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龟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其主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门不合”,朴实地记录了本品当时的主治证。在此基础上,《名医别录》又总结了该药治“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益气资智”等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于补益方面强调其“治腰脚酸痛、补心肾”之功,同时又增入“益大肠,止久痢久泄”,并提出“消痈肿,烧灰敷臁疮”,这些功用今天仍然有其相当的应用价值。
别名有龟壳,败龟甲,龟下甲,龟版,龟地甲,龟腹甲,乌龟壳、龟板。
药膳
龟甲鸡骨核桃汤:龟甲30g,乌鸡胫骨2对,核桃10g,食盐、味精各适量。将龟甲、鸡骨打碎,加水适量,文火炖约2小时,再加核桃、食盐继续炖至核桃熟烂,入味精调味即可。每日1次,常食。益肾气,填肾精。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消渴、便秘、目眩、耳鸣等病症。
灶煎龟甲膏:龟甲胶15g,核桃25g,芝麻10g,冰糖10g,黄酒100g。即食,每日15~40g。补肾益精,温补肝肾,具有补肝、益肾、息风、滋液的功效。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消渴、便秘、目眩、耳鸣、瘰疬、关节不利等病症。
中医
中药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本品气微腥,味微咸。以块大、完整、无残肉者为佳。生用,或以砂烫后醋淬用,用时捣碎。
本品性味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的功效。
注意:1)本品为动物介壳,为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宜打碎先煎。2)本品味甘性寒、气厚味浊,故脾胃虚寒或内有寒湿者慎用。3)历代本草多有云其“去瘀血”者,《本草纲目》亦谓其“主难产”,故有人认为孕妇宜慎用龟甲,至于这种认识是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草系雅半偈》
【核曰】生南海池泽及江湖。近取江州、湖州、交州者,骨白肉厚,其色分明,供卜、入药最良。《论衡》云:春启冬蛰,食于清而游于浊者,龟也。《尚书中候》云:尧沉璧于洛,玄龟负书而出,背有赤文绿字。《史记》云:禹治水时,神龟负书出于洛,其数皆九,是作《九畴》。《述异记》云:尧时,越裳献千岁龟,背有科斗文,纪开辟以来事,帝录之,曰龟历。《广雅》云:王者不偏党,尊耆老,则玄龟出。《白虎通》云:龟者,天地间寿考物也。故问之龟象也。《尔雅翼》云:甲虫三百六十,神龟为之长。《广雅》云:神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说苑》云:灵龟千二百岁,文五色,似金似玉,背阴象阳,上隆象天,下平象地,盘衍象山,四足转运应四时,文著象二十八宿,蛇头龙翅,左精象日,右精象月。《博议》云:广肩巨腰,内肉外骨,雌雄尾交,卵生而思抱。《乘雅》云:转旋任脉,呼吸以耳,或云肠属于首者谬矣。《尔雅翼》云:千岁之化,下气上通。长尺二寸,浮于莲叶之上,或藏于丛蓍之下,可卜天地之终始,能知存亡吉凶之变。宁则申申如也,动则著矣。《汉书》云:元龟距形,一尺二寸,直一千一百六十,为尺贝十朋;公龟九寸以上,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公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宝四品,《周易》或益之十朋之龟。盖龟者,决疑之物,或益而得十朋之龟,则尽天人之助也。《类考》云:蔡国君之守龟,蔡氏因以为名,长尺有二寸。《汉书》云:诸侯以龟为宝,家不藏龟。《三正记》云:天子龟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龟阴,故数偶也。阴之老也,龟以火灼之何?以阳动阴也。《周礼》云: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华人掌燋契,以待卜事。《龟策传》云:龟,一曰北斗,二曰南辰,三曰五星,四曰八风,五曰二十八宿,六曰日月,七曰九州,八曰玉龟。凡八名龟,龟图各有文于腹下,此龟不必满尺二寸,得长七八寸,亦可宝矣。又曰:龟有五色,以时用之。青灵之龟,春宜用,西坐而东向;赤灵之龟,夏宜用,北坐而南向;白灵之龟,秋宜用,东坐而西向;玄灵之龟,冬宜用,南坐而北向;黄灵之龟,四时之季用,坐中央而随时向。