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麻醉全过程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1 0
麻醉是什么?麻醉时我们经历了什么?一起了解“麻醉的真相”

今年3月27日至4月2日是 “中国麻醉周”。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提升疼痛综合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然而对于麻醉,不少人一听就望而生畏,心里多少有点发怵,担心“麻醉会让脑子变笨”,麻醉时,我们的身体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在手术前进行麻醉?麻醉真的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吗?一起来了解麻醉的真相。

什么是麻醉技术?麻醉方式分几种?

简单说,麻醉技术可以让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感受不到疼痛,或者是痛苦感减弱。麻醉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由专门的麻醉医生来完成,几乎每一台手术都需要麻醉医生全程参与,包括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目前麻醉的主要方式分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复合性麻醉等。

麻醉医生的工作主要在麻醉后

麻醉医生并不只是给患者打一针就完事了,现实操作中,麻醉医生的工作在麻醉后才刚刚开始。麻醉医生要通过繁多的监护参数,时刻监测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生命体征波动较大时要及时处理,使机体处在一个安全的生理状态。如果术中突发大出血、心搏骤停等意外情况时,进行快速抢救复苏工作的,首先就是麻醉医生,可见麻醉医生的重要性。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麻醉医师总数量稳步增长并居于全球之一位。目前,中国国内麻醉医师数量已达10.5万人。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6万,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达到1人以上并保持稳定。

麻醉时我们的身体到底经历了什么?

麻醉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局部麻醉时患者是清醒的,麻醉过程中,可能有疼痛、电击、肢体发热等异常感觉,不要恐慌不要乱动,及时告诉麻醉医生,医生会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情况时也要及时告诉麻醉医生。

全麻时会经历三个阶段: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

全麻诱导时,麻醉医生常常通过开放的静脉通道注射 *** 物,我们会在几分钟内进入睡眠状态,少数人可能会感觉注药处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 *** 物的短暂 *** 作用。

麻醉维持时,我们已经对外界毫无知觉,手术时也不会有疼痛等不适的感觉。

苏醒期时,我们会在手术结束之后逐渐恢复意识。刚醒来的时候会有点呛咳的感觉,感觉说不出话,这是因为全麻时为保证我们呼吸道安全而插入的喉罩或气管导管。麻醉医生会根据我们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决定拔除喉罩或导管的时机。少数人术后会有轻微咽部疼痛,但数小时或第二天就会消失。

*** 物不会对记忆力产生久远影响

很多人担心 *** 物的安全性,担心全麻手术会影响记忆力,还有些人担心 *** 物会对婴幼儿产生影响,麻醉的安全性到底怎样呢?专家介绍,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绝大多数 *** 物作用时效都比较短。术毕停药后,在体内都可以迅速完全地代谢掉,并不会对记忆力产生久远的影响。据专家介绍,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麻药的使用会让婴幼儿产生后遗症,但是由于婴幼儿的中枢神经功能尚属于发育阶段,要避免在零到三岁反复多次长时间的手术麻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一提麻醉就害怕?麻醉到底有啥用?一文带你了解→

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是“中国麻醉周”。很多人一提到麻醉就害怕,也不知道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专家表示,麻醉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极为重要。

  • 麻醉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视频加载中...

简单说,麻醉技术就是可以让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感受不到疼痛或者是痛苦感减弱。麻醉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由专门的麻醉医生来完成。但很多人知道“麻醉”却不了解,也有人一提到麻醉就会很害怕,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这对手术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 黄宇光:患者如果紧张焦虑的话,他会血压升高,会心率加快,而在这个方面呢,我们很多手术麻醉的过程就会让我们的循环更加的不稳定,甚至在一些极端的事件的时候可以造成心脑血管的一些并发症。

此外,患者在手术前一定要做到:术前禁食禁水、如实报告病史、控制好血压血糖、戒烟戒酒,以免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 于布为:大量酗酒的人,代谢酒的药物酶它也是肝硬化的一个促成因素。代谢酶增生,它对 *** 的代谢能力也加强,所以大量酗酒的人 *** 的用量可能要比一般的人要高一些,也就是说如果你的 *** 按常规药给,它麻醉可能达不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医务人员介绍,几乎每一台手术都需要麻醉医生全程参与,包括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对于每台手术,麻醉医生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 米卫东:当然之一是了解病人本身的情况,心脏的问题、呼吸的问题、脑的问题、肝的问题等功能状态。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向病人解释手术麻醉过程中是个什么状况,有了这些接触以后,大部分病人可能都能缓解焦虑状态,这样使得手术能更加平顺。 

