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有种子吗,蕨菜有人工种植的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3 0
风华“蕨”代丨花花万物


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有这么一类植物,它们是历史沧桑的见证者,正因为这个重要类群在4亿年前的成功登陆,才有了植物界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们对植物界的起源与演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们形态优雅,也是现如今热带、亚热带森林植被的代表植物及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蕨类植物。


古书《尔雅》中曾记载:“草细叶,叶罗生而无毛,似羊齿”。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大植物类群,它们既是更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


全球现有蕨类植物约12000种,我国约有2600余种。我国的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从原始蕨类到高级蕨类都有代表,是世界蕨类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蕨类植物的外形


蕨类植物叶片萌发时就像一个个攥得紧紧的小拳头,这种现象叫“幼叶拳卷”。随着叶片的伸长,这些小拳头会慢慢展开,“摇身一变”成为形态各异的羽状复叶。这种卷曲的叶片由于其美妙的螺旋模式经常登上各大杂志的封面,几乎成为了蕨类植物的重要身份象征。

蕨类植物的拳卷叶(图片来自《大学科普》)


适当的时候,翻开一种种蕨类植物的叶片,你会发现许多与叶脉紧密相连、排列成组且如虫卵一般的东西。别担心,这些其实是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是由许多盛满了孢子的孢子囊组成。每个孢子囊群中含有很多孢子囊和数以千计的孢子,它们一旦成熟,就可以随风飘散。


蕨类植物生活史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就是从孢子开启的。蕨类植物的孢子不像其他植物的种子,可以直接长成蕨类植物的幼苗。当孢子萌发时,会产生小小的绿色心形叶状体,这种叶状体被称为原叶体。当原叶体发育成熟后,会产生 *** 器和颈卵器。受精后的卵细胞会发育成胚,继而长成我们常见的蕨类植物植株。


蕨类植物生活史(图片来自科学网)


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


在这些形形 *** 的蕨类植物中,不乏数量极少、分布狭窄,具有重要科研、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就是其中一种。荷叶铁线蕨为中国特有,其叶如荷,因其对环境要求严格,且因生境破坏和过度采挖,已处于极危的境地,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单,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荷叶铁线蕨(李晓东摄)


蕨类植物的食用价值


商朝遗民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采蕨”,故事流传至今。《诗经》中提到的“陡比南山,言采其蕨”,也提到了蕨作为蔬菜食用。唐宋以后,许多诗文都有古人采蕨的记载,蕨是诗词之中出现最多的野菜之一,如唐人齐己《寄山中叟》:“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皮日休的《茶舍》:“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宋人孙觌《罨画溪行》:“罨画溪头人语好,烹鱼煮蕨饷春田。”也说明蕨是当时常吃的野菜。今日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各地的小吃馆内,仍能看到供应的蕨菜。


不过,如果自己要上山采摘蕨菜可要注意了,蕨菜的嫩芽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或其它化学武器,如果不处理干净,轻则弄得舌头麻木,重则有性命之忧。


蕨类植物的其它应用价值


近年来,蕨类植物以其高雅飘逸的体态、碧绿青翠的叶色和羽片,以及精致的脉序、孢子囊群的组合排列构成精美的图案等特点受到了园艺家和园林设计者的喜爱。

蕨类的孢子囊群(图片来自 *** )


蕨类植物的茎叶和孢子也因为其独特的成分,被广泛运用在工业领域,成为抛光剂、磨砂剂、防滑剂等材料。


参考文献:

1. 史军著.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

2. 陈洁,荷叶铁线蕨-是蕨不是荷.园艺百科.

3. 陆树刚主编.蕨类植物学.

4. 潘富俊著.草木缘情.

5. 刘爽.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民营科技.