《龟书》云:春占后右,寅卯木兆也;夏占前右,巳午火兆也;秋占前左,申酉金兆也;冬占后左,亥子水兆也。《乘雅》云:天子占鼎耳,曰土兆,遵帝域也。诸侯占辅弼,曰木兆,人生于寅也。卜岁时,占天垣,亦曰木兆,帝出乎震也。各有定穴,毋逾位次,然后观象察变,数往知来。顺窍穴之骨理而著文者,曰食墨;逆窍穴之骨理而著文者,曰危墨。五兆雨霁蒙绎克,而贞悔于斯见矣。更参方隅之五乡,定位之生制,六神主客之加临,三重形体之尝变,左右轻重之权衡,主事本源之宜忌,更辨色听声,必斋必敬,庶几乎吉凶可判,克应可凭也。或云:龟闻铁声则伏,老桑煮之易烂。苏颂云:头方脚短,壳圆版白者,阳龟也;头尖脚长,壳长版黄者,阴龟也。阴人用阳,阳人用阴。经云:龟甲勿令中湿。陶言厣可供卜,壳可入药。古者上下甲皆用之,《日华》仅用龟版,后世遂主之。时珍云:按陶氏用生龟炙取,《日华》用灼多者,皆以其有生气神灵也。曰败者,谓钻灼陈久如败也。吴氏反用自死枯败之版,复谓灼者失性,谬甚矣。修治:须用神龟,神龟版当心前一处,四方透明如琥珀色者,更佳。锯去四边,石上磨净,灰火炮过,涂酥炙黄用。亦有酒炙、醋炙、猪脂炙,及炮灰用者,各有所宜。恶沙参、蜚廉,畏朐胋、瘦银。
【参曰】龟运任脉,而脉通于首,非肠也。会督脉于巅,交督脉于尾闾耳。如鹿会任脉于尾闾,交任脉于巅耳。故以督会任者,阳外而阴内;以任会督者,阳内而阴外。信夫!龟形象离,而神在坎也。漏下癥瘕,五痔阴蚀,任之为病也,即坎失刚中用,离失虚中体耳。痎疟,则经脉纵横,致任督不能维持于经脉,湿痹四肢重弱,则经脉缓解,致经脉不能依循于任督。小儿囟不合,此任不会督于巅,龟盖以骨为表,囟合固宜。
《本草经解要》
龟甲。气平,味甘,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瘤瘕,痃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龟甲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北方之神,介虫涉之长,性复有毒,禀阴寒之性,入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脾统血,脾血不统则漏下赤白,其主之者,味甘益脾也。疟而至于有癥瘕,湿热之邪,已痼结阴分矣,龟甲阴寒可以清热,气平可以利湿,所以主之也。火结大肠则生五痔,湿浊下注则患阴蚀,肺合大肠,肾主 *** ,性寒可去热,气平可消湿,所以主之也。脾主四肢,湿胜则重弱,龟甲味甘益脾,气平去湿,湿行四肢健也。肾主骨,小儿肾虚则囟骨不合,其主之者,补肾阴也。久服益肾,肾者胃之关,关门利能去脾湿,所以身轻不饥也。
制方:
龟甲同熟地、黄柏、知母、猪脊髓,丸,名补阴丸,治阴虚相火炽。
同发、川芎、归身,治难产及短小女子交骨不开。
现代药理
中药龟甲含有角蛋白和骨胶原蛋白;还含胆固醇类成分:胆固醇、十二碳烯酸胆固醇酯;氨基酸类: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另含脂肪、钙盐及磷等。
中药龟甲的水煎剂高浓度时对大鼠离体子宫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 *** 用;能抗骨质疏松、抗脊髓损伤及抗脑缺血等;另有实验表明,龟甲的滋阴机制与降低阴虚动物体内甲状腺素水平有密切关系。此外,本品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补血、解热、镇静等药理作用。
龟甲胶
中药龟甲胶为龟甲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味咸、甘,凉;归肝、肾、心经。功能滋阴,养血,止血。适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崩漏带下。3~9g,烊化兑服。
陆桥乌龟肉——江阴美食版本:v2.0
时间:202305
江阴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土特产,我那时工作的陆桥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土产——乌龟肉,大凡只要重要客人或重要亲戚朋友到陆桥,陆桥人的餐桌上一定会有那份著名的红烧五香乌龟肉出场,一如到了江阴城里吃红烧河豚一样,那是对客人更大的尊敬的表示。
我走遍陆桥村村厂厂,根本也看不见有乌龟的饲养场,而发达的苏南小乡镇,素称“小金猪”的陆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因手动喷雾器而风靡全国,是闻名全国的喷雾器之乡,几乎各个村都很有钱,村镇经济发达的陆桥也根本无野生乌龟的生存环境,那这个让陆桥同样出名的乌龟肉哪里来的呢?