  • 麻醉在重症救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麻醉在重症救治、舒适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麻醉在重症救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据中华医学会统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各地医疗机构派出近千名麻醉科室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共计参与危重患者的气管插管2000余例。新冠患者的气管插管工作风险极高,这是因为进行插管操作的麻醉医师必须面临一次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的高风险职业暴露。正是麻醉医生们的坚守,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 黄宇光:中国现在所有麻醉病人当中,全麻的手术比例占到了80%以上,建立气道做病人气管插管,是我们做的最多的一个专业。在重症的救治方面更多的是对危重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调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疼痛,这五类生命体征中呼吸循环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这是我们麻醉大夫看家的本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插管小分队主要是麻醉大夫来担当的。

麻醉相关技术在无痛分娩等领域广泛应用

近年来,麻醉相关技术在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分娩镇痛俗称“无痛分娩”,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全国912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无痛分娩率从2017年的27.52%上升到了2020年的53.21%。麻醉科医生进入产房,加强了产房医师团队的急救能力,保障了孕产妇安全,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 米卫东:分娩镇痛减轻了产妇的产痛或者是基本消灭了产妇分娩的疼痛。统计显示,分娩镇痛的产妇用产钳或者用其他手段助产率也是降低的,另外我们这次试点医院的结果统计显示,分娩镇痛还会降低新生儿出生时候的窒息率,而降低的比例非常高。


(编辑 杨亚澜)

麻醉不只是打一针这么简单

清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邵兵正在手术室检查麻药情况。通讯员清医宣供图

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很多人简单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作为常人的朴素看法,这虽平和易懂,但并不确切,麻醉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麻醉医生不仅要减轻患者疼痛,还要对手术全程进行监护,只为患者能平稳安全度过每一台手术。正因为有了麻醉医生保驾护航,外科医生才可以不断挑战生命的禁区。“麻醉医生的职责不仅要让患者在手术前‘睡着’,更要让他们安全地醒来。”清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邵兵如是介绍。

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跟踪管理 麻醉医生其实很“忙”

很多人总以为麻醉只是打一针那么简单,邵兵指出,现代麻醉学早已超越“麻醉”二字的本意,而是向“围手术期医学”发展,进行从术前到术中再到术后的全程跟踪管理。

“对所有的病人,我们都需要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并制定完善的麻醉方案,从而确保患者术中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使患者术后舒适、没有痛苦。”邵兵介绍,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就要先评估患者的身体机能状态,并根据病人当前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实施麻醉前,麻醉医生必须进行麻醉相关设施检查、设置等,必须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确保设备已准备就绪、且处于更佳状态。

实施麻醉后,麻醉医生也不能“闲着”,而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守护者。手术全程,麻醉医生都是时刻守在患者身边,通过各种设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重要器官的功能,动态调整用药剂量和生命支持措施,以保证患者术中的氧气供给、循环系统稳定等。

与此同时,麻醉医生还要随时准备应对特殊情况,一旦术中出现心脏骤停、大失血、低血压等突 *** 况,都是由麻醉医生进行紧急抢救。

手术结束了,麻醉医生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停止麻药输注,逐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确保患者苏醒并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受。然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参数符合转出要求后,就把患者带到手术恢复室进行后续观察。

等到患者完全清醒,可以脱离监护后,才能护送回病房,术后还要进行随访等后续管理。此时,麻醉医生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

麻醉方式很多种 不只是“打一针”

麻醉,是指应用药物或其他 *** 使人体整体或部分暂时性失去疼痛的感觉,同时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处理措施,以方便手术能进行。

邵兵介绍,麻醉方式分很多种,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不同的麻醉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方案和患者病情选用最合适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是通过呼吸面罩或是气管插管让患者吸入全麻药物,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用药后,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手术全程没有意识,不会紧张也不知道疼痛。

椎管内麻醉也叫“半麻”,是在患者背上穿刺打麻药,暂时阻断脊髓神经元或神经干的信号传导,使疼痛信号不能传递到大脑,术中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但痛觉消失。腹部以下部位手术都可以选择此类麻醉,比如最常见的孕妇剖宫产术、下肢手术等。

神经阻滞麻醉则是局部麻醉, *** 会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等,其中臂丛神经最多见,多用于上肢手术,麻醉范围只局限在患者的上肢。

如果在手术中死去会有痛苦吗?