审稿:徐文斌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南方1种野菜,搓碎有鱼腥气味,8元1斤很多人买,有人却嫌弃它

导读:堪称野菜界的“臭豆腐”,8元1斤很多人买,北方人:送我也不吃

在春天的时候,各种野草疯长,其中农村就有一些野菜也长出来了。像树上的香椿、槐花,路旁的蕨菜、林下的小山笋等。很多人就会背着背篓去山里面采摘野菜,相信不少人都和笔者有一样的体会,那就是采摘野菜的乐趣远远大于吃野草。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种“重口味”的野菜,它堪称是野菜界的“臭豆腐”。搓碎了以后会有很重的鱼腥臭味,但是在市面上却能卖到8元一斤,并且很多人抢着购买。北方的网友却表示:送我也不吃!

说到水果界的“臭豆腐”,很多人之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榴莲了,虽然它闻起来臭,但是吃起来却很香,关键是营养还很丰富,这也是榴莲价格贵的原因。而野菜界的“臭豆腐”那就非鱼腥草莫属了,这是在南方很常见的一种野草,小河沟附近、水稻田附近,甚至是一些靠近水源的荒草地里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并且都是成片生长的。

对于鱼腥草,南方人普遍都是很熟悉的,喜欢吃它的人也挺多的。像云、贵、川等地区的农民,更是恨不得天天都能吃上它。但是在北方地区,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鱼腥草,甚至有人说送他都不愿意吃,更别说花钱去买了。

在过去,鱼腥草以野生的为主,并且还是农民比较讨厌的一种杂草。因为鱼腥草的适应能力很强,繁殖能力也很强,它不仅可以通过种子繁殖,而且还能通过地下的根茎繁殖,只要地里有几根鱼腥草的根,那就会长出一大片。可是后来,随着养生保健意识的提升,农村的野菜在城市里变得火热了,而鱼腥草也就成为了香饽饽,很多人喜欢购买。笔者在超市里看到,鱼腥草卖到了8元一斤,但是购买者依然很多。有些地区就开始规模种植鱼腥草,并且还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了。

之所以不同的人,对鱼腥草有着如此极端的态度,这是因为这种杂草自带鱼腥味,稍微用力揉搓一下就会发出浓烈的鱼腥臭味道。不喜欢它的人,只要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在胃里面翻腾,更别说把它吃下去了。再加上鱼腥臭是在南方地区才有的,北方难以见到它的踪影。而在西南地区的人民,因为从小就习惯了吃鱼腥臭,所他们对它不仅不排斥,而且还喜欢上它了,在他们的眼中鱼腥草就是人间美味。但是多数的北方人,没吃过鱼腥臭,不习惯这种野菜的味道,浓烈的腥臭味,足以把他们吓得闻风丧胆。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北方网友说:送他们也不吃了,甚至还有网友说,给钱都不吃。

别看鱼腥草味道重,但是营养却很丰富,并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西南三省,对于鱼腥草其实是有点偏爱的,比如贵州地区鱼腥草更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饭菜,他们超喜欢吃凉拌鱼腥草根茎。而四川地区的人民则钟爱吃鱼腥草的叶子,或者是用它当佐料,在很多的菜品中都会放一些鱼腥草。

?

其实鱼腥草全身都是宝,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等方面的功效,还有抗病、抗菌、提高抵抗力的效果,在民间还称它为“土里人参”,可见对它的评价很高。如今在南方多个地区都有种植鱼腥草,其中一部分销往城市的超市、菜市场,另外一部分则被加工厂收购,用来 *** 一些特殊色小吃、美食。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爱吃鱼腥草吗?欢迎留言讨论!