有朋友告诉我,你可以去渔猎村看看,陆桥渔猎村是个非常特殊的村,据说当年解放时有一规矩,凡是解放落户在哪里、生活在哪里的游动人员,就统一在本地落籍,那时陆桥慈航桥一带是太湖水和长江水交汇之处,鱼虾特别多,吸引了吴江一带的游动渔民集结在这里,于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以渔猎为生的村就诞生了,这个村我去工作的时候,已经从船上搬到了陆地,住上了 *** 建造的房屋里,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也都安排了工作,但这个村的村民习惯了他们的谋生本事——渔猎,仍然经常结对外出捕猎野味山珍,足迹已经从最初的江南进入到浙江、安徽的地方捕猎。
而乌龟就是他们的捕猎成果,每当归来,他们都习惯把自己捕猎到的猎物和他们熟悉的饭店老板进行交易,换得一天远高于企业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收益,他们在陆家桥小酒馆开怀畅饮,酒足饭饱回家蒙头大睡,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许多人甚至放弃了社办厂工作的好机会辞职回家渔猎。
他们每个人都有让人瞠目结舌的本事,我曾参加过一个渔猎村老奶奶的捉甲鱼捉乌龟的捕猎,她只肩扛两根竹竿,其中一根鱼叉,走到大河浜边,巡视一遍,拿起一根长一点的竹竿朝河面就这样敲上去几下,只见她边敲边观察,突然她扔掉长竹竿,拿起鱼叉“飕”的就朝河里射去,丝毫看不出这样英姿飒爽的动作是一个六十岁的老奶奶,鱼叉应声入水,等到拎起鱼叉,上面已经是一只四爪乱舞的大甲鱼,老奶奶说:“蛮好,两天的盘缠钞票有哉。”我惊奇于她们锐利的眼睛和准确的射击,她挺谦虚的说:“我们这里人人都会这么一手。”于是,我明白了陆桥乌龟之所以多的缘故了。
陆桥烧乌龟肉起于何时我也说不清楚了,反正老年纪的陆桥人都说:“哎呀,过隙头陆桥节场多了哇,陆家桥桥脚跟头几分铜钿一碗五香乌龟肉,好吃了哇!一大锅子的乌龟肉门口一放,一抄一碗。”大概是乌龟肉过去就陆家桥人会烧,而且又有人源源不断的提供食材,所以陆桥乌龟肉就出名了。
乌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是蛮有点名气的,在中国古代,人们一直将龟、龙、麟、凤看成四大生灵,古人以龟为灵物,秦汉以前,乌龟一直被视为“灵物”或“吉祥之物”,所以一直到今日,仍有保护或者放生乌龟的习惯,乌龟是很少有人食用的。另外乌龟是长寿之物,《述异记》载:“龟一千年生毛,寿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一万年曰灵龟”。所以它才因长寿被古人列为四大生灵之一,其实一般食用的乌龟的寿命一般也就20来年,而乌龟里的白龟的寿命可以达到800年以上,故有“千年乌龟万年鳖”的长寿美誉佳话。
另外提起乌龟,就会想起一句骂人的话“乌龟王八蛋”,据说乌龟生蛋是雌龟和蛇相配而成,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的玄武就是蛇和龟在交配的形象,也就是说龟之父不是龟,而雌龟是与另类交配,所以骂人乌龟王八蛋、龟儿子,就是杂种。正因为龟蛇有如此一说,所以龟身的气味类于蛇, *** 也类似于蛇头。其实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但因为有这样的出典,所以在中国的民俗里,人们是不吃乌龟肉的,因为龟乃四大神灵之一,所以,人们仍有放生乌龟的习俗。民俗宴请宾客也不能用龟肉招待客人,否则就是对客人的大不敬。
但乌龟是具有非常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动物,由于传统文化不食乌龟的习俗,导致乌龟四处皆是,因此,随着迷信和传统民俗的逐渐淡化,随着乌龟的药用价值的提高,乌龟肉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只是为了顾忌,摆设上桌的一般都不叫乌龟肉,而叫“五香肉”。
陆桥烧乌龟肉确实有本事,乌龟肉腥骚味重,一般人家就是烧不出来,而陆桥饭店的乌龟肉以浓油赤酱、软烂酥香、胶质浓稠、味道独特而闻名江阴。到后来一般人家还吃不到,非要大客人才有得这么一碗神神叨叨的名菜上桌,那是对大客人最看重的典型反映。
当然由于后来乌龟的名声不佳,所以陆桥人不喊乌龟肉的,以它的味道命名为“五香肉”。曾有一笑话:一外地客人来陆桥赴宴,热情的陆桥人自然奉上红烧乌龟肉,只是这外地人玩笑开大,出来就是一句:“哎呦喂,你们陆桥的乌龟倒多了嘛!”说完得意得哈哈大笑,搞得主人一脸尴尬,旁边烧菜的老板娘听不过,凑过来一句:“哎呀,客官,陆桥现在拉里有乌龟哦,这不都是外地来的嘛!”引得一屋人哄堂大笑起来,把那个外地调侃的客商搞得哭笑不得。所以,后来人去陆桥吃饭,绝没有人敢开玩笑的,吃到五香肉也是心照不宣,嘿嘿一笑而过。
乌龟肉如此受人欢迎自然有它的道理,乌龟起码有五大好处,一是补充营养,乌龟肉中富含蛋白质、动物胶、脂肪、糖类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这些物质十分易于人体吸收消化,食用后可以全面的补充和吸收营养,达到恢复体力,增强体质等功效。二是滋阴补血,乌龟 *** 有大补阴虚、治阴虚血热之症的作用,所以对那些体质虚弱及久病体虚的人群特别适合。
三是健骨强身,乌龟 *** 有治骨蒸劳热、筋骨疼痛之功效,并且乌龟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成分,对于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须的物质有辅助作用,对促进骨骼健康,防范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疗效,所以乌龟肉有健骨强身的功效。四是补肾宁心,乌龟肉上通心气,下通肾经,能治阴虚血热,且营养丰富,所以乌龟肉可以起到补益肾气,滋养肾阳以及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腰膝无力、夜多小便、小儿遗尿及阴虚失眠、心烦、心悸等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五是凉血止血,乌龟肉有治阴虚血热的作用,其特有的凉血止血功效,对咳血、便血等症均有疗效。