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小编也觉得有点意思,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了好奇,那些在手术台上没有抢救过来的患者,临终前会痛苦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随着外科医生水平的提高,麻醉技术,术中监测,围手术期处理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病人在术中去世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但有时候,即使医护人员倾尽所有,但由于各种原因少部分患者,也难逃厄运。那这些患者会感到痛苦吗?小编找了几位医生、网名,看看他们怎么看的:

1、外科主刀医生:结肠癌手术

一个病人做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时,在中=分离组织时候不小心钩破髂动脉,从钩破到快速开腹进去止血,就那么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腹腔内的血液已经是“汪洋一片”,看着血压、血氧直线往下掉,直至监护仪测量不到血压,触摸不到脉搏……

当时可谓是紧张万分!万幸最后把血止住了,动用了医院的一切资源拿到大量血液,才把病人抢救回来,顺利完成手术。

医术说他永远记得那一幕:当血输上后,我们的麻醉师双手颤抖着用力将血挤进患者血管里,真的是争分夺秒!术后患者对这段记忆是空白的,也没有任何痛苦,如果真出现意外,病人会在麻醉中“安详死去”!

2、麻醉医师:麻醉意外会导致患者死亡

麻醉医师:虽然发生率极低,但是确实也会有的,罕见的麻醉副作用,例如 *** 过敏,恶性高热等等,如果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丧命。前几天报道的贵州一个小姑娘去做隆鼻手术,就是因为麻醉副作用去世了。这时候也要看是什么麻醉,全麻的患者是不会感觉到痛苦的,如果是局麻或者半身麻醉,有可能出现不适。

3、网友乐平:在太平间起死回生的阑尾炎患者

手术台上的死亡是否真死!要麻药过后再作决定!下面这个时间是我妈小时和我说的:

在几十年前,有个火车司机,因阑尾炎开刀,在手术中,医生宣布死亡,把死尸放在太平间!家属哭叫只有当人死了!第二天家属来提死尸!太平间尸体没有了!后来在太平间30米处的小溪构里找到活着的尸体!马上抬到手术台上进行第二次手术!把未完成的手术做完后蓬合养伤!后来就完全活着,养好伤回家了那后面又生了三个孩子!

4、不讲例子,讲事实的外科医生

如果你被做切肺、换心、开胸的大手术,自然是没有痛苦的,因为你已经被全身麻醉了,已经毫无知觉的。

如果你做的只是半月板修复术,自然是要痛苦万分的,因为你只是被做了腰麻,你的上半身,你的意识都是清醒无比的。

如果你做的只是门诊的小手术,比如脂肪瘤等清创手术,您可能要痛不欲生了,因为这种手术都只是局部麻醉,你依旧能够活蹦乱跳的。

综合上述,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患者在手术中抢救无效会不会感到痛苦了,现在很多手术发生了很危机的情况后都会改为全身麻醉,所以就算真的要死亡都是没有什么痛苦的。

全身麻醉相当于死过一次?麻醉之后,身体会有副作用?告诉你真相

丽丽在上个月生孩子,当时她在床上疼的死去活来,要求医生打无痛。但身边的亲戚、婆婆、老公等人都不同意,你一言我一语的。

“没有那么疼,你就是矫情,我们都生过小孩。”

“可不敢打麻药,小孩要出问题的。”

“你别图现在舒服,打完麻药以后腰会出问题,真以为麻药是什么好东西啊?”

“人家都说打全麻跟死过一次一样,丽丽你就忍忍吧。”

对于亲戚们的说法,丽丽气得够呛,痛恨他们的无知,但她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承受着身体的剧痛以及身边人的言语“暴力”。

丽丽的情况在生活中十分多见,不少人对 *** 有着天然的抗拒感,到底麻药有没有如大家所说的那么恐怖呢?

一、全身麻醉就是人死过一次?