春天挖野菜,碰上就要采摘的8种,一个比一个鲜,省买菜了

春季,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欣赏大好春光的同时,不要忘了挖点野菜来尝鲜,适当的 *** 一下味蕾,丰富自己的餐桌。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供人们选择的时蔬更是数不胜数,野菜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也降了下来,其偶尔的现身也是来充当生活的“调味剂”,但是在物资困乏的年代,野菜可是人们充饥的主要食材,因为野菜的生命力顽强、数量多,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就成了那时候农作物的替代品。如今,人们对于野菜的辨识度也越来越低,虽然很常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们是可以吃的野菜,遇到这8种,千万不要错过,都是野菜中难得美味,一个比一个鲜,挖一些吃省买菜钱了。

荠菜

荠菜属十字花科植物,被称为野菜之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野菜之一,在绿化带里、田地间、庭院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分布地广阔,清香的味道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人们常食的野菜。

烹饪 *** :凉拌、汤食、炒食、馅料。

蕨菜有种子吗,蕨菜有人工种植的吗-第1张图片-


米蒿

米蒿是菊科植物,有小麦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常成片成片的生长在麦田里,开小米粒似的小黄花,其籽可榨油,摘米蒿时要取其嫩芽,不管什么烹饪 *** ,在 *** 之前都需要先焯水去其苦涩的味道,再进行烹饪。

烹饪 *** :炒食、蒸食。


马齿笕

马齿笕为马齿笕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大多数人都见过它,但是一般都叫它“马齿菜”,其实它也是野菜的一种。在田野中、河边等地都有它的存在。

烹饪 *** :汤食、炒食、凉拌、腌泡。

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很容易辨别,叶子有2种,一种锯齿状的开口叶子,一种是完整的条形叶子,它的茎叶可作为野菜食用,它的根部具有提神的效果,采摘后可把根部晒干泡水喝。

烹饪 *** :凉拌、炒食、腌泡。

蕨菜

蕨菜是蕨科蕨属欧洲蕨的一个变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它未舒展开的嫩芽适合采摘食用,食用之前需要先焯水后投入凉水中冷却去其异味再烹饪。

烹饪 *** :凉拌、炒食。


面条菜

面条菜学名米瓦罐,是石竹科、蝇子草属下的一种越年生或者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称面条菜,大概是因为其外形细长像面条而得名,主产地区在华北和西北。

烹饪 *** :炒食、蒸食。


车前草

学名平车前,俗称车前草,是一年生或者两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布广泛、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田野间、路边等地随处可见,是十分常见的野菜。

烹饪 *** :凉拌、炒、馅料、汤食、蒸食。

鱼腥草

鱼腥草又称折耳根,学名蕺菜,是地上的干燥部分,因为它有特殊的气味,人们对它的态度是两个极端,一种是非常的喜爱当日常小菜吃,另一种闻到鱼腥草的味道就几乎被臭的无法呼吸,一口也吃不下去。

烹饪 *** :凉拌、炒食、泡食。


——老井说——

野菜不仅仅这几种,还有榆钱、香椿、柳芽、花椒叶等树上的嫩叶等也是十分常见的野菜,正值清明小假期,不妨出门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挖一些野菜品味来春天的味道。大部分野菜在烹饪之前,还是需要焯下水,去其苦涩的味道或者异味。

厨艺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见。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蕨菜全身带毒还致癌,为啥大家还是坚持要吃?

说起“蕨”,一般人的印象,大概只有“蕨根粉”和“蕨菜”。蕨类植物的存在感确实不算高,蕨类植物种类远少于被子植物,而且它们不开花,颜值比起被子植物有一些差距,去花市买花就能明显感受到,蕨类植物在摊位中是绝对的少数。甚至在生态学的样方调查中,蕨类植物通常都是被忽视的

比较可惜,蕨类植物一般植物学老师都踩不死,所以当学生问“这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会假装没听到,或者高冷地回一个字:“蕨”。图片:Joshua Mayer / wikimedia commons


存在感不高的植物

世间植物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人们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对其分门别类。比如根据植物体内是否具有传输营养和水分的“水管”——维管组织,可将植物分为维管植物非维管植物,维管植物借助先进的“物流系统”,通常能长得比较高大,结构复杂。根据植物是否结种子,则又可分为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蕨:愚蠢的哺乳动物!我统治地球的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好不好!图片:James K. Lindsey & Yousaf465 &Yongxinge / wikimedia commons

