,在小满时节,樱桃是用于荐寝庙的吉祥果。
小满节气遵循的养生三原则
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要注意哪些问题、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呢?
▌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道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道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状出现,那么根据道医养生学的观点,注意针对性,辨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总之,暑热、暑湿是夏季人体常易发生的生理反应,上述三个原则是根据人体在夏季易发生的生理现象或不良症状特点而确定的。朋友们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象条件(如春夏之交由温转热,夏秋之交由热转凉,各地区的小气候等)结合各自体质不同特点及在夏季容易出现的反应,做到灵活变化。
1、 骆驼刺
骆驼刺,豆科,骆驼刺属,一般只有新疆地区才有生长,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骆驼刺时很陌生的,并不了解骆驼刺到底有怎样的作用和功效。骆驼刺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煮水,可以帮助治疗腹泻或者是肠胃不适的情况。当然,骆驼刺不仅有这样的功效。下面,我们就来对骆驼刺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吧!
新疆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从骆驼刺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其全新化合物抗癌活性为首次发现。该项成果通过新疆 *** 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中国现代中药》、《中国药学杂志》等最新发表了其研究成果。
骆驼刺是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一种落叶灌木,该植物能分泌糖类物质,干燥后收集的刺糖是少数民族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痢疾腹泻、滋补强壮、平衡体液和异常胆液质的民间用药。
2、 红柳
红柳学名柽柳,柽柳科柽柳属,遍地生根、开花、结果。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红柳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春天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接着会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能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因此,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3、 白刺
白刺,蒺藜科,白刺属,灌木,常匍匐地面生长,株高30~50cm,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树皮淡黄色,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白刺的适应性极强,耐旱、喜盐碱、抗寒、抗风、耐高温、耐瘠薄,为荒漠地区及荒漠平原典型植物,是我国寒温、温和气候区的盐渍土指示植物。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以果实入药。【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4、 野西瓜,
【别名】:老鼠瓜、勾刺槌果藤,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山柑,以果皮、花芽、果、叶入药。秋季果将成熟时采果、叶,挖根剥下根皮,鲜用。【性味】: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根皮、果、叶:外用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叶:治痛风病。
5、 罗布麻
罗布麻又名野麻、野茶、茶叶花、红花草、红柳子、泽漆麻等,是一种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沙漠盐碱地或河岸、山沟、山坡的沙质地上,在我国北方大多省区都有生长,新疆沙漠地区的罗布麻品质更佳。自古以来,罗布麻就被国人誉为“仙草”。
罗布麻茶叶:根据北京市计委、江苏省计委领导的两个罗布麻研究协作组,中国药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医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及陕西、北京、上海、南京等医药相关单位的临床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证明,罗布麻叶含有大量黄酮、三萜、有机酸、氨基酸等化学成份,进一步研究黄酮化学结构系槲皮素和异槲皮素甙,其药理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对高血压、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头晕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有明显效果,同时具有增强免疫、预防感冒、平喘止咳、消除抑郁、活血养颜、解酒护肝、降解烟毒、软化血管、通便利尿等功效,对以上症状有80%以上的疗效。
罗布麻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叶含罗布麻甘,具有强心作用,制成罗布麻茶、罗布麻药片和罗布麻烟等可治疗高血压等症。
6、 甘草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甘草片的镇咳化痰作用非常强,再厉害的咳嗽口服7-8粒,晚上一定睡个好觉,连服几天即可治愈。
7、沙棘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8、 沙拐枣
沙拐枣为蓼科沙拐枣属,灌木。味苦涩,性微温。根治小便混浊;全草治皮肤皲裂。①治小便浑浊:沙拐枣根15~30克。水煎服。②治皮肤皲裂;沙拐枣全草,研末,调油膏外涂或煎水外洗。
9、麻黄