麻醉手术主要分为全麻、局麻半麻三种,其中局麻和半麻时,患者的神志清醒,人是有意识的。如下半身麻醉,只有下身失去知觉,上身和大脑都是正常状态。

而全麻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麻药,注入麻药后人会在几分钟内失去意识,昏睡过去。在全麻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让麻药进入体内,整个过程一般不会有不适感,部分患者会感觉静脉注射部位有疼痛感,但仅需要几分钟就会进入到睡眠状态;

二是身体已经没有任何知觉也无法自主呼吸,需要通过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术中的疼痛、不适感全然感知不到;

三是手术结束后身体会逐渐恢复意识,刚醒来时会有呛咳、说不出话的感觉,在拔掉氧气管、导尿管后,身体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疼痛感,但这种情况一般在几小时后消失。

那全麻是否就跟“死了”的感觉一样?

其实全麻没有像“死了”那么夸张,顶多算是睡着了。麻醉过程中会让身体除了心跳以外的其他功能暂时被抑制,但仅仅只是抑制,器官、组织的功能还是正常的,所以不能与“死”划等号。

二、麻醉真的会有损害记忆吗?

不少人认为全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会损伤大脑的正常功能,麻醉醒来后还会明显感觉自己记忆力下降了,这是真的吗?

变“傻”其实就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于麻药抑制神经系统所致,术后人体内可能还会有一些残留 *** 物没有代谢干净,会让患者出现暂时性的记忆缺失。但在药物代谢结束后,这种抑制也会解除,记忆力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

据目前的医疗资料显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全麻会影响神经发育。但在年龄<3岁的儿童身上,存在“333原则”,即3岁以下儿童进行过3次以上手术,每次手术时间>3小时,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记忆与认知。所以临床上一般不建议非急诊、限期的3岁以下儿童进行手术,都会建议3岁之后再进行手术。

总的来说,对于麻醉会带来智力损伤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太过担心,相比害怕麻醉影响患者智力,延迟手术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可能更大。

三、为什么术后,医生要不断呼醒患者?

我们经常会在 *** 上看到一些麻醉唤醒的搞笑段子,这也让不少人疑惑,为什么手术结束医生要这么卖力地叫醒病人?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以此来对抗药物带来的抑制效果,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有一定好处。

经过全麻手术的人相信都有这样的记忆,术后自己困得不行,但医生就是不让睡,还要坚持2小时。这是因为全麻术后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咳嗽无力、躁动等并发症,术后2小时让患者保持清醒,可以让医生更好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 *** 物能代谢出来,避免并发症或其他意外发生。

四、麻醉前注意事项要牢记

因为麻醉对手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麻醉前一定要牢记这两点,及时跟医生沟通。

1、禁食禁饮

在麻醉状态下,人体内的括约肌会发生松弛,保护性反射也会随之减弱。不禁食、禁饮很可能会有呕吐、呛咳、反流等症状出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误吸到呼吸道内,诱发患者窒息

2、主动告知病史

对于有哮喘病史、药物/食物过敏史、发热咳嗽/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否则会增加麻醉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麻醉不会给健康带来额外的风险,对此无需过多担心。反而是一些因为抗拒麻醉而没有及时治疗的人群,会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容易延误更佳的治疗时机。


参考资料:

<1> 《全麻手术会不会变傻?麻醉时经历了什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05-20

<2> 《中国麻醉周 | 听说,全麻手术后人会变傻?》.广西疾控 2023-03-28

<3> 《医疗丨手术麻醉前务请告知这些疾病史:发热、咳嗽、心脏病、高血压…》.广州卫健委 2017-09-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全身麻醉就是人死过一次?为什么手术麻醉后,医生要不断呼醒患者

在中国有一种酷刑,叫做凌迟,一般用在穷凶极恶的罪犯身上。

然而就在48年前,一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遭受了这种酷刑,医生以治疗之名,让他在痛苦绝望之中死去。

1985年,一位叫杰弗里·劳森的早产儿出生,由于他的肺动脉导管未闭,需要马上开展手术。

据《洛杉矶时报》描述,医生首先在杰弗里的颈部开了一个小口,然后把管子从小口伸入到胸腔,接着从胸骨脊柱做切口,姜杰弗里的肉、肋骨和肺拉到一边,并对血管进行手术。医生又在侧面开了一个口子,把管子 *** 肺部。