蕨类植物既有维管组织,又以孢子繁殖。它们看上去相当复杂,有些还可以长得很大,但同时又没有种子,更不用说花和果实了。如果再算上分子系统学的结果,则蕨类植物应该分为石松类植物“真”蕨类植物两类。

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图片:Eric Guinther / wikimedia commons


尽管人们对蕨类植物的关注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蕨类植物不常见,尤其是其中有一些是分布范围相当广泛的种类,环境适宜的时候甚至可以长成杂草,这里就包括今天的主角——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

欧洲蕨:Hi! It's me! 图片:Ra *** ak / wikimedia commons


分分合合的大家庭

欧洲蕨的英文名有好几个,其中一个是eagle fern,字面意思翻译过来就是鹰蕨。欧洲蕨学名种加词aquilinum来自拉丁语aquila,本意也是鹰的意思。那么一个植物是如何跟鹰扯上关系的?目前来看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欧洲蕨的根状茎切开以后,维管束像一只鹰的图案,另一种则认为欧洲蕨的叶子像一只鹰。至于哪个说法更对,大家可以看看图,自己来决定。

欧洲蕨:你看我像不像猛禽?图片:wikimedia


欧洲蕨广泛分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多见于向阳的山坡或者林缘,对环境条件要求并不高。一个物种分布广泛通常会伴有形态多变,欧洲蕨也是如此。欧洲蕨的形态变化非常大,因此植物学家们经常为这个种的分类打破头。在早期的研究中,不少被认为是独立物种的蕨属植物,后来都被归并到欧洲蕨一家。另外还有一些分类学家的观点,认为蕨属下只有欧洲蕨这一个物种,秦始皇统一六国,不要再分家了。虽然这样的观点现在被证实不合适,但是侧面反映了欧洲蕨形态变化的幅度

欧洲蕨:颤抖吧!凡人!寡人如鹰,迅猛矫捷,无处不在!图片:tropical.theferns


欧洲蕨分布虽然广泛,不过有一些种下等级的分布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性。比如原变种Pteridium aquilinum var. aquilinum主要分布在欧洲和非洲北部,其他区域没有自然分布的记录。而另一个变种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在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有分布,人家的中文名很简单,就叫“蕨”,可以说是蕨中的本家了。

蕨:想吾开疆拓土,一世英名,荣耀万丈,都不曾被植物学家踩在脚下,竟然被欧洲蕨踩在脚下,变成它的区区一个变种,吾内心实在愤恨难当!图片:wildflower.org


有毒的美食

虽说蕨类植物没什么存在感,不过蕨这个变种却是东亚人民餐桌上的老朋友了。一些蕨类植物的嫩芽,是很受欢迎的野菜,食用历史很长。《诗经》中就有“言采其蕨”的描写,李白、杜甫等名诗人也写过采蕨,宋代林洪《山家清供》记载了“笋蕨馄饨”的做法,听起来让人神往。多齿蹄盖蕨(Athyrium multdentatum)有“猴腿”的绰号,东北地区的“银”听到这个词,应该会感觉十分亲切吧。英文把拿来食用的蕨类嫩芽称为“fiddlehead”,意思是小提琴的琴头,这是因为嫩芽卷曲成螺旋形,跟琴头的形状很像。

笋蕨馄饨。图片:菜菜美食日记 / 豆果美食


古人也认为蕨的嫩叶像拳头,这么说,拳头其实跟小提琴琴头挺像的?图片:? / wikimedia commons


与一般的野菜不大相同,智慧的东亚劳动人民不仅直接食用蕨的幼嫩的叶子,还针对蕨的地下根状茎开发了其他的食用 *** ,比如 *** 蕨根粉。蕨根粉是蕨的根状茎中的淀粉,将根状茎清洗,捣碎,过滤,晒干即可获得粉状的蕨根粉,再经过加工则可制成粉条状的形态,这两个形态在市场上均有出售。