麻黄属于裸子植物,【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本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10、肉苁蓉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别称不老草,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
11、锁阳
锁阳,别名:乌兰高腰、地毛球、羊锁不拉,. 锁阳科、锁阳属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12、列当
列当科列当属植物列当,寄生植物,以全草入药。夏初采收,晒八成干,捆成小把,再晒干。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白色绒毛。根茎肥厚。茎直立,粗壮,暗黄褐色。穗状花序顶生,约占茎的1/3~1/2,补肾,强筋。治肾虚腰膝冷痛,阳痿,遗精。
13、菟丝子
菟(tu)丝子又名吐丝子、无娘藤、无根藤、萝丝子。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13、锦鸡儿
锦鸡儿,别名:黄雀花、土黄豆、粘粘袜、酱瓣子、阳雀花、黄棘,拉丁文名:Caragana sinica (Buc'hoz) Rehd.为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高数尺,丛生。
【功能主治】
根:滋补强壮,活血调经,祛风利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昏头晕,耳鸣眼花,体弱乏力,月经不调,白带,乳汁不足,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
花:祛风活血,止咳化痰。用于头晕耳鸣,肺虚咳嗽,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根25~50克;花20~30克。
14、新疆沙冬青
属豆科 、沙冬青属常绿植物,新疆有分布的珍稀植物,仅分布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用其治疗腹疼、咳嗽等疾病。新疆 *** 尔自治区林业局向自治区人民 *** 提交了报告,申请建立“新疆乌恰矮沙冬青自然保护区”。由于当地牧民只知道用其治疗腹疼、咳嗽等疾病,不知道是个“宝”,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所以大量砍伐作柴禾,现在已经很难发现了。
15、苦豆子
苦豆子属豆科槐属,苦豆子味极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杀虫等作用,民间用根治疗喉痛、咳嗽、痢疾及湿疹等。早在1914年国外就从苦豆子籽实中提出"苦参总碱"。世界性研究苦豆子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用提出的"苦参总碱"入药后,发现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又分离出槐定碱、槐安碱。此后,波兰、美国学者相继研究报导了苦豆子植物体内的多种化学成份。1930年被正式列入《美国药典》,在世界上广泛引起重视并用于医药界,随后美国抗癌研究中心发现苦参碱中槐果碱在临床上有抗癌效果。
16、骆驼蓬
蒺藜科骆驼蓬属,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湿,消肿毒至功效。现代研究骆驼蓬所含的生物碱系原生质毒,并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尚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植物骆驼蓬的种子亦可药用,中药名:骆驼蓬子,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湿,解郁的功效,同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胃癌、食管癌等症。
记住这种草大毒,牛一误食就会死亡。过去小孩把它的绿色的果实穿珠子。
17、黑枸杞
茄科、枸杞属多棘刺灌木,多分枝;分枝斜升或横卧于地面,白色或灰白色,坚硬,常成之字形曲折,有不规则的纵条纹,小枝顶端渐尖成棘刺状,节间短缩,浆果球形,皮薄,皮熟后紫黑色,果实里面含丰富的紫红色素,极易溶于水,属天然的水溶性花色甙黄酮类。藏医用于治疗心热病、心脏病、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抗衰老、美容养颜、月经不调、停经等且药效显著。民间作滋补强壮补肾,降压药用。被收载于《 *** 尔药志》,《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药经典著作中。
18、枸杞
茄科枸杞属(Lycium)的植物,果实称枸杞子,嫩叶称枸杞头,枸杞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19、败酱草
山苦荬,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60-120g);外用捣敷。脾胃虚弱者慎用。
20、猪毛菜
藜科、猪毛菜属一年生草本,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伸展,茎、枝绿色,有白色或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圆柱形,伸展或微弯曲,产东北、华北、西北、内蒙古、西南及 *** 、河南、山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生村边,路边及荒芜场所。朝鲜、蒙古、苏联、巴基斯坦也有。全草入药,能清热平肝、降低血压作用。
21、蓝刺头
菊科蓝刺头属植物,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用于诸疮痈风,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瘰疬疮毒。又用作驱蛔剂。
饲用植物。全草、果入药,能利尿、止血,主治肾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浮肿、产后出血。地上部含球豆碱,可用于催产、产后出血、子宫松弛及降低血压,亦可代替麦角(含麦角碱ergotine),且毒性小,对胎儿无副作用。
22、苦马豆
为豆科植物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 (Pall.) DC.的果实或枝叶。分布于新疆、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等地。具有利尿,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臌胀。