这样一来乌龟肉为什么受人欢迎就自然明白了,如今乌龟已经是稀有物种,人们即使吃也吃不到野生的乌龟了,倒是养殖的乌龟现在越来越多,让那些渴望一饱嘴福的食客可以品尝一下乌龟肉的奇妙之处,那么就去陆桥看看吧。
海参
食物解密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参是一种名贵海产品,外形像黄瓜,体表的肉质突起,形体呈黑褐色。
营养介绍
海参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e和钙、硒、碘、磷、铁等营养成分。
鱿鱼
食物解密
鱿鱼是有名的海味珍品,属海洋头足为类体动物,体细长,嘴边有八条长触手和两条短触手,鳍呈三角形或圆形,还有一个退化的内壳。
营养介绍
由于中富含蛋白质、钙、磷、维生素b1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且含量极高。此外,脂肪含量极低。
饮食秘诀
男女老少皆宜,由于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
海蜇
食物解密
海蜇属钵水母纲,是一种腔肠动物。海蜇的胶质较坚硬,通常为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广泛分布于中国各海域中,尤其是浙江沿海最多。
营养介绍
海蜇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烟酸、碘、胆碱、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
饮食秘诀
老少皆宜,营养丰富。
鲍鱼
食物解密
鲍鱼又名鳆鱼,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鲍鱼生活在海中,是海产贝类,不是鱼类,属软体动物,有椭圆形贝壳。肉细嫩柔滑,肉质鲜美,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有许多用鲍鱼烹饪的名菜佳肴,如红烧鲍鱼、清炒鲍鱼、扒鲍鱼、麻酱鲍鱼、青串鲍鱼等很有特色。
营养介绍
鲍鱼中蛋白质的含量极高,鲜品中含20%,干品含量高达40%,并富含八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饮食秘诀
老少皆宜。食用的鲍鱼,应软硬适度,咀嚼起来有弹牙之感,伴有鱼的鲜味,入口软嫩柔滑,香糯粘牙。食用的鲍鱼,忌过软或过硬,过软如同食豆腐,过硬如同嚼橡皮筋,都难以品尝到鲍鱼真正的鲜美味道。
乌龟
食物解密
乌龟又名泥龟、山龟、金龟、草龟。龟属于龟壳,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量为高,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和朝鲜。
营养介绍
乌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b1及肌醇、钙、磷、钾、钠,此外,乌龟甲富含骨胶原,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饮食秘诀
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此外,乌龟肉不宜于冬笋一起食用。
夏天能清热解毒的好菜,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小心过敏!苋菜 ,又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有的地区也称它为“长寿菜”。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湖北、安徽广德等地称为汉菜。
苋菜茎叶作为蔬菜食用;叶杂有各种颜色者供观赏;根、果实及全草入药,有明目、利大小便、去寒热的功效。
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清热解毒,防止便秘。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苋菜禁忌与甲鱼和龟肉同食。
孕妇可食用苋菜。
苋菜具有感光性,部分人食用之后,皮肤被阳光照射之后,会有发热发痒等过敏现象。这是“植物性日光性皮炎”。凡有过敏史的人更好不要采摘苋菜等光感性强的菜来吃。假如在食后出现上述临床表现,首先是今后杜绝再吃这类菜和避免强光直晒。其次要及时去医院求医,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其疗效及预后均好。
在自然界中,龟无疑是进化得颇为成功的一类物种。
它们历史悠久,个体长寿。只要成功苟到完全体状态,就是把防御力点满的生存大师。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它们进化出了一副坚硬无比的龟壳。
龟壳是无数掠食者共同的噩梦——明明一顿跑不掉飞不走的大餐就在眼前,但面对一只缩头乌龟却始终无从下手。吃又吃不着,熬也熬不过,硬啃的话一不小心牙都能给你崩掉。
乌龟:就这?
或许大家都听说过老鹰吃龟的故事:鹰会抓起乌龟飞到高空,再松开爪子摔碎龟壳,从而吃到里面的肉。但其实老鹰能吃到的大部分是幼龟,它们直接用尖锐的喙戳入幼龟甲的缝隙中,再将龟肉勾咬出来吃掉就完事了。
而面对一只成年龟,鹰一般是不会轻易尝试攻击它的。发育完全的龟龟甲坚硬且光滑,再加上较大的表面积,捕获控制有一定难度。说不定忙活半天啥都没吃到还要被反嘬一口,不如去抓几只田鼠兔子吃吃。猎杀姿势又帅还不会被人说欺负老人没有武德(误)。
这只鹰酱估计是盯上了人家的龟蛋或是刚出壳的幼龟 被老炮无情驱逐
在大自然中,鳄鱼是少数能靠其惊人咬合力直接破坏“完全体”龟壳的生物。但同时也有很多鳄鱼对坚硬的龟壳无可奈何的实际案例。