这么说的话,蕨根粉的外号是不是可以叫做“鹰酱”。图片:香颜 / 豆果美食


蕨根粉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没有特殊的营养,更大的作用是能够让人长胖。尽管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风险,但是吃蕨根粉发胖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也很难把这个东西当做主食。而且额外的能量摄入可以靠提升运动量来消耗,所以总的来看,蕨根粉是个比较安全的食物

拌饭酱爆炒蕨菜。图片:居然 / 豆果美食


韩国的石锅拌饭里也有蕨菜,称为“gosari”。图片:isthmus


鸡肉、土豆泥、蕨菜与酱汁,听起来十分英国。图片:John Herschell / wikimedia commons


而直接吃新鲜的蕨就没这么安全了,蕨的全株都含有多种毒素,比如绵马根酸(Filixsaure),很早就有牛、马等家畜食入过量蕨菜,导致中毒的案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蕨除了急性毒性,似乎还有致癌的问题,并且在动物实验中验证了这点。到了1983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山田静之等人在蕨的植株当中分离出了一种叫做原蕨苷(ptaquiloside)的物质,这是蕨的代谢产物,属于倍半萜糖苷类化合物,经过研究,人们发现原蕨苷中的化学结构会引发DNA的突变,因此具有致癌的能力,可能就是蕨菜致癌的原因。

原蕨苷致突变的反应机理,看不懂没关系,假装自己看懂了就行。图片:wikimedia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蕨菜的摄入量和频率与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有关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1987年把欧洲蕨列为2B级致癌因素(可能的人类致癌因素)。作为一个并非必不可少,又有很多的食品安全风险的食物,或许能不吃就不吃是个比较值得赞赏的选择

原蕨苷很容易溶于水,如果非常想吃蕨菜的话,请用开水煮至少一刻钟,倒掉水,然后再进行烹调,尽可能降低其原蕨苷的含量

最后放一个重磅的“致命美食”,何首乌凉拌蕨根粉。图片:享受平淡 / 豆果美食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不认识植物。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这种野菜全身是宝,俗称“土人参”,炖汤很滋补,大家都抢着种植

导语:这种野菜全身是宝,民间俗称“土人参”,用来炖汤很滋补,大家都抢着种植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饮食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开始注意养生,不再每天大鱼大肉,而是吃一些对身体有益处的食物。

近年来,野菜逐年受到许多养生人士的重视,他们认为野菜是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营养价值高,还能防病治病的绿色食物,所以深受大家的追捧。

像大家比较受欢迎的野菜有马齿苋、荠菜、艾叶、清明菜、车前草、蒲公英、蕨菜等,这些都是营养丰富价值高的野菜,所以自古以来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图片来源 ***

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的这种野菜,它在农村非常受欢迎,它全身都是宝,民间俗称“土人参”,养生价值高,用来炖汤很滋补。以前在农村到处都是,如今被农民抢着种植,这种野菜的学名叫做栌兰。

说起栌兰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是它的别名“土人参”却是非常有名,因其根部形状看上去酷似人参,所以大家都叫它土人参,反而它的学名却默默无闻。

栌兰为马齿苋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假人参、土高丽参等别名,多野生于宅屋旁、荒地、路旁等阴湿处,以前在农村到处都是,如今被农民抢着种植。

来到乡下,你会发现很多菜园里都会有栌兰的身影,它的叶子长得青翠碧绿,绿油油的,把它的茎折断后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果实成熟后就会裂开,种子就会掉在地上,第二年就会长出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栌兰的地方就有一大片。

图片来源 ***

栌兰的嫩茎叶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野菜,营养丰富价值高,可用来炒食、做汤、涮火锅等,味道鲜美,光滑爽口,别有一番风味,吃起来要比种植的蔬菜别具一格,而且对身体还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栌兰全身都是宝,它的根价值更高,不仅形状似人参,而且功效也堪比人参,用来炖汤很滋补,如炖鸡汤、排骨汤、鸽子汤等,汤鲜味美,还能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滋补佳品。