23、阿克苏牛皮消
快根有毒,块根可药用,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之效,可治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食积腹痛、小儿疳积、痢疾;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
24、河西菊
河西菊,多年生草本植物,河西菊属菊科,一般高15-40厘米左右,根部广泛分布茎,其下部有等二叉状分枝,呈球形,无毛;其花为舌状,呈黄色,花果期5-9月。生于沙地(或边缘地带)、沙丘间低地、戈壁冲沟及沙地田边(海拔-42-1800米),现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新疆等地。枝条的很密集,如蜂窝。
25、梭梭
藜科,梭梭属植物,北疆长的高大,南疆很矮小。
26、 胖姑娘
中文普通名为花花柴,属菊科
27、 碱蓬草
碱蓬(Suaeda heteroptera Kitog)是一年生藜科植物,营养丰富,是一种优 质蔬菜和油料作物。在新疆一颗植株可以长一大片。碱蓬的嫩茎叶既可鲜食,又可制干,便于贮藏和运输,因此碱蓬的菜用开发具有较好的前景。碱蓬不但可食用,在宋人曾巩的《隆平集 西夏传》中,就早有古人食用碱蓬的记载。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高有机铁、高有机硒。它还有非凡的药用疗效,常食用可降糖降压,防治心脏病,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本地老农不但深有体会,常拿它佐酒下饭,且民间有专拿它当偏方治糖尿病的。用碱蓬籽生产出的"共轭亚油酸",还具有抗癌、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奇效。碱蓬居然浑身是宝。
28、大花蒿
大花蒿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俄罗斯、克什米尔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 *** 、新疆、宁夏、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4,850米的地区,多生在荒漠草原、路边等的常见、洪积扇、山谷、草坡、草原、盐碱地附近、局部地区是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砂砾地、森林草原地区、河湖岸边和次优势种,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29、粉苞苣
为菊科植物粉苞苣的全草。它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它能治黄疸型肝炎,结膜炎,疖肿
30、刺沙蓬
刺沙蓬(学名:Salsola ruthenica)为藜科猪毛菜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华北、东北、西北、新疆、江苏、 *** 、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4,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砾质戈壁、河谷砂地及海边。刺沙蓬煎剂、水浸液、醇浸液给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均使血压明显下降,对麻醉猫的心跳频率与振幅无影响,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同时再切断交感神经仍不能改变其降压作用。在嫩叶开花结果时期采集者均表现降压作用。
31、驼绒藜
藜科,驼绒藜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瘠薄的半灌木。根颈较粗壮,常 *** 地表,主根入土60厘米左右。驼绒藜为中上等饲用半灌木。家畜采食其当年生枝条。在各种家畜中,骆驼与山羊、绵羊四季均喜食,秋冬最喜食,绵羊与山羊除喜食其嫩枝外,亦喜采食其花序及果实,马四季均喜采食,牛的适口性较差。
32、大苞滨藜
全株有小毒,有人接触或食后,经强烈日光的照晒, *** 皮肤先有刺痒、麻木感,后引起浮肿,以面部、前臂、手部较明显,严重时浮肿面积扩大,出现瘀斑,由鲜红至灰白色,严重者并出现浆液性水泡甚至血疮。
33、灰绿藜
灰绿藜,又名盐灰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6-8月,果期8-10月。幼嫩植株可作猪饲料。灰绿藜与磁石配伍内服、外敷,可退入骨镞头。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生于海拔540-1400m的农田边、水渠沟旁、平原荒地、山间谷地等。
34、雾冰藜
雾冰藜(学名:Bassia dasyphylla ),藜科雾冰藜属植物,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和 *** 。
35、沙枣
沙枣,别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银柳、银柳胡颓子、牙格达、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
功能主治:
树皮:清热凉血,收敛止痛。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白带;外用治烧烫伤,止血。
果实:健脾止泻。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0.5~1两;外用适量,树皮煎浓液涂患处。
本栏目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alaerlyj@qq.com
联系人:陆伟
联系 *** :1105041937
联系 *** :0997—6359080
新疆荒漠里常见的这27种稀奇植物,营养堪比人参,还能降三高!常年生活在新疆的你
对新疆的植物了解多少?
这些新疆常见的野生植物
竟然个个都价值不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涨涨知识!
1、 骆驼刺
骆驼刺,豆科,骆驼刺属,一般只有新疆地区才有生长,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骆驼刺时很陌生的,并不了解骆驼刺到底有怎样的作用和功效。骆驼刺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煮水,可以帮助治疗腹泻或者是肠胃不适的情况。当然,骆驼刺不仅有这样的功效。下面,我们就来对骆驼刺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吧!