即便是文字描述,都能感觉到疼痛。然而让人震惊的是,整个手术过程,医生并没有使用麻醉剂,只是使用了一种肌肉松弛剂,可以让婴儿在手术中不乱动,但意识一直清醒。

在手术后,杰弗里出现了休克,心脏、肾、肝等器官开始衰竭,最终他在5周后,结束了短短一生。杰弗里母亲是在事后才得知儿子并没有打麻药,而医生却告知: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婴儿会感觉到疼痛。

过去人们觉得婴儿没有痛觉不需要打麻药,而现在也有很多家人觉得打麻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危害记忆力和智商,而拒绝麻醉,这是很大的误区。

一、做手术不打麻药,会经历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麻醉。

从字面意思,麻指的是麻木麻痹,没有痛觉,醉则指的是酒醉昏迷,失去意识。麻醉就是通过药物,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达到无痛的目的。根据麻醉类型,可分为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及局部麻醉

如果没有麻醉,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1、强烈的应激反应

当机体突然受到一种有害 *** ,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适量的应激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醒身体避免造成过度伤害。

在手术中应激源多且强度大,如失血、缺氧、血压波动和疼痛等,麻醉的任务就是要消除患者这些应激反应。否则,疼痛因素会导致大量炎症因子产生,机体调节能力超负荷,就会使器官受损,从而造成急性溃疡,急性肺损伤,肾功能不全等。

2、持久的心理创伤

临床上有一种现象叫做“术中知晓”,也就是患者在手术中从麻醉中醒来。当术中知晓轻微发生时,患者仅有听的感知,并无疼痛感和其他感知;但当严重发生时,患者就会有疼痛感知、麻痹感,如感觉到不能说话、呼吸、濒死等。

术中知晓不仅会给患者心灵带来严重创伤,还会导致创伤后应急紊乱,具体表现为心理和行为异常、失眠、噩梦、精神失常等,并且这种心理创伤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二、麻醉会影响儿童的记忆力、智商?全麻就和死过一次一样?

“麻醉会让孩子变笨”,这种说法让不少家长陷入手术误区。对此,中国医大一院麻醉二科的孙文冲医生表示,正规麻醉并不会对儿童智力造成不良影响。

一个人智商与大脑有关,而麻醉的方式中,一种是可逆性消失,即随着手术结束, *** 会被排出体外;一种是局部麻醉,小清创的麻醉并不会对脑部有任何影响;还有一种是只对支配区域麻醉,同样不会影响脑功能。

目前也并未有证据证实儿童暴露于 *** 与日后学习障碍有相关性,只是考虑到儿童在3岁以前都是大脑快速发育的黄金周期,尽量减少实施全身麻醉,避免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全身麻醉就是死过一次吗?

事实上,全麻和死亡还是不一样的。全麻只是让人相当于进入“深睡眠”状态,失去意识和痛感,但此时心脏还是跳动的,呼吸则通过麻醉剂帮助辅助通气,这与死亡状态,彻底失去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做完全麻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全麻手术后,药物还没有完全被代谢,此时身体会出现一些“迟缓”或是不适,特殊期间,患者或家属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1、引流管管道的固定与通畅

应注意各种引流管管道的固定与通畅,未经允许不可擅自拔管,一旦发生引流管脱落或引流过多,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预防呕吐和误吸

全麻未彻底清醒的病人需要有专人守护,注意保暖。术后6小时内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呕吐或误吸。

3、注意饮食

术后6小时内尽量避免进食或饮水,6小时后,身体没有不适,则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口味要避免辛辣。

4、6小时内保持清醒

进行全身麻醉后,体内 *** 没有完全代谢,患者可能会有嗜睡表现,容易在此状态下引发呼吸抑制,从而危及生命。因此一般护士会叮嘱家属这6小时内,尽量让患者保持清醒,出现异样可及时察觉。

麻醉的出现,让不少手术的可行性大大提升,手术需承担风险,麻醉也同样。在你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麻醉医生和你都受着同样的考验,既然选择战胜病魔,那就给点信心自己,安心把自己交给医生,他或许不是你最亲的人,但却一定希望你平安。

参考资料:

<1>《几十年前婴儿做开膛手术不打麻药,因为医生觉得婴儿没有痛觉》.环球科学.2023-03-23

<2>《阻击术中知晓,已刻不容缓》.健康界.2020-05-17

<3>《全身麻醉术后6小时内为什么不让患者睡觉?》. *** 总医院.2019-06-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全身麻醉就相当于死过一次?麻醉时,身体会经历什么?