同时,栌兰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且功效可与人参相媲美,有补虚益气、润肺生津、滋补强身的功效,对病后体虚、贫血、脾胃虚弱、眩晕、乳汁稀少、肺虚咳嗽、肢倦无力、食欲不振等病症皆有一定的疗效。

图片来源 ***

民间有“北有白人参,南有土人参”的美誉,这里指的土人参就是栌兰,它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植物,由于它价值珍贵,如今已成为南方人家喻户晓的绿色佳肴。

随着栌兰的价值被越来越多人熟知,采挖的人越来越多,以前随处可见的栌兰,如今野生的是越来越少了,反而种植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的菜园里都能看到它。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野生栌兰吗?它全身都是宝,民间俗称“土人参”,用来炖汤很滋补,大家都抢着种植。若你在家乡还能见到它,赶紧移植带回家,种在自家的菜园里,随吃随采特方便,对身体大有益处。

以前猪都不吃的野菜,如今不仅有人专门种植还远销国外

在贵州,每年3-5月的雨水季节,大山里随处可见一种“野菜”——蕨菜。这种菜对于当地人来说实在不是啥稀罕物,不值钱也没人愿意采摘,以至于摘了也是去喂猪。但是,借助互联网,这不起眼的蕨菜竟然漂洋过海成了韩国市民的可口佳肴。

去年,一位贵州小伙子偶然发现黄平县石板河村生长着漫山遍野的山野蕨菜,他就想这些蕨菜要是能够卖出去变成钱,那就可以找到一条帮村民增加收入的绿色产业路了。后来他组建了一个销售团队专门销售蕨菜,在一亩田等线上平台发布蕨菜产品供应,还对接上每日鲜、世纪华联等超市。蕨菜采购商平均每天在村里收购15吨左右,他们先将蕨菜在当地加工,之后销往韩国,最终三个多月的采摘时间,让农户最多增收近万元。

其实蕨菜全身都是宝

蕨菜也叫蕨儿莱、猫爪、如意菜、龙头菜、鹿角菜等。主要食用从叶芽生长出来尚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的叶柄。蕨菜的分布范围很广,多见于荒坡和山坡上,在中国,蕨菜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一般在春夏季生长比较茂盛。作为一种野生蔬菜,蕨菜以前只是被农户少量采食,近年来,随着市场需要量的增加,开始进行蕨菜的人工栽培。除了国内食用,每年还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比较强。

蕨菜的食用 *** 很多,营养价值丰富。春季可以采食其嫩叶、嫩芽或者进行腌渍。茎部可制成蕨粉,淀粉含量36.5%,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既可以代替粮食,又能做成糕点和粉条食用,在纺织工业中可以用来浆纱。

蕨粉还能够酿酒,每100千克的蕨粉可酿白酒40~45千克,酒精度为45度。此外,蕨菜植株中含有的纤维可以用来造纸和制绳。蕨菜的茎和叶可治疗泻血症,蕨粉味甘、寒、滑,可入药,具有驱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补气升阳、祛风散寒、回表止汗、托疮排汗、降低血压以及促进细胞更生的功效。

如今蕨菜的种植技术也很成熟了

很多地方都很适宜种植蕨菜:蕨菜在河北省属于著名的野生蔬菜,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承德地区,约有3.5万公顷,年产量可达1000吨;辽宁蕨菜一般用于向日本及其他国家出口腌制的蕨菜,目前,也逐渐在国内市场畅销;内蒙古蕨菜遍布全区,年产量可达200吨,芒种至夏至为采集期;黑龙江蕨菜大多与豆科杂草混生,采收期一般在6月上旬。

如今正是蕨菜种植的季节。蕨菜无论是在田地,还是在不同类型的棚室,都能进行人工栽培,种植技术也不难,最重要的是控制浇水和温度,基本没有病虫害,如果有条件可用塑料大棚进行蕨菜的栽培,能够使蕨菜供应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一点种子试种。