新疆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从骆驼刺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其全新化合物抗癌活性为首次发现。该项成果通过新疆 *** 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中国现代中药》、《中国药学杂志》等最新发表了其研究成果。
骆驼刺是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一种落叶灌木,该植物能分泌糖类物质,干燥后收集的刺糖是少数民族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痢疾腹泻、滋补强壮、平衡体液和异常胆液质的民间用药。
2、 红柳
红柳学名柽柳,柽柳科柽柳属,遍地生根、开花、结果。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红柳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春天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接着会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能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因此,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3、 白刺
白刺,蒺藜科,白刺属,灌木,常匍匐地面生长,株高30~50cm,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树皮淡黄色,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白刺的适应性极强,耐旱、喜盐碱、抗寒、抗风、耐高温、耐瘠薄,为荒漠地区及荒漠平原典型植物,是我国寒温、温和气候区的盐渍土指示植物。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以果实入药。【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4、 野西瓜
【别名】:老鼠瓜、勾刺槌果藤,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山柑,以果皮、花芽、果、叶入药。秋季果将成熟时采果、叶,挖根剥下根皮,鲜用。【性味】: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根皮、果、叶:外用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叶:治痛风病。
5、 罗布麻
罗布麻又名野麻、野茶、茶叶花、红花草、红柳子、泽漆麻等,是一种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沙漠盐碱地或河岸、山沟、山坡的沙质地上,在我国北方大多省区都有生长,新疆沙漠地区的罗布麻品质更佳。自古以来,罗布麻就被国人誉为“仙草”。
罗布麻茶叶:含有大量黄酮、三萜、有机酸、氨基酸等化学成份,进一步研究黄酮化学结构系槲皮素和异槲皮素甙,其药理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对高血压、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头晕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有明显效果,同时具有增强免疫、预防感冒、平喘止咳、消除抑郁、活血养颜、解酒护肝、降解烟毒、软化血管、通便利尿等功效,对以上症状有80%以上的疗效。
罗布麻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叶含罗布麻甘,具有强心作用,制成罗布麻茶、罗布麻药片和罗布麻烟等可治疗高血压等症。
6、 甘草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甘草片的镇咳化痰作用非常强,再厉害的咳嗽口服7-8粒,晚上一定睡个好觉,连服几天即可治愈。
7、沙棘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8、 沙拐枣
沙拐枣为蓼科沙拐枣属,灌木。味苦涩,性微温。根治小便混浊;全草治皮肤皲裂。①治小便浑浊:沙拐枣根15~30克。水煎服。②治皮肤皲裂;沙拐枣全草,研末,调油膏外涂或煎水外洗。
9、麻黄
麻黄属于裸子植物,【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本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10、肉苁蓉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别称不老草,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呆、保肝、通便、肿瘤辅助治疗、抗辐射等10多中药用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
11、锁阳
锁阳,别名:乌兰高腰、地毛球、羊锁不拉,. 锁阳科、锁阳属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12、列当
列当科列当属植物列当,寄生植物,以全草入药。夏初采收,晒八成干,捆成小把,再晒干。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白色绒毛。根茎肥厚。茎直立,粗壮,暗黄褐色。穗状花序顶生,约占茎的1/3~1/2,补肾,强筋。治肾虚腰膝冷痛,阳痿,遗精。
13、菟丝子
菟(tu)丝子又名吐丝子、无娘藤、无根藤、萝丝子。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14、锦鸡儿
锦鸡儿,别名:黄雀花、土黄豆、粘粘袜、酱瓣子、阳雀花、黄棘,拉丁文名:Caragana sinica (Buc'hoz) Rehd.为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高数尺,丛生。
【功能主治】
根:滋补强壮,活血调经,祛风利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昏头晕,耳鸣眼花,体弱乏力,月经不调,白带,乳汁不足,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
花:祛风活血,止咳化痰。用于头晕耳鸣,肺虚咳嗽,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根25~50克;花20~30克。
15、新疆沙冬青
属豆科 、沙冬青属常绿植物,新疆有分布的珍稀植物,仅分布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用其治疗腹疼、咳嗽等疾病。新疆 *** 尔自治区林业局向自治区人民 *** 提交了报告,申请建立“新疆乌恰矮沙冬青自然保护区”。由于当地牧民只知道用其治疗腹疼、咳嗽等疾病,不知道是个“宝”,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所以大量砍伐作柴禾,现在已经很难发现了。
16、苦豆子