“手术做全身麻醉,躺在手术台上,上一秒还是清醒的,下一秒就在病房里被医生唤醒了。”

“全麻之后感觉自己变傻了,记性也大不如前。”

“做全麻就像死过一次一样,毫无知觉。”

......

说起手术做麻醉的体验,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但是你知道做手术在麻醉中醒来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吗?

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4月深圳的叶 *** 就发生了这样恐怖的事情。叶女士接受了一场妇科手术,使用的是全麻,本来手术开始时,叶 *** 就已经顺利进入了全麻状态,途中却忽然醒来。

她一醒来就感觉到一阵剧痛,刀子一刀刀地割自己,自己的脏器被搅动,内心惶恐加上疼痛,让叶 *** 痛苦万分,她想要叫喊,但是却无法发声,因为喉咙已经插上了管子。她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只能忍受着这一切,在手术台上哭肿了双眼,都没人发现她已经醒来。手术后,叶 *** 还出现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为什么叶 *** 会在麻醉中醒来?事后查看监控发现,本来应该全程看护的麻醉师在手术中途离开,而 *** 输液管堵塞长时间未流通,麻药药效不足导致叶 *** 醒来,这是一场严重的医疗事故。

一、手术全麻,身体会经历什么?

全麻其实就是全身麻醉,是指 *** 通过不同 *** ,包括吸入、肌肉、静脉注射或是直肠灌入等,进入到患者身体内,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后,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痛觉消失的一种可逆性功能抑制状态,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贾子普医生表示,全麻的患者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1、诱导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会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然后护士在患者的手上或脚上打留置针,同时手术医生和护士会一同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之后麻醉诱导就开始了,麻醉医生会通过不同方式把 *** 物注入到患者体内,这时候患者就会从清醒的状态变成“睡着”的麻醉状态。

2、维持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力和手术进程情况适当追加 *** ,以维持手术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意识是丧失的,痛觉也是消失的,呼吸也是在麻醉机的“帮助”下进行的,而麻醉医生则需要时刻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手术结束。

3、苏醒

当患者停止使用 *** 到患者完全清醒的过程就是全麻患者的苏醒阶段,在这个阶段,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苏醒情况来决定给患者拔掉气管导管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及早苏醒,更有利于体内各个器官自主调节能力的恢复,对病人的康复也是有帮助的。

麻醉,麻醉全过程-第1张图片-

不过,案例中叶 *** 遇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进行全麻手术时却在途中醒来,想想就让人害怕,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在麻醉中醒来?

二、为什么有些人会在麻醉中醒来?

有少数人会在全麻手术中醒来,其实这叫术中知晓,这些患者在术后能够回忆起手术中发生的事情,并且能记起术中有被问到是否有疼痛体验,不过,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并不高,据统计,我国的术中知晓发生率仅有0.06%~0.41%,但是,在麻醉中醒来的患者发生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也就是PTSD的概率高达7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麻醉科的李静、刘丹彦,昆明市之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平斯妍针对术中知晓发生的原因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患者自身的问题、麻醉师本身的问题、麻醉方式的问题、手术类型等,比如以下三个:

1、患者自身原因

如果患者术前情绪比较紧张,可能会对麻药耐受性增高,另外如果以往有麻醉史的人,也可能会对麻药耐受性增高,就会出现常规 *** 的剂量时麻醉过浅的情况。

2、麻醉师误判

麻醉师对 *** 的误判也会导致患者在麻醉中醒来,比如丙泊酚对血管的扩张作用远远大于吸入 *** 物,从而导致术中知晓的发生概率高于其他 *** 物。

3、麻醉疏漏

这也是患者在麻醉中醒来的原因之一,比如说麻醉师在给患者喉罩麻醉时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患者麻醉过浅,手术中途就会清醒过来。

此外,网上有人流传自己麻醉后出现了变傻变笨的情况,导致很多人抗拒麻醉,那么,麻醉后的患者醒来到底会不会变傻变笨?

三、麻醉后醒来会不会变傻变笨?

可以肯定的是,麻醉后醒来并不会变傻,也不会变笨,长春市妇产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高永哲表示,目前临床上所用到的 *** 物和麻醉技术对人体的影响都是非常小的,而且 *** 不仅起效快,在体内的代谢也非常快,即使是全麻,术后也能够完全排出体外的,对大脑并没有影响。

不过,关于 *** ,更多人担心的是会被滥用,比如传说中一拍就晕的麻药。

四、拓展阅读:有没有一拍就晕的麻药?