种植成的蕨菜可以经过腌渍或干制,最终出口国外。

干蕨菜

腌制蕨菜

山里有1种“白毛蛇”,叶子像蕨菜,用处十分多,古人常去采挖它

过往就经常听到农村的老人说:“山里都是宝贝,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其实他们所说的宝贝并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珍贵的野花、野草、野菜,甚至是果树,这些植物生长在山上有可能很不起眼,但是知道它们价值的人,就会经常去采摘或者采挖了。

比如许多花友熟悉的八月炸、桑葚、蛇莓、拐枣、油甘果等,都是美味的野果,小时候花友们也有可能采摘过,记得我小时候就喜欢采摘蛇莓,它看着犹如蛇莓,特别好看,是儿时很好的“零食”,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零食也比较多,这一代的人就很少上山去寻找野果当零食了。

农村的山上除了有野果,还有一些珍贵的“野草”,本期就为花友们介绍一种生长在山里的“白毛蛇”,它属于野生植物,植株的叶子看起来像蕨菜,虽然在山上生长的时候不起眼,但是它的用处却十分多,古人也常常去山上采挖它,如今价值一样很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所谓的“白毛蛇”吧。

长得像蛇的植物

有不少的花友之一次听到白毛蛇,还以为它是一种有毒的蛇,这就大错特错了,白毛蛇是一种野生植物,在民间它还有许多别称,有村民还会叫它石祁蛇、石奇蛇等,由于从远处去看它,就像是白色或者灰色的“蛇”,故名白毛蛇。

生长环境

我们熟悉的蕨类植物一般在湿润的土壤里生长,但是白毛蛇这种植物就不一样了,它经常在湿润的石缝里生长,有时候甚至会生长在树干上,种子的根状茎发达。由于白毛蛇喜欢潮湿、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所以在阴凉的竹林里有很多,在山谷下有散射光的位置,也很可能有白毛蛇,它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不过北方地区也有不少。

由于白毛蛇分布的范围相当广,在不同的地区,花友们就给它取了很多别称,我们能听到的石蚕、白伸筋、白毛岩蚕、岩蚕、石蚯蚓、地蜈蚣、石母、树蕨蕨、飞线蜈蚣等,其实都是白毛蛇的别称,可见它的别称如此之多,但我们只需要记住它的大名就可以了,也要记住它的形态特征,这样下次遇见就认识它了。

用处十分多

通过刚才的介绍,花友们对于白毛蛇应该有所了解了,那它有什么用处和价值呢?我们在《本草图经》里就可以查询到有关于白毛蛇的记载,里面说到白毛蛇有药用价值,能制成药材,在每年的3月份可以采挖白毛蛇的根部加以利用。同时,在《本草拾遗》里也描述到:“除风破血,主溪毒”。

所以白毛蛇还是很珍贵的,是一种药用植物,和积雪草、黄芪、天麻、独脚金一样珍贵。据资料记载,古人就经常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去山里寻找白毛蛇的根茎,它的块茎清洗干净后可以保存,若是将它的根茎切一下,会发现它还散发着芳香,在民间它还被拿去泡酒,那具体怎么处理就不得而知了。

也有花友觉得白毛蛇和长寿花、兰花、蟹爪兰、文竹、芦荟、富贵竹、牡丹等花卉一样,有观赏价值,就将它种植在潮湿的花盆里养护,这也是可以的,植株可以长得很美。

关于白毛蛇这种叶子像蕨菜的植物,就介绍到这里了,各位朋友,在你们的家乡有没有这种植物呢?