苦豆子属豆科槐属,苦豆子味极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杀虫等作用,民间用根治疗喉痛、咳嗽、痢疾及湿疹等。早在1914年国外就从苦豆子籽实中提出"苦参总碱"。世界性研究苦豆子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用提出的"苦参总碱"入药后,发现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又分离出槐定碱、槐安碱。此后,波兰、美国学者相继研究报导了苦豆子植物体内的多种化学成份。1930年被正式列入《美国药典》,在世界上广泛引起重视并用于医药界,随后美国抗癌研究中心发现苦参碱中槐果碱在临床上有抗癌效果。
17、骆驼蓬
蒺藜科骆驼蓬属,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湿,消肿毒至功效。现代研究骆驼蓬所含的生物碱系原生质毒,并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尚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植物骆驼蓬的种子亦可药用,中药名:骆驼蓬子,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湿,解郁的功效,同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胃癌、食管癌等症。
记住这种草大毒,牛一误食就会死亡。过去小孩把它的绿色的果实穿珠子。
18、黑枸杞
茄科、枸杞属多棘刺灌木,多分枝;分枝斜升或横卧于地面,白色或灰白色,坚硬,常成之字形曲折,有不规则的纵条纹,小枝顶端渐尖成棘刺状,节间短缩,浆果球形,皮薄,皮熟后紫黑色,果实里面含丰富的紫红色素,极易溶于水,属天然的水溶性花色甙黄酮类。藏医用于治疗心热病、心脏病、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抗衰老、美容养颜、月经不调、停经等且药效显著。民间作滋补强壮补肾,降压药用。被收载于《 *** 尔药志》,《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药经典著作中。
19、败酱草
山苦荬,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60-120g);外用捣敷。脾胃虚弱者慎用。
20、蓝刺头
菊科蓝刺头属植物,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用于诸疮痈风,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瘰疬疮毒。又用作驱蛔剂。
饲用植物。全草、果入药,能利尿、止血,主治肾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浮肿、产后出血。地上部含球豆碱,可用于催产、产后出血、子宫松弛及降低血压,亦可代替麦角(含麦角碱ergotine),且毒性小,对胎儿无副作用。
21、河西菊
河西菊,多年生草本植物,河西菊属菊科,一般高15-40厘米左右,根部广泛分布茎,其下部有等二叉状分枝,呈球形,无毛;其花为舌状,呈黄色,花果期5-9月。生于沙地(或边缘地带)、沙丘间低地、戈壁冲沟及沙地田边(海拔-42-1800米),现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新疆等地。枝条的很密集,如蜂窝。
22、 碱蓬草
碱蓬(Suaeda heteroptera Kitog)是一年生藜科植物,营养丰富,是一种优 质蔬菜和油料作物。在新疆一颗植株可以长一大片。碱蓬的嫩茎叶既可鲜食,又可制干,便于贮藏和运输,因此碱蓬的菜用开发具有较好的前景。碱蓬不但可食用,在宋人曾巩的《隆平集 西夏传》中,就早有古人食用碱蓬的记载。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高有机铁、高有机硒。它还有非凡的药用疗效,常食用可降糖降压,防治心脏病,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本地老农不但深有体会,常拿它佐酒下饭,且民间有专拿它当偏方治糖尿病的。用碱蓬籽生产出的"共轭亚油酸",还具有抗癌、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奇效。碱蓬居然浑身是宝。
23、大花蒿
大花蒿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俄罗斯、克什米尔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 *** 、新疆、宁夏、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4,850米的地区,多生在荒漠草原、路边等的常见、洪积扇、山谷、草坡、草原、盐碱地附近、局部地区是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砂砾地、森林草原地区、河湖岸边和次优势种,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24、刺沙蓬
刺沙蓬(学名:Salsola ruthenica)为藜科猪毛菜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华北、东北、西北、新疆、江苏、 *** 、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4,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砾质戈壁、河谷砂地及海边。刺沙蓬煎剂、水浸液、醇浸液给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均使血压明显下降,对麻醉猫的心跳频率与振幅无影响,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同时再切断交感神经仍不能改变其降压作用。在嫩叶开花结果时期采集者均表现降压作用。
25、驼绒藜
藜科,驼绒藜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瘠薄的半灌木。根颈较粗壮,常 *** 地表,主根入土60厘米左右。驼绒藜为中上等饲用半灌木。家畜采食其当年生枝条。在各种家畜中,骆驼与山羊、绵羊四季均喜食,秋冬最喜食,绵羊与山羊除喜食其嫩枝外,亦喜采食其花序及果实,马四季均喜采食,牛的适口性较差。
26、雾冰藜
雾冰藜(学名:Bassia dasyphylla ),藜科雾冰藜属植物,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和 *** 。
27、沙枣
沙枣,别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银柳、银柳胡颓子、牙格达、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
功能主治:树皮:清热凉血,收敛止痛。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白带;外用治烧烫伤,止血。果实:健脾止泻。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0.5~1两;外用适量,树皮煎浓液涂患处。
想不到
这些新疆常见的野生植物
竟然个个都有这么大的药用价值
以后再也不要小瞧这些植物了
关键时刻,他可能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标签: 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