这里就必须提到老生常谈的一点了:不仅是不同种鳄鱼之间的咬合力大相径庭,龟和龟之间的体质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大多数乌龟都有着略微拱起的圆顶形外壳,这种结构使得捕食者难以咬合压碎它。但为了方便在水中活动,很多水龟都会发展出较为扁平的流线型外壳,同时它们的龟壳也相对轻盈,因此防御力也就没有陆龟那么强。
所以,强悍如鳄鱼平时没事也不会找乌龟硬碰硬。毕竟一口下去,是有很大赌博成分的——谁也说不准几秒后出来的,是龟血还是某恶霸的牙龈出血。
《三鳄戏龟图》 “你猜 *** 不 *** ~”
*** 上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美洲虎是除了鳄鱼以外唯二能靠其巨大咬合力咬穿龟壳的恐怖生物。
但事实上,美洲虎猎杀的都是海龟。它们会瞅准晚上海龟上岸产卵的时机,靠近后直接咬喉致死。
之所以美洲虎可以这样不紧不慢地轻松享用大餐,是因为海龟是无法将头和四肢完全缩进其龟壳中的。由于常年在海中生活,海龟的体型变成跟鱼类类似的梭形,这样可以减少在水中的摩擦和阻力,让它们游动得更快更轻松。
但同时它们也失去了“龟缩”这项能力。在海里它们靠头与四肢上覆盖的鳞片基本可以保护自己,但到了陆地上就完全是听天由命了。
所以美洲虎捕杀海龟,靠的绝不是什么“一口咬穿龟壳”,它们只是抓住了海龟为繁衍后代不得不铤而走险露出的破绽。
综上,可以说在自然界,没有一种动物会试图跟龟壳正面硬刚。掠食者对它们的攻击,除了绕后趁其不备在它们缩进龟壳之前一击得手,也就只有利用尖嘴或者利爪“戳”、“勾”、“掏”的尝试了。
而在亚洲有一种龟,堪称龟缩战术的究极大师。它们是龟鳖目下的闭壳龟属(Cuora),又称亚洲箱龟属(Asian box turtle)。
看出来了吗?这种龟在启动防御模式的时候,它的背甲和腹甲会严丝合缝起来,形成一个几乎无敌的“龟球”。
这种“全封闭”模式跟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巴西三带犰狳很像,它们都是靠着坚硬的外壳立足于自然界的。犰狳的鳞甲甚至有过几起反弹子弹“反杀”人类的案例。
巴西三带犰狳
不过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来,龟壳跟犰狳的外壳是不尽相同的两种模型。
犰狳的甲是由皮肤骨化形成的钙质骨板,跟鳄鱼背上的鳞甲类似。龟壳则由背甲和腹甲组合而成,甲壳又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其实就是它的骨骼——包括了它的骨架和肋骨。外层则是由其表皮衍生而来的角质盾片或鞣制皮肤构成。
在排列上这两层结构的缝线是交错纵横的,这又进一步加强了整个龟壳结构的稳固性。如果说犰狳、鳄鱼的甲壳像是外表披了层锁子甲,那么龟壳就是“锁甲加板甲”的加强版内外多层结构了。
龟壳甲缝结构 两层骨甲中间还有一个纤维质中间层缓冲带
由此我们可以开个脑洞,如果有由人逐渐龟化的硬核科幻设定可以是这样子的:
一个痛风病人的基因发生突变,结晶体硬块“痛风石”跟脊椎、肋骨等结合并在体内延伸连接,于是他的躯干皮肤下形成了一套坚硬无比的“内甲”。与此同时他的外表皮又生出了一系列角质鳞片,最终变成一个防御力极强的“龟人”……
科学家们当然没有考虑过如此沙雕的设定,他们对于龟壳的兴趣更多在于其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和仿生应用上。现在这种表面角质层、复合夹芯结构以及骨缝交错结构带来的强抗冲击性能和能量吸收作用,已经开始被应用在运动保护、航天航空、交通运输还有军事工程等领域。
而另外一个科研人员十分关注的谜题,是龟甲的进化历程。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龟这种生物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龟甲这么复杂的结构又是在什么因素的推动下,一步一步被增强到现在这种程度的?这是动物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十分想了解的一个问题。
从巨大的草龟到小小的淡水龟,上亿年的演化过程中龟鳖目产生了无数神奇的分支
这种问题当然得从化石入手来解决。
但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却让科学家对龟这种生物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因为几次关于远古时期龟化石的大发现,都是对前面研究结论彻底的“打脸否定”。
比如1887年德国发现了一块2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这个被称为“原颚龟(Proganochelys)”的远古生物已经发育出了完备的背腹甲,所以科学家们判断它就是龟类的祖先。
又由于它的头骨有一个完整的颞区,由此龟类被归入羊膜动物中的“无孔类”。
*在羊膜动物(四足脊椎动物)中,眶后骨、鳞骨、轭骨、顶骨四块骨骼的排列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主要存在三种基本类型:如果这四块骨骼是一个整体,中间没有穿孔,是无孔型;如果在眶后骨、鳞骨、轭骨之间有个颞孔是下孔型;而存在两个孔为双孔型。现生龟的头骨颞区是开放的,但是没有颞弓,与典型的几种类型都不一致,所以理论上我们只能通过它的先祖来分类。
原颚龟化石 右上角的就是它的头骨顶视图
但是在南非也出土过一块被称为正南蜥(Eunotosaurus,又称正南龟)的化石,这块2.6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显示其体内的肢干锥体和肋骨都在加长加宽中,显然是正在演化过程中的龟。
然而它的头骨中却明显同时存在上下颞孔,那么正南蜥跟龟都应该被归为双孔类。但就我们目前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来说,一种生物几乎不可能同时是无孔类和双孔类。
正南蜥头骨(上)及其头后骨骼(下)
此外关于龟的水生陆生问题也有很矛盾的发现。