“蕨”不开花,那就对了


<

农村山里有这样1种网红菜,能吃的时间特别短,本地人都很难吃到

农村有这样一种野菜,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植物,我们称它为蕨菜,在菜市场也能买到,一般只有那么一段时间能有,这就是这种菜的特性,很多抖音的网红都拍过采摘这种菜的视频,它们作为低级植物,一般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树荫的地方,因为它们不喜欢太阳的阳光,属于阴生植物。

其实蕨菜的生长区域还是很广的,还能忍受很低很低的温度,但是它们最适合生长的环境还是温暖湿润腐烂的树叶多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很多人都见过这种植物,但却很少人能吃到它的原因。因为只有在它们春天刚刚抽芽叶片还卷曲的时候,才是更好的,但不到一天的时间它们可能就展叶变老了,这样就失去的食用的价值了。所以找到能吃的就变的不容易。

不光它们对生长时间有要求,如果生长的地方台干燥,它们也不会长出幼嫩的叶子,可能就是下面这种带毛刺的,这种吃起来就没有上面的美味了。

其实,蕨菜这种植物不光是可以当做菜吃的,它还是一种中药材,有利尿驱虫的功效。所以现在就有人开始人工种植这种菜了。因为自然环境下很难见到一大片全是这样的植物的地方。

人工种植也是使用野生的蕨菜根茎培育的,它们是通过根茎繁殖,我们首先需要选择腐殖质丰富的土地,然后开始定植蕨菜,保持合理的株间距。其次就是田间管理,我们要保持土壤的湿度,要定期浇水施肥。因为它是多年生的,所以一旦种植后,就能多年采收,期间我们需要的是多用有机肥,这里就不得不提堆肥技术了,就是用动物粪便和树枝叶发酵的一种肥。

这里不要误会的哦,其实蕨类植物还可以通过袍子繁殖,它们成熟后就有这种种子,在叶子的边缘。同时,我们在种植的时候也要注意杂草对它们的影响,因为它们这种植物特性,野生的都是生长在树荫下,和它竞争的杂草很少,但是种植的时候很多杂草都对它产生影响,所以除草很关键。

你觉得这蕨菜好吃吗?你家有没有呢?

这几种植物 你分得清有毒无毒吗

这几种植物 你分得清有毒无毒吗

本报记者 戴虹红 通讯员 孙亮

每年这个时候,不少医院都会出现食用野菜中毒的病例。对此,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谨防误食有毒植物。

据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显示,在我省,容易误食的有毒植物主要有乌头(草乌)、铁树果(苏铁的种子)、曼陀罗、水仙、海芋(滴水观音)、桐油子、商陆、地瓜米、钩吻(断肠草)、葱兰、猫儿豆、乌桕果实、蓖麻子等。

吃下有毒植物,很多人是因为无法正确分辨可食用植物与有毒植物,从而误食。比如把葱兰(石蒜碱等生物碱)误当荞头,商陆(含商陆皂苷等)误当野人参,海芋误当成芋艿,水仙(含石蒜碱等生物碱)误当蒜苗,钩吻误当金银花等。

当然,即便是可食用食物,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比如蕨菜。还有一些野生植物本身无毒,但可能受除草剂等农药污染,如有人因食用被百草枯污染的野草莓而中毒。

此外,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在难以正确分辨有毒植物和可食用植物的情况下,自行 *** 药膳进补也非常危险。一方面是未从正规渠道购买或自行采摘中药材,另一方面是 *** *** 不当或食用剂量过大。如有人用乌头制成药酒服用,认为可滋补身体、驱寒止痛。该类植物含有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毒性强,一般要经专业 *** 后方可作为中药使用,购买和食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同有毒植物所含毒素不同,对应症状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相同。常见症状是恶心、呕吐,可伴有腹痛、腹泻等。有些则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钩吻中毒,除了出现恶心、呕吐,还有头晕、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肌肉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有可能因心脏及呼吸衰竭死亡。

对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在有合法资质的药店(药房)购买中药材;制备药膳食品时,一定要在中药师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不买、不喝乌头等有毒中草药泡制的药酒;掌握正确食物加工 *** ,如野菜要用清水浸泡,开水焯过之后再烹饪,且不要大量进食。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及时就医。

当然,更好是不要轻易采摘、食用野菜野果,尤其是不认识、未食用过的。

来源: 浙江老年报

标签: 蕨菜 工种 种子 有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