被传言一拍就晕的麻药,多是指吸入 *** ,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得患者意识丧失,中国科协辟谣一拍就晕的 *** 并不存在,首先,吸入 *** 需要高浓度且大量吸入才能达到麻醉的效果,而且实施空间要比较封闭,同时,吸入 *** 的代谢非常快,要想维持麻醉效果,就需要长时间持续给药。另外,此类 *** 大多都有特殊的味道,犯罪分子很难悄无声息实施犯罪。

总之, *** 的出现,实现了无痛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我们不应该对麻醉有太多的顾虑,正视其作用,督促其规范。

参考资料:

<1>《【麻醉科普】全身麻醉》.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2019-07-10

<2>《仅仅是“打一针睡一觉”这么简单?专家细数关于麻醉的那些事》.吉报调查.2021-05-21

<3>《到底有没有“一捂就晕”的 *** ?大V医生拿自己做实验,结果…》.科普中国.2021-02-21

<4>《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高危因素》.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科普」关于麻醉——你知多少?

麻醉科:崔茂排

“喝酒醉了”,除了痛苦和狼狈不堪,有时还会要命,但麻醉虽然也是“醉了”,却挽救了生命,还你健康。一样都是“醉了”,喝醉的却人人皆知,但麻醉的你未必皆知?接下来用9个问题带你快速了解、认识麻醉。

1.什么是麻醉?

麻醉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是指用药物或其他 *** 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的可逆性功能抑制,使患者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或痛觉,以便进行手术治疗或检查。

2.麻醉过程是什么?

麻醉过程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三个过程。有人把这三个过程比喻为“坐飞机”,诱导与苏醒分别是起飞和降落。

麻醉诱导就是使用 *** 使病人由清醒状态进入意识消失或意识存在但对疼痛无感知的麻醉状态;麻醉维持就在于患者进入麻醉状态以后,适时给予 *** 物,维持病人处于无感知,或意识存在,但对手术、诊疗操作无感知的状态;麻醉苏醒就是使病人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意识意识存在,机体各部位痛觉恢复,各种反射恢复正常的状态。

3.麻醉有哪些?

麻醉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指 ***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局部麻醉是指 *** 物作用于周围神经。

4.全身麻醉好还是局部麻醉好?

麻醉没有好坏之分,不管什么麻醉方式要根据手术要求、手术部位、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是要满足手术要求,二是要对患者的生命征干扰最小。

5.麻醉会不会影响智力?

答案是否定的,局麻不用说都明白,即使是全身麻醉, *** 物通过抑制大脑功能消除意识和疼痛,但这种抑制是可控可逆的。

6.麻醉医生是干什么的?

顾名思义,麻醉医生是给患者打麻醉的,但打麻醉并不是打一针就完事的简单过程,麻醉的维持与苏醒都是由麻醉医生来完成的,其中,麻醉医生最关键的事情还在于维持和抢救患者生命征,因此,麻醉医生也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

7.麻醉会不会饿肚子?

对于麻醉来说,饿肚子是肯定的,饿肚子是为了预防呕吐导致返流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发生,因为麻醉下没有有效的保护性咽喉反射和保护性的咳嗽反射,因此,麻醉前有严格的禁饮禁食时间限制。麻醉中饿肚子不必担心热卡问题,麻醉医生会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

8.松动的牙齿、假牙会不会影响麻醉?

松动的牙齿、假牙一是影响麻醉气管插管的操作,二是可能脱落导致误吸、窒息风险,麻醉前应该妥善处理。

9.麻醉时需不需要仪容仪表,留个好印象?

麻醉时患者有专门的病员服,不需要彩带飘飘,患者涂摸指甲油反而会影响SPO2的监测,涂红唇会影响缺血缺氧的判断。面部无装,一目了然,安全保障。

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病人全麻?手术中麻药过了会怎么样?一文说清

【粉丝投稿】李先生的父亲,已经年近八旬,最近因为健康问题需要进行肠镜手术。他的主治医生建议使用局部麻醉,但李先生的父亲坚持要体验全麻的感觉。结果,术中他在 *** 物的作用下醒了过来,情绪激动,不仅难受得扯坏医生的衣服,还让手术过程变得异常艰难。

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李先生的父亲的情况并不好。他的记忆力明显下降,有时候表现出老年痴呆的症状。李先生很担心,因为术前,他的父亲的记忆力比他还好。李先生找到了主治医生,想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医生解释说:“在手术中,由于您父亲要体验全麻的感觉,我们减少了麻药的用量。这导致他在手术过程中醒了过来,非常难受,需要额外的镇静剂来应对。这个情况可能会对大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麻药重新加量后。”小李担忧地问:“那现在爸爸的记忆力为什么还没有恢复呢?”