目前我们根据龟的呼吸方式、运动方式以及腹甲结构,推断出来的结果是龟是水生起源,后来才登陆发展出“陆生模式”的。但根据出土的三叠纪龟化石,科学家竟然发现它们全都在陆相地层中。
类似的难以解释的考古发现和科研结论还有很多,这些相互矛盾的研究发现让龟的起源成为一百多年间研究者们共同的迷惑和噩梦。也因此至今我们还在努力发掘着更多的化石、进行更先进的分析研究来期待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但再多的“打脸”跟对前人结论的全盘否定都浇灭不了科研人员的热情。
毕竟无止境的探知欲望就是我们人类不断加深对这个星球理解的根本。我们只希望让科学家们发出“龟龟!”惊叹的发现,来得越多越好。
乐文,龟鳖类的早期进化,化石,1988年03期
刘俊,龟的起源之谜,化石,2016年02期
靳宏博,张志强,宋亮,龟壳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力学与实践,2020年02期
刘海情,龟鳖类系统进化及蛇鳄龟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广东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阴虚的调理 *** :
起居养生
1、阴虚者不可进行剧烈锻炼,大量出汗容易损耗阴气,尽量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
2、保持生活环境湿润不干燥,北方的冬天干燥,更好在室内安置加湿器,保持周围环境的湿润。
3、不宜常做磨损关节的运动,阴虚者会较早缺乏润滑关节的阴液,因此中年以后不宜再做磨损关节,尤其是膝关节运动,如上下楼梯、登山、跑步等。
4、阴虚者应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尽量避免着急上火,焦虑不安,因为这样容易伤阴,而伤阴就更易急躁,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
饮食调理
1、阴虚体质的调理,要遵循滋阴潜阳的原则适时进补。千万不要补反,胡乱吃壮阳的食物,如人参、鹿茸,这反而会导致阳气更旺,更耗费体内津液,从而加重阴虚症状。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品,才是阴虚体质更好的补品。
2、适合阴虚者吃的食物:
小麦、粳米、小米、玉米、荞麦、黑芝麻、猪肉、鸭肉、鸭蛋、银耳、黑木耳、白菜、番茄、菠菜、黄瓜、苦瓜、丝瓜、紫菜、葡萄、梨、猕猴桃、柚子、桃、西爪等新鲜蔬菜瓜果,不宜进食辛辣 *** 性食物,煎炸炒爆上火的食物和糖分含量高的食物。
由于调理 *** 主要是食补,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几种特殊食物的食疗作用。
1、鸭肉
鸭肉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它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秋冬比较干燥,阴虚体质者可多吃鸭肉来调节。
2、猪肉
与鸭肉作用相似,也可滋阴润燥,可润肠胃,生 *** ,泽皮肤,女性朋友可多吃一些猪肉,又有助于改善肌肤。
3、牛奶
营养丰富,滋阴养液,生津润燥,经常食用,可润燥止渴、润皮肤、润大肠、滋润五脏等多重功效,女人尤其要多喝牛奶。
4、鸡蛋
益气养血、滋阴润燥,富含优质蛋白质。
5、甲鱼、龟肉
滋阴凉血,同属清补佳品,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者有很大的好处。秋冬季节,可甪来炖汤喝。
6、枸杞子
是延年益寿果,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或肺阴虚引起的盗汗、咳嗽及糖尿病人的口渴,皆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7、梨
生津、润燥、清热等多种作用的水果,对肺阴虚和热病伤身者最有益。
8、银耳
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尤其适合肺阴虚和胃阴虚者。
9、阿胶
滋阴补血,女性常吃阿胶可改善肤色、改善睡眠。
图文综合于 ***
还在为吃而犯愁吗,乌龟的饮食问与答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没有食物的补充,我们就得不到能量的补充,就会丧失生命迹象的。就像没有油、电的汽车,只是一个好看的模型而已。而我们生命体,也是需要能量供给,如果失去能源,更是有停止生命体征的危险。所以食物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我们终日匆匆忙忙,还不是以填补肚子为先,就是这么的“俗气”。不过也因为这吃相当的重要,所以还会有着异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在。
说到吃,对于龟来说也是重头戏,没有吃,龟又怎能活着,再扛饿也顶不住啊,更别说长大。很多龟友的疑问也是出在了龟的饮食问题上。
关于一些常见的龟类饮食问题,我们来一期简单的解答吧。
Q:网上说,龟只要三四天喂食一次,就可以。这是正确的喂食方式吗?
A:龟的新陈代谢慢,不要喂食多,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也分季节来看,夏季温度适合,如果以这个喂食频率来看,就不够龟的营养补充了。夏季可以一天一喂或者至少两天一喂。才不会影响龟的营养和能量摄取,保证未来的能量存储和生长。确实如果你一直喂肉类食物,那么还是建议你即使夏季也隔三四天喂食一次。春秋季节温度略低,可以适当降低喂食的频率或者喂食量,根据龟是变温动物的特性自行调节。不像我们人可以固定食量的。
Q:小龟的喂食,需要怎么拿捏呢?
A:其实很多龟友问,小龟怎么养?没什么特别的,小龟也是一样的饲养方式啊。确实在体质上小龟会差些的,我们平时注意喂食量和换水温差,其实它也能正常长大的。小龟需要生长,喂食频率上可以略高于大龟,气温好的时候也是可以一天两顿的。
Q:龟的食量如何把握的?
A:其实关于龟有没有饱胀感的争论,我们也只是基于理论层面,就算我们实验,也只是我们自家龟的表现。只是特殊性,不能代表所有的,广义上是不成立的。所以不要纠结这么多。可以用两种方式参考:1、以龟的头部大小体积为依据估计食量,不包括脖子哦;2、就是一两次逐渐加量的喂食,到龟吃食欲望降低为止,就是到了它的极限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过量喂食,估计它的食量。但是以防有个别个体确实傻傻的,一吃吃到吐,所以我们可以在旁边观察,少量分多次投喂。当然,更大食量的估计是在温度最适宜的环境下,温度越低喂食越少。
Q:龟只吃龟粮可以吗?
A:这应该是龟友问得最多的问题吧。虽然龟粮的配方里含有了龟所需的全部营养,理论上来说只喂食龟粮是可以的。而且这里说的龟粮自然是膨化性饲料了,不是指那些虾干鱼干。只吃龟粮,也有可能会导致龟的偏食或者营养缺失,建议是可以两种到三种品牌的龟类混合喂食,再多了也不建议,没必要了。虾干鱼干都是可以一起喂食的,偶尔还可以用新鲜的鱼虾肉作为辅助,这样对于我们自家饲养就完全足够了。
另外食物自然要是不变质的,还有那些个奇奇怪怪的食物,什么苍蝇蟑螂这种东西,就不要再问小编龟能不能吃了。你觉得呢?反正我是没有试过。非主流的问题欢迎大家探索,有探索才有新结果嘛。但这个要自己去实践了,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你的奇思妙想去买单吧。如果只想安静地做一个养龟少年,那就老老实实地走正规路线。
别人吸猫,我吸龟。亲爱的龟友们大家好,欢迎点击关注。专注分享养龟知识,打造龟友交流平台!
养龟的朋友可能经常会听到“不能给龟喂熟食”这样的观点,但也有朋友会用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反驳。那龟到底能不能吃熟食呢?吃熟食会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对于给龟喂熟食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分情况对待。并不是所有的熟食都不能喂,都会对龟造成伤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龟粮,市场上的龟粮基本都是经过高温高压 *** 的,这样来看应该归于熟食类了,我们都在喂应该是让人放心的。
打
我把熟食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无添加熟食,另一类是含有添加剂的熟食。无添加的熟食又分为两大类,谷物、果蔬等植物熟食,蛋、肉等动物熟食。对于无添加的植物类熟食,我认为是可以放心喂食的,对龟不会造成伤害。特别是养陆龟的朋友可能都听过这样的说法,要经常给龟喂食煮熟的南瓜、胡萝卜,可以促进龟的消化、补充维生素,而直接喂生的反而不好消化。对于无添加的动物类熟食,我认为也可以喂食,但是要慎重,因为煮熟后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同时也会使一些营养成分流失。既然龟能够消化生的鱼虾、瘦肉,我们又何必冒着未知的风险多此一举去煮熟喂呢?
对于含有添加剂的熟食,我认为是不能喂食的,这里所说的添加剂指的是油盐酱醋糖等,如果只是加了些钙粉、维生素等有益的微量元素是没有影响的。这些添加剂龟在自然环境中是几乎不会接触到的,会给龟的肠胃肾脏造成很大的伤害,危害龟的健康、缩短龟的寿命。另外,这些添加剂也会影响水质,比如油会漂浮在水的上层,阻断氧气,造成水体内厌氧细菌的大量繁殖而危害龟的健康。
养龟的朋友给龟提供熟食,大都是出于对这种可爱的小生命发自内心的喜爱,想要给它提供更好食物,但有时候我们所给的不一定是最适合它的。
亲爱的龟友们,您对给龟喂熟食这件事情是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如果您觉得看完文章有收获,请把它分享给更多养龟的朋友,谢谢!
自古以来乌龟就是长寿的代表,享有"龟鹤延年"的美誉,乌龟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大的,古"有龟甲入药,龟肉成膳的说法",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湖南的另一种美味——红烧龟肉。
在中医领域,龟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滋阴补阳更好的食物,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很好的功效。甚至还可以治疗失眠噩梦缠身等睡眠问题,龟肉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维生素,可以说龟浑身都是宝。
大家听过更多的可能是养生龟汤,乌龟和各种名贵药材加在一起,炖成一锅十全大补汤,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却是与之完全相反的烹饪 *** ——红烧,红烧龟肉不似养生龟汤那样清淡,在口感上是更加浓郁的鲜香味道,也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
红烧龟肉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在煎炒到一定火候时,撒一把辣椒,再加入二两绍兴黄酒,提香去腥,龟肉的香味和鲜嫩就这样激发出来了。说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已经口水直流了?
这样的美味不管是谁都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享用时可以配上一杯啤酒或是白酒,龟肉紧致入味,抿一口白酒,口腔中龟肉隐藏的香味再一次被激发,只要吃过一次的人就再也忘不了。
在古代龟肉属于奢侈品,一般的家庭是吃不起的,只是权贵人家的美食。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红烧龟肉已经是湖南常见的食物了,在一般红白喜事婚事宴请等重要节日,都少不了一盘压轴的红烧龟肉。
从这也可以看出红烧肉在湖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一个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又有如此之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来到湖南一定要品尝一番。
汉代夏至食俗中的枭与龟夏至到来,可以说一说汉代夏至食俗。
汉代人的夏至食品有如下三种:枭羹、薤蒸龟、粽子。枭羹见于《汉仪》,其云:“以夏日至赐百官枭羹。”此事亦见于《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等典籍。关于薤蒸龟、粽子,可见《玉烛宝典》所引汉周处之《风土记》,其云:“俗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浓厚灰汁煮之,令烂熟,二节日所尚啖之也。又煮肥龟令极熟,擘择去骨,加盐豉、苦酒、苏寥,名为葅龟,并以薤蒸,用为朝食,所以应节气。”“二节日”指五月五日和夏至节。这两个节日的关系这里需要多说几句。五月五日是和夏至节一样重要的节日。这是因为“五”这个数字的特殊性。许慎《说文解字》释“五”云:“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五”这个字正是古人用圭表测日的夏日之“象”。所以五月五日和夏至两个节日一从日象,一从数字,时间都在五月,出现的都很早,其节日性质也是一致的,所以很多节日食俗也是一样的。五月五日,就是我们熟悉的端午节。
这三样食物中,粽子是我们最熟悉的。对今天很多人来说,粽子是端午节的标配,在南北朝时已经被看成是祭祀屈原的“汨罗之遗风”(《续齐谐记》)。但我们认真看周处《风土记》的原文,就会发现,粽子的做法原来是有说法的。汉代的粽子是“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用为朝食,所以应节气”,这本来就是应节的食物。“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象也”。粽子使用白色糯米裹上金黄栗实,做出鸡蛋一样的混沌状态,之所以“以淳浓灰汁煮之”,即用草木灰的浓汁来煮,目的是让白色的糯米变得更接近黑白之间的灰色,是“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象”——通俗地说,就是通过食物模拟天地之变化。五月者,乃是一年中“阴阳争,死生分”的重要时间点,天地处在一个阴阳混沌相争的阶段,在夏至这个节日吃粽子以“应节气”,是好理解的。
可是另外两种食物,说起来对今天的人就比较陌生。而其中的道理也颇值得推敲琢磨。关于端午早晨食龟以“应节气”,古人给出的道理是“龟骨表肉里,外阳内阴之形”。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夏至早晨吃这外阳内阴薤蒸的龟?我注意到 *** 夏至食龟,是分两步。之一步是煮,把龟煮得透熟,然后拆掉龟的骨架,只留下龟肉再加盐豉、苦酒、苏寥等调料蒸起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存其阳食其阴的过程。夏至节后阴盛阳衰,有一点以人力食阴以助阳的意味。关于端午吃枭羹这个食俗,后世有学者解释是因为枭食母,是恶逆之鸟。比如如淳注曰:“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读到这些,一切似乎已经得到解释。
以上是我阅读范围中对 *** 夏至三种独特节食的一些理解。最近经常想起王小盾与叶昶1993年在《中国文化》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谈到的一个问题:如果太阳神鸟每天从东升起,向西落下,那么,它们落下后变成什么?它们是怎样从西边回到东边的?更重要的是,这篇论文从解释屈原《天问》的“鸱龟曳衔,鲧何听焉”这两句诗入手,认为这两句诗包含了一个跟太阳相关联的神话。鸱与龟是黑夜的太阳使者。“鸱龟曳衔是个渊源久远的信仰和传说,是上古太阳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人关于夜间太阳或冥界太阳的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观念:在世界的一半时间和一半空间中,鸱与龟是太阳及其运动的象征,由鸱与龟的存在,太阳便成为真正永恒的存在”(《中国文化》第8期第56页)。在2016年出版的《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中,王小盾提出“鸱与龟在上古都是有符号意义”,并更加系统地论述了上述问题。
太阳如何自西返东?经典的设问,鸱与龟,重要的思维路径。鸱与枭都是夜行食肉鸟类,古代有时将它们区别,有时则并称而不加区别。《晋书》中就有“杜曾凶狡,所将之卒皆豺狼也,可谓鸱枭食母之物”。如果我们从太阳自西返东中鸱与龟的作用这一思路再思考汉代夏至节食,食谱中的枭和龟何以出现,似乎就有了很多新的思考空间。
枭成为汉代夏至节食,其罪名是“食母不孝”,不孝之鸟随时可食之,何必夏至或五月五日?夏至所食枭,又何故要出乎东郡?刘昼《新论》中有“炎州有鸟其名曰枭,伛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这里记载枭“食母”和“飞”之间是有联系的,枭为什么食母方飞?再想到汉代宫室屋脊的鸱尾,想到“河图洛书”传说中和龙马一样有搬运功能的神龟,忽然觉得,作为五月夏至节食的枭与龟,如果依旧只从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不孝鸟”和“外阳内阴”的字面去解释,似乎已经有所不足。
五月夏至,太阳走到北回归线,“日短至”,一阴初起,和冬至一样,这是一年最重要的时间转折点。在这样一个阴阳转换的重要时间点,汉代人为什么吃枭和龟?一切原本看似清楚的答案,瞬间变得模糊一片,忽然又成了一个未解之谜。不知今后哪位硕学俊彦,能为读者诸君把这个谜底细细揭开。
(作者:刘晓峰,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