医生耐心地解释:“麻药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但要注意,全麻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或者像您父亲这样的患者。此外,一些耐受能力较强的患者可以选择普通肠镜进行检查,也就是局部麻醉下的肠镜,它可能会更加安全。”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式,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病人的舒适,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麻醉来让病人进入无痛状态。有时医生会选择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这引发了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病人全麻?手术途中麻药过了会怎么样?


一、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病人全麻?

1、全麻的风险

全身麻醉是一种将病人完全昏迷并失去疼痛感的麻醉方式。尽管在许多情况下它是安全的,但全麻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一些风险包括:

心血管问题:全身麻醉可能对心脏和血压造成一定的压力,这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心脏问题的病人来说可能会更加危险。

呼吸问题:全麻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尤其是在手术结束后,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和监测。

感染:与局部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它可能干扰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麻醉副作用

全麻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肌肉疼痛等。这些不适可能会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增加病人的不适感。

3、术中需要互动

在某些手术中,医生需要与病人互动,以确保手术进程如预期那样进行。例如对于某些脑部手术,医生可能需要病人醒着,以检查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4、局部麻醉的选择

局部麻醉是一种将 *** 物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的麻醉方式,它可以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但不感到疼痛。这对于某些手术,如剖腹产或拇指修复,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5、术后康复

对于某些手术,使用局部麻醉可以减少术后康复时间和不适感,因为病人在手术后恢复得更快。


二、手术途中麻药过了会怎么样?

1、疼痛感

手术途中如果麻药过了,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因为疼痛可能会导致术中的不适和困扰,甚至可能干扰手术的进程。

2、增加手术风险

手术途中如果病人感到疼痛,可能会导致肌肉紧张或不稳定的情况,这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例如在需要精细操作的手术中,疼痛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运动,从而使手术变得更加复杂。

3、术中麻醉监测

为了防止手术途中麻药过了,医生通常会使用监测设备来追踪病人的麻醉深度。这些设备可以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大脑活动,以确保麻药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4、及时处理

如果手术途中麻药过了,医生会迅速采取措施来重新麻醉病人,通常通过增加 *** 物的剂量。这样可以迅速恢复病人的无痛状态,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医生选择是否使用全麻或局部麻醉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手术类型、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经验。尽管全身麻醉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但它在某些手术中是必要的。对于手术途中麻药过了的情况,医生会密切监测病人的状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最终,医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手

麻醉就是睡一觉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在医院进行各种手术之前都会进行麻醉,有些是局部麻醉,有些是全身麻醉:给点麻药,让患者睡一觉,然后无痛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难道“麻醉就是睡一觉这么简单吗”?答案是否定的。麻醉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认为麻醉就是睡一觉这么简单的话,就是对麻醉医生工作的不了解。

其实,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就像开飞机,从手术前的准备,到术中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再到病人清醒后的监护,与飞机起飞、飞行、降落的过程非常类似。麻醉医生给患者打麻药是为了解除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他们还必须负责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而引起的生理反应,维持病人在麻醉状态中的基本生命体征的正常: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环及血氧饱和度等等;另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麻醉深度是否适中,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手术结束,麻醉医生还需要负责让病人安全地完全脱离麻醉状态,进行定期回访和观察,让患者无疼、舒适、安全地恢复。

对于患者而言,麻醉也并不是睡一觉就这么简单。有些麻醉 *** 麻醉后,患者并不是睡觉,自始至终思维都是清醒的,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护士们的交流、手术过程每一步都能感知。很多女性都有过剖宫产的经历,这种硬膜外麻醉下只是让身体下半身没有了知觉,不会让孕妈咪产生睡意的。此外,手术结束后, *** 过后还通常要忍受好几天的疼痛……

标签: 麻醉 